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畬族的歷史與服裝
1上年度將信俗本民族文化作為建神文化的多元視角,其又分以下三種方式少數民族是中國55個少數民族之一,總人口約63萬人(按2000年統(tǒng)計)。它分布在福建、浙江、廣東、江西和安徽的100多個省市,以及福建省和浙江省最集中的地區(qū)。福建省境內分布的畬族人數最多,約有35萬人。福建省寧德市是我國畬族主要聚居區(qū),有30多萬人,約占全國畬族人口的一半。其中以寧德市的福安、霞浦、福鼎、蕉城等縣(區(qū))和福州的羅源縣最為集中。此外,泉州、莆田、三明、漳州、南平、福州等地共40多個縣的山區(qū)和沿海也有畬族人散居。漢朝對四周少數民族,東稱夷,南稱蠻,西稱戎,北稱狄。畬族先人屬南蠻一支。史書中關于畬族的最早記載是南宋劉克莊《后村大全集·漳州渝畬》一文,稱居住在漳州一帶的人為“畬民”,以后一直被沿用。《集韻》:“畬,火種也”,反映了古代畬民刀耕火種的農耕文化特點。畬族的主要姓氏為鐘、藍、雷、盤四姓。畬族有自己的語言,屬于漢藏語系,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字。畬族的最具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要推他們的口頭文學、圖騰崇拜和婦女服飾。畬族的口頭文學——山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唱山歌是畬民交際和娛樂的常見方式,不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山間勞動,不論是閑暇休息還是談情說愛,不論是喜慶還是喪葬,無不以歌代言。他們自編自唱的山歌,經過輾轉傳唱,很快風靡各地。畬族民歌的數量極為豐富,流傳至今大約還有1000多篇,大致可分為長篇歷史敘事歌、小說歌、情歌和新山歌等。畬族以盤瓠作為圖騰崇拜。盤瓠是神話傳說的高辛帝之犬,其后代為蠻夷。畬族的盤瓠傳說中以擬人化的手法,將盤瓠描繪成為神奇、機敏、勇敢、英武的民族英雄,尊稱為“忠勇王”,推崇為畬族的始祖。他們把盤瓠傳說編成《盤瓠歌》,繪成“祖圖”,刻上“祖杖”?!侗P瓠歌》是歌頌盤瓠一生的英雄業(yè)績;“祖圖”是將盤瓠一生的經歷繪成40張左右的長卷連環(huán)畫,畫于高30cm、長約10多m的布帛上,每個家族珍藏一幅;“祖杖”是一根刻有狀如龍首的拐杖,每個家族珍藏一根。結在“祖杖”上有數十乃至上百的紅布條,上書祭過祖者的法名?!白鎴D”、“祖杖”由族人輪流保管,平時秘而不宣,也不讓外族人觀看,每逢祭祖才懸掛出來,供族眾祭祀叩拜。畬族的服裝保持了較為明顯的民族特點。顏色為青、藍兩種。男子的服裝多為大衣襟、無領的麻布短衫和長褲。女子的服裝為大襟小繡衫,下穿短褲或短筒褲、有裹綁腿的習慣。婦女服裝的衣領、衣襟、袖口和圍裙上繡滿了色彩艷麗的花鳥圖案和幾何紋樣,代表著鳳凰的羽毛,金黃色的腰帶象征著鳳凰的尾巴。成年婦女的頭飾也很有特點,用紅頭繩將頭發(fā)梳結成高髻盤纏在頭上,并插上銀簪和玉翠等珠料,稱為“鳳凰冠”。走路時身上戴的各種耳環(huán)、項圈、手鐲等銀器丁當作響,寓意鳳鳴佳音。2雜居于少數民族村落大量的畬族人居住分散,至多以村為單位集中居住。村落大多交錯雜處于漢族村落之中,也有畬、漢兩族人民雜居于同一村落里,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格局。