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及我國的后勤體系建設_第1頁
朝鮮及我國的后勤體系建設_第2頁
朝鮮及我國的后勤體系建設_第3頁
朝鮮及我國的后勤體系建設_第4頁
朝鮮及我國的后勤體系建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朝鮮及我國的后勤體系建設

是我還是我1994年,80年代的拍攝團隊的同志來到我的家鄉(xiāng)。當他們拍攝時,他們知道兩個張明遠參加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物流工作,所以他們不得不談論這方面的情況。其實,不止他們不知道,許多年來,把兩個張明遠混為一人的事時有發(fā)生。一次,我收到一位部隊的同志的來信,說他曾是我的警衛(wèi)員,多年失去聯(lián)系,現(xiàn)在才得知首長下落,等等。我知道,他一定是搞錯了,回信說我不是他要找的人,但他不信,又來了一封信。沒辦法,我只得請全國政協(xié)幫助查找另一位張明遠,把信轉去。還有一次是廣州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紀念館寄來一幅照片,要我辨認其中的張明遠是不是我。那是另一個人。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我和那位張明遠都參加了志愿軍的后勤工作,這就更成為一段有趣的故事。我們兩個張明遠,他是甘肅人,我是河北人;他長期在部隊工作,而我基本上是搞地方工作;他曾參加寧都起義,我曾領導玉田農(nóng)民暴動;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前,他是東北軍區(qū)后勤部副部長,我是東北局秘書長。1950年8月,隨著朝鮮戰(zhàn)爭不斷擴大,中央軍委決定加強東北邊防力量,將東北軍區(qū)后勤部改為東北軍區(qū)后勤司令部,并任命他為副司令員,我為政委。這樣,我們兩個張明遠就到了一個單位,并且鬧出不少笑話,不是把“張司令員”的信送到我這兒,就是該找我辦的事找到張司令員那里去了。更有趣的是,我們兩個都戴眼鏡,有時還一起乘車去下邊視察工作,連我們身邊的工作人員也難分清誰是誰了。在志愿軍后勤部成立之前(1950年10月—1951年2月),前方的后勤工作由志愿軍總部和東北軍區(qū)后勤司令部的前勤指揮所負責,我們兩個張明遠分別擔任副司令員和副政委。1951年2月以后,成立志愿軍后勤司令部,洪學智任司令員,那個張明遠任副司令員,部隊的周純全和東北人民政府的杜者衡為正副政委。第三次戰(zhàn)役以后,前線推到三七線以南,根據(jù)當時戰(zhàn)爭的需要,中央決定成立中朝鐵路聯(lián)合運輸司令部,賀晉年任司令員,我任政委,從此兩個張明遠才分開?,F(xiàn)在的一些有關抗美援朝戰(zhàn)爭資料,或在有關的紀念館、博物館中,都沒有把我們兩人區(qū)別開來。我想還是應該講清楚,否則,將來幾十年、幾百年以后,研究這段歷史的人就更搞不清楚了。部隊第一階段,是建立在軍地降低軍地矛盾,加強軍隊建設,維護軍民基礎,提高軍民素質黨中央決定出兵朝鮮后,毛主席于10月8日發(fā)出命令,指出:“志愿軍以東北行政區(qū)為后方基地,所有一切后方工作供應事宜,以及有關援助朝鮮同志事務,統(tǒng)由東北軍區(qū)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高崗同志調度指揮并負責保證之。”