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齋居感興》二十首的文學(xué)意義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273770b87b98cb08355f758f7d29030/9273770b87b98cb08355f758f7d290301.gif)
![朱子《齋居感興》二十首的文學(xué)意義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273770b87b98cb08355f758f7d29030/9273770b87b98cb08355f758f7d290302.gif)
![朱子《齋居感興》二十首的文學(xué)意義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273770b87b98cb08355f758f7d29030/9273770b87b98cb08355f758f7d290303.gif)
![朱子《齋居感興》二十首的文學(xué)意義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273770b87b98cb08355f758f7d29030/9273770b87b98cb08355f758f7d290304.gif)
![朱子《齋居感興》二十首的文學(xué)意義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273770b87b98cb08355f758f7d29030/9273770b87b98cb08355f758f7d29030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朱子《齋居感興》二十首的文學(xué)意義
北山四先生、王白、金步、徐謙是宋元時期朱子學(xué)的真實手腕。受朱子重視文學(xué)的影響,北山四先生相對于江西朱學(xué)和北方朱學(xué),對文學(xué)有更多的關(guān)注。北山四先生的文學(xué)觀,主要體現(xiàn)在其文緣、文論及理學(xué)化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一、《觀》二十卷朱子《齋居感興》二十首,是宋代理學(xué)詩的典范,在理學(xué)史和文學(xué)史上影響頗大。朱子門人黃干、陳淳等人,非常重視朱子《齋居感興》二十首,希望通過它來把握朱子理學(xué)的真諦。何基曾對《齋居感興》二十首作過詳細而精彩的解釋,在其文集的殘篇里,《解釋朱子齋居感興詩二十首》保存得最完整。不僅如此,在對《齋居感興》二十首的眾多解釋中,何基的解釋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至今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王柏早年曾學(xué)作文章。金履祥《魯齋先生文集目后題》說:“(魯齋)早孤,年長以壯,謂科舉之學(xué)不足為也,而更為文章偶儷之文;又以偶儷之文不足為也,而從學(xué)于古文詩律之學(xué)。工力所到,隨習(xí)輒精,今存于《長嘯醉語》者,蓋存而未盡去也。公意不謂然,因閱家書而得師友淵源之緒。間從撝堂先生劉公、船山先生楊公、克齋先生陳公,考問朱門傳授之端,而于楊公得聞北山何子恭父之名,于是尋訪盤溪之上,盡棄所學(xué)而學(xué)焉。”可見,在三十歲見其師何基之前,王柏曾有一段專學(xué)詩文的時期,而且還有《長嘯醉語》文集一部,可惜今已不存。雖然王柏后來究心于理學(xué),但這段專學(xué)詩文的功夫,為他打下了堅實的文學(xué)基礎(chǔ)。王柏博學(xué)多識,于文學(xué)尤多用心。他的《詩十辨》是南宋《詩經(jīng)》研究的重要成果,至今還有一定的影響。不僅如此,為了后學(xué)研習(xí)詩文的便利,他編著了許多文選、詩選,如《濂洛文統(tǒng)》、《詩可言》、《朱子詩選》、《正始之音》、《雅歌》、《勉齋北溪文粹》、《文章指南》、《文章復(fù)古》、《文章續(xù)古》、《發(fā)遣三昧》等,其中絕大部分雖已散佚,然在殘存的序跋中還可窺見一斑?!