2024屆湖北省咸寧市市級名校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湖北省咸寧市市級名校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湖北省咸寧市市級名校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湖北省咸寧市市級名校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湖北省咸寧市市級名校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湖北省咸寧市市級名校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jiān)考員收回。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俄國彼得一世改革和中國的洋務運動有很大的相似性,以下對它們共同點理解正確的是A.都注重學習西方政治制度B.都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C.都是為了富國強兵維護封建統治D.都使本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2.19世紀中期以后,上海、武漢、南京、廣州、福州等地的市場上外國商品日益增多、洋釘子、洋紗等用品在距離這些城市較遠的鄉(xiāng)村都有出售,而且貨量充足。這種狀況表明()A.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徹底解體了B.中國關稅主權開始喪失C.近代中國市場主動開放,惠及鄉(xiāng)村D.民眾生活與世界市場聯系日趨密切3.英國藝術家威廉·希斯常以漫畫表達對大量機器進入人們生活的反思。下圖《怪物湯》描繪了一位貴婦看到放大的泰晤士河水滴后的驚恐。這幅漫畫反映了A.環(huán)境保護成為社會共識B.技術革新帶來社會問題C.工業(yè)革命造成大眾恐慌D.經濟發(fā)展加劇貧富分化4.《申報》稱:五四運動是一場阻止北洋軍閥在巴黎和會簽署對德“和約”、要求懲辦親日賣國賊的全國性學生愛國運動。日本媒體則將五四運動定性為“排日”學生的一場暴動。中外媒體對五四運動的報道不同,說明了()。A.立場不同會影響對歷史的解釋 B.年代久遠導致歷史真相模糊不清C.愛國就要排除一切外來因素 D.文獻記錄能準確還原歷史真相5.《人民日報》曾經刊載文章寫道:“四萬萬七千五百萬中國人民開始自己當權管理國家,我們這個古老的東方民族揭開了歷史的新的巨冊?!痹撐恼略u價的是()A.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取得偉大勝利B.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C.中國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D.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6.“全球化源于何時?這實際上是個復雜的歷史問題,如果從地理與歷史的角度來看,15世紀應該可以看作是近現代全方位交流意義的全球化的開始?!薄皬牡乩砼c歷史的角度”指的是A.鄭和下西洋B.文藝復興C.新航路開辟D.三角貿易7.范文瀾在《中國近代史》中評說,“光緒帝是滿洲皇族中比較能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頗想有所作為?!蹦苤芜@一結論的是光緒帝在百日維新中()A.興辦洋務,鼓勵師夷長技B.鼓勵辦企業(yè),開辦新式學堂C.提倡共和,推行民主政治D.提倡新文學,倡導文學革命8.“山歌越唱越開懷……井岡山找對革命路徑來?!泵窀柚械摹案锩窂健笔侵窤.占領中心城市 B.實施戰(zhàn)略決戰(zhàn) C.和平奪取政權 D.農村包圍城市9.下圖是某一國際組織的標志。有關該組織的說法正確的是A.其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B.其成員必須是主權國家C.總部在美國紐約D.目的是推動全球經濟的整體發(fā)展10.1933年3月6日,羅斯福命令所有銀行關閉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黃金。3月9日,國會召開特別會議,并在4小時之內通過緊急銀行法。財政部根據緊急銀行法迅速采取行動,立即恢復了企業(yè)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個星期,貨幣便有10億美元以上回流到銀行,儲藏者已將黃金送返聯邦儲備銀行,財政部官員則只需發(fā)行少量新聯邦儲備貨幣。下列對材料中的措施概括正確的是A.整頓銀行,恢復信用B.調整工業(yè),恢復生產C.調整農業(yè),政府補貼D.以工代賑,減少失業(yè)11.我國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創(chuàng)辦私學,廣收門徒,弟子有三千人。在他的思想體系中還提出了A.“仁”的學說 B.“仁政”的觀點C.“法治”的觀點 D.“無為而治”的觀點12.“女王,印度人民感恩戴德,絕不會把你遺忘……”詩歌中歌頌的是下圖()A.玻利瓦爾 B.圣馬丁C.章西女王 D.馬丁路德金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國家的穩(wěn)定促進經濟的增長,經濟的繁榮又帶動了國家的發(fā)展。今天,世界各國都把發(fā)展經濟、創(chuàng)新科技放在優(yōu)先位置。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就我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哪一歷史性決策?其后,我國建立了什么經濟體制?2001年,我國不畏挑戰(zhàn)、抓住機遇,加入了哪一世界經濟組織?(2)18、19世紀,世界范圍內先后發(fā)生了兩次工業(yè)革命,它們的特征分別是什么?(3)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首先沖擊美國,羅斯福毅然實行新政。新政“新”在哪里?為什么羅斯福新政不能消除經濟危機?(4)20世紀90年代,美國出現了新經濟。新經濟有哪兩大特征?(5)結合上述史實,談談你的感悟。14.強軍目標,就在前方。從新中國建立到今天擁有鞏固強大的國防,都有哪些原因?(至少寫出5條)15.通過世界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許多著名的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清從中選一位以表格形式列出他們的主要成就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洋務運動沒有學習西方政治制度,沒有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也沒有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故ABD均錯誤。俄國農奴制改革和中國的洋務運動主觀上都是為了富國強兵維護封建統治,并不是為了發(fā)展資本主義,故C符合題意。故選C。2、D【解析】

