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重點中學2024屆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紹興市重點中學2024屆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紹興市重點中學2024屆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紹興市重點中學2024屆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紹興市重點中學2024屆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紹興市重點中學2024屆高三壓軸卷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東周時期,王朝軟弱無力,封建主相互混戰(zhàn)不絕,表面上是個多事的時期。不過,這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發(fā)生根本變革,從而決定而且永久地決定中國發(fā)展進程的時期?!边@段話說明,該時期A.面臨激烈的社會變革與經濟轉型B.經濟領域已發(fā)生較為深刻的變化C.處于王室衰微與諸侯紛爭的境地D.經濟迅速發(fā)展與周王室權勢漸強2.民眾用“激憤”、“謀殺”、“哀悼”、“復仇”來表達對巴黎和會結果不滿的國家是A.中國 B.蘇俄 C.德國 D.日本3.宋太宗至道年間,有人上奏說“嶺南村墟聚落間,日會集裨販,謂之墟市。請降條約,令于城邑交易……”但宋太宗認為這是“徒擾民爾”,下令“可仍其舊”。這說明當時①官吏沒有直接監(jiān)管墟市②官府取消了抑商政策③皇帝鼓勵專業(yè)市場發(fā)展④農村商品經濟的發(fā)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有學者指出:“當今世界的力量分配正像一盤三維棋賽。在最高的一層,軍事是單極的,美國遠遠超過了其他國家。中間一層,經濟部門是多極的,美國、歐洲和日本占了世界總產值的三分之二。而最低的一層則代表了跨越邊界且各國政府無法控制的跨國關系,其力量結構更為分散?!痹搶W者在此A.旨在說明以美國為主導的單極格局已形成B.認為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建成C.嘗試探討國際格局的結構層次與框架問題D.否定了世界格局多極化發(fā)展趨勢的可能性5.美國根據1903年簽訂的《巴拿馬運河條約》,一次付給巴拿馬1000萬,9年后每年再付租金25萬美元,從而取得開鑿運河和“永久使用、占領和控制”運河和運河區(qū)的權利。運河1904年開鑿動工,1914年8月15日正式通航。這一事實,突出表現了:A.美國的霸權主義欺凌弱小 B.美國稱霸世界的野心C.資本全球擴張的強勁勢頭 D.“門戶開放”政策的作用6.下表是以棉紡織業(yè)為先導的工業(yè)革命時期各主要國家棉紡錠總量(單位:千枚)。表中現象表明1834年1852年1861年1867年英國10000180003100034000美國14005500115008000法國2500450055006800德國62690022352000瑞士58090013501000A.英國在世界經濟中占絕對優(yōu)勢B.英國棉紡工業(yè)呈持續(xù)發(fā)展狀態(tài)C.各國工業(yè)革命開始于棉紡織業(yè)D.世界各國的經濟聯(lián)系不斷加強7.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確立資產階級立憲政體的國家,并通過一系列的改革使政體逐步完善,例如1872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投票法案》,將口頭表決改為秘密投票。這部法案表明英國A.擴大選民投票范圍B.確立人民主權地位C.保護選民投票自由D.實現全民普選制度8.從春秋戰(zhàn)國到秦漢時期,舊貴族階層不斷遭到打擊。下列對其權益有較強沖擊作用的是A.“民貴君輕”思想、焚書坑儒B.“有教無類”思想、中朝的設立C.“有教無類”思想、郡縣制D.“禮”的思想、郡縣制9.下圖為1957年和1986年無錫農戶家庭收入情況統(tǒng)計。這種變化說明A.產業(yè)結構調整初見成效 B.對外開放擴大收入來源C.農民生活水平有所下降 D.農業(yè)生產受到嚴重沖擊10.近現代某文學流派以一種超越現實的文學精神,執(zhí)著于對人生理想甚至幻想的表現,力圖用文學給人類展現出一幅理想的生活景象,“試圖用美麗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實”。下列屬于這一流派的作品是A.《悲慘世界》 B.《戰(zhàn)爭與和平》 C.《母親》 D.《等待戈多》11.“個人主義”強調沖破傳統(tǒng)道德倫理束縛,是五四時期最重要的思潮之一,但不久社會各界對其評價逐漸走低,到20世紀30年代中后期更是成為“自私自利”的代名詞,反復遭到批判。這一變化產生的主要因素是A.社會主流思想的變化 B.圖強御侮的現實感召C.傳統(tǒng)文化的理性回歸 D.西方文明弊端的顯現12.根據英國1882年制定的《普通規(guī)》,議會開會的大部分時間要有政府參加。據統(tǒng)計,從1887年到1897年,英國政府參加議會會議的時間平均達到會議全部時間的84.5%,因此議員個人很少有提出議案的機會。