跺ヂ逦慕y(tǒng)》已經(jīng)散佚,我們雖已不能窺其面目,但它無疑是周敦頤、二程至朱子一系理學(xué)家文章之選錄。《詩可言》分前后兩集,前集是對朱子《語類》和《文集》中有關(guān)《詩經(jīng)》討論的輯錄,同時還兼及朱子對漢代以來詩人的評論;后集則是收錄自周敦頤、張載以來許多理學(xué)家的詩。而《發(fā)遣三昧》文選,是為了滿足青年后進學(xué)寫書牘文章的需要,在李端叔《三昧集》原有基礎(chǔ)上,又博采韓愈、歐陽修、蘇軾、黃庭堅等諸大家的文章而成。該書分為十卷,選取的文章有淺有深,“淺者誘其入,深者冀其進”。卷4《發(fā)遣三昧序》而《勉齋北溪文粹》則精選黃干文章三十篇、陳淳文章三十一篇及經(jīng)說十五篇。王柏認為:“登考亭之門而親傳面授者,不知其幾人矣?!姸说?固守其師說而接引后進,敷暢演繹而不失其本意者,惟二先生之為可敬。勉齋先生辭嚴任重,充拓光明……北溪先生辭暢義密,剖晰精微……所以為后學(xué)之津梁,以達于紫陽之室者?!本?1《跋勉齋北溪文粹》他編《勉齋北溪文粹》,就是希望后學(xué)能通過黃干、陳淳之文而上達朱子理學(xué)。王柏對朱子之詩尤其致力研究,其《朱子詩選》(即《紫陽詩選》)最能代表。在談到朱子之詩時他說:先生之詩,見于《文集》者止十巻,每病其比次失倫,裒定紛錯,無以考其歲月之后先,因以驗其進退之序,首卷雖先生手自刪,取名《牧齋凈稿》,然實少年之作也。今觀《遠游》一篇,已見其規(guī)廡之大,立志之堅,既有以開擴其問學(xué)之基矣。其次卷則自同安既歸,受業(yè)于延平之后,時年二十有八。自是往返七年,豁然融會貫通,而寄興于吟詠之際,亦往往推原本根,闡究微眇,一歸于義理之正,盡洗詩人嘲弄輕浮之習(xí)。其挽延平,時年三十有四,誦其“本本存存”之句,亦可驗其傳河洛之心矣。南岳唱酬,實乾道丁亥,時年三十有七?!洱S居感興》二十篇,其壬辰、癸已之間乎;凡篇中所述,皆道之大原,事之大義,前人累千萬言而不能彷佛者,今以五言約之。此又詩之最精者,真所謂自然之奇寶。與南康諸篇,則己亥之后,于是年五十矣。晩年詩不多見,末卷尤不可考。最后題寫真絕句,去易簀才一月,其任重道遠之意,凜然于十四字之間。嗚呼至矣!先生道德學(xué)問,為百世宗師。平生所著述,以幸學(xué)者不為不多,而學(xué)道者不必求之詩可也。然道亦何往而不寓,今片言只字,雖出于試筆脫口之下,皆足以見其精微之蘊,正大之情。凡天道之備于上,人事之浹于下,古今之治亂,師友之淵源,至于忠君愛國之誠心,謹學(xué)修己之大要,莫不從容灑落,瑩徹光明,以至山川草木、風云月露,雖一時之所寄,亦皆氣韻疏越,趣味深永,而其變化闔辟,又皆古人盡力于詩者,莫能闖其戶牖。卷13《朱子詩選跋》在這里,王柏考證朱子詩歌創(chuàng)作的不同階段,并選擇不同時期的佳作編成《紫陽詩選》,讓學(xué)者通過詩作來透視朱子理學(xué)。王柏認為,朱子的幾十卷詩都是用來“羽翼六經(jīng)、發(fā)揮圣道”的。卷13《跋北山畫朱子詩送韋軒》他對每首詩歌的寫作時期及旨意都了然于胸,足見其對朱子詩歌的重視及用功之深。1此外,王柏教人要讀韓愈、歐陽修、曾鞏詩文選集。如他為《昌黎文粹》寫跋文說:“韓文三十有四篇,得于考亭門人,謂朱子所選,以惠后學(xué)。觀其體致氣韻,議論規(guī)模,可謂出乎其類,拔乎其萃者也。程夫子謂韓子之學(xué)‘華’,朱子謂其做閑雜文字多,故曰‘華’,然亦有些本領(lǐng)大節(jié)目處不錯,有七八分見識,氣象正大。又曰:韓文不用料段,直便說起,去至終篇,卻自純粹成體,無破綻。又曰:韓文雖千變?nèi)f化,卻無心變,只是不曾踐履玩味,不見到精微細密。此學(xué)者不可不知,若以之資筆端發(fā)越義理可也,摹仿其所為,則非朱子教人之意云?!本?1《跋昌黎文萃》又如他《跋歐曾文粹》說:“歐陽文忠公、南豐曾舍人《文粹》合上、下兩集,六卷,凡四十有二篇,得于考亭門人,謂朱子之所選。觀其擇之之精,信非他人目力所能到。抑又嘗聞朱子取文字之法:文勝而義理乖僻者不取,贊邪害正者文辭雖工不取,釋老文字,須如歐陽公《登真觀記》、曾南豐《仙都觀記》、《萊園記》之屬乃可入,此可以知其取舍之意矣?!