由于毗鄰而居,畬、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文化交流十分頻繁,畬族民居在許多方面與當地漢族已無差別。2.1住房的結構和環(huán)境畬族是一個主要居住山區(qū)的少數民族。早期畬族人由于與漢族人常有沖突,過著刀耕火種、游移不定的生活,為了適應游耕農業(yè)而經常遷徙,多“結廬山谷,誅茅為瓦,編竹為籬,伐荻為戶牖?!?山區(qū)窮苦畬民多在深山中搭蓋極為簡陋的山棚,稱為“寮”或“草寮厝”。通常以數根竹木為支柱和支架,用小竹或竹片縛成框格屋架,其上覆蓋茅草、稻草等編扎成的草簾片,以葛藤或竹篾扭扎固定。墻體多以小竹片或蘆葦桿編成籬笆圍成,俗稱“千枝落地”墻體。屋內的隔墻以竹篾編成,有的涂上泥巴,但大多數沒有隔間。(如圖1所示)明清之后,畬族人逐漸向漢族文化靠攏,從游耕農業(yè)轉向定居農業(yè),住房也逐漸向一至兩層的土木結構過渡。通常為一層,即使有二層樓,但樓上只存儲糧食或雜物。室內一般都是當中廳堂、左右?guī)?廳堂又分為前后庭,中有木屏間隔,兩旁留兩個小門,左門頂上設神龕,右門頂上設祖先牌位。后庭放置日用雜物,如磨、臼或飼養(yǎng)家禽等。左右兩廂房同樣分隔為前后兩間臥室。在左右?guī)績蛇?常加建“撇舍”或“量股”?!捌采帷敝挥幸粚?與主屋等長,只為廚房或雜物間、牛舍?!傲抗伞睘閮蓪?長出主屋之前,直到天井,分為前后兩間,可作為臥室,或雜物間、廚房。廚房一般不設煙囪。每家的灶前均設有一個火塘,冬天全家人圍坐火塘,烤火取暖。有客人來時也請在灶前坐下,吃飯、喝酒、唱歌,其樂融融。(如圖2所示)通常,畬族民居一幢房子住一至兩家人。但早年還有大房子,如福建省霞浦縣崇儒鄉(xiāng)樟坑村的大房子,房即是村,村即是房,反映了畬族人民的大家庭生活。這座房子坐落在海拔400多m的高山上,建成于1850年,俗稱樟坑大厝。該大厝的建筑面積3266m2,由三座整體銜接的大厝連在一起,深6m,長52m。大厝里有99根柱子,9廳44個房間,大厝的外墻上砌有7.5m高的馬鞍形防火墻。在厝內柱子、門窗、神龕上,至今還依稀可見當初精雕細刻的花鳥蟲魚和五彩粉飾。厝內世代居住的都是藍姓畬民,且同根同源。厝內人丁最旺時有150多人,相當于一個自然村的人數。現(xiàn)在厝內還住著十幾戶人家,有80多人。這種規(guī)模的畬族建筑在閩東極為少見。畬族蓋房子通常是先立柱、上梁,搭好架子,然后屋頂蓋瓦,最后才是四周砌墻、鋪地板、裝飾室內。一般蓋一幢房子不是一氣呵成,而是分期進行,農忙時不干或少干,農閑時多干,因此蓋好一幢房子往往需要幾年時間。畬民一家蓋房子,往往親友或鄰居會來幫忙,大家發(fā)揚互助、團結、友愛的精神,有的助木頭,有的助磚瓦,有的助人工,齊心協(xié)力將房子蓋好。來幫工的一般不計報酬,給飯吃就行。但請來的木匠、泥瓦匠還是要付工錢的。2.2關于祠宅相關主體單位畬族社會的基本單位是家庭,一般的家庭只有三、五口人,子女結婚后便和父母分居,獨自組成家庭。家庭之間多以血緣相近的聚居于同一村落,共用一個祠堂。祠堂建立以后,其基本組織是不變的。同一近祖分裂出來的若干家庭稱為同一房。當某一族人從一地搬到另一地后,如人口繁衍不多或在新地方居住時間不長,一般不另立祠堂,仍然作為一個房的組織遷出,與原遷出地的祠堂保持聯(lián)系,包括修族譜和祭祖。如遷出后人丁興旺,人口繁衍很快,在新的地方居住時間又很久,則可以從原遷出地祠堂中分出一支譜諜來,另立宗譜,另建新的祠堂,這樣與原遷出地的祠堂的聯(lián)系也就慢慢疏遠了。