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方語言學流派緒論西方語言學史的分期:1.古代/傳統(tǒng)語言學(19世紀以前)分為上古、中古、近古三個時期2.近代語言學(19世紀)主要是歷史比較語言學3.現(xiàn)代語言學(20世紀上半葉)4.當代語言學(20世紀50年代末至今)一、傳統(tǒng)語言學與現(xiàn)代語言學的區(qū)別:1.定義:傳統(tǒng)語言學是一個與現(xiàn)代語言學相對的概念,泛指20世紀以前的語言學,特別是指索緒爾的語言學理論之前的各種語言學理論。那么,與它相對的現(xiàn)代語言學就是指20世紀以來,建立在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的語言理論基礎上的各種語言流派及其分支學科的總稱。2.傳統(tǒng)語言學的性質“依附性”是傳統(tǒng)語文學重要的性質。傳統(tǒng)語文學并不能算作一門真正的獨立學科,只能稱為語言學的前奏。要成為一門真正的“學科”,必須要有自己獨立的研究對象,獨立的研究方法以及多樣化的研究材料,而傳統(tǒng)語文學并不具備這三個條件。3.傳統(tǒng)語言學的興起傳統(tǒng)語言學興起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社會發(fā)展的巨大推動力。我們都知道,語言是人類社會的產(chǎn)物,語言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任何語言研究的進步都離不開社會的推動。人類祖先在滿足吃穿住行等基本的生理需要之后,漸漸感覺到除此之外,生活中還有其他精神上的需要,比如宗教,哲學等,而要滿足這樣的需求,又必須克服語言(主要是書面語)的障礙,或者是思考與語言有關的問題,于是他們就開始了進行語言研究,從而成為我們今天所說的傳統(tǒng)語文學。但所有的歷史事件都是由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促成的。對于三大語文學傳統(tǒng)來說,它們興起的根本原因都是來自于社會的推動力。而具體到各個民族來說,他們開始從事語言研究的直接出發(fā)點并不相同。4.傳統(tǒng)語言學(語文學)的局限性(1)研究對象狹窄,不重口語→經(jīng)典古文語法的規(guī)定性,與現(xiàn)實脫節(jié)。(2)研究目的單純,讀懂古籍→不重語言結構本身,缺乏科學認識。(3)研究地位低下,附屬地位→不能形成獨立的科學,所以稱之為語文學而非語言學。第一章古代語言學一、古希臘語言學1.希臘三賢:蘇格拉底(西方哲學之父)、柏拉圖(最先探討了語法研究的可能性)、亞里士多德(創(chuàng)立逍遙學派也即亞里士多德學派)2.重要爭論:“詞”“物”之爭在希臘的早期語文研究的歷史上有兩個著名的論爭,分別是在“自然發(fā)生派”和“約定俗成派”之間,以及“規(guī)則派”與“類推派”之間展開。這兩場論戰(zhàn)的焦點都是有關于語言的形式與意義的關系問題的,具體來說就是事物的名稱和性質之間有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以及與此相關的另一個問題即語法結構是否具有規(guī)則性。3.兩個階段:(1)公元前五世紀:自然派:事物的名稱是由事物的本質決定的;慣例派:事物的名稱和帶我的本質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名稱之所以指稱事物,是由于慣例。----柏拉圖《對話錄》(2)公元前三世紀左右(核心轉移:如何看待語言的規(guī)則)規(guī)則派:語言是人為的,就一定有規(guī)律的。語言基本上是有系統(tǒng),有規(guī)則的。--亞歷山大里亞學派(以亞里士多德及其學生為代表)異常派:天然形成的東西沒有什么規(guī)律可言;如果語言是人為的,人類會早已把不規(guī)則的現(xiàn)象糾正過來了。--帕加馬學派(以斯多噶派學者為代表)4.狄奧尼修斯(第歐尼修)寫了現(xiàn)存的第一部明確描寫希臘語語法的著作——《讀寫技巧》(Technegrammatike)(又名《希臘語語法》)。全書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準確的朗讀;第二部分,解釋作品中的文學語詞;第三部分,講解熟語和作品內容;第四部分,探討詞源;第五部分,總結出類比規(guī)則;第六部分,評價文學作品,“這是語法研究中最高尚的部分”。二、古羅馬語言學1.古羅馬語言學主要學習希臘語,采用拉丁語教學。拉丁語經(jīng)典教材有:瓦羅的《論拉丁語》,他也許是羅馬人中最有創(chuàng)見的、最早的有關語言學問題的著作家。多納圖斯的《語法術》,實用的拉丁語課本,教人怎樣正確地寫作和說話。普利西安的《語法原理》,是拉丁語法學家的代表作。三、古印度語言學1.巴尼尼的《梵語語法》總結古梵語語法規(guī)則近四千條。對梵語的詞形變化和詞的結構、詞類和句子作了精密的分析,對梵語的語音結構和語流音變作了周詳?shù)拿枋?。四、中世紀拉丁語研究1.七藝:包括“三才”和“四技”。其的劃分及名稱是羅馬的學者和政治家波伊提烏提出來的。三才:語法、雄辯術、修辭學;四技:音樂、算術、幾何、天文。2.亞歷山大的《教學手冊》《教學手冊》實用性極強,是整個中世紀時期通行的一本必讀課本,有些學校用的時間更長。這部特殊的語法著作以2645行不規(guī)范的六韻步詩構成。3.中世紀其他語言的研究——《第一篇語法論文》(《首篇語法專論》)12世紀的《首篇語法專論》,這是對冰島語法研究的一部代表作。由于該書的作者不詳,人們按照書名稱他為“第一位語法家”。5.思辨語法的產(chǎn)生:思辨哲學是受經(jīng)院哲學影響下進行的語言研究。經(jīng)院哲學: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與神學相結合的產(chǎn)物,它企圖解決信仰與理智之間、唯名論與唯實論之間的矛盾。因此思辨語法反映出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思想。5.中世紀重要的思辨語法學者:羅杰·培根是當時最能代表思辨語法核心觀點的學者。6.希思帕尼斯:是中世紀醫(yī)學與邏輯學的權威人物,并首次討論了“官能心理學”。在他的影響下,十三、十四世紀的語法家對布在的方式、理解方式、表達方式進行了探討,后稱為“摩迪斯泰學派”,他們的語法都稱為“思辯語法”。代表作是1310年德國埃爾福的托馬斯所撰的《論思辨語法》。五、文藝復興及時期的語言學研究(一)經(jīng)驗主義哲學和經(jīng)驗語法(1)培根【英】:經(jīng)驗主義哲學。知識和觀念來自感覺經(jīng)驗,后者則從自然中得到,其內容是客觀的,研究者從感性的材料中獲取合乎規(guī)律的東西。極端形式表現(xiàn)為休謨的完全否定知識具有先驗成分的觀點。(2)洛克【英】:現(xiàn)代歐洲語義學的鼻祖,代表作:《論人類認識》(1690)“白板說”(3)霍爾德:《言語要素》1669年由皇家學會出版,對元音輔音作了科學的分析(二)理性主義哲學與唯理語法理性主義:強調理性思維,一切知識都來自理性,只有理性才靠得住,感覺是不足為憑的。代表人物:笛卡爾:感覺是不可靠的,人們要想獲得真理,就必須使理性擺脫感官的干擾。基礎:相信人類有相同的思維結構,所以人的思想能夠用一種普遍語言表達出來。主要內容:尋找支配世界語言的共同原則、決定現(xiàn)存語言文字形式和語法結構的共同因素,探索語言與思維邏輯社會文化的關系(轉換生成語言學)(三)保爾·羅瓦雅爾學派(17世紀法國)以笛卡爾哲學為基礎代表作與代表人物:《普遍唯理語法》阿爾諾、朗斯洛六、十八世紀中后期的語言研究1.