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一 樹立科學思維觀念 遵循邏輯思維規(guī)則(精講教案)(新教材新高考)_第1頁
專題一 樹立科學思維觀念 遵循邏輯思維規(guī)則(精講教案)(新教材新高考)_第2頁
專題一 樹立科學思維觀念 遵循邏輯思維規(guī)則(精講教案)(新教材新高考)_第3頁
專題一 樹立科學思維觀念 遵循邏輯思維規(guī)則(精講教案)(新教材新高考)_第4頁
專題一 樹立科學思維觀念 遵循邏輯思維規(guī)則(精講教案)(新教材新高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一樹立科學思維觀念遵循邏輯思維規(guī)則教學設計【考綱考情素養(yǎng)】課標要求1.1描述常見的思維活動,體會思維是人所特有的屬性,了解思維的基本形態(tài)和特征;懂得正確思維的基本條件。1.2區(qū)分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掌握科學思維的特點,體悟學會科學思維的意義2.1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內(nèi)涵和外延的統(tǒng)一。2.2知道判斷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當判斷的條件;學會正確運用判斷;結合具體的判斷活動,區(qū)分判斷的不同類型。2.3了解推理的類型;掌握演繹推理的方法;學會歸納推理、類比推理;評析常見的推理錯誤。2.4辨析常見的邏輯錯誤,掌握形式邏輯的三個基本規(guī)律核心素養(yǎng)1.政治認同: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fā)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tǒng)一。領會學習科學思維對提升中學生思想水平和政治覺悟意義。2.科學精神:理解概念的內(nèi)涵、外延、特征,準確地把握概念掌握判斷的基本特征;性質判斷的基本形式;關系判斷中的“關系的性質”;聯(lián)言判斷的結構及其邏輯性質;選言判斷的結構、種類及其邏輯性質;假言判斷的結構、種類及其邏輯性質。事物存在的可能情況是多種多樣的,人們不可能對其中的每種情況都通過實踐來認識,這就需要運用選言推理,在事物諸多可能情況中作出某種選擇。日常生活工作中,歸納推理、類比推理具有重要作用。【核心突破】考點一:走進思維世界一、思維的含義1.思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1)廣義的思維與意識同義。感性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現(xiàn)象和外部聯(lián)系的反映,是認識的初級階段。(2)狹義的思維與理性認識同義?!斑壿嬇c思維”中所說的“思維”主要是從狹義角度來講的,指認識的高級階段,是對事物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的反映。2.戰(zhàn)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等,是對人類理性認識方式的高度概括,是人們認識事物本質、把握事物規(guī)律的重要的思維方式,是具有指導性和針對性的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二、思維的特征1.思維具有間接性思維能夠憑借獲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經(jīng)驗和知識,透過事物的現(xiàn)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實現(xiàn)對未知事物的認識。2.思維具有概括性思維能夠從多種事物及其各種各樣的屬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抓住內(nèi)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把握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3.思維具有能動性(1)思維能夠提煉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別于客觀實際的認識。正確的思維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錯誤的思維歪曲地反映認識對象。(2)思維在實踐中產(chǎn)生,在實踐中發(fā)展,又反作用于實踐。正確的思維能夠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xiàn)預期的目的。三、思維的基本形態(tài)1.出于不同的目的,依據(jù)不同的標準,人們對思維的形態(tài)有不同的認識和分類(1)從思維的方向看,有向不同方向擴散的發(fā)散思維和向同一方向收斂的聚合思維。(2)從思維對認識對象的思考角度看,有整體地認識對象的綜合思維和分別地認識對象的分析思維。(3)從思維反映認識對象的方式看,有用聯(lián)系、發(fā)展、全面的觀點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的辯證思維和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的形而上學思維。(4)根據(jù)思維運行的基本單元的不同,可以將思維分為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①含義:如果人的思維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屬性,通過語詞鞏固下來,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就屬于抽象思維。