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6課-告別“雅爾塔”課件教材_第1頁
北師大版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6課-告別“雅爾塔”課件教材_第2頁
北師大版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6課-告別“雅爾塔”課件教材_第3頁
北師大版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6課-告別“雅爾塔”課件教材_第4頁
北師大版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6課-告別“雅爾塔”課件教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什么是“冷戰(zhàn)”?2.“兩極”對峙的形成標志是什么?3.歐洲走向聯盟的過程:1951年,6個國家簽署《____________________》1952年,成立______________,塑造了未來歐洲共同體的雛形。1958年,6國又組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1967年,三者合并,成立____________,對外盡量“______________”1991年,12個歐共體成員國在荷蘭馬斯特里赫特通過《______________》,簡稱馬約,就建立歐洲中央銀行體系和________________達成協(xié)議,來實現經濟的高度一體化。1993年,歐盟成立,它正向著________________目標前進。

“冷戰(zhàn)”通常是西方國家除直接武裝進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敵對行動來遏制共產主義,與“熱戰(zhàn)”相對而言。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的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歐洲共同體用一個聲音講話歐洲聯盟條約發(fā)行單一貨幣經濟政治一體化復習第四單元和平與發(fā)展第16課告別“雅爾塔”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九年級下冊課件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學習方法提示1.為什么改革?

——背景2.如何改革?

——措施3.效果如何?

——影響為什么改革?(背景)斯大林

斯大林模式赫魯曉夫

“小修小補”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擔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

經濟結構進一步畸形,經濟基礎日趨衰弱,難以支撐沉重的軍事負擔,使得綜合國力逐漸衰退,社會矛盾不斷積聚。改革結果為什么改革?(背景)

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敗的原因:都是在計劃經濟的范圍內進行,沒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經濟體制和生產力的矛盾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1985年,戈爾巴喬夫擔任新一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改革目的:維護蘇聯世界大國地位,解決蘇聯長期積累的社會矛盾。如何改革?經濟上:加速發(fā)展戰(zhàn)略

蘇聯食品短缺,人們排長隊購買食品。政治上:“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一黨政治”向“多黨政治”過渡思想界混亂蘇共領導地位及中央政府的控制力被弱化直接導致蘇聯解體如何改革?實質:從根本上否定社會主義。后果:國內經濟持續(xù)下滑,黨內矛盾尖銳化,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催化了東歐各國的巨變。想一想戈爾巴喬夫改革對我國有哪些經驗教訓?

要始終將經濟建設放在首位,維護社會的安定團結,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指導地位,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抵制西方的“和平演變”等。蘇東劇變部分加盟共和國獨立戈爾巴喬夫改革造成混亂局面《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條約》公布(1991年)“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21日)葉利欽掌權蘇聯解體獨聯體成立(1991年12月)進程八一九事件

這一事件實質是蘇聯“傳統(tǒng)派”為了挽救國家的完整和統(tǒng)一,為了挽救社會主義而采取的一場政變行動。1991年10月23日,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在議會中祝賀挫敗八一九事件但這種政變在西方國家的強大壓力和葉利欽等人的猛烈反撲下,最后只能以失敗告終。因此反而加速了蘇聯的解體。蘇聯解體,獨聯體成立獨聯體

獨聯體是獨立國家聯合體的簡稱。1991年12月21日,除波羅的海三國和格魯吉亞外的原蘇聯11個加盟共和國領導人在阿拉木圖會晤,通過了《阿拉木圖宣言》,宣告蘇聯已不復存在,并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獨聯體的性質不是國家,而是一個獨立國家的聯合體.想一想:蘇聯解體對世界局勢產生了哪些影響?

“冷戰(zhàn)”結束,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為基本特征的國際格局發(fā)生了根本變化,兩極格局被打破,世界多極化發(fā)展趨勢出現。

對歐洲科學社會主義的打擊是嚴重的,使之面臨更大的困難。東歐巨變原因:1、經濟發(fā)展緩慢;(照搬蘇聯模式)2、西方和平演變;3、戈爾巴喬夫的松綁政策和對斯大林的否定。是社會性質的根本性變化。蘇聯和東歐巨變的啟示:1、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2、警惕西方和平演變;3堅持改革開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4、警惕霸權主義,堅持民族和諧,維護民族團結;5、加強民主和法制建設等。1.蘇聯解體的直接原因在于

A、戈爾巴喬夫推行的背離社會主義的改革B、西方的和平演變政策

C、民族矛盾年久日深

D、蘇聯體制僵化成為生產力發(fā)展的障礙A2、戈爾巴喬夫“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綱領所造成的直接后果

A、引起蘇聯人民思想混亂

B、黨內斗爭日趨尖銳

C、蘇聯經濟大滑坡

D、民族矛盾日益尖銳A3.蘇東劇變的最大啟示是

A.社會主義道路與本國實際國情相結合

B.要進行改革開放,充分發(fā)揮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

C.要時時警惕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

D.要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為指導A第17課干戈不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九年級下冊課件和平路漫漫中東在哪里?

中東,一般泛指歐、亞、非三洲連接地區(qū)。16~17世紀,西方國家向東方擴張時開始使用,以后廣泛流行。按照距離西歐的遠近,把東方各地稱為“近東”

“中東”和“遠東”。邊學邊想

中東地區(qū)長期動蕩不安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次中東戰(zhàn)爭

———巴勒斯坦戰(zhàn)爭(1948—1949)

1948年5月15日凌晨,為爭奪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史稱第一次中東戰(zhàn)爭。第一次中東戰(zhàn)爭中的阿拉伯聯軍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

——贖罪日戰(zhàn)爭(1973)

1973年10月6日,埃及、敘利亞為收復失地,經過周密準備之后,向以色列發(fā)動突然襲擊,開始了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又稱贖罪日戰(zhàn)爭、十月戰(zhàn)爭、齋月戰(zhàn)爭。第五次中東戰(zhàn)爭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1982)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駐英國大使被巴勒斯坦游擊隊刺殺,而出動陸??哲?0萬多人,對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游擊隊和敘利亞駐軍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的進攻,只用了幾天時間,就占領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這是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以來,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最大的一次戰(zhàn)爭,稱為第五次中東戰(zhàn)爭。

戰(zhàn)爭能否解決阿以沖突?你認為解決阿以沖突的途徑是什么?議一議和平談判是解決阿以沖突的唯一途徑和平路漫漫薩達特、卡特和貝京在白宮度過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埃及總統(tǒng)薩達特在埃及1981年10月6日舉行的閱兵典禮上,武裝分子用沖鋒槍向主席臺上的薩達特總統(tǒng)瘋狂掃射。和平路漫漫歷史性的握手

以色列總理拉賓、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和巴勒斯坦總統(tǒng)阿拉法特。海灣戰(zhàn)爭北約襲擊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化做廢墟的中國駐南斯拉夫使館邵云環(huán)(解放日報記者)許杏虎、朱穎夫婦(光明日報記者)抗議北約轟炸南聯盟非接觸性戰(zhàn)爭想一想

北約停止轟炸南聯盟說明了什么?

北約未經聯合國授權,打著維護人權的名義對南斯拉夫進行空襲,嚴重侵犯了一個獨立國家的主權。這種行為也是對《聯合國憲章》和國際行為準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