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五代史伶官傳序》課件43張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1頁
11.2《五代史伶官傳序》課件43張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2頁
11.2《五代史伶官傳序》課件43張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3頁
11.2《五代史伶官傳序》課件43張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4頁
11.2《五代史伶官傳序》課件43張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項羽——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個人的命運由什么所決定呢?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取決于上天還是取決于個人的作為?那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呢?今天,我們一起跟著歐陽修,走近他眼中的后唐史,看看他所認(rèn)為的國家“盛衰之理”?!窳妫悍饨〞r代稱演戲的人為伶

●伶官:在宮廷中授有官職的伶人,叫做伶官?!裥颍簽橐环N文體,相當(dāng)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編者的“按語”,它的內(nèi)容或是提綱挈領(lǐng)地評價該書內(nèi)容,或者敘述著書作文的緣由,以便有助于讀者理解下面有關(guān)書或文的內(nèi)容。本文是《新五代史·伶官傳》開頭的短序。文常補充:序的分類:①書序,為書做的序言,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②詩序,是寫在詩歌前面的序,如《孔雀東南飛》;③贈序,古人在親朋師友離別之際,有臨別贈文以示推重贊許、勸勉囑托的習(xí)俗。如《送東陽馬生序》④宴集序,古人飲宴,常一同賦詩,集結(jié)成冊,再推舉一人作序。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王羲之和當(dāng)時的名士謝安、孫綽等人,于三月三日在會稽郡山陰的蘭亭集會。他們曲水流觴,飲酒賦詩,各抒懷抱,最后由王羲之作序一篇,是為《蘭亭集序》。如《蘭亭集序》《滕王閣序》、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五代(907-960年),是我國歷史上的動蕩時期。在這短短54年間,先后換過八姓十四個國君,篡位、弒君現(xiàn)象屢見不鮮,戰(zhàn)亂頻繁,后唐莊宗就是被殺的一個。

后唐莊宗李存勖稱帝后,迷戀伶人,“常身與俳優(yōu)(雜耍藝人)雜戲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敗政亂國的伶官景進(jìn)、史彥瓊、郭從謙等人所惑。

后叛亂四起,擁有重兵的史彥瓊拒不發(fā)兵,而莊宗親征又告敗北,眾叛親離之期,郭從謙又乘危作亂,用亂箭射死了莊宗。五代李存瑁五

代唐宋之間的五個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是我國歷史上戰(zhàn)亂頻仍的動蕩時期。在這短短53年間,先后換了四姓十四個國君,篡位、弒君現(xiàn)象屢見不鮮。這期間,出現(xiàn)了一個特別的帝王:后唐---莊宗

李存勖自幼便喜歡唱戲,常與伶人嬉戲廝混,稱帝自取藝名為“李天下”。一次,李存勖與眾伶人一同嬉鬧,四處張望著喊道:“李天下,李天下何在?”伶人敬新磨越眾上前,抬手便扇了他一個耳光。李存勖頓時被打懵了,伶人們也都驚駭不已。敬新磨笑道:“理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還呼喊誰呢?”伶人們盡皆失笑。李存勖非但不怒,還重賞了敬新磨。

后來,敬新磨到殿中奏事,在殿內(nèi)被惡犬追逐。他躲在一根庭柱邊,叫道:“陛下不要縱使兒女咬人?!崩畲孥贸錾硪牡遥浅<芍M狗,聞言大怒。當(dāng)場便要拉弓射死敬新磨。敬新磨忙喊道:“陛下不能殺我,我與陛下乃是一體,殺之不詳。”李存勖忙問緣由,他答道:“陛下年號同光。天下都稱您為同光帝。殺了敬新磨,同(銅)就沒有光了?!崩畲孥么笮?,饒了敬新磨。伶官天子

六一居士初謫滁山,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于潁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

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

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客曰:“是為五一爾,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

歐陽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進(jìn)士及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xué)二、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

歐陽修是北宋時期的文壇領(lǐng)袖,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倡導(dǎo)者,繼承和發(fā)展了唐代韓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論。

他喜獎掖后進(jìn),蘇軾兄弟、曾鞏等都出自他的門下。

他與柳宗元、韓愈、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等人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合稱為“千古文章四大家”。