盧梭[法]《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1755),認為語言最初是人類經(jīng)過詳細考慮相互定造成的。2.赫爾德《論語言的起源》(1772)“摹聲說”3.語言起源的幾種說法:神授說:在科學落后,宗教當代的時代,人們往往把不能解釋的現(xiàn)象歸于自然的超能力,代表有柏拉圖《克拉底魯篇》中諸神定名的假說以及《圣經(jīng)》中有上帝讓亞當命名的猜想。摹聲說:最早提出的是古希臘的斯多葛派,認為語言起源于對自然界聲響的模仿,代表有亞里士多德。感嘆說:認為語言始于早期人類經(jīng)受痛苦、高興、憤怒時發(fā)出的感嘆和呼喊。達爾文接受這個觀點,激情的發(fā)聲是語言產(chǎn)生的條件之一。契約說:18世紀法國盧梭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論語言的起源》中先后提出,認為人類是為了在平等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社會,為了互相交際才約定使用語言作為交際工具。勞動說:恩格斯于1876年在自然辯證法中提出,語言是從勞動中產(chǎn)生,那動物來比較就可以證明。進化論:德國哲學家赫爾德在《論語言的起源》一書中指出語言的興起是出于自然,當人是動物的時候就已經(jīng)有了語言,可以看出其在語言起源這一問題上持“進化論”觀點。第二章歷史比較語言學一、定義:歷史比較語言學又稱比較語法。它是將有關各種語言放在一起加以共時比較或把同一種語言的歷史發(fā)展的各個不同階段進行歷時比較,以找出它們之間在語音、詞匯、語法上的對應關系和異同的一門學科。(作用)利用這門學科一方面可以研究相關語言之間結構上的親緣關系,找出它們的共同母語,或者明白各種語言自身的特點對語言教學起到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找出語言發(fā)展、變化的軌跡和導致語言發(fā)展、變化的原因。(地位)它的出現(xiàn)為現(xiàn)代語言學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是語言學走上獨立發(fā)展道路的標志。二、1.威廉-瓊斯【英】首先認識到印度的梵語和歐洲語言有共同之處。是歐洲第一個深入研究梵語的學者,認為梵語和許多歐洲古代語言有共同的來源。2.1807年【德】施萊格爾的代表作:《論印度人的語言和智慧》三、歷史比較語言學的三位奠基人1.葆樸【德】:第一個將梵語與歐洲語言進行系統(tǒng)比較的語言學家,1816年:《論梵語與希臘語、拉丁語、波斯語和日耳曼語動詞變位系統(tǒng)的比較》標志著歷史比較語言學的誕生葆樸也就被認為是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第一個典基人。2.拉斯克【丹麥】:最先對親屬語言進行系統(tǒng)的比較研究,著名論文《古代北方語或冰島語起源的研究》他第一個發(fā)現(xiàn)了語音轉換規(guī)則3.格里姆【德】:代表作:四卷本的《德語語法》。“格里姆定律”,即輔音音變規(guī)律?,F(xiàn)在一般稱為“語音對應規(guī)律”。所謂語音對應就是說,如果一種語言的語音體系中的某一類音中的某個音與另外一種語言的某個音有著對應關系,那么我們就可以推斷,這這種語言中的這類音都與另外一種語言的這類音有著對應關系。5.維爾納定律(由格里姆定律發(fā)展而得):維爾納1875年在《第一次語音變化的一個例外》提出,認為一切語音變化都是有規(guī)律的,“沒有一個例外沒有規(guī)律”丹麥語言學家維爾納最為突出。四、洪堡特《論人類語言的結構及其對人類精神發(fā)展的影響》(一)主要語言哲學思想(19C30s)1.語言的起源和發(fā)展洪堡特的洪堡特認為語言學應當依靠經(jīng)驗事實,而不是信賴那些關于人類及其語言的起源的神話傳說,即使是初始的語言也必定以群體的形式存在,一種只為兩個人(意指亞當和夏娃)所用的語言是違背經(jīng)驗常識的,以此反對語言起源的“特創(chuàng)論”。同時他并沒有把語言的發(fā)生看作一個漸變的過程(赫爾德的“進化論”),而是堅持語言起源的“突現(xiàn)論”的觀點?!叭伺c世界的接觸猶如閃電,從中便產(chǎn)生了語言;不僅語言的發(fā)生是如此,而且,人在思維和講話的時候也一直是如此,豐富多彩的世界和內在的人類心靈是語言進行創(chuàng)造所依靠的兩個支點”洪堡特根據(jù)語法形式四個階段產(chǎn)生和發(fā)展假設,認為人類語言沿著一條由低向高呈階梯式發(fā)展的道路向前發(fā)展。按階梯式發(fā)展之說,處在第一至第四階段的分別是:初民語言、孤立語言、粘著語言和屈折性語言。他根據(jù)詞形有無變化和變化的復雜程度,世界語言被劃分為:“孤立語”、“粘著語”、“屈折語”三個類型。2.語言系統(tǒng)的思想洪堡特指出,每種語言都是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并且還把這個系統(tǒng)比作一個出色地織造成的象征網(wǎng)絡。他說:我們可以把語言比作一幅巨大的織物,其中的每個部分都與其余部分、各個部分都與整體有著或多或少清晰可辨的內在聯(lián)系。無論從哪個方面觀察,人在講話時始終只能接觸到這幅織物的一個孤立的部分,然而他卻總是本能地從整體出發(fā)去把握這個部分,仿佛在他面前同時呈現(xiàn)著個別、具體的部分有著必然一致關系的所有組成部分。如:人在聽話時能夠將完整、連續(xù)的話語切分為詞,在說話時能將音節(jié)合成完整的詞,再將詞組織為完整的句子。3.語言是一個有機體洪堡特指出,語言不僅僅是一個整體,而且還是一個“有機體”(Organismus);“語言是有機生命體在感性和精神活動中的直接表現(xiàn),所以語言也自然地具有一切有機生命的本性?!?---《五卷本洪堡特選集》,第3卷語言是人類種屬固有的能力。作為一種生理—生物的能力,語言存在于人的大腦之中,在這一意義上,的確可以把語言理解為一種有機體組織,它是人這一有機體的組成部分。語言是人類理性的智力本能,其意義是語言是人類心智固有的一種活的創(chuàng)造能力,而不僅僅只是言語行為的可觀測的產(chǎn)物。4.語言的創(chuàng)造性語言絕不是產(chǎn)品,而是一種創(chuàng)造活動。洪堡特認為,語言是一種不間斷的創(chuàng)造活動,這種創(chuàng)造活動是人類精神的基本特性。語言活動的目的,是把聲音轉化為思想的表現(xiàn)物,它使說話者能夠無限地運用他們所掌握的有限的語言手段。他指出:?°語言絕不是產(chǎn)品,而是一種創(chuàng)造活動。語言是一種創(chuàng)造活動,意味著語言具有創(chuàng)造性。語言的創(chuàng)造性,當然首先是指精神活動創(chuàng)造性,但除此之外,還包括語言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即語言自我創(chuàng)造、自我發(fā)展、自我生成的特性。他認為,語言是一個變化生長中的有機體,每一種語言都有從自身內部進行創(chuàng)造、自我生成的生命原則。這種原則,則是精神力量為之設定的。5.語言與思維(1)語言和思維是相互作用的。洪堡特認為“語言和智力特性是從不可企及的心靈深處相互協(xié)調地一同產(chǎn)生出來的?!?,“語言與精神力量一道生長起來,受到同一些原因的限制,同時,語言構成了激勵精神力量的生動原則。