如果人的思維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就屬于形象思維。②地位: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是思維的基本形態(tài)。四、思維基本形態(tài)的特征1.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區(qū)別(1)抽象思維以概念、判斷和推理等反映認識對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抽象思維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單元的概念性、運行方式的指導性和思維表達的嚴謹性。(2)形象思維在感覺、知覺和表象的基礎上,運用聯(lián)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認識對象,觸及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形象思維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單元的形象性、運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維表達的情感性。2.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聯(lián)系在實際思維活動中,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雖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考點二:把握邏輯要義一、“邏輯”的不同用法1.不同含義現(xiàn)代漢語中的“邏輯”,或者與“規(guī)律”同義,或者指“邏輯規(guī)律與規(guī)則”,或者指認識問題的某種“思維方法”,或者指“邏輯學”這門學問。2.不同用法“規(guī)律”意義上的“邏輯”是所有科學的研究對象?!斑壿嬕?guī)律與規(guī)則”,以及“思維方法”意義上的“邏輯”才是邏輯學的研究對象。邏輯學研究試圖將邏輯規(guī)律與規(guī)則運用到實際思維中,以區(qū)分正確的思維方法和不正確的思維方法。作為工具性學科的邏輯學是為把握“規(guī)律”服務的。二、狹義邏輯學與廣義邏輯學1.含義(1)歷史上人們曾把所有研究思維規(guī)律與方法的學問都稱為邏輯學。(2)隨著學科分化,人們把研究思維形式結構及其規(guī)律的形式邏輯視為狹義的邏輯學,而把含有狹義的邏輯學和研究辯證思維中的規(guī)律、規(guī)則與方法的辯證邏輯等視為廣義的邏輯學。2.形式邏輯特別關注推理問題(1)推理是由前提和結論構成的,由前提推導結論,前提作為結論的理由。(2)從形式邏輯角度看,從真前提推出真結論,并不取決于思想的具體內(nèi)容,而是取決于思想的形式結構。(3)形式邏輯的核心任務是要把握從真前提推導出真結論的規(guī)律和規(guī)則。(4)把推理的理由講出來作為“論點”的“論據(jù)”,就構成了通常所說的“論證”。用這樣的論證方式去說服人,讓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或者用這樣的論證方式去反駁別人的觀點,就構成了“論辯”。論證和論辯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響說服的效果。3.學習狹義邏輯學的基本知識與方法的必要性學習狹義邏輯學的基本知識與方法,是學習廣義邏輯學的基礎。遵循形式邏輯的規(guī)律與規(guī)則,是正確思維的必要條件。三、同一律:思維的確定性要求1.公式(1)公式表達:“A是A”。(2)公式意思: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2.要求同一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轉移論題。故意違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邏輯錯誤叫作“偷換概念”或“偷換論題”。3.條件性(1)在不同的時間或不同的條件下,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斷,同一律并不要求它們一定是同一的。(2)同一律并不否認認識對象的復雜多樣性及其變化和發(fā)展。它所反對的,只限于時間、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任意變更概念或判斷。四、矛盾律:思維的一致性要求1.公式(1)公式表達:“A不是非A”。(2)公式意思: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它的否定論斷“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2.要求矛盾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違反矛盾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自相矛盾”。3.邏輯矛盾與客觀矛盾思維中出現(xiàn)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辯證法所講的事物的客觀矛盾。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時間、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作的論斷而言的,自相矛盾的論斷是對客觀實際的錯誤反映??