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70按住Ctrl鍵單擊鼠標打開教學視頻動畫全冊播放第一單元單元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學會本組課文中的生字新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關鍵語段。3、在閱讀中注意品味詞語的感情色彩,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飽含的革命情懷。(二)過程與方法:1.
充分預習,搜集資料,積累感受和體驗。2.
初讀,整體感知,了解課文大致內容。3.
精讀,抓重點段落和詞句,品味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課文飽含的革命情懷。4.
情味讀,傳達自己的感受和情感。5.
總結,回歸整體,拓展延伸,升華情感。(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知作者內心對英雄的崇拜單元教學重點:1、學會本組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積累好詞佳句。2、讀懂課文,抓重點段落和詞句,品味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課文飽含的革命情懷。單元課時安排
1、《花臉》
1課時2、《我愛籃球》
2課時3、《自行車》
2課時
古詩誦讀《題臨安邸》
1課時
語文樂園(一)
3課時
1、花臉一、學習目標:1、抓關鍵語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動,揣摩運用各種描寫方法去描摹人或物。2、感受少年仰慕英雄、渴望成為英雄的心態(tài)。二、教學重點抓關鍵語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動。三、教學難點感知作者內心對英雄的崇拜。四、教學過程(一)課前預習1、詞語積累2、你知道關羽這個人嗎?查閱有關的資料,了解關羽的英雄故事。(二)課堂教學1、導入1)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來學習一什么是花臉?原指京劇表演的一個行當,稱“凈”?;樖撬追Q。面部化妝運用臉譜,唱用寬音或假音,動作幅度大,以突出性格、氣度和聲勢。
2)文中的花臉指的是什么?依據(jù)戲曲中“花臉”的模樣用紙漿軋制成的面具。
3)對孩子們來說,過年的魅力還有更深一層的緣故,是什么緣故?過年對于孩子們來說,除了壓歲錢之外還有更吸引他們的原因。比如小閨女要打扮自己,男孩子喜歡鞭炮,而我在過年的時間里卻最喜歡買個花臉戴。過渡語:同學們,看來花臉的魅力真是不小,吸引著作者。不過在作者的記憶深處,有一個花臉是他最最喜歡的,是哪個花臉呢?讓我們接著往下讀吧!
2、課文重點理解——我為什么喜歡關公花臉?⑤師:同學們,哪個花臉讓作者最喜歡呢?(關公花臉)
這個關公花臉什么樣子啊?找一找,讀給大家聽。(1)掌握文中“花臉”的特點。①圈劃并朗讀文中描寫花臉的語句。這花臉好大,好特別!通面赤紅,一雙墨眉,眼角雄俊的吊起,頭上邊突起一塊綠包頭,長巾貼臉垂下,臉下邊是用馬尾做的很長的胡須。②討論:你能用自己的話概括文中花臉的特點嗎?好大:從哪些關鍵詞語讀出來?雄俊地吊起,突出的綠包頭,很長的胡須。好特別:從哪些關鍵詞語讀出來?凜然不可侵犯的莊嚴之氣,咄咄逼人③識臉譜,掌握關羽臉譜的特點(看PPT)陳壽《三國志》:面如重棗,丹鳳眼,臥蠶眉④指導感情朗讀。師:除了關公花臉的樣子吸引我外,還有什么原因值得我喜歡它?2)了解關公此人。舅舅給我講了關公的許多故事——過五關、斬六將、溫酒斬華雄……邊講邊說:“你好英雄呀!”好象在說我的光榮史。①同學們,你們了解關公嗎?②補充關公的資料,激發(fā)學生對于關公的敬仰之情。③再讀讀這個句子,注意破折號的用法。④師:帶著對關公的敬仰之情,再來讀讀描寫關公花臉的句子。(生讀)
3)研讀課文,把握文章主旨。(1)文中有多處表達了我對關羽花臉的喜歡,你能找到這些句子嗎?“我”喜歡花臉的有關句子我高興得只是笑,話都說不出。做三輪車回家時,我就戴著花臉,倚著舅舅的大棉袍執(zhí)刀而立我推開大人們,跑到穿衣鏡前,橫刀立馬地一照,……我是大關公哪!整個大年夜我一直戴著這花臉,誰說都不肯摘,睡覺時也戴著它……,轉天醒來頭件事便馬上戴上……,轉天醒來頭件事便馬上帶上,恢復我“關老爺”的本來面貌。我手握大刀,搖晃著肩膀,威風地走進客廳,憋足嗓門叫到:“俺——姓關,名羽,字云長。”
(2)然而在第二自然段生動地描寫了“我”懼怕那個大花臉,那么從最初的懼怕到喜歡,其中變化的原因是什么?變化的原因:與我一般大的男孩們投來艷羨的目光——快活之極心理活動:威風,虛榮心得到了滿足舅舅給我講了許多關公的故事……好像在說我的光榮史——驕傲之極心理活動:想成為關羽式的英雄。3)能力拓展文中表達了全家人對花臉的喜歡,請說說全家人喜歡的理由:學生交流。
(三)課后練習:1)請運用恰當?shù)拿鑼懽约合矚g的一種玩具。2)繼續(xù)搜集能夠體現(xiàn)關羽“忠、義”的資料,談談你對關羽的認識。
2、我愛籃球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
學會6個生字。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重點句的含義。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過程與方法:
1、積累本課生詞,并學會運用。
2、通過充分的讀,不同形式的讀,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情感。
3、畫出重點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作者對籃球的喜愛之情,感受作者在追求夢想中的歡樂與自豪。教學重難點:1、
描述自己最深刻的場景。2、
體會作者不僅僅只是對籃球有著喜愛之情,在人生道路上不斷追求夢想,從中得到快樂的情感。3、
體會重點句子的表達方式并學會仿寫。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
學會6個生字。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3、
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體驗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教學重難點:描述自己最深刻的場景。教學過程:一、激發(fā)生活經(jīng)驗導入新課。1、
談話:同學們,現(xiàn)在老師調查一下,哪些同學喜歡籃球?你們?yōu)槭裁聪矚g籃球呢?2、
學生暢談與籃球的故事,或者打籃球時的感受。從你們的眼神里、你們熱情的講述中,老師感受到你們對籃球的熱愛。你們能大聲的告訴老師你們愛籃球嗎?板書課題。齊讀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中作者也和你們一樣愛籃球,而且也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但是她僅僅是喜愛籃球嗎?在她的故事中還包含著怎樣的情感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
自由朗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2、
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些什么內容?(作者喜愛籃球,在周日無人,酷暑的天氣打籃球;為了打籃球,鉸辮子;最后一次投籃。)板書:酷暑打球;鉸辮子;最后一投。3、
讀了課文,還有什么讓你讀不懂的地方?預設句子:愛是什么?是全心的投入,是忘我的傾注,是純真的洗禮,是勇敢的付出,是奮不顧身的追求,是無可阻擋的奔突。4、
質疑:哪些地方讀不懂?解釋詞語:投入、傾注、洗禮、付出、奔突投入:形容做事情聚精會神。傾注:(感情、力量等)集中到一個目標上。洗禮:比喻重大斗爭的鍛煉和考驗。付出:交出。奔突:橫沖直撞;奔馳。5、
再讀讀這個句子,思考:作者想通過這句話表達什么情感呢?(作者對籃球的熱愛。)6、
學生講述。學生給予評價。7、
師總結:那么這篇文章是怎樣具體地來表現(xiàn)作者熱愛籃球呢?請大家再次仔細地讀課文,先來讀讀酷暑打球,勾畫出描寫作者熱愛籃球的句子。(1)
預設:講述作者尋找籃球場景A、
抓住句子“周日的校園里,沒人。酷暑的操場上,沒人。有人沒人與我無關,有籃球就行?!雹賹W生自主談感受,師評價。②師:如果光讀這一句,我們還不容易讀出作者對籃球的熱愛,咱們聯(lián)系一下前兩句讀一讀。③學生自己讀,談感受。(要求聯(lián)系重點詞語,周日,酷暑,來談)酷暑什么意思?(非常熱的夏天。)這個季節(jié)大家一般都在干什么?④作者在一個大家都休息的周日,而且還是酷暑的季節(jié),跑到學校去打籃球,足見她對籃球的熱愛。指導感情朗讀。
B、
“不過對于我,有籃球的地方就是光輝燦爛的地方。”①學生自主談感受。②光輝燦爛是什么意思?③指導感情朗讀。
C、
關鍵詞“變幻無窮”怎樣變幻無窮?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和下文談。為了尋找籃球的動作“攀、跨、再跨、跳、站、翻身、奔向、跑”D、
同學們,通過大家對酷暑打球這件事的研讀,咱們看到了那個在烈日下,認真打球的作者。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個句子,什么是全心的投入,什么是忘我的傾注,你們讀懂了嗎?回到重點句子:愛是什么?是全心的投入,是忘我的傾注,是純真的洗禮,是勇敢的付出,是奮不顧身的追求,是無可阻擋的奔突。指導朗讀。四、小結。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重點句的含義。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3、體會重點句子的表達方式并學會仿寫。4、
體會作者不僅僅只是對籃球有著喜愛之情,在人生道路上不斷追求夢想,從中得到快樂的情感。教學重難點:1、體會重點句子的表達方式并學會仿寫。2、體會作者不僅僅只是對籃球有著喜愛之情,在人生道路上不斷追求夢想,從中得到快樂的情感。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主要從酷暑打球這件事中,了解到了作者對籃球的熱愛。這節(jié)課我們接著學習,看看你們還能不能從其他的事件中了解到作者對籃球的熱愛。
二、重點研讀。1、師:你們還從哪件事情的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作者對籃球的熱愛?講述場景為籃球做出犧牲——鉸辮子。句子:我那時是怎么了?就是給洋娃娃剪辮子我也下不了手的!然而,我剪自己的辮子連一點兒感覺也沒有,仿佛我已經(jīng)變成鼓蹦蹦的沒有知覺的籃球了。(1)學生自主匯報,師評價。(2)從哪些詞語讓你感受到作者對籃球的熱愛?(連一點感覺也沒有,仿佛我已經(jīng)變成鼓蹦蹦的沒有知覺的籃球了。)(3)這幾個句子是對作者的什么進行的描寫?要知道那個年代的女孩,有的把自己的辮子比什么看得都珍貴,可這個時候她竟然一點感覺也沒有,說明了什么?(4)指導朗讀該句子。(5)回到重點句子。師:還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作者熱愛籃球呢?
