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分類二遺傳、變異與進化(見學生用書P7)遺傳和變異板塊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內(nèi)容。考查的主要方向有以下五個:一、利用遺傳規(guī)律進行相關的推導計算,如考查伴性遺傳或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子代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的推導和計算;二、考查遺傳現(xiàn)象與減數(shù)分裂的關系,如基因與染色體的數(shù)量關系,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基因和染色體在減數(shù)分裂時的變化,染色體變異與減數(shù)分裂的關系等;三、考查育種過程,各育種方法的原理、優(yōu)缺點等;四、考查遺傳實驗的設計和分析,如通過雜交實驗驗證基因別離定律、鑒定某個體的基因型、探究兩個基因的關系、培育某種特定基因型的個體等;五、考查分子遺傳的相關問題,如考查DNA是主要遺傳物質的證據(jù)的分析、DNA分子的結構和復制等。非選擇題中對遺傳實驗的設計和分析是考查的重點和解題的難點,考查的內(nèi)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根據(jù)已有信息,推斷出基因或性狀的顯性與隱性、基因在常染色體上還是在性染色體上;二、學生自己選擇適當?shù)碾s交組合,用于判斷性狀的顯隱性及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關系,預測結果并得出結論;三、遺傳病的遺傳方式的判斷與概率的計算;四、根據(jù)實驗結果,判斷控制相關性狀的等位基因的對數(shù)。1.對于利用遺傳規(guī)律進行相關的推導計算,一是先根據(jù)常規(guī)分析判斷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再根據(jù)題意推導出相關基因型的表現(xiàn)型,最后算出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二是假設題干中給出了9∶3∶3∶1的變形(如12∶3∶1,9∶6∶1、9∶3∶4、9∶7、15∶1等),那么根本思路是用自由組合定律來解題,并根據(jù)題目給定的信息確定各種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的對應關系,再進行相應的分析;三是對伴性遺傳的判斷要注意這幾個問題:(1)一般來說,特定性狀只出現(xiàn)在某個性別的個體身上,那么可判斷為伴性遺傳;(2)交叉遺傳,如父傳女,母傳子,可認為是伴性遺傳。2.對于遺傳實驗的設計和分析,一般都遵循“四部曲〞:第一步是選擇相關實驗材料合理進行分組編號;第二步是合理完成實驗操作流程;第三步是在相同且適宜的環(huán)境中完成實驗過程以獲得實驗現(xiàn)象或結果;第四步是預測、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分析結果時要抓住原因與結果的內(nèi)在的必然聯(lián)系,同時要注意答案的科學性、合理性及完整性,以免遺漏得分點。得出結論一般是對自變量與因變量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作出規(guī)律性總結,該結論對于相應的生物學現(xiàn)象或事實具有普遍性。在書寫答案時,驗證性試題的答案,一般是根據(jù)所學的知識,書寫出與所學知識相符的一方面即可。而探究性試題要充分考慮結果的多樣性,答案的格式為:假設……那么……。改正實驗要特別注意,不同于實驗設計,要求是在原有的根底之上,完善原有的實驗方案,答題時假設進行重新設計,很有可能會被判零分。3.遺傳推斷題最常見的是推斷遺傳類型與遺傳方式,再根據(jù)題干條件(如異?;蛑滤赖惹闆r)作答。常見的解題思路如下:【例1】(2021山東卷)玉米是雌雄同株異花植物,利用玉米純合雌雄同株品系M培育出雌株突變品系,該突變品系的產(chǎn)生原因是2號染色體上的基因Ts突變?yōu)閠s,Ts對ts為完全顯性。將抗玉米螟的基因A轉入該雌株品系中獲得甲、乙兩株具有玉米螟抗性的植株,但由于A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甲植株的株高表現(xiàn)正常,乙植株矮小。為研究A基因的插入位置及其產(chǎn)生的影響,進行了以下實驗:實驗一:品系M(TsTs)×甲(Atsts)→F1中抗螟∶非抗螟約為1∶1實驗二:品系M(TsTs)×乙(Atsts)→F1中抗螟矮株∶非抗螟正常株高約為1∶1(1)實驗一中作為母本的是,實驗二的F1中非抗螟植株的性別表現(xiàn)為(填“雌雄同株〞、“雌株〞或“雌雄同株和雌株〞)。(2)選取實驗一的F1抗螟植株自交,F2中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約為2∶1∶1。