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學期期初語文檢測試卷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1頁
高一下學期期初語文檢測試卷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2頁
高一下學期期初語文檢測試卷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3頁
高一下學期期初語文檢測試卷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4頁
高一下學期期初語文檢測試卷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遼寧省朝陽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答司馬諫議書王安石某啟: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也。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實視遇厚,于反覆不宜鹵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蓋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人習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無由會晤,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上乃A欲變此B而某不量C敵之眾寡D欲出力E助上以抗之F則眾何為G而不洶洶然?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君實,司馬光的字。古人寫信自稱己名或自稱為“某”等表示謙虛,稱對方的字以示尊敬。B.有司,指主管某部門的官吏,泛指官吏;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有司。C.“盤庚之遷”與“遷客騷人”(《岳陽樓記》)兩句中的“遷”字意思不同。D.“是而不見可悔故也”與“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兩句中的“是”字意思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文的論證方式是駁論,其反駁的方法多種多樣,有直接反駁,有舉出根據進行反駁,有形象比喻進行反駁。B.本文立足于理,擅于排比,勢如破竹,無可阻擋;不過傲岸之氣雖憤然涌出,但語氣又相當委婉,柔中有剛。C.本文用筆精簡,但簡而有力,語氣委婉而嚴正,既不傷害私人的友誼,也不向反對的意見妥協(xié)。D.全文除開頭和結尾段用幾句酬答的禮貌語言以外,緊緊扣住保守派幾個主要論點進行駁斥,行文簡潔,結構嚴謹。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于反覆不宜鹵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4分)(2)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4分)14.在辯駁之前,作者先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個什么原則?接著文章逐條駁斥了司馬光的哪些謬論?(3分)遼寧省名校聯盟2023-2024學年下學期3月份聯合考試高一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送天臺陳庭學序宋濂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萬里,陸有劍閣棧道之險,水有瞿唐滟滪之虞??珩R行,則篁竹間山高者,累旬日不見其巔際。臨上而俯視,絕壑萬仞,杳莫測其所窮,肝膽為之悼栗。水行,則江石悍利,波惡渦詭,舟一失勢尺寸,輒糜碎土沉,下飽魚鱉。其難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縱游無所得;非壯強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天臺陳君庭學,能為詩,由中書左司掾,屢從大將北征,有勞,擢四川都指揮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揚子云、司馬相如、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戰(zhàn)攻駐守之跡詩人文士游眺飲射賦詠歌呼之所庭學無不歷覽。