從朝鮮戰(zhàn)爭一開始,黨中央就密切關注著戰(zhàn)局的發(fā)展,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防不測。7月中旬,中央軍委決定成立東北邊防軍,駐守鴨綠江沿岸;8月,決定加強東北軍區(qū)領導力量,命東北局常委李富春(副書記)和張秀山(組織部長)任軍區(qū)副政委,我為軍區(qū)后勤司令部政委。9月,周恩來主持成立了以東后副司令員張明遠為組長的考察小組,赴朝鮮了解那里的物資、交通等情況。同時,由中央政府出面與蘇聯(lián)商談,購買更多的軍備物資。從長遠考慮,中央決定建立我們自己的空軍,為此,在沈陽、長春等地建立了航校。原來,東北的工業(yè)主要是在南滿地區(qū),現(xiàn)在根據(jù)中央指示,東北局決定把一些重要的工廠向北滿疏散或建立分廠,其中包括一些蘇聯(lián)援建的項目。這一措施既是為了戰(zhàn)備的需要,也改變了東北的工業(yè)布局,對以后北滿工業(yè)的發(fā)展起了良好的作用。從10月8日主席令下達到10月19日志愿軍過江,只有短短10天的時間。建立戰(zhàn)勤機構、動員與調配戰(zhàn)勤人員、籌集與調運軍需物資,等等,準備工作緊張而倉促。當時,高崗對我說,你過去在冀東負責遼沈戰(zhàn)役和平津戰(zhàn)役的戰(zhàn)勤工作,部隊反映不錯。這次就由你來抓一下組建戰(zhàn)勤保障系統(tǒng)和調配干部的工作,物資方面的事情就由東后負責。東北局根據(jù)主席命令精神,先后抽調6個東北局委員和4個東北人民政府的部長,并從各級黨政部門抽調一批干部充實和加強后勤工作;黨中央也從各部委調配了一批中高級干部參加后勤工作。入朝前,組建起三個隨軍過江的后勤分部,其中一分部由東后駐輯安辦事處和部分地方干部擴建而成,二分部由47軍后勤部改編而成,三分部由各地來的地方干部組成,中組部和中央各部委來的2000多名干部參加各分部的工作。每個分部組成一條供應線,設若干大(兵)站,配有倉庫、汽車團、裝卸團、公路工程隊、擔架隊、警衛(wèi)團及醫(yī)院、救護隊等。在朝鮮,后勤分部的工作由前勤指揮部負責,在我國境內,由東后負責。直到第三次戰(zhàn)役,都是由這三個分部保障前線的供給。第三次戰(zhàn)役結束后,增加了第四分部,是由第9兵團后勤部改編的。以后隨著戰(zhàn)線的擴大,又增加了幾個分部。除了干部調配,還有大批的服務人員和民工需要組織動員,各級黨委和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東北各族人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參軍參戰(zhàn)支援前線。僅第一批隨軍入朝的服務人員即達10萬人,其中除擔架、運輸、修路等民工外,還有大批翻譯、向導、司機、技工和醫(yī)護人員等專業(yè)技術人員,特別是延邊地區(qū)的朝鮮族干部群眾積極為志愿軍擔任翻譯和向導。軍需物資及設施,如軍械、被服、醫(yī)院等,主要由東后負責。全國解放后,部隊大部轉入生產(chǎn)建設,武器也大多入庫了。現(xiàn)在要出國打仗,又是如此緊急,除恢復原有的軍工生產(chǎn)外,各級政府廣泛發(fā)動群眾,緊急籌集和調動了大批物資,并把一些地方醫(yī)院、工廠等改為軍用。當時,除前方醫(yī)院外,還擴建了百余所后方醫(yī)院,以備接待歸國的志愿軍和朝鮮的傷病員,其中有許多是難民。