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著作權侵權問題研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1/39/wKhkGWV950SAL7xrAAOIUzjOCGo441.jpg)
![網絡著作權侵權問題研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1/39/wKhkGWV950SAL7xrAAOIUzjOCGo4412.jpg)
![網絡著作權侵權問題研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1/39/wKhkGWV950SAL7xrAAOIUzjOCGo4413.jpg)
![網絡著作權侵權問題研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1/39/wKhkGWV950SAL7xrAAOIUzjOCGo4414.jpg)
![網絡著作權侵權問題研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1/39/wKhkGWV950SAL7xrAAOIUzjOCGo441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網絡著作權侵權問題研究
就時間而言,大量網絡版權糾紛始于20世紀90年代末。自那時起,互聯網技術在中國得到迅猛發(fā)展,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現行的著作權法律制度遭遇空前的挑戰(zhàn),著作權的網絡應用形式出現多樣形態(tài):網絡音樂、網絡新聞、即時通信、網絡視頻、搜索引擎、電子郵件、網絡游戲、博客/個人空間、論壇和網絡購物。有研究者認為,版權問題已成為網絡產業(yè)的“阿喀琉斯之踵”,成為網絡發(fā)展中必須去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涉及網絡著作權案件類型復雜多樣。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的數據顯示,2009年前11個月,以北京市某基層人民法院為例,在所有知識產權案件中,主要涉及網站未經許可,擅自傳播文字作品、影視作品、攝影作品等糾紛(約占75%),數字圖書館侵權糾紛(約占15%),涉及搜索引擎、鏈接的糾紛(約占4%),提供信息存儲空間的糾紛(約占2%)。在本文,由于篇幅所限,我們并不想涉獵以上各種類型的網絡著作權糾紛類型。我們重點探討這樣幾個問題,一是關于網絡轉載的立法進程以及在司法實踐中遭遇到的難題;二是在網絡轉載中,網絡作為服務提供商的侵權責任認定問題;三是對網絡著作權立法的展望。一、網絡著作權侵權的法定條件2012年7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二稿)》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該草案第42條規(guī)定:“除作者聲明以外,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信息網絡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信息網絡等媒體已經發(fā)表的關于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作品出處?!卑凑詹莅傅倪@條規(guī)定,只要是關于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網絡轉載,就不存在著作權侵權。也就是說在報刊中大量的新聞作品,都可以不經過著作權人的許可,免費轉載其作品。那門戶網站豈不是漁利雙收,在這種免費轉載中既擴大自己的名聲,又從中獲取了巨大的經濟利益,而且不需要自己付出任何成本。有人就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二稿)》提出了質疑?!靶侣勅税朔奖甲呱踔吝h涉海外,風雨兼程冒著危險開展采訪,抵達危險重重的災難現場,約請專家學者提供新聞評論,哪一項不需付出心力,哪一項不用媒體付出成本?作者為新聞作品所付出的勇氣、智慧、專業(yè)技能等,都是培訓、教育、實踐的結晶,在形成過程中對應著不菲的成本,應當通過新聞作品體現。至于媒體為新聞采訪、新聞評論支付的費用,更直接構成新聞作品的成本。使用有成本之物,緣何無須付費?”在網絡還是新事物之際,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其中第3條規(guī)定:“已在報刊上刊登或者網絡上傳播的作品,除著作權人聲明或者上載該作品的網絡服務提供者受著作權人的委托聲明不得轉載、摘編的以外,網站予以轉載、摘編并按有關規(guī)定支付報酬、注明出處的,不構成侵權。但網站轉載、摘編作品超過有關報刊轉載作品范圍的,應當認定為侵權?!睆钠湟?guī)定的內容可以看出,網絡轉載報刊作品只要是在法定許可范圍內就不構成侵權。但是,就在第二年,我國對《著作權法》進行了修改。其中第22條第4款規(guī)定:“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已經發(fā)表的關于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毙抻喓蟮摹吨鳈喾ā芬惨?guī)定網絡轉載報刊作品只要是在規(guī)定范圍內使用就不構成侵權,可以不經過著作權人的許可。