既覽必發(fā)為詩,以紀其景物時世之變,于是其詩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歸,會予于京師;其氣愈充,其語愈壯,其志意愈高;蓋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予甚自愧,方予少時,嘗有志于出游天下,顧以學未成而不暇。及年壯可出,而四方兵起,無所投足。逮今圣主興而宇內定,極海之際,合為一家,而予齒益加耄矣。欲如庭學之游,尚可得乎?然吾聞古之賢士,若顏回、原憲,皆坐守陋室,蓬蒿沒戶,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無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學其試歸而求焉,茍有所得,則以告予,予將不一愧而已也?。ü?jié)選自《古文觀止》)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英雄A俊杰戰(zhàn)B攻駐守之跡C詩人文士游眺D飲射E賦詠歌呼之F所G庭學無不H歷覽。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肝膽為之悼栗”中“悼栗”的意思是:戰(zhàn)栗,顫抖。B.“蓋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中“侈”讀音是chǐ,意思是:多,大。C.“顧以學未成而不暇”中“顧”表輕微轉折,可譯為:不過,但是。D.“逮今圣主興”中“逮”的讀音是dǎi,意思是:捕捉到時機。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或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陸有劍閣棧道之險,水有瞿唐滟滪之虞”這一句使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B.本文為臨別贈言,跟《送東陽馬生序》一樣都是贈序,都表現了長輩對后輩的羨慕。C.作者因學業(yè)未成、戰(zhàn)亂等原因未能實現出游天下的愿望,面對陳庭學游覽而歸的收獲,感嘆自己因年老已難以做到了。D.“其氣愈充……其志意愈高”采用了排比的修辭,顯示出山水給予人的助力。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既覽必發(fā)為詩,以紀其景物時世之變,于是其詩益工。(2)然吾聞古之賢士,若顏回、原憲,皆坐守陋室,蓬蒿沒戶,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14.請結合全文說明為什么陳庭學能夠游覽川蜀而有所得。(3分)遼寧省七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初考試語文試卷(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共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上與學士楊溥論人才,溥對曰:“嚴薦舉,精考課,不患不得?!鄙显唬骸按丝址翘奖局撊舨凰亟填A養(yǎng)則人才已壞猶濁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也?!变哳D首稱善。冬十月,車駕巡近郊,駐蹕雷家站,召楊士奇、楊榮、金幼孜、楊溥問曰:“唐太宗過此,非征遼時乎?”眾對曰:“然。”上曰:“太宗恃其英武而勤遠略,此行所喪不少,帝王之鑒戒也?!睆V平、大名水災,命蠲其租。六年二月,逮江西巡按御史陳祚下錦衣衛(wèi)獄。祚上疏勸上務帝王實學,退朝之暇,命儒臣講說真德秀《大學衍義》一書。上覽疏怒曰:“朕不讀書,《大學》且不識,豈堪作天下主乎!”命緹騎逮至京,并其家下錦衣獄,禁錮者五年。時上方以博綜經史自負,祚之措詞,若上未嘗學問者,故怒不可解。敕賜少師蹇之、少傅楊士奇、楊榮等御制《招隱歌》及《喜雨詩》。令北直隸地方,如洪武間山東、河南事例,民間新開荒田,不問多寡,永不起科。秋七月,帝幸楊士奇宅,時上頗微行,夜半,從四騎至士奇家,比出迎,上已入門,立庭中。士奇悚懼,俯伏地下言:“陛下奈何以宗廟社稷之身自輕?”上笑曰:“思見卿一言,故來耳?!泵髟?,遣太監(jiān)范弘問:“車駕幸臨,曷不謝?”對曰:“至尊夜出,愚臣迨今中心惴栗未已,豈敢言謝!”又數日,遣弘問:“堯不微行乎?”對曰:“陛下恩澤豈能遍洽幽隱,萬一有怨夫冤卒窺伺竊發(fā),誠不可無慮?!焙笱?,錦衛(wèi)獲二盜,嘗殺人,捕急,遂私約候駕之玉泉寺,挾弓矢伏道旁林叢中作亂。捕盜校尉變服如盜,入盜群,盜不疑,以謀告,遂為所獲。上嘆曰:“士奇愛我。”