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金屬材料的塑性變形(熱)_第1頁
第三章金屬材料的塑性變形(熱)_第2頁
第三章金屬材料的塑性變形(熱)_第3頁
第三章金屬材料的塑性變形(熱)_第4頁
第三章金屬材料的塑性變形(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金屬的塑性變形

金屬經(jīng)熔煉澆注成鑄錠以后,通常要進行各種塑性加工,如軋制、擠壓、冷拔、鍛壓、沖壓等,以獲得具有一定形狀、尺寸和力學性能的型材、板材、管材或線材,以及零件毛坯或零件。

(各種加工方法)

3.1單晶體和多晶體的塑性變形

3.1.1塑性變形的基本形式

單晶體的塑性變形有兩種,即滑移和孿生。

1.滑移

滑移是指在切應力作用下,晶體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滑移面)和晶向(滑移方向)相對于另一部分發(fā)生的滑動。拉伸時,外力(F)在某晶面上產(chǎn)生的應力可分解為正應力(σ)及切應力(τ)。正應力只能引起晶格的彈性伸長,而切應力則可使使晶體發(fā)生滑移?;频慕Y果會在晶體的表面留下滑移痕跡,稱為滑移帶。

2.孿生

在切應力作用下,晶體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孿晶面)和晶向(攣晶方向)相對于另一部分所發(fā)生的切變稱為孿生。

孿生與滑移的區(qū)別是:

1)孿生所需要的臨界切應力比滑移大得多,變形速度極快。

2)孿生通過晶格切變使晶格位向改變,發(fā)生切變、位向改變的這一部分晶體稱為孿晶帶或孿晶。3.1.2單晶體的塑性變形滑移變形具有以下特點:(1)滑移只能在切應力的作用下發(fā)生。

(2)滑移總是沿著晶體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密排面)和其上密度最大的晶向(密排方向)進行。

⑶滑移時晶體的一部分相對于另一部分沿滑移方向位移的距離為原子間距的整數(shù)倍。滑移是通過位錯的運動來實現(xiàn)的。⑷滑移的同時必然伴隨有晶體的轉動,轉動的結果,使滑移面趨向與拉伸軸平行。2.塑性變形的實質

位錯的運動和增殖

3.1.3多晶體的塑性變形

1.不均勻的塑性變形過程

在多晶體中,各個晶粒內原子排列的位向不一致,這樣不同晶粒的滑移系的取向就會不同。當對多晶體施以拉伸時,作用在不同晶?;葡瞪系姆智袘胁顒e,分切應力最大的那些晶粒最先開始滑移,有些晶粒所受到的分切應力最小,最難發(fā)生滑移,由此可見,多晶體金屬的塑性變形將會在不同晶粒中逐批發(fā)生,是個不均勻的塑性變形過程。

2.晶粒取向對塑性變形的影響

在多晶體中晶粒間有位向差,使變形不能同時進行。當一個晶粒發(fā)生塑性變形時,周圍的晶粒如不發(fā)生塑性變形,則必須要產(chǎn)生彈性變形來與之協(xié)調配合,就意味著增大了晶粒變形的抗力,阻礙滑移的進行。

3.晶界對塑性變形的影響

在多晶體中存在晶界,其原子排列不規(guī)則,當位錯運動到這一區(qū)域附近時將會受到晶界的阻礙而堆積起來,形成位錯塞積。欲使變形繼續(xù)進行,就必須要增加外力,即變形抗力增大。金屬晶粒越細,同體積的晶界越多,因而變形抗力越大,金屬的強度越大。

另外,金屬晶粒越細,在外力作用下有利于滑移和能夠參與滑移的晶粒數(shù)目也越多,使一定的變形量分散在更多的晶粒之中,表現(xiàn)出塑性的提高。因此,細晶強化是金屬的一種很重要的強韌化手段。

3.2.1形變強化現(xiàn)象⑴產(chǎn)生加工硬化現(xiàn)象隨著塑性變形量的增加,金屬的強度、硬度升高,塑性、韌性下降,這種現(xiàn)象稱為加工硬化,也稱形變強化。

⑵使金屬的性能產(chǎn)生各向異性。⑶影響金屬的物理、化學性能,金屬經(jīng)塑性變形

后,使電阻增大,耐蝕性降低。

3.2塑性變形對金屬組織與性能的影響3.2.2塑性變形后金屬的組織結構的變化

⑴纖維組織形成金屬在外力作用下發(fā)生塑性變形時,隨著變形量的增加晶粒形狀發(fā)生變化,沿變形方向被拉長或壓扁。當拉伸變形量很大時,晶粒變成細條狀,金屬中的夾雜物也被拉長,形成所謂纖維組織。