本?1《跋歐曾文萃》《昌黎文粹》和《歐曾文粹》是否為朱子選錄,另當別論;但王柏重視韓愈、歐陽修、曾鞏詩文及文論,顯然是受到了朱子的影響。還有,王柏重視文學(xué),也表現(xiàn)在他對已逝學(xué)者的信帖、真跡及時人文集所寫的數(shù)量眾多的序跋中。2受其師王柏《濂洛文統(tǒng)》和《詩可言》的影響,金履祥編成了著名的《濂洛風雅》。3《濂洛風雅》就是金履祥晚年選錄的《濂洛詩派圖》,該著作起初沒有體例,而只以師友淵源及道統(tǒng)譜系為順序編排,后來經(jīng)他的朋友唐良瑞以一定的體例編排而成。按唐良瑞的說法,“今之詩非風雅之體,而濂洛淵源諸公之詩則風雅之遺也”。為此,他以“風雅之體”為標準,把《濂洛風雅》收錄的詩作分為四種體例:一是風雅之正體,包括銘、箴、誡、贊、詠等四言詩;一是風雅之變體,包括楚詞、歌、操、樂府、韻語等;一是風雅之再變,包括五言、七言古體詩;一是風雅之三變,包括絕句、律詩等。通過以上四種詩歌體例的編排,《濂洛風雅》成為了一部條理齊整的理學(xué)詩選。唐良瑞認為,金履祥《濂洛風雅》的編成,彌補了北方許衡之學(xué)輕視文統(tǒng)的不足,實有功于后學(xué)?!跺ヂ屣L雅》一書,收錄了周敦頤、二程、朱子至何基、王柏、王侃等四十八位理學(xué)家的詩作。其所收錄之詩,中心都是表達理學(xué)思想、勸人為學(xué)修養(yǎng)的。正如唐良瑞所說:所選之詩“皆涵暢道德之中,歆動風雩之意。平者有淳厚之趣,而浩壯者有義理自然之勇。言言有教,篇篇有感,異乎平昔之所聞(詩)”?!跺ヂ屣L雅》,可以說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最早的理學(xué)詩集之一,它集中體現(xiàn)了北山學(xué)派對文學(xué)的重視。該詩集至今流傳,影響深遠,在文學(xué)史和理學(xué)史上都占有著重要的地位。相對于王柏和金履祥,許謙沒有編選文集詩選,也很少給他人的詩文之作寫序跋,似乎與文學(xué)的姻緣不深。然而,他撰《詩集傳名物鈔》十卷,就是在朱子《詩集傳》的基礎(chǔ)上對《詩經(jīng)》作進一步地補正解釋。他還為唐代樊宗師的散文名篇《絳守居園池記》作補注,體現(xiàn)了他對文學(xué)的重視。另外,許謙非常重視研習(xí)《齋居感興》二十首,還效仿它作了《秋夜雜興詩》十二首,吳師道認為該詩作頗能得朱子感興詩的遺意??傊?北山四先生與文學(xué)頗有姻緣,其間受朱子的影響很大。也許是受北山四先生的影響,其后學(xué)如柳貫、吳師道、黃溍、戴良、聞人夢吉、吳萊、王祎等人都以文章聞名于世,以至于全祖望說:“義烏諸公師之,遂成文章之士。”他們與文學(xué)的不解之緣,還體現(xiàn)在文論及具體的詩文創(chuàng)作之中。二、宋書的“理”文論雖然何基的著述絕大部分已散佚,其殘存的文集中也未發(fā)現(xiàn)有關(guān)文論的章節(jié),但這絕不是說他沒有自己的文論。實際上,何基對文學(xué)與理學(xué)的觀點,在其《解釋朱子齋居感興詩二十首》中得到了曲折隱晦的表達。前面說過,何基非常推崇《齋居感興》二十首,他本人對《齋居感興》詩就作過詳細的解釋。而《齋居感興》二十首寫于朱子理學(xué)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在這段時期里,朱子不僅完成了《太極圖說解》、《西銘解》,草成了《資治通鑒綱目凡例》,刊行了《八朝名臣言行錄》,而且還編成了《二程遺書》,刊行了《論孟精義》,草成了《大學(xué)章句》和《中庸章句》,作《盡心說》、《仁說》,編訂《中和舊說》,并與吳楫、李宗思(伯諫)辯論儒佛之異等等,這都是朱子理學(xué)基本完成的標志。按照何基的解釋,《齋居感興》一至四首,是說陰陽太極及心性氣質(zhì),簡明形象地表達了《太極圖說解》和《西銘解》中的基本思想。而五至七首評論司馬光《資治通鑒》之缺失,可以說是對《資治通鑒綱目》思想的概括。十至十四首說到伏羲、堯舜禹三圣、周公、孔子、顏回、曾子、子思、孟子的修養(yǎng)方法,以及二程、周敦頤的遺續(xù),則是說“道統(tǒng)”,反映了《二程遺書》、《論孟精義》、《大學(xué)章句》及《中庸章句》等著述的基本思想。