畬族早期的祠堂至少有一樣與漢族的祠堂是不同的,即畬族的祠堂在大廳的柱下不能設柱礎。據說這是因為在畬、漢兩族的沖突中,畬民因為人少總是處于劣勢,漢人仗勢欺人,規(guī)定畬族的祠堂不能設柱礎。意思是這地皮是我漢人的,暫時借給你畬人住,我隨時可以收回,你畬人不可以有根基的。這不合理的要求反而成為今日我們辨別是否畬族祠堂的有利證據,卻也始料未及。會館是舊時同省、同府、同縣或同業(yè)的人在京城、省城或大商埠設立的機構,主要以館址的房屋供同鄉(xiāng)、同業(yè)聚會或寄寓。坐落在福建省霞浦縣城關(舊福寧府治)的“福寧山民會館”則是同族性的會館,與舊時都市中諸多同鄉(xiāng)性或同業(yè)性的會館大不相同,在全國并不多見?!案幧矫駮^”(后改稱“三明會館”)創(chuàng)自清末民初,曾是畬族主要聚居區(qū)閩東以及浙南部分地方的畬族民眾聯(lián)合組建的民間社會公益團體,兼?zhèn)涔?、祠堂、旅社、活動中心等多種性質,具有聯(lián)誼、接待、集會、祭祀、議事、訴訟、咨詢、救濟以至畬歌流傳等多種職能。這是一座磚木結構“火墻包棟”歇山頂六扇大瓦屋,分前后兩進,占地面積近700m2。前落大廳作為祭祖及重要聚會之所,頂棚為八角藻井。中庭設大型神龕,安置特地從羅源大壩頭祖祠分靈而來的木雕涂金大型神牌(也稱“總牌”,俗稱“龍頭牌”),神牌上陰刻宋體大字:“敕封盤護忠勇王神位”。神龕前置安桌,有大香爐、燭臺等物。大廳柱上,懸掛兩副金字漆板楹聯(lián)。其一為:“功建前朝帝嚳高辛親敕賜,名垂后裔皇孫王子免差徭”。大廳兩側壁間,書寫楷字,字為“盤藍雷鐘李吳”。儼然一族大祠堂。前后落及廊廡的其他房間,多作為客房。前后落之間的天井中修有亭子。大門之上制有橫額,大書“福寧三明會館”。2.3建筑布局特點歷代統(tǒng)治者對畬民采取既鎮(zhèn)壓又招撫的政策,只要服從于漢人政府的統(tǒng)治,畬民與其它漢人之間,就不可能出現(xiàn)等級或社會地位方面的明顯差別,因此不斷有畬民融入漢族之中,出現(xiàn)了漢化的現(xiàn)象。有的畬民子弟甚至讀書應試,成為政府官員。如閩南漳浦的畬族藍氏家族,在清代的康、雍、乾三朝,就有多人為官。其中藍理官至陸路提督;藍廷珍官至水師提督;藍元枚官至陸路提督;藍鼎元也曾在臺灣為官并多有善舉。再如清光緒年間參與編修閩東《雷氏族譜》的雷銘勛,就是舉人出身,選用知縣。他們發(fā)家之后,蓋起了與漢人無異的合院建筑。這類建筑雖然不多,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坐落在漳浦縣湖西鄉(xiāng)頂壇村的“提督府”藍廷珍宅,就是一座典型的合院民居。藍廷珍(公元1663-1729年)字荊璞,福建漳浦畬族人,歷任澎湖副將、南澳總兵。曾出師臺灣,為臺灣的治理開發(fā)做出貢獻。清雍正元年任福建水師提督加左都督銜。藍宅建于康熙末雍正初年,規(guī)模宏大,布局嚴謹。建筑群面寬50m,進深86m,占地約0.434ha。主體建筑中心為一個三坐落加雙佩劍的中庭型平面格局,主體建筑后面建一座兩層樓房,后加一圈三畝三面的護厝,形成縱向五進的平面布局。沿中軸線依次為門廳、正堂、后堂、主樓與后廂房。左右兩側為護厝,以過水廊相連,構成大四合院套小四合院的布局。四周建筑猶如城墻環(huán)繞,因此當地稱為“新城”。藍宅府第大門朝東,第一落七開間。屋頂曲面升起為重脊歇山式,立面中段凹進形成凸字形平面的門廊,入口頗具氣派。門廳正面不設屏風,門口可以直望天井及正堂。第二落也是七開間,屋頂同樣是為重脊歇山式。正堂居中,前有廊檐,后有屏風,用于接待賓客。