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與中醫(yī)_第1頁
飲食文化與中醫(yī)_第2頁
飲食文化與中醫(yī)_第3頁
飲食文化與中醫(yī)_第4頁
飲食文化與中醫(y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飲食文化與中醫(yī)飲食文化與中醫(yī)飲食文化與中醫(yī)飲食文化主要指每一個國家或民族所獨有的飲食習慣、飲食心態(tài)和飲食構造的特點而言。飲食文化的形成是由這個國家或民族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氣候條件和自然資源所決定的。22021/1/12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1頁。飲食文化主要指每一個國家或民族所獨有的飲食習慣、飲食心態(tài)和飲食構造的特點而言。飲食文化的形成是由這個國家或民族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氣候條件和自然資源所決定的。2021/1/122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2頁。第一節(jié)藥食同源2021/1/123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3頁。一、食藥同源與開展〔一〕飲食條件與藥物起源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禮記·禮運?

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務訓?2021/1/124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4頁?!捕呈乘幑τ卯愅?/p>

疾醫(yī)掌養(yǎng)萬民之疾病……以五味、五谷、五藥養(yǎng)其病。——?周禮·天官·冢宰?

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用之充饑那么謂之食,以其療病那么謂之藥?!濉钌仙?021/1/125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5頁?!踩呈澄锱胝{與藥物制作炮制,古稱“炮炙〞“炮〞,?說文?:“炮毛炙肉也。〞即火燒去其毛,烤肉;?廣韻?:“裹物燒也。〞即裹食物燒使之熟?!爸栓?,?說文?:“炮肉也,從肉火上。〞就是把肉置于火上而使之熟?!芭谥栓暥郑畛跏怯糜诒磉_食物烹調的。2021/1/126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6頁。2021/1/127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7頁。2021/1/128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8頁。2021/1/129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9頁。?中國將相辭典?收錄自夏至清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定影響的878位將相。?中國歷代名師?記述中國歷史上有名望的52位名師。伊尹均名冠首位。2021/1/1210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10頁。?針灸甲乙經·序?:“伊尹以亞圣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通鑒?:“閔生民之疾苦,作湯液本草,今醫(yī)言藥性,皆祖伊尹。〞伊尹創(chuàng)湯液2021/1/1211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11頁。?素問·湯液醪醴論?云:“為五谷湯液及醪醴奈何?歧伯對曰:必以稻米,炊以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堅。〞湯、散、丸、膏、酒、飲、露等的相繼出現(xiàn)和使用,與食物烹調技術有關。2021/1/1212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12頁?!菜摹持兴帍头降氖褂门c食物烹調?傷寒雜病論?的第一方桂枝湯,被后世譽為“群方之冠〞〔?名醫(yī)方論?〕。桂枝湯的組成:桂枝、芍藥、甘草、生姜、大棗,這五味藥就是廚房里常備的調味品。?呂氏春秋·本味篇?有“和之美者,陽樸之姜,招搖之桂〞的記載。

2021/1/1213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13頁。?周禮·天官?:“食醫(yī)中士二人,單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六羞、百醬、百珍之齊。〞食醫(yī)主要工作是調和王室貴族的飲食的。正如王昭禹所語:“齊者調和其味,使多寡厚薄,各適其節(jié)也。〞2021/1/1214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14頁。二、古籍中飲食文化與藥物的記載1、?詩經?2、?山海經?3、?五十二病方?2021/1/1215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15頁。藥,治病草也?!?說文解字?

古代人類既食“草〞以充饑,又食“草〞以療病?!笆敞?、“藥〞只是根據“草〞的不同作用而區(qū)別用之。2021/1/1216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16頁。第二節(jié)飲食文化與?黃帝內經?2021/1/1217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17頁。?素問·臟氣法時論?提出:“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一、膳食構造1、雜食——植物性食品+動物性食品2、主次——植物性食品為主,動物性食品為輔2021/1/1218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18頁。二、飲食心態(tài)1、“食為天〞?禮記·禮運?:“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又:“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靈樞·五味?云:谷不入,半日那么氣衰,一日那么氣少矣。?漢書·酈食其傳?:“民以食為天。〞2021/1/1219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19頁。2、天人合一?素問·六節(jié)臟象論?: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

