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作文素材積累:高考作文古文引用賞析及真題運用典例1.朝耕及露下,暮耕連月出[例文]每當春回大地,田野上萬物萌發(fā),牛就到了最忙碌的時候?!俺奥断?,暮耕連月出。自無一毛利,主有千箱實?!倍f到服務和奉獻,牛還有一個形象深入人心,那就是“孺子?!薄典故]出自宋代王安石《和圣俞農具詩》,朝耕及露下,暮耕連月出。自無一毛利,主有千箱實。意思是,早晨在霜露下耕田,晚上到月出還在勞作。自己并不享受絲毫的利益,卻為人們創(chuàng)造了千萬倉糧食。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例文]謀劃協(xié)調“大舞臺”,點燃發(fā)展新引擎。“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協(xié)調是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要求。[典故]出自出自《論語季氏》,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意思是,一個國家不擔心財富少,就擔心分配不均勻,不擔心人少,就擔心國內不安定。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無所畏懼而不亡者也[例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無所畏懼而不亡者也?!敝挥行拇婢次?,才會自覺嚴格要求自己,堂堂正正為人,踏踏實實做事,守住心中的底線,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只有心存敬畏,才能面對變幻莫測、紛繁復雜的現(xiàn)實世界不浮躁、不分心,不被私心雜念所擾,不為名利誘惑所累,保持內心的堅定執(zhí)著、淡定從容。[典故]出自明代洪應明《菜根譚》,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無所畏懼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時,畏史官于后世。意思是,從皇帝到普通百姓,沒有無所畏懼而不導致失敗的。比喻要有敬畏之心。4.志之所趨,無遠弗屆[例文]“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痹绞切蝿輫谰?,越要勇于擔當、奮發(fā)進??;越是任務繁重,越要真抓實干、奮勇拼搏。[典故]出自清代金纓《格言聯(lián)璧·學問》,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固甲,不能御也。意思是,志向所趨,沒有不能達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盡頭,也不能限制。5.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例文]“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弊鲂∈虏浑y,難的是堅持不懈。小事雖小,每一次認真對待,都將成為通向成功的基石。守住寧靜,耐住寂寞,把小事做精致,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用時間來“灌溉”自己,在時間中“進化”自己,才能在循序漸進、厚積薄發(fā)中成長、成熟、成才。[典故]出自戰(zhàn)國秦國李斯《諫逐客書》,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意思是,泰山之所以有這樣的高度,正是因為不拒絕渺小的土壤,堆砌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成就。江河之所以有這樣的深度,正是因為不拒絕細微的溪流,匯流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規(guī)模。6.茍利社稷,則不顧其身[例文]“茍利社稷,則不顧其身?!备刹恳垒衢_拓創(chuàng)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工作中始終鉚足一鼓作氣的勁頭,保持干工作的熱情和韌勁,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撲下身子做實事,擼起袖子加油干?!凹诧L知勁草,烈火見真金”,要提升干事創(chuàng)業(yè)底氣,以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干出更多出新出彩的實績真功。[典故]出自東漢馬融《忠經百工章》,秉職不回,言事無憚,茍利社稷,則不顧其身。意思是,凡是有利于國家的事情,就連自己的身體都不顧惜。7.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例文]“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表频Z理想信念、提高D性修養(yǎng)、涵養(yǎng)廉潔文化,只有久久為功、抓長抓常才能見成效、管長效。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天天講不吝千萬言,時時做不懼千萬事。當嚴以律己成為干部工作生活的常態(tài)。[典故]出自《中庸》第八章,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币馑际?,孔子說:“顏回為人處世,選擇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處,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不把它丟失了?!?.