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河流域滿語地名的文獻定位_第1頁
伊通河流域滿語地名的文獻定位_第2頁
伊通河流域滿語地名的文獻定位_第3頁
伊通河流域滿語地名的文獻定位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伊通河流域滿語地名的文獻定位

一、伊東南角干流區(qū)域伊通河流域是指伊通河流經(jīng)該地區(qū)的河流。它發(fā)源于哈薩克斯坦東南部摩盤山的石板屯,以及長春郊區(qū)新立城水庫的主要河流,包括小伊通河、伊巴丹河、柳樹河、溝口屯、郵政馬河、伊勒通河等支流流經(jīng)的整個地區(qū)。它跨越長春、懷德縣、奉化縣、昌圖縣、開原縣、吉林、農(nóng)安等城市。二、清代縣級志略在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料中涉及滿語地名的文獻并不多,筆者依據(jù)是否記載伊通河流域滿語地名的這一標準明確本文的文獻選定。記載伊通河流域滿語地名的文獻主要有:《盛京通志》、《吉林通志》、《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清史稿》、《吉林外記》、《吉林輿地圖說》、《吉林省志略》、《曹廷杰集·東北邊防輯要》、《艮維窩集考》、《水道提綱》、《欽定滿洲源流考》、《欽定八旗通志》、《滿洲實錄》、《長白匯征錄》、《黑龍江通省輿圖總冊》、《黑龍江輿圖說》、《黑龍江志略》、《黑龍江外記》、《打牲烏拉鄉(xiāng)土志》、《懷德縣鄉(xiāng)土志》、《扈從東巡日錄》、《清東華錄》、《太祖高皇帝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穆宗毅皇帝實錄》等。三、根據(jù)具體的景觀特征和功能分類在伊通河流域的103個滿語地名中,按照其命名特點可分為五類:按外貌特征命名的滿語地名、按動植物命名的滿語地名、體現(xiàn)宗教色彩的滿語地名、按所處位置和歷史淵源命名的滿語地名、與經(jīng)濟社會活動有關的滿語地名五類。(一)水體地名分類伊通河流域中以山體命名的地名最多,且這類地名在命名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地名命名源于其外貌特征,如:達喜(重疊)穆魯(房脊、山梁)山、珠嚕穆克善(“穆克善”,挺也475)峰、蘇斡延(黃色)河、尼雅勒瑪州(人)山等。其中表達山體(嶺、峰)含義的有:穆當阿(彎曲)煙臺山、哈勒費延(扁)山、昂阿(口)西峰、那爾聶(細)山、博勒和(潔凈)山、巴延(豐富)山、安巴和托(大)峰、達喜(重疊)穆魯(房脊、山梁)山、珠嚕穆克善(立挺)峰、阿濟格和托(光禿)峰、拉克(恰好)山、尼雅勒瑪州(人)山、伊徹(新)峰、伊徹(新)峰、德恩噶拉(高手)山即登噶拉(高手)山、烏珠(頭)嶺、烏珠(頭)山、烏雅富(薄壁)山、珊延沃赫(白石)山、愛新(金)山、額爾坦額默勒(金馬鞍,亦即大孤山)山、耕額(舊作耕客,孤)山;表達水體含義的有:阿濟格雅勒呼(小槽盆)河、安巴雅勒呼(大槽盆)河、法(窗)河、薩拉(傘)河、蘇斡延(黃色)河、小伊通(洶涌)河、伊通(洶涌)河;表達村(屯)含義的有:那港屯、伊通(洶涌河)邊門、伊通(洶涌)、伊通(洶涌的)州。以上是對民國以前文獻中的伊通河流域以外貌特征來命名的地名所作統(tǒng)計,此類地名共33個,總體約占伊通河流域滿語地名的32%,其中山體地名22個,占該分類地名的67%;水體地名7個,約占該分類地名的20%;村屯地名4個,約占該分類地名的13%。這類地名以滿族先人直觀的認識角度展現(xiàn)當時條件下某一地名的環(huán)境特點,體現(xiàn)了人對自然的形象化認識。雖然這種認識是淺顯的、隨機的,但對于后世的研究工作卻起了重要的導向作用。如:蘇斡延河,在當時的歷史時期內(nèi),這條河水的顏色是黃色的,故而以蘇斡延來命名;安巴雅勒呼河,該河的外觀形狀與槽盆相似,安巴雅勒呼就成為其名稱。以地形、地貌命名的滿語地名,既能幫助我們了解滿族先民生存環(huán)境,反映該生活地的自然地理要素特征,也可以從中分析出先民對環(huán)境的認知特點。(二)流域因推進了因果報告,命名的地名以上是對民國以前文獻中伊通河流域以動植物命名的滿語地名所作的統(tǒng)計。由上可知:這類地名共29個,其中以動物命名的滿語地名13個、以植物命名的滿語地名16個,約占民國以前文獻中伊通河流域滿語地名的28%。其中在以動物命名的滿語地名中山體地名9個,占以動物命名地名的70%;水體地名2個,占以動物命名地名的15%;村屯地名2個,占以動物命名地名的15%。在以植物命名的滿語地名中山體地名9個,占以植物命名地名的56%;水體地名3個,占以植物命名地名的20%;村屯地名4個,占以植物命名地名的24%。