2、講述離開籃球卻戀戀不舍的場景。句子:天知道怎么回事,我沖上場,搶過表演系的球,一路運球到對方的籃板下,一躍而起,“刷”,一個漂亮的投籃,然后扭頭就跑。(1)學生自主匯報,師評價。(2)從哪些詞語感受到對籃球的熱愛?(沖、搶、運)(3)天知道怎么回事?同學們,你們知道怎么回事嗎?(是作者熱愛籃球的心情,讓她忍不住,不顧醫(yī)生的囑咐,沖了上去。)(4)指導感情朗讀。(5)回到核心句子,指導理解。
3、師:同學們,通過我們聯(lián)系上下文的內容,終于了解了這個句子真正的感情。但是,這篇課文表達的僅僅是“我”對籃球的喜愛之情嗎?讓我們認真地讀讀文章的最后兩個自然段。(不,這篇文章不僅僅只表達了“我”對籃球的喜愛之情,還表達了我熱愛生活,熱愛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個句子“愛是什么?是全心的投入,是忘我的傾注,是純真的洗禮,是勇敢的付出,是奮不顧身的追求,是無可阻擋的奔突?!蹦隳苣7逻@樣的表達方式,寫一段話嗎?
三、小結。
我們成長中應該有怎樣的追求?板書設計:
酷暑打球
投入、傾注2、我愛籃球
鉸辮子
愛是
洗禮、付出
最后一投
追求、奔突
3、自行車
教學要求:1、默讀課文,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和思考。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并學會復述課文。3、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教學難點:
體會我感到幸福的原因是什么。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內容:1、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2、
感情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一、導入:
師:課前我請同學學習著自己進行了課前預習,要求就是通過讀課文,了解這個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及全過程。請你先來讀一讀這篇課文,然后標出自然段,然后請同學帶大家走進這個故事。生:自讀課文師:文章主要講了什么?
生:自己的語言表述更好(小作者的家庭條件很不好,為了補貼家里的收入,作者賣報掙錢而受到的客戶們的稱贊,客戶們?yōu)榱吮磉_自己的心愿,送給了小作者一輛嶄新的自行車。)
師:文章為什么要以《自行車》為題目呢?
師:通過課題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小組討論后,回答。二、學習課文生字詞
1、自由讀
2、齊讀
3、你都理解了哪些詞語的含義?
4、指名匯報。二、感情朗讀課文,找出文章的重點部分
1、熟讀課文
2、了解人物的內心想法
3、運用自己的語言動作表現(xiàn)出人物的內心想法。
4、請你再來讀課文,通過文章的主要內容給課文分段,你是根據(jù)什么分的?
生:再讀課文??梢苑譃?部分。
師:追問:你從哪兒知道的?
生:第一部分:因為自行車而得到了送報紙的工作。
第二部分:因為家庭困難二賣掉了自行車
第三部分:因為辛勤工作而得到了客戶的禮物——一輛嶄新的自行車
5、根據(jù)課文內容復述課文
自由復述
小組復述
指名復述
6、質疑問難。
三、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朗讀。2、評議
3、讀完第一部分,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指名說(家庭條件困難、父親收入低,工作辛苦,身體條件差、自行車來之不易)4、
了解后,詢問學生有什么樣的體會。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感想。四、總結教師小結這堂課的主要內容。五、作業(yè)1、
感情朗讀課文2、
復述課文3、
預習課文的二、三部分。第二課時教學內容:1、
學習課文二、三部分2、
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3、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
師: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學習文章的第一部分了解到作者家庭條件困難、父親收入低,工作辛苦,身體條件差、自行車來之不易這些內容。當小作者終于開始送報紙的生活后,他又遭遇到了什么呢?請大家接著學習文章5—20自然段。2、
學生自讀,自學。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1、
自由讀課文。2、
指名讀課文。3、
匯報:你都知道了些什么?還覺得哪里有問題?4、
預設置疑:“我”感到幸福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再讀讀課文,勾畫相關句子。(1)
賺錢貼補了家用。句子準備“這些收入,對于我們這個并不富裕的家庭來說,也不無小補?!雹賹W生自己談體會。②問:不無小補是什么意思?如果當你小學四年級時,能夠為家里補貼家用,你是什么心情?③指導學生個性朗讀。
(2)
得到了一輛自行車。①學生匯報。②句子:這時候,我看到在房間的中央,擺放著一輛嶄新的紅顏色的自行車,車上有夜行燈和電子鈴。車把上還掛著許多精致美麗的圣誕賀卡。③這是一輛怎樣的自行車?(漂亮、嶄新)如果你看到這樣一輛自行車,而且是送給你的,你心情如何?④指導感情朗讀。
(3)
得到了客戶對我的認可。①為什么我的工作會得到客戶對我的認可?②句子:第七自然段
如果是風合日麗的晴天倒還好,要是遇上下雨下雪的天氣,麻煩就大了。我只好拿一件爸爸穿過的雨衣,蒙蓋在郵包上,以免新報紙被雨雪淋濕。句子:我兢兢業(yè)業(yè)地努力干好送報紙的工作。兢兢業(yè)業(yè)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這個9歲的孩子是怎樣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嗎?指導感情朗讀這個句子。5、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才讓我感覺到那一天是我最幸福的一天。(感情朗讀20自然段)
四、理解課文后,訓練質疑
師:在我們學完這個故事后,你還有什么問題想向大家提出來的嗎?
生:默讀課文,提出問題。
師:歸納與小結
通過對這個故事的學習,你體會到了什么?(小作者的勤勉與人們的善良)
五、板書設計:
3、自行車得到自行車賣到自行車獲得禮物第二單元整組備課單元教材分析本單元以“革命情懷”為話題,安排了《延安,我把你追尋》、《井岡翠竹》、《沿著紅軍走的路》三篇課文。學習本單元課文注意詞語的感情色彩,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飽含的革命情懷。古詩《出塞》,詩人王昌齡以月照關塞為典型環(huán)境,從秦漢寫到唐代,追憶歷史名將,表達自己對朝廷不能平定邊患的不滿?!罢Z文樂園”的第一題,了解不同語境下詞語的不同含義,學會準確辨析多義詞的意思;第二題掌握分號和句號的用法,讀出不同的語氣,體會表達效果;第三題積累名言警句,感悟中國古代文化的精妙;第四題在學習成語過程中,了解成語“鳳毛麟角”的由來,理解故事內容,積累成語并理解含義。本次“習作”的內容是“我的偶像”,練習寫記人的記敘文,抓住人物外貌、語言、行為等,通過記敘人物身上發(fā)生的事情,表達真情實感。
單元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學會本組課文中的生字新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關鍵語段。3、在閱讀中注意品味詞語的感情色彩,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飽含的革命情懷。(二)過程與方法:1.
