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溫度巡回監(jiān)測系統(tǒng)_第1頁
多路溫度巡回監(jiān)測系統(tǒng)_第2頁
多路溫度巡回監(jiān)測系統(tǒng)_第3頁
多路溫度巡回監(jiān)測系統(tǒng)_第4頁
多路溫度巡回監(jiān)測系統(tǒng)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子技術課程設計多路溫度巡回監(jiān)測系統(tǒng)設計目的

1、掌握多路溫度巡回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基本原理。2、掌握多路溫度巡回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設計、組裝與調試方法。

3、熟悉集成電路LM324、ICL7107、CD4051、NE555的使用方法,并掌握其工作原理。設計內容設計一個能夠巡回檢測多點溫度的電路,具有定點顯示和巡回顯示回路號和相同回路溫度值功能?;疽螅?)溫度檢測點8個;(2)溫度檢測范圍:-10~+80℃;(3)檢測誤差±0.1℃;(4)采用LED數碼顯示,顯示位數3位;(5)能人工控制通道轉換和顯示通道號及相應的溫度值;(6)能自動巡回檢測各點,每點觀察時間至少5秒,并且可調;完成內容完成功能的電路。要求:在實驗箱上組裝調試多路溫度巡回監(jiān)測電路。電路必須由自己安裝調試通過,能達到性能指標要求。課程設計說明書一本。要求:內容完整,圖表規(guī)范,字跡工整,條理清晰,分析有據,計算準確。圖紙一張。課程設計步驟

1、根據設計任務要求,收集查閱相關技術文獻;

2、設計方案的論證與比較;

3、確定總體設計方案,畫出總體電路原理框圖;

4、單元電路設計及相關參數計算;

5、選擇元器件;

6、繪出總體設計電路原理圖;

7、組裝調試,根據調試中出現的問題,修改或完善設計方案;

8、改進電路或更換元器件,做進一步調試;

9、根據實驗結果,畫出詳細的總體設計電路原理圖;

10、撰寫完整的課程設計說明書。課程設計說明書要求及格式

1、課程設計任務書2、說明書目錄3、說明書正文(1)課題名稱。(2)內容摘要。(3)設計目的。(4)設計內容及要求。(5)比較和選寫設計的系統(tǒng)方案,畫出系統(tǒng)框圖。(6)單元電路設計、原理說明、參數計算和器件選擇。(7)安裝調試的步驟、方法、測試結果及故障處理說明。(8)使用(或操作)說明。(9)課程設計的收獲、體會。(10)附圖(畫出完整的電路圖,并說明電路的工作原理)。4、列出參考文獻及系統(tǒng)的元器件清單(序號、名稱、型號、規(guī)格、數值、數量)。主要集成電路及電子器件

1、溫度傳感器AD5902、四運算放大器LM3243、位雙積分式模/數轉換器ICL7107(ADC7107)。4、八選一模擬開關CC4051。5、555定時器NE555。6、同步可預置四位二進制加法計數器CC40161。7、七段譯碼驅動器HCF4511。8、共陽極、共陰極數碼管。9、電阻、電容、電位器、導線等。主要儀器設備

1、數字電路實驗箱

2、萬用表及工具

3、雙蹤示波器原理框圖主要器件簡介

1、AD590兩端集成溫度傳感器①線性電流輸出:1μA/k;②溫度測量范圍:-55℃~+150℃;③工作電壓范圍:4V~30V;LM324集成四運放①能與所有形式的邏輯電路兼容;②低功耗(800uA),適于電池供電場合;③電源工作電壓范圍寬:單電源:3~30V;雙電源:±1.5V~±15V;④很高的增益,AV0=100dB;⑤內設補償及溫度補償電路;

ICL7107位A/D轉換器

位是指十進制數0000~1999,所謂3位是指個位、十位、百位,其數字范圍均為0~9。而所謂半位是指千位數,它不能從0變化到9,而只能由0變到1,即二值狀態(tài),所以稱為半位。ICL7107可用標準的位LED顯示電路進行顯示,也可以用四位組合的LED顯示電路進行顯示,還可以采用四塊分立的七段LED顯示電路進行顯示,這時,千位顯示器除用來顯示千位的1外,還可以顯示負號、工作電壓過低等符號。ICL7107設有專門的小數點驅動信號,小數點的驅動是用共陽極的發(fā)光二極管顯示器(LED),公共陽極接VDD。小數點接VDD時熄滅,接GND時亮。ICL7107芯片內沒有時鐘發(fā)生電路,外接上CP1~CP3網絡便能產生振蕩。COM與V+端之間的電位差具有很高的穩(wěn)定性,可作參考電壓源,所需的參考的電壓值可以通過分壓的辦法獲取。滿標度電壓的大小可通過選擇參考電壓的大小來調整。引腳端符號說明A1~G1個位顯示端CR-基準電容負端A2~G2十位顯示端GND地A3~G3百位顯示端INH模擬輸入高位端AZ自動調零端INL模擬輸入低位端BUF緩沖控制端INT積分器輸出端COM公共端POL極性顯示端CPi(1~3)時鐘脈沖輸入端TEST檢測端VDD正電源VREFH基準電壓高位端VHEL基準電壓低位端VSS負電源AZ自動調零端極限值滿量程2.000V的典型應用電路CC4051模擬多路轉換器/分配器S0~S2:地址輸入端;B0~B7:8路數據輸入端;