由此可知,甲中轉入的A基因與ts基因(填“是〞或“不是〞)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F2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是。假設將F2中抗螟雌雄同株與抗螟雌株雜交,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3)選取實驗二的F1抗螟矮株自交,F2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抗螟矮株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株約為3∶1∶3∶1,由此可知,乙中轉入的A基因(填“位于〞或“不位于〞)2號染色體上,理由是。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低于預期值,說明A基因除導致植株矮小外,還對F1的繁殖造成影響,結合實驗二的結果推斷這一影響最可能是。F2抗螟矮株中ts基因的頻率為,為了保存抗螟矮株雌株用于研究,種植F2抗螟矮株使其隨機受粉,并僅在雌株上收獲籽粒,籽粒種植后發(fā)育形成的植株中抗螟矮株雌株所占的比例為?!敬痤}技巧】此題考查基因別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掌握基因別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和常見的別離比,能夠根據(jù)題意和實驗結果分析相關個體的基因型及其比例,充分利用題干中的條件和比例推導導致后代比例異常的原因,這是該題考查的難點,能夠利用配子法計算相關個體的比例,這是解答該題的重點。根據(jù)題意可知,基因Ts存在時玉米表現(xiàn)為雌雄同株,當基因Ts突變?yōu)閠s后玉米表現(xiàn)為雌株,玉米雌雄同株品系M的基因型為TsTs,那么實驗中品系M作為父本,品系甲和乙的基因型為tsts,均作為母本。由于基因A只有一個插入到玉米植株中,因此該玉米相當于雜合子,可以看作AO,沒有插入基因A的植株基因型看作OO,那么分析實驗如下:實驗一:品系M(OOTsTs)×甲(AOtsts)→F1抗螟雌雄同株1(AOTsts)∶非抗螟雌雄同株1(OOTsts);讓F1抗螟雌雄同株(AOTsts)自交,假設基因A插入到基因ts所在的一條染色體上,那么F1抗螟雌雄同株(AOTsts)產(chǎn)生的配子為Ats、OTs,那么F2為抗螟雌株(1AAtsts)∶抗螟雌雄同株(2AOTsts)∶非抗螟雌雄同株(1OOTsTs),該假設與題意相符合,因此說明實驗一中基因A與基因ts插入到同一條染色體上。實驗二:品系M(OOTsTs)×乙(AOtsts)→F1抗螟雌雄同株矮株1(AOTsts)∶非抗螟雌雄同株正常株高1(OOTsts),選取F1抗螟雌雄同株矮株(AOTsts)自交,后代中出現(xiàn)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非抗螟雌株=3∶1∶3∶1,其中雌雄同株∶雌株=3∶1,抗螟∶非抗螟=1∶1,說明抗螟性狀與性別之間發(fā)生了自由組合現(xiàn)象,說明基因A與基因ts沒有插入到同一條染色體上,那么基因A與基因ts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符合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其中雌雄同株∶雌株=3∶1,但是抗螟∶非抗螟=1∶1不符合理論結果3∶1,說明有致死情況出現(xiàn)?!窘馕觥?1)根據(jù)題意和實驗結果可知,實驗一中玉米雌雄同株品系M的基因型為TsTs,為雌雄同株,而甲品系的基因型為tsts,為雌株,作母本,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實驗二F1中的非抗螟植株基因型為OOTsts,因此為雌雄同株。(2)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實驗一的F1抗螟雌雄同株(AOTsts)自交,F2為抗螟雌株(1AAtsts)∶抗螟雌雄同株(2AOTsts)∶非抗螟雌雄同株(1OOTsTs),符合基因別離定律的結果,說明實驗一中基因A與基因ts插入到同一條染色體上,F2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為AAtsts。將F2中抗螟雌株(AAtsts)與抗螟雌雄同株(AOTsts)進行雜交,抗螟雌株(AAtsts)只產(chǎn)生一種配子Ats,抗螟雌雄同株(AOTsts)作為父本產(chǎn)生兩種配子,即Ats、OTs,那么其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抗螟雌株∶抗螟雌雄同株=1∶1。