充分預習,搜集資料,積累感受和體驗。2.
初讀,整體感知,了解課文大致內容。3.
精讀,抓重點段落和詞句,品味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課文飽含的革命情懷。4.
情味讀,傳達自己的感受和情感。5.
總結,回歸整體,拓展延伸,升華情感。(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繼承發(fā)揚革命精神,激發(fā)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單元教學重點:1、學會本組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積累好詞佳句。2、讀懂課文,抓重點段落和詞句,品味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課文飽含的革命情懷。單元課時安排
4、《延安,我把你追尋》
1課時
5、《井岡翠竹》
1課時
6、《沿著紅軍走的路》
1課時
古詩誦讀《涼州詞》
1課時
語文樂園(二)
3課時4延安,我把你追尋教學內容4延安,我把你追尋
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2、獨立閱讀能了解詩文大意。(二)過程與方法:1.
充分預習,搜集資料,積累感受和體驗。2.
初讀,整體感知,了解課文大致內容。3.
精讀,抓重點段落和詞句,品味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課文飽含的革命情懷。4.
情味讀,傳達自己的感受和情感。5.
總結,回歸整體,拓展延伸,升華情感。(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人們對延安的懷念和對延安精神內涵的發(fā)揚。
教學重難點重點:詩歌的朗讀。難點:體會延安精神。教學準備布置預習,搜集有關延安的資料,積累感受與體驗。教
學
過
程一、介紹背景,談話導入。1、師生通過搜集資料,互動簡介背景。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作者是祁念曾。3、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4、明確目標:我們要通過學習,了解課文的結構,理解詩中的重點詞語,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還要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二、初讀,整體感知。1、自由讀,把字讀準,句子讀通順。2、再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3、延安,我把你追尋。是要追尋延安嗎?(不是,是要追尋延安精神。)從哪里讀出來的,再次默讀課文,借助資料,勾畫相關的句子。
三、細讀品味,探究學習。(一)一二節(jié)。1、學生匯報重點詞句。2、抓住重點的詞語(延河、棗園、南泥灣、楊家?guī)X),教師指導提升學生的理解。延河叮咚的流水代表延安精神代代相傳。棗園代表著緊跟黨中央的號召。南泥灣代表著發(fā)揚自力更生的精神。楊家?guī)X講話的會場代表著執(zhí)行黨的方針政策,建設美好的明天。2、比喻寫追尋延安精神的必要性;列舉典型事物描寫延安。3、指導朗讀,注意排比句勢。(二)三四節(jié)。1、還從哪里感受到了要追尋延安精神?(忘不了延安窯洞溫熱的土炕,寶塔山頂天立地的脊梁)自由讀,思考:你讀懂了什么?并作批注。2、指名分讀三四節(jié)。3、出示句子:“我們永遠告別了破舊的茅屋,卻忘不了延安窯洞溫熱的土炕?!薄拔覀兒敛华q豫丟掉了老牛破車,卻不能丟掉寶塔山頂天立地的脊梁?!彼伎疾⒎纸M討論:這句話是什么意思?4、教師指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這句話的意思。5、把詩中表達同樣意思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體會體會。理解“破舊的茅屋”和“老牛破車”的所指。(破舊的茅屋和老牛破車代表著落后的生活條件。)溫熱的土炕代表著親密的軍民關系。頂天立地的脊梁代表延安精神是我們民族的支柱、精神脊梁。6、說說這一部分,作者運用了什么方法來寫?作者忘不了、丟不掉的是什么?(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來寫,作者忘不了、丟不掉的是延安精神。)7、多種形式有感情地朗讀,加強理解。(三)五六節(jié)。1、自由讀,思考:還從哪里知道,作者要我們追尋的是延安精神?2、再讀,思考: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會怎樣?勾畫出相關句子,并理解“靈魂”和“展翅飛翔”指什么?3、為什么要追尋延安精神?它會給我們的心靈帶來什么?(信念、溫暖、光明)4、教師小結:本詩通過對延安精神的歌頌,抒發(fā)了作者追尋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因為延安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的革命精神。延安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它記載中國革命的歷史,是一本真正的教科書。它凝聚了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譜寫了中國革命閃光的篇章。5、指導深情朗讀,體會感情,深化理解。四、延伸探究,拓展升華。1、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學習實際,談談怎樣把延安精神發(fā)揚光大。2、搜集相關圖片、文字素材,抄寫、剪貼為手抄報。舉辦一期“延安,我把你追尋”專題展覽。板書設計:4延安,我把你追尋
信念追尋
溫暖
——延安精神
光明
5井岡翠竹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學會10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8-9自然段。3、通過學習課文,了解革命根據(jù)地人民在過去和現(xiàn)在所表現(xiàn)出來的崇高品質,歌頌革命精神。(二)過程與方法:1.
充分預習,搜集資料,積累感受和體驗。2.
初讀,整體感知,了解課文大致內容。3.
精讀,抓重點段落和詞句,品味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課文飽含的革命情懷。4.
情味讀,傳達自己的感受和情感。5.
總結,回歸整體,拓展延伸,升華情感。(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革命根據(jù)地人民在過去和現(xiàn)在所表現(xiàn)出來的崇高品質,歌頌革命精神。教學重難點通過學習課文,了解革命根據(jù)地人民在過去和現(xiàn)在所表現(xiàn)出來的崇高品質,歌頌革命精神。教學準備布置預習,搜集有關資料,積累感受與體驗。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1、板書課題,讀題。師: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首先看老師寫課題。2、師:說說你由題目所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學生展開聯(lián)想,教師適時評價。3、師:讓我們通過文字來感受井岡翠竹吧!自由朗讀課文,看看文章圍繞著井岡翠竹都寫了些什么?勾畫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讀完課文后,注意自學生字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匯報交流想想:課文講了什么?可分成幾部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敘述井岡翠竹的特點。第二部分主要講的是井岡翠竹是革命的竹子。)3、質疑:井岡翠竹為什么使人難忘?再次默讀課文,勾畫出相關的句子。
三、品讀,理解感悟——翠竹的形態(tài)令人難忘。1、帶著上述問題自由讀。2、匯報交流:形讓人難忘預設句:從遠處看,郁郁蒼蒼,重重疊疊,望不到頭。(1)學生自主匯報。(2)這個句子是在描寫翠竹的什么特點?從哪個詞語感受到的?(多,濃密)(3)指導朗讀。(注意突出翠竹的濃密和多,注意疊詞的讀法。)
預設句:到近處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當年山頭的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來出世還不久,卻也亭亭玉立,別有一番神采。(1)學生自主匯報。(2)這個句子是在描寫翠竹的什么特點?從那些詞語感受到?(形態(tài)各異的特點,修直挺拔、密密麻麻、亭亭玉立)(3)這個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擬人)讀一讀,看看這樣寫有什么好處?(4)指導朗讀。(讀出翠竹形態(tài)各異的特點。)
四、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1、學習課文5—12自然段2、背誦8—9自然段。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從井岡翠竹的形態(tài)各異的特點,知道了它讓人難忘。但是,井岡翠竹僅僅只是因為形態(tài)各異,而讓人覺得它難以忘懷嗎?這節(jié)課,讓我們接著往下讀,繼續(xù)感受井岡翠竹讓人難以忘懷的地方。
請大家接著讀文章5——12自然段,勾畫井岡翠竹讓人難忘的地方。2、學生自主學習,勾畫。
二、學生自主學習。
三、交流感悟——井岡翠竹在中國革命的各個時期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做出的不朽功績讓人難忘。1、學生小組勾畫交流。2、交流匯報:預設句一:在黃洋界和八面山上,還用它擺過30里竹釘陣,使多少白匪魂飛破散,鬼哭狼嚎。(1)學生自主匯報。(2)抓住重點詞語感悟:魂飛破散,鬼哭狼嚎是什么意思?贊揚了什么?(這兩個詞語描寫了敵人落荒而逃的情景,更贊揚了井岡山的竹子的重要作用和不朽功績。)(3)指導朗讀。(重點突出兩個重點詞語。)過渡:同學們,井岡山的翠竹的確在革命年代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你還能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它重要的作用呢?