這一現象反映出英國A.內閣行政權力的膨脹 B.議會主權地位確立C.三權分立體制被打破 D.政黨政治日益完善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文化的民族性與世界性問題(1)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孔子從“魯國人——中國人——東亞人”的歷史內涵是什么?(2)如何理解“蘇格拉底是希臘人也是歐洲人,最后成為世界人”?(3)談談你對文化的民族性與世界性的認識。14.(20分)赫德,執(zhí)掌中國海關48年的英國人。閱讀赫德大事年表,回答問題。一百年來,圍繞赫德的評價中外各界褒貶不一:有學者認為他是“最險惡最陰險的敵人”,教科書上曾給他下過“英國侵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定義,西方的漢學家說他是“中國堅定不渝的朋友”,“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倡導者”,“溝通中國和西方觀點的橋梁”,《清史稿》上也說“赫德久總稅務,兼司郵政,頗與聞交涉,號曰客卿,皆能不負所事”,是一個“食其俸祿者忠其事”的大忠臣1854年以優(yōu)異成績考取英國外交部赴中國人員,先后在香港、寧波、廣州等地領事館任職。注:在此期間,赫德認真學習漢語,努力鉆研及深刻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1859年受巡撫勞崇光的邀請,辭去領事館職務,擔任廣州粵海關副總稅務司。注:1853年上海爆發(fā)小刀會起義后,英、法、美三國領事趁機攫取江海關(上海海關)征稅行政權,清廷對此無所謂。此后,中國各海關“邀請”洋人“幫辦稅務”成了慣例。1861年北上見奕?,得到賞識,任命為署理(代理)總稅務司。注:北上路途中赫德在日記中寫到:“我必須時刻牢記,海關是中國衙門,而非外國機關?!仨殗@中國的利益開展工作,避免得罪中國……”。奕?對外人稱呼他為“我們的赫德”。1863年被總理衙門正式任命為總稅務司,時年28歲。注:隨后的幾年,赫德建立了一整套科學、嚴密、高效的管理制度。他實現了按章征稅、按律執(zhí)法,改變了以往的隨意性。他還引進了“服務”和“公仆”的理念,要求各口稅務司簡化海關辦事程序,順暢海關和商人的交流。他還實行全球公開招聘,高薪養(yǎng)廉,再加上各種監(jiān)督制度,使海關成了大清國唯一沒有貪污腐敗的部門。赫德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絕大部分文件都是親自撰寫,為了提高效率,都是站著辦公。1861年,海關稅收為496萬兩,到1887年,海關稅收達到2000萬兩,占清廷財政收入的24.35%。關稅成了清廷最穩(wěn)定、最可靠的財源。1865年向總理衙門遞交《局外旁觀論》注:赫德在文章中對清廷的積弱做出了一針見血的分析,并提出了效法西方以自強的建議??偫硌瞄T將《局外旁觀論》抄錄給東南沿海各督撫討論,在晚清政壇引發(fā)震動。可以說,《局外旁觀論》成了洋務運動的號角和檄文。而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所辦的眾多近代洋務企業(yè),都是海關出錢。此外,建設航運設施、統(tǒng)一全國郵政、支持幼童出國留學、倡導中國派遣駐外使節(jié)、組織參加萬國博覽會等等都有赫德的身影。1879年,又提交海防章程,建議增設總海防司署,由他擔任總海防司,其弟赫政接任總稅務司注:赫德的海軍夢在李鴻章等人反對之下破滅,他們上書說,赫德不能又管錢又管兵,況且赫德又不熟悉軍事。1885年,清廷成立海軍衙門,由親王掛帥,封疆大吏輔佐,沒赫德什么事。1885年操縱中法談判,6月被英國任命為駐華大使,不久辭職,11月回任總稅務司注:赫德在給英國的一份電報中這樣評價他的辭職:“我認為這樣對英國最為有利,當然對中國肯定也有利?!饨徊靠梢灾竿业暮献饕赃M一步增進英國的利益。”1900年8月在總理衙門請求下,為停戰(zhàn)談判奔波注:被困使館區(qū)的赫德曾經寫下:“今天的這段插曲不是沒有意義的,那是一個要發(fā)生變革的世紀的序曲,是遠東未來歷史的主調,公元2000年的中國,將大大不同于1900年的中國”。當時,德國皇帝瓜分中國的建議,在西方引起了很大認同。赫德則在英國雜志上連發(fā)6篇文章,綜合分析三條出路:第一條瓜分中國;第二條扶持新政府;第三條繼續(xù)支持慈禧太后和光緒帝。他認為只有第三條才是解決中國問題的最好出路。1908年4月離開中國,十幾個西方國家的駐華使節(jié)、清朝官員及各界人士上千人為其送行。1911年9月在英國病逝,享年76歲注:20天后,武昌起義爆發(fā),緊接著,赫德為之效力近半個世紀的大清王朝滅亡。——摘編自《文史參考》2011年第18期同名文章(1)材料中提及對赫德的多種評價,為什么會有這些不同的評價?(2)赫德對于中國近代海關制度的建設有何作為?(3)基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你如何看待赫德這個人?(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材料主旨認為東周在動亂中孕育經濟和社會變革,最終決定了中國歷史發(fā)展方向,選項A符合這一主旨,為正確選項;從材料無法得出是否發(fā)生了深刻的經濟變革,排除B;選項C只強調了動亂,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選項D不符合史實,排除。2、C【解析】

