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13化學平衡常數(shù)【核心考點梳理】一、化學平衡常數(shù) 對于可逆反應:aA(g)+bB(g)cC(g)+dD(g),在一定溫度下,反應達到平衡后,將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代入表示式K=eq\f(cc(C)?cd(D),ca(A)?cb(B)),得到的結(jié)果是一個定值,稱為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寫出下表中各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化學方程式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2NO2(g)N2O4(g)K=eq\f(c(N2O4),c2(NO2))3Fe(s)+4H2O(g)Fe3O4(s)+4H2(g)K=eq\f(c4(H2),c4(H2O))Br2+H2OH++Br-+HBrOK=eq\f(c(H+)?c(Br-)?c(HBrO),c(Br2))K值越大,反應進行的程度越大,反應物轉(zhuǎn)化率越大。一般地,K>105時,認為該反應進行得就基本完全了。 K只受溫度影響,與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無關。 固體、純液體、水溶液中水的濃度可視為定值,其濃度不列入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中。 4.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與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有關。若反應方向改變、化學計量數(shù)等倍擴大或縮小,化學平衡常數(shù)也會改變。 已知兩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分別為K1、K2。 ①若兩反應互為逆反應,則K1?K2=1。 ②若兩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相同,反應1的系數(shù)是反應2的n倍,則K1=Keq\o\al(n,2)。 ③若兩反應相加,則總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K1?K2。 ④若兩反應相減,則總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eq\f(K1,K2)。 二、平衡轉(zhuǎn)化率 :某一反應物的平衡轉(zhuǎn)化率α等于該物質(zhì)在反應中已轉(zhuǎn)化的量(如物質(zhì)的量、物質(zhì)的量濃度等)與該物質(zhì)起始總量的比值。 :平衡轉(zhuǎn)化率α=eq\f(該反應物的起始總量-該反應物的平衡量,該反應物的起始總量)×100% 對于反應aA+bBcC+dD,反應物A的平衡轉(zhuǎn)化率為α(A)=eq\f(c0(A)-c(A),c0(A))×100%,式中c0(A)和c(A)分別表示A的初始濃度和A的平衡濃度。 :反應的平衡轉(zhuǎn)化率能表示在一定溫度和一定起始濃度下反應進行的限度。 4.相關計算——三段式對于反應:mA(g)+nB(g)pC(g)+qD(g),令A、B起始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amol、bmol,達到平衡后,A的消耗量為mxmol,容器容積為VL,則有 mA(g)+nB(g)pC(g)+qD(g) 起始(mol)ab00 變化(mol)mxnxpxqx 平衡(mol)a-mxb-nxpxqx (1)A的轉(zhuǎn)化率α(A)=eq\f(mx,a)×100%[或等于消耗的質(zhì)量(濃度)與起始質(zhì)量(濃度)之比],同理可計算α(B)。 (2)α(A):α(B)=eq\f(mx,a):eq\f(nx,b)[若a:b=m:n,即投料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則α(A)=α(B)]。 (3)A的體積(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φ(A)=eq\f(a-mx,a+b+(p+q-m-n)x)×100%,同理可計算φ(B)、φ(C)、φ(D)。(4)平衡和起始時的壓強比eq\f(p平,p始)=eq\f(a+b+(p+q-m-n)x,a+b)。 (5)混合氣體的密度ρ(混)=eq\f(a?M(A)+b?M(B),V)g/L。 (6)平衡時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M=eq\f(a?M(A)+b?M(B),a+b+(p+q-m-n)x)g/mol?!镜湫屠}】例1.(2023?河北石家莊第二十一中高二月考)下列關于平衡常數(shù)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中,反應物濃度用起始濃度,生成物濃度用平衡濃度 B.化學平衡正向移動,則化學平衡常數(shù)一定變大 C.