(節(jié)選自《明史紀事本末·仁宣致治》)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在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此恐非探eq\o\ac(□,A)本之論eq\o\ac(□,B)若不eq\o\ac(□,C)素教eq\o\ac(□,D)預養(yǎng)eq\o\ac(□,E)則eq\o\ac(□,F)人才已壞eq\o\ac(□,G)猶濁其源eq\o\ac(□,H)而求其流之清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駐蹕,皇帝后妃外出,途中暫停小住,或帝王出行時,開路清道,禁止通行。泛指跟帝王行止有關的事情。B.緹騎,穿紅色軍服的騎士,泛稱貴官的隨從衛(wèi)隊,也指為逮治犯人的禁衛(wèi)吏役的通稱,文中指后者。C.“永不起科”中的“科”指田稅,與《出師表》中“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中的“科”相同。D.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是以農為本的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后用“社稷”代表國家。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在人才的問題上,楊溥認為重心在選拔和考核上,而皇帝用源頭與水流的關系作比,強調了更應該重視平時教育和提前培養(yǎng)。B.皇帝由巡察的地方,聯想到唐太宗征遼,指出憑借唐太宗的英勇神武又勤于經營遠方,尚損失不小,帝王應該以此為鑒。C.皇帝以博通經史自負,陳祚上疏勸說讓儒臣給他講《大學衍義》,使皇帝大怒,派人到陳祚家里抓捕并將他關押到錦衣衛(wèi)監(jiān)獄。D.皇帝曾經微服造訪楊士奇家,等到楊士奇聞訊出來迎接時,皇帝已經進門,站在庭院中,這讓楊士奇非常驚慌恐懼。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時上方以博綜經史自負,祚之措詞,若上未嘗學問者,故怒不可解。(4分)(2)捕盜校尉變服如盜,入盜群,盜不疑,以謀告,遂為所獲。(4分)14.文中皇帝為什么感嘆說“士奇愛我”?請簡要說明。(3分)遼寧省本溪市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帻S記劉基苦齋者,章溢先生隱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巔??锷皆谔帰僦埲h西南二百里,劍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巖鱷皆蒼石,岸外而白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風。風從北來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樂生焉。于是鮮支、黃蘗、苦楝、側柏之木,黃連、苦林、亭歷、苦參、鉤天之草,地黃、游冬、蕆、芭之菜,楮、櫟、草斗之實,梏竹之筍,莫不族布而羅生焉。野蜂巢其間,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謂之黃杜,初食頗苦難,久則彌覺其甘,能已積熱,除煩渴之疾。其橫荼亦苦于常荼。其溲水皆嚙石出,其源沸沸汩汩,滯密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魚狀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山去人稍遠,惟先生樂游,而從者多艱其昏晨之往來,故遂擇其密②而室焉。攜童兒數人,啟隕釋③以藏④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實。間則躡屐登崖,倚修木而嘯,或降而臨清泠。樵歌出林,則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樂也。先生之言曰:“樂與苦,相為倚伏者也,人知樂之為樂,而不知苦之為樂,人知樂其樂,而不知苦生于樂,則樂與苦相去能幾何哉!今夫膏梁之子,燕坐于華堂之上,口不嘗茶蓼之味,身不歷農畝之勞,寢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輿隸,是人之所謂樂也,一旦運窮福艾,顛沛生于不測,而不知醉醇肥之腸,不可以實疏糲,籍柔覆溫之軀,不可以御蓬藿,雖欲效野夫賤隸,蹋跳竄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樂,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w子曰:‘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酥?,吾之樂,而彼之樂吾之苦也。吾聞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踐以嘗膽興,無亦猶是也夫?”