OUT:數據輸出端;G:始能輸入端;

GND:地;VCC:正電源,通常接+5V;VEE:負電源,通常接-5V。七段譯碼驅動器HCF14511

VDD、VSS:正電源和地(+5V和GND);D、C、B、A:BCD碼輸入端;a、b、c、d、e、f、g:七段碼輸入端;LT:試燈信號;BI:消隱信號;LE:鎖存始能信號。同步可預置四位二進制加法計數器CC40161為CMOS計數器,引腳排列、功能同74LS161見實驗教材P146頁。555定時器NE555引腳排列及功能見實驗教材P158頁。七段數碼顯示器

共陰:3~8接地共陽:3~8接VCC

調試要點

根據各部分設計電路,計算并選擇元器件之后,按電路進行搭接,搭接完畢要進行復查。特別要注意是否有短路現象,各元器件的電源引腳和地(GND)引腳是否有錯接和漏接之處,確信檢查無誤后方可調試。單元電路調試要分部分調試,將各部分之間的信號連線斷開。調試時應先調試各部分電路,不要進行整體綜合調試。分部分調試可以將故障局限于一個小的范圍內,有利于查找和排除故障。將各部分進行調試時一定按照各部分的功能及指標要求進行調試,逐步排除故障,首先調試電源,然后再調試其他部分。1、ICL7107調試(1)加電源電壓。VDD=+5V,VSS=-5V。注意系統(tǒng)共地。(2)調整參考電壓VREF,當系統(tǒng)滿標度電壓為2000mV時,則VREF=1000mV;若滿標度電壓為200mV時,則VREF=100mV。本系統(tǒng)滿標度電壓為2.00V,則調整VREF+=1.00V。①燈測試檢查將TEST端(第37腳)與V+短接,讀數應為“-1888”。②零信號讀數測試將正輸入端IN+與負輸入端IN-短接,讀數應為“000”。③比例讀數測試將IN+與VREF+(第36腳)短接,讀書應為“1000±1”。④負信號與溢出功能測試將IN+與V-短接,應顯示負號(千位的g段亮)和顯示千位的1(千位的b、e段亮),而百、十、個位各段均不亮??梢酝ㄟ^選擇開關來控制千位數碼管的h段經限流電阻實現對相應的小數點顯示的控制。

2、調試分壓器,測試各點直流電壓數據,與理論值比較是否準確。

3、調試振蕩器和計數器,觀察三位二進制數顯示是否正確。

4、調試譯碼驅動器和顯示器,觀察通道顯示是否正確。5、綜合調試各單元電路調試完畢后,將各部分之間的信號線連接好,再進行綜合調試。綜合調試是電路的整體功能調試。給溫度傳感器(AD590)加溫或降溫(相當于改變VT)。這時七段LED顯示器的顯示值應發(fā)生變化。在改變設定值(VG)使報警指示發(fā)光二極管(LED)發(fā)光。這說明總體電路可以工作了。至于顯示的數值是否準確,是否準確地在給定溫度點上報警,還有待于在定標工作中進行最后的標定。6、定標將溫度傳感器(AD590)置于標準溫度(0℃)溫度場中,觀察顯示數值,待顯示數值穩(wěn)定不變時,如果顯示不是0℃調整相應的電位器使顯示為0℃。同理,將溫度傳感器(AD590)置于標準的一百度(100℃)溫度場中,待顯示數值穩(wěn)定不變時,如果顯示數值不是100℃調整相應的電位器使顯示數值為100℃。至此,定標可以認為定標結束。因為傳感器和放大器乃至A/D轉換器件,若忽略它們的非線誤差,均可視為線性元件。線性測量系統(tǒng)定標時只標定測量范圍內兩點即可。這樣當實際溫度從0℃至100℃變化時,顯示數值也一定一一對應地顯示0℃至100℃(七段譯碼管上顯示為000.0至10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