語言和精神力量并非先后發(fā)生、相互隔絕,相反,二者完全是智能的同一不可分割的活動?!保?)語言對思維有影響語言不僅僅是表達手段,而且更主要的是認知手段。每一種語言都包含著一種獨特的世界觀。人用語音的世界把自己包圍起來,以便接受和處理事物的世界。我們的這些表述絕沒有超出簡單真理的范圍。人同事物生活在一起,他主要按照語言傳遞事物的方式生活,而因為人的感知和行為受制于他自己的表象,我們甚至可以說,他完全是按照語言的引導在生活。在某種程度上說,這確是事實,因為每一種語言都包含著屬于某個人類群體的概念和想象方式的完整體系。語言從精神出發(fā),再反作用于精神,這是我們要考察的全部過程。6.語言與民族“民族的語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語言?!闭Z言隨著民族的成長而發(fā)展,它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現(xiàn),同時它又承載著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語言作為一種思維工具,它能夠在多大程度上達到精神活動的目標,必然對民族精神的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這種影響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語言作為精神活動的工具,其完善程度影響著民族精神的發(fā)展。其二、民族語言積淀了該民族長久以來的經(jīng)驗和思想,潛在地影響著民族的精神個性。(二)評價1、洪堡特的語言研究之所以取得了如此卓越的成就,主要是因為他的研究對象涉及范圍廣并且其研究始終立于哲學的高度。他并非為了語言而研究語言,而是把語言研究看作“人的研究”的一部分,因而其思想具有較強的人文主義色彩。同時他的語言哲學思想體現(xiàn)了“精神至上”的原則,從根本上說洪堡特的語言學思想是建立在以“精神”為本原的哲學前提下的??梢哉f“精神”是統(tǒng)領洪堡特語言學思想的總綱,也是解讀洪堡特理論的鑰匙。2、他對語言的本質特征、語言與思維、語言與民族、語言類型分類等一系列問題都進行“全景式”的分析研究,他對后世語言學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各個時代、各個流派的學者從不同角度吸取了他的思想。3、他認為語言源于“精神”。洪堡特將“精神”作為同語言和民族關系之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具有終極解釋意義和決定意義的因素?!熬瘛痹诤楸ぬ乜磥硎窍仍诘拇嬖冢麑Υ藳]有解釋,他對“精神”的使用也是模糊的。由于“精神”抽象且難以把握,故具有某種不可知的特性,這就使得洪堡特的一些由“精神”得出的結論也具有了模糊性,因而有時讓人感覺不易把握。4、他的關于語言有先進與落后之分,初民語、孤立語、粘著語和屈折語表示了語言發(fā)展不同個階段等說法存在謬誤之處??傊?,洪堡特的語言哲學思想是一股生命力極強的潛流,啟迪了一代又一代的語言學家,包括后代的索緒爾、喬姆斯基等。堪稱語言學界的宗師。五、施萊歇爾【德】開創(chuàng)自然主義學派(一)自然主義語言觀1.語言有機體理論:受達爾文影響把語言與植物動物比。語言是天然的有機體,它們是不受人們意志決定而形成,并按照一定規(guī)律成長、發(fā)展而又衰老和死亡的。自然科學中屬-中-亞種-變種-個體的分類,在語言學中相應就是語系-同一語系中的不同語言-方言、土語-次方言、小方言-個人的語言。2.語言生命的“兩個時期”的假說:語言的生命和動植物等其他機體的生命并沒有什么本質上的區(qū)別,它和這些有生命的有機體一樣,都有成長的時期和衰退的時期。在成長時期,它們由簡單的結構變成更復雜的形式;在衰老時期,由它所達到的最高點逐漸衰退,它的形式也受到了損害。語言發(fā)展的上升階段是在人類的史前時期,從有史時期開始,語言的歷史就是一部衰落史。3.語言發(fā)展階段論:認為語言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所有語言都發(fā)端于詞根語,然后通過輔助詞的粘著,最后發(fā)展到高級階段,即印歐語開始衰落時那樣的屈折結構形式。他認為一切語言的形式起源都相同,“一切比較復雜的語言形式都來源于比較簡單的語言形式,語言的粘著形式產(chǎn)生于孤立形式,而屈折形式又產(chǎn)生于粘著形式?!?.語言譜系樹理論:施萊歇爾在描述印歐語系時,把整個印歐語系比作一棵樹,樹干就是他構擬的印歐母語(即原始印歐語),支干是各種印歐語,細支就是各種印歐語的現(xiàn)代方言。二、評價1、語言有機體理論目的之一是為了突出語言物質性,然而把語言跟生物有機體等量齊觀,從根本上抹殺了語言的社會性。2、“兩個時期”假說是19世紀上半葉德國流行的一種唯心史觀的反映。3、施萊歇爾的這樣語言進化觀,只是一種假說,是無法用語言事實來驗證的。4、語言譜系樹理論主要問題在于:施萊歇爾認為,在分杈前的某一時期內語言內部是完全統(tǒng)一的,從分杈開始,則完全分裂為兩種語言,而且這兩種語言似乎從此就沒有了任何聯(lián)系,這與語言變化的實際情況并不相符。六、歷史比較語言學前期和中期的成就和缺點1.成就首先,語言的親屬關系得到了普遍的確認。從拉斯克、葆樸、格里姆開始,緊接著有狄茨、波特、施萊歇爾、繆勒等人,他們在分析大量語言材料的基礎上,廣泛地研究了印歐語系語言的親屬關系問題,取得了無可爭辯的成就,這無疑是開辟了一塊富饒新田地。在半個世紀里,一大批學者在這塊“新田地”里辛勤地耕耘,大致模清楚了廣泛延伸于歐亞大片土地上的一個語系――印歐語系的情況。對它的一些語族,如日爾曼語族,羅曼語族,斯拉夫語族的比較研究和歷史研究,也取得了出色的成績。其次,比較方法得到了不斷的改進和廣泛的運用。歷史比較法的產(chǎn)生,在語言學發(fā)展史上是一次很大的躍進。拉斯克開始聚集和對比親屬語言的相關材料,指出親屬語言在語音方面存在著對應關系。葆樸則把梵語引入比較范圍。由于梵語保存的許多原始特征在不少場合對闡明其他語言極為適宣,因而使歷史比較法獲得了更為牢靠的基礎。格里姆對輔音轉換規(guī)律的闡述,更加證明了歷史比較法的重要作用。施萊歇爾使比較方法變得更加嚴謹。尤其是他開創(chuàng)的構擬工作,第一次把歷史比較法推進到史前時期,直至原始語言的研究。比較,從而真正變成了一種手段,通過比較,進一步構擬,最后達到弄清楚語言形成的歷史過程的目的。所有這些方法都使得印歐語的重建有了更加牢靠的基礎,方法也更加嚴謹、科學,比以前僅僅依靠那種隨隨便便的假設要進步多了。再次,語言學與語文學的分化日益明顯,語言學開始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出現(xiàn)。語言學與語文學的真正分化,是從19世紀初開始的。歷史比較法的運用和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確立,引起了語言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的根本變更。語言并非語文學的唯一對象,而比較語言學家的興趣卻正在研究語言本身。比較語言學的幾位奠基人及施萊歇爾等人都十分強調區(qū)別語言學與語文學的可能性和重要性。經(jīng)過他們的努力,語言學終于確立了自身的獨立地位。美國語言學家布龍菲爾德也說,由于比較語言學的努力,印歐語的歷史比較研究終于成了“十九世紀歐洲科學中主要工作之一,而且是最成功的工作之一”。2.缺點:第一,缺乏可靠的理論基礎。