那時,我們自己不能生產(chǎn)汽車,只能從全國各地緊急調動、征集了700余輛,有蘇式的,也有美國造的,甚至還有日本造的,真是五花八門,極盡所能??傊?盡管時間緊,任務重,但因為有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和政府的重視,有各族群眾的積極響應,以最大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難,為志愿軍渡江作戰(zhàn)提供了必須的后勤保障。三入朝和進入社會主義革命、建設中國的新時期,人的原因就是要考慮到自身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新的要求盡管我們盡一切力量做了不少后勤保障工作,但畢竟這次戰(zhàn)爭不同以往,直接面對高度現(xiàn)代化的美國軍隊,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是我們始料未及的。過去打仗,正如那首歌所唱的:“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蔣介石就是我們的運輸大隊長;糧食被服全靠根據(jù)地的人民群眾供給,哪兒有老百姓,哪兒就有糧倉,有被服廠,有醫(yī)院,叫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根據(jù)地的老百姓對自己的子弟兵無比熱愛,說“傾家蕩產(chǎn)也要保證打勝仗”。但現(xiàn)在不行了,原來的那一套行不通了。這是在國外作戰(zhàn),語言不通,情況也完全與國內不同。敵人高度機械化,行動迅速,根本不容你建立根據(jù)地。而且,敵人所到之處,一片焦土,在三八線附近,幾百里的無糧區(qū),連老百姓都沒有吃的,還要從我們自帶的口糧中擠出一部分去支援他們,哪還能“取之于民”?我們打了勝仗,敵人撤退時把帶不走的輜重都銷毀了,他們可不是“運輸大隊長”,人家不在乎,銷毀了還能造新的,絕不留給我們。這樣一來,前線的供應就全靠國內運送。短距離運送問題還不很大;12月以后,戰(zhàn)線推進到三七線附近,幾百公里的運輸線,可就麻煩大了。那時我們沒有飛機,高射炮也很少,1950年底之前,只有一個高炮團,防空能力很差,敵人控制著絕對的制空權,不分晝夜地狂轟濫炸,還有特務、朝奸在下面配合,給敵機指目標,使道路、橋梁、倉庫、車輛等遭受了極大的破壞。初入朝時,不到一個星期,就炸毀我們的汽車180多輛;在第一至第三次戰(zhàn)役中,消耗汽車1200余輛,平均每天30多輛。為了減少損失,只得夜間閉燈行駛,加之路況惡劣,運輸效率低,翻車事故時有發(fā)生。當時,糧食供應僅能滿足需求量的1/4;到第四次戰(zhàn)役時,也只能達到需求量的一半。雖然也在當?shù)鼗I集到一部分糧食,但仍供不應求,況且,后來我們還要償還。第五次戰(zhàn)役的情況也是這樣。與此同時,由于交通不暢,大量物資積壓在鴨綠江沿岸,無法送上前線,而前線的將士們卻在極度艱難的條件下作戰(zhàn),常因糧彈不足而難以持久,甚至有時被迫停止進攻,等待補給,也造成相當大的非戰(zhàn)斗減員。這種情況,對我們的后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1950年11月至1951年2月,我曾三次去朝鮮前線與志愿軍總部一起商討如何改進后勤工作,確保前線需求的問題。第一次是在1950年11月下旬,第一次戰(zhàn)役結束后不久,同高崗一起去朝鮮的。目的是了解前方的實際情況和對后勤工作的要求。