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看體檢表和檢驗報告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7929dfcd8dda236387d3bec8e3590b5/37929dfcd8dda236387d3bec8e3590b51.gif)
![教你如何看體檢表和檢驗報告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7929dfcd8dda236387d3bec8e3590b5/37929dfcd8dda236387d3bec8e3590b52.gif)
![教你如何看體檢表和檢驗報告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7929dfcd8dda236387d3bec8e3590b5/37929dfcd8dda236387d3bec8e3590b53.gif)
![教你如何看體檢表和檢驗報告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7929dfcd8dda236387d3bec8e3590b5/37929dfcd8dda236387d3bec8e3590b54.gif)
![教你如何看體檢表和檢驗報告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7929dfcd8dda236387d3bec8e3590b5/37929dfcd8dda236387d3bec8e3590b5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你如何看體檢表和檢驗報告,太完整了,值得收藏一生!(ZT)
理解10個數(shù)字看懂體檢表
▌體檢時,化驗單上的一堆數(shù)值,總讓你看得“云里霧里”。而無論是手機號碼,還是銀行卡密碼,你卻能背得滾瓜爛熟。其實,與身體有關的一些數(shù)字值得一生牢記。日前,美國《真簡單》雜志發(fā)表了各科名醫(yī)整理出的一組與健康有關的最完美指標,供您參考。
▌1.血壓:<120/80毫米汞柱
▌血壓較低者更健康。血壓達到或超過140/90毫米汞柱,就被視為高血壓。最厲害的“殺手”往往“殺人于無形”,高血壓也是如此,它通常無明顯癥狀,一旦拖延不治,會導致中風、心臟病、腎臟損傷、視力及記憶衰退等。
▌2.空腹血糖:<5.5毫摩爾/升
▌空腹至少8小時測得的血糖即為空腹血糖,一旦達到或超過7毫摩爾/升,即被診斷為糖尿病。糖尿病不但可使心臟病風險加倍,還會增加腎病、失明等風險。
▌人過了45歲之后,每3年應查一次血糖。身體超重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應更早檢查。另外,減肥也是重要的預防措施。
▌3.總膽固醇:<5.2毫摩爾/升
▌總膽固醇是測量血液中所有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膽固醇水平越高,心臟病危險越大??偰懝檀嫉睦硐胫祽?.2以下,超過6.2,就是心臟病高危人群。
▌20歲后應該檢查膽固醇。一旦檢查結果異常,最好多鍛煉,堅持低膽固醇、低飽和脂肪及低反式脂肪飲食,每年查一次膽固醇。必要時,還應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4.壞膽固醇(LDL)<2.6毫摩爾/升,好膽固醇(HDL)>1.3毫摩爾/升
▌有人把“壞膽固醇”比喻成餃子餡里的油湯,它的累積使動脈變成了皮薄多油的“餃子”,很容易破裂。而它正是導致動脈硬化、心臟病及中風危險的罪魁禍首。LDL水平一般應控制在2.6毫摩爾/升以下,糖尿病或心臟病患者則應控制在1.8毫摩爾/升以下。
▌HDL(高密度脂蛋白)叫做“好膽固醇”,顧名思義,這個數(shù)值應該越高越好。HDL有助去除血管中的LDL。女性HDL低于1.3毫摩爾/升是心臟病的一大危險因素,而高于1.6毫摩爾/升則有助于保護心臟。
▌為了提高HDL,應該戒煙,常鍛煉,以單不飽和脂肪(橄欖油等)取代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每天飲酒不要超過1杯。