“語言是有機體”等觀念差不多從一開始就侵入了歷史比較語言學的領域,發(fā)展到施萊歇爾,就形成了系統(tǒng)的語言生命的“兩個時期”和語言發(fā)展階段論等假說。由于對語言的性質及其變化缺乏正確的理解,一段時間里對比較研究的性質和目的也相當模糊。一些學者為比較而比較,并不清楚比較究竟意味著什么。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19世紀上半葉的語言學家,尤其是德國的比較語言學家,在理論方面過于仰仗于時代的哲學和其他科學,缺乏認真概括和獨立思考的精神。歷史比較語言學前期和中期的成就和缺點第二,他們的眼光常常停留在語言的最古階段,而忽視對活的口語的考察與研究。由于受語言發(fā)展階段論及語言衰退論的支配,他們的研究目標很自然地集中于他們所假定的語言形式發(fā)展的最完美的階段,即所謂印歐“母語”的階段。葆樸的目的是探溯語法形式的源頭,施萊歇爾則要重建“母語”形式。因此,已死的,書面的語言被視為最可靠的根據(jù),越是古的越受重視。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梵語在很長的時間里被放在不恰當?shù)奈恢蒙?,不少學者認為梵語是歷史比較中唯一的推論基礎,也是構擬母語形式的理想模式。至于各種現(xiàn)代語言和方言,往往被視為“退化的語言”“腐朽的語言”而得不到重視。由于比較的范圍受到限制,毫無疑問會影響到比較的科學性。七、青年語法學派與早期比較語言學家的分歧分歧關鍵:對語言本質和語言發(fā)展過程中的性質有完全不同的認識。第一,語言本質的分歧早期比較語言學家:“語言有機體”理論和“兩個時期”等觀點青年語法學派:認識到語言并非一個有生長、衰老和死亡過程的獨立機體第二,語言研究的目標和重點的分歧早期比較語言學派:興趣集中于從書面材料探溯語言的最古階段,目的在于確定印歐語的原始形式。青年語法學派:重視現(xiàn)代語言和方言的重要性,力求盡量精確地觀察歷史發(fā)展中的語言事實,并堅持在分析語言現(xiàn)象時不超過已證實的材料的范圍,拒絕對史前時期的無文字記載的語言狀況提出任何假設。梅耶“人們放棄了老的浪漫主義的目標,而嚴格限制于對事實的實證的研究”,這標著著一種新的研究方向的開始。八、詞匯擴散理論創(chuàng)立人:王士元(美籍華裔)創(chuàng)立時間:20世紀60年代基本觀點:詞匯的擴散首先從詞開始,然后逐漸擴及整個相關的詞語。詞匯擴散理論立足于語言共時系統(tǒng)中的變異,通過對大量漢語和英語材料的微觀分析和統(tǒng)計,觀察出語音變化是離散的、突變的,而這種音變在詞匯中的實現(xiàn),卻是連續(xù)的、漸變的。--------語音突變、詞匯漸變九、語言變異理論創(chuàng)始人:【美】魏恩萊希拉波夫等“異質有序論”把變異、系統(tǒng)與社會聯(lián)系起來語言是以各種變異形式存在的,紛繁的變異形式表面上是雜亂無序的,實際上卻是與各種社會因素有著規(guī)律性的聯(lián)系。重大的理論意義方法論價值:異質有序的變異理論通過語言的變異現(xiàn)象,觀察并推測語言發(fā)展的過程、規(guī)律和發(fā)展趨勢,為觀察語言中共時和歷時、系統(tǒng)和變異、語言和社會之間的聯(lián)系,提供了一種有交的途徑。十、內部擬測法:它主要立足于一個語言或方言系統(tǒng)內部,從語言結構的系統(tǒng)性入手,利手共時語言系統(tǒng)中的異常分布、空格、不規(guī)則的形態(tài)變化等語言材料和語言現(xiàn)象,即以語言或方言系統(tǒng)不規(guī)則的成分作為突破口,探討語言的發(fā)展變化,從語言的尋找歷史的過程和結果。重建或構擬已經(jīng)消失了的原始語言成分和語言結構。創(chuàng)立時間:1872創(chuàng)始人:J·施密特十一、波浪理論:用方言的波浪擴散來解釋方言之間的復雜關系。原始印歐語在分化以前就曾存在方言分歧,各方言相互影響,各自的特點就像石子投入池塘后形成的波浪一樣,向其他方向擴散,使后來的不同語族形成了許多交叉的特點。十二、方言地理學【德】H·舒哈特【法】J·齊列龍“每個詞都有它的歷史”二者相同點:都是針對新語法學派的語音演變假說而提出,都是通過詞匯在地地域上的變異來說明語音變化的不規(guī)則性,并且得出方言之間的接觸沒有規(guī)則性的結論。第三章現(xiàn)代語言學結構主義語言學(一)————索緒爾一、索緒爾的重要觀點(一)言語活動、言語和語言索緒爾把語言現(xiàn)象分為言語活動(langage)、言語(parole)和語言(1angue)三樣東西,它們之間是彼此聯(lián)系而又互相區(qū)別的。1.含義:語言(langue)--語言是社會的,而非個人的;語言是抽象規(guī)則的集合,而非具體話語的表達;總之,語言是一種社會契約,存在于人們的頭腦中,并制約著人們的言語活動和行為.言語(parole)--言語是一種個體行為,是人們運用語言這種工具表達思想的的行為和結果。2.區(qū)別a.語言的社會性和言語的個人性(從含義中可以看出)b.語言的心理性和言語的心理-物理性c.語言的系統(tǒng)性和言語的散在性3.聯(lián)系a.“語言和言語是彼此相互依存的,語言既是言語的工具又是言語的產(chǎn)物。”b.語言存在于言語中,言語是與語言存在的形式。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關于語言和言語的話語解讀。言語“是人們所說的話的總和,其中包括:(a)以說話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個人的組合,(b)實現(xiàn)這些組合所必需的同樣是與意志有關的發(fā)音行為。所以在言語中沒有任何東西是集體的;它的表現(xiàn)是個人的和暫時的。”言語“是個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為,其中應該區(qū)別開:(1)說話者賴以運用語言規(guī)則,表達他的個人思想的組合;(2)使他有可能把這些組合表露出來的心理·物理機構。”與言語相反,語言“是言語活動事實的混雜的總體中一個十分確定的對象。……它是言語活動的社會部分,個人以外的東西;個人本身不能創(chuàng)造語言,也不能改變語言,它只憑社會的成員間通過的一種契約而存在?!薄斑@是通過言語實踐存放在第一社會集團全體成員中的寶庫,一個潛存在每一個人的腦子里,或者說得確切些,潛存在一群人腦子里的語法體系;因為在任何人的腦子里,語法都是不完備的,它只有在集體中才能完全存在。”“語言以許多儲存于每個人腦子里的印跡的形式存在于集體中,有點像把同樣的詞典分發(fā)給每個人使用。所以,語言是每個人都具有的東西,同時對任何人又都是共同的,而且是在儲存人的意志之外的,語言的這種存在方式可表以如下的公式:1十l十1十……=1(集體模型)”。言語和語言“這兩個對象是緊密相聯(lián)而且互為前提的:要使言語為人所理解,并產(chǎn)生它的一切效果,必須有語言;但是要使語言能夠建立,也必須有言語。從歷史上看,言語的事實總是在前的。如果人們不是先在言語行為中碰到觀念和詞語形象的聯(lián)結,他怎么會進行這種聯(lián)結呢?另一方面,我們總是聽見別人說話才學會自己的母語的;它要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經(jīng)驗,才能儲存在我們的腦子里。最后,促使語言演變的是言語:聽別人說話所獲得的印象改變著我們的語言習慣。由此可見,語言和言語是互相依存的;語言既是言語的工具,又是言語的產(chǎn)物。但是這一切并不妨礙它們是兩種絕對不同的東西?!?!索緒爾把語言比作樂章,把言語比作演奏,把語言和言語的關系比喻為樂章和演奏的關系。