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修改該司法解釋時,仍保留了有關網絡轉載法定許可的規(guī)定。但是當2006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再次修改了2000年的《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卻刪去了第3條有關網絡轉載法定許可的條款。為何刪去第3條?是因為在此前4個月施行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2條明確規(guī)定:“權利人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受著作權法和本條例保護。除法律、行政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將他人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提供,應當取得權利人許可,并支付報酬?!?000年最高人民法院通過的司法解釋第3條和上述條例第2條相比較,有一個很重大的變化。司法解釋第3條屬于法定許可,只要注明出處,支付報酬,就不構成侵權。而《條例》第2條規(guī)定,必須要經過權利人許可,也就是說轉載復制等其他作品之前,必須要征求權利者同意。二、在內容上予以規(guī)定,且在一定回溯20多年前,1990年頒布《著作權法》的時候,網絡在中國大地還是鮮見的??梢韵胂蟮玫?當時的《著作權法》并不包含“信息網絡傳播權”這一條款。1990通過的《著作權法》第53條規(guī)定:“計算機軟件的保護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guī)定?!?001年修訂的《著作權法》第58條規(guī)定:“計算機軟件、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保護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guī)定。”這兩個法條表明,以后出現關于網絡著作權侵權糾紛都由國務院另立法規(guī)來調整。所以,當2006年7月1日國務院頒布《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時,按照著作權法的相關規(guī)定,網絡轉載的相關問題就可直接適用該條例。該條例頒布的目的是對權利人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提出具體的法律保護,對信息網絡傳播中的著作權人所享有的法律權利和義務作了詳細的規(guī)定,并且列舉了“合理使用”的情形。如報道時事新聞時的適當引用、教學及科研所需、少數民族語言翻譯、非贏利的盲文翻譯、向公眾提供已發(fā)表的時事性文章及公眾集會講話等。但該條例的這些規(guī)定如果付諸于法律實踐的話,司法人員操作起來可能又顯得很困難,因為有的內容規(guī)定太過寬泛。正如有論者所說,雖然我國的法律法規(guī)對網絡轉載中涉及的著作權問題作了明確規(guī)定,但仍存在著規(guī)定過于籠統(tǒng),可操作性不強的問題。例如,《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6條第7款規(guī)定,“向公眾提供在信息網絡上已經發(fā)表的關于政治、經濟問題的時事性文章,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這里,“政治、經濟問題”和“時事性文章”的概念顯然非?;\統(tǒng),在實際操作中不免會出現不同的解釋。2001年修訂的《著作權法》第22條第4款規(guī)定:“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已經發(fā)表的關于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边@個條款和前不久發(fā)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二稿)》第42條相比較,后者明確列出了“信息網絡”,把它置于和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同等的地位,而不像以前的條款那樣讓人們有想象的空間,“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中是否包含了“信息網絡”?按照下位法服從上位法的原則,《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應該服從于《著作權法》。法院在裁決網絡轉載著作權糾紛的時候,應該參照《著作權法》的規(guī)定內容,而不應該參照《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按照《著作權法》,網絡轉載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而如果按照《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網絡轉載要經過權利人許可。