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綜合模擬試題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50f3fac7460ab298357c490794f094/df50f3fac7460ab298357c490794f0941.gif)
![物理中考綜合模擬試題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50f3fac7460ab298357c490794f094/df50f3fac7460ab298357c490794f0942.gif)
![物理中考綜合模擬試題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50f3fac7460ab298357c490794f094/df50f3fac7460ab298357c490794f0943.gif)
![物理中考綜合模擬試題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50f3fac7460ab298357c490794f094/df50f3fac7460ab298357c490794f0944.gif)
![物理中考綜合模擬試題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50f3fac7460ab298357c490794f094/df50f3fac7460ab298357c490794f094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全真模擬測試物理試題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績________(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共7小題)1.如下估測值中,不符合實際的是()A.一張銀行卡厚度約為1mm B.中學生百米跑所用時間約為14s C.一種籃球的質量約為500g D.人體感覺舒適的溫度約為37℃2.如下四個措施中:①馬路旁的房子的窗戶采用雙層玻璃;②都市嚴禁機動車鳴喇叭;③馬路兩旁植樹;④高架道路兩側設隔音板墻。對控制噪音污染有作用的是()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早在戰(zhàn)國時期,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現象。如圖所示,他用蠟燭作為光源,在木板上鉆了一種小孔,發(fā)現透過小孔的光能在墻壁上形成一種倒立的像。下列說法對的的是()A.小孔成的像是正立的像,遵照光沿直線傳播原理 B.保持蠟燭和墻的位置不變,將木板向靠近墻的方向移動,蠟燭在墻上的像會變大 C.木板上的小孔可以是三角形的 D.蠟燭在墻上成的像是虛像4.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放著A、B兩個相似的木塊,A、B木塊用繩子相連,在力F1和F2作用下保持靜止,繩子對AB的作用力分別為F3、F4,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對的的是()A.F2和F4是一對平衡力 B.F1與F2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C.F1和F2大小不等 D.F3與F1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5.讀下圖,判斷對的的是()A.如圖,物體的長度是7.30厘米 B.如圖,電源左端是電源正極 C.如圖,若開關都閉合,兩燈并聯 D.如圖,晶體凝固時間是7分鐘6.如圖所示,用滑輪組提高重物時,將重210N的物體在5s內勻速提高了2m,已知動滑輪重為90N(不計繩重和摩擦),則提高重物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對的的是()A.提高物體的過程中,額外功為540J B.繩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為150N 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0% D.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4m7.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后,兩燈都能正常工作,燈L1,L2的電阻之比為R1:R2=1:2,此時甲、乙兩電表的示數之比為()A.2:1 B.1:2 C.3:2 D.2:3二.填空題(共7小題)8.如圖為一單缸四沖程汽油機某沖程剖面圖,該圖表達為沖程。若飛輪轉速為3000r/min,則1s對外做功次,若汽油機的水箱中5kg水由20℃升高到100℃,水吸取J熱量。[c水=4.2×103J/(kg?℃)]。9.冬天室外,小明的手被凍僵硬了,他把雙手搓揉一會兒,又帶上了手套。”搓揉”是運用方式使手暖和的;帶手套是防止發(fā)生,這兩種方式在變化物體內能上是的。10.物理老師寫了一副熱學對聯,上聯是”杯中冰水,水結冰冰溫未降”;下聯是”盤內水冰,冰化水水溫不升”。對聯中包括的物態(tài)變化是和;此過程闡明冰是(選填”晶體”或”非晶體”)。11.小芳用天平測一塊實心塑料塊的質量,天平平衡后如圖甲所示,塑料塊放入裝有酒精的量筒,塑料塊放入前后,量筒的狀況分別如圖乙、丙所示,塑料塊的質量是g、體積是cm3,這種塑料的密度是kg/m3。12.