我們乘一輛吉普車到一個叫大榆洞的地方,志愿軍總部就設在這里,距金日成首相所在的大洞不遠。這次主要是彭總和高崗談,我在旁邊聽。他們分析了我軍入朝后的實際情況,一致認為后勤工作的任務很重,僅靠東北軍區(qū)后勤部門的力量已不能滿足朝鮮戰(zhàn)場的后勤保障,必須建立志愿軍自己的后勤司令部,并擬定了志后司的領導人選:由志司的洪學智和鄧華分別任志后司的司令員和政委,東后司的兩個張明遠分別擔任副司令員和副政委。在戰(zhàn)勤機構方面增加一個分部和一條供應線;對原有的三個分部進行調整和加強,所需的干部,由東北局負責調配。彭老總特別對糧食供應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過去行軍打仗,都是由戰(zhàn)士帶生米,背一口大鍋,宿營時生火做飯。但現(xiàn)在部隊行動快,敵人又不斷轟炸,為了不暴露目標,根本不能生火。所以,要求我們提供既便于攜帶,也不必加工,又營養(yǎng)豐富的方便食品。在交通運輸方面,彭總除提出請求中央軍委調派工程兵、鐵道兵入朝搶修公路鐵路外,還提出建立中朝鐵路聯(lián)合指揮機構的設想,以便改善鐵路運輸?shù)墓芾?協(xié)調中朝雙方的運輸任務,確保前線的供給和傷員及時轉運。在軍事指揮方面,他們認為有必要建立中朝兩軍聯(lián)合指揮機構,但當時沒有深談這個問題。后來他們專門到金首相那里去商談此事,我沒有參加。事后聽高崗說,經(jīng)過會談,雙方一致同意成立中朝兩軍聯(lián)合司令部,統(tǒng)一指揮雙方軍隊作戰(zhàn)。聯(lián)合司令部不公開,對外仍以志愿軍司令部的名義活動。他們還商定,由彭德懷任聯(lián)合司令部的司令員,朝方由金雄任副司令員,鄧華為政委,朝方的樸一禹為副政委。樸一禹是朝鮮的副外相,早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們就認識,那時他叫王巍,曾在鄧華支隊,后來在平西根據(jù)地當過縣長。想不到我們會在這里與他重逢,真是百感交集,激動不已。我們到志司的第二天就遇到敵機轟炸,所幸損失不大。但我們離開后不幾天,11月27日,敵機再次轟炸大榆洞時,毛岸英不幸犧牲了。可見當時志司的境況是多么險惡。這次在朝鮮只呆了三天,即返回沈陽落實志司對后勤工作的要求。早在11月中旬,東北人民政府就已根據(jù)志愿軍的要求,專門發(fā)出通知,要求各單位組織力量為志愿軍趕制炒面,規(guī)定沈陽市各軍政單位,每天至少炒面13.8萬斤,20天內不少于276萬斤。我們回去以后,又于12月18日專門召開“炒面豬肉會議”,布置在一個月內制做650萬斤炒面和52萬斤熟肉的任務。各單位的干部、學校的青年,都積極行動起來,連夜架起爐灶,為志愿軍制做干糧。至11月底,就送往前線400多萬斤炒面,隨后,大批的干糧、干菜、熟肉和香煙等慰問品送上前方。為了保證志愿軍戰(zhàn)士的營養(yǎng),大家想了許多辦法,如在炒面中加黃豆粉、鹽、菜等,很受歡迎。然而,東北人民盡了最大的努力,仍不能滿足志愿軍的需求。于是關內各單位的干部群眾也投入了這項工作,周總理親自參加了炒面活動,給大家極大的鼓舞。與此同時,東北局組織部從全區(qū)各省市抽調了數(shù)百名地縣級干部和數(shù)名省級干部到各后勤分部加強領導力量,并給中央打報告,請求增派一些領導干部加強戰(zhàn)勤工作。各級政府繼續(xù)動員組織大批民工、馬車、手推車、牲口等,配合機動車輛一起,把沿江積壓的物資源源不斷地往前線搶運。12月10日,我和東北局組織部副部長陳伯村帶著數(shù)百名從各地調來的干部一起再次來到朝鮮前線。