劉子聞而悟之,名其室曰苦齋,作《苦齋記》?!咀ⅰ竣偬帲禾幹莞?。②寇:低洼的地方。③隕篝:脫落的筍殼。④藪:種植。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其中A多斑文B小魚C狀D如吹沙E味苦F而微辛G食之H可以清酒。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記,古代一種散文體裁,可敘事、寫景、狀物,闡述某些觀點,抒發(fā)情懷抱負。B.“野蜂巢其間”與“間則躡屐登崖”兩句中“間”的含義相同。C.“必先苦其心志”中“苦”的用法和“侶魚蝦而友麋鹿”(《赤壁賦》)中“侶”的用法不同。D.“吾聞井以甘竭”與“余始循以入”(《登泰山記》)兩句中“以”的含義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用茅草蓋成的苦齋有十二間房屋,坐落在匡山的頂上,是章溢先生隱居鄉(xiāng)野的房舍。B.匡山的下面只見白云,山頂上常刮北風,植物受北風吹刮,它們的味道都是苦的。C.匡山的瀑布從石縫間沖刷而出,源流騰涌激蕩,水勢湍急,彎彎曲曲,流入巨大的山谷。D.章溢先生認為富貴子弟安閑地坐在華麗的廳堂上,進食精美的食品,也是一種樂。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久則彌覺其甘,能已積熱,除煩渴之疾。(4分)(2)樵歌出林,則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樂也。(4分)14.作者最后說“聞而悟之”,作者悟到了什么?請簡要概括。(3分)答:文言文閱讀遼寧省朝陽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答司馬諫議書王安石某啟: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也。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實視遇厚,于反覆不宜鹵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蓋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人習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無由會晤,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上乃A欲變此B而某不量C敵之眾寡D欲出力E助上以抗之F則眾何為G而不洶洶然?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君實,司馬光的字。古人寫信自稱己名或自稱為“某”等表示謙虛,稱對方的字以示尊敬。B.有司,指主管某部門的官吏,泛指官吏;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有司。C.“盤庚之遷”與“遷客騷人”(《岳陽樓記》)兩句中的“遷”字意思不同。D.“是而不見可悔故也”與“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兩句中的“是”字意思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文的論證方式是駁論,其反駁的方法多種多樣,有直接反駁,有舉出根據進行反駁,有形象比喻進行反駁。B.本文立足于理,擅于排比,勢如破竹,無可阻擋;不過傲岸之氣雖憤然涌出,但語氣又相當委婉,柔中有剛。C.本文用筆精簡,但簡而有力,語氣委婉而嚴正,既不傷害私人的友誼,也不向反對的意見妥協(xié)。D.全文除開頭和結尾段用幾句酬答的禮貌語言以外,緊緊扣住保守派幾個主要論點進行駁斥,行文簡潔,結構嚴謹。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于反覆不宜鹵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4分)(2)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4分)14.在辯駁之前,作者先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個什么原則?接著文章逐條駁斥了司馬光的哪些謬論?(3分)10.B、D、F(原文標點處為: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11.D(前者理解為認為正確,后者理解為代詞,指這、這個、這樣。)12.A(沒有“形象比喻進行反駁”。)13.(1)對于書信往返不應該魯莽,所以現在詳細地說出我之所以這樣做的理由,希望君實您能原諒我。