他說:“在這一方面,我們可以把語言比之于交響樂,它的現(xiàn)實性是跟演奏方法無關的;演奏交響樂的樂師可能犯的錯誤絕不會損害這種現(xiàn)實性?!边@是一個非常貼切的比喻。(二)語言是一個符號系統(tǒng)1.語言符號的社會-心理特點“語言是一種表達觀念的符號系統(tǒng),因此,可以比之于文字、聾啞人的字母、象征儀式、禮節(jié)形式、軍用信號等等,等等。它只是這些系統(tǒng)中最重要的?!睋?jù)此,索緒爾又把語言比喻為代數(shù)。他說:“語言可以說是一種只有復雜項的代數(shù)”。這樣,就可以形成許多對立,所以叫做復雜項。例如,德語名詞數(shù)的變化,Nacht(夜,單數(shù)):Nachte(夜,復數(shù))。這個語法事實可以用a/b這一符號來代表,但是,其中的a、b都不是簡單項而是復雜項,它們分別從屬于一定的系統(tǒng)之下。Nacht有名詞、陰性、單數(shù)、主格等特征,它的主要元音為a;Nachte有名詞、陰性、復數(shù)、主格等特征,它的主要元音為a,結尾加了e,ch的讀音從/x/變?yōu)椋?。每個符號孤立地看,可以認為是簡單項,但是從整體來看,則都是復雜項?!罢Z言的實際情況使我們無論從哪一方面去進行研究,都找不到簡單的東西;隨時隨地都是這種相互制約的各項要素的復雜平衡?!薄罢Z言符號連結的不是事物的名稱,而是概念和音響形象。后者不是物質的聲音,純粹物理的東西,而是這聲音的心理印跡,我們的感覺給我們證明的聲音表象?!薄拔覀冊囉^察一下自己的言語活動,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音響形象的心理性質:我們不動嘴唇,也不動舌頭,就能自言自語,或在心里默念一首詩?!庇捎谡Z言符號是一種兩面的心理實體,因此索緒爾把它表示為如下圖:語言符號是一種兩面的心理實體索緒爾把概念和音響形象的結合叫做符號,把概念叫做“所指”(Signifie),把音響形象叫做“能指”(signifiant)。他說:“我們建議保留用符號這個詞表示整體,用所指和能指分別代替概念和音響形象。后兩個術語的好處是既能表明它們彼此間的對立,又能表明它們和它們所從屬的整體間的對立?!庇伤骶w爾的定義可以看出,能指和所指都是心理的東西,而由能指和所指組成的符號,似乎也只是心理的東西。這種觀點,在他解釋“語言”和“言語”的時候也說過:“言語活動是異質的,而這樣規(guī)定下來的語言卻是同質的。它是一種符號系統(tǒng);在這系統(tǒng)里,只有意義和音響形象的結合是主要的;在這系統(tǒng)里,符號的兩個部分都是心理的?!薄罢Z言符號雖然主要是心理的,但并不是抽象的概念;由于集體的同意而得到認可,其全體即構成語言的那種種聯(lián)結,都是實在的東西,它們的所在地就在我們腦子里?!边@種本質上是心理的語言符號有什么特點呢?索緒爾指出了兩個特點:2.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和線條性第一,符號的任意性“能指和所指的聯(lián)系是任意的,或者,因為我們所說的符號是指能指和所指相聯(lián)結所產(chǎn)生的整體,我們可以更簡單地說:語言符號是任意的。”符號的任意性原則“支配著整個語言的語言學,它的后果是不能枚舉的;人們經(jīng)過許多周折才發(fā)現(xiàn)它們,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這個原則是頭等重要的”。“任意性這個詞還要加上一個注解。它不應該使人想起能指完全取決于說話者的自由選擇(我們在下面將看到,一個符號在語言集體中確立后,個人是不能對它有任何改變的)。我們的意思是說,它是不可論證的,即對現(xiàn)實中跟它沒有任何自然聯(lián)系的所指來說是任意的。”“能指對它所表示的觀念來說,看來是自由選擇的,相反,對使用它的語言社會來說,卻不是自由的,而是強制的。語言并不同社會大眾商量。它所選擇的能指不能用另外一個來代替?!弊匀粫霈F(xiàn)這樣的問題:既然語言符號是任意的,那么,為什么我們不能看到由這些符號所組成的語言的普遍的、突然的變化呢?索緒爾指出了四種阻礙這種變化的因素:(1)符號的任意性(2)構成任何語言都必須有大量的符號:這一事實使得符號難于改變。(3)語言系統(tǒng)的性質太復雜(4)集體惰性對一切語言創(chuàng)新的抗拒“語言之所以有穩(wěn)固的性質,不僅是因為它被綁在集體的鎮(zhèn)石上,而且因為它是處在時間之中。這兩件事是分不開的。無論什么時候,跟過去有連帶關系就會對選擇的自由有所妨礙?!钡诙苤傅木€條性。能指屬聽覺性質,只在時間上展開,而且具有借自時間的特征:(a)它體現(xiàn)一個長度,(b)這長度只能在一個向度上測定:它是一條直線。(三)語言的系統(tǒng)性與符號的價值語言符號不純粹是語言事實,而是系統(tǒng)的組成要素,這個系統(tǒng)代表了語言。進入系統(tǒng)中的符號的功能,是由系統(tǒng)的組成成員的各個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來決定的。語言是一個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中的所有要素形成一個整體。正如象棋可以歸結為各個棋子的位置的組合一樣,語言是一個僅僅以它的各個具體單位的對立為基礎的系統(tǒng)?!跋到y(tǒng)永遠只是暫時的、會從一種狀態(tài)變?yōu)榱硪环N狀態(tài)。誠然,價值還首先決定于不變的規(guī)約,即下棋的規(guī)則,這種規(guī)則在開始下棋之前已經(jīng)存在,而且在下每一著棋之后還繼續(xù)存在。語言也有這種一經(jīng)承認就永遠存在的規(guī)則,那就是符號學的永恒的原則?!庇纱丝梢?,在像語言這樣的符號系統(tǒng)中,各個要素是按照一定規(guī)則互相保持平衡的,同一性的概念常與價值的概念融合在一起,反過來也是一樣。詞的價值不是由標志它的客觀對象的關系來確定的,而是由它對其他詞的關系及其在該語言中的地位來決定的。價值就是系統(tǒng)的功能,價值就是語言事實在該語言系統(tǒng)中的意義。由于價值決定了符號的功能,因此,價值的概念是索緒爾語言學說的體系中具有樞紐性意義的概念之一。(四)共時語言學和歷時語言學在索緒爾看來,語言是一個具有價值的符號系統(tǒng),而任何研究價值的科學,在研究自己的對象時,必須區(qū)別共時的觀點和歷時的觀點,也就是說,要把它們放在同時軸線和連續(xù)軸線上來研究?!安还茉谑裁吹胤蕉紤撘勒丈蠄D分出:(1)同時軸線(AB),它涉及同時存在的事物間的關系,一切時間的干預都要從這里排除出去;(2)連續(xù)軸線(CD),在這軸線上,人們一次只能考慮一樣事物,但是第一軸線上的一切事物及其變化都位于這條軸線上?!彼骶w爾主張區(qū)分兩種語言學——共時語言學和歷時語言學?!坝嘘P語言學的靜態(tài)方面的一切都是共時的,有關演化的—切都是歷時的。同樣,共時態(tài)和歷時態(tài)分別指語言的狀態(tài)和演化的階段?!惫矔r語言學把語言當作一個系統(tǒng)來研究,而歷時語言學的研究對象不形成系統(tǒng)。換言之,共時語言學僅僅與語言有關,而歷時語言學則與言語有關?!肮矔r語言學研究同一個集體意識感覺到的各項同時存在并構成系統(tǒng)的要素間的邏輯關系和心理關系。歷時語言學相反地研究各項不是同一個集體意識所感覺到的相連續(xù)要素間的關系,這些要素一個代替一個,彼此間不構成系統(tǒng)?!蔽覀兡軌蚣仍诠矔r態(tài)中,又同時在歷時態(tài)中來研究語言及其現(xiàn)象嗎?索緒爾作了否定的回答:“這兩種觀點——共時觀點和歷時觀點——的對立是絕對的,不容許有任何妥協(xié)。”