(3)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實驗二中選取F1抗螟雌雄同株矮株(AOTsts)自交,后代中出現(xiàn)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非抗螟雌株=3∶1∶3∶1,其中雌雄同株∶雌株=3∶1,抗螟∶非抗螟=1∶1,說明抗螟性狀與性別之間發(fā)生了自由組合現(xiàn)象,故乙中基因A不位于基因ts的2號染色體上,且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低于預期值,說明A基因除導致植株矮小外,還影響了F1的繁殖。根據(jù)實驗結果可知,在實驗二的F1中,后代抗螟雌雄同株矮株(AOTsts)∶非抗螟雌雄同株正常株高(OOTsts)=1∶1,那么說明含A基因的卵細胞發(fā)育正常,而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低于預期值,故推測最可能是F1產(chǎn)生的含基因A的雄配子不育導致后代中雄配子只產(chǎn)生了OTs和Ots兩種,才導致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低于預期值的現(xiàn)象。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實驗二的F2中雌雄同株∶雌株=3∶1,故F2抗螟矮株中ts基因的頻率不變,仍然為1/2;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F2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的基因型為1/3AOTsTs、2/3AOTsts,抗螟矮株雌株的基因型為AOtsts,由于F1含基因A的雄配子不育,那么1/3AOTsTs、2/3AOTsts產(chǎn)生的雄配子為2/3OTs、1/3Ots,AOtsts產(chǎn)生的雌配子為1/2Ats、1/2Ots,故雌株上收獲的籽粒發(fā)育成的后代中抗螟矮株雌株AOtsts所占的比例為(1/2)×(1/3)=1/6。【答案】(1)甲雌雄同株(2)是AAtsts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1∶1(3)不位于抗螟性狀與性別性狀間是自由組合的,因此A基因不位于Ts、ts基因所在的2號染色體上含A基因的雄配子不育1/21/6【例2】(2021全國Ⅰ卷)遺傳學理論可用于指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實踐。答復以下問題。(1)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在不發(fā)生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情況下,產(chǎn)生基因重新組合的途徑有兩條,分別是。(2)在誘變育種過程中,通過誘變獲得的新性狀一般不能穩(wěn)定遺傳,原因是,假設要使誘變獲得的性狀能夠穩(wěn)定遺傳,需要采取的措施是?!敬痤}技巧】此題考查基因重組和育種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掌握基因重組的概念和分類、誘變育種的原理和應用,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題。需要注意的是基因重組包括:①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中,隨著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②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體時期,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著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換而發(fā)生交換,導致染色單體上的基因重組。誘變育種可以提高突變率,在較短時間內(nèi)獲得更多的優(yōu)良變異類型。其原理是基因突變?!窘馕觥?1)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基因重組的途徑有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交叉互換。(2)在誘變育種過程中,誘變獲得的新個體通常為雜合子,自交后代會發(fā)生性狀別離,故可以將該個體進行自交,篩選出符合性狀要求的個體后再自交,重復此過程,直到不發(fā)生性狀別離,即可獲得能穩(wěn)定遺傳的純合子。【答案】(1)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隨著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著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換而發(fā)生交換,導致染色單體上的基因重組(2)控制新性狀的基因是雜合的(3)通過自交篩選性狀能穩(wěn)定遺傳的子代【例3】(2021全國Ⅲ卷)普通小麥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糧食作物。