預設句二: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擔,多么堅韌,多么結實,再重的擔子也挑得起。(1)學生自主匯報。(2)問: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為什么說“那毛竹做的扁擔,多么堅韌,多么結實,再重的擔子也挑得起?!保ㄖ柑舻闷痍P系全中國人民命運的重擔,這句話的含義是井岡山人民有著無窮的生命力和不屈的斗爭精神,能把中國革命推向前進。)(3)感情朗讀。過渡:井岡山的竹子在革命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讓我們覺得它多么令人難忘?。〕诉@個原因,井岡翠竹還有令人難忘的地方嗎?3、深入品讀8——9自然段。品位井岡翠竹的精神。嘗試背誦。4、當井岡山換了人間后,和翠竹擁有著同樣精神的人們來了,他們來做什么呢?點讀10——11自然段。學生匯報。
三、升華體會。1、同學們,井岡翠竹使人難忘,但作者歌頌的只是翠竹嗎?讀一讀12自然段。2、學生自讀,自己研究。重點句子:你永遠那么青翠,永遠那么挺拔,風吹雨打,從不改色;刀砍火燒,永不低頭——這正是英雄的井岡山人,也是億萬中國人民的革命氣節(jié)和革命精神?。ㄗ髡吒桧灥牟粌H是翠竹,反思在歌頌革命根據(jù)地人民在過去和現(xiàn)在所表現(xiàn)的崇高品質。)注意帶點詞語,該用什么語氣來讀呢?3、齊讀12自然段。
四、研竹活動,拓展升華。竹子的豐富內涵值得我們進一步去研究、去發(fā)現(xiàn),課后同學們可以分組繼續(xù)開展研究活動。
板書設計:
5井岡翠竹——具有革命精神的人形功績
6沿著紅軍走的路教學內容6沿著紅軍走的路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學會10個生字。會用“心急如焚”、“跋山涉水”寫句子。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默讀課文,學會靜思默想。
3、感受兒童團員們從小有志氣,有毅力,面對困難勇于斗爭的精神。(二)過程與方法:1.
充分預習,搜集資料,積累感受和體驗。2.
初讀,整體感知,了解課文大致內容。3.
精讀,抓重點段落和詞句,品味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課文飽含的革命情懷。4.
情味讀,傳達自己的感受和情感。5.
總結,回歸整體,拓展延伸,升華情感。(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從小有志氣,有毅力,面對困難勇于斗爭的精神。教學重難點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默讀課文,學會靜思默想。2、感受兒童團員們從小有志氣,有毅力,面對困難勇于斗爭的精神。教學準備布置預習,搜集有關的資料,積累感受與體驗。教
學
過
程一、介紹背景,質疑導入。1、談談對紅軍的認識,感受紅軍品質。2、揭示課題,齊讀課題。3、你們知道這篇課文寫的是那個年代的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簡介故事背景。4、據(jù)題質疑。二、初讀,整體感知。1、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小組合作讀,想想:課文講了什么?可分成幾部分。3、婦女部長何連芝稱贊這些孩子:“你們從小就這么有志氣,有毅力,不愧是革命的好后代,是黨教育出來的英雄少年?!弊x一讀,想一想,她為什么要夸這些孩子有志氣,有毅力?你們從文章中那些句子感受到呢?再仔細讀,勾畫一下。
三、精讀,理解感悟。1、重點學習課文第二、三部分。2、感受孩子們有志氣、有毅力的特點。預設句一:可今日不行,誰也沒心思多觀賞這春天的美景,一個個心急如火,只顧攢足勁兒往前趕路。(1)學生匯報。(2)重點詞語掌握:沒心思,心急如火,攢足勁兒是什么意思?(3)聯(lián)系上文,這么美麗的,有意思的春景,如果是你,你會干什么?而這些孩子呢?他們心里想的是什么?(4)指導朗讀。預設句二:就這樣,他們跋山涉水,餐風宿露,途經(jīng)劍閣、江油、中壩、北川、茂縣等地。(1)學生匯報。(2)重點詞語掌握:跋山涉水是什么意思?(3)在這路途上,還不止是跋山涉水,餐風宿露,他們還遇到了什么困難?聯(lián)系下文說一說。(4)指導朗讀10自然段。
3、同學們,學到這里,難怪婦女部長何連芝要對他們說,指導朗讀。7、學到這,你有什么心理話想對這些兒童團員們說?
四、拓展延伸,升華主題。1、再現(xiàn)兒童團員與紅軍戰(zhàn)士重逢的情境。2、補充閱讀文本《馬背上的小紅軍》、《七律·長征》。
板書設計:6沿著紅軍走的路累——壯膽睡大廟餓——吃供品饅頭怕——靠著墻根坐面對困難勇于斗爭
第三單元
單元目標:
本單元共有三篇課文,一首故事,和語文樂園。通過本單元內容的學習,要求學生體會
文章的內容和情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激發(fā)學生對夢想,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指導學生扎實完成好各項練習,有感情的誦讀文章,該背誦的要背誦,
課時安排:
《在山的那邊》
2課時
《我的小桃樹》
1課時
《犟龜》
1課時
《鄉(xiāng)村四月》
1課時
《語文樂園》
2課時
習作
2課時
1、在山的那邊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朗讀全詩,感悟詩中的詩句的深刻含義。理解“山”和“海”所蘊含的意思,聯(lián)系生活,進一步理解思想感情,感悟人生。2、能力目標:反復朗讀,品味語言,提高欣賞詩歌的能力。3、情感目標:相信理想可以實現(xiàn),要為之不懈奮斗。教學重點:順暢地朗讀這首詩,感悟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掌握文章主旨。教學難點:理解詩中“?!焙汀吧健彼N含的深刻意義。教學方式:朗讀,討論分析,合作學習。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重點:是朗讀全詩,整體感知課文,初步學會如何朗讀、齊讀,討論第1節(jié)詩。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同學們,如果我們不是生活在美麗富饒、物產(chǎn)豐富的南方,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頭可見的只有高聳入云的大山,蒼蒼茫茫,連綿不斷,你會想到什么呢?由同學的回答,導入新課:同學們的想法和詩人王家新小時候的想法是不謀而合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位從大山里走出來的詩人根據(jù)自己成長的歷程寫的一首詩《在山的那邊》。作者簡介和題解:王家新,1957年出生在湖北省山區(qū)武當山下,一直到1978年讀大學才走出大山。1982年畢業(yè),到師專任教。后來為更高的追求,又在1992年到英國,1994年回國到北京教育學院任教。本詩是作者“小時候”的真實寫照。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1、教師范讀課文。2、學生齊讀課文,讀準字音,利用工具書,查字典、詞典解決字詞。癡想chī
隱秘yǐn
鐵青tiě
凝成níng
誘惑yòu
喧騰xuān
扎下zhā
漫濕màn
一瞬shùn間
3、學生自己讀課文,讀出語氣,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這首詩抒寫了詩人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啟示人們要實現(xiàn)遠大的理想,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斗,要一次次地戰(zhàn)勝失望,不停地翻過無數(shù)座山。
第2節(jié)詩,寫了我長大后的拼搏和奮斗,山”和“?!笔抢硐胫械木辰纭?/p>
三、朗讀、分析第1節(jié)1、首先來讀讀詩歌的第一節(jié),自己大聲讀(要求讀出語氣來,體會作者感受),感受一下詩句的內容。2、分組討論下列問題,合作學習。(1)這一節(jié)寫作者什么時候的事?(童年時)(2)“我”想了些什么?怎么做的?結果怎樣?(山外世界;爬到山頂看海,沒看見海,看到“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我”哭著回來了。)(3)這里“山”與“?!狈謩e指什么?(現(xiàn)實中的山,也是一種阻礙他們想實現(xiàn)的實際生活的世界。大海,一個想象中世界。)(4)想象詩人在這里可能遭遇到什么事情?(可能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了挫折,在追尋理想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5)設置情景,指導朗讀。
四、重點詞句的理解。
1、我常伏在窗口癡想(這個詞在這里是什么意思?)“癡想”原意是發(fā)呆地想,這里的意思是,總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達到了癡迷的程度。說明“我”從小就不愿困居于狹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2、為什么說是“隱秘的想望”?小時候想望山那邊的海,爬山是為了望見大海,這個想望并沒有告訴他人,所以說“隱秘”。3、為什么說“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這是擬人手法?!拔摇迸郎仙巾?,滿以為能夠看見大海了,望見的卻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喪,所以望見那邊的山,看起來就像“鐵青著臉”。山色是青的,只因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鐵青著臉在那里怪我癡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4、“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這一句是什么意思?“我”原以為一座山的那邊就是大海,現(xiàn)在明白這是幻想,所謂“零分”就是說幻想全然落空。五、概括段意:寫了我童年時候的想望和困惑,現(xiàn)實中“山”和“?!?;六、作業(yè):(略)
第2課時重點:討論第2節(jié)詩,感知全詩內容,感悟人生。教學過程:一、自己大聲讀(要求讀出語氣來,體會作者感受。)二、分組討論下列問題:這一節(jié)中的“山”與“?!庇种甘裁??作者“爬山”有何象征意義?(“山”重重艱難險阻,“?!崩硐刖辰纾芭郎健北扔髌D苦奮斗。(“用信念凝成的?!币竭_理想境界,必須歷盡千辛萬苦,有堅定信念,百折不撓。)三、理解下列詞句。1、“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比喻什么?為什么說是“飄來的”?①比喻一個信念,媽媽給我的信念,──山那邊是海。②媽媽是由我的癡想、疑問而說起這話的,這話也并非確指理想,所以說是飄來的。2、“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卻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飄來的東西是很輕的,怎么會下深根?