這些干部大部分組建成第五分部,一部分到原有的三個分部加強那里的力量。我們先在鴨綠江邊一個地方集結,進行入朝前的思想動員。要求大家入朝以后,發(fā)揚國際主義精神,尊重朝鮮人民的風俗習慣,尊重朝鮮同志,遵守紀律,加強團結,切不可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現(xiàn)。在工作上要服從志愿軍司令部的指揮,服從工作需要,不計較個人得失,不計較報酬,等等。過江后,他們立即奔赴各自的工作崗位,我和陳伯村趕到志司向彭總匯報落實各項措施的情況。這次赴朝鮮的還有大批司機、翻譯、技工、民工等前勤服務人員,東北人民政府農(nóng)業(yè)部部長杜者衡就是這次調到朝鮮來接替我的工作,擔任志后司副政委的。戰(zhàn)勤機構經(jīng)過這次調整和加強,工作有了明顯的改善,后方人民支援的食品、武器裝備和各種慰問品不斷送到前線。元旦和春節(jié)前,后方人民送來大量的慰問品,黑龍江省的群眾一次就送了6300頭豬,毛巾10萬條,肥皂10萬塊,香煙30萬盒;熱河人民送繡花煙荷包165大箱;內蒙捐黃羊肉干、肉松3萬余斤,此外還有各地群眾送的棉被、大衣、碗套等。后方人民的支援,鼓舞了志愿軍將士的斗志,從精神上、物質上增強了勝利的信心。這次在朝鮮停留了13天,于12月23日返回沈陽。幾天后,在第三次戰(zhàn)役即將開始時,我又一次來到朝鮮,這次的任務主要是了解各后勤分部和兵站工作運行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改善后勤工作。經(jīng)過這一階段的實踐與不斷改進,各分部的工作逐步走上正軌,前勤工作就由杜者衡留下負責,而我便把主要工作轉到鐵路運輸方面去了。這次在朝鮮呆的時間最長,一直到第二年的2月2日才回沈陽。我們于12月30日出發(fā),同去的有秘書林源、翻譯林光浩、警衛(wèi)員等,周純全去前方慰問,也和我們同行。此時,志愿軍司令部已移到成川郡君子里的花雨洞。當夜,我們到達三分部所在地定州安興里,并在此度過一個不尋常的元旦。敵機不斷轟炸掃射,物質條件極差,戰(zhàn)勤任務緊張而繁忙,但這里的同志們仍不忘慶祝過江后的第一個元旦。當然是很簡單的,加了幾個素菜,居然還有少量的酒,這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大家舉杯歡慶新年到來,共同祝愿取得更大的勝利。在這里,我了解到三分部的干部仍然很缺,當即讓他們帶著我給陳伯村的信,去沈陽要人。元旦當晚,即出發(fā)趕路,道路生疏,處處是被積雪掩埋的彈坑,橋梁毀壞,又是閉燈夜行,司機怕翻車,大家都緊張地注視著前方的道路,不敢稍有松懈。就這樣,還是多走了80多公里的冤枉路,有一次還差點走到敵人方面去。幸虧遇到一位朝鮮人民軍的軍官,才把我們送上大路。到達安州時,已近早上5點鐘,天已放亮了。敵機很快就會來轟炸,我們不能繼續(xù)趕路,便借住在朝鮮老鄉(xiāng)家。房東是一位婦女,蓬頭垢面,很難判斷出她的年齡。她對我們很熱情,說天下從沒見過這么好的軍隊,志愿軍給朝鮮人民帶來了幸福。她還向我們講訴了美、李軍隊燒殺搶掠、奸淫婦女的許多暴行。夜幕降臨時,我們又出發(fā)了,經(jīng)順川到達成川,但卻找不到花雨洞,問當?shù)厝罕?都說不知。我們在街上轉了足有半個多小時,遇到一輛從順川來的吉普車,才把我們順利地帶到志愿軍司令部所在的花雨洞。此時,我們已是疲憊不堪,倒頭便睡。花雨洞是個很大的鉛礦洞,志司就設在洞里,比較安全。