十五至十六首是對佛、道思想的辯駁,這是朱子與吳楫、李宗思(伯諫)辯論儒佛之異的回響。而八至九首及十七、十八至二十首說持敬養(yǎng)心之法,則是對《盡心說》、《仁說》、《中和說》的概括。也就是說,《齋居感興》二十首是朱子理學(xué)涵養(yǎng)成熟后的產(chǎn)物,它是朱子理學(xué)精髓的詩化表達。這些詩篇,雖然字字句句貫穿著理學(xué)觀念,但又不乏古體詩的風格;以詩歌來說理,而又沒有一般理學(xué)的學(xué)究氣及穿鑿,可謂詩道合一,水乳交融。由何基解釋《齋居感興》二十首的行動可以推測,他一定欣賞和認可蘊含于《齋居感興》詩中“文道合一”的文論思想。北山四先生的文論,在王柏身上得到了開顯。在文與道的關(guān)系上,王柏主張“文以載道”,反對“文以貫道”。他說:“李漢曰‘文者貫道之器’,以一句蔽三百年唐文之宗,而體用倒置不知也。必如周子曰‘文者所以載道也’而后精確不可易?!本?1《題碧霞山人王公文集后》所謂“文者貫道之器”,即是“文以貫道”之意;而“文者所以載道也”,即是“文以載道”之意?!拔囊载灥馈迸c“文以載道”,二者雖只一字之差,但涵義完全不同?!拔囊载灥馈?是以文辭為主線;主張文以貫道者,專務(wù)辭章的雕刻與組合,其間或許有些義理,但這些義理只是散落點綴于語言之中?!拔囊载灥馈币馕吨氖歉?道是枝葉末節(jié);文是體,道是用。所以,王柏批評“文以貫道”的主張,認為這是“體用倒置”。相反,“文以載道”,是以道為根本,文是枝葉末節(jié);主張文以載道者,專務(wù)講明義理,躬行實踐,其文章只是道心的自然流露,正如花木之根上生發(fā)出枝葉一樣。有道者有言,王柏認為“文以載道”是精確不易的觀點。在文氣問題上,王柏高唱正氣論。他說:“文以氣為主,古有是言也。文以理為主,近世儒者常言之。”卷11《題碧霞山人王公文集后》這里的“氣”是指辭章造句及辭章造句所蘊涵的靈動性和感發(fā)力;而“理”是指文章要表達的道理或思想。既然“以氣為主”和“以理為主”是衡量文章的兩種不同觀點,那么,究竟是“文之氣”重要還是“文之理“重要呢?王柏通過理氣關(guān)系的討論回答了這個問題:夫道者,形而上者也;氣者,形而下者也。形而上者不可見,必有形而下者為之體焉,故氣亦道也。如是之文,始有正氣。卷11《題碧霞山人王公文集后》當然,這段討論理氣關(guān)系的句子有點簡單,如果按照朱學(xué)理氣關(guān)系的常識進一步補充,可以這樣說:“夫道者,形而上者也,(氣之主宰也);氣者,形而下者也,(理之所寓也)。形而上者不可見,必有形而下者為之體焉,故氣亦道也。如是之,文始有正氣。”正如理主宰氣而又寓于氣一樣,文之理主宰文之氣而文之氣含載體現(xiàn)著文之理。也就是說,文之理與文之氣不可分離。在一篇文章中,當文之理貫穿、統(tǒng)馭著文之氣,而文之氣流暢地表達了文之理時,這樣的文章才有“正氣”。至于何為“正氣”?王柏說:“文章有正氣,所以載道而記事也。古人為學(xué),本以躬行講論,義理融會貫通,文章從胸中流出,自然典實光明,是之謂正氣?!本?《發(fā)遣三昧序》也就是說,從道心自然流露,明確平實而又能表達道理的文辭,就是正氣。與正氣相對的,是邪氣、虛氣、客氣。他說:“蓋氣不正,不足以傳遠。學(xué)者要當以知道為先,養(yǎng)氣為助道,茍明矣。而氣不充,不過失之弱耳;道茍不明,氣雖壯,亦邪氣而已,虛氣而已,否則客氣而已。不可謂載道之文也?!本?1《題碧霞山人王公文集后》按照王柏的意思,邪氣是氣勢過于豪壯但說理不正確的文辭;虛氣是氣勢過于虛弱的文辭;而客氣是過于雕飾華麗而與道理無關(guān)的文辭;這三種文氣都不是“載道之文”。王柏贊賞朱子選文時的“三不取”(即文勝而義理乖僻者不取,贊邪害正者文辭雖工不取,釋老文字不取),實質(zhì)就是不取邪氣、虛氣、客氣的文章。他認為,文章貴在氣正,氣不正則不能傳遠。因此,學(xué)者應(yīng)當先養(yǎng)正氣以作文,然后以文章來傳播大道。王柏的文論,其“文以載道、道本文末”的觀點,與朱子標舉的“道本文末、文道合一”的觀點是一致的,所不同者是他的“氣論”。