▌5.甘油三酯:<1.7毫摩爾/升
▌甘油三酯是在血液中檢測出的脂質,被認為是血脂肪,它是高血脂的“預警信號”。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會增加2型糖尿病和心臟病風險(特別是女性)。其水平在1.7—2.2毫摩爾/升為臨界性升高,超過2.3毫摩爾/升則危險更大。因此,最好每年查一次甘油三酯,這通常為膽固醇檢查的一部分。
▌為了降低甘油三酯水平,應減肥、戒煙、每天飲酒1杯以下,并經(jīng)常鍛煉。如果是單純高甘油三酯,則應限制食物總量,尤其避免攝入碳水化合物。
▌6.促甲狀腺激素:<4.0毫摩爾/升
▌促甲狀腺激素(TSH)會影響T3和T4甲狀腺素的分泌,除了有助調節(jié)新陳代謝、體溫和心率之外,也會影響到皮膚、頭發(fā)、肌肉力量、情緒及大腦功能。TSH超過4.5毫摩爾/升,表明甲狀腺無法產(chǎn)生足夠的甲狀腺素,幫助身體正常運轉。
▌檢查促甲狀腺激素應從35歲開始。女性中較常見的甲減會升高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導致心臟病及抑郁風險增加。如果TSH水平較高,必須服用藥物。如果一切正常,可5年檢查一次。
▌7.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18.5-24.9
▌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體重(公斤)÷身高(米)2,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有調查顯示,那些BMI指數(shù)超出40的人,比指數(shù)處于22.5—25的“健康人群”,往往短壽十年左右。
▌對中國成年人來說,BMI指數(shù)低于18.5屬于偏瘦,會增加月經(jīng)紊亂、生育問題、貧血及骨質流失導致的骨質疏松癥等危險。健康體重的BMI指數(shù)為18.5-24.9,BMI在25-28之間屬于體重超標,超過28即為肥胖癥。
▌每年查一次體重,或在體重增加或減少的時候接受檢查。如果超重,則應該控制飲食,增加鍛煉,最重要的是常測腰圍。這是因為,即使BMI正常,腰圍過粗也會增加2型糖尿病、心臟病等危險。
▌8.C-反應蛋白:<1.0毫克/升
▌C-反應蛋白(CRP)指標高,意味著心臟病發(fā)作的風險比正常情況高2-5倍。此外,它也是中風、糖尿病及與某些癌癥相關的慢性輕微炎癥的標志。在不清楚自己的心臟病風險的時候,不妨檢查一下CRP。CRP檢查并非常規(guī)檢查,但想了解自己心臟病風險及家族病史情況時,可進行該檢查,得出的結果對醫(yī)生診斷大有幫助。
▌如果CRP水平較高,應改變生活方式,經(jīng)常鍛煉,并多吃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三文魚、核桃、菜籽油及亞麻籽油等),以減少體內炎癥。
▌9.身高:21歲時身高最標準
▌一般來說,21歲時身高達到最高值。21歲之后每年應測一次身高,如果身高比21歲時矮了3.8厘米,那么應該立即檢查骨骼密度或者做脊柱X光檢查。大約有一半的女性一生中會發(fā)生骨質疏松型骨折。如果你的身高突然降低,那就預示著骨質密度已經(jīng)開始變化。
▌平時應常吃含鈣飲食,補充維生素D,多做快走或打羽毛球等減重鍛煉。煙酒習慣也影響骨骼健康。必要時遵醫(yī)囑接受藥物治療。
▌10.生活中的其他健康數(shù)據(jù)
有氧運動:每周150—240分鐘(包括平日舉重、散步和跑步等)
力量訓練:每周2—3次(舉重等)
水果蔬菜:每天5—9份
肥魚:每周吃1次,或者服用魚油補品(每天3克以下)
維生素C:每天攝入75毫克(或約170克橙汁)
鈣:每天攝入1000-2000毫克
維生素D:每天攝入1000國際單位
酒水:每天不超過1杯(白酒28克以下,紅酒113克,啤酒340克以下)
香煙:0支
睡眠:每晚7—8小時血常規(guī)
一般看病最常做的就是3大常規(guī),這也是住院病歷里面必須的,特別是小孩子發(fā)燒感冒時,建議大家去醫(yī)院要自己要求驗,看看是不是病毒感染,這樣可以避免醫(yī)生濫用抗生素。
血常規(guī)化驗現(xiàn)在一般取指尖血(過去取耳垂末梢血),內容包括血紅蛋白濃度、白細胞計數(shù)和分類及血小板計數(shù),均用英文字首縮寫表示。