況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二稿)》中,已經刪除了2001年《著作權法》規(guī)定的“計算機軟件、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保護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guī)定?!边@說明當新修訂的《著作權法》草案定稿并施行后,法院裁決是運用《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還是運用新修訂的《著作權法》呢?這是一個模棱兩可的問題。正因為這些模糊問題的存在,法院在進行司法裁決時也就會出現混亂的局面。依據不同的法律法規(guī),網絡轉載的具體規(guī)定就不一樣。而這種混亂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源于新媒體技術產業(yè)的影響。三、侵權法上的救濟在網絡轉載中,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需要拿出來單獨討論。那就是,互聯網是作為侵權責任的主體還是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角色,亦即我們經常稱之為網絡服務商的角色。如果網絡媒體是作為網絡服務商,那么傳統(tǒng)媒體與網絡媒體之間的侵權糾紛怎么認定呢?2000年發(fā)生的《大學生》雜志社訴北京京訊公眾技術信息有限公司、李翔侵犯著作權,就是一起典型的網絡媒體作為網絡服務商的侵權糾紛。原審法院認為,李翔未經許可,將《大學生》雜志社享有著作權的編輯作品《考研勝經》大部分內容上載,未予署名及給付報酬,其網上使用作品行為,侵犯了《大學生》雜志社享有的作品署名權、使用權和獲報酬權,對此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鑒于李翔在使用《考研勝經》的內容時未經許可,故對《大學生》雜志社關于李翔侵犯了其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主張,法院沒有給予分別審理?!洞髮W生》雜志社提出賠償經濟損失10萬元的請求,缺乏充分的證據支持,考慮到李翔已自行刪除了個人主頁中相關的侵權內容。因此,法院將根據侵權內容在網上的存續(xù)時間、李翔個人網站的訪問率及案件具體情況,酌定李翔應承擔的賠償數額。二審法院認為,對僅提供網絡技術和設施服務的網絡服務者,除對法律法規(guī)明令禁止傳播的信息必須進行過濾外,對網絡用戶所傳播的其他信息并無法定義務主動篩選和控制,但當權利人對網絡上所傳播的信息提出侵權指控時,提供物資設備的網絡服務商有責任及時采取技術措施,制止侵權內容的繼續(xù)存在和傳播。京訊公司在李翔個人網站的首頁上,作出了可以訪問其他有相同侵權內容的網址的聲明,為已被確認的侵權的內容在網上繼續(xù)傳播提供了信息和渠道,京訊公司應就此行為承擔侵權的民事責任。對于網絡服務商的侵權責任認定,其實早在2000年就有其法律依據。2000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網絡著作權的司法解釋中,就規(guī)定網絡服務提供者在何種情況下被認定侵權,這項規(guī)定是在《大學生》雜志社案終審判決期間誕生的。在《大學生》雜志社案中,網絡服務商之所以被判承擔民事責任,主要是因為網絡作為服務提供者,在收到《大學生》雜志社的侵權通知后,還在為已被確認的侵權的內容在網上傳播提供信息和渠道,但是,該案的原審和終審法院,在判決的時候都沒有引用司法解釋的內容,而是根據《著作權法》作出判決。2009年12月通過的《侵權責任法》,又對網絡服務提供者是否承擔侵權作出了相關的規(guī)定。第36條規(guī)定:“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标P于網絡服務提供者是否應該承擔侵權,這次是在法律中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這說明我國對網絡服務商的侵權認定邁出了很大的一步,從司法解釋轉向正式的立法。從以上的討論來看,網絡轉載凸顯了著作權立法和司法實踐的艱難。網絡轉載中網絡服務商的責任認定經歷了近10年,最終才在《侵權責任法》里得到呈現。這種種困難都說明了網絡著作權保護的復雜性。這種復雜性體現在什么地方呢?四、市場規(guī)制的平衡經濟學家張維迎倡導我們,衡量一個政策的好壞,要看符合的是市場的邏輯還是強盜的邏輯。市場的邏輯遵循的是要先為別人創(chuàng)造價值,先使別人幸福,自己才能幸福。強盜的邏輯遵循的是把財富從別人手中轉移到自己手中,一些體制和政策使得這種強盜行為能夠得逞。在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以來,知識作為一種產權越來越被強調。張五常先生在《賣柑者言》中所言極是:“中國的經濟困難是制度上的問題,經濟制度是產權的問題,知識是一種資產,知識科技對中國現代化是極其重要的?!卑凑沾死?知識產權是未來市場中重要的競爭對象之一。既然把知識看做一種產權,那么就需要國家立法對這項產權予以保護。如果它進入市場進行產權交易的話,必須遵循市場經濟的基本邏輯。因此,在精神產品領域,同樣也要遵循市場的邏輯而非強盜的邏輯。傳統(tǒng)媒體和網絡媒體之間的轉載也要講究市場的邏輯,即使網絡媒體轉載更有利于傳統(tǒng)媒體作品的傳播,擴大傳統(tǒng)媒體的影響力。但需要強調的是,在諸如著作權等精神產品領域中,除了法律規(guī)制外,還有技術在對著作權產生的重要影響。技術的革新,讓我們本來已經完善的制度,隨著時間的流逝,又會出現新的制度性漏洞,使得版權保護愈加艱難。