人皆可以為堯舜[例文]“人皆可以為堯舜”,在環(huán)保方面更是如此。當每個人都胸懷環(huán)保理念,增強環(huán)保意識,念茲在茲,力行不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同時,每個人又能對各種各樣的環(huán)保舉動滿懷尊重、倍加珍惜,就能不斷匯聚環(huán)保的澎湃力量。[典故]出自《孟子》《告子章句下》,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孟子曰:“然?!币馑际?,曹交問道:“人人都可以做堯舜那樣的賢人,有這說法嗎?”孟子說:“有?!北扔鞴膭钊巳讼蛏?,個個都可以有所作為。9.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例文]“越不可越之山,則登其巔;渡不可渡之河,則達彼岸”?!袄宵S?!本?,是一種“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的堅持與定力。在建設現(xiàn)代化新湖南的征途上,我們依然面臨諸多重大困難、重大挑戰(zhàn)、重大風險、重大考驗,必須拿出“吃得苦、霸得蠻”的“老黃?!本?,拿出“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典故]出自《法華經》,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意思是,每天向卒子一樣向前拱一點點,日久天長終會有成就。10.銳始者必圖其終,成功者先計于始[例文]一年之計在于春。銳始者必圖其終,成功者先計于始。春天開好局、起好步、播好種,這一年才能豐收在望。[典故]出自明代張居正《答中丞孫槐溪》,銳始者必圖其終,成功者先計于始。意思是,急于開始的一定要考慮其結局,能成就功業(yè)的總在開始的時候就精心設計。比喻做事必須善始善終。11.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出自南北朝齊劉晝《劉子·崇學》,為山者基于一簣之土,以成千丈之峭;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意思是堆造山的人開始于一筐泥土,而成陡高的峭壁;鑿井的人從挖很深的土坑開始,而成極深的井。[例文]始于當下,珍惜分秒時刻?!拌従?,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倍沤^浪費時間,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己做起,科學統(tǒng)籌規(guī)劃工作、學習時間,走在時間前面,不拖延、不耽誤,拒絕養(yǎng)成明日復明日的惰性。牢固樹立正確的時間觀,珍惜韶華、腳踏實地。追求夢想從珍惜時間開始,把遠大抱負落實到實際行動中,不貪圖安逸,不浪費時間,孜孜不倦學習知識,勤讀有字書,苦學無字書,求得真學問,練就真本領,讓寶貴的時間成為奮進的動力,成為奮進搏擊的能量。12.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出自明代王守仁《答顧東橋書》,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只為后世學者分作兩截用功,失卻知行本體,故有合一并進之說。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意思是,真知的目的在于用來指導實踐,不實踐就不能稱為真知。[例文]古人講,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真知是用來指導實踐的,不經過實踐就不足以稱為真知;同時,實踐又是獲得真知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重要途徑,因而歷來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普遍重視實踐。13.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出自先秦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意思是,蓬草生長在大麻中,用不著扶就長得挺直;白沙混雜在烏黑的泥土中,跟黑土一起沾染黑了。[例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杯h(huán)境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一個人身處什么樣的環(huán)境就可能作出什么樣的行為選擇。越來越多的人從思想上發(fā)生轉變,自覺做愛惜糧食的實踐者和引領者,就能吸引越來越多的人養(yǎng)成節(jié)約糧食的良好習慣。14.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出自《水調歌頭·游泳》,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意思是,剛飲過長沙的水,現(xiàn)又吃了武昌魚。我在萬里長江上橫渡,舉目眺望舒展的長空。哪管得風吹浪涌,這一切猶如信步閑庭。[例文]“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這既是一種定力,也是一種自信力,積蓄著乘風破浪的底氣。風雨來襲,如果自己先慌了神、亂了方寸,還怎么去破浪前行?