血紅蛋白(HGB):正常值為120-150g/L
白細胞計數(shù)(WBC):正常值為4×109/L-10×109/L
其中中性白細胞(NEUT%):正常時為0.5-0.7
淋巴細胞(LYM%):正常時為0.2-0.4
嗜酸細胞(MXD%):正常時為0-0.02
血小板(PLT):正常值為100×109/L-300×109/L
HCT
紅細胞平均體積(MCV):正常值為82-92fL
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正常值為340-360g/L
臨床意義:
如果HGB值低于120g/L,就說明有貧血存在,應該進一步檢查是什么性質的貧血,如果HGB值高于160g/L,可能是因為患有血紅蛋白增高癥或者血液被濃縮的緣故,WBC代表的白細胞是人體的防御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相當于國家的軍隊,共總數(shù)的增高(超過10×109/L)時,多表明有炎癥、感染存在,此時病人多有發(fā)熱癥狀,如果白細胞總數(shù)太高在(30-50)×109/L以上,病人是于少年兒童或年青人,伴有較嚴重的不能解釋的貧血,請不要掉以輕心,應該進一步做骨髓穿刺檢查,排除白血病的可能,白細胞總數(shù)低于4×109/L,可由接受放射線,病毒感染藥物及化學物質中毒等引起。中性白細胞比例增高多意味著感染(特別是細菌感染)存在,淋巴細胞增高多見于慢性疾病及長期接受放射線照射,嗜酸性白細胞增高時,往往說明體內有過敏原存在引起的過敏,如寄生蟲(蛔蟲多見),過敏性炎癥,過敏反應等。PLT減少時,可能會有出血,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增高時,說明血液呈高凝狀態(tài),易發(fā)生血栓。
紅細胞計數(shù)(RBC)和血紅蛋白(HGB)減低,即可診為貧血。按紅細胞體積大小可分為巨細胞性貧血,小細胞性貧血和正細胞性貧血。MCV(紅細胞平均體積)和MCHC(平均血紅蛋白濃度)為主要分型依據(jù)。
2.尿常規(guī)
蛋白(PRO):正常為陰性
尿糖(GLU):正常陰性
紅細胞(RBC):正常0-1/高倍
白細胞(LEU):正常0-5/高倍
尿酸鹽結晶(NIT)
酮體(KET):正常陰性
尿膽元(UBG)定性:弱陽性定量1-4mg/24h
膽紅質(BIL):正常陰性
尿潛血(ERY):正常陰性
比重(SG):正常1.018
臨床意義:
泌尿系統(tǒng)感染時,LEU常為30~50個/高倍(正常值為陰性:neg)、PRO"+"(正常值為陰性:neg)。如同時伴有大量NIT,及ERY陽性(正常為neg)則提示為泌尿系統(tǒng)結石(繼發(fā));GLU"+~+++"要進一步做空腹血糖或糖耐量試驗檢查,確定是否有糖尿病存在。因糖尿病患者,更易發(fā)生泌尿系統(tǒng)或其他部位感染。
3.血氣和電解質(血生化)
正常參考值
酸堿度(PH)7.35-7.45
二氧化碳分壓(PaCO2)35-45mmHg
氧分壓(PaO2)75-100mmHg
碳酸氫根離子(HCO3-)21.3-27.3mmol/L
鈉離子(Na+)136-146mmol/L
鉀離子(K+)3.5-5.5mmol/L
氯離子(Cl-)96-106mmol/L
臨床意義:
電解質紊亂可有代謝性酸中毒、代謝性堿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性堿中毒四種情況。血PH(代表酸堿度)及HCO3-(碳酸氫根離子)增高,是堿中毒的標志。堿中毒時呼吸中樞抑制,呼吸困難,血中CO2(二氧化碳)蓄積導致PaCO2(二氧化碳分壓)增高和PaO2(氧分壓)下降。
胃液中含有豐富的K+(鉀)、Cl-(氯)離子,頻繁的嘔吐造成K+和CL-的大量丟失,從而使血清K+、Cl-降低。堿中毒是代謝原因引起的,并非呼吸原因所致。同時伴有血清K+和CL-降低,故可診斷為代謝性(低鉀低氯)性堿中毒,需立即行補液治療,補充丟失的K+和CL-,并4.肝功能
項目單位正常參考值
谷丙轉氨酶(ALT)IU/L(1~38)
谷草轉氨酶(AST)IU/L(8~40)
堿性磷酸酶(ALP)IU/L(100~275)
r-轉肽酶(GGT)IU/L(9~40)