【詳解】中國的生活用品都是外國商品,說明日常生活也融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民眾生活與世界市場聯系日趨密切.A選項說法錯誤,B選項時間點不符,C選項材料體現不出.故選D.3、B【解析】

依據題干“常以漫畫表達對大量機器進入人們生活的反思”“下圖《怪物湯》描繪了一位貴婦看到放大的泰晤士河水滴后的驚恐下圖《怪物湯》描繪了一位貴婦看到放大的泰晤士河水滴后的驚恐”,說明工業(yè)革命導致環(huán)境污染,但是沒有提出保護環(huán)境的措施,更無從體現成為社會共識,故A不符合題意。題干說明工業(yè)革命導致環(huán)境污染,從而引發(fā)了新的社會問題,故B符合題意。題干的主旨不是工業(yè)革命造成大眾恐慌,而是環(huán)境問題引起人們憂慮,故C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體現出貧富分化的信息,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4、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青年學生以及各階層人士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捍衛(wèi)國家主權,維護民族尊嚴,帶有強烈的愛國主義色彩;但是日本媒體則將五四運動定性為“排日”學生的一場暴動,這說明立場不同會影響對歷史的解釋,故A符合題意;題干沒有涉及年代久遠導致歷史真相模糊不清、愛國就要排除一切外來因素、文獻記錄能準確還原歷史真相,故B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5、B【解析】

根據所學和材料可知,“四萬萬七千五百萬中國人民開始自己當權管理國家”指的是人民當家作主,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故B項正確。A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军c睛】本題考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結合所學分析“四萬萬七千五百萬中國人民開始自己當權管理國家”的含義。6、C【解析】

題干中把15世紀看作全球化的開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哥倫布到達古巴、海地等地,發(fā)現了美洲,新航路的開辟以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全球化的開始”的事件是新航路的開辟,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7、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898年,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進行維新變法,他的措施有鼓勵辦企業(yè),開辦新式學堂,B項符合題意;A項是洋務運動時期的措施,不符合題意;C項是孫中山的革命目標,不符合題意;D項是新文化運動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故選B。8、D【解析】