今天,我們正處在一個飛速發(fā)展的變革時代,面對諸多不確定性,如果缺乏定力,就容易心緒不寧、人云亦云,甚至隨波逐流。15.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出自西漢戴圣《禮記·大學》,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意思是,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zhèn)靜不躁;鎮(zhèn)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獲。[例文]“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狈粗?,如果內心浮動、心浮氣躁甚至失去本心,就可能做出種種失范之事。干部應通過靜心修養(yǎng),克服浮躁心態(tài),摒棄私心雜念,踏踏實實工作,老老實實做人。16.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出自西漢戴圣《禮記·文王世子》,大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則有保,出則有師,是以教喻而德成也,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意思是,作為一個老師,要注重德才兼?zhèn)?不僅要授學生“謀事之才”,更要傳學生“立世之德”,而傳德尤為重要。[例文]“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崩蠋煂W生的影響,離不開老師的學識和能力,更離不開老師為人處世、于國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價值觀。正如唐代韓愈所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一個老師,“傳道”是第一位的,如果只知道“授業(yè)”“解惑”而不“傳道”,充其量只能是“經師”“句讀之師”,而非“人師”。17.德不優(yōu)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出自東漢王充《論衡·卷十三·別通篇》,夫德不優(yōu)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故多聞博識,無頑鄙之訾;深知道術,無淺暗之毀也。意思是,品德不優(yōu)秀的人,不會胸懷遠大理想;才能不大的人,不會具有淵博的見識。[例文]德不優(yōu)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廣大青年一方面需要培養(yǎng)高尚品德,厚植愛國情懷,把小我融入祖國、人民的大我中,更好實現(xiàn)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另一方面需要錘煉堅強意志,鑄就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品格,在艱苦卓絕的環(huán)境下做到越是艱險越向前。18.不聞其過,最患之大者——出自宋代王安石《與孫莘老書》,不聞其過,最患之大者。意思是,不愿聽到自己的過錯,是最大的害處。[例文]“不聞其過,最患之大者。”聽不到、看不到自己的過失和問題,就是最大的隱患。人們常講,成績不講跑不了,問題不講不得了;有錢難買批評自己的人。這些淺顯的道理啟示我們,只有多聽批評之言,常補自身不足,才會少走彎路、錯路,處事才會少有偏差、失誤。反之,如果一味掩飾過錯、回避問題,非但于事無補,還將養(yǎng)癰遺患。19.非我而當者,吾師也——出自戰(zhàn)國荀況《荀子·修身》,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我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意思是,批評我批評得正確,他就是我的老師;肯定我肯定得正確,他就是我的朋友;一味對我阿諛奉承者,正是要敗壞我的人。[例文]“非我而當者,吾師也?!睂τ谂u我且批評得正確的人,要把他當成師長;對于這樣的批評之言,應當虛心接受、立行立改。這方面,先輩們?yōu)槲覀冏龀隽税駱?。曾講:“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0.作之不止,可以勝天。止之不作,猶如畫地——出自明代楊夢袞《曹玄亭漫語》,作之不止,可以勝天。止之不作,猶如畫地。意思是,世上的事,只要不斷努力去做就能戰(zhàn)勝一切、取得成功。如果停下來不做,那就和畫餅充饑一樣,永遠達不到目的。[例文]作之不止,可以勝天。止之不作,猶如畫地。世上的事就是這樣,要想取得好的成果,只能長久地耕耘、持久地用力,倘若剛開始沒幾天就想有所成就,收獲的只可能是“魚蝦”,斷然不會探得“蛟龍”。俗話說,弄花一年,看花十日。有了長久的積淀,才能開出璀璨的花朵。21.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出自漢代劉向《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意思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樹,只是葉相像罷了,果實的味道卻不同。[例文]“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在中國的版圖中,淮河與秦嶺一道,構成了中國地理上的南北方分界線。