新媒體時代,如何更好地尋求著作權的保護?我們認為,本質之處在于,如何尋求市場規(guī)制、政府規(guī)制、法律規(guī)制和技術規(guī)制之間的平衡點。在這個方面,我們可以舉出國外的著作權立法的例子。在法國,薩科奇政府出臺了著作權法修訂案草案。草案規(guī)定,政府將設定一個專門機構:網絡著作傳播與權利保護高級公署(Hadopi),旨在保護和管理傳播作品的網絡權益。對那些非法下載者,Hadopi機構將通過郵件、掛號信予以警告。如果兩次警告均無效,就可以實施對網民的斷網懲罰,斷網的時間從2個月到1年不等。2008年6月,草案獲得了內閣會議通過。10個月后,草案第一次提交國會未獲通過。又過了1個月,草案在國會激烈辯論中終獲通過。但是,反對黨隨即要求憲法委員會解釋草案的合憲性。最終讓人出乎意料的是憲法委員會對草案作出了違憲的法律判決。在判決時,憲法委員會明確提出:“隨著網絡的發(fā)展,這一媒介已經對民主和自由表達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制裁非法下載的網民,侵犯了民眾享用網絡信息服務的自由。”盡管憲法委員會已經判決草案違反憲法,但薩科奇政府并沒有放棄推進《打擊非法下載法》的努力。2009年7月底,政府把草案更名為《著作權與互聯網法》,內容也做了稍微調整,仍然保持對非法下載者實施2次警告,但在警告無效后實施制裁,至于怎樣制裁非法下載者那必須訴諸法院,由法官經過審理實施“三大打擊”——強制斷網1年、罰款30萬歐元、或者處以2年監(jiān)禁。修改后的草案發(fā)生的重大變化,就是規(guī)定Hadopi擁有的處罰權移交給法院。當然,被“定罪”為非法下載的網民,也有權上訴,但Hadopi機構并沒有因懲罰權的移交而取消。9月22日,草案獲得了國會正式通過。10月22日,法案通過憲法委員會的合憲性審查,并于2010年1月1日正式生效。而事實上,草案在出臺過程中和出臺后一直受到爭議,不僅在著作權保護上的效果甚微,甚至還助長了人們非法下載的趨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種情況?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各方面的規(guī)制對著作權的影響。市場對著作權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非法下載之所以能夠猖狂存在,主要是因為市場對其產品的需求,這是市場邏輯在發(fā)揮作用。政府規(guī)制突出地表現在,政府設立了一個專門機構,負責保護和管理傳播作品的網絡權益。雖然在后來的修改中,把政府的規(guī)制權力移交給了法院,但是這一機構仍然存在著。法律規(guī)制突出地表現在,草案最終獲得憲法委員會的通過,主要還在于提高了法院在保護著作權方面的地位。技術規(guī)制突出地表現在,政府能夠利用新技術跟蹤人們的非法下載行為,并根據跟蹤情況,自動進行斷網處罰。能夠做到這種控制,必須有新技術來給予保障。但是,在以上幾種規(guī)制中,它們之間是相互矛盾的。如果采用技術規(guī)制,就會侵犯人們受到法律保護的言論自由和隱私權。如果采用法律規(guī)制,就會破壞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綜合接入服務系統(tǒng)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電腦雕刻圣誕燈飾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牛角扣羊羔絨馬甲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果蔬寶農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異型結構件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工藝溫度計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延安2024年陜西延安市市直事業(yè)單位選聘7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至2031年中國一體式頂置空調器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黑豆粉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高效板式密閉過濾機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水土保持方案中沉沙池的布設技術
- 安全生產技術規(guī)范 第25部分:城鎮(zhèn)天然氣經營企業(yè)DB50-T 867.25-2021
- 現代企業(yè)管理 (全套完整課件)
- 走進本土項目化設計-讀《PBL項目化學習設計》有感
- 《網店運營與管理》整本書電子教案全套教學教案
- 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培訓課件希沃的課件
- 高端公寓住宅項目營銷策劃方案(項目定位 發(fā)展建議)
- 執(zhí)業(yè)獸醫(yī)師聘用協(xié)議(合同)書
- 第1本書出體旅程journeys out of the body精教版2003版
- [英語考試]同等學力英語新大綱全部詞匯
- 2022年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