4日,志愿軍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攻克了漢城。中午,志司的領導同志設“宴”,既是慶祝勝利,又是為我們接風。彭老總、洪學智、解方及朝軍的金雄等,都參加了,氣氛很熱烈,話題也很廣泛。當談到后勤工作時,解方說,敵人對后勤工作很重視,其軍隊的2/3是后勤部隊(注:另有資料說,美軍13個后勤人員供應一個士兵,而我們是一個后勤人員供應6—10個士兵),作戰(zhàn)部隊只占1/3。我們的后勤工作,不僅人員少,而且有許多不利條件,如運輸線長、橋梁多;敵人掌握著制空權,一旦道路橋梁被炸毀,運輸更困難。朝鮮山多天寒,部隊行軍作戰(zhàn)不便,后勤供應跟不上,影響部隊作戰(zhàn)。從他的談話中,我深深感到,這是在向我們提出更艱巨的任務,從一定意義上講,運輸問題已經(jīng)成為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關鍵因素了?,F(xiàn)在,漢城解放后,運輸線延伸至500—700公里,運輸將會更加困難,但又是必須解決的問題。我陷入苦苦思索。周純全本是來慰問的,現(xiàn)在被志司留下?lián)吻扒谥笓]部的部長,這樣,前勤工作就由周純全、東后的張明遠和東北人民政府的杜者衡三人負責,加強了前勤指揮部的力量。8日,張副司令來到志司,兩個張明遠見面,不免又引來大家一番笑談。他告訴我們,前勤指揮部已搬到新溪,杜者衡已經(jīng)到任了。當晚,我們兩個張明遠一起離開花雨洞向新溪進發(fā)。我們一行共有五輛吉普車和兩輛卡車,分兩組行進,張司令的車在前邊帶路。車過江東,即遇敵機轟炸,在我們左右拋了兩顆炸彈,好在未受損傷。這一路有許多小河溝,有一段路完全被炸壞,我們又不能開燈,只得小心地繞過一個個彈坑,徐徐摸索前進,速度極慢,總共一百三四十里的路程,竟走了7個小時,才走到一個叫黎里的小村莊。此時,天已放亮,我們匆匆隱蔽好車輛,便分頭休息。經(jīng)過一夜緊張勞累,大家很快就都入睡了。幾聲清脆的槍聲,把我們從睡夢中驚醒,看一眼表,正是早晨8點,敵機臨空了!還來不及出外躲避,就聽到敵機低飛掠空的囂叫聲和機槍掃射聲,它們在空中盤旋了五六分鐘后離去。我們乘機迅速離開住室,奔到附近山腳下躲避,又在山上找到幾個小山洞,白天敵機又來過幾次,我們就在山洞里隱蔽。下午4點多,天已黃昏,我們回到住地,大家吃驚地看到,早晨睡覺的土炕被一排機關炮擊中,我所乘坐的吉普車底板也被擊穿,幸未傷及機器要害。司機小吉伸舌,笑道:我的媽呀,好險!下午就下雪了,此時雪更大,這種天氣,敵機是不會出動的。我們冒著漫天大雪又上路了。天未斷黑,道路依稀可見,汽車開足馬力趕路,一口氣跑了一個多小時,天黑透了,車速才慢下來。鵝毛似的雪花落在我們身上,很快融化,濕透了衣服和鞋子,寒氣越來越重。這段路不熟,幾次走錯,次日凌晨三點半才到達南漢里。我一面派石山等兩位同志到沙里院(三分部設在那里)了解情況,一面讓林源對駐地的社會情況作一些調查。從調查的情況看,戰(zhàn)爭爆發(fā)以來,群眾的負擔很重,公糧征收一般在20%以上,有的高達40%—50%。為了完成征收任務,一些村干部和黨員常常態(tài)度生硬粗暴,引起群眾不滿。老百姓普遍厭戰(zhàn),盼望早日結束戰(zhàn)爭,過上和平安寧的生活。幾天后,石山從三分部回來反映,雖然三分部的人員和領導力量都有所加強,但因種種原因,部隊對后勤工作仍不滿意,希望盡快解決。經(jīng)過商定,決定把石青同志留下,作為中方代表參加籌糧工作,石山仍隨我一起去一分部檢查工作。7日晚,我們一行10人乘兩輛吉普車向一分部所在地龍興洞進發(fā)。