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國自然旅游資源_第1頁
第一章 中國自然旅游資源_第2頁
第一章 中國自然旅游資源_第3頁
第一章 中國自然旅游資源_第4頁
第一章 中國自然旅游資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中國自然旅游資源

引言

旅游資源是旅游業(yè)賴以發(fā)展的基礎。旅游資源是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凡能對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發(fā)旅游者的旅游動機,具備一定旅游功能和價值,可以為旅游業(yè)開發(fā)利用,并能產(chǎn)生經(jīng)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旅游資源自然旅游資源人文旅游資源第一章中國自然旅游資源知識目標:1.掌握我國主要自然旅游資源的概念、類別、成因及地區(qū)分布。2.熟悉我國主要自然旅游資源的形態(tài)特征。能力目標:1.能識別我國主要自然旅游資源。2.能分析我國自然旅游資源的旅游價值。3.能從地理角度講解我國主要自然旅游資源。第一章中國自然旅游資源素質(zhì)目標:1.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能力及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2.通過自然旅游資源識別,引導學生欣賞美、發(fā)現(xiàn)美,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3.通過撰寫講解詞,培養(yǎng)學生自主收集信息、查閱資料,對已有知識進行重構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4.通過講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任務引入:有一個旅游團隊,將到廣東仁化丹霞山、云南石林、黑龍江五大連池、甘肅董志塬、新疆烏爾禾、四川海螺溝、臺灣清水斷崖等地旅游觀光,請分析這些屬于哪種類型的旅游資源,并從地理角度做好講解準備。任務分析:首先要分析廣東仁化丹霞山、云南石林、黑龍江五大連池、甘肅董志塬、新疆烏爾禾、四川海螺溝、臺灣清水斷崖分別對應哪類旅游資源,要從地理角度做講解,就必須熟悉這7類旅游資源的成因、形態(tài)特征、旅游價值等,并寫出相應的講解詞。自然旅游資源地貌旅游資源水域景觀旅游資源氣象氣候旅游資源生物旅游資源一、地貌旅游資源概念地貌旅游資源是指具有觀賞價值和一定吸引功能的地表形態(tài)的總稱。分類(1)成因分類:巖溶地貌、丹霞地貌、黃土地貌、風成地貌、冰川地貌、火山地貌等。(2)形態(tài)分類:平原、丘陵、臺地和山。(3)規(guī)模分類:大尺度地貌、中尺度地貌和小尺度地貌。(一)山地地貌旅游資源1.三山五岳(1)三山:海上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實際并不存在。(2)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他們以不同的形態(tài)聞名于世,有泰山雄、華山險、恒山幽、嵩山峻、衡山秀之稱。名稱位置所在地海拔高度主要特色泰山東岳山東泰安1545米雄華山西岳陜西華陰2160米險衡山南岳湖南衡陽1290米秀恒山北岳山西渾源2017米幽嵩山中岳河南登封1584米峻中華五岳基本情況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一)山地地貌旅游資源2.四大佛教名山指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敖鹞迮_、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說明了中國四大佛教圣地在我國百姓心中的地位。

四大佛教名山基本情況名稱所在地特色海拔高度菩薩道場五臺山山西五臺縣清涼佛國葉斗峰3061米文殊道場普陀山浙江舟山市海天佛國佛頂山300米觀音道場峨眉山四川峨眉山市雄秀西南萬佛頂3099米普賢道場九華山安徽青陽縣蓮花佛國十王峰1342米地藏道場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一)山地地貌旅游資源3.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名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名山基本情況文化遺產(chǎn)承德避暑山莊(1994)、武當山古建筑(1994)、青城山-都江堰(2000)、五臺山(2009)自然遺產(chǎn)九寨溝(1992)、黃龍(1992)、武陵源(1992)雙遺產(chǎn)泰山(1987)、黃山(1990)、峨眉山-樂山大佛(1996)、武夷山(1999)文化景觀廬山(1996)(二)巖溶地貌旅游資源1.概念巖溶地貌是指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石灰?guī)r、白云巖等)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tài)的總稱,又稱喀斯特地貌。(二)巖溶地貌旅游資源2.形成條件(1)可溶性巖石。(2)可溶巖能提供水滲透和運移空間。(3)具有溶蝕能力的水流。(4)水流必須具有流動性。(二)巖溶地貌旅游資源3.形成原理溶蝕過程:CaCO3+H2O+CO2→Ca(HCO3)2(可溶)沉積過程:Ca(HCO3)2→CaCO3↓+H2O+CO2↑(二)巖溶地貌旅游資源4.景觀形態(tài)巖溶景觀有地上、地下景觀之分,常見的具有旅游價值的地表形態(tài)主要有石芽、石林、峰林等,地下形態(tài)主要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二)巖溶地貌旅游資源5.主要分布中國巖溶地貌分布廣、面積大、地貌多樣、典型、生物生態(tài)豐富,是世界上最大的巖溶區(qū)之一。廣西桂林山水、云南路南石林、貴州織金洞、安順龍宮、浙江瑤琳仙境、廣東肇慶七星巖等,都是著名的巖溶地貌景區(qū)。(三)丹霞地貌旅游資源指中生代濕熱氣候條件下沉積形成的紅色陸相砂礫巖地層,由流水侵蝕、溶蝕、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墻、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巖穴等造型地貌。以廣東丹霞山、福建武夷山、貴州赤水為典型代表。(四)火山地貌旅游資源現(xiàn)代火山噴發(fā)時的景觀和歷史上火上噴發(fā)后留下來的遺跡。騰沖火山群大同火山群(五)黃土地貌旅游資源典型的黃土地貌有以下特征:①溝谷眾多、地面破碎;②侵蝕方式獨特、過程迅速。;③溝道流域內(nèi)有多級地形面。黃土峁黃土塬、黃土梁(六)風成地貌旅游資源風力對地表松散碎屑物的侵蝕、搬運、堆積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分為風蝕地貌和風積地貌兩種類型。風積地貌風蝕地貌(七)冰川地貌旅游資源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叫冰川地貌。其常見的形態(tài)類型主要有角峰、刀脊、U形谷、冰川湖等。(八)海岸地貌旅游資源海岸在構造運動、海水動力、生物作用和氣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種地貌的總稱。包括海蝕地貌、海積地貌、巖石海岸、沙質(zhì)海岸、紅樹林海岸、珊瑚礁海岸等形態(tài)。二、水域風光旅游資源