這里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沃野千里、農產富庶,是傳統(tǒng)農業(yè)生產基地,至今流傳著“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的美譽。22.取法于上,僅得為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出自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僅得為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自非上德,不可效焉。意思是,以上等作為準則來效法,只能得到中等的效果;以中等作為準則來效法,因此只能得到下等的效果。除了上等的道德,是不可仿效的。[例文]古人說:“取法于上,僅得為中;取法于中,故為其下?!睗M足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或許能在一兩件事情上蒙混過關,圖得一時安逸,但長期的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必然會影響人的成長與發(fā)展。矛盾無處不在,挑戰(zhàn)無時不有,沒有危機意識,喪失斗爭精神,安于現(xiàn)狀、甘于平庸,關鍵時刻就會“打瞌睡”“掉鏈子”。23.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guī)煶鲎浴稘h書》卷六武帝紀第六,朕深詔執(zhí)事,興廉舉孝,庶幾成風,紹休圣緒。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guī)煛R馑际?,有十戶人家居住的小村落,其中必定有忠信之士;三人共同行走,其中必定有可做我老師的賢人。[例文]“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guī)?。”懂得用人,就是要不論出身、不重資歷、不看地位、不避親疏。古人提出“建官惟賢,位事惟能”的思想很有價值。周文王渭水訪賢,蕭何月下追韓信,劉備三顧茅廬,成就一番大業(yè)。姜子牙、商鞅、韓信、衛(wèi)青、諸葛亮、周瑜、王猛、薛仁貴等賢臣名將,都是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結果。24.政德貫乎心,藏乎志,形乎色,發(fā)乎聲——出自《孔子家語·入官》,政德貫乎心,藏乎志,刑乎色,發(fā)乎聲。若此,而身安譽至,民咸自治矣。意思是,良好的德行貫穿于內心,藏在心志之中,顯露在表情上,發(fā)表于言談上。這樣,官位就會穩(wěn)固,好名聲隨之而至,民眾自然就會得到治理。[例文]“政德貫乎心,藏乎志,形乎色,發(fā)乎聲?!?、明大德,既要志存高遠,又要腳踏實地,既看平常表現(xiàn),更看關鍵時刻。面對不良現(xiàn)象,是站出來批評抵制,還是明哲保身搖擺不定?面對復雜矛盾,是攻堅克難辦實事,還是文過飾非做樣子?面對是與非、正與邪、公與私、義與利,如何取舍,怎樣選擇,最是考驗品質,最能看出“質地”。25.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出自清代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意思是,天底下的事有困難和容易之分嗎?只要肯付諸行動,困難的事也變得容易;如果不躬行實踐,容易的事也會變困難。[例文]“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蹦婢秤麻_頂風船,強調的是主動應對風險和挑戰(zhàn)的擔當與能力。對我們的事業(yè)來說,困難與挑戰(zhàn)是常態(tài),往往是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來了。26.食其祿不避其難,居其職不委其責——出自明代王宗遠,食其祿不避其難,居其職不委其責意思是,拿著國家的奉祿,面對困難不能逃避;擔任委任的職務,面對責任不能推托。[例文]“食其祿不避其難,居其職不委其責。”在一個單位共事,大家就是一個整體,應當互相補臺、齊心協(xié)力干好工作,把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為群眾做實事、謀福利。工作出彩,作為集體的一分子自然與有榮焉;出現(xiàn)問題,影響的是整個部門和地區(qū)的形象,誰都難以獨善其身。27.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出自戰(zhàn)國荀子《荀子·修身》,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其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遠矣。意思是,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達;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例文]“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真抓實干是最可貴的政德,好名聲是干出來的。要想真正在群眾心目中留下一點“影”、留下一點“聲”、留下一點印象,就要精心謀事、潛心干事,努力為人民多作貢獻,而絕不能靠作秀、取寵、討巧,博取廉價掌聲。要做實干的“樵夫”,磨礪擔當?shù)膶捈绨颍N煉成事的真本領,撲下身子抓落實,擼起袖子加油干,用實干的腳步叩響初心,用過硬的實績彰顯公德。28.