總膽紅素(TBIL)umol/L(4~20)
直接膽紅素(DBIL)umol/L(0~7)
臨床意義:
ALT(谷丙轉氨酶)、AST(谷草轉氨酶)、ALP(堿性磷酸酶)、GGT(r-轉肽酶)、檢測結果明顯增高,反映肝功能異常(損害),TBIL(總膽紅素)增高提示黃疸,由膽道梗阻所致。常見的原因有膽道結石、膽道蛔蟲癥、膽道腫瘤引起的膽道阻塞或胰頭腫瘤壓迫、侵犯膽總管所致。
5.乙肝2對半檢驗
正常
表面抗原(HBsAg)陰性
表面抗體(抗-HBs)陰性或陽性
e抗原(HBeAg)陰性
抗-HBe陰性
核心抗體(抗-HBc)陰性
臨床意義:
陽性這里指的是檢查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里的乙肝病毒抗原抗體,應稱作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標記物,由于有三種抗原及與它們相應的三種抗體,核心抗原通常不檢測,因此只檢測二種抗原及三種抗體,二種抗原是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三種抗體則分別是表面抗體(抗-HBs)核心抗體(抗-HBc)及(抗-HBe)。查到HbsAg、HbeAg及抗-HBc即“大三陽”,而HbsAg、抗-Hbc及抗Hbe陽性即“小三陽”。
表面抗體即抗-HBs,它是乙型肝炎感染后產(chǎn)生的保護性抗體。當發(fā)現(xiàn)僅抗-HBs陽性時,有以下幾種可能:首先是處于急性乙肝的恢復期???HBs常在HbsAg轉陰以后的一段時間出現(xiàn),可持續(xù)多年;其次發(fā)現(xiàn)僅表面抗體陽性,而無既往明確的乙肝感染史,亦說明既往有過HBV的隱性感染,疾病已痊愈,病毒已被清除;最后就是接種乙肝疫苗的結果。接種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希望產(chǎn)生保護性抗體,達到預防乙型肝炎的目的。
另外,一種較少見的暴發(fā)性肝炎發(fā)病時,由于機體免疫反應很強烈,此時可以產(chǎn)生高滴度的表面抗體,但這種免疫亢進可能損傷機體,帶來不良后果,發(fā)生大塊肝葉壞死導致肝衰竭。
對HBsAg攜帶者升學、就業(yè)、結婚等有什么限制?
由于人們對HBsAg攜帶者的認識不夠全面,以至一些HBsAg攜帶者中的青年在升學、就業(yè)、結婚、甚至出國等都發(fā)生了各式各樣的問題。其實有些問題并非那么嚴重。HBsAg攜帶者約占我國總人口的10%,他們中不乏有科學家、名演員和為國爭光的優(yōu)秀運動員。除了某些學業(yè),如幼兒師范、護士、飲食服務行業(yè)等外,對升學、就業(yè),甚至出國不應有太多的限制。這是因為乙肝的傳染主要通過血液,偶而通過唾液、精液傳染,日常生活中一般接觸是不太可能傳染給別的人。至于結婚,只要對方抗HBs陽性,或HBsAg陽性,就不存在相互傳染的問題。如果對方乙肝標志全部陰性,建議注射乙肝疫苗后再結婚。
“大三陽”的轉歸
當“大三陽”患者的機體免疫功能被激活時,免疫系統(tǒng)能識別出乙肝病毒的抗原物質和受病毒感染的肝細胞并出現(xiàn)清除病毒的反應,這是機體的一種自身保護反應。其結果是大量病毒被清除,而同時受感染的肝細胞也遭到破壞,轉氨酶升高,有時還會有膽紅素的升高(即黃疸)。但這種清除常常是不徹底的,對于非復制狀態(tài)的病毒常常不能殺死而呈潛伏狀態(tài)。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又重新開始復制,感染新的肝細胞,并導致新一輪的免疫攻擊。如此反復清除、破壞,再清除、再破壞的過程,就是慢性肝炎發(fā)展的過程。隨著血液中病毒的清除,血清中抗-HBe出現(xiàn),HBeAg消失,也就從“大三陽”轉成了“小三陽”。由此可見,能從“大三陽”轉成“小三陽”,對大部分的乙型肝炎病人(感染變異病毒者除外)來說象征著體內病毒復制的下降,病毒數(shù)量的減少,有時血液中甚至檢測不到病毒。
雖然“大三陽”或“小三陽”與肝臟損傷的嚴重程度不直接相關,但病毒減少時受感染的肝細胞會減少,免疫反應和肝損傷也會減輕,因此我們在治療中總希望能將“大三陽”轉成“小三陽”,使病毒的復制下降到最低水平,這樣對病人是十分有利的。
“大三陽”是否病情很重?