平衡常數(shù)的大小只與溫度有關,而與濃度、壓強、催化劑等無關 [答案]C[解析]在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中,反應物濃度和生成物濃度均用平衡濃度,故A錯誤;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溫度發(fā)生變化時,平衡常數(shù)才會發(fā)生變化,故B錯誤;從平衡常數(shù)的大小可以推斷一個反應進行的程度,不能推斷反應快慢,故D錯誤。故選C。 例2.(2023秋·高二課時練習)已知下列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①S(s)+O2(g)SO2(g),K1;②S(s)+H2(g)H2S(g)K2;則反應H2(g)+SO2(g)H2S(g)+O2(g)的平衡常數(shù)是() A.K1-K2 B.K2-K1 C.K2/K1 D.K1/K2 [答案]C[解析]反應①的平衡常數(shù)K1=eq\f(c(SO2),c(O2)),反應②K2=eq\f(c(H2S),c(H2)),反應H2(g)+SO2(g)H2S(g)+O2(g)的平衡常數(shù)是K=eq\f(c(H2S)?c(O2),c(H2)?c(SO2))=K2/K1。故選C。例3.(2023秋·高二課時練習)11.溫度為T時,將NH4HS(s)置于抽成真空的容器中,當NH4HS(s)NH3(g)+H2S(g)達到平衡時,測得體系的總壓強為6kPa,則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p為() A.6(kPa)2B.9(kPa)2C.8(kPa)2D.36(kPa)2 [答案]B[解析]總壓強為6kPa,所以p(NH3)=p(H2S)=3kPa。Kp=eq\f(3kPa×3kPa,1)=9(kPa)2,故選B。例4.(2023秋·高二課時練習)X、Y、Z三種氣體,取X和Y按1:1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X+2Y2Z,達到平衡后,測得混合氣體中反應物的總物質(zhì)的量與生成物的總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3:2,則Y的轉(zhuǎn)化率最接近于() A.33%B.40%C.50%D.65% [答案]D[解析]假設X和Y物質(zhì)的量為1mol,達到平衡時消耗X物質(zhì)的量為amol,則: X+2Y2Z 起始/mol110 轉(zhuǎn)化/mola2a2a 平衡/mol1-a1-2a2a 根據(jù)題意有(1-a+1-2a):2a=3:2,a=eq\f(1,3),Y的轉(zhuǎn)化率=eq\f(\f(1,3)×2mol,1mol)×100%≈67%,最接近65%,D項正確。 【必備知識基礎練】1.(2023秋·高二課時練習)在1000K時,已知反應Ni(s)+H2O(g)NiO(s)+H2(g)的平衡常數(shù)K=0.0059。當水蒸氣和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等時,此反應A.已達平衡狀態(tài)B.未達平衡狀態(tài),反應正向進行C.未達平衡狀態(tài),反應逆向進行D.無法確定【答案】C【解析】此時,可知反應未達平衡狀態(tài),且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故選C。2.(2023秋·四川巴中·高二統(tǒng)考期末)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
,其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上述反應為吸熱反應 B.a(chǎn)點處C.c點處 D.a(chǎn)、b、c三點中,只有b點處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答案】C【解析】A.從圖象可以看出,隨著溫度的升高,K正減小,故正反應為放熱反應,A錯誤;B.a(chǎn)點處于平衡狀態(tài),其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故v(M)正=2v(N)逆,B錯誤;C.化學反應中各物質(zhì)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c點處,v(M)正:v(N)正=2:1,C正確;D.a(chǎn)、b、c三點都處于曲線上,故都達到平衡狀態(tài),D錯誤;故選C。3.(2023·全國·高二假期作業(yè))可逆反應,某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為(),反應熱為。保持溫度不變,將方程式的書寫作如下改變,則和K的相應變化為A.寫成,、K均擴大了一倍B.寫成,擴大了一倍,K保持不變C.寫成,、K變?yōu)樵瓉淼南喾磾?shù)D.寫成,變?yōu)樵瓉淼南喾磾?shù),K變?yōu)樵瓉淼牡箶?shù)【答案】D【解析】寫成,方程式是原來的2倍,則擴大了一倍,K是原來的平方;寫成,變?yōu)樵瓉淼南喾磾?shù),K變?yōu)樵瓉淼牡箶?shù);故D符合題意。綜上所述,答案為D。4.(2023春·上海徐匯·高二上海市第二中學??茧A段練習)只改變一個影響因素,平衡常數(shù)與化學平衡移動的關系敘述正確的是A.