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出自春秋時期墨子《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嘆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而已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意思是,墨子說,他曾見人染絲而感嘆說:“絲染了青顏料就變成青色,染了黃顏料就變成黃色。染料不同,絲的顏色也跟著變化。經過五次之后,就變?yōu)槲宸N顏色了。所以染這件事是不可不謹慎的。”[例文]“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砸破碼頭文化的“染缸”,必須堅持立破并舉、激濁揚清,大力培育積極健康的政治文化,德潤人心、成風化人。要堅持不懈加強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忘初心、堅守正道。要嚴格執(zhí)行政治生活的各項制度,增強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自覺抵制商品交換原則對生活的侵蝕,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ZZ生態(tài)。29.鳥棲于林,猶恐其不高,復巢于木末——出自唐代吳兢《貞觀政要·貪鄙》,鳥棲于林,猶恐其不高,復巢于木末;魚藏于水,猶恐其不深,復穴于窟下。然而為人所獲者,皆由貪餌故也。意思是,鳥在樹林中棲息,還恐怕樹木不高,筑巢于樹枝上。魚生活在水中,還擔心藏得不深,再為穴于洞窟下??伤鼈冞€是被人們所抓獲,那是因為它們貪食誘餌的緣故。[例文]古人云:“鳥棲于林,猶恐其不高,復巢于木末;魚藏于水,猶恐其不深,復穴于窟下。然而為人所獲者,皆由貪餌故也?!辫b古知今,貪婪是禍患的源頭。我們干部決不能當“糊涂蟲”,要牢記“得便宜處失便宜”的樸素道理,任何時候不貪一毫小利,做不愧于X和人民的公仆。30.為學莫重于尊師——出自清代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為學莫重于尊師。意思是,辦教育沒有比尊重老師更重要的。[例文]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放下“面子”,不要自認為自己學歷有多高、職位有多高,而要對人民心存尊重和敬畏,以“甘拜下風”的姿態(tài),做到“尊師重道”,不僅要把群眾當作“先生”,更要當作“評委”,自覺主動地向人民群眾請教??傊覀円浴盎鶎雍煤笊钡淖藨B(tài),虛心向人民群眾請教,當好趕考新時代的“人民小學生”。正所謂,“為學莫重于尊師”。由此,才能在感情上貼近群眾,拉近與群眾的距離,深入群眾當中,與群眾打成一片,使我們的調研看到真實場景、聽到真實聲音、獲得經驗方法。31.百將一心,三軍同力[典故]出自《宋史·藝文志》《十一家注孫子》,張預注:“百將一心,三軍同力,人人欲戰(zhàn),則所向無前矣?!币馑际牵y(tǒng)帥與廣大民眾、士卒上下一心,同仇敵愾,就一定能戰(zhàn)勝敵人。[例文]“百將一心,三軍同力,人人欲戰(zhàn),則所向無前矣?!闭驹跊Q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重要節(jié)點,面對抓好常態(tài)化防控的艱巨考驗,肩負加快形成新發(fā)展格局的時代重任,我們必須勠力同心、拼搏進取,以敢于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的頑強意志,投身時代的洪流,在我們的“賽場”上全力以赴。32.輕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典故]出自漢代陳寵《清盜源疏》,臣聞輕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潰蟻孔,氣泄針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識幾。意思是,輕是重的開端,小是大的起源,所以河堤潰決是肇始于細小的蟻穴,氣泄是緣起于針尖大的小洞。[例文]輕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從政做人,難免有閃失、有差錯,這些都可以理解。關鍵在于一有問題就要下“鋦藝之功”,及時修補,不讓“小洞”變成“大洞”。只有這樣,才能未雨綢繆、防微杜漸,始終做忠誠干凈擔當?shù)暮酶刹俊?3.君子檢身,常若有過[典故]出自春秋時期亢倉子《亢倉子·訓道篇》,人有偏蔽,終身莫自知己乎?賢者見之寬恕而不言,小人暴愛而溢言,親戚憐嫉而貳言。人有偏蔽,惡乎不自知哉?是故君子檢身常若有過。意思是,君子檢點自身,隨時反省,就像常有過失一樣。[例文]干部應始終保持“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警醒,常掃心靈灰塵,常清思想垃圾,常掏靈魂旮旯,時刻拿XX“掃描”自己,用人民群眾新期待“透視”自己,對照先輩先烈、先進典型,看自己有哪些地方還不達標。34.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典故]出自唐代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朝真暮偽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但愛臧生能詐圣,可知寧子解佯愚。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憐光彩亦何殊。意思是,白日真黑夜假誰去分辨,從古到今的事無盡無休。世人只是上了假圣人的當,去愛臧武仲那樣的人,哪知道世間還有甯武子那樣裝呆作傻的人呢?螢火蟲有光非真的火光,荷葉上的露水雖圓豈是真珠?倘不取燔柴大火和照乘明珠來作比較,又何從判定草螢非火,荷露非珠呢?