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件莊暴見孟子_第1頁
語文課件莊暴見孟子_第2頁
語文課件莊暴見孟子_第3頁
語文課件莊暴見孟子_第4頁
語文課件莊暴見孟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莊暴見孟子《孟子》學習目標1、把握孟子“樂民之樂,憂民之憂”的思想及其現(xiàn)代意義。(重點)2、體會孟子說話的技巧,學習對比說理方法。(重點、難點)3、掌握文中重點的實詞意義和特殊的文言句式。閱讀課文,理清課文的思路本文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莊暴與孟子的談話。第二部分:孟子與齊王的談話。這一部分又分為三層,前兩層只是為了把齊王引入自己設計好的論題中,最后一層才是本文的重點。第一層(從“他日,見于王”至“今之樂猶古之樂也”),緊承與莊暴的談話,再次提出論題。第二層(從“曰:‘可得聞與?’”至“不若與眾”),誘導齊王在思想感情上趨向自己與民同樂的觀點。第三層(從“臣請為王言樂”至篇末),孟子滔滔不絕“為王言樂”,由此引出與民同樂的主題。進一步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找出全文的中心句?!敖裢跖c百姓同樂,則王矣?!?/p>

2、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孟子與齊王的對話,第一節(jié)卻寫了莊暴與孟子的對話,這是不是多余的文字?為什么?不是。①通過莊暴和孟子的回答,引出話題,明確論述的議題,起引子的作用;②莊暴對“王好樂”無言以對,表明話題有難度,反襯出孟子談話藝術(shù)的高超。進一步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3、齊王聽到孟子談到“好樂”一事,為什么會“變乎色”?有這樣三種解釋:1、齊王有不悅之色,認為孟子不該問自己“好樂”的事;2、齊王有羞愧之色,認為自己不應該“好樂”;3、齊王有慍怒之色,認為莊暴不該把他“好樂”的事告訴給孟子。權(quán)衡上述幾說,以第三說為最佳。進一步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5、

孟子“與民同樂”的思想在當時能否實現(xiàn)?為什么?孟子的“仁政”學說雖然以維護封建制度為出發(fā)點,但是對于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展生產(chǎn),減輕人民負擔,減少農(nóng)民因喪失土地而遷徙流離的痛苦,卻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是,孟子的思想存在著嚴重的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性。統(tǒng)治階級的享樂是建立在下層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誰愿意輕易放棄自己的這種權(quán)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學說帶有濃厚的復古保守色彩。他把“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說成是“天下之通義也”。因此,在當時不過是空想而已。

進一步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4、“先王之樂”與“世俗之樂”壁壘分明,可是作為儒學大師的孟子為什么會說“今之樂猶古之樂”呢?

“今樂”“古樂”本不可混同,但孟子深知齊宣王不會放棄對“今樂”的愛好,所以存異求同,以便進一步勸導齊王在愛好“今樂”的情況下實現(xiàn)“與民同樂”。所以問題不在于愛好“今樂”還是愛好“古樂”,而在于能否與民同賞。若能與民同賞,則古今無異。如果能夠施行“仁政”,即使齊王愛好“今樂”也會得到人民的擁護。

對比(1)獨樂樂/與人樂樂(2)與少樂樂/與眾樂樂(3)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4)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論辯技巧引入話題投其所好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轉(zhuǎn)換話題請君入甕由談樂(yue)而言樂(le)直切正題對比說理百姓慘樂對比得出結(jié)論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論辯思路寫作特點

本文是對話體議論文,顯示了孟子高明的論辯藝術(shù)。1循循導入,借題發(fā)揮。

作者并不是開門見山地把自己的論點擺出來,而是巧妙地運用對話的方式,在談話中自然地轉(zhuǎn)換話題,借題發(fā)揮,從齊王好樂切入,歸結(jié)到與民同樂的主旨上。在與莊暴的談話中,孟子只有一句話“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點出了齊王好樂與齊國政治的關(guān)系這個論題,但未加論述。在與齊王談話中,孟子又從好樂切入,巧妙地重提論題,然后與齊王兩問兩答,從談話氣氛和思想感情上把齊王引導到自己的論題上后,孟子才進入自己的談話主題。寫作特點

2對比和反復。

本文寫國君是否與民同樂,人民的不同感受,造成的不同政治局面,運用的是對比方式。兩段話在內(nèi)容上是對立的,但語言上既有相對之句(如“舉疾首……相告”和“舉欣欣……相告”),又有重復之語(如“今王鼓樂……之音”和“今王田獵……之美”)。這樣論述,就強調(diào)了國君同樣的享樂活動,引起人民不同的感受,形成不同的政治局面,原因只在于是否與民同樂,從而突出了論題。寫作特點

3生動形象的議論語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