水域景觀是大自然風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景的基本元素,是“靈氣”之所在。江河、湖海、飛瀑流泉、冰山雪峰不僅獨自成景,更能點綴周圍景觀,使得山依水而活,林得水而秀,天得水而神,構成優(yōu)美的自然風景。按水體的性質(zhì)可分為四類旅游資源,即風景河段、風景湖泊、風景瀑布、風景泉。(一)風景河段風景河段是指風景優(yōu)美、具有旅游開發(fā)價值的河流的某個區(qū)段。風景河段中最受游客青睞的是峽谷景觀,多見于河流的上游。

漓江長江三峽(二)風景湖泊

湖泊是陸地上洼地積水形成的﹑水域?qū)拸V﹑水量交換緩慢的水體,也是陸地上最大的水體。我國湖泊分布具有范圍廣而不均勻,但相對集中的特點,主要分布在東部平原、青藏高原、云貴高原、蒙新高原和東北地區(qū)。我國名湖風景區(qū)眾多,主要有:杭州西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滇池、洱海、千島湖、青海湖、五大連池、鏡泊湖、揚州瘦西湖、日月潭等。青海湖長白山天池(三)風景瀑布瀑布是流水從河床陡坎懸崖處傾瀉而下形成的水體景觀,具有震撼人心的美麗。影響瀑布的主要景觀要素是形態(tài)、幽秀程度、奇特程度極其特有的文化內(nèi)涵。我國最著名的三大瀑布景觀是:黃果樹瀑布、黃河壺口瀑布、鏡泊湖瀑布。吊水樓瀑布壺口瀑布(四)泉、礦泉、風景泉

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頭。具有特殊觀賞價值和使用價值的泉稱為風景泉。我國以泉為主體旅游資源而聞名的旅游地和景點很多。最具代表性的是:云南大理蝴蝶泉、甘肅敦煌月牙泉、山西太原晉祠難老泉、西安驪山華清池、杭州西湖虎跑泉、山東濟南趵突泉、青島嶗山礦泉等。云南大理蝴蝶泉四川廣元含羞泉三、氣象、氣候類旅游資源

氣象、氣候天象類旅游資源是指對人類旅游活動具有吸引作用的氣象氣候條件和奇妙多彩的天氣、氣象現(xiàn)象。氣象氣候可直接造景、育景吸引游人。另外,氣象氣候作為旅游資源還可以與其他自然要素相配合,起到間接吸引游客的作用。三、氣象、氣候類旅游資源(一)云霧景氣溫下降時,空氣中所含的水蒸汽凝結成小水點,形成云霧。我國有許多著名勝景與云霧有關,如“黃山云?!薄ⅰ皬]山云霧”、“草堂煙霧”、“泰山云海玉盤”等。泰山云海玉盤黃山云海三、氣象、氣候類旅游資源(二)冰雪景在我國,許多冬季下雪的地區(qū)都有一些著名的雪景,如“太白積雪”、“江天暮雪”、“西山晴雪”、“斷橋殘雪”、“林海雪原”等都是著名的雪景。冰雪本身除了作為觀賞旅游對象外,還可開發(fā)成各種體驗、度假、休閑性質(zhì)的景觀,常用于發(fā)展冰雪體育運動和冰燈、冰雕節(jié)慶旅游活動。

斷橋殘雪江天暮雪三、氣象、氣候旅游資源3.雨景我國有許多著名的雨景勝跡,如江南煙雨、梅雨賞梅、巴山夜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