平衡移動,一定變化 B.平衡不移動,可能變化C.變化,平衡一定移動 D.變化,平衡可能不移動【答案】C【解析】A.平衡移動,不一定變化,比如改變反應物濃度,平衡正向移動,但K不變,故A錯誤;B.平衡不移動,可能是催化劑或等體積反應增大壓強或減小壓強,而溫度一定不變,則一定不變,故B錯誤;C.變化,說明溫度一定改變,則平衡一定移動,故C正確;D.變化,說明溫度一定改變,則平衡一定移動,平衡不可能不移動,故D錯誤。綜上所述,答案為C。5.(2023秋·高二課時練習)在淀粉-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aq)。測得不同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如表所示:t/℃515253550K110084168953340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I2(aq)+I(aq)I(aq)的ΔH>0B.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溶液中c(I)減小C.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D.25℃時,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固體,平衡常數(shù)K小于689【答案】B【解析】A.溫度升高,平衡常數(shù)減小,該反應是放熱反應,ΔH<0,A錯誤;B.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c()減小,B正確;C.,C錯誤;D.平衡常數(shù)僅與溫度有關,25℃時,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I固體,平衡正向移動,但平衡常數(shù)不變,仍然是689,D錯誤;故答案選B。6.(2023秋·黑龍江綏化·高二校考期末)已知:和存在平衡:,在298K時,平衡常數(shù):。華南理工大學顧成課題組最近開發(fā)一種新材料,通過新材料吸附力高效分離和。獲得相同的吸附量(如)時,需要的時間至少是的2.5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時,上述平衡常數(shù)K可能保持不變B.達到平衡后增大,則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增大C.相同條件下,上述材料對吸附速率大于D.298K時、、依次為1.0、2.0、2.0,則反應正向進行【答案】D【解析】A.升高溫度,平衡常數(shù)一定會發(fā)生變化,A項錯誤;B.增大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增大,而的平衡轉(zhuǎn)化率減小,B項錯誤;C.依題意,相同條件下吸附量相等,所用時間越長,則吸附速率越小,上述材料對吸附速率小于,C項錯誤;D.濃度熵,反應正向進行,最終達到平衡,D項正確。故答案為:D。7.(2023秋·高二課時練習)某溫度下,反應2A(g)+B(g)2C(g)的平衡常數(shù)K1=50,在同一溫度下,反應2C(g)2A(g)+B(g)的平衡常數(shù)K2為A.2500 B.50 【答案】C【解析】對反應2A(g)+B(g)2C(g)的平衡常數(shù),而同一溫度下,反應2C(g)2A(g)+B(g)的平衡常數(shù)。故選C?!娟P鍵能力提升練】8.(2023秋·北京順義·高二統(tǒng)考期末)在溫度t1和t2下,發(fā)生反應:。僅依據(jù)平衡常數(shù)(K)的變化,不能解釋下列事實的是(代表鹵族元素單質(zhì))化學方程式4334A.B.相同條件下發(fā)生反應,平衡時、、、的轉(zhuǎn)化率逐漸降低C.相同條件下,、、、的穩(wěn)定性逐漸減弱D.、、、與反應的劇烈程度逐漸降低【答案】D【解析】A.正反應方向為放熱反應,則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平衡常數(shù)K減小,對比同一反應K數(shù)據(jù)可知,K(t1)>K(t2),則t2>t1,A正確;B.K值越大,反應正向進行的程度越大,轉(zhuǎn)化率越高,則相同條件下發(fā)生反應,平衡時F2、Cl2、Br2、I2的轉(zhuǎn)化率逐漸降低,B正確;C.K值越小,反應的正向程度越小,說明生成物越不穩(wěn)定,越易分解,隨著核電荷數(shù)增大,K值減小,則相同條件下,HF、HCl、HBr、HI的穩(wěn)定性逐漸減弱,C正確;D.反應的劇烈程度與K值大小無關,D錯誤;故選D。9.(2023春·安徽·高二校聯(lián)考競賽)甲醇制備原理如下:反應Ⅰ反應Ⅱ某溫度下,加入一恒壓密閉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時,氫氣、甲醇和一氧化碳的分壓有如下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的平衡轉(zhuǎn)化率為B.該溫度下反應Ⅰ的平衡常數(shù)之值為C.該溫度下反應Ⅱ的平衡常數(shù)為D.平衡時,甲醇含量最高【答案】C【解析】根據(jù)題意可知,物質(zhì)的量之比等于壓強之比,有:的n(平)(1xy),H2的n(平)(33xy)解得:,A.