普通小麥的形成包括不同物種雜交和染色體加倍過程,如下列圖(其中A、B、D分別代表不同物種的一個染色體組,每個染色體組均含7條染色體)。在此根底上,人們又通過雜交育種培育出許多優(yōu)良品種。答復以下問題。(1)在普通小麥的形成過程中,雜種一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普通小麥是雜種二染色體加倍形成的多倍體,普通小麥體細胞中有條染色體。一般來說,與二倍體相比,多倍體的優(yōu)點是(答出2點即可)。(2)假設要用人工方法使植物細胞染色體加倍,可采用的方法有(答出1點即可)。(3)現(xiàn)有甲、乙兩個普通小麥品種(純合體),甲的表現(xiàn)型是抗病易倒伏,乙的表現(xiàn)型是易感病抗倒伏。假設要以甲、乙為實驗材料設計實驗獲得抗病抗倒伏且穩(wěn)定遺傳的新品種,請簡要寫出實驗思路?!敬痤}技巧】此題考查染色體變異和育種的相關知識,理解多倍體育種的過程是此題的難點,同時設計實驗需要理解雜交育種的步驟。圖中是普通小麥的育種過程,一粒小麥和斯氏麥草雜交形成雜種一,經(jīng)過加倍后形成擬二粒小麥(AABB),再和滔氏麥草雜交獲得雜種二(ABD),然后加倍形成普通小麥(AABBDD)。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導致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窘馕觥?1)雜種一是一粒小麥和斯氏麥草雜交的產(chǎn)物,雜種一細胞內(nèi)含有一粒小麥和斯氏麥草各一個染色體組,所以細胞內(nèi)不含同源染色體,不能進行正常的減數(shù)分裂,因此雜種一高度不育。普通小麥含有6個染色體組,每個染色體組有7條染色體,所以其體細胞中有42條染色體。多倍體植株通常莖稈粗壯,葉片、果實和種子都比較大,糖類和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的含量都有所增加。(2)人工誘導植物細胞染色體加倍可以采用秋水仙素處理。(3)為獲得穩(wěn)定遺傳的抗病抗倒伏的小麥,可以利用雜交育種,設計思路如下:將甲和乙兩品種雜交獲得F1,將F1植株進行自交,選取F2中既抗病又抗倒伏、且自交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別離的植株,即為穩(wěn)定遺傳的抗病又抗倒伏的植株。【答案】(1)無同源染色體,不能進行正常的減數(shù)分裂42營養(yǎng)物質含量高、莖稈粗壯(2)秋水仙素處理(3)甲、乙兩個品種雜交,F1自交,選取F2中既抗病又抗倒伏、且自交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別離的植株?!纠?】(2021全國Ⅱ卷)大豆蛋白在人體內(nèi)經(jīng)消化道中酶的作用后,可形成小肽(短的肽鏈)。答復以下問題。(1)在大豆細胞中,以mRNA為模板合成蛋白質時,除mRNA外還需要其他種類的核酸分子參與,它們是。(2)大豆細胞中大多數(shù)mRNA和RNA聚合酶從合成部位到執(zhí)行功能部位需要經(jīng)過核孔。就細胞核和細胞質這兩個部位來說,作為mRNA合成部位的是,作為mRNA執(zhí)行功能部位的是;作為RNA聚合酶合成部位的是,作為RNA聚合酶執(zhí)行功能部位的是。(3)局部氨基酸的密碼子如表所示。假設來自大豆的某小肽對應的編碼序列為UACGAACAUUGG,那么該小肽的氨基酸序列是。假設該小肽對應的DNA序列有3處堿基發(fā)生了替換,但小肽的氨基酸序列不變,那么此時編碼小肽的RNA序列為。氨基酸密碼子色氨酸UGG谷氨酸GAAGAG酪氨酸UACUAU組氨酸CAUCAC【答題技巧】此題考查蛋白質合成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能夠識記蛋白質的合成過程以及密碼子的相關知識,結合實例準確答題?!窘馕觥?1)翻譯過程中除了需要mRNA外,還需要的核酸分子是組成核糖體的rRNA和轉運氨基酸的tRNA。(2)就細胞核和細胞質這兩個部位來說,mRNA是在細胞核內(nèi)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的,合成后需進入細胞質翻譯出相應的蛋白質。RNA聚合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在細胞質中合成后,進入細胞核用于合成RNA。(3)根據(jù)該小肽的編碼序列和對應的局部密碼子表可知,該小肽的氨基酸序列是酪氨酸-谷氨酸-組氨酸-色氨酸。由于谷氨酸、酪氨酸、組氨酸對應的密碼子各有兩種,故可知小肽對應的DNA序列有3處堿基發(fā)生替換后,氨基酸序列不變,那么形成的編碼序列為UAUGAGCACUGG?!敬鸢浮?1)rRNA、tRNA(2)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質細胞核(3)酪氨酸-谷氨酸-組氨酸-色氨酸UAUGAGCACUGG【例5】(2021天津卷)小麥的面筋強度是影響面制品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制作優(yōu)質面包需強筋面粉,制作優(yōu)質餅干需弱筋面粉等。