根據“復仇”、“巴黎和會”等信息可判斷這個國家是德國,德國是一戰(zhàn)戰(zhàn)敗國,在巴黎和會上遭到極為不公平的待遇,激起了國民的復仇情緒,故選C項;中國雖然也遭到不公平待遇,但與“復仇”無關,排除A項;蘇俄在一戰(zhàn)結束前已經退出戰(zhàn)爭,“激憤”、“復仇”等情緒與其不符,排除B項;日本是一戰(zhàn)戰(zhàn)爭國和巴黎和會的獲利者,與題意描述不符,排除D項。故選C。3、B【解析】

宋太宗反對將嶺南墟市集中到城邑中進行交易,說明當時官吏沒有直接監(jiān)管墟市,農村中商品經濟有所發(fā)展,①④正確,B項符合題意;宋代官府并沒有取消抑商政策,材料不能說明皇帝鼓勵“專業(yè)市場”發(fā)展,②③錯誤,與之組合的ACD三項不符合題意。4、C【解析】

該題主要考查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點。材料中學者的意思是從不同的角度看,當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現出不同的狀態(tài),顯示出他對世界格局的探討和見解,故C項說法正確;美國在軍事上是單極的,也只是作者觀點中的一個方面,故A項說法錯誤,排除;材料并未提及公正合理的秩序建成,故B項說法錯誤,排除;D項說法也過于絕對,不符合材料中作者的觀點,排除。5、C【解析】

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對外侵略由商品輸出變?yōu)橘Y本輸出。根據材料“一次付給巴拿馬1000萬,9年后每年再付租金25萬美元,從而取得開鑿運河和‘永久使用、占領和控制’運河和運河區(qū)的權利”符合資本在全球擴張,故選C;A在材料中不能體現,排除;在巴拿馬開鑿運河進行經濟擴張不能體現美國稱霸世界的野心,B錯誤;D是針對中國,排除。6、B【解析】