的平衡轉(zhuǎn)化率,A錯誤;B.由于方程兩邊系數(shù)不等,在不知道總壓的情況下,該溫度下反應Ⅰ的平衡常數(shù)的值無法計算,B錯誤;C.該溫度下反應Ⅱ的,C正確;D.從方程式或上述數(shù)據(jù)中,均可以得出水的含量最高,D錯誤;故選C。10.(2023春·江蘇南京·高二校聯(lián)考期末)汽車尾氣中的有害氣體可通過如下反應實現(xiàn)轉(zhuǎn)化:2NO(g)+2CO(g)2CO2(g)+N2(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每轉(zhuǎn)化22.4LNO,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為2×6.02×1023B.該反應ΔH<0C.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D.其他條件相同,使用催化劑,可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降低反應的焓變【答案】B【解析】A.未指明氣體狀況,不能根據(jù)體積確定其物質(zhì)的量,無法計算電子數(shù),故A錯誤;B.由反應可知ΔS<0,則ΔH<0反應才能自發(fā)進行,故B正確;C.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故C錯誤;D.使用催化劑,可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但不影響反應的焓變,故D錯誤;故選:B。11.(2023·全國·高二假期作業(yè))某溫度下氣體反應體系達到化學平衡,平衡常數(shù)K=,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E(g)+F(g)A(g)+2B(g)B.降低溫度,正反應速率增大C.該溫度時,v(F)=v(A)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D.增大c(A)、c(B),K增大【答案】A【解析】A.化學平衡常數(shù)是生成物濃度的系數(shù)次方的乘積與反應物濃度系數(shù)次方的乘積的比值,根據(jù)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E(g)+F(g)A(g)+2B(g),故A正確;B.降低溫度,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減小,有效碰撞幾率減小,正逆反應速率都減慢,故B錯誤;C.未說明F、A是正反應速率還是逆反應速率,不能判斷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反應不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C錯誤;D.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若溫度不變,c(A)、c(B),K不變,故D錯誤;選A。12.(2023春·浙江臺州·高二統(tǒng)考期末)中學常見反應2NO(g)+O2(g)2NO2(g)實際由2個基元反應構(gòu)成,反應①:2NO(g)N2O2(g)K1;反應②:N2O2(g)+O2(g)2NO2(g)K2。其反應過程能量變化示意圖如下。溫度升高,NO(g)與O2(g)反應生成NO2(g)的速率會降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加入催化劑能提高NO的平衡轉(zhuǎn)化率B.總反應速率由反應①決定C.總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D.溫度升高,總反應速率降低,可能原因是c(N2O2)減少使反應②速率降低造成【答案】D【解析】A.催化劑只影響反應速率,對平衡無影響,不能改變平衡轉(zhuǎn)化率,故A錯誤;B.由圖可知反應②的活化能較大,則反應②速率較慢,慢反應決定總反應速率快慢,故B錯誤;C.總反應=反應①+反應②,則總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故C錯誤;D.由圖像可知上述兩步反應均為放熱反應,則溫度升高會使平衡逆向移動,而反應①為快反應,導致c(N2O2)減少對速率的影響大于溫度對速率的影響,從而使決速步速率降低,則總反應速率降低,故D正確;故選:D。13.(2023秋·高二課時練習)在一定條件下,有下列分子數(shù)之比相同的可逆反應,其平衡常數(shù)K值分別是①H2+F2?2HFK=1047;