王柏重視文章之氣,他把文氣分為正氣、邪氣、虛氣、客氣四種,認為只有道氣合一的正氣才是真正的載道之文,而邪氣、虛氣、客氣則是道氣相乖,不是載道之文。這些觀點,有超越前人的地方,也是王柏對中國傳統(tǒng)文論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金履祥的文論,重點在詩論。金履祥論詩,推崇古代的“風雅”詩,形成了獨特的“風雅”詩觀。他在《送三蘇君序》中說:古之音希矣,傳于世者惟康衢之詩,唐士大夫以為古詩也,寥寥乎不可作已。商周之詩,毛氏識之,其亦古矣乎。故愚于太古歸也,為之歌古。佩韋,西門子之事也。西門子,魏之賢人也。初由魏而晉,其詩列于國風。雅亡而《春秋》作,歷春秋之世,風未亡也。自晉而魏,至文侯之世,風幾于亡而古樂猶存。則魏之風其猶未泯與!故吾于佩韋之歸也,為之歌魏。會心,晉語也。晉之詩,自建安以來,皆五言之體也。雅尚清虛,風流自賞,是其晉風也歟,而不可以為勸。故吾于會心之歸也,為之歌晉。古詩曰:古道之直,斯今斯曲,斯有君子兮,曰予復(fù)斯古風之淳。斯今斯漓,斯有君子兮,曰予維斯古書之簡。這是金履祥為在金華為官的大文豪蘇氏的后人蘇太古、蘇佩韋、蘇會心三人所作的贈序,表達了他在文學(xué)上要“復(fù)古風之淳”、尤其是復(fù)商周之時的“風雅”詩的強烈愿望。而這種以“風雅”為正宗的詩觀,具體體現(xiàn)于《濂洛風雅》一書中。前面說過,金履祥的《濂洛風雅》,以銘、箴、誡、贊、詠四言詩為風雅之正體;以楚詞、歌、操、樂府、韻語為風雅之變體;以五言七言古體詩為風雅之再變;以絕句律詩為風雅之三變。他以濂洛諸理學(xué)家所寫的銘、箴、誡、贊、詠為風雅之正體,不僅是因為其與商周之“風雅”一樣是四言詩,而且還因其與商周之“風雅”一樣可以正人心、厚風俗。以濂洛諸理學(xué)家所寫的楚詞、歌、操、樂府、五七言古體及絕句律詩為變體,是因為它們與“風雅”一樣有正人心、厚風俗的功能??傊?正是以“風雅之體”為標準——確切地說,正是以正人心、厚風俗的古代詩教傳統(tǒng)為標準,金履祥選錄了濂洛以來尤其是周敦頤、二程、朱子、黃干及北山四先生一系理學(xué)家的詩歌,形成了一部名副其實的理學(xué)詩集。金履祥的“風雅”詩觀,表面上看似乎未涉及到文與道的關(guān)系,但其選詩的標準實質(zhì)隱含著文與道的觀點。金履祥選詩,首先看重詩能否發(fā)揮“明義理、正人心、厚風俗”的功能,而不僅僅是詩歌文辭的審美標準??梢哉f,金履祥肯定了“文以載道、道本文末”的觀點。與王柏、金履祥不同,許謙似乎極少談及文論問題。吳師道說:“君(許謙)平時罕作詩,以為不發(fā)于興趣之真,不關(guān)于義理之微,不病而呻吟者,皆非也?!本?8《許益之秋夜雜興詩》然他又寄給吳師道《秋夜雜興詩》十二首。吳師道曾師從于許謙、金履祥,是元代文學(xué)大家,他評價這些詩“文貌音節(jié),上泝晉魏而寄興高遠,旨味淵泳,則有得于紫陽夫子《感興》之遺者也”。卷18《許益之秋夜雜興詩》可見,許謙雖以義理為學(xué)問的根本,但他又善于作古體詩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這顯然符合北山學(xué)派“文以載道、道本文末”的一貫思想。三、《魯齋集》小序中“居敬涵養(yǎng)”的文學(xué)思想秉持“文以載道”的理念,北山四先生的詩文創(chuàng)作主要是發(fā)揮義理,護翼圣道。我們可以對四先生的詩文篇目進行統(tǒng)計,以此來考察理學(xué)主題的文章所占的比重。何基的文章絕大部分已散佚,現(xiàn)以《何北山遺集》所保存的文章來看。《何北山遺集》共四卷,其中前三卷是何基本人的作品。第一卷共有11篇散文和韻文(其中序文2篇,箴1篇,銘2篇,書牘6篇),都是表達理學(xué)主題的。第二卷共有詩17首,其中15首都被《濂洛風雅》所收錄。前面說過,《濂洛風雅》選詩完全以理學(xué)題材為標準,也就是說,何基的詩歌基本為理學(xué)詩。第三卷是何基對朱子《齋居感興》二十首的解釋;而《齋居感興》二十首是朱子哲學(xué)創(chuàng)造高峰時期對他本人思想的詩化概括,通過對《齋居感興》詩的解釋,何基表達了自己所繼承的理學(xué)思想。下面列舉幾首何基的詩來分析它們是如何表達理學(xué)觀念的。