(“反覆”“具”“所以”“見恕”各1分)(2)批駁不正確的言論,排斥巧辯的佞人,這不是拒聽意見。至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誹謗,那本來預料到它會這樣的。(“辟”“壬人”“怨誹”“固”各1分)14.名實問題。(1分)逐條駁斥了司馬光認為新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諫、致怨”的謬論。(“侵官、生事、征利、拒諫、致怨”寫完整得2分,不完整不得分)遼寧省名校聯盟2023-2024學年下學期3月份聯合考試高一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送天臺陳庭學序宋濂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萬里,陸有劍閣棧道之險,水有瞿唐滟滪之虞??珩R行,則篁竹間山高者,累旬日不見其巔際。臨上而俯視,絕壑萬仞,杳莫測其所窮,肝膽為之悼栗。水行,則江石悍利,波惡渦詭,舟一失勢尺寸,輒糜碎土沉,下飽魚鱉。其難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縱游無所得;非壯強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天臺陳君庭學,能為詩,由中書左司掾,屢從大將北征,有勞,擢四川都指揮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揚子云、司馬相如、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戰(zhàn)攻駐守之跡詩人文士游眺飲射賦詠歌呼之所庭學無不歷覽。既覽必發(fā)為詩,以紀其景物時世之變,于是其詩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歸,會予于京師;其氣愈充,其語愈壯,其志意愈高;蓋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予甚自愧,方予少時,嘗有志于出游天下,顧以學未成而不暇。及年壯可出,而四方兵起,無所投足。逮今圣主興而宇內定,極海之際,合為一家,而予齒益加耄矣。欲如庭學之游,尚可得乎?然吾聞古之賢士,若顏回、原憲,皆坐守陋室,蓬蒿沒戶,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無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學其試歸而求焉,茍有所得,則以告予,予將不一愧而已也?。ü?jié)選自《古文觀止》)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英雄A俊杰戰(zhàn)B攻駐守之跡C詩人文士游眺D飲射E賦詠歌呼之F所G庭學無不H歷覽。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肝膽為之悼栗”中“悼栗”的意思是:戰(zhàn)栗,顫抖。B.“蓋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中“侈”讀音是chǐ,意思是:多,大。C.“顧以學未成而不暇”中“顧”表輕微轉折,可譯為:不過,但是。D.“逮今圣主興”中“逮”的讀音是dǎi,意思是:捕捉到時機。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或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陸有劍閣棧道之險,水有瞿唐滟滪之虞”這一句使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B.本文為臨別贈言,跟《送東陽馬生序》一樣都是贈序,都表現了長輩對后輩的羨慕。C.作者因學業(yè)未成、戰(zhàn)亂等原因未能實現出游天下的愿望,面對陳庭學游覽而歸的收獲,感嘆自己因年老已難以做到了。D.“其氣愈充……其志意愈高”采用了排比的修辭,顯示出山水給予人的助力。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既覽必發(fā)為詩,以紀其景物時世之變,于是其詩益工。(2)然吾聞古之賢士,若顏回、原憲,皆坐守陋室,蓬蒿沒戶,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14.請結合全文說明為什么陳庭學能夠游覽川蜀而有所得。(3分)10.CEG【解析】此句前面是“成都,川蜀之要地,揚子云、司馬相如、諸葛武侯之所居”,可知這句是描寫成都這個地方的。首先根據“之所居”把同類的“英雄俊杰戰(zhàn)攻駐守之跡”“詩人文士游眺飲射賦詠歌呼之所”這幾個意義單元斷開。“游眺飲射賦詠歌呼”這句中“游眺飲射”是一個意義單元,“賦詠歌呼”是一個意義單元,中間斷開。11.D【解析】逮,讀音是dài。