[例文]“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毖b樣子可能暫時“有效”,但終究有限,被戳破是早晚的事。既是裝樣子,不論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奈為之,總是心有所想而見之于行,其危害大矣。裝樣子多有心口不一,實則身心錯位,譬如,有的揣著“貪里子”裝“廉樣子”,有的藏著“俗里子”裝“雅樣子”,有的掩著“富里子”裝“窮樣子”……此類在某些暴露出來的貪官身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無需贅述。要面子、有樣子,需要有一個堂堂正正的里子。35.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典故]出自戰(zhàn)國韓非《韓非子》,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意思是,貪念如同大火,不遏制就會迅速蔓延,欲念如同洪水,不控制就會形成災難。[例文]要多算一算經濟賬,牢記“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的古訓,不取不義之財,不拿不當?shù)美?。算好這幾本“明白賬”,方能行得穩(wěn)、走得遠,在為民服務中實現(xiàn)人生的自我價值。36.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典故]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意思是,孔子說:“嚴厲地責備自己而寬容地對待別人,就可以遠離別人的怨恨了?!盵例文]“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然而現(xiàn)實中,有的人在發(fā)生問題時一味指責別人,推責不負責,不是勤于自省,而是忙于“甩鍋”。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勤于自省、善于自省,“行有不得,反求諸己”。3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典故]出自《論語·里仁》,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币馑际牵姷揭粋€品德能力超過自己的人,就要想著自己要努力跟他一樣;見到一個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樣的缺點。[例文]“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我們做任何事情,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和效果,先不要怪別人,而應先問問自己是不是仁德不夠、智慧不夠、謙恭不夠。這樣一來,我們才能知己不足,進一步明確努力方向,不斷完善自己,事業(yè)和人生發(fā)展才會越來越好。38.節(jié)用于內,而樹德于外[典故]出自先秦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九年》,吾聞?chuàng)崦裾撸?jié)用于內,而樹德于外,民樂其性,而無寇仇。今宮室無量,民人日駭,勞罷死轉,忘寢與食,非撫之也。意思是,我聽說安撫百姓,在國內節(jié)約開支,在國外樹立德行,百姓生活安樂,而沒有仇敵。現(xiàn)在宮室的規(guī)模沒有限度,百姓時刻驚恐不安,辛勞疲乏至死還沒有人收葬,忘掉了睡覺和吃飯,這不是安撫他們。[例文]“節(jié)用于內,而樹德于外。”從政者當固守素心、淡泊節(jié)制,以寡欲節(jié)用,防抑多欲奢侈,從而磨礪修身、以儉養(yǎng)廉、涵養(yǎng)政德。倘若不修儉德、貪慕富貴、慣于奢侈,則難保恬淡超脫,難免落入欲望漩渦。39.涉淺灘者得魚蝦,入深水者得蛟龍[典故]出自東漢王充《論衡·別通》,涉淺水者見蝦,其頗深者察魚鱉,其尤甚者觀蛟龍。足行跡殊,故所見之物異也。引申為此句。意思是,水有深淺,物有異殊。浮于表面,所見不過魚蝦之屬;深入下去,方睹蛟龍之大觀。比喻越深入探究的人所得越多。[例文]“涉淺灘者得魚蝦,入深水者得蛟龍。”干部要堅持以“低調”姿態(tài)開展調研,調研的成果往往才會更“高效”。要發(fā)揚來時“靜悄悄”,去時“靜幽幽”的優(yōu)良作風,輕車簡從、放下身段、撲下身子、走進群眾,做到上接“天線”,下接“地氣”,高效精準地為基層提出推動工作的“金點子”,開出“千金方”,防止“出發(fā)一車子、開會一屋子、發(fā)言念稿子”式調研,使調研的過程成為加深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領悟的過程,成為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lián)系的過程,成為推動事業(yè)發(fā)展的過程。40.自古興儉以勸天下,必以身先[典故]出自宋代朱熹《宋名臣言行錄后集》,自古興儉以勸天下,必以身先之。意思是,自古以來,如果在天下大興勤儉之風,必須以身示范。[例文]“自古興儉以勸天下,必以身先之?!鳖I導干部要以身作則,將“節(jié)用于內”作為一生的必修功課,堅持居敬行簡、儉以養(yǎng)廉、節(jié)用裕民,在新時代征程中艱苦奮斗、行穩(wěn)致遠。41.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能修[典故]出自《荀子·儒效》,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知而好問,然后能才;公修而才,可謂小儒矣。