2021/1/1220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20頁。3、有節(jié)制?素問·調經論?:夫邪之生也……得之飲食居處。?素問·口問?:“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風雨寒暑,陰陽喜怒,飲食居處……。〞?靈樞·玉版?:“病之生時,有喜怒不測,飲食不節(jié)。〞2021/1/1221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21頁。飲食不當將致病——把飲食因素作為中醫(yī)病因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古代人類飲食心態(tài)滲入中醫(yī)學的表達,是中國飲食文化和中醫(yī)學息息相關的反映。2021/1/1222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22頁。三、飲食方式1、溫涼平衡?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水谷之寒熱,感那么害于六腑。〞?靈樞·師傳?:“食飲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寒溫中適。〞孫思邈也指出“熱食傷骨,冷食傷肺,熱無灼唇,冷無冰齒。〞2021/1/1223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23頁。2、提倡清淡飲食?素問·奇病論?:“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素問·通評虛實論?:“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fā)逆,甘肥貴人,那么高梁之疾也。〞2021/1/1224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24頁。3、“三因〞施膳,飲食調治〔1〕因時施膳

春溫——酸——升補夏熱——苦——清補暑濕——甘——淡補秋燥——辛——平補冬寒——咸——溫補

2021/1/1225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25頁。

〔2〕因地施膳?素問·異法方宜論?曰:“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咸......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2021/1/1226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26頁。a.東方民病,砭石刺治

東方:氣候溫和,盛產魚類、鹽居民以食魚類和鹽為主。魚類性熱,多食那么釀熱滯留腸胃,過咸的食品,多食而傷血。由于受溫和潮濕氣的影響,加之飲食習慣,所以當地居民的皮膚色黑,腠理粗疏。腸胃之內熱久釀,就多發(fā)生癰腫一類疾病。?素問·湯液醪醴論?:“镵石針艾治其外〞治療:砭石刺治。2021/1/1227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27頁?!拔鞣秸?,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堅強,其民不衣而褐薦,其民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于內。〞2021/1/1228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28頁。b.西方民病,藥物內治

西方:地處內陸,水土性質堅強,多風沙。居民衣被溫厚,飲食上又進鮮美之品,腠理致密肥胖,外邪不易進犯,但由于飲食情志等因素的影響,病多發(fā)于內臟。

?素問·調經論?:“其生于陰者,得之于飲食居處,陰陽喜怒。〞治療:用藥物攻其內。2021/1/1229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29頁?!澳戏秸?,天地所長養(yǎng),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肋。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故九針者,亦從南方來。〞2021/1/1230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30頁。c.南方民病,九針刺治南方:陽盛,氣溫較高,地勢低凹,濕度較大,為霧露所聚之地。居民喜食酸類和發(fā)酵的食品,因此人們的身體多是皮膚致密而帶赤色。自然界的氣溫高濕度大,機體內部又因腠理致密而易積熱,食酸腐易生內濕,內外濕熱交阻,故易病“孿痹〞。?素間·生氣通天論?:“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治療:九針深刺,以疏通氣血,祛除濕熱2021/1/1231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31頁?!氨狈秸撸斓厮]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2021/1/1232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32頁。d.北方民病,灸焫治之

北方:高寒,人們過著游牧生活,內臟容易受寒,寒那么氣滯,所以生活在這一地區(qū)的人們最易生脹滿病證?!昂邷刂曋委煟壕臒x之法以散其寒2021/1/1233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33頁?!爸醒胝?,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2021/1/1234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34頁。e.中央民病,導引按蹻

中央:地勢平坦,氣候溫和潮濕,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居民的食物種類繁多,不需付出繁重的體力勞動,不為生活而煩惱。張志聰:“中土之民,不勞其四肢,而氣血不能灌溉于四旁,是以多痿厥寒熱之疾矣。〞治療:導引按摩,活動手足,以通利精氣,疏通氣血。2021/1/1235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35頁?!?〕因人施膳體胖者遠肥膩,宜清淡;體瘦者遠香燥,宜滋陰生津;陽盛實熱之人,宜清熱瀉火;陽虛有寒之人,宜溫熱養(yǎng)陽。

病患之人,可根據病癥的寒熱虛實、陰陽偏盛,結合食物的五味、四氣升降浮沉及歸經等特性來加以確定。2021/1/1236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36頁。第三節(jié)食療開展與食療原那么2021/1/1237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37頁。一、食療開展〔一〕、食療的萌芽“醫(yī)食同源〞:認為食療的起源與醫(yī)藥的起源是一致的?!菜幨惩础?/p>