點撥:“種子”比喻媽媽給“我”的信念,然而童年的認識畢竟是膚淺的,所以說是飄來的。后來“我”不懈努力,這種信念就在“我”心中扎下深根??梢?,理想的樹立也需要日積月累,像滴水穿石那樣才能讓他扎下深根。3、“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山頂?shù)恼T惑力在哪里?
(.因為總以為爬上山頂就可以望見大海,所以每座山頂都是那樣富有誘惑力。)4、“因為我聽到還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①、“枯干”在這里是什么意思?(“枯干”形容對理想的渴望。)②、你怎樣理解這些詩句?(作者相信理想是可以實現(xiàn)的,渴望理想的實現(xiàn)。理想日日夜夜在心中激蕩,鼓舞“我”不懈地奮斗,滋潤著心靈;充實而有活力,給“我”鼓舞,令“我”激動。)5、“在山的那邊,是海嗎?……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你對這些詩句如何理解?(相信人生存在著一種更高的境界,相信在翻過無數(shù)座山后,終會攀上這樣一個頂峰,相信在歷盡磨難后,那最終的“?!苯K會照亮我們的眼睛。)
四、聯(lián)系生活,感悟人生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圍繞:要不怕困難,才能實現(xiàn)人生理想。詩歌主旨: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但是,只要不折不撓地堅持奮斗,理想境界終將會實現(xiàn)。)2、詩人的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的呢?(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山”在詩中,是阻礙詩人通向他無比向往的“大?!钡囊粋€屏障,是一種阻礙他夢想實現(xiàn)的現(xiàn)實存在。所以,這種挫折也就喻示了詩人生活中所有的傷痛和失敗,它超越了具體的生活經(jīng)歷而成為一種普遍性的情感經(jīng)驗的象征。
“?!眲t是那種永遠呼喚著我們出發(fā)的誘人的愿望的象征:“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詩人相信,“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這“?!保笆且粋€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4.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
五、寫作特點:1、運用象征手法,意象壯闊,意蘊豐富。
2、詩歌語言凝練,含義深刻。六、延伸與拓展:
詩人成長中的艱難探索一定早已打動了成長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學習中,一定也有無數(shù)座山,等著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說說這首詩給你的啟示。(同學自由暢談。)七、結束語:沒有遠大的理想就沒有不懈的追求,正是在艱難曲折的求索過程中,我們的人生才充實而有意義。正如歌中所唱“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失敗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對剛跨進中學大門的同學們來說,有很多困難正等著你,其中最大的一座山就是你自己,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大家有沒有信心?好,那就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克服重重困難,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八、布置作業(yè):請你把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用文字表達出來,以“我終于見到了大?!睘轭}寫一段話。
附:板書設計:
在山的那邊
“?!薄硐刖辰?/p>
象征
“山”——重重艱難險阻
我的小桃樹教學目標:1.學習文章中的生字新詞,理解文章大意,通過對文章思想內容的體會,理解人的生命和生命的價值在于對理想、對幸福的執(zhí)著的追求。2.學習本文借所寫之物來抒寫自己的理想、情志的寫作方法。教學重點:通過對文章內容及思想感情的體會。理解人的生命價值在于對理想和對幸福的追求之中。教學難點:體會文章中蘊涵的深刻的寓意。教學方法:1.自讀、討論與教師提示相結合。2.采用“以明線帶暗線”的方法。授課時數(shù):一課時教學過程:(一)預習:1.通讀課文,弄懂課文大意,標出段。2.教師緊扣教材內容介紹作者(見教師教學用書)。3.查字典、解釋下邊詞語,給加點字注音。矜持:竭力保持端正嚴肅的態(tài)度。矜(j9n)。搖撼:搖動。撼,念h4n?;腥唬好腿活I悟。恍,念hu3ng。欲綻:將要開放。綻,念Zh4。淅淅瀝瀝:淅瀝,象聲,此處指細雨聲音。淅,念xī瀝,念l@。懺悔:對自己的過錯請求容忍寬恕的意思。懺念ch4n。悠然:悠閑自在的樣子。悠,念猶you。(二)自讀課文,分析課文結構:全文共14段,可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開篇點題,耐人尋味。第二部分(第2至最后一段)明寫小桃樹的經(jīng)歷,暗寫作者本人的歷。可分為三層:第一(第2段):眼前情景。第二(第3至8段)插敘,回憶過去。第三(第9至14段)眼前情景。(三)閱讀課文,討論問題:1.在第1段中,作者:“我常想給我的小桃樹寫點文章”,什么“只是自個兒仟悔,又自個兒安慰”呢?提示:“常想寫”,說明“我的小桃樹”有點特殊經(jīng)歷。“常想寫”,一直沒寫,所以感到內疚,要仟悔;現(xiàn)在“該給它寫了”,所以感到安慰”。開頭,造成懸念,能激發(fā)讀者興趣。2.第2段,作者是怎樣寫眼前大雨中的小桃樹的?表達作者怎樣的心情?提示:作者用擬人的手法,一個“瘦”字用得十分恰貼?!叭蓊伣稹?、令人辛酸、痛心。面對殘酷現(xiàn)實,“我”“萬般無奈”,只能罵自己“孱頭”。從這里就可以看出“小桃樹”和“我”之間不同尋常的關系,自然引起對往事的回憶。3.第3段中,奶奶給桃吃時說的那番話,對我有什么啟迪?提示:啟發(fā)了“我”孩提時代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朦朧想往。4.作者多次寫到:“桃核兒在院子角落里”,“它長的不是地方”,意味著什么?提示:小桃樹生長環(huán)境差,遭受冷落。5.作者說埋桃核兒是“蓄著我的夢”,后來又說“它是我的夢種兒長的”,這些話應當怎樣理解?提示:在奶奶的教育下,作者從小就萌發(fā)了對幸福生活的想往,就有著美好的理想,隨著小桃樹的長高,這種愿望和理想也更加強烈了。6.第7段中說:“我的夢是綠色的,將來開了花,我會幸福呢?!边@句話該怎樣解釋?提示: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的理想是美好的,是生機勃勃的,是充滿希望的?!熬G色”是和平、希望的象征。7.第8段,作者明寫自己的經(jīng)歷,和“小桃樹”有什么聯(lián)系?提示:作者少年時代努力奮斗,胸懷大志,很像“一個春天長上二尺來高”的小桃樹,充滿向上的朝氣,小桃樹就是自己的化身。(四)閱讀課文第三層,討論回答問題。1.第9段寫了幾層意思,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提示:三層意思:自責的話,一場痛哭,又見到了小桃樹。十年浩劫,“極左”路線給有志青年帶來精神上的極大痛苦和壓抑,國之不幸,家之不幸,己之不幸交織在一起,只有用“痛哭”來發(fā)泄。作者看看多災多難的小桃樹,想想自己坎坷的經(jīng)歷,百感交集,托物言志的主旨十分明顯。2.第10至第13段,從兩個方面寫小桃樹。作者是怎么寫的?其深刻含義是什么?提示:作者是把小桃樹不幸遭遇同頑強向上的精神揉和在一起寫的。既寫了小桃樹的“弱小”“孤獨”“命薄”,變成“赤裸裸的了”,又寫了“它開了花”“花沒有立即謝去”,在大雨中拼命“掙扎”,樹的高處還“保留著一個欲綻的花苞……”。采用這種先抑后揚的寫法,再次顯示小桃樹“要開花”“要結果”的執(zhí)著追求和美好理想,也暗含著作者盡管幾經(jīng)挫折,幾經(jīng)磨難,仍然百折不渝地追求著人生的幸福和美好的理想。3.說說最后一段的作用?提示:小桃樹的頑強生命力看到了希望,堅定了信。盡管經(jīng)歷了生活的磨難,但是,堅信不屈不撓的奮斗,定會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實現(xiàn)美好的理想。是本文的主旨所在。(五)總結課文的線索:明線,小桃樹的經(jīng)歷:桃核兒埋在角落里——萌芽(嫩綠)——長到二尺來高(瘦,黃,沒人理會)——有院墻高了(豬拱,討人嫌,被遺忘,奶奶照顧)——開花(弱小,遭大雨,花零落,掙扎)——高高的一枝上保留著一個欲綻的花苞。暗線:“我”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小院,土生土長,生活貧苦。天地狹小,孤陋寡聞。離家出山,進城讀書,感到自己渺小,但想干一番事業(yè)。長大成人后,方知人世復雜,社會復雜,感到自己太幼稚、太天真了,在極左路線的重壓下,遭受種種不幸。但像小桃樹一樣,我心里“到底還有一朵花呢?!睂硐雽π腋5淖非蟾訄远?。(六)作業(yè)1.歸納本文中心思想和寫作方法。2.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短文,談談學習體會。