那么,共時語言學與歷時語言學哪一種更為重要呢?索緒爾認為,共時觀點比歷時觀點更為重要,因為對說話者來說,“它是真正的、惟一的現(xiàn)實性”。換句話說,如果語言學家只注意歷時的背景,那么,他看到的絕不是語言,而只是一系列在形式上變化著的語言現(xiàn)象。他批評歷史比較語言學:“自有近代語言學以來,我們可以說,它全神貫注在歷時態(tài)方面。(五)內部語言學和外部語言學語言學的研究對象是語言,由于語言有它的內部要素,也有它的外部要素,所以語言學也可以有內部語言學和外部語言學之分。索緒爾關于語言的定義,就是要把一切跟語言的組織、語言的系統(tǒng)無關的東西排除出去,這些東西,可用“外部語言學”這個術語來統(tǒng)稱。外部語言學要研究的內容有:第一,語言學和民族學的一切接觸點,語言史與種族史或文化史之間的關系,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在語言中的反映等。第二,語言和政治史的關系。一個民族征服另一個民族并對它進行殖民化等重大的歷史事件,對許多語言事實有無可估量的影響,高度的文明有利于某些特殊語言(如法律語言、科學術語)的發(fā)展。第三,語言和各種制度如教會、學校等的關系。這些制度和一種語言的文學發(fā)展又有密切的聯(lián)系。文學語言在任何方面都超越了文學為它制定的界限,例如沙龍、宮廷、科學院都對它發(fā)生影響。還有文學語言同地方方言發(fā)生沖突的問題。語言學家還應該考察書面語和口語的相互關系,因為任何文學語言都是文化的產(chǎn)物,到頭來都會使它的生存范圍脫離口語的范圍。最后,凡是與語言在地理上的擴展和方言分裂有關的一切,都屬于外部語言學的范圍。而內部語言學則不容許隨意的安排。索緒爾指出:“語言是一個系統(tǒng),它只知道自己固有的秩序。把它跟國際象棋相比,將更可以使人感覺到這一點。在這里,要區(qū)別什么是外部的,什么是內部的,是比較容易的:國際象棋由波斯傳到歐洲,這是外部的事實,反之,一切與系統(tǒng)和規(guī)則有關的都是內部的。例如我把木頭的棋子換成象牙的棋子,這種改變對于系統(tǒng)是無關緊要的;但是假如我減少或增加了棋子的數(shù)目,那么,這種改變就會深深地影響到棋法?!保┚涠侮P系和聯(lián)想關系索緒爾認為,在語言的機構中,一切要素都是按照句段關系(rapportssyntagmatiques)和聯(lián)想關系(rapportsassociatifs)運行的。這兩種關系相當于我們心理活動的兩個形式,并產(chǎn)生各種不同的語言價值。1.句段關系在話語中,各個詞,由于它們連接在一起,彼此便結成了以語言的線條性為基礎的關系,排除了同時發(fā)出兩個要素的可能性,這些要素一個挨著一個排列在言語的鏈條上面,它們之間結成的關系,叫做句段關系。這些以長度為支柱的結合,叫做句段(syntagmes)?!耙粋€要素在句段中只是由于它跟前一個或后一個,或前后兩個要素相對立才取得它的價值。”在話語之外,各個有某種共同點的詞會在人們的記憶里聯(lián)合起來,構成具有各種關系的集合,這種不在前后相續(xù)的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而是在說話者的腦子里出現(xiàn)的聯(lián)系,叫做聯(lián)想關系。例如,法語的enseignement(教育)這個詞會使人們在心里不自覺地涌現(xiàn)出許多別的詞。如出現(xiàn)詞根相同的詞enseigner(教育—不定式動詞)、renseigner(報導—不定式動詞),或者出現(xiàn)后綴相同的詞armement(裝備)、changement(變化),或者出現(xiàn)所指相近的詞education(教育)、apprentissage(見習)等等,它們在某一方面都與enseignement有共同之點。索緒爾認為,在整個語言機構中不外就是這兩種關系的運用。“語法的傳統(tǒng)區(qū)分可能有它們的實際用途,但是不符合自然的區(qū)別。而且缺乏任何邏輯上的聯(lián)系。語法只能建筑在另一個更高的原則上面?!薄懊恳皇聦崙摱伎梢赃@樣歸入它的句段方面或聯(lián)想方面,全部語法材料也應該安排在它的兩個自然的軸線上面。只有這樣分配才能表明我們對共時語言學的框架通常作那些改變?!倍?、索緒爾的影響索緒爾的語言學思想,如關于語言是一個符號系統(tǒng)的思想,關于語言和言語區(qū)分的思想,關于共時語言學與歷時語言學區(qū)分的思想,等等,對于現(xiàn)代語言學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布龍菲爾德(L.Bloomfield)在對薩丕爾(E.Sapir)《語言論》的評論中,贊許索緒爾給“語言研究的新方向提供了理論基礎”。這個“語言研究的新方向”就是現(xiàn)代語言學,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人們才一再強調說,索緒爾是現(xiàn)代語言學的奠基人。(一)對現(xiàn)代語言學研究的影響(1)在研究對象上,索緒爾在二十世紀初開始對語言整體的性質加以探討,指出語言才是語言學的研究對象。第一次明確地提出語言學研究的確定的對象。(2)在研究任務上,提出要找出那些在冥冥中支配著人類言語行為的結構模式和關系準則。(3)在研究道路上,索緒爾又進行了共時和歷時的區(qū)分,從而最終確定了語言共時系統(tǒng)的符號性質,把語言研究引入新的軌道,為后人開辟一條新的可行的研究道路。(4)在理論上,索緒爾建立了完整的、系統(tǒng)的、科學的語言學的理論體系。(5)在方法論上,索緒爾科學的方法論,可以結為“二元對立偶分”方法,這種方法是辯證分析方法的具體化,符合辯證法原理。(二)對現(xiàn)代語言學流派的影響1.以梅耶為代表的社會心理學派和結構主義學派,其理論主要源自索緒爾關于語言是社會心理現(xiàn)象的觀點,主張對語言進行社會的、心理的解釋。2.歐美結構主義學派,包括布拉格學派、哥本哈根學派和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派也都受到索緒爾的影響。(三)“語言”和“言語”的區(qū)分與對外漢語教學語言是對“言語”的抽象,我們說“語言”有語音、語法、詞匯等,這些都是對“言語”特點的抽象?!罢Z言”存在于“言語”之中,它本身是看不見、聽不到的。我們聽到的人們嘴里說出來的以及看到的書面上的一句一句的話,只是“語言”的表現(xiàn)形式——“言語”。我們只有通過“言語”才能認識和學會“語言”。無論是研究語言,還是學習和教授語言,都必須以言語為對象,從言語入手。1.語言和言語的劃分促進了語言本體研究的發(fā)展卻限制了人們對語言交際功能的探索。索緒爾對語言和言語進行區(qū)分之后,人們對語言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了言語。但由于對言語的輕視,言語語言學很久以來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2.由于視角的單一,一個理論不可能涵蓋研究對象的全部現(xiàn)象和性質。索緒爾的語言理論在方法上采取了語言整體第一的原則,強調系統(tǒng)的同質性,在深刻地揭示了語言作為社會交際工具的符號結構的性質的同時,自然會放棄其他的研究視角,如對語言中的個別要素事實的關注。3.索緒爾理論的局限也是具有時代性的。二十世紀初整體思想界有對本質論放棄的傾向,而索緒爾的結構主義思想正是提供了這樣一個非本質論的觀察世界的方式。結構主義語言學(二)————布拉格學派一、布拉格學派的主要理論(一)音位理論(二)句法功能(三)語言功能(四)系統(tǒng)和共時研究二、布拉格學派理論——魯別茨柯依的音位理論(一)音位理論1.