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原因”活動中,小華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做運動,由圖可知,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N;若在木塊上加一砝碼后,再拉著木塊運動,則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將(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13.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將燒瓶內產生的水蒸氣通入試管中,而試管是放在裝有冷水的水槽中,水槽中同步放著一種溫度計一段時間后,你會看到的現象:試管中有出現,而溫度計的示數會(填”上升”、”下降”或”不變”)。這個試驗闡明。14.醫(yī)生常用聽診器為病人診病,其中聽診器是運用了聲音能傳遞的道理;來自患者的聲音通過橡皮管傳送到醫(yī)生的耳朵,這樣可以提高聲音的。小明向家里打電話,小明通過聲音的(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就識別出是媽媽接電話。三.作圖題(共3小題)15.如圖所示,一條入射光線過凹透鏡光心,一條折射光線與主光軸平行。請將光路補畫完整。16.一種工人站在地面上,使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物從地面提高到樓頂,規(guī)定繩子的自由端要向下拉,請你用筆畫線替代繩子,畫出滑輪組最省力的繞繩措施。17.如圖所示,根據圖中通電螺線管的N極,標出磁感線的方向,并在括號內標出電源的正、負極。四.試驗探究題(共4小題)18.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試驗中:(1)試驗前要調整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與燭焰的中心大體在。(2)當蠟燭、凸透鏡位于圖乙中刻度對應的位置時,光屏上得到一種清晰的像,該像是一種倒立、(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此時所成的像與所成的像性質相似(選填”攝影機”、”投影儀”或”放大鏡”)。(3)假如將蠟燭移到圖乙中20cm刻度線處.這時光屏應向(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19.小紅運用托盤天平(最大測量值200g。分度值0.2g)、量筒、水(ρ水=1.0×103kg/m3)、食鹽,燒杯、白紙、滴管、勺子等器材配置鹽水,環(huán)節(jié)如下:(1)調成天平時,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處,若此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應將平衡螺母向調整,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的刻度線。(2)為稱量出2g鹽,小紅先將一張白紙放在天平左盤上,僅移動游碼,天平再次平衡時,游碼示數如圖甲所示,則白紙的質量為g;接下來,應當先將游碼移至g處,再用勺子向左盤的白紙上逐漸加鹽,直至天平再次平衡。(3)用量筒量取50mL的水,并所有倒入燒杯中,再將2g鹽所有倒入燒杯中(假設加鹽后燒杯中水的體積不變),則小紅所配置的鹽水密度為g/cm3。(4)小紅發(fā)現可以用試驗中的天平和燒杯制作”密度計”。她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50g。然后在燒杯中加水,使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100g,并在水面位置處做好標識,如圖乙所示。測量液體密度時,將待測液體加至”標識”處,用天平稱量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為以便使用該”密度計”,小紅做了如下的使用闡明:①圖丙中橫坐標表達m,縱坐標表達待測液體密度ρ.請在圖丙的坐標系中畫出ρ﹣m圖象,并在坐標軸上標出ρ的最大值。②理論上,該”密度計”可以鑒別密度差異不不不小于g/cm3的液體。20.小明和小華在進行”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試驗,器材有:干電池兩節(jié),開關、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20Ω1.5A)、電阻箱(0~9999Ω5A)各一種,待測電阻R1、R2,導線若干。(1)連接電路前,小明發(fā)現電流表指針如圖甲所示,于是他將電流表指針調至。(2)①圖乙是他們連接的測量R1阻值的部分電路。請用筆畫線替代導線,將電路連接完整。②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置于最(選填”左”、”右”)端。③在對的完畢上述操作后,閉合開關移動滑片P,當電流表達數為0.2A時,電壓表達數如圖丙所示,則電阻兩端的電壓為V.多次試驗所測量的成果如表所示,則R1的阻值為Ω.試驗序號電壓表達數U/V電流表達數I/A電阻R1/Ω①0.2②0.60.3③0.880.4④測量R1阻值的過程中,老師提醒他們要盡量縮短通電時間,并用較小的電流來測量,這樣做的理由是:。(3)為測量電阻R2的阻值,他們在已連接好的圖乙的電路中,用R2替代R1接入電路。測量過程中,發(fā)現電流表達數一直不不小于分度值。于是,他們按照如圖丁所示的電路圖,重新連接了電路,閉合開關后,變化電阻箱接入的阻值進行多次測量。記錄下電阻箱的阻值R及對應的電壓表達數U,并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出﹣圖像,如圖戊所示,則所測電阻