從表中數據可知,英國棉紡錠總量在1834—1867年間一直呈上升狀態(tài),且均領先于其他國家,這表明英國當時棉紡工業(yè)持續(xù)發(fā)展,故B項正確。材料僅反映出英國棉紡工業(yè)在歐洲棉紡織業(yè)中占優(yōu)勢,無法反映出英國在當時世界經濟中占絕對優(yōu)勢,故A項排除;表格信息中無法得出各國工業(yè)革命開始于棉紡織業(yè),故C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世界各國的經濟聯(lián)系不斷加強,故D項排除7、C【解析】

題干“口頭表決改為秘密投票”,選民更能真實表達自己的意愿,選民的投票自由權得到切實保護。故答案為C項。A項,題干只能反映出投票方式的改變,并沒有擴大選民的投票范圍,排除;B項,題干與人民主權地位無關,排除;D項,題干體現不出實行全民普選,排除。8、C【解析】

本題主要涉及的知識點是社會轉型期的思想和政治,具體的知識點是春秋戰(zhàn)國的轉型期,做題的方法是利用知識解讀史料。根據設問,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哪些舉措沖擊舊貴族階層,這里的舊貴族主要指的是奴隸主貴族。首先是“有教無類”思想,這種思想推動下私學產生沖擊了舊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為此沖擊舊貴族的教育特權;其次是郡縣制取代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措施,打擊舊貴族的世襲特權,故答案選擇的是C選項。“民貴君輕”是儒家民本思想的重要體現,焚書坑儒則是打擊的術士等人,“禮”是為了維護傳統(tǒng)舊貴族的利益,中朝則是為了打擊漢初的相權故都不符合題意,故排除ABD。9、A【解析】

材料圖示可知,1986年工資性收入呈大幅上升趨勢,家庭經營收入呈上升趨勢,表明農戶家庭收入來源發(fā)生了改變,表明產業(yè)結構調整初見成效,故A選項正確;材料內容主要體現的是經濟體制改革后,產業(yè)結構調整初見成效,而不是強調對外開放,故B選項錯誤;材料無錫農戶家庭收入分類變化,沒有體現農民生活水平,故C選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農業(yè)生產是否受沖擊的信息,故D選項錯誤。10、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雨果的《悲慘世界》和材料中提到的“執(zhí)著于理想”,要“用美麗理想代替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實”的浪漫主義風格一致,A選項正確;《戰(zhàn)爭與和平》是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母親》是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等待戈多》是后現代主義,三者均不屬于“描繪理想生活”,“美麗幻想”的浪漫主義風格,BCD三個選項錯誤。11、B【解析】

20世紀30年代中后期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需要結成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在圖強御侮的現實感召下,“個人主義”遭到批判,B正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而社會主流思想變化依然是意識領域的,不能作為“個人主義”被批判的主要因素,排除A;新文化運動時期,傳統(tǒng)文化就已經遭受了批判,地位被動搖,C排除;西方文明弊端的顯現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就已經顯現,D排除。12、A【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1882年英國議會開會要有政府參加,到1897年英國政府參加議會的時間達到會議全部的84.5%,從而使議員連提出議案的機會都沒有,說明政府權力在擴大,而政府職能是由內閣行使的,說明內閣權力的膨脹,故選A;BCD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文化的民族性與世界性(1)水平1:從背景、內涵或地位等方面全面說明,且組織完整。如:“魯國人”: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列國紛爭、社會轉型之時,魯國人孔子針對禮崩樂壞的春秋亂局,創(chuàng)立了以“禮”和“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中國人”:隨著西漢大一統(tǒng)政權的重建與國力的強盛,漢武帝時采用董仲舒等人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儒學定為官學,從此儒學成為歷代王朝的統(tǒng)治思想和社會主流的意識形態(tài),影響廣泛深遠;“東亞人”:秦漢以后至隋唐時期,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文化先后傳入越南、朝鮮、日本等東亞國家,形成以中國文化為軸心的“東亞文化圈”??鬃咏洑v了從“魯國人——中國人——東亞人”等階段,其實質反映的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不同時期內涵及其地位影響。水平2:組織完整,但僅從背景、內涵及地位等某一方面說明。(按題意相符程度給分)其他答案。(2)水平1:全面且有史實依據。如:古代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fā)源地,以蘇格拉底等人為代表的希臘羅馬文化,經過文藝復興得以發(fā)揚光大,成為歐洲文明的源頭,之后又經過啟蒙思想家的發(fā)揚光大,影響了世界。水平1:有史實依據但不夠全面。(按題意相符程度給分)其他答案。(3)水平1:能從文化的民族性與世界性兩個方面、或兩者關系角度談認識,言之有理即可。如:“沒有民族文化的存在,就沒有世界性文化的存在”、“文化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文化的民族性與世界性的關系不是對立而是統(tǒng)一的”、“文化的世界性不過是民族性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中的結果與產物”、“世界性的文化應該是各民族文化中那些被世界各民族所廣泛認同與普遍接受的文化”、“民族文化轉變?yōu)槭澜缥幕侨祟惿鐣l(fā)展到一定階段上的產物”等等。水平2:言之有理,但僅從文化的民族性或世界性的某一方面談認識。其他答案?!窘馕觥?/p>