乙肝三系陽性與肝損害是兩回事。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體(抗-HBc)陽性,俗稱大三陽,只能說明體內存在乙肝病毒,而且病毒數(shù)量也較多,但不等于肝臟的炎癥和損害就重。肝臟有否損害及其程度簡單地判斷可以看肝功能的化驗結果,更準確的判斷應該做肝穿刺。
“小三陽”與乙肝病毒攜帶者之間的關系
“小三陽”者中,平時無肝炎癥狀,肝功也一直正常的人,也被稱為乙肝病毒攜帶者。
據(jù)估計,全世界攜帶有乙肝病毒的人群約有2.15億人,我國約有1.2億左右,北京市約有60多萬。攜帶乙肝病毒的人群是乙型肝炎病毒賴以持續(xù)生存的宿主,對于乙型肝炎的傳播和發(fā)病起著重要作用,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無癥狀HBsAg攜帶者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健康人”,這些人體內有病毒存在,因此有傳染他人的可能性。因此HBsAg攜帶者不得獻血,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及公共衛(wèi)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不與他人混用洗漱用品。與攜帶乙肝病毒的人群密切接觸時,要及時注射乙肝疫苗,防患于未然。
HBsAg和HBeAg能否轉陰?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表面抗原和e抗原的陰轉可能性很大;但慢性肝炎和攜帶者的HBSAg轉陰是很少了,年轉陰率僅為1-2%?,F(xiàn)有的藥物也沒有能使它消失的。至于HBeAg,隨著時間的推移,至少有50%以上的人將會陰轉,并產(chǎn)生抗一HBe?,F(xiàn)有的抗病毒藥物,如干擾素、法昔洛韋等都有可有使e抗原轉陰。HBeAg轉為抗-HBe是潛伏感染的證據(jù),表示病毒復制不活躍。乙型肝炎只有當出現(xiàn)表面抗體(抗一HBS)陽性時,才可被認為病毒基本消滅或完全消滅。
HBsAg和HBV婦女生育時有何危險?
危險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最大的危險是將乙型肝炎病毒傳染給新生兒,但對于HB砒攜帶者和慢性HBV攜帶者傳染給新生兒的機會不一樣。有文獻報道,HBs地及HB毗雙陽性母親娩出的嬰兒在圍產(chǎn)期感染HBV的可能性為70%~叨嘰,而HBs純單陽性的母親娩出的嬰兒在圍產(chǎn)期感染的可能性只有30%。凡圍產(chǎn)期感染者6%-95%將發(fā)展成為慢性HBV攜帶者;幼兒期感染的則有30呢將成為慢性攜帶者,而成人感染后成為慢性攜帶者的比例僅占5%~10%。這充分說明,新生兒期和嬰幼兒時期感染乙肝病毒是最危險的。
2.如果患者真正是一個慢性HBsAg或HBV攜帶者,也就是說,她不是隱匿進展的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則妊娠經(jīng)過會和健康婦女無大區(qū)別,如果是肝功能代償良好的慢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其妊娠后有可能發(fā)生肝功能的損害,ALT升高,甚至出現(xiàn)黃疸,在生育時發(fā)生危險,例如發(fā)生產(chǎn)后大出血等。
3.對于胎兒來說,在妊娠早期,有可能發(fā)生流產(chǎn);在妊娠晚期,有可能發(fā)生胎死宮內、早產(chǎn)等;在生產(chǎn)時可能生胎兒宮內息等。以上的一些“情況也是病理上能診斷為慢性肝炎的患者發(fā)生的可能性較大,而真正的攜帶者發(fā)生的機率很小。
表抗陽性者如何正確對待生育?