意思是至,到。12.B【解析】“都表現了長輩對后輩的羨慕”錯誤。13.(1)游覽之后必定要寫詩歌抒發(fā)情思,來記述那里的景物和時世的變遷,就這樣,他的詩更加精妙。(“發(fā)為詩”“紀”“變”“益”各1分)(2)然而我聽說古代的賢士,像顏回、原憲,都是坐守在簡陋的房子里,蓬草野蒿遮蔽了門戶,然而他們的志向意氣卻總是很充沛,似乎能包容萬物(或胸中有包容天地的精神力量)。(“若”“蓬蒿沒戶”“充然”“囊括于天地”各1分)14.陳庭學能夠做到以下幾點:“能為詩”“紀其景物時世之變”“詩益工”說明他“才有文”“游有所得”;(1分)“中書左司掾”“都指揮使司照磨”說明他“仕有力”;(1分)“從大將北征”“越三年,以例自免歸”說明他身體“壯強”沒有“老死于其地”,所以陳庭學游歷川蜀有得。(1分)【參考譯文】西南地區(qū)的山水,唯獨四川境內最為奇特。但那里距離中原地區(qū)有萬里之遙,陸路有劍閣棧道之類的險阻,水路有瞿塘峽、滟滪堆的憂慮。騎馬而行,那竹林之間,山高嶺峻,一連十來天看不見它的峰頂。登高俯視,陡峭的山谷有萬仞之深,幽深得無法探知谷底,肝膽為之顫抖。從水路走,那江里的石頭剛硬尖利,波浪險惡,漩渦詭幻,行船稍有一點差錯,就會撞得稀巴爛,像泥土般下沉,沉船中的人便到江里給魚鱉飽餐一頓。通往四川的道路艱難到如此地步!因此不是做官而又有財力的人,不可以去游歷;不是有文才的人,即使去游歷也不會有收獲;不是身強力壯的人,大多老死在這個地方。那些愛好奇山異水的人認為這是一件遺憾的事。天臺的陳庭學君,善于作詩。他以中書左司掾的身份,屢次隨從大將北征,立下功勞,升任四川都指揮司照磨,從水路到成都。成都,是川蜀一帶的要地,是揚子云、司馬相如、諸葛武侯居住過的地方,凡是英雄豪杰們爭戰(zhàn)攻伐、駐扎防御的遺跡,詩人文士們游覽眺望、飲酒射覆、賦詩吟詠的地方,庭學沒有不去一一游覽的。游覽后必定要寫詩歌抒發(fā)情思,來記述那里的景物時世的變遷,就這樣,他的詩更加精妙。過了三年,庭學君按照朝廷慣例自己請求免職返京師,在京師遇上我。他的精神更加飽滿,他的語言更加豪壯,他的志向意趣更加高遠,這大概是因為從川蜀山水得到的幫助很多吧。我內心感到非常慚愧,當我年輕的時候,曾經有志于外出游歷天下,只是因為學業(yè)未成,沒有空閑的時間。到了壯年可以出游的時候,卻是四方戰(zhàn)亂不息,無處落腳。到現在圣明天子興起,天下安定,四海之內,一統(tǒng)為家,可是我的年紀卻越來越老了。想要像庭學那樣出游,還能實現嗎?然而我聽說古代的賢士,像顏回、原憲,都是坐守在簡陋的房子里,蓬草野蒿遮蔽了門戶,然而他們的志向意氣卻總是很充沛,似乎能包容萬物(或胸中有包容天地的精神力量)。這是什么原因呢?莫非是有超出山水之外的東西嗎?庭學君回去后嘗試探索一下,如果有所收獲,就告知我,我將不會只是慚愧一陣就算了。遼寧省七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初考試語文試卷(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共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上與學士楊溥論人才,溥對曰:“嚴薦舉,精考課,不患不得?!鄙显唬骸按丝址翘奖局撊舨凰亟填A養(yǎng)則人才已壞猶濁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也?!变哳D首稱善。冬十月,車駕巡近郊,駐蹕雷家站,召楊士奇、楊榮、金幼孜、楊溥問曰:“唐太宗過此,非征遼時乎?”眾對曰:“然?!鄙显唬骸疤谑哑溆⑽涠谶h略,此行所喪不少,帝王之鑒戒也?!睆V平、大名水災,命蠲其租。六年二月,逮江西巡按御史陳祚下錦衣衛(wèi)獄。祚上疏勸上務帝王實學,退朝之暇,命儒臣講說真德秀《大學衍義》一書。上覽疏怒曰:“朕不讀書,《大學》且不識,豈堪作天下主乎!”命緹騎逮至京,并其家下錦衣獄,禁錮者五年。時上方以博綜經史自負,祚之措詞,若上未嘗學問者,故怒不可解。敕賜少師蹇之、少傅楊士奇、楊榮等御制《招隱歌》及《喜雨詩》。令北直隸地方,如洪武間山東、河南事例,民間新開荒田,不問多寡,永不起科。秋七月,帝幸楊士奇宅,時上頗微行,夜半,從四騎至士奇家,比出迎,上已入門,立庭中。士奇悚懼,俯伏地下言:“陛下奈何以宗廟社稷之身自輕?”上笑曰:“思見卿一言,故來耳?!泵髟?,遣太監(jiān)范弘問:“車駕幸臨,曷不謝?”對曰:“至尊夜出,愚臣迨今中心惴栗未已,豈敢言謝!”又數日,遣弘問:“堯不微行乎?”對曰:“陛下恩澤豈能遍洽幽隱,萬一有怨夫冤卒窺伺竊發(fā),誠不可無慮?!焙笱?,錦衛(wèi)獲二盜,嘗殺人,捕急,遂私約候駕之玉泉寺,挾弓矢伏道旁林叢中作亂。捕盜校尉變服如盜,入盜群,盜不疑,以謀告,遂為所獲。上嘆曰:“士奇愛我?!