陀^事物是變化發(fā)展的,此事物可以變成彼事物。從不同時間、不同方面對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論斷,并不是自相矛盾的。三、排中律:思維的明確性要求1.公式(1)公式表達:“A或者非A”。(2)公式意思: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2.要求排中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不成立。也就是說,不能同時否認“A”,又否認“非A”,對“是”與“非”各打五十大板。違反排中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兩不可”。3.矛盾律與排中律的區(qū)別矛盾律表明,論斷“A”和“非A”必有一假;排中律進一步表明,“A”和“非A”必有一真。識別與把握“A”和“非A”這種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矛盾關系,對于提升邏輯思維能力有重要意義??键c三:領會科學思維一、科學思維的含義這里所說的科學思維,泛指符合認識規(guī)律、遵循邏輯規(guī)則的思維,是能夠達到正確認識結果的思維。二、科學思維的特征1.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茖W思維總是從實際出發(fā),力圖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2.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預見性。科學思維總是通過對事物歷史與現(xiàn)實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并對事物的發(fā)展趨勢、發(fā)展前景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斷。3.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檢驗性。思維的結果必須接受實踐的檢驗。三、學習科學思維的思維素養(yǎng)意義1.有利于我們糾正邏輯錯誤,駁斥詭辯,捍衛(wèi)真理。2.學習科學思維,有利于我們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fā)展規(guī)律。3.學習科學思維,有利于我們把握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從而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提高我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四、學習科學思維的思想政治意義1.學習科學思維,有助于我們認清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和階段性特征,正確認識不同的社會實踐中的國情和世情,準確把握我們所在的歷史方位,提高我們的政治站位,提升我們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覺悟。2.學習科學思維,有助于我們發(fā)揚科學精神,積極投身于當代中國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chuàng)新,以銳意進取的態(tài)度和負責任的行動促進社會和諧,助力國家強盛和民族復興??键c四準確把握概念一、概念的含義1.概念的定義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2.概念與屬性(1)屬性:事物的性質和關系統(tǒng)稱為屬性。事物的屬性可分為本質屬性和非本質屬性。本質屬性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使該事物同其他事物區(qū)別開來的內(nèi)部規(guī)定性。(2)概念與屬性的關系:概念是通過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維形式。3.概念與語詞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但并非一個語詞在任何場合都一定表達同一個概念。不同的語詞可以表達同一個概念。同一個語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二、概念的基本特征1.概念的內(nèi)涵與外延(1)概念的內(nèi)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它反映事物“質”的規(guī)定性,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究竟“是什么”。(2)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事物的范圍,它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有哪些”。2.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1)相容關系①含義:兩個概念在所指范圍上具有相同的部分,為相容關系。②種類:全同關系——兩個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屬種關系或種屬關系——一個概念的外延包含著另一個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為屬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為種概念;交叉關系——兩個概念之間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③圖示設A、B為任意兩個外延相容的概念,其相容關系可以用圖表示為:(2)不相容關系①含義:兩個概念在所指范圍上不具有相同部分,為不相容關系。