②H2+Cl2?2HClK=1017;③H2+Br2?2HBrK=109;④H2+I2?2HIK=1。比較K值大小,可知各反應的正反應進行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①④③② B.④②③① C.①②③④ D.無法確定【答案】C【解析】化學平衡常數(shù)是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各種生成物濃度冪之積與各種反應物濃度冪之積的比。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越大,表示反應正向進行的程度就越大。根據(jù)化學平衡常數(shù)K的值可知其大小關系為:①>②>③>④,所以反應正向進行的程度大小關系為①>②>③>④,故合理選項是C。14.(2023秋·上海青浦·高二上海市青浦高級中學??计谀┕I(yè)上可利用CO或CO2來生產(chǎn)燃料甲醇。某研究小組對下列有關甲醇制取的三條化學反應原理進行探究。已知在不同溫度下的化學反應平衡常數(shù)(K1、K2、K3)如表所示:化學反應焓變平衡常數(shù)溫度/℃500700800①2H2(g)+CO(g)CH3OH(g)△H1K1②H2(g)+CO2(g)CO(g)+H2O(g)△H2K2③3H2(g)+CO2(g)CH3OH(g)+H2O(g)△H3K3(1)反應②是(填寫“吸熱”或“放熱”)反應,判斷的依據(jù)是。(2)根據(jù)反應①與②可推導出K1、K2與K3之間的關系,則K3=(用K1、K2表示)。據(jù)此可判斷反應③的△H30(填寫“>”、“<”或“=”),在(填“較高””或“較低”)溫度下有利于該反應自發(fā)進行。(3)要使反應③在一定條件下建立的平衡正向移動,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寫字母)。A.縮小反應容器的容積 B.升高溫度C.使用合適的催化劑 D.從平衡體系中及時分離出CH3OH(4)500℃時,測得反應③在某時刻,CO2(g)、H2(g)、CH3OH(g)、H2O(g)濃度都為0.2mol?L1。判斷此時v正v逆(填寫“>”、“<”或“=”),說明理由。(5)某興趣小組研究反應②的逆反應速率在不同條件下隨時間的變化曲線。開始時升溫,t1時建立平衡,t2時降壓,t3時增加CO濃度,t4時又達到平衡。請在圖中畫出t2至t4的曲線?!敬鸢浮?1)吸熱反應隨著溫度升高,平衡常數(shù)變大(2)K3=K1K2<低溫(3)AD(4)<大于平衡常數(shù),說明此時該反應向逆向進行,則v正<v逆(5)【解析】(1)反應②隨著溫度升高,平衡常數(shù)變大,說明升溫平衡正向移動,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2)反應③=反應①+反應②,故K3=K1K2。反應③的平衡常數(shù)隨著溫度升高而減小,故為放熱反應。該反應為放熱的,熵減的反應,該反應在低溫下能自發(fā)進行。(3)反應3H2(g)+CO2(g)CH3OH(g)+H2O(g):A.縮小反應容器的容積,等于加壓,平衡正向移動,故A正確;B.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溫平衡逆向移動,故B錯誤;C.使用合適的催化劑不影響平衡,故C錯誤;D.從平衡體系中及時分離出CH3OH,平衡正向移動,故D正確;故選AD。(4)500℃時,反應③的平衡常數(shù)為2.5,測得在某時刻,CO2(g)、H2(g)、CH3OH(g)、H2O(g)濃度都為0.2mol?L1,則大于平衡常數(shù),說明此時該反應向逆向進行,則v正<v逆。(5)反應②是氣體體積不變的吸熱反應,降壓,逆反應速率減小,平衡不變,增加一氧化碳濃度,此時此刻逆反應速率增大,隨著反應進行,速率減小。故圖為?!緦W科素養(yǎng)拔高練】15.(2023春·上海嘉定·高二上海市育才中學校考期末)科學家對汽車尾氣進行無害化處理反應為:2CO+2NO?2CO2+N2。一定條件下,在1L密閉容器中充入2.00molCO和2.00molNO,一段時間后測得CO、CO2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1所示,CO的平衡轉(zhuǎn)化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主合同擔保協(xié)議
- 競業(yè)限制協(xié)議勞動合同
- 八角補充協(xié)議合同范本
- 企業(yè)財產(chǎn)信托合同協(xié)議書
- 頂崗協(xié)議合同
- 空調(diào)買賣合同協(xié)議書范圍
- 汽車訂購合同協(xié)議
- 婆媳財產(chǎn)協(xié)議合同
- 旅游培訓合同協(xié)議
- 工程輕工協(xié)議合同
- 礦業(yè)權(quán)評估師崗前培訓課件
- 二年級家庭教育講座省公開課獲獎課件市賽課比賽一等獎課件
- GB/T 24008-2024環(huán)境影響及相關環(huán)境因素的貨幣價值評估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四十七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英語試題含答案
- 2021年質(zhì)量、環(huán)境和職業(yè)健康安全三體系相關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表及組織環(huán)境分析報告
-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 研發(fā)管理咨詢服務合同
- 十八項醫(yī)療核心制度
- 人教pep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全冊】單元測試卷期中期末復習試卷
- SOR-04-014-00 藥品受托生產(chǎn)企業(yè)審計評估報告模板
- 建筑施工安全風險辨識分級管控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