在那里住了七八天。其間,我曾回君子里的志司總部參加籌備中朝兩軍高干會的工作,但沒有參加這次會議,就返回龍興洞了。在這里,工作之余,也作了一些社會調查。這個村子戰(zhàn)前有90戶人家,現(xiàn)在只剩了60戶,勞動力減少了一半。戰(zhàn)前,該村約有勞力100人,戰(zhàn)時被李偽軍殺害9人,關押8人,逃亡17人,15人參加人民軍。因戰(zhàn)爭破壞,房屋倒塌,街市蕭條,沒有市場和商店,連日常用的食鹽、火柴等,都無處去買;戰(zhàn)爭征用牛車,卻無處給牛掛掌;人民生活極度困苦。我們還了解到,一部分朝鮮群眾對志愿軍入朝作戰(zhàn)心存疑慮。住的時間長了,就有人問我們:“中國是不是要在朝鮮建立政權?”我們耐心地向他們解釋,講中國的社會性質,講抗美援朝與軍事干涉有本質不同,既是為了保衛(wèi)中國人民的安寧,也是中國人民對朝鮮人民的友誼援助,等等。經(jīng)過這樣的宣傳,他們消除了心中的疑慮,對我們更加熱情了。一分部的情況比較好,他們對后勤工作有許多改進。汽車運輸周轉的時間已經(jīng)加快到四天一來回;經(jīng)過同志們想了許多辦法,單車的載量也有所增加,嘎斯車原來只裝約800雙棉膠鞋,現(xiàn)在增加到1700雙左右;吉斯車增加到2400雙。裝卸工作也得到改善,速度有所提高;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占用民工較多,包裝用的麻袋不足,等等。對傷病員的轉運工作也進行了改進,要求參謀處、管理處、汽車團、運輸隊等各部門派出一名得力干部,在順川、三登、鐵原,分別設立傷病員轉運指揮所,協(xié)調傷病員和物資合理運送。一分部的同志特別提出保證司機的營養(yǎng)問題。司機們日夜在敵機轟炸掃射下冒死運送傷病員和軍需物資,工作時間多在12小時以上,常常一天只能吃上一頓飯,營養(yǎng)不良和過度疲勞使他們的體力大大下降,影響運輸任務的完成。因此,分部的同志們提出,給司機全部配給細糧,增加油和肉的配給量,配給辣椒面,以提高視力,等等;同時,還要求調派司機助手或預備司機,以減輕其工作量,增加休息時間。這些意見和要求都是合理而又可行的,我們當即同意執(zhí)行。26日,到供給處所在地鐘平里的一個山溝,了解到這里的裝車問題已基本解決,各處與汽車團的配合較好,有的還訂立了聯(lián)系合同。問題較大的是在儲存方面,這里的物資都存放在露天,雪一融化,有的已經(jīng)滲水,若到夏天雨季,問題會更為嚴重。此外,物資存放較亂,警衛(wèi)、管理,都顧不過來,常有丟失現(xiàn)象;發(fā)放物資的頭緒較多,制度不健全,賬目不嚴謹,等等,也造成一些混亂現(xiàn)象。財務方面的主要問題是,中朝貨幣沒有統(tǒng)一標準的兌換比價;各單位買菜的價格差異也很大。而后勤部對于戰(zhàn)費的標準沒有明確的指示,雖然規(guī)定了每人每天一斤菜,但實際在財務上卻很難計算費用。所以,供應處的同志在思想上有顧慮,怕將來出了問題說不清楚。有的同志無可奈何地說,“就這一百來斤了,要咋的就咋的吧!反正工作還得做?!边@次到前線實地考察,對后勤工作總的印象是,五個分部的工作已經(jīng)全面展開,特別是公路運輸?shù)木€路和兵站,在防空、搶運等方面,在實戰(zhàn)中取得不少寶貴的經(jīng)驗,使后勤供應情況有了較大的改善。但仍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鐵路運輸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客觀上,運輸線長,敵人轟炸造成道路橋梁巨大的破壞,修復起來要比公路更困難些。