魯別茨柯依的《音位學原理》在語言學領域,布拉格學派的突出貢獻在于音位學。而這一學派有關音位學的理論在其代表人物之一特魯別茨柯依的《音位學原理》這一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闡述。該書于1938年7月發(fā)表在《布拉格語言學會會刊》上,凝聚了他一生的精力,他共收集了二百二十多種語言材料,從中整理出一個元音系統(tǒng)(34個)。(1)確定了音位學的研究范圍特魯別茨柯依把統(tǒng)一的語音學劃分為兩門科學即語音學和音位學:語音學,即是關于言語的聲音的學科;語音學只應該研究語音物理性質和心理性質(純現(xiàn)象學),音位學,即關于語言的聲音的科學。音位學則只應該研究功能方面,把音位學看成是對語音功能的研究。這樣就把語音學和音位學區(qū)分開,確定了音位學的研究范圍(2)明確了音位的定義特魯別茨柯依從語音對立和特征出發(fā),認為音位是某種語言中最小的具有辨義對立特征的語音單位。從這一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音位的三個特征:A.具有區(qū)別性;B.是最小的語音單位;C.只能通過區(qū)別性特征來確定。(3)提出了劃分音位的原則特魯別茨柯依提出了兩條劃分音位的原則:其一,如果兩個音不能相互替換或者相互替換之后就會改變詞的意義或者把詞歪曲到不能辨認的程度,那么它們就是不同音位的體現(xiàn)。其二,如果兩個音出現(xiàn)在同樣的位置,并且能相互替換而不改變詞義,則它們是同一個音位的變體。(4)分析了語音特征特魯別茨柯依把各種語言中構成辨義對立的語音特征分為元音特征、輔音特征和非音質特征。元音音位只能由元音特征組成,輔音音位只能由輔音特征組成,非音質特征總是附著在元音音位之上的,因而沒有一個音位是只由非音質特征組成的。特魯別茨柯依是從三個角度來分析元音系統(tǒng)特征的:A.部位特征(音位特征):按部位的不同,元音可以分為八個音色類(唇化元音、非唇化元音、前元音、后元音、唇化前元音、唇化后元音、非唇化元音和非唇化后元音)。B.開口度特征。任何語言的元音系統(tǒng)中都具有不同開口度的音位對立,可分為不同的“響度級”,如開元音、閉元音等。C.共鳴特征。共鳴特征可以說明元音的純與不純,它能把唇元音和鼻化元音或者帶喉頭作用的元音區(qū)別開來。同樣,特魯別茨柯依也是從三個方面來分析輔音系統(tǒng)的語音特征的。A.部位特征。部位特征主要包括舌根——舌背音、舌尖——齒音、擦音和唇音,此外還有邊音、顎音、舌音、喉頭音等。B.方式特征。方式特征包括塞音、擦音和響音。C.共鳴特征。輔音系統(tǒng)中唯一的共鳴特征與鼻化關聯(lián),并由此形成了口音和鼻音的對立。對于非音質系統(tǒng)特征,特魯別茨柯依提出了“音節(jié)負荷者”的概念,即是指音節(jié)中負荷辨義的非音質特征的部分。區(qū)別句子的非音質特征包括句調、區(qū)別句子的音域對立、句中重音和停頓。三、雅克布遜的區(qū)別特征學說從上面對《音位學原理》的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語音的“區(qū)別特征”最早源于特魯別茨柯依,其后在50年代,雅克布森運用聲譜分析的成果,創(chuàng)立了“區(qū)別特征”。語言交際中,任何最小的區(qū)別性都使聽話人面臨二中選一的情況。雅克布遜等人在《語音分析初探》一文中提出了“對分法理論”及“區(qū)別特征學說”。他們分析了世界上許多語言,把最小對立體歸納為12對區(qū)別特征(以聲學頻譜來分析):元音性——非元音性輔音性——非輔音性鼻音性——口音性聚集性——分散性突發(fā)性——延續(xù)性粗糙性——圓潤性元音性——非元音性聲學特點:共振峰的明顯與否生理特點:聲速振動與否輔音性——非輔音性聲學特點:能量的高低生理特點:氣流受阻與否鼻音性——口音性聲學特點:能量分配共寬容與鼻化共振峰的有無生理特點:口腔共鳴器輔助鼻腔,后者不利用鼻腔刺耳性——圓潤性聲學特點:噪音強度高低生理特點:急停性——非急停性聲學特點:能量釋放的時間長短生理特點:聲門封閉與否濁音性——清音性聲學特點:周期性低頻激發(fā)與否生理特點:聲帶振動與否緊張性——松弛性聲學特點:共鳴區(qū)明顯與否,持續(xù)時間的長短不同生理特點:聲道變形大小的不同頓音性——銳音性聲學特點:能量集中低高頻區(qū)不同生理特點:音位與中央音位及共鳴器形狀大小不同升音性——平音性聲學特點:前者從低頻向高頻移動,后者無生理特點:咽腔開口寬窄不同,后者有化現(xiàn)象降音性——平音性聲學特點:前者從高頻向低頻部分移動,后者無生理特點:前者有軟腭化現(xiàn)象,后者無雅克布遜的音位對分法理論提出后,世界各國語言學家紛紛引用和評論,產(chǎn)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有的用以建立某種語言的音位系統(tǒng);有的對雅克布遜提出的十二對區(qū)別特征加以修訂;有的以此來設計語音的識別方案,用電子計算機來識別和篩選輸入的語音等。四、布拉格學派的主要理論——句法功能(二)句法功能1926年創(chuàng)建布拉格語言學會,終身任該學會會長。馬泰休斯主張應用共時和功能觀點研究語言,并采用靜態(tài)分析比較的方法,即將某一種語言與其他語言的功能表達手段進行對比,以充分揭示該語言的特征,這就是他的“語言特征學”理論。馬泰休斯認為有必要把句子的實際切分和形式切分區(qū)別開來。形式切分是一種傳統(tǒng)語法上的切分,而實義切分則是一種功能交際切分。馬氏又指出,句子的形式切分的基本要素是語法主語和語法謂語,實際切分的基本要素分別是表達的出發(fā)點和表達的核心,即主位和述位。前者是說話人要敘述的對象,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表示已知的或不言而喻的信息;后者說明前者做什么或怎么樣,表示新的信息。如(a)(Sally)(standsonthetable.)主席團坐臺上。(b)(Onthetablestands)(Sally.)臺上坐著主席團。第一句中,Sally是主語也是句子的主位,standsonthetable是謂語也是句子的述位;第二句如果用形式切分法則無法指出這兩個句子的區(qū)別,因為句子的主語與謂語并沒有發(fā)生變化,而這時如果采用功能切分法則可以明確看出句子表達的核心是Sally,即句子的述位。馬泰休斯主要是依據(jù)詞序來進行實義切分的,他區(qū)分客觀詞序和主觀詞序。客觀詞序是表述出發(fā)點,位于句首,表述核心位于句末;主觀詞序是首先出現(xiàn)表述核心,之后才是表述出發(fā)點。如:(a)這衣服真漂亮。(b)真漂亮,這衣服。第一句是客觀詞序,第二句是主觀詞序。主觀詞序帶有語體和感情成分,多用于口語和文學作品中,表示強調某種感情色彩。除此之外,布拉格學派還研究了控制信息分布的規(guī)則。他們提出交際動力的概念來測量信息分布情況。一個語言成分的交際力就是它推動交際向前發(fā)展的程度。這些都對早期的美國功能主義、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話語分析和篇章語言學等產(chǎn)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五、布拉格學派的主要理論——語言功能(三)語言功能功能和系統(tǒng)是布拉格學派的兩句箴言,對語言進行功能和系統(tǒng)研究是他們的基本要求。