此類以動植物或與動植物相關的滿語地名在伊通河流域的高頻出現(xiàn)及廣泛分布,是當?shù)刈匀毁Y源豐富和發(fā)達漁獵經(jīng)濟的生動寫照。“植物的活動及其產(chǎn)物同人類經(jīng)濟文化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它直接或間接地為人類提供了生存和發(fā)展所必須的東西?!?三)伊勒門擴大工程文獻中記載伊通河流域的滿語地名中體現(xiàn)宗教色彩的地名較少,但這類地名的特點卻很鮮明,如:薩穆禪(巫人所執(zhí)鈴)山1167、伊勒們河(即額勒敏河,“額勒敏”即“伊勒們”之轉音也154-155)、伊勒門(閻王)河1621。以上是對民國以前文獻中的伊通河流域體現(xiàn)宗教色彩的滿語地名所作統(tǒng)計分析,可以了解到:此類地名共3個,總體約占伊通河流域滿語地名的比例3%。其中山體地名1個,約占以宗教命名地名的33%;水體地名2個,約占以宗教命名地名的67%。滿語地名是滿族宗教信仰的象征?!皾M族人信奉薩滿教,崇信萬物有靈?!彼_滿教是滿族的土著宗教,受到整個民族的推崇,這種宗教活動在民間廣泛流傳。因此,伊通河流域滿語地名中就有了體現(xiàn)滿族先人祭祀活動及宗教信仰的地名,如:薩穆禪山,薩穆禪是薩滿教中巫人手里拿的鈴鐺,可見這是當時人們崇尚宗教信仰的結果。(四)依所處位置分類的地名通過對民國以前文獻中伊通河流域根據(jù)所處位置或有歷史淵源命名的滿語地名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這部分地名較少但特點較為鮮明。如:烏拉(江)山1431、扎拉芬阿林(壽山)1706、查拉芬阿林(壽山)207,可知,對依據(jù)所處位置或有歷史淵源分類的滿語地名共3個,不到伊通河流域滿語地名總量比例的3%。該部分地名都是山體,根據(jù)所處位置分類的地名1個,占此類地名的33%;有歷史淵源命名的地名2個,占此類地名的67%。伊通河流域滿族生活區(qū)內(nèi)典型的環(huán)境產(chǎn)生了具有當?shù)靥厣牡孛?。為了區(qū)別不同的地理位置而以其所處位置的差別進行命名,如在群峰之中地處首位的就命名為烏珠嶺;臨近江邊的山脈就命名為烏拉山;壽山,即查拉芬阿林山,此山的命名有一段歷史典故。康熙二十年(1681),康熙皇帝謁陵,在此地渡過萬壽圣節(jié),并給當?shù)刭n名,壽山由此而來。獨特的地理位置及其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當?shù)芈糜螛I(yè)的發(fā)展與壯大。(五)伊通河流域的地名與經(jīng)濟社會活動有關的民國以前文獻中伊通河流域滿語地名,表達山體(嶺、峰)含義的有:德克(高射)山、呼蘭(灶突)峰、舍璘昂阿(盔掩額口)、雅奇(箭罩)山、葉赫(插盔纓之筒子或練麻)山;表達水體含義的有:呼蘭(灶突)河、小雅哈(小無焰火)河、雅哈(無焰火)河、葉赫(插盔纓之筒子或練麻)河;表達村(屯)的有:雅奇(無焰火)山衛(wèi)、葉赫(插盔纓之筒子或練麻)、葉赫(插盔纓之筒子或練麻)鎮(zhèn)??芍?與經(jīng)濟活動有關的滿語地名共12個,約占伊通河流域滿語地名總量比例的12%。其中在與經(jīng)濟活動有關的滿語地名中山體地名5個,占此類地名的42%;水體地名4個,占此類地名的33%;村屯地名3個,占此類地名的25%。滿族先人在當時的社會經(jīng)濟生活中從事的主要是狩獵、采集活動,在滿語地名中與經(jīng)濟生活有關的滿語地名不占少數(shù)。文獻中記載的伊通河流域滿語地名中體現(xiàn)經(jīng)濟生活的主要集中在狩獵經(jīng)濟中,如:葉赫(插盔纓之筒子也)山、雅奇(箭罩也)山、舍璘(盔掩額也)等。這些在打獵過程中頻繁使用的工具被命名為地名更近常理,是經(jīng)濟生活的客觀反映,也從另一個角度可以看出滿語地名“取材廣泛、名稱淳樸自然?!?六)伊通河流域地名對于這部分地名通過鑒別已確定其為滿語地名,但由于主客觀原因不確定其地名代表的具體含義,也就不能按照以上分類標準進行分類,故而分到其他命名方式中。如:阿卜薩河、達揚阿嶺、棟鄂山、發(fā)河(衛(wèi))、長嶺子(土名“果勒敏珠敦”)、哈達(河)、赫爾蘇河、赫爾蘇鎮(zhèn)、蒙古峪、穆當阿山衛(wèi)、納嚕窩集、尼瑪瑚山衛(wèi)、雙陽(蘇瓦延)、蘇密河(即粟末之轉音)、蘇通河、霧海河、雅吉善河、陽斯河(一曰赫爾蘇河)、伊爾們河、伊爾們河衛(wèi)、珠魯喀爾必庫(伊通河之左右兩邱)、房身溝屯、黑達屯。這類地名共23個,約占民國以前文獻中伊通河流域滿語地名的22%。其中山體5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