但在主觀方面,也存在管理和協(xié)調不善的問題。中朝雙方,以及蘇聯(lián)援助的物資、兵員、傷病員、難民等等,軍需民用,各方面的任務都很緊急,爭車、爭路、爭時間,矛盾和沖突時有發(fā)生。如何協(xié)調好各方面的關系,保障鐵路運輸安全、暢通,已成為刻不容緩的問題,建立統(tǒng)一調度、統(tǒng)一指揮的鐵路運輸機制的問題,迫在眉睫。就在我們視察后勤工作期間,1月22—30日,周總理在沈陽主持召開了志愿軍后勤工作會議,聶榮臻、楊立三、李富春等都參加了。會議一致認為,后勤工作對朝鮮戰(zhàn)爭的勝負起著決定作用,而運輸問題又是后勤保障的關鍵。就是在這次會議上,周總理提出建立一條打不垮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的任務。與此同時,1月25日,在朝鮮召開了中朝兩軍高干會議。早在1月10日,金日成就曾親自到志司會見彭德懷,就前幾次戰(zhàn)役的情況和下一步的部署交換意見,并取得共識,商定建立兩軍統(tǒng)一指揮機構。這次會議決定正式成立兩軍聯(lián)合司令部,金日成、彭德懷、高崗等都出席了,我雖參加這次會議的一些籌備工作,但因另有任務,沒能參加會議。2月2日,我?guī)е@些問題和一身的風塵回到了沈陽。我向東北局匯報了此次前線視察工作的情況,以及自己對后勤工作的一些想法后,東北局認為,組建志愿軍戰(zhàn)勤機構的任務已基本完成,今后的具體工作由前勤指揮部負責,決定讓我把工作重點轉到鐵路運輸方面去。鐵路運輸過程出現(xiàn)混亂抗美援朝初期,東北的鐵路運輸工作即實行軍事管制,由鐵路局局長劉居英負責。出國以后,遇到許多新問題。首先是中朝雙方各自管理自己境內的鐵路運輸,難以統(tǒng)一協(xié)調;安全保衛(wèi)也是個大問題,朝鮮鐵路仍使用明碼通訊,不適應戰(zhàn)時保密要求,加之,特務奸細活動猖獗,敵人很容易掌握我們的運輸信息,常常是列車一出發(fā)就被炸,甚至對我鐵路倉儲也進行瘋狂破壞,造成極大的損失。這種現(xiàn)象在1951年4月之前尤為嚴重。4月8日,一次敵機準確襲擊我三登庫區(qū),投放大量燃燒彈,炸毀84節(jié)車皮的物資,其中生熟食品即達287萬斤,食油33萬斤,衣服40余萬套,膠鞋19萬雙,還有大量其他物資。當時,后方供應的物資只有60%—70%可運達前線,其余均在中途被毀。志愿軍總部對于鐵路運輸存在的問題十分重視,早在1950年10月底11月初,剛入朝不久,彭德懷即向東北局提出加強鐵路運輸,及建立統(tǒng)一指揮機構的要求;他還請求中央派鐵道兵到朝鮮加強修路力量(注:11月6日鐵道兵入朝);提出建立中朝聯(lián)合鐵路運輸司令部的設想。12月3日,高崗陪同金日成到北京與毛主席、周總理一起商討建立中朝聯(lián)合鐵路運輸司令部的問題。隨后,中央派了三位代表就這一問題同朝鮮有關方面進行會談(注:我方代表是東北交通部部長葉林、東后司副司令員張明遠、鐵道兵的彭敏)。1951年1月下旬,在沈陽召開的志愿軍后勤工作會議上,周總理明確提出建立一條打不垮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的任務。在中朝會談中,涉及“聯(lián)運司”由誰牽頭的問題時,發(fā)生了爭議。蘇聯(lián)駐朝鮮顧問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