暮春感興郊原春向深,幽居寡來往。和風日披拂,淑其遍萬象。草木意欣榮,禽鳥聲下上。靜中觀物化,胸次得浩養(yǎng)。緬懷浴沂人,從容侍函丈。舍瑟自言志,宣圣獨深賞。一私盡消融,萬理悉照朗。其人不可見,其意尚可想。我生千載后,恨不操幾杖。春服雖已成,童冠乏倜儻。安得同心人,詠歸嗣遺響。這首詩表面上寫春景,實際上前八句描寫了春意周遍充滿、萬物生機勃勃的世界,這是理學(xué)家生機主義宇宙觀的詩化表達。而后十四句則描寫了“曾點氣象”、“孔顏之樂”,這是理學(xué)家所追求的“仁者與天地萬物一體”境界的詩化表達。雜詩(一)一敬由來入道門,須臾不在便非仁。直須認取惺惺法,莫作回頭錯應(yīng)人。雜詩(二)善惡分明雖兩歧,念斷差處只毫厘。怕將私意為天理,所以先民貴致知。這里的“一敬”、“惺惺法”,就是“居敬涵養(yǎng)”的意思。何基在肯定“居敬”的同時,也看重“致知”,表達了其“居敬涵養(yǎng)”與“格物致知”并用的修養(yǎng)工夫。北山四先生中,王柏的詩文保存得最多,也最完整。現(xiàn)存的《魯齋集》共有二十卷,其中“說”12篇,“考”1篇,“原”2篇,“論”11篇,“辨”10篇,“議”1篇,而說、考、原、論、辨、議等這些論辯體散文都是直接表述理學(xué)思想的;另外還有“箴”8篇,“銘”20篇,“頌”4篇,“贊”30篇,“辭”4篇,“歌”16篇,而箴、銘、頌、贊、辭、歌等韻文,大都是直接表達理學(xué)修養(yǎng)工夫和人格氣象的;又有“書”14篇,“尺牘”21篇,書、尺牘這些書信體散文,絕大部分都是與師友弟子討論理學(xué)問題的;再有“序”21篇,“題跋”110篇,這些散文,除少數(shù)篇目外,絕大部分是對宋代理學(xué)家及相關(guān)人物論著所作的介紹和評價;最后還有記錄體散文9篇,其中有5篇與理學(xué)主題有關(guān);墓志銘5篇,表面上與理學(xué)無關(guān),但是對人物行狀的敘述及其功過的評價,又無不滲透著理學(xué)的價值標準。至于詩賦,其中賦4首,3首與理學(xué)題材相關(guān);四言詩2首,都是表達的理學(xué)思想;五言古詩34首,約30首與理學(xué)題材相關(guān);五律51首,約40首與理學(xué)題材相關(guān);七律62首,約42首與理學(xué)題材相關(guān);五言絕句22首,約18首與理學(xué)題材相關(guān);七言絕句51首,約30首與理學(xué)題材相關(guān);另外還有“挽詩”61首,有20首與理學(xué)題材相關(guān)。春歸春來春去果何心,靜坐焚香細細評。太極流行千古事,一元發(fā)育四時情。黃堆稼穡誰勛業(yè),綠到桑麻已老成。舒慘榮枯人自異,此中生意本分明。這里的“一元”,是指生生之氣,生生之氣舒散與凝聚的交替活動,就是陰陽之氣;而陰陽之氣的始、壯、究的生成過程,就形成春夏秋冬四時。這首詩通過春天的來去說明太極陰陽流行的天道論。一陰一陽的氣化流行,是圍繞“太極”這一本體展開的,太極是陰陽氣化的生生之理,也是天地生生之意的體現(xiàn)。我們從春了又黃,黃了又春的草木生命變化中便可體認太極、體認天地生生之理。和立齋橘花韻梅花已仙去,草木同蕕薫。萬物競妖冶,二氣勞氤氳。南服有橘隱,春風罔知聞。濃露浥清曉,落月籠夜分。玉圓太極判,蚌合開天真。芬芳滿宇宙,那肯媒東君。前四句是說初春之后萬物生機勃勃,是由于陰陽二氣交感化合的結(jié)果。后面八句是說在春風拂動、月落曉露、芬芳撲鼻的橘花之中,隱隱已見有小橘果掛在樹上。此處的“玉圓”、“蚌合”,就是指橘子已在落花中成形;而在剛剛成形的小橘果中,我們可清楚地體會到太極、天地生生之理(“天真”,即天地生生之理)所在。題梅萬物正搖落,梅花獨可人。空中三五點,天地便精神。這里的“精神”,是指“天地生物之心”。這首詩看上去是寫梅,實際上卻是要人從寒冬里點點開放的梅花中體認“天地生物之心”。該詩是“天地生物之心”理學(xué)命題的詩化表達。金履祥的詩文大部分已散佚,現(xiàn)存《仁山集》殘卷。