小麥有三對等位基因(A/a,B1/B2,D1/D2)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控制合成不同類型的高分子量麥谷蛋白(HMW),從而影響面筋強度??蒲腥藛T以兩種純合小麥品種為親本雜交得F1,F1自交得F2,以期選育不同面筋強度的小麥品種。相關信息見下表。基因基因的表達產(chǎn)物(HMW)親本F1育種目標小偃6號安農(nóng)91168強筋小麥弱筋小麥A甲++++-B1乙-++-+B2丙+-++-D1丁+-+-+D2戊-+++-注:“+〞表示有相應表達產(chǎn)物;“-〞表示無相應表達產(chǎn)物據(jù)表答復。(1)三對基因的表達產(chǎn)物對小麥面筋強度的影響表達了基因可通過控制來控制生物體的性狀。(2)在F1植株上所結的F2種子中,符合強筋小麥育種目標的種子所占比例為,符合弱筋小麥育種目標的種子所占比例為。(3)為獲得純合弱筋小麥品種,可選擇F2中只含產(chǎn)物的種子,采用等育種手段,選育符合弱筋小麥育種目標的純合品種?!敬痤}技巧】此題是一道綜合性強的遺傳學題,解題突破口在于將圖表中的基因的表達產(chǎn)物與個體的基因型聯(lián)系起來,實際上難度不大。此題聯(lián)系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和育種的相關知識綜合考查遺傳學相關規(guī)律的應用。由題意分析可知,親本小偃6號的基因型為AAB2B2D1D1,安農(nóng)91168的基因型為AAB1B1D2D2,育種目標中強筋小麥的基因型為AAB2B2D2D2,弱筋小麥的基因型為aaB1B1D1D1,由此再結合自由組合定律解題即可。【解析】(1)由題意“控制合成不同類型的高分子量麥谷蛋白(HMW),從而影響面筋強度〞可知,三對基因的表達產(chǎn)物對小麥面筋強度的影響表達了基因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2)由分析可知,親本小偃6號的基因型為AAB2B2D1D1,安農(nóng)91168的基因型為AAB1B1D2D2,那么F1的基因型為AAB1B2D1D2,而育種目標中強筋小麥的基因型為AAB2B2D2D2,弱筋小麥的基因型為aaB1B1D1D1,根據(jù)自由組合定律可得出,F2中符合強筋小麥育種目標的種子占1×(1/4)×(1/4)=1/16,符合弱筋小麥育種目標的種子占0。(3)為獲得純合弱筋小麥品種(aaB1B1D1D1),能從F2中選擇的只能是AAB1B1D1D1,即含有甲、乙和丁產(chǎn)物的小麥種子,要想獲得aaB1B1D1D1,由于小麥AAB1B1D1D1沒有a基因,那么需要通過誘變或基因工程使其獲得a基因,或通過將其與不含甲產(chǎn)物的小麥品種進行雜交以獲得aa的個體。【答案】(1)蛋白質的結構(2)1/160(3)甲、乙、丁誘變、基因工程、將其與不含甲產(chǎn)物的小麥品種進行雜交1.(2021北京二模)某種成熟沙梨果皮顏色由兩對基因控制。a基因控制果皮呈綠色,A基因控制果皮呈褐色,而B基因只對基因型為Aa的個體有一定抑制作用而使果皮呈黃色。果皮表現(xiàn)型除受上述基因控制外同時還受環(huán)境的影響?,F(xiàn)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表所示:組別親代F1表現(xiàn)型F1自交所得F2表現(xiàn)型及比例一綠色×褐色全為黃色褐色∶黃色∶綠色=6∶6∶4二全為褐色褐色∶黃色∶綠色=10∶2∶4(1)某分生組織細胞中的B基因所在的DNA由甲、乙兩條鏈構成,經(jīng)間期復制后,在后期結束時甲、乙兩條鏈分布于(填“同一條〞或“不同的〞)染色體上。(2)根據(jù)第一組實驗分析控制沙梨果皮顏色遺傳的兩對等位基因(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3)研究者將第一組親本引種到異地重復實驗,結果如第二組,比較兩組實驗結果,基因型為對應的沙梨果皮表現(xiàn)型具有差異。(4)研究者認為第二組F1全為褐色不是引種后某個基因突變所致。假設是某個基因突變,F1的基因型及F2的表現(xiàn)型情況為,那么與雜交結果不一致,從而判斷可能是環(huán)境因素導致的。(5)假設在異地條件下的第二組F2個體自交,局部個體無論自交多少代,都不會發(fā)生性狀別離,這樣的個體在F2中所占的比例為。【解析】(1)由于DNA分子的復制方式是半保存復制,間期DNA復制后,甲、乙兩條鏈分別位于不同的DNA分子上,兩個DNA分子位于姐妹染色單體上,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形成兩條子染色體,甲、乙兩條單鏈位于兩條子染色體上。(2)第一組實驗,綠色(aa__)×褐色(AA__或Aabb),F1全部是黃色(AaB_),F1自交,F2的性狀別離比為6∶6∶4,是9∶3∶3∶1的變式,說明F1是雙雜合子,兩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那么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AAbb(或aabb、AABB),F1的基因型為AaBb。