神農嘗百草→火的創(chuàng)造→伊尹始創(chuàng)湯液2021/1/1238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38頁?!捕?、食療的形成和開展形成——周:?山海經??周禮??論語?開展——漢、魏晉、隋?神農本草經?:365種藥物長期服用、補養(yǎng)身體食物50種左右,食療方6首。

?本草經集注?藥用食物:195種,首創(chuàng)把藥物分成八類,其中果、菜、谷類屬于食療食物。?諸病源候論?:羊靨治氣癭,胎盤作強壯劑。2021/1/1239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39頁?!踩?、食療的興盛——唐孫思邈:“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能用食平疴,釋情遺疾者可謂良工〞,“夫為醫(y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后命藥〞。

最早的食療專篇:?千金方?“食治〞、“養(yǎng)老食療〞收載食物150多種,分“果實、菜蔬、谷米、鳥獸蟲魚〞四門。谷皮糠、米粥防治腳氣,用豬肝治夜盲癥2021/1/1240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40頁。孟詵?食療本草?:我國第一部食療專著食物藥241種每味藥食的藥性成效、禁忌、驗方、加工、烹調方法動物臟器食療法、藻菌類醫(yī)療應用不同地域所產食品南、北方不同的飲食習慣妊產婦、小兒飲食宜忌……2021/1/1241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41頁?!菜摹?、食療的全面開展——宋元?太平圣惠方?2021/1/1242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42頁。2021/1/1243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43頁。2021/1/1244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44頁?!参濉场⑹朝熇碚摰耐晟婆c理論—明清

從營養(yǎng)學觀點討論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從治療學觀點闡述食物的治療作用把食物按治療作用進展分類2021/1/1245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45頁。?本草綱目?:藥1892種,收載了眾多藥膳治病充饑的藥粥42種藥酒75種將大量食物列入?救荒本草?400多種可食野菜,不僅可備荒年食用,而且擴大了營養(yǎng)價值較高的野菜食用范圍王世雄?隨息居飲食譜?:“人以食為養(yǎng),而飲食失宜或以害身命〞,“食無求飽,味忽厚滋,而以清淡干凈,合適時令為佳〞。2021/1/1246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46頁。食療開展:上古:與醫(yī)藥同時萌芽和發(fā)生商周:已具雛型周、秦、漢、晉:逐漸充實唐:繁榮興盛之境宋、金、元、明、清: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食療食養(yǎng)理論學說。積累了非常豐富的、運用日常飲食物來進展保健和治病的經歷。2021/1/1247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47頁。二、飲食性味〔一〕食物性味知味——辨味——用味——造味

味,既指人對食物的口感味覺,又是對食物本身性質的抽象概括。

性:食物的“氣〞或“性〞與藥性的“四氣〞或“四性〞說相一致。2021/1/1248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48頁?!拔定暦譃椤拔逦定?,即酸(澀)、苦、甘(淡)、辛、咸。平性食物居多,溫熱性次之,寒涼性更次之。寒涼:滋陰、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溫熱:溫經、助陽、活血、通絡散寒2021/1/1249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49頁。〔二〕性味學說