以金華叢書本的《仁山集》來看,其中有“講義”18篇,“議”2篇,“說”3篇,這些論辯體散文都直接表達了理學(xué)思想;另有“箴1篇,“銘”5篇,“贊”2篇,“辭”1篇,“操”1篇,而箴、銘、贊、頌、辭、操等這些韻文都是表達理學(xué)修養(yǎng)工夫和人格理想的;還有“書”1篇,“傳”3篇,“跋”4篇,也與理學(xué)討論相關(guān);另外,祭文17篇,其中12篇是對何基、王柏等北山學(xué)派理學(xué)家的紀念;至于詩賦,則有為何基、王柏賀壽的四言詩2首;五言古詩10首,5首與理學(xué)題材相關(guān);七言古詩3首,1首與理學(xué)題材相關(guān);五言律詩5首,3首與理學(xué)題材相關(guān);金履祥善寫七言律詩,保存27首,23首與理學(xué)相關(guān)。挽北山子何子道自朱黃逝,人多名利趨。獨傳真統(tǒng)緒,惟下實工夫。粹徳兩朝慕,清風四海孤。斯文端未喪,千古起廉隅。這首詩是說朱子、黃干去世后,惟有北山何基能傳朱子理學(xué)的正統(tǒng),并且終成一代名儒。該詩表達了“朱子—黃干—何基”一系的道統(tǒng)觀。奉和魯齋先生涵古齋詩圓融無際大無余,萬象森然本不癯。百圣淵源端有在,六經(jīng)芳潤幾曾枯。人于心上知涵處,古在書中非遠圖。會到一源惟太極,包羲原不與今殊。說的是窮理至極處,便是太極,其中萬理俱在,萬象森然。這是對太極觀念的詩化表達。許謙的詩文保存下來的不多,現(xiàn)存的《白云集》共四卷,有“講義”3篇,“說”2篇,“論”3篇,這些論辯體散文都是討論理學(xué)的;還有“箴”1篇,“贊”4篇,這些韻文表達了理學(xué)的人格修養(yǎng)問題;又有“啟”6篇,“文”4篇,“書”8篇,“贈序”7篇,這些書信體散文(許謙的“贈序”在風格與內(nèi)容上可歸于書信體)共25篇,其中21篇是與師友弟子及官員討論理學(xué)問題的;另外還有“行狀”3篇,表面上雖與理學(xué)無關(guān),但他對人物行狀的敘述及其功過的評價,又折射著理學(xué)的標準。至于詩賦,其中有賦1首,四言詩3首,均以自況理學(xué)家的人格和內(nèi)心;五言古詩49首,約30首與理學(xué)題材相關(guān);五言律詩16首,約9首與理學(xué)題材相關(guān);七言古詩19首,約10首與理學(xué)題材相關(guān);七言律詩19首,約9首與理學(xué)題材相關(guān);七言絕句12首,約5首與理學(xué)相關(guān)。上李照磨道原出于天,合變無終窮。群經(jīng)載道器,言異理則同。民生有物則,所要求厥中。先幾在知止,實踐乃圣功。心廣體自胖,萬象皆春融。寧為四寸學(xué),坐想成玄空。前一、二句講天道流行、陰變陽合而化生萬物不窮,是講宇宙論。三、四句是講不同的儒家經(jīng)書,表達著相同的道理。五、六句講天生萬物,有物便有理,理講究的就是恰好、正中。最后六句是講在實踐中必須履行中道。一個人如果處處執(zhí)中、守中,便可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這是對心性修養(yǎng)的詩化表達。牧牛圃木葉紅欲落,野草青未枯。健犢喜跳踉,脫梏行江隅。牧人善防閑,為擇牧與芻。母牛徐掉尾,喣嫗鳴相呼。阿童得所托,靜中樂華胥。豈惟置蓑笠,乾坤一籧篨。茍能物付物,拱黙堪如愚。這首詩看上去是描寫秋天的牧牛圖,但在充滿童真情趣的句子中,蘊含著詩人通過靜觀物化而達到人與天地萬物一體的精神境界。由以上的統(tǒng)計可以發(fā)現(xiàn),四先生詩文絕大部分與理學(xué)主題有關(guān),這些詩文主要是闡發(fā)理學(xué)的工具或媒介,并且以能否有效表達理學(xué)為依據(jù),他們對文體的重要性有如下的排序:講義、論辨、說/箴銘贊頌辭歌/書牘/序跋/詩??梢哉f,北山四先生的文學(xué),可謂理學(xué)家的文學(xué),它真正承載著“文以載道”的理念。四、天之“理”“人之”為表達理學(xué)的需要,四先生還推崇自然平實的文風。王柏年輕時就反對學(xué)習(xí)華麗的駢體文,認為文章貴在自然流露。他說:“文章從胸中流出,自然典實光明?!本?《發(fā)遣三昧序》他在給王栗山的信中說:每謂后世文章之所以不古者,止不本諸經(jīng)而已。茍能于《大學(xué)》以求其用,于《論語》以求其教,于《孟子》以求其通,于《中庸》以求其原,如是則義理沛然,此文章之元氣也。此四書者,固非為文章設(shè)也,乃經(jīng)天緯地之具,治世文教之書。