⑵亞結構形成金屬經(jīng)大量的塑性變形后,由于位錯密度的增大和位錯間的交互作用,使位錯分布變得不均勻。大量的位錯聚集在局部地區(qū),并將原晶粒分割成許多位向略有差異的小晶塊,即亞晶粒。

⑶形變織構的產(chǎn)生由于塑性變形過程中晶粒的轉動,當變形量達到一定程度(70%以上)時,會使絕大部分晶粒的某一位向與外力方向趨于一致,形成特殊的擇優(yōu)取向。擇優(yōu)取向的結果形成了具有明顯方向性的組織,稱為織構。

殘余應力:

金屬表層與心部的變形量不同會形成表層與心部之間的宏觀內應力;晶粒彼此之間或晶內不同區(qū)域之間的變形不均勻會形成微觀內應力;因位錯等晶格缺陷增多而引起的內應力稱為晶格畸變內應力。(4)塑性變形產(chǎn)生的殘余應力

殘余應力的危害:(1)降低工件的承載能力

(2)使工件的形狀和尺寸發(fā)生變化

(3)降低工件的耐蝕性

3.3塑性變形金屬在加熱時組織和性能變化

3.3.1回復

對變形后的金屬在較低溫度下進行加熱,會發(fā)生回復?;貜筒荒苁菇饘俚木Я4笮『托螒B(tài)發(fā)生明顯的變化,故金屬的強度和硬度只略有降低,塑性略有升高。工業(yè)上常利用回復過程對變形金屬進行去應力退火,以降低殘余應力,保留加工硬化效果

3.3.2再結晶

1.再結晶

當變形金屬被加熱到較高溫度時,由于原子活動能力增大,晶粒的形狀開始發(fā)生變化,被拉長及破碎的晶粒通過重新生核、長大,變成新的均勻、細小的等軸晶粒。這個過程稱為再結晶。變形金屬發(fā)生再結晶后,其強度和硬度明顯降低,塑性和韌性大大提高,加工硬化現(xiàn)象被消除。

2.再結晶溫度及其影響因素

再結晶不是一個恒溫過程,而是發(fā)生在一個溫度范圍之內。能夠進行再結晶的最低溫度稱為再結晶溫度。純金屬的再結晶溫度與該金屬的熔點有如下關系:式中的溫度單位為絕對溫度(K)。金屬的熔點越高,其再結晶溫度也越高。

影響再結晶溫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⑴金屬的預先變形程度,金屬的預先變形程度越大,其晶體缺陷就越多,組織越不穩(wěn)定,因而再結晶溫度便越低。當預先變形程度達到一定數(shù)值之后,再結晶溫度趨于定值。

⑵金屬的純度金屬中存在的微量雜質和合金元素,特別是那些高熔點元素,常常會阻礙原子的擴散和遷移,可顯著提高金屬的再結晶溫度。⑶加熱速度和保溫時間提高加熱速度會使再結晶溫度被推遲到較高溫度下發(fā)生。而保溫時間越長,再結晶溫度越低。3.晶粒長大

再結晶后晶粒的長大受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

(1)加熱溫度和時間的影響

加熱溫度越高,時間越長,晶粒便越大。

(2)預先變形程度的影響

當變形度達到2%~10%時,金屬中變形極不均勻,只有部分晶粒發(fā)生變形,形成的再結晶晶核少,可以充分長大,從而造成再結晶后的晶粒特別粗大。使金屬獲得粗大的再結晶晶粒的變形度稱為臨界變形度。

3.4金屬的熱加工凡在金屬的再結晶溫度以下進行的塑性變形稱為冷加工;而在再結晶溫度以上進行的塑性變形稱為熱加工。

熱加工對金屬組織和性能的影響:1)熱加工提高了金屬的致密度,明顯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韌性。

2)熱加工可獲得細小均勻、等軸的再結晶晶粒,從而使金屬的力學性能全面提高。

3)熱加工可使各種可變形的夾雜物會沿變形方向拉長呈流線分布,也稱纖維組織。熱加工時應力求使流線合理分布。纖維組織不能用熱處理方法消除.

3.5超塑性

某些合金在特定條件下拉伸時,其伸長率可達100~1000%,而所需的變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