因為HBV可能通過父-嬰、母-嬰途徑傳播,為了優(yōu)生優(yōu)育,應慎重對待生育問題。
夫妻如有一方為HBsAg陽性且HBeAg陽性或HBV-DNA陽性時,傳染性較強,精液或乳頭、陰道的分泌物可能具有傳染性,故此時不宜懷孕,應積極進行治療,等待HBeAg或HBV-DNA陰轉后,再考慮懷孕。如對方存在有抗-HBs,說明有免疫力,此時可以考慮生育。但懷孕期間應注射高效價免疫球蛋白,且嬰兒出生后按時接種乙肝疫苗及注射高效價免疫球蛋白,這樣可阻斷母-嬰傳播。如果對方抗-HBs為陰性,則說明易感染乙肝病毒,需及時注射乙肝疫苗,待產(chǎn)生足夠的抗-HBs時再考慮生育問題。糾正堿中毒,避免病情進一步變化,造成嚴重后果。6.血脂檢查
正常參考值
甘油三脂(TG)0.4-1.86mmol/L
總膽固醇(TC)3.89-6.48mmol/L
低密度脂蛋白(LDLC)0-4.14mmol/L
高密度脂蛋白(HDLC)1.04-1.74mmol/L
如果血清總膽汁固醇達到或超過5.72mmol/L,甘油三酯達到或超過1.70mmol/L,則可以分別診斷為“高膽固醇血癥”和“高甘油三酯血癥”;兩者均異常升高則稱“混合型高脂血癥”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如果低于0.91mmol/L(35mg/dl)也屬血脂代謝紊亂,稱為“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癥”。
冠心病的危險因素
高膽固醇血癥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冠心病患者血清總膽固醇多數(shù)在5.0-6.5mmol/L,血清總膽固醇在4.5mmol/L以下者冠心病發(fā)生的可能性越大,它每降低1%,冠心病的危險性可減少2%。
研究顯示,高甘油三脂也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雖然繼發(fā)性或遺傳性因素可升高甘油三脂水平,但大部分血清甘油三脂升高是代謝綜合癥所致。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癥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越低,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性越大。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屬于致動脈粥樣硬化脂蛋白。眾多研究提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是冠心病的主要原因,采取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治療,能降低40%的近期心臟病危險。
7.糖尿病檢查
糖尿病,是內分泌代謝疾病中的常見病及多發(fā)病。其發(fā)病率在世界范圍內逐年增加,可以列為繼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病之后的第三大疾病。由于糖尿病還會引起多種慢性并發(fā)癥,這種并發(fā)癥死亡率相對高升,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健康;所以,對糖尿病的檢測是重要環(huán)節(jié),達到早診斷、早治療。
糖尿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魯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7.2《“魚米之鄉(xiāng)”-長江三角洲地區(qū)》聽課評課記錄1
- 華師大版數(shù)學九年級下冊《圓的對稱性》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5.1《觀察與思考 看圖時的錯覺》聽評課記錄
- 魯人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11課第2框《讓友誼之樹常青》聽課評課記錄1
- 【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 《動蕩的春秋時期》公開課聽課評課記錄
- 冀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函數(shù)的自變量取值范圍》聽評課記錄3
- 一年級第一學期班級工作計劃班級
- 小學生課外實踐活動教學計劃書
- 教科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第六課第一框《第一要義與核心》聽課評課記錄
- 形象代言人合同范本
- 《洗煤廠工藝》課件
- 鋼結構工程施工(第五版) 課件 2項目四 高強度螺栓
- 機票預訂行業(yè)營銷策略方案
- 大學生就業(yè)指導(高等院校學生學習就業(yè)指導課程)全套教學課件
- 謝爾塔拉露天煤礦變更環(huán)評
- 《實驗診斷學》課件
- 眼的解剖結構與生理功能課件
- 小學網(wǎng)管的工作總結
- 診所校驗現(xiàn)場審核表
- Q/GDW-1738-2012配電網(wǎng)規(guī)劃設計技術導則
- 派出所上戶口委托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