潛心涵泳,有自然之文故也。近世之文,大壞于舉業(yè),浮而誕,鑿而誣。其次壞于駢儷,弱而鄙,麗而諛。間有厭今而嗜古者,不過求于奇詭艱澀,以掩其淺陋空虛。固亦有出入史漢,根蒂韓柳者,終不免墮于博而寡要,勞而無功之中。此病沈痼,莫能藥也。卷8《答王栗山》觀該段文句,平實穩(wěn)健,筆勢自然流暢,筆力簡嚴有力,直從心中汩汩流出,非知道者何以能此!然而,看重心中流露,追求自然平實的文風不僅是王柏的追求,也是何基、金履祥和許謙的實踐。金履祥在《中國山水總說》中寫道:天地常形,固相為勾連貫通,然其條理亦各有脈絡(luò)。自昆侖而東北言之,則自積石而北,為湟水、星海、青海以至浩亹,皆河源也。入匈奴以東為陰山,又東南自代北、云朔分而南趨為北岳,以至太行是為河北之脊;壺口、雷首、太岳、析城、王屋皆其群峰。河之析而南,汾晉諸水之所以西入河,涿、易、滱、漳、恒、衛(wèi)之所以東入海也。此段文句,平實之中不失婉轉(zhuǎn),自然之中寓有活力,如果胸中無一幅活地圖,又怎么能寫出此段文字!許謙在《八華講義》中寫道:天之賦人以形,即命之以性,其類亦有五:曰仁、義、禮、智、信五者,天下之常道。舉天下之理,枝派萬殊,莫不畢在五性之中?!对姟吩?“天生蒸民,有物有則”。人倫,物之大者也;五常,物之則也。昔者圣人使契為司徒敎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曰勞之、來之、匡之、直之、輔之、翼之,使自得之又從而振徳之。使敎者以是而敎,學(xué)者由是而學(xué)。蓋人倫之外,無余事也;五常之外,無余理也。父子之所以親,為人心本有此仁;君臣之所以合,為人心本有此義;心本具乎禮,長幼所以有序;心本具乎智,夫婦所以有別;朋友之所以交,非心本有此信乎!五常之理,原具于吾心而無少虧。人倫之事,日接于吾身而不能舍,此道之所以不可須臾離也。此段文句,平實自然,筆勢圓融流暢,簡淡中透著力量,非理明而身修者,不足以至此!為了理學(xué)表達的需要,北山四先生崇尚條分縷析、說理透徹的文風。朱子的分析能力極強,其門人陳淳也非常善于分析。王柏曾以“辭暢義密,剖析精微”稱贊陳淳的文風。北山四先生為文,十分重視分析。例如何基在解釋張載《正蒙》“太虛即氣”的命題時說:張子所謂“虛”者,不是指氣,乃是指理而言。蓋謂理,形而上者,未涉形氣,故為“虛”爾;以下面“合虛與氣”證之,見得此“虛”字是自然之理。蓋謂有此太虛自然之理,而因名之曰“天”。故曰“由太虛,有天之名”。然自然之理,初無聲臭之可名也,必其陽動陰靜、消息盈虛、萬化生生、其變不窮而道因可得而見。蓋虛底物事在實上見,無形底因有形而見。故曰“由氣化,有道之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有房屋民政局離婚協(xié)議書樣本
- 正式個人二手房屋買賣合同年
- 2025代理進口協(xié)議合同書模板
- 2025合同模板組織領(lǐng)導(dǎo)和職責范圍范本
- 2025建設(shè)工程施工合同(哈爾濱銀行)副本
- SAP系統(tǒng)實施服務(wù)合同V2.0
- 2025中外來件裝配版合同2
- 環(huán)保工程項目咨詢與設(shè)計合同
- 2025年浙教新版九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家居行業(yè)智能定制設(shè)計解決方案研究
- 中國減肥行業(yè)市場分析與發(fā)展趨勢講義
- 海通食品集團楊梅汁產(chǎn)品市場營銷
- 圍術(shù)期下肢深靜脈血栓預(yù)防的術(shù)中護理
- DBJ51-T 151-2020 四川省海綿城市建設(shè)工程評價標準
- GB/T 12996-2012電動輪椅車
- 小象學(xué)院深度學(xué)習(xí)-第7講遞歸神經(jīng)網(wǎng)絡(luò)
- 三方采購協(xié)議范本
- 國有金融企業(yè)年金管理辦法
- 傾聽是一種美德
- 《水上加油站安全與防污染技術(shù)要求》J
- 項目部組織機構(gòu)框圖(共2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