歐陽修著有《歐陽文忠公集》。他的政論文代表作有《與高司諫書》《朋黨論》等。他的《六一詩話》是我國最早的詩話,開創(chuàng)了后代詩歌理論著作的新體裁。

歐陽修的詩風(fēng)與散文近似,重氣勢又流暢自然,代表作有《戲答元珍》《畫眉鳥》等。詞深婉清麗,承襲南唐余風(fēng),代表作《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踏莎行(候館梅殘)》《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等。

歐陽修進(jìn)入政界時,正是北宋王朝開始由盛到衰的時期。國內(nèi)人民暴動接踵而起,邊境屢遭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進(jìn)犯。歐陽修、范仲淹等人針對當(dāng)時的弊政,力圖實行政治改革,以挽救北宋王朝的危機(jī)。卻接二連三地遭到當(dāng)權(quán)派的打擊。

在這種情況下,歐陽修憂心忡忡,很擔(dān)心五代的慘痛歷史會重演,于是自己動手撰寫了七十四卷的《新五代史》,告誡北宋統(tǒng)治階級要以史為鑒。創(chuàng)作背景歐陽修為何不惜耗時17年、堅持以一己之力,也要編撰《新五代史》?一、歐陽修所處的時代,正是北宋王朝開始由盛到衰的時期,歐陽修憂心忡忡,很擔(dān)心五代的慘痛歷史即將重演。二、宋太祖時薛居正奉命主修的《舊五代史》,“繁猥失實”,不宜“垂勸誡,示后世”。整

知·第一段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推究……的原因難道人的作為譯文:唉!國家興盛與衰亡的道理,雖然說是天命,難道不是由于人事嗎?推究莊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和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莊宗得天下與失天下的事實1.文章提出的論點是什么?2.其立論的歷史依據(jù)(論據(jù))是什么?3.小結(jié)提出盛衰由人事的中心論點,并提出莊宗得失天下這一論據(jù)。文本分析

第一段·第二段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死把箭名作動,訂立盟約統(tǒng)治者的確立或即位連詞,相當(dāng)于“而”譯文:世人說晉王將死的時候,把三枝箭賜給莊宗,告訴他說:“梁國,是我的仇敵;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來的;契丹與我訂立盟約,結(jié)為兄弟,他們卻都背叛晉而歸順梁。判斷句·第二段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動詞,給一定譯文:這三者,是我的遺恨;給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記你父親的愿望?!鼻f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廟里。判斷句·第二段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fù)而前驅(qū),及凱旋而納之。一般屬官用豬、羊各一頭祭告走在前面等到收藏用譯文:這之后出兵作戰(zhàn),就派隨從官員用豬、羊各一頭祭告祖廟,請下那三枝箭,用錦囊盛著,背著它走在前面,等到凱旋時再把箭藏入祖廟。狀語后置,省略句以錦囊盛(之)1.晉王臨終遺言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話簡單回答。告知三件憾事,勸莊宗完成遺愿。文本分析

第二段受箭時的一系列動詞:受、藏、請、盛、負(fù)、納。恭恭敬敬2.莊宗對父親遺命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文中是如何表現(xiàn)的?3.第1、2段各采用了什么表達(dá)方式?兩段什么關(guān)系?第一段議論,第二段記敘;

總分關(guān)系?!さ谌?/p>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當(dāng)用繩子名作動,用木匣裝動詞,稟告捆綁譯文:當(dāng)莊宗用繩子捆綁著燕王父子,用木匣裝著梁君臣的首級,進(jìn)入太廟,把箭還給先王,向先王稟告成功的時候,他意氣驕?zhǔn)ⅲ嗝葱蹓寻?。狀語后置·第三段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yīng),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等到出逃回到哪里去名作狀,向東多么仇人以至于譯文:等到仇敵已經(jīng)消滅,天下已經(jīng)平定,一個人在夜間呼喊,作亂的人便四方響應(yīng),他匆忙向東出逃,還沒看到叛軍,士卒就離散了,君臣相對而視,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對天發(fā)誓,割下頭發(fā),大家的淚水沾濕衣襟,又是多么衰頹啊。名作狀,在夜里·第三段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睉n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推究或者他(指莊宗)跡象使…興盛安樂使…滅亡譯文:難道是得天下艱難而失天下容易嗎?或者推究他成功與失敗的事跡,都是由于人事嗎?《尚書》上說:“自滿招來損害,謙虛得到好處。”憂慮辛勞可以使國家興盛,安閑享樂可以使自身滅亡,這是自然的道理。