保ü?jié)選自《明史紀事本末·仁宣致治》)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在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此恐非探eq\o\ac(□,A)本之論eq\o\ac(□,B)若不eq\o\ac(□,C)素教eq\o\ac(□,D)預養(yǎng)eq\o\ac(□,E)則eq\o\ac(□,F)人才已壞eq\o\ac(□,G)猶濁其源eq\o\ac(□,H)而求其流之清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駐蹕,皇帝后妃外出,途中暫停小住,或帝王出行時,開路清道,禁止通行。泛指跟帝王行止有關的事情。B.緹騎,穿紅色軍服的騎士,泛稱貴官的隨從衛(wèi)隊,也指為逮治犯人的禁衛(wèi)吏役的通稱,文中指后者。C.“永不起科”中的“科”指田稅,與《出師表》中“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中的“科”相同。D.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是以農為本的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后用“社稷”代表國家。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在人才的問題上,楊溥認為重心在選拔和考核上,而皇帝用源頭與水流的關系作比,強調了更應該重視平時教育和提前培養(yǎng)。B.皇帝由巡察的地方,聯想到唐太宗征遼,指出憑借唐太宗的英勇神武又勤于經營遠方,尚損失不小,帝王應該以此為鑒。C.皇帝以博通經史自負,陳祚上疏勸說讓儒臣給他講《大學衍義》,使皇帝大怒,派人到陳祚家里抓捕并將他關押到錦衣衛(wèi)監(jiān)獄。D.皇帝曾經微服造訪楊士奇家,等到楊士奇聞訊出來迎接時,皇帝已經進門,站在庭院中,這讓楊士奇非常驚慌恐懼。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時上方以博綜經史自負,祚之措詞,若上未嘗學問者,故怒不可解。(4分)(2)捕盜校尉變服如盜,入盜群,盜不疑,以謀告,遂為所獲。(4分)14.文中皇帝為什么感嘆說“士奇愛我”?請簡要說明。(3分)10.BEG11.C(兩者不同,“作奸犯科”中“科”指“法令、刑律”。)12.C(應為“把陳祚和他的家人都關押到錦衣衛(wèi)監(jiān)獄里”。)13.(1)當時皇帝正以博覽通曉經史自負,陳祚的措詞,好像皇帝未曾學習一樣,因此,皇帝的怒氣不能紓解/緩解。(得分點:“博綜:博覽,通曉?!薄皩W問:學習和詢問(知識技能等)”“解:緩解,紓解”。句意通順1分)(2)負責抓捕盜賊的校尉改換成像盜賊一樣的衣服,進入盜賊群中,盜賊沒有懷疑,將謀劃告訴了(他們),于是(盜賊)被抓獲。(得分點:“變:改換”“如:像”。省略成分、被動句“為所”表被動,各1分)14.楊士奇認為皇帝半夜出行屬于不顧自身安危,(1分)擔心會有怨夫冤卒等待時機偷偷發(fā)動對皇帝的襲擊。(1分)后來有兩個盜賊想要在皇帝出行的路上作亂而被抓獲,印證了楊士奇的擔心不無道理。(1分)參考譯文:皇帝與學士楊溥議論(怎樣才能得到)人才,楊溥回答說:“整頓舉薦制度,精細考核,不擔心不能得到人才。”皇帝說:“這恐怕不是探尋根本的說法。如果平時不注重提前教育,那么人才就會被敗壞,這就好比弄渾水的源頭卻苛求下游水清啊?!睏钿哌凳追Q好。冬季十月,皇帝坐著車巡察近郊,停駐在雷家站,召楊士奇、楊榮、金幼孜、楊溥詢問道:“唐太宗經過此處,不是在征伐遼東的時候嗎?”眾人回答說:“對?!被实壅f:“唐太宗依仗他的英勇神武而勤于經營遠方的戰(zhàn)略事務,可此次行動損失不小,這是作為帝王的教訓?!睆V平、大名發(fā)生水災,皇帝下令減免兩地的租賦。(宣德)六年(1431)二月,逮捕江西巡按御史陳祚關押到錦衣衛(wèi)監(jiān)獄。陳祚上疏勸皇帝致力帝王實學,在退朝后有空的時候,讓儒臣講說真德秀《大學衍義》一書。皇帝閱覽奏疏后大怒說:“我如果不讀書,連《大學》都不了解,哪里還能做天下的君主啊!”命令錦衣衛(wèi)逮捕他到京城,連同他的家人都關押到錦衣衛(wèi)監(jiān)獄,囚禁了五年。當時皇帝正以博覽通曉經史自負,陳祚的措詞,好像皇帝未曾學習一樣,因此,皇帝的怒氣不能紓解?;实巯铝钯p賜少師蹇義、少傅楊士奇、楊榮等御制的《招隱歌》及《喜雨詩》。讓北直隸地方仿效洪武年間山東、河南的舊例,民間新開墾的荒田,不問多少,永不收賦稅。秋七月,皇帝造訪楊士奇家。當時皇帝很喜歡微服私訪,半夜時,帶著四個騎馬侍衛(wèi)到了楊士奇家。等楊士奇出來迎接時,皇帝已經進門,站在庭院中了。楊士奇驚慌恐懼,匍匐在地下說:“陛下怎么輕賤自己的宗廟社稷之身?”皇帝笑著說:“我想見你說一說話,因此就來了?!钡诙煸缟?,派太監(jiān)范弘問楊士奇:“皇上來到你的府上,為什么不感謝?”楊士奇回答說:“皇上半夜出行,我到現在還內心惶惑恐懼不止,哪里敢說感謝的話!”又過了幾天,皇帝派范弘問:“堯帝不微服私訪嗎?”楊士奇回答說:“陛下恩澤哪里能遍及隱蔽的地方,萬一有怨夫冤卒等待時機偷偷發(fā)動襲擊,實在是不能不考慮?!