不相容關系又稱為全異關系。②種類:矛盾關系——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等于該屬概念的外延;反對關系——兩個具有全異關系的概念包含在一個屬概念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小于該屬概念的外延。③圖示設A、B為任意兩個外延不相容的概念,其不相容關系可以用圖表示為:設A、B為任意兩個外延不相容的概念,C為A、B共同的屬概念,其矛盾關系和反對關系可以用圖表示為:三、明確內(nèi)涵的方法(定義法)1.定義的含義、目的、構成和方法(1)含義:定義是從內(nèi)涵方面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2)目的:給一個概念下定義,就是用簡明的語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3)構成:定義由被定義項、定義項和定義聯(lián)項三部分構成。(4)定義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種差加屬概念。2.下一個正確定義的要求(1)應該具備相應的科學知識,正確地認識對象,把握其本質屬性。(2)應該遵循必要的邏輯規(guī)則①定義項與被定義項的外延必須全同。否則,就會犯“定義過寬”或“定義過窄”的邏輯錯誤。②定義項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否則,就會犯“同語反復”或“循環(huán)定義”的邏輯錯誤。③定義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定形式只是說明被定義項不是什么,而沒有揭示它究竟是什么。違反這一邏輯規(guī)則,就會犯“否定定義”的邏輯錯誤。④定義不能用比喻。否則,就會犯“比喻定義”的邏輯錯誤。四、明確外延的方法1.劃分的含義、方法、構成(1)含義:劃分是從外延方面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2)方法:依據(jù)一定的標準,把一個概念的外延分為幾個小類。小類是大類的種,大類是小類的屬。劃分就是把一個屬分為幾個種的邏輯方法。(3)構成:劃分由母項和子項兩部分構成。2.做出正確劃分的要求(1)必須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對象之間的客觀關系。(2)要遵循劃分的邏輯規(guī)則①子項的外延之和必須等于母項的外延。否則,就會犯“劃分不全”或“多出子項”的邏輯錯誤。②在同一次劃分中,只能用同一個標準。否則,就會犯“劃分標準不一”的邏輯錯誤。③劃分應該逐級進行,不能越級。否則,會犯“越級劃分”的邏輯錯誤。考點五正確運用判斷一、判斷及其基本特征1.含義:判斷就是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2.基本特征(1)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是判斷的一個基本特征。斷定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肯定,二是否定。如果既不肯定什么,又不否定什么,就不是判斷。(2)判斷的另一個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既然判斷是對認識對象情況的斷定,判斷就有與認識對象實際情況是否符合的問題。如果一個判斷的斷定符合認識對象的實際情況,它就是真的;否則,它就是假的。3.判斷與實踐的關系判斷來源于人們的社會實踐,其正確與否要經(jīng)受社會實踐的檢驗。符合實際的判斷就是真判斷,不符合實際的判斷就是假判斷。有斷定就會有真假,判斷的這兩個基本特征是相互聯(lián)系的。二、判斷的表達與類型1.判斷的表達判斷是通過語句表達的。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nèi)容,語句是判斷的語言形式。但是,不作斷定、沒有真假的語句并不表達判斷。對于含義不明確的語句,我們需要依據(jù)語言的具體情況排除歧義,才能準確把握這些語句與其所表達的判斷之間的關系。2.判斷的類型依據(jù)判斷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斷,判斷分為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直接由概念構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叫作簡單判斷。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叫作復合判斷。簡單判斷包括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復合判斷包括聯(lián)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等。三、正確運用性質判斷1.含義性質判斷就是斷定認識對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種性質的簡單判斷。性質判斷又稱為直言判斷。2.組成性質判斷一般由量項、主項、聯(lián)項和謂項組成。表示斷定對象的叫作主項。表示斷定對象性質的叫作謂項。表示主項被斷定范圍的叫作量項。起著聯(lián)結主項和謂項的作用的叫作聯(lián)項。3.