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統(tǒng)類:如是則可謂大儒矣。意思是,在意志上能夠抑制私欲然后才能為公,在行為上能抑制感情然后才能有好的品質,聰明并且善于請教別人然后才能成為有才干的人。[例文]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能修。古往今來,多有公私分明為政者,堅守秉公用權底線,存公道之心,拒私謁之為,行公正之事。史料記載,吳起為楚悼“罷無能,廢無用,損不急之官,塞私門之請?!薄翱遵礊槁尻柫?,置器水于前庭,得私書皆投其中,一無所發(fā)。”明代陳道鐵面無私、清謹奉法,曾在門上貼出“只理公事,私謁請回”的字條。同朝代廉吏王翱為謝絕請托、秉公辦事,在任期間“門無私謁,權勢請托不敢行”。42.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典故]出自漢代王充《論衡》,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經誤者在諸子。意思是,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過失的人在民間。[例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笔聦嵶C明,“低調”的調研才能更好地摸準實情、提好對策,用心用情為民解難題,真正變“指導”為“服務”,變“部署”為“取經”,從本質上為調查研究“正本清源”,推動調查研究“從實里來到實里去”,讓調研真正成為高效推進工作的“傳家寶”。43.一日立乎其位,則一日業(yè)乎其官[典故]出自《朱熹集》,朱子曰:一日立乎其位,則一日業(yè)乎其官,一日不得乎其官,則一日不敢立乎其位。意思是,意思是在位一天,就應盡責一日。[例文]明于知責。知重才能負責,知責才能盡責?!耙蝗樟⒑跗湮?,則一日業(yè)乎其官?!备刹扛刹浚案伞弊之旑^。無論權力大小、職務高低,都要以干實事為重,以為民服務為本。干部是責任的代名詞,權力越大責任越重。如果占著位子不作為,就會耽誤事乃至壞事,貽誤一方發(fā)展、錯失歷史機遇。44.公道達而私門塞,公義立而私事息[典故]出自西漢韓嬰《韓詩外傳》,賞勉罰偷,則民不??;兼聽齊明,則天下歸之。然后明其分職,考其事業(yè),較其官能,莫不理法,則公道達而私門塞,公義立而私事息。意思是,公道通暢了,結黨營私的門就被堵住了;公義倡明了,那些想借機辦的私事就停止了。[例文]公道達而私門塞,公義立而私事息。多講公道,為個人私利找門路、跑關系的事就會杜絕;常明公義,只顧個人私利的事也就會停止。而公道之門往往存乎一心,正所謂“一心可以喪邦,一心可以興邦,只在公私之間爾?!笔治展珯嘀耍椒置?,門絕私謁,存公道之心,行公正之事,不給私謁請托者以可乘之機。45.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guī),凡有所規(guī),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典故]出自明代方孝儒,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guī),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意思是,凡知道畏懼的人,必言謹身正,說話有分寸,行為不沖動,雖偶爾有些出格之處,但不會出現(xiàn)大的過失。[例文]“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guī),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备刹繎选熬次贰倍稚钪灿谛拈g,敬畏人民、敬畏組織,始終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態(tài)度行使權力。46.凡觀物有疑,中心不定,則外物不清;吾慮不清,則未可定然否也[典故]出自《荀子·解蔽》,凡觀物有疑,中心不定,則外物不清;吾慮不清,則未可定然否也。意思是,大凡觀察事物有疑惑,內心不確定,就會對外界事物認識不清;自己的思想混亂不清,那就不能判斷是非。[例文]所謂“凡觀物有疑,中心不定,則外物不清;吾慮不清,則未可定然否也”,中心不定,必然會左右搖擺、迷失方向;中心堅定,才能獲得判斷是非曲直的準繩。對廣大干部而言,方向問題是決不能有任何迷糊和動搖的!47.為之則易,不為則難[典故]出自清代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意思是,天下的事情有困難和容易的區(qū)別嗎?只要肯做,那么困難的事情也變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變得困難了。[例文]忠誠和信仰是具體的、實踐的。“為之則易,不為則難”,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是“天賦異稟”,也不是等靠要得來的;提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不會是“一日建成的羅馬”,而是起而行之、水滴石穿,以實實在在的砥礪堅守、擔當實干來不斷孕養(yǎng)和厚積。48.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典故]出自唐代王昌齡《從軍行其四》,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意思是,雖然在茫茫沙漠里已經身經百戰(zhàn),連鎧甲都磨穿了,但若不徹底打垮敵人,決不返回。[例文]把思想立起來,拿出“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魄力,直面艱難險阻,保持“愿為”的定力。