判斷句1.第三段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本段主要寫莊宗失天下的經(jīng)過。是對“逸豫可以亡身”的說明。正反對比第二段正面敘說,第三段反面敘說。2.二、三兩段用了什么論證方法?試具體說明。文本分析

第三段PPT模板http:///moban/作者是怎樣評價莊宗得天下這一歷史過程的?“三矢”復(fù)仇后梁燕王契丹“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得天下的原因?“憂勞可以興國”莊宗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有著三支箭的鞭策,他毫不懈怠,憂思勞苦,力圖完成父親遺愿。后唐莊宗如何“得天下”?PPT模板http:///moban/后唐莊宗如何“失天下”?正反對比身死國滅,為天下笑一夫夜呼,亂者四應(yīng)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作者是怎樣評價莊宗失天下這一歷史過程的?失天下的原因?“逸豫可以亡身”梳理課文情節(jié)時間線:時間

年齡

事件:908年(23歲)913年(28歲)923年(38歲)926年(41歲)受命繼志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身死國滅·第四段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全沒有誰等到恥笑被譯文:因此,當(dāng)莊宗強盛的時候,全天下的豪杰,沒有誰能跟他抗?fàn)?;等到他衰敗的時候,幾十個伶人圍困他,就自己喪命,國家滅亡,被天下人譏笑。被動句·第四段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細(xì)微的事情困擾被所溺愛的事物只是譯文:禍患常常是從細(xì)微的事情積累起來的,人的才智勇氣往往被他溺愛的事物困擾,難道只是溺愛伶人才如此嗎?

狀語后置,被動句思考一莊宗勝也人事,衰也人事,然而作者在100多年后的宋代中葉重提舊事,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北宋王朝建立后,隨著土地和財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統(tǒng)治集團(tuán)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不斷進(jìn)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銳。面對這種形勢,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恥辱,每年都要靠納幣輸絹以求茍安。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歐陽修通過后唐莊宗李存勖的興亡史諷諫北宋統(tǒng)治者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借古——諷今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抑揚頓挫,得《史記》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p>

——清沈德潛思考二清人王符曾、沈德潛評價《伶官傳序》,都認(rèn)為關(guān)鍵是“善用抑揚之法”,你能看出文中是怎樣使用這種筆法的嗎?

采用欲抑先揚的手法。本意是貶抑莊宗的慘烈教訓(xùn),卻先大肆宣揚他的勇氣和功績,前后對比,達(dá)到發(fā)人深省的效果。本文是歐陽修為《伶官傳》作的序,可為什么有關(guān)伶官的相關(guān)事件并不詳細(xì)??首先,伶官的事跡在傳內(nèi)已作了詳細(xì)敘述,不必重復(fù)。其次,莊宗的衰敗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借古諷今,就伶官亂政誤國之事評述國家興亡盛衰之理,希望北宋統(tǒng)治者勵精圖治。以古鑒今

思考三文本解讀

文章總結(jié)了后唐莊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歷史教訓(xùn),闡明了國家盛衰取決于人事的道理。

歐陽修寫《伶官傳》并冠以短序,是為了告誡北宋統(tǒng)治者吸取后唐莊宗李存勖寵信伶人而身死國滅的歷史教訓(xùn),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主旨:總起提出論點:盛衰之理,是天命也是人事分說正面后唐莊宗得天下憂勞可以興國分說反面后唐莊宗失天下逸豫可以亡身總結(jié)得出結(jié)論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總分總、舉例、對比

魯迅曾說“青年又怎能一概而論,有醒著的,有睡著的,有昏著的,有躺著的,有玩著的,此外還多,但自然也有前進(jìn)著的?!睂W(xué)完《五代史伶官傳序》,請談?wù)勀銓σ陨线@句話的理解。拓展探究商紂王——寵溺妲己——敗政滅國周幽王——寵溺褒姒——眾叛親離秦始皇——溺于豪奢——二世即滅唐明皇——溺于美色——安史之亂宋徽宗——好于蹴鞠——靖康之變……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歷史的興衰成敗給予我們的人生啟示:

首先,事物的變化總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