所謂功能是就語言在現(xiàn)實社會里的實際作用而言的,是言語活動的目的和任務,照馬泰休斯的說法“語言是服務于某一種目的的表達方式系統(tǒng)”因此,“進行語言分析,則必須運用功能的觀點”。具體而言,布拉格學派提出了以下三大理論:1.馬泰休斯二功能說1923年1923年馬泰休斯提出了二功能說交際功能:旨在溝通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第一位的)表現(xiàn)功能:伴隨著交際功能。表現(xiàn)功能是個人情感的即時流露,旨在抒發(fā)說話人自己的情感或引發(fā)聽話人的情感,是第二位的。只包含有交際功能的語篇(比如科技語篇)是極為特殊的情況。語言系統(tǒng)的發(fā)展主要是根據(jù)交際功能的需要。交際本身表現(xiàn)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單純的交際,比如傳達信息,陳述事件;另一種是呼吁的交流,比如要求、命令、疑問等。2.比勒的三功能說比勒是德國心理學家、語言學家。比勒的基本思想是把語言視為一種工具模式,即語言是一個人用來告訴另一個人某件事情。據(jù)此,一個語言行為一方面涉及作為交際工具的符號系統(tǒng),另一方面涉及說話人、聽話人和所談論的事情三個成分。比勒分別給說話人、聽話人和所談論的事情三個成分賦予表現(xiàn)功能(Ausdruck/expressive)、呼吁功能(Appell/conative)和描述功能(Darstellung/representational)。在語言行為中,三種功能都存在,但在多數(shù)情況下其中一種功能占主導地位。重點落在不同的方面時,語言就具有不同的功能。當重點在說話人表達本身的情感時,比如痛苦時的叫喊,自發(fā)的感嘆,語言具有表現(xiàn)功能。當重點旨在影響打動聽話人時,比如要求,命令,語言具有呼吁功能。當重點在談論的內容時,語言具有描述功能。布拉格學派對比勒理論的發(fā)展比勒的三功能理論在布拉格學派成員中相當流行。學派認為該理論在語言的具體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學派成員一直試圖擴展比勒的理論框架。穆卡洛夫斯基為之增加了美學功能(aestheticfunction,亦稱詩歌功能。美學功能指語言符號把人們的注意力吸引到符號自身而不是吸引到它所傳遞的信息上。美學功能并不局限于語言,任何對象以其是什么而不是以其功用吸引我們時,它就具有美學功能。穆卡洛夫斯基把美學功能對立于實用功能,比勒的三功能即為語言的實用功能。布拉格學派認為三種功能之間不是相互排斥的關系,而往往是相互并存的關系,以其中一種占據(jù)主導地位。在多數(shù)情況下描述功能是主要的功能。在抒情詩中,作者主要是表達個人的情感,對語言外現(xiàn)實的描述只是提供一個表達個人情感的背景,因而表現(xiàn)功能是主要的,描述功能是次要的。在命令句中,三種功能同時出現(xiàn),既有說話人的意圖(表現(xiàn)功能),對聽話人的要求(呼吁功能),又有對聽話人所要求的東西(描述功能)。3.雅柯布遜的六功能說對比勒理論模式的發(fā)展貢獻最大的當推雅柯布遜。1960年,雅柯布遜發(fā)表了著名的論文《語言學和詩學》,把比勒的三功能理論框架擴展為六功能理論框架。語境(指稱功能referential)內容(詩歌功能poetic)說話人(表情功能emotive)聽話人(呼吁功能conative)接觸(寒暄功能phatic)代碼(元語言功能metalingual)代碼指語言的符號系統(tǒng)。用語言來談論語言時,比如談論語言的正確用法,評論方言,語言就表現(xiàn)出元語言功能。元語言,又稱純理語言,指用來標示或分析和描寫另一種語言的語言或一套符號。自然語言是人類交際過程中用以傳達信息的物質載體,是人們邏輯思維的物質承擔者。如果我們依據(jù)語言的基本功能來解釋語言的發(fā)生過程,來闡述信息交流理論,這種基本思想和方法都可又稱為元語言功能或元語言功能主義。六、布拉格學派的主要理論——系統(tǒng)和共時研究1.語言是一種具有合目的的特性的功能系統(tǒng)。語言是系統(tǒng)的,語言的變化也是系統(tǒng)的。變化是系統(tǒng)的有兩點理由。第一,從變化的目的看,變化是語言系統(tǒng)進行結構上的調整,以維護系統(tǒng)的平衡。第二,從變化的動因看,變化的原因主要來自語言系統(tǒng)的內部。2.強調共時分析的優(yōu)先地位,但又不能把共時分析和歷時分析對立來。馬泰修斯關于共時和歷時研究的思想基于對語言學史的廣泛了解和深刻認識。他比較了新語法學派和功能語言學兩種語言觀,指出了兩種語言觀各自的長短。他對共時和歷時研究采取一種辯證的態(tài)度。一方面,他分析列舉了共時方法在語言研究中的作用,指出在語言研究中從共時到歷時是最可靠的方法,因為只有在分析當代語言的時候,我們才能比較完整地把握材料。材料離我們越遙遠,越是缺乏,憑借這些殘缺的材料編撰的歷史語法往往把復雜的語言現(xiàn)象簡單化了。第一,布拉格學派與新語法學派的差別不在于對共時和歷時的強調不同,而在于前者采用系統(tǒng)的方法,后者采用割裂的方法。第二,布拉格學派與索緒爾的差別主要在于前者把共時和歷時看作是辯證的對立統(tǒng)一,后者把共時和歷時看成是不可調和的絕對的對立。第三,布拉格學派沒有忽視歷時研究,并在這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七、布拉格學派的成就布拉格學派作為20世紀歐洲最有影響力的學派,其取得是舉世矚目的,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1.推動了歐洲結構主義的發(fā)展布拉格學派成功地運用索緒爾的“系統(tǒng)”概念,創(chuàng)立了音位學理論之后,使“系統(tǒng)”理論充分顯示其深遠的意義。第一,把語音學和音位學區(qū)分開來,指出語音學是研究言語的聲音,音位學是研究語言的聲音;其次,解決了劃分音位的方法,通過研究最小的語音對立體,總結了12對語音區(qū)別特征,提出了區(qū)別特征學說。第三,布拉格學派在音位研究中取得明顯效果的結構主義原則和方法,對語言學的其他部門,如句法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yè)財務預測模型的建立計劃
- 比賽策劃行業(yè)工作安排計劃
- 市場渠道拓展月度計劃
- 綜合物流服務委托合同三篇
- 柬埔寨購房協(xié)議書范文
- 老人行走保護協(xié)議書范文范本
- 施工合作協(xié)議書范文范本電子版
- 湖南定向醫(yī)學生協(xié)議書范文模板
- 銷售崗位述職報告
- 英語高考中why提問的題答題技巧
- 數(shù)字資源管理規(guī)章制度
- 缺血性腦卒中全流程規(guī)范化管理
- 醫(yī)院培訓課件:《PPD試驗》
- 家長會課件:小學三年級家長會 課件
- 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方案(2篇)
- 2024年廣東中山市檢察機關勞動合同制司法輔助人員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米托蒽醌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
- 2024年景區(qū)托管運營合作協(xié)議
- 國開電大《應用寫作(漢語)》形考任務1-6答案
- SMW工法樁施工課件
- 2024年4月自考05755衛(wèi)生統(tǒng)計學答案及評分參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