正堂與天井通敞,天井兩側是有屋頂的半開敞的連廊。整個空間邊界不是簡單的方形,而是十字形平面。地坪高低不一致,天井的地坪最低,側廊及門廳次之,正堂的地坪最高。室內空間也是高低不一,正堂最高,而且堂前廊檐帶有“翻軒”,圍繞天井形成半封閉半開敞的適合舉行慶典儀式的大空間。正堂兩側的臥房面對窄長的小院,院中用漏窗隔成一大一小兩部分,既保證了私密性,又創(chuàng)造了有層次的庭院空間。第三落是后堂。這里是供奉神佛、祭禮祖宗神位的場所。后堂與天井連通,兩側敞廊和正堂的后廊連成一氣,形成全宅最大的室內空間,體現(xiàn)作為全宅中心的統(tǒng)帥地位。一至三進圍繞兩個天井形成兩個相互串聯(lián)的四合院,以對稱的布局、變化的空間、超大的尺度表現(xiàn)出提督府的威嚴。第四落是兩層主樓,寬23m,進深10m,這里是主人臥房,如今內部已毀。主樓外墻仍完整豎立,底層用方整條石砌筑,第二層為三合土夯筑的土墻。土樓只有一個大門,門上石匾書“日接樓”。窗戶很小,條石豎欞,顯然出于防衛(wèi)的需要。在府第民居中圍著一座土樓,在閩南民居中屬孤例,這也正是藍宅的獨特之處。第五落是后廂房。當中一間為敞廳,兩端設后門。它與左右?guī)孔o厝連成一圈,圍成一個大四合院,土樓居中。樓四周寬敞的庭院用石板和塊石鋪地。四個過水廊把正堂、后堂兩側窄長的院子分隔成幾段。后廂房為族人臥房,左右護厝為附屬用房,構成了與正堂、后堂完全不同的富有生活氣息的內院空間。整個建筑結構的特點是磚墻、土墻承重的硬山擱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萬順叫車合同范本
- 買車位投資合同范本
- 2024年音樂教學器板市場發(fā)展前景預測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年中國碘化鈉口服溶液市場競爭態(tài)勢及行業(yè)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光伏支架合同范本
- 磁性傳感器在衛(wèi)星通信系統(tǒng)中的精確定位案例
- 專職律師聘用合同范本
- 養(yǎng)生館簽合同范例
- 代理按揭合同范本
- 公寓工程定制合同范本
- 地震災害避險與自救手冊
- 疫情統(tǒng)計學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大學
- 2024住院患者靜脈血栓栓塞癥預防護理與管理專家共識要點(全文)
- 火鍋店后廚培訓計劃
- CJJ6-2009 城鎮(zhèn)排水管道維護安全技術規(guī)程
- JT-T-1253-2019道路運輸車輛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車輛終端檢測方法
- QCT1177-2022汽車空調用冷凝器
- 六年級下健康教案設計
- 人美版新課標小學三年級美術(下冊)
- 2024年04月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審評檢查長三角分中心招考聘用筆試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研判與答案解析
- 醫(yī)院院外會診申請單、醫(yī)師外出會診審核表、醫(yī)師外出會診回執(zhí)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