(3)第二組實驗的F2的組合數(shù)為16,說明其F1的基因型也為AaBb,那么理論上F2褐色(AA__、Aabb)∶黃色(AaB_)∶綠色(aa__)=6∶6∶4,而第二組實驗F2中褐色∶黃色∶綠色=10∶2∶4,說明黃色有4份變成了褐色,其基因型應該為AaBb。(4)F1的基因型為AaBb,應該表現(xiàn)為黃色,而實際上表現(xiàn)為褐色,假設是發(fā)生了基因突變,那么基因型可能為AABb或Aabb,其后代不會出現(xiàn)16個組合,也不會出現(xiàn)黃色,與結果不符合,說明不是基因突變導致的,應該是環(huán)境引起的。(5)第二組實驗中,F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褐色(AA__、Aabb、AaBb)∶黃色(AaBB)∶綠色(aa__)=10∶2∶4,其中AA__、aa__無論自交多少次,都不會發(fā)生性狀別離,它們共占1/4+1/4=1/2?!敬鸢浮?1)不同的(2)遵循(3)AaBb(4)F1的基因型為AABb或Aabb,其自交后代無黃色產(chǎn)生(F2表現(xiàn)型全為褐色或褐色∶綠色=3∶1)(5)1/22.(2021柳州一模)有研究者對基因型為EeXFY的某動物精巢切片進行顯微觀察,繪制了圖1中三幅細胞分裂示意圖(僅表示局部染色體);圖2中細胞類型是依據(jù)不同時期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和核DNA分子數(shù)的數(shù)量關系而劃分的。答復以下問題。(1)圖1中細胞甲的名稱是。假設細胞乙產(chǎn)生的一個精細胞的基因型為E,那么另外三個精細胞的基因型為,這種變異屬于變異。(2)圖2中類型b的細胞對應圖1中的細胞有。(3)圖2中類型c的細胞含個染色體組,可能含有對同源染色體。(4)著絲點分裂導致圖2中一種細胞類型轉變?yōu)榱硪环N細胞類型,其轉變的具體情況有、(用圖中字母和箭頭表示)?!窘馕觥?1)由圖1可知,細胞甲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細胞,因此表示次級精母細胞。假設細胞乙產(chǎn)生的一個精細胞的基因型為E,說明X與Y沒有別離,那么另外三個精細胞的基因型為E、eXFY、eXFY,這種變異屬于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2)圖2中類型b的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或者處于有絲分裂前期、中期,對應圖1中的細胞乙和丙。(3)圖2中類型c的細胞可能是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細胞也可能是體細胞,所以細胞中含2個染色體組,可能含有0或n對同源染色體。(4)著絲點分裂導致圖2中一種細胞類型轉變?yōu)榱硪环N細胞類型,即染色體∶核DNA由1∶2轉變?yōu)?∶1,其轉變的具體情況有b→a、d→c。【答案】(1)次級精母細胞E、eXFY、eXFY染色體(或染色體數(shù)目)(2)乙和丙(3)20或n(4)b→ad→c3.(2021揚州三模)某XY型性別決定的昆蟲種群中,有正常翅灰體和正常翅黃體兩種類型。偶然發(fā)現(xiàn)了1只卷翅灰體雌性個體,利用該個體進行實驗,結果如下表,該卷翅與正常翅受A、a基因的控制,灰體與黃體受B、b基因的控制,請分析答復以下問題。子代表現(xiàn)雜交組合卷翅灰體卷翅黃體正常翅灰體正常翅黃體組合一:卷翅灰體(♀)×正常翅灰體(♂)159只80只161只79只組合二:F1卷翅灰體(♀)×F1卷翅灰體(♂)215只108只71只36只(1)從變異的角度分析,最初那只卷翅雌性個體的出現(xiàn)是的結果,F1中卷翅黃體個體的出現(xiàn)是的結果。(2)從雜交后代的比例看,控制翅型與體色的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對同源染色體上,控制(填性狀)的基因純合致死。(3)為確定卷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位于X染色體上,可通過統(tǒng)計(填“組合一〞或“組合二〞)雜交子代的性狀表現(xiàn)來確定:
假設,那么該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假設,那么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窘馕觥?1)根據(jù)題意分析,某昆蟲種群只有正常翅灰體和正常翅黃體兩種類型,沒有卷翅個體,因此偶然出現(xiàn)的卷翅灰體雌性個體應該是基因突變的結果;該卷翅灰體雌性個體與正常翅灰體雄性個體雜交,后代出現(xiàn)了不同于兩個親本的表現(xiàn)型,是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的結果,屬于基因重組。(2)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且控制灰體的B基因純合致死。