犟
龜
教學目的:1、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激發(fā)想象,培養(yǎng)在實現(xiàn)理想而堅持不懈的精神2、了解童話的特點。通過分角色表演更深入理解作品的內容以及把握作品形象不同性格特點。3、努力激活課題教與學的氣氛,力求生動活潑。教學重點。通過課題討論,加深對主題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為實現(xiàn)理想堅持不懈的精神。教學難點:聯(lián)系實際,深入理解“犟”的不同含義。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1、師:同學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剛收到一張請柬,說邀請我們全班同學到蘇州獅子林王國參加有史以來最盛大的婚禮。大家想不想去?不過還得告訴大家這婚禮日期緊,兩周后就要舉行,而獅子洞路程遙遠,那我們怎樣才能準時到達呢?(學生討論辦法)師:哇!同學們的辦法真多??磥碛鞋F(xiàn)代化交通工具,難不倒我們,我們定會及時趕到的,還有我們另外一位新朋友——烏龜先生也被邀請了。(邊說邊簡筆畫)它若去,會不會遇到困難?不妨來聽聽德國當代兒童文學作家米切爾·恩德給我們講述這只“犟龜”的故事。(板書:犟)2、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勾畫出體現(xiàn)犟龜犟的地方。二、學生自學。
三、匯報交流。1、學生自由匯報。2、感受犟龜?shù)摹瓣瘛薄nA設句一:“很遺憾,我不能這樣,我的決定是不可改變的。”(1)學生自由匯報。(2)引導:聯(lián)系上文,為什么說這里小烏龜很犟?(蜘蛛比它靈巧,而且腿還多一倍,連它都覺得路很長,可是小烏龜仍然要執(zhí)意前往,說明它犟。)(3)指導個性朗讀。(4)過渡:還從哪里看出小烏龜?shù)年瘢?/p>
預設句二:“只要一步一步堅持走,就一定會到的?!保?)學生匯報。(2)抓住重點詞:只要……就……,一步一步堅持走(3)聯(lián)系上文,還能看出小烏龜哪里犟?(聯(lián)系上文可以知道,蝸牛告訴小烏龜它的方向走反了,而且路途又那么遙遠,小烏龜走得又很慢,因此可以說是難上加難。但是小烏龜還是堅持下去了。)(4)指導朗讀。
3、師:還從哪里知道小烏龜很犟?(壁虎通知小烏龜婚禮取消了,后來烏鴉也告訴小烏龜說獅王不幸去世了,都沒有能阻擋小烏龜?shù)哪_步。他仍然執(zhí)著向前。)4、小烏龜這樣犟,有些近乎是不合理的犟,最終獲得了什么結果呢?
指名回答。點讀13——17自然段。
三、課后討論。1、同學們,讀完課文后,你對犟龜一味堅持的行為有什么看法?2、學生自主討論。3、教師點評。
四、延伸性討論師:從同學們的評選中不難看出,大家還是比較喜歡烏龜,可見烏龜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那么,我們在學習、生活上可以從烏龜身上學到什么呢?生:(自由發(fā)言)師評:從同學們精彩的發(fā)言中傳達出一個共同的心聲,那就是——做任何事情要想獲得成功,不僅要認準一個目標,堅持到底,還要有勇氣去戰(zhàn)勝各種艱難險阻,這也就是童話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五、布置作業(yè)將剛才討論的內容加以整理、補充,寫成200字左右的文章,用正楷字抄寫在作文本上。第四單元說明本單元以“觀察與發(fā)現(xiàn)”為話題,安排了三篇課文和古詩及語文樂園?!逗舆叺穆咽f些什么話》運用擬人的手法,采取卵石自述的方式向讀者娓娓動聽地訴說了自己的生命歷史,揭示了卵石的形成過程?!镀婷畹奶锫荨芬砸粋€孩子的視角,生動地敘述了“我”通過觀察田螺,獲得了田螺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及生理特征等知識,并享受了觀察與發(fā)現(xiàn)的樂趣?!度绻祟愐灿形舶汀愤\用大膽的想象,合理的推導,設想了人類尾巴的樣子作用及其生理功能,傳達出“愿世界上人人都有一條實用而健美的尾巴”的愿望,表達了非凡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教學本組課文,教師應注意圍繞單元話題,分析本單元課文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整和教材資源,統(tǒng)籌單元教學。還要處理好語文實踐活動與研讀文本的關系,切不可脫離文本,過度拓展。要引導學生深人文本內部,圈點勾畫,提取信息,抓住關鍵語句去理解作品內容,感受作者情感。
課時安排:《河邊的卵石說些什么話》
2課時《奇妙的田螺》
1課時《如果人類也有尾巴》
1課時《觀獵》
1課時《語文樂園四》
4課時
共計:9課時
10.《河邊的卵石說些什么話》【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
學會8個生字。2.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卵石的形成過程,并學會用見解的語言進行概括。3.
了解說明文的特點,認識科學小品文筆輕松短小精悍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特點。過程與方法:1.
教師引入,學生在閱讀后基本了解說明文和科學小品文的特點。2.
學生通過文本內容中卵石的形象語言等,基本掌握閱讀說明文和科學小品文的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學生養(yǎng)成樂于走進自然觀察自然探索自然奧秘的習慣。
【教學重點】:在整體把握文章思想內容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語句理解信息的主要內容,進而篩選有效信息和整和信息的閱讀方法,從而使學生豐富自己的科學知識,培養(yǎng)科學精神。
【教學難點】:卵石是由什么構成的,每一類卵石訴說的中心是什么,卵石的生命歷史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什么是“特殊的語言”。
【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內容:
學會8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卵石的形成過程。
教學重難點:整體把握文章思想內容。
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整體感知。1、導語:同學們,大自然可以告訴我們無窮的奧秘。今天,老師帶你們到“大自然”中去,考察一種形態(tài)奇特的石頭。讓我們跟隨著攝像機的鏡頭開始考察第一站,思考兩個問題:你看到的這些石頭一般都分布在哪里?它們的形狀像什么?2、觀看卵石的樣子。3、觀后交流。師:我們把這種像鳥卵,像核桃,像豆粒一樣的石頭,叫做卵石。(板書:卵石)它們一般分布在河灘、海灘。今天咱們要學習一篇有關卵石的課文,這些卵石會說話,聽聽它們都給我們說了些什么吧?自由讀讀課文,讀完后要自學生字詞。
二、初讀感知。1、學生初讀課文。2、匯報交流:(1)字音:玲瓏、蕩漾、孿生、棱角、娓娓動聽(2)字形:漾棱(3)河邊的卵石說些什么話,這篇課文主要給我們講了些什么?(河邊的卵石形態(tài)、河邊卵石的特殊語言。)3、師:課文的主要內容我們清楚了,現(xiàn)在讓我們走近這些河邊的卵石,它們都是什么樣子啊?讀一讀文章1—3自然段,用“
”畫出描寫河邊卵石的句子。
三、重點研讀。1、學生自學。2、匯報交流:(一)了解卵石的外形特點。重點句子:那些光滑滾圓的小石子,有的紅紅的像瑪瑙,有的帶著一條條水波似的淺綠條紋,有的純凈得像精鹽一樣雪白。(1)學生自主匯報。(2)引導:這個句子主要描寫了卵石的哪些方面?(形態(tài)、顏色、花紋)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形象、生動)(3)指導感情朗讀。(二)了解卵石的故事。1、師:從1—3自然段中,你們除了了解河邊卵石的形態(tài)特點,還了解了什么?(卵石有自己的故事。)2、指名讀3自然段。
小結:這些故事必須用特殊的語言才能讀出來。同學們,河邊的卵石還擁有怎樣特殊的語言呢?請大家接著往下讀。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卵石的形成過程,并學會用見解的語言進行概括。了解說明文的特點,認識科學小品文筆輕松短小精悍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卵石是由什么構成的,每一類卵石訴說的中心是什么,卵石的生命歷史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什么是“特殊的語言”。以篩選、提取有價值的信息為目的,從而使學生豐富自己的科學知識,培養(yǎng)科學精神。
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河邊可愛的卵石,看到了它們的形態(tài),大家喜歡它們嗎?這節(jié)課,咱們來學習它們特殊的語言吧!