(1)內涵:首先明確孔子被稱“魯國人——中國人——東亞人”的三個歷史階段,然后結合所學知識,調動史實,組織語言,對這三個階段即春秋戰(zhàn)國時期、西漢時期、西漢和隋唐時期,孔子影響不斷擴大的背景、原因、實質和地位等,進行全面說明。(2)理解:根據所學知識,分別就古代、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時期,蘇格拉底對人文精神發(fā)展等做出的貢獻、在世界歷史發(fā)展中的影響不斷擴大的主要歷程及其原因,說明“蘇格拉底是希臘人也是歐洲人,最后成為世界人”的內涵。(3)認識:綜合以上兩則材料和相關問題,運用辯證方法,圍繞本題主題“文化的民族性與世界性”,從民族文化與世界性文化發(fā)展、本質、兩者的轉化等方面展開分析,說明個人的認識。14、(1)否定說:受舊的史觀影響,應該是改革開放之前的觀點;肯定說:站在西方學者和清政府的立場,肯定其做的一些實事。(2)赫德建立了一整套科學、嚴密、高效的管理制度。他實現了按章征稅、按律執(zhí)法,改變了以往的隨意性。他還引進了“服務”和“公仆”的理念,要求各口稅務司簡化海關辦事程序,順暢海關和商人的交流。他還實行全球公開招聘,高薪養(yǎng)廉,再加上各種監(jiān)督制度,使海關成了大清國唯一沒有貪污腐敗的部門。1861年,海關稅收為496萬兩,在赫德打理下,到1887年,海關稅收達到2000萬兩,占清廷財政收入的24.35%。關稅成了清廷最穩(wěn)定、最可靠的財源,赫德也成了大清國的“財神爺”。(3)如何看待: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主要考查閱讀史料,獲取有效信息,運用已學知識綜合分析解決歷史問題能力。在進行觀點評述時,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觀點,其次結合所學史實對觀點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寫出觀點的合理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梢試@以下主題展開:不管用這些概念化的詞匯給他打上多少標簽,作為一個幾乎參與了晚清歷史所有重大事件的英國人,赫德絕對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不可忽視的人物。具體內容略。評分項一:觀點水平l:能夠將赫德的所思所為作為解讀的對象,提出觀點較深入。如:赫德執(zhí)掌中國海關總稅務司48年的奇特現象,一方面是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被迫適應變化了的局勢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國家主權進一步喪失的體現。水平2:能夠跳出文本,將文本的內容與社會背景簡單聯(lián)系起來提出觀點。如:赫德是近代西方侵略者復雜性的具體體現,在客觀上促進中國向近代社會邁進的同時,又有助于列強、特別是英國在華勢力的擴大。水平3:就文本本身的內容提出一個觀點如:赫德的行為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水平4:無觀點或觀點與情景無關評分項二:史實水平1:能充分提取文本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將其與文本解讀者所處的背景、立場等史實建立聯(lián)系。如既要結合1859年、1861年、1863年、1865、1900年的材料論述,又要結合1879、1885年的材料論述。水平2:能從文本中提取直接與間接的信息水平3:能從文本中提取直接的信息水平4:沒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