?素問·六節(jié)臟象論?:“五味入口,藏于腸胃,味有所藏,以養(yǎng)五氣。〞味與臟:?靈樞·五味?:“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腎。〞?素問·宣明五氣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2021/1/1250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50頁。味與作用方式:?素問·至真要大論?:“辛甘發(fā)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咸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2021/1/1251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51頁。五氣五色五臟五味五方五季五行風青肝酸東春木暑赤心苦南夏火濕黃脾甘中長夏土燥白肺辛西秋金寒黑腎咸北冬水2021/1/1252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52頁。食物“性味〞理論→陰陽五行、歸經理論結合→中藥學“四氣、五味〞學說。辛→能散、能行、能潤,治療表證或氣血阻滯的病證。甘→能補、能和、能緩,治療虛證,或緩和拘急疼痛。酸→能收、能澀,治療自汗、盜汗、泄瀉等證。苦→能泄、能燥、能堅,治療熱證或濕證,或氣逆、秘結、痿軟。等證。咸→能下,能軟堅,治療便秘、結核,痞塊等證。2021/1/1253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53頁。三、謹和五味?素問·生氣通天論?:“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于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于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于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于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一〕飲食五味失調而致病“謹和五味〞,機體的臟腑功能沖和,陰陽氣血平和,正氣旺盛,身體安康。2021/1/1254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54頁。?素問·宣明五氣篇?:“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咸走血,血病無多食咸;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是謂五禁,無令多食。〞?靈樞·五味?:“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腎病禁甘,肺病禁苦。〞2021/1/1255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55頁。?靈樞·五味?提出五臟病的“五宜說〞:“所言五宜者,脾病者,宜食粳米飯牛肉棗葵。心病者,宜食麥羊肉杏薤。腎病者,宜食大豆卷豬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黃黍雞肉桃蔥。〞2、性味與飲食宜忌2021/1/1256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56頁。?素問·臟氣法時論?:“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3、性味與治疾2021/1/1257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57頁。第四節(jié)民俗·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學2021/1/1258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58頁。一、春節(jié)與吃餃子2021/1/1259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59頁。?肅寧縣志?載:“元旦子時盛饌同享,各食扁食,名角子,取更歲交子之義。〞“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聚〞和“桔祥如意〞的意思。2021/1/1260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60頁。餃子由面粉制成小麥:益心養(yǎng)腎、除煩止渴?本草綱目?:“小麥,甘,微寒,無毒〞,“除客熱,止煩渴咽燥,利小便,養(yǎng)肝氣……令女人易孕。養(yǎng)心氣,心病宜食之。〞餃子內的蔥、姜、蒜、香菜、花生、大棗等辛甘發(fā)散之品有益于肝氣的舒暢條達,有益于人體的陽氣的生發(fā)。2021/1/1261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61頁。2021/1/1262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62頁。二、元宵節(jié)與吃元宵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白糖、玫瑰、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棗泥、山楂、各類果料等,還有參加火腿、豬肉、雞蛋黃……

2021/1/1263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63頁。糯米粉:補中益氣、暖脾胃核桃仁、龍眼肉、瓜子仁、山揸、芝麻:益腎、養(yǎng)血、活血散瘀、消食、健脾、元宵:延年益壽的保健食品。2021/1/1264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64頁。三、端午節(jié)與吃粽子、飲雄黃酒端午節(jié)多在芒種日的前后,此時氣溫升高,人體的陽氣外越,衛(wèi)氣不固,腠理開泄,汗易外泄,易耗氣傷津。夏季養(yǎng)生要養(yǎng)陽,應防止和減少陽氣的外泄。2021/1/1265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65頁。孫思邈:益氣止泄;陳藏器:主消渴;?大明本草?:補中益氣;李時珍:“甘溫無毒,暖脾胃,……收自汗〞。糯米:味甘性溫;解煩渴,固表止汗,暖脾胃,有調節(jié)人體陰陽平衡的作用,對身體有益。2021/1/1266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66頁。喝雄黃酒雄黃:燥濕、殺蟲蛇百毒?神農本草經?:雄黃“味苦性平,寒,有毒,……殺精物惡鬼邪氣百蟲毒〞。人們將雄黃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蚊蟲、五毒〔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2021/1/1267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67頁。艾〔家艾、蘄艾〕:山野中自生的菊科草本性辛溫、味苦,具有濃郁的芳香味道除濕散寒,溫經止血2021/1/1268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68頁。2021/1/1269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69頁。四、中秋節(jié)與吃月餅古代帝王的禮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中秋節(jié)就是“祭月節(jié)〞。2021/1/1270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70頁。“金秋之時,燥氣當令〞燥氣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飲膳正要?:“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月餅以面粉和多種糖果制成,味甜潤?!案屎疂櫾铷?、“潤可祛燥〞2021/1/1271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71頁。五、重陽節(jié)與食菊、吃花糕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陽相重,兩九相重,所以叫“重陽〞,又謂“重九〞“九月九日飲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陽〞。2021/1/1272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72頁。?本草綱目?: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實,……其苗可蔬,葉可啜,花可餌,根實可藥,裹之可枕,釀之可飲,自本至末,罔不有功。〞菊花酒:明目、輕身、補肝氣、安腸胃、利血;治頭昏、降血壓、減肥。2021/1/1273飲食文化與中醫(yī)全文共81頁,當前為第73頁。菊花:擴冠、強心,可用于治療冠心??;解熱抗炎、鎮(zhèn)痛;抗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