種類(1)依據(jù)判斷的質,即以判斷所用的斷定方式是肯定還是否定的,性質判斷分為肯定判斷和否定判斷。(2)依據(jù)判斷的量,即以判斷所斷定的對象的范圍,性質判斷分為全稱判斷、特稱判斷和單稱判斷。(3)從質與量的結合上劃分,性質判斷有六種基本的判斷形式:全稱肯定判斷、全稱否定判斷,特稱肯定判斷、特稱否定判斷,單稱肯定判斷、單稱否定判斷。4.如何準確運用性質判斷(1)不能缺少主項和謂項,否則判斷就不完整。(2)避免主項與謂項配合不當,否則不能如實地反映事物狀況,容易造成誤解。(3)要準確地使用量項和聯(lián)項,以保證判斷的“質”與“量”都準確無誤。四、正確運用關系判斷1.含義斷定認識對象之間關系的判斷,叫作關系判斷。2.組成關系判斷一般由關系者項、關系項和量項三部分組成。表示關系承擔者的叫作關系者項。按照關系者出現(xiàn)的順序可以稱為第一關系者項、第二關系者項、第三關系者項……對于不同關系者項來說,誰在前、誰在后,會影響關系判斷的性質。表示關系者之間關系的叫作關系項。表示關系者項范圍的叫作量項。3.弄清不同對象之間關系的意義在社會生活中,弄清不同對象之間的關系,對我們認清自己的社會地位和角色,明確自己的職責,更好地履行應盡的義務、維護合法的權利,具有重要的意義。五、復合判斷及其種類1.含義及組成復合判斷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它由聯(lián)結詞和支判斷兩部分組成。2.種類根據(jù)斷定情況的不同,復合判斷分為聯(lián)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等多個種類。六、正確運用聯(lián)言判斷1.含義及組成(1)含義:聯(lián)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2)組成:組成聯(lián)言判斷的支判斷叫作聯(lián)言支。一個聯(lián)言判斷至少包含兩個聯(lián)言支?!安⑶摇薄凹取帧薄安坏摇薄半m然……但是……”等,是常常用來聯(lián)結聯(lián)言支的詞項,叫作聯(lián)言判斷的聯(lián)結項。在日常語言表達中,聯(lián)言判斷的聯(lián)結項有時可以省略。2.判斷真假在聯(lián)言判斷中,當且僅當,組成它的各個聯(lián)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lián)言判斷才是真的。如果有一個聯(lián)言支是假的,這個聯(lián)言判斷就是假的。3.正確運用聯(lián)言判斷的意義有助于人們將認識對象的多種情況綜合起來進行考慮,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況,從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斷更為恰當。七、正確運用選言判斷1.含義及組成(1)含義:選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可能情況的判斷。(2)組成:組成選言判斷的支判斷叫作選言支。一個選言判斷至少包含兩個選言支?!盎蛘摺蛘摺薄耙础础薄安皇恰褪恰钡?是常常用來聯(lián)結選言支的詞項,叫作選言判斷的聯(lián)結項。在日常語言表達中,選言判斷的聯(lián)結項一般不能省略。2.種類依據(jù)選言判斷對選言支之間關系的斷定情況,選言判斷分為相容選言判斷和不相容選言判斷。在日常語言中,“或者……或者……”可以用來表達相容選言判斷。不相容選言判斷通常用“要么……要么……”來表達。3.判斷真假(1)一個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至少有一個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沒有選言支是真的,這個相容選言判斷就是假的。(2)一個不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個是真的。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言支是真的,或者沒有選言支是真的,這個不相容選言判斷就是假的。4.正確運用選言判斷的意義不僅有助于我們準確地表達關于對象的各種可能的情況,而且能夠明確解決問題的范圍和途徑。5.正確運用選言判斷應該注意要根據(jù)認識對象的實際情況,確定應該使用相容還是不相容選言判斷,不能誤用;要根據(jù)實際問題的需要,盡量把對象的可能情況都揭示出來,不要遺漏有選擇價值的可能情況。八、正確運用假言判斷1.含義及組成(1)含義:假言判斷是斷定事物某情況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況存在(或不存在)的條件的判斷。假言判斷又叫條件判斷。(2)組成:一個假言判斷由表示條件關系的兩個判斷組成。其中,表示條件的判斷叫作假言判斷的前件,表示依賴這一條件而成立的判斷叫作假言判斷的后件?!叭绻敲础薄爸挥小拧薄啊斍覂H當……”等,是常用來聯(lián)結前件與后件的詞項,叫作假言判斷的聯(lián)結項。2.種類假言判斷的前件和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況之間存在著三種條件關系,相應地,假言判斷分為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和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如果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必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充分條件。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充分條件關系的判斷。