二、教學課文第4—11自然段1、學生默讀課文,圈點勾畫。2、匯報交流:“這些故事必須用特殊的語言才能讀出來。讓我們也來學習這種語言吧!”中的“特殊的語言”指的是什么?預設句一:它們像是屋頂?shù)耐咂频?,層層疊疊地一塊斜靠著一塊,把身子傾斜的一面朝向上游,而把翹起的一頭指著下游。(1)學生自主匯報。(2)這些瓦片狀的石頭無聲的語言是什么?到底要告訴我們什么?(層層疊疊傾斜的樣子,它們要告訴我們河流的方向。)(3)指導朗讀。師:河邊的卵石還有哪些特殊的語言?
預設句二:它們的身上嵌著石英、長石、云母和其他一些小小的黑色礦物顆粒,看起來和別的圓石子大不相同,只要仔細瞧瞧它們的面孔,誰都會相信這些孿生兄弟是從同一個母親身上“誕生”——碎裂下來的。(1)學生自主匯報。(2)指導了解礦石的語言。這里是怎么寫的?(對比,擬人,破折號)(3)指導朗讀。
3、師:河邊的卵石還有什么特殊的語言?(卵石的形狀,卵石的大小排列。)告訴我們什么呢?小結:第10自然段告訴我們卵石的光滑與粗糙,與它們到底走了多遠的路程有關。第11自然段告訴我們卵石的大小,與水流的急緩有關。這是從卵石的大小和表面的光滑程度讀懂的。4、討論并交流:“特殊的語言”指的是什么?小結:“特殊的語言”指的是卵石在沙灘上傾斜的樣子,身上的顏色,鑲嵌的礦物顆粒以及它們的形狀、光滑程度、大小等。卵石正是用這些無聲的特殊的“語言”向人們講述自己的生命歷史,我們要聽懂它們的訴說,就應該懂得這些知識,養(yǎng)成仔細觀察和認真分析的好習慣。
三、比較閱讀,體會科學小品的特點。1、出示:卵石是經(jīng)過很長的時間逐漸形成的。卵石的形成過程可以分為2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巖石風化、崩塌階段:即高山上的巖石經(jīng)過風化,崩塌分裂成碎石。這些碎石在重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來到了上游的河道中。第二階段是巖石在河流中被河水搬運和磨圓階段:即流水又將碎的小巖石搬運到中游和下游。在河水的長距離搬運過程中,受到水的沖刷和相互摩擦、碰撞到達下游的巖石就變成了光滑圓溜的卵石。2、指導學生讀懂這一段話。抓住動詞:風化,崩塌,搬運,沖刷,摩擦和碰撞。3、對照課文,找出上文與課文內容相關聯(lián)的語句。4、比較課文與本段文字在表述同一內容時的用語有什么不同。5、總結科學小品文的語言特點。內容的科學性。文筆的生動性。內容的通俗性。
四、作業(yè)設計:觀察身邊的自然現(xiàn)象,以“滾滾的江水說些什么話”“秋天的菊花告訴我們”等為題,運用文藝性的筆法寫一篇小品文。
板書設計:
10、河邊的卵石說些什么話
生命歷史
總——分——總
11、奇妙的田螺【學習目標】:1、學會10個生字。2、理解課文內容,緊扣“奇妙”,了解田螺的外形、生活習性和生理特點。3、體會說明的順序和生動活潑的語言。4、培養(yǎng)觀察和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與習慣。
【教學重點】:解讀文本感受語言,了解田螺的外形、生活習性和生理特點。培養(yǎng)觀察和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與習慣。
【教學難點】:合作探討作者圍繞“奇妙”二字,介紹了田螺的哪些知識,文章是如何介紹這些知識的。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一、課題導入。1、師:同學們,見過田螺嗎?是什么樣子的?2、學生匯報交流。3、師:這些田螺真的非??蓯?,而且還很奇妙。今天咱們就要跟著小作者一起來認識這些奇妙的田螺。(板書題目)下面自由地朗讀課文,看看課文圍繞奇妙的田螺主要寫了些什么?
二、整體感知,提取信息,看圖復述。1、自由朗讀課文,感受文情文脈。2、自由閱讀,圈點批注要點。3、檢查交流匯報:(1)字音:火辣辣、圓錐、怔住、雌性(2)字形:身軀、孵蛋、雌性(3)文章主要寫了些什么?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天,我拿回來一只田螺。我把它單獨留在透明的玻璃缸子里,觀察它。剛開始它一動不動,我以為它曬壞了,第二天它爬到玻璃缸上去了。然后作者觀察田螺,田螺又落回缸底。又一天早晨,田螺下崽兒了,讓我非常驚喜。(4)師:了解了課文的大致內容,我們來仔細地讀課文,看看這田螺奇妙在哪里?默讀課文1——8自然段,勾畫相關的句子。
三、重點研讀。1、學生自主默讀。2、匯報交流:預設句一:說實在的,田螺很好看。整個身子,圓乎乎的,被包裹在那個深綠色的硬殼里面。硬殼上,有一道向右旋轉的溝紋,從頭轉到尾,越來越密。頭部,有個圓錐形的硬殼口,上面覆蓋著一層角質的硬片,像道結實而又嚴密的門戶,時刻保護著田螺內部的各種器官。(1)學生自主匯報。(2)抓住重點詞句感受田螺的奇妙。(圓乎乎、從頭轉到尾、越來越密、角質的硬片)(3)問:你們覺得田螺的造型上最奇妙的是什么?(4)這幾個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文章9——18自然段。感受田螺奇妙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師:這節(jié)課讓我們接著研究,看看這只田螺還有什么奇妙的地方?
二、
重點研讀——田螺的奇妙。1、學生默讀文章9——18自然段。2、預設句二:不知啥時候,它已爬到玻璃缸子的上面,像個球似的,牢牢地粘在壁上——緊緊挨著水面??礃幼?,即使缸子再高、水再多它也會爬到頂?shù)?。?)學生匯報交流。(2)問:同學們,聯(lián)系上文,田螺有什么奇妙的地方?(不管缸子多高,它都能爬到頂上去。)(3)指導朗讀。
預設句三:吐出來的小球球,慢悠悠地降到水底,就像飛機投下的小炮彈。(1)學生匯報交流。(2)這里田螺最奇妙的是什么?(生崽兒像發(fā)炮彈一樣)(3)指導朗讀。
小結:作者通過堅持不懈的觀察,發(fā)現(xiàn)田螺真的很奇妙。田螺的奇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外形奇妙:身體外有一個硬殼,硬殼口蓋著一層角質的硬片,保護著田螺內部的各種器官。(2)生活習性奇妙:田螺的自我保護意識很強,它在沒有受到外來干擾時,會將身體從外殼里伸出來,并能沿著玻璃瓶壁爬到水面以上,身體緊緊地挨著水面。但是,一旦遇到干擾,它馬上將最近的身體縮進硬殼內,并將硬殼的洞口蓋得嚴嚴實實,落入水底,一動也不動。(3)生殖方式奇妙:不用產(chǎn)卵,可以直接生出小崽兒來。
3、這篇文章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的?哪些是作者觀察到的?