敝笫嗵?,錦衣衛(wèi)抓獲兩個盜賊,他們曾經殺過人,被抓捕急了,于是私下相約等候皇帝車駕到玉泉寺的時候,帶著弓箭埋伏在道路旁邊的樹叢中作亂。抓捕盜賊的校尉改換成像盜賊一樣的衣服,進入盜賊群中,盜賊沒有懷疑,將謀劃告訴了(他們),于是(盜賊)被抓獲?;实蹏@息說:“楊士奇愛護我啊?!边|寧省本溪市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苦齋記劉基苦齋者,章溢先生隱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巔??锷皆谔帰僦埲h西南二百里,劍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巖鱷皆蒼石,岸外而白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風。風從北來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樂生焉。于是鮮支、黃蘗、苦楝、側柏之木,黃連、苦林、亭歷、苦參、鉤天之草,地黃、游冬、蕆、芭之菜,楮、櫟、草斗之實,梏竹之筍,莫不族布而羅生焉。野蜂巢其間,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謂之黃杜,初食頗苦難,久則彌覺其甘,能已積熱,除煩渴之疾。其橫荼亦苦于常荼。其溲水皆嚙石出,其源沸沸汩汩,滯密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魚狀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山去人稍遠,惟先生樂游,而從者多艱其昏晨之往來,故遂擇其密②而室焉。攜童兒數人,啟隕釋③以藏④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實。間則躡屐登崖,倚修木而嘯,或降而臨清泠。樵歌出林,則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樂也。先生之言曰:“樂與苦,相為倚伏者也,人知樂之為樂,而不知苦之為樂,人知樂其樂,而不知苦生于樂,則樂與苦相去能幾何哉!今夫膏梁之子,燕坐于華堂之上,口不嘗茶蓼之味,身不歷農畝之勞,寢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輿隸,是人之所謂樂也,一旦運窮福艾,顛沛生于不測,而不知醉醇肥之腸,不可以實疏糲,籍柔覆溫之軀,不可以御蓬藿,雖欲效野夫賤隸,蹋跳竄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樂,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趙子曰:‘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樂,而彼之樂吾之苦也。吾聞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踐以嘗膽興,無亦猶是也夫?”劉子聞而悟之,名其室曰苦齋,作《苦齋記》?!咀ⅰ竣偬帲禾幹莞?。②寇:低洼的地方。③隕篝:脫落的筍殼。④藪:種植。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其中A多斑文B小魚C狀D如吹沙E味苦F而微辛G食之H可以清酒。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記,古代一種散文體裁,可敘事、寫景、狀物,闡述某些觀點,抒發(fā)情懷抱負。B.“野蜂巢其間”與“間則躡屐登崖”兩句中“間”的含義相同。C.“必先苦其心志”中“苦”的用法和“侶魚蝦而友麋鹿”(《赤壁賦》)中“侶”的用法不同。D.“吾聞井以甘竭”與“余始循以入”(《登泰山記》)兩句中“以”的含義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用茅草蓋成的苦齋有十二間房屋,坐落在匡山的頂上,是章溢先生隱居鄉(xiāng)野的房舍。B.匡山的下面只見白云,山頂上常刮北風,植物受北風吹刮,它們的味道都是苦的。C.匡山的瀑布從石縫間沖刷而出,源流騰涌激蕩,水勢湍急,彎彎曲曲,流入巨大的山谷。D.章溢先生認為富貴子弟安閑地坐在華麗的廳堂上,進食精美的食品,也是一種樂。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久則彌覺其甘,能已積熱,除煩渴之疾。(4分)(2)樵歌出林,則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樂也。(4分)14.作者最后說“聞而悟之”,作者悟到了什么?請簡要概括。(3分)答:10.CEG(原文標點為:其中多斑文小魚,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