必要條件是產(chǎn)生某種情況所不可缺少的條件。如果沒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一定沒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必要條件。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必要條件關系的判斷。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充分必要條件關系的判斷,是同時斷定充分和必要兩種條件關系的假言判斷。3.判斷真假假言判斷既然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條件關系的判斷,它的真假就不取決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決于判斷所揭示的事物之間的條件關系能否成立。有時,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況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條件關系,這樣的判斷仍然可以是真的。如果我們分不清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況之間的條件關系,就不能準確地反映認識對象的情況,那樣形成的假言判斷就會發(fā)生錯誤。掌握假言判斷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況之間的條件關系,是我們正確地運用假言判斷的前提。考點六掌握演繹推理方法一、推理的含義與種類1.判斷形成的兩條途徑一是通過實踐,直接對對象進行觀察或調查,然后作出判斷;二是借助已有的判斷,合乎邏輯地推出一個新的判斷。2.推理的含義及構成(1)含義:從一個或幾個已有的判斷推出一個新判斷的思維形式就是推理。(2)構成:推理所依據(jù)的已有的判斷叫作推理的前提,推出的新判斷叫作推理的結論。3.推理的分類(1)在哲學認識論中,人們依據(jù)對個別與一般的關系的認識來區(qū)分推理的種類:演繹推理是從一般性前提推出個別性結論的推理;歸納推理是從個別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結論的推理;類比推理是從一般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結論,或從個別性前提推出個別性結論的推理。(2)形式邏輯從前提與結論之間是否有必然聯(lián)系的角度,將推理分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演繹推理是必然推理,歸納推理(除完全歸納推理外)和類比推理是或然推理。4.推理結構的含義及其作用(1)含義:前提和結論之間就存在著的邏輯聯(lián)系方式,叫作推理結構。(2)意義:形式邏輯把推理結構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告訴人們正確的思維應該運用怎樣的推理結構,以及運用推理結構時應該遵循哪些規(guī)則,進而幫助人們識別什么樣的推理結構是正確的,什么樣的推理結構是不正確的。二、演繹推理的邏輯要義1.一個正確的演繹推理必須具備的條件一是作為推理根據(jù)的前提是真實的判斷。如果前提虛假,由前提推出的結論就不能保證真實可靠。二是推理結構正確。如果推理結構不正確,也就是說,前提和結論的邏輯聯(lián)系方式是錯誤的,那么,盡管前提真實,也不能保證推出正確的結論。2.演繹推理的作用形式邏輯研究演繹推理,是從推理結構方面揭示其前提與結論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便于人們掌握正確的演繹推理的方法。掌握演繹推理的方法,對人們保持思維的嚴密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三、性質判斷換質位推理1.性質判斷換質推理(1)含義:性質判斷換質推理,又叫換質法,它是通過改變已知性質判斷的“質”而得出一個新判斷的推理。(2)規(guī)則:要使換質推理能夠從所給真實前提必然地推出真實的結論,必須遵循以下規(guī)則:第一,推理時不改變前提判斷的主項和量項。第二,改變前提判斷的質,即把肯定判斷變?yōu)榉穸ㄅ袛?把否定判斷變?yōu)榭隙ㄅ袛?。第?找出前提性質判斷中與謂項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為結論性質判斷的謂項。2.性質判斷換位推理(1)含義:性質判斷換位推理,又稱為換位法。它是通過改變已知性質判斷的主項和謂項的位置而得出一個新判斷的推理。(2)規(guī)則:要保證換位推理從所給真實前提得出真實結論。必須遵循以下規(guī)則。第一,推理時不改變前提判斷的聯(lián)項。前提判斷是肯定的,換位后還是肯定的。前提判斷是否定的,換位后仍是否定的。第二,將前提判斷的主項和謂項的位置互換。第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項,換位后也不能周延。3.使用和作用(1)使用:在思維活動中,我們可以將換質法和換位法結合起來運用,即進行換質位推理或換位質推理。(2)正確地運用換質位推理結構,不僅可以起到變換語句形式或語氣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調整或強調認識重點的作用。四、三段論推理1.含義及構成(1)含義:三段論是演繹推理的一種重要形式。它是以兩個已知的性質判斷為前提,借助一個共同的項推出一個新的性質判斷的推理。(2)構成:三段論的大項和小項在前提中并沒有直接發(fā)生聯(lián)系,只是分別和中項有一定的關系,通過中項這個媒介,大項和小項才有了一定的聯(lián)系,構成了三段論的結論。2.一般性規(guī)則(1)一個形式結構正確的三段論只能有三個不同的項。