(3)為了確定卷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X染色體上,可以通過統(tǒng)計組合二雜交子代的性狀表現(xiàn)來確定,假設雌性和雄性中卷翅與正常翅的比例都是3∶1,說明該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假設雌性全為卷翅,雄性中卷翅與正常翅的比例是1∶1,說明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敬鸢浮?1)基因突變基因重組(2)兩灰體(3)組合二雌性和雄性中卷翅與正常翅的比例都是3∶1雌性全為卷翅,雄性中卷翅與正常翅的比例是1∶14.(2021云南二模)以下列圖分別表示生物體細胞內(nèi)的兩個生理過程圖解,請分析答復以下問題。(1)圖中涉及的遺傳信息傳遞方向為(以流程圖的形式表示)。(2)圖乙所示的生理過程①的發(fā)生需要的酶是,該過程發(fā)生時DNA—RNA雜交區(qū)域中與A配對的堿基為。結構c是,其上的3個堿基(UCA)稱為。(3)假設圖乙形成的b中,G和C分別占全部堿基的16%和32%,那么a中C占全部堿基的比例是?!窘馕觥?1)圖甲為DNA分子復制,圖乙為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過程,涉及的遺傳信息傳遞方向為。(2)圖乙所示的生理過程①為轉錄過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該過程發(fā)生時DNA—RNA雜交區(qū)域中與A(位于RNA上或DNA上)配對的堿基為T或U。結構c為轉運氨基酸的tRNA,其上的3個堿基(UCA)稱為反密碼子,與密碼子互補配對。(3)假設圖乙中轉錄形成的b(單鏈mRNA)中,G和C堿基分別占全部堿基的16%和32%,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那么可知,a(雙鏈DNA分子)中C占全部堿基的比例是16%+32%【答案】(1)(2)RNA聚合酶T或UtRNA反密碼子(3)24%5.(2021河南三模)以下列圖表示真核生物細胞中基因轉錄生成的hnRNA,經(jīng)過剪接成為成熟的mRNA,進而翻譯出蛋白質的過程。答復以下問題。(1)該圖中涉及的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是(以流程圖的形式表示)。(2)hnRNA經(jīng)過剪接成為成熟mRNA的過程發(fā)生在(填場所)中,形成的正常mRNA的作用是。(3)假設圖中異常mRNA也編碼合成了蛋白質,但異常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小于正常蛋白質的,原因可能是。(4)假設一個精原細胞的一條染色體上,X基因的一個A被替換成T,那么由該精原細胞產(chǎn)生的精子攜帶該突變基因的概率是。(5)上述突變基因的兩個攜帶者婚配,子代含該突變基因的概率是。【解析】(1)題圖表示轉錄和翻譯過程,因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農(nóng)業(yè)合作社與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企業(yè)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南京市家庭裝修工程承包合同書4篇
- 2025年度醫(yī)療設施純勞務分包合同4篇
- 熱氣流探測器在火災檢測中的工作原理
- 2025版寧夏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質量安全監(jiān)測服務合同3篇
- 2025年度個人挖掘機械操作培訓合同4篇
- 2025年度星級酒店餐飲承包與托管一體化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農(nóng)村信用社農(nóng)村扶貧貸款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拆除工程合同違約責任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室內(nèi)墻面批白翻新施工合同
- 不同茶葉的沖泡方法
- 光伏發(fā)電并網(wǎng)申辦具體流程
- 建筑勞務專業(yè)分包合同范本(2025年)
- 企業(yè)融資報告特斯拉成功案例分享
- 五年(2020-2024)高考地理真題分類匯編(全國版)專題12區(qū)域發(fā)展解析版
- 《阻燃材料與技術》課件 第8講 阻燃木質材料
- 低空經(jīng)濟的社會接受度與倫理問題分析
- GB/T 4732.1-2024壓力容器分析設計第1部分:通用要求
- 河北省保定市競秀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學試題(解析版)
-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件
- 六編元代文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