解題時注意題干中“井岡山”,由此可判斷出“革命路徑”是指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依據已學知識可知1928年4月,朱德、陳毅領導的南昌起義隊伍和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隊伍在井岡山會師,并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這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堅強的隊伍,開創(chuàng)了由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故選D。9、D【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題干所給圖片是世界貿易組織的圖標,世界貿易組織在處理該組織成員之間的貿易和經濟事業(yè)的關系方面,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yè)、保障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續(xù)增長,擴大世界資源的充分利用以及發(fā)展商品生產與交換為目的,努力達成互惠互利協議,大幅度削減關稅及其他貿易障礙和政治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世界貿易組織推動了全球經濟的整體發(fā)展,故D項正確。世界貿易組織的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yè)和大幅度、穩(wěn)步提高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擴大貨物和服務的生產和貿易等,故A項錯誤。任何國家或擁有完全自主權的獨立關稅區(qū),按其與世界貿易組織達成的條件,可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故B項錯誤。世界貿易組織的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萊蒙湖畔,C項錯誤。ABC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军c睛】本題通過圖片切入試題,識記和區(qū)分世界組織的圖標是解題的關鍵。10、A【解析】

據題干“所有銀行關閉4天。3月9日,國會召開特別會議,并在4小時之內通過緊急銀行法。財政部根據緊急銀行法迅速采取行動,立即恢復了企業(yè)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個星期,貨幣便有10億美元以上回流到銀行,儲藏者已將黃金送返聯邦儲備銀行,財政部官員則只需發(fā)行少量新聯邦儲備貨幣”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反映的是羅斯福新政中的整頓銀行,恢復信用。BCD和整頓銀行無關,故不符合題意。故選A?!军c睛】本題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銀行。11、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孔子首倡私人辦學,提倡“有教無類”,其思想核心是“仁”。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12、C【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章西女王是19世紀中期印度民族大起義中最受愛戴的領導人,被稱為印度的圣女貞德,C正確;玻利瓦爾與圣馬丁是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領導人,馬丁路德金是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ABD排除。所以答案選C。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實行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世界貿易組織(2)大機器生產(機器生產取代手工生產);科學研究同工業(yè)生產緊密結合。(3)國家干預經濟(國家對經濟進行干預和指導);因為它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4)全球化、信息化(5)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要敢于突破、勇于創(chuàng)新;要遵循客觀的經濟規(guī)律;優(yōu)秀的決策者能扭轉頹勢、改變歷史【解析】

(1)第一小問,中共十一屆三中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第二小問,根據所學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三小問,根據所學可知,2001年,我國不畏挑戰(zhàn)、抓住機遇,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2)根據所學可知,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以蒸汽機為標志,機器生產取代手工生產;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以電的發(fā)明和使用為標志,科學研究同工業(yè)生產緊密結合。(3)根據所學可知,為了應對經濟危機,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開創(chuàng)了國家干預經濟模式(國家對經濟進行干預和指導);第二小問,導致經濟危機爆發(fā)的根本原因在于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羅斯福新政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4)根據所學可知,在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幾乎整個執(zhí)政期間,美國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新現象:創(chuàng)記錄的長期繁榮、高增長,甚至出現低通脹伴隨著低失業(yè)率,美國進入新經濟時代,特征是全球化、信息化。(5)根據材料和中國、美國發(fā)展的史實可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要敢于突破、勇于創(chuàng)新;要遵循客觀的經濟規(guī)律;優(yōu)秀的決策者能扭轉頹勢、改變歷史?!军c睛】本題考查科技對國家發(fā)展的影響,結合中國及美國發(fā)展的史實以及兩次工業(yè)革命對生產力的推動回答即可。14、(1)堅持中國共產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一切行動聽黨指揮。(2)“一五”計劃中共的發(fā)展為國防現代化奠定了基礎(3)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擁軍愛黨,積極參軍(4)廣大科研工作者忘我的奉獻,成為科技強軍的堅實后盾。(5)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fā)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6)抗美援朝戰(zhàn)爭勝利帶來的國際影響(7)外交成就給予的優(yōu)良的和平發(fā)展環(huán)境。(7選5)【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從新中國建立到今天擁有鞏固強大的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