如果出現(xiàn)四個不同的項,結論就不能必然得出。這種邏輯錯誤叫作“四概念”的錯誤。(2)中項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違反這一規(guī)則,就會犯“中項不周延”的錯誤。(3)前提中不周延的項在結論中不得周延。也就是說,結論不能擴大使用前提所給的概念的外延,否則,就會犯“大項不當擴大”或“小項不當擴大”的錯誤。(4)兩個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結論。結論為否定,當且僅當,前提中有一否定。3.意義三段論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推理類型。我們只有熟知其推理的規(guī)則,才能自覺地避免這類推理中的邏輯錯誤,進而揭露詭辯,維護真理。五、聯(lián)言推理及其方法1.進行聯(lián)言推理的必要性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我們有時需要將分別存在的對象情況綜合成比較全面的認識,有時又需要將對象的某種情況從眾多共存的情況中分割出來,實現(xiàn)認識由肯定總體到突出重點的轉化。這就需要運用聯(lián)言推理。2.含義聯(lián)言推理是依據(jù)聯(lián)言判斷的邏輯性質進行的推理。3.方法(1)從聯(lián)言判斷與它的聯(lián)言支的真假關系來說,如果所有的聯(lián)言支都是真的,聯(lián)言判斷就是真的。(2)從聯(lián)言判斷與它的聯(lián)言支的真假關系來說,如果一個聯(lián)言判斷是真的,它的聯(lián)言支就都是真的。六、選言推理及其方法1.必要性事物存在的可能情況是多種多樣的,人們不可能對其中的每種情況都通過實踐來認識,這就需要運用選言推理,在事物諸多可能情況中作出某種選擇。2.含義選言推理是依據(jù)選言判斷的邏輯性質進行的推理。選言判斷分為相容的選言判斷和不相容的選言判斷,選言推理也相應地分為相容的選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選言推理。3.方法(1)一個相容的選言判斷,斷定其選言支中至少有一個是真的。因此,一個相容的選言推理的正確的推理結構,只能是否定選言判斷前提中的一部分選言支,結論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選言支。由于相容的選言判斷只斷定其選言支至少有一個是真的,在進行相容的選言推理時,如果肯定了選言判斷前提中的一部分選言支,結論就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選言支。(2)由于不相容的選言判斷的選言支不可能都真,所以,在進行不相容的選言推理時,如果肯定了選言判斷前提中的一部分選言支,結論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選言支;如果否定了選言判斷前提中的一部分選言支,結論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選言支。七、假言推理及其方法1.必要性在人們的認識活動中,如果把握了事物之間的條件關系,并且確認了相關事實,就可以運用假言推理推斷未知的事物情況。2.含義假言推理是依據(jù)假言判斷的邏輯性質進行的推理。假言判斷有三種類型,相應地,假言推理也分為充分條件假言推理、必要條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條件假言推理。3.方法(1)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所斷定的前件和后件的關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反過來看,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2)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所斷定的前件和后件的關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過來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3)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所斷定的前件和后件的關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過來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键c七掌握演繹推理方法一、歸納推理的含義1.定義以個別性或特殊性知識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結論的推理形式叫作歸納推理。2.分類(1)不完全歸納推理:①前提只涉及認識的部分對象。②這種推理的前提與結論之間不具有保真關系,屬于邏輯推理分類中的或然推理。(2)完全歸納推理:①前提遍及認識的全部對象。②這種推理的前提與結論之間具有保真關系,它不屬于邏輯推理分類中的或然推理。3.重點認識不完全歸納推理(1)含義:是根據(jù)某類認識對象中的部分對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種屬性,推出該類全部對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種屬性的歸納推理。(2)必要性:有的認識對象太復雜,人們的精力、能力和認識的條件有限,無法對它們中的每個對象都進行考察,而且,在有些情況下,我們也沒有必要對認識對象的每種情況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