“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惫タ穗y關、發(fā)展事業(yè)、防范風險,排在首位的就是思想上過不過關、意志上堅不堅定。49.收功愈遠,為利愈大[典故]出自宋代司馬光《釋迂》,子知迂之無益,而不知其為益且大也。子知逕之有益,而不知其為損亦大也。子不見夫樹木者乎?樹之一年而伐之,則足以給薪蘇而已;二年而伐之,則足以為桷;五年而伐之,則足以為楹;十年而伐之,則足以為棟。夫以為收功愈遠,而為利愈大乎?意思是,如果只追求短期效益,栽一年就把樹砍來,那只能當柴草燒;栽兩年砍來,只能用作蓋屋的椽子;栽五年砍來,只能用作柱子;如果有長遠打算,栽十年砍來,那就可以用作棟梁之材了。這難道不是見功效愈晚而所得愈大嗎?[例文]有道是,收功愈遠,為利愈大。在世上,要想成就一件事,不僅要克服手腳之惰,更要克服思想之惰,不寄心于旁騖,不滿足于名利之獲、舒適之樂。這樣才能走出“小我”的天地、擺脫名利的羈絆,用一生寫好一個“恒”字。50.人患不知其過,既知之,不能改,是無勇也[典故]出自唐代韓愈《五箴五首序》,人患不知其過,既知之不能改,是無勇也。余生三十有八年,發(fā)之短者日益白,齒之搖者日益脫,聰明不及于前時,道德日負于初心,其不至于君子而卒為小人也,昭昭矣。作《五箴》以訟其惡云。意思是,人只怕不知道自己的過錯,已經知道而不能改正,這是沒有勇氣的表現(xiàn)。[例文]“人患不知其過,既知之,不能改,是無勇也”。檢視問題,需要盡力縮短差距、勇于解決問題。檢視問題是方法,整改問題才是關鍵。試想,如果查出問題卻無動于衷,或者整改時雷聲大雨點小、雨過地皮濕,問題還是那些問題,豈不是問題越積越多。5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典故]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于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例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既是對善的理念的詮釋,也體現(xiàn)出對擇善而從、臻于至善的勸導。對年輕干部來說,必須有善良之心、容人之量。正,是正道直行、守正不阿,有鮮明的是非觀念和堅定的原則性。處事要公道,對人要公正,嚴格按規(guī)矩辦事,只有做到這些,年輕干部才能更好地為事業(yè)不斷增添正能量。52.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典故]出自宋代朱熹《論語集注》,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意思是,每天都要做自我檢查,有錯就改正,沒錯就當自我勉勵。[例文]自我反省是人生進步的階梯,通過“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可以檢視問題、查明得失,錯誤的及時修正改進,正確的繼續(xù)保持發(fā)揚,進而不斷完善、提高自己。53.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典故]出自《尚書·商書·伊訓》,居上克明,為下克忠,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以至于有萬邦,茲惟艱哉!意思是,對別人不能求全責備,對自己要嚴格約束唯恐不夠。[例文]“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檢視問題,需要找準問題差距、分析原因教訓。檢視問題是否全面、原因剖析是否透徹、反思教訓是否深刻,是檢驗D性的“試金石”和解決問題的“鋪路石”。54.銳始者必圖其終,成功者先計于始[典故]出自明代張居正《答中丞孫槐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個人股權轉讓協(xié)議書范本4篇
- 2025年度綠色環(huán)保店鋪租賃及設施共建合同
- 2025版時尚服飾銷售合同模板(含季節(jié)性折扣)
- 2025年度個人別墅租賃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度環(huán)保工程監(jiān)理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商鋪買賣合同(含商業(yè)配套移交協(xié)議)4篇
- 2025-2030全球魚雷泵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賽車運動駕駛模擬器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4年臨床醫(yī)師定期考核試題中醫(yī)知識題庫及答案(共330題) (二)
- 2024年七年級語文下冊期末專項復習:記敘文閱讀
- 公司發(fā)展能力提升方案
- 電梯安全守則及乘客須知
- 你好法語第七課課件
- IT硬件系統(tǒng)集成項目質量管理方案
- 《容幼穎悟》2020年江蘇泰州中考文言文閱讀真題(含答案與翻譯)
- 水上水下作業(yè)應急預案
- API520-安全閥計算PART1(中文版)
- 2023年廣東省廣州地鐵城際鐵路崗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商務提成辦法
- 直流電機電樞繞組簡介
- GB/T 19889.5-2006聲學建筑和建筑構件隔聲測量第5部分:外墻構件和外墻空氣聲隔聲的現(xiàn)場測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