三、總結交流。1、從這篇課文中,你學到了哪些科學知識?2、從“我”身上,你學到了哪些科學精神?小結: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田螺是一種軟體動物。體外有一個硬殼,硬殼口蓋著一層角質的硬片,保護這田螺內部的各種器官。當遇到不測時,田螺便把身體收縮在硬殼里,并用硬片將可口嚴嚴實實地蓋住。田螺通常生活在池塘、水田、小溪或河溝里。田螺的這些特點都是“我”觀察到的。由此可知,只要我們能學習“我”善于質疑,勤于觀察,勇于探究的科學精神,一定能學到很多新的知識。
3、求同比異,填寫表格。(1)再讀課文,從語言表達的角度將本文與《河邊的卵石說些什么話》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2)小組交流,填寫下表。課文題目表達形式說明方法語言風格結
論《河邊的卵石說些什么話》
《奇妙的田螺》
(3)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小結:這兩篇課文都是科學小品文,語言都具有準確性與生動性相結合的特點。
三、作業(yè)設計。填寫表格。
板書設計:
11、奇妙的田螺
外
形
生活習性
生理特征
12、如果人類也有尾巴【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閱讀科幻作品的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點燃學生想象力的火花,培養(yǎng)學生探究事物、創(chuàng)造生活的興趣和信心。
2、引導學生敢于打破常規(guī)思維模式,變換角度,對同一事物提出新奇見解。培養(yǎng)學生求異思維、逆向思維等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并學會通過積極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緊扣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開發(fā)。
難點:引導學生通過創(chuàng)造思維探究事物,解決問題。
【教學方法】
課堂安排導入、閱讀、解讀、遷移、拓展五個環(huán)節(jié)。
導入:教師帶尾巴進入課堂(調動學生好奇心,營造輕松的氛圍)。
為動物世界策劃節(jié)目“神奇的尾巴”,學生推薦動物(聯(lián)系生活體驗)。
閱讀:全班齊讀課外(注重朗讀,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解讀:字詞園地——字詞教學注重學生使用工具書,自我說明容易出錯的字詞及出錯原因(運用教材資源)。
看圖說話——熟悉課外內容,激發(fā)學生想象力。
遷移:尾巴帶來的煩惱(注重培養(yǎng)逆向思維、求異思維)。
“理想的尾巴”設計方案(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遷移)。
拓展:以“假如人類有_________”或“如果動物會_________”為題說一段話(充分發(fā)掘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資源)
整個教學過程突出“趣”字,關注每個學生不同程度的發(fā)展,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助的學習方式,給學生充分展示的平臺。
【教具】:1、自制尾巴2、圖畫紙3、粉筆【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教師帶尾巴進入課堂。(學生笑)
教師:老師長尾巴了,幫老師想個辦法。(學生發(fā)言)
教師:你會怎么對待一個“長一般”的老師?
教師:大家沒有,惟有老師有,不知同學們想過沒有,如果這節(jié)課每個同學也跟老師一樣冒出一條尾巴,那會是怎樣一個情景?或者我們每個人一生下列都帶著一條可愛的小尾巴,那又是怎樣的一個情景?美國一位作家為我們作了大膽的想象,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學習(如果人類也有尾巴)。
情境設置法
突出“趣”字,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興趣,為課堂營造輕松活躍、民主的氛圍。
2、學生聯(lián)系生活體驗談動物的尾巴。
教師:同學們再幫老師一個忙,老師要為“動物世界”策劃一期節(jié)目,節(jié)目名稱叫做“神奇的尾巴”,請同學們?yōu)槔蠋熗扑]一些動物,說說理由。(學生發(fā)言)
教師:人類的很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靈感都來自動物,例如直升機的發(fā)明來自蜻蜓的啟發(fā),雷達的發(fā)明來自蝙蝠的啟發(fā)。課外的想象很多也來自動物,來自于身邊的生活。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朗讀課文。
二、閱讀
教師:全班齊讀課文,注意讀書“四到”,給每自然段標序號,劃出佳詞妙語。(學生齊讀)
教師:借助工具書、注釋疏通文字障礙。
三、解讀
1、字詞園地:學生讀音有誤的,教師版書,學生上臺正音,說容易出錯的原因:學生自己講出學到的新詞。
2、看圖說話:聯(lián)系課文插圖,從樣子、裝飾、作用三個方面說明課文如何展開豐富的想象。
四、遷移
1、尾巴帶來的煩惱(想象力的遷移)。
教師:尾巴有種種好處,如果給每個人都裝上一條尾巴,會不會帶來什么煩惱?請聯(lián)系生活展開想象(學生發(fā)言)。
2、“理想的尾巴”設計方案(想象力、創(chuàng)制力的遷移)。
教師:既然尾巴有種種功能,它也可能帶來很多麻煩,讓我們?yōu)樽约涸O計一條理想的尾巴,要聯(lián)系生活,揚長避短。
具體方法:
內容:①從“樣子”“裝飾”“作用”三個方面展開想象,為自己設計一條理想的尾巴。
②方案由圖案、說明文字兩部分組成。
形式:①小組討論,共同完成一份設計方案。
注意:能寫的寫,能畫的畫,能說的說,每一個人都要有一個點子。
②方案展示:小組共同上臺展示作品,口頭說明方案。(每個成員參與)
五、拓展
教師:想象力是只是的翅膀,想象力比黃金更重要,“銀河之星”有一句口號:“愛拼才會贏,敢唱就會紅”。我們叫做感想就能成,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我們在學習生活中要敢于異想天開。同學們敢不敢跟作者比想象?
教師:以“假如人類有________”或“如果動物會________”說一段話。(學生交流)
經(jīng)驗再現(xiàn)法
初步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體驗,為課文內容的學習作鋪墊。
引導學生會利用教材資源。
初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的興趣。
集體誦讀法自主探究法
注重懶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體現(xiàn)語文科學的工具性。
自主探究法
學生自己說明容易出錯的原因和自己講出學到的新詞,體現(xiàn)自主學習
只是遷移法
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領會作者聯(lián)系生活豐富想象,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培養(yǎng)學生求異思維、逆向思維的能力,享受積極思維帶來的愉悅。
培養(yǎng)學生敢于打破常規(guī)、大膽想象、提出新見解的能力。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動手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互助、合作的學習方式。
真正關注每個孩子,讓每個孩子在課堂上都真正地思考、交流,參與課堂活動,并享受學習帶來的愉悅,使每一個孩子都能有不同程度的發(fā)展。給孩子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讓我們個性得到張揚。
讓學生解放思想,大膽想象,通過解決思維解決學習生活問題。
六、作業(yè)布置
教師:這兩個題目任選一題,寫一段話。如果有興趣,也可以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畫出來,配上說明文字。
板書設計:
12、如果人類也有尾巴第五單元整組備課單元內容簡析:本單元圍繞“藝術魅力”這個話題,安排了三篇課文,《二泉映月》記敘了民間藝術家阿炳創(chuàng)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經(jīng)過以及他所傾注的情感,讓我們在享受藝術魅力的同時,獲得人生的啟迪?!肚迕魃虾訄D》用生動的筆觸再現(xiàn)了這幅名畫的主要內容,贊美了畫家概括生活、提煉素材的非凡才能和繪畫技藝的高超?!恩攘Α肥且黄≌f,描寫了卡佳第一次隨父親上劇院看《湯姆叔叔的小屋》的故事。古詩《春江晚景》是蘇軾為惠崇和尚《春江晚景》圖所寫的一首題畫詩?!罢Z文樂園”中有積累古詩文名句等。習作是看圖作文。學習這組課文,要讓學生抓住課文重點段落,大膽想象,培養(yǎng)藝術感受。
單元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學會本組課文中的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有關課文。3、體會文中的關鍵語句,理解文章內涵。
過程與方法:1、重視課前搜集資料,捕捉相關信息。2、課堂上,調動學生已有經(jīng)驗,激發(fā)學生情感,運用自讀自悟的方法體會文章內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讀懂課文,感悟優(yōu)秀藝術作品的魅力。2、通過學習語言文字,豐富語感。
單元教學重難點:1、調動一切因數(shù),激發(fā)學生情感。2、引導學生在體驗中悟讀。通過本單元內容的學習,要求欣賞藝術的美,體會藝術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感受藝術的魅力,同時學習作者對藝術品的生動描述的方法。
課時安排:《二泉映月》
2課時《清明上河圖》
2課時《魅力》
1課時《春江晚景》
1課時《語文樂園》
2課時
習作
2課時
13《二泉映月》[教學要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北京課改版歷史七年級上冊第6課《春秋五霸》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5.1《總體平均數(shù)與方差的估計》聽評課記錄2
- 蘇科版九年級數(shù)學聽評課記錄:第82講期中期末串講
- 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四課 揭開情緒的面紗 聽課評課記錄(2課時)
- 華東師大版八年級上冊數(shù)學聽評課記錄《命題》
- 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全冊集體備課聽課評課記錄
- 人教新課標地理七年級上冊《1.1地球和地球儀》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2.7 正方形》聽評課記錄
- 2025年自動造型線合作協(xié)議書
- 華師大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3課《古代印度》聽課評課記錄
- 教育心理學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jié)測試2023年浙江師范大學
- 共板法蘭風管制作安裝
- 理論力學-運動學課件
- 2020年血液凈化感染控制操作規(guī)程課件
- 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課件
- 汽車銷售流程與技巧培訓課件
- 管理學專業(yè):管理基礎知識試題庫(附含答案)
- 外周血細胞形態(tài)課件
- 2022年三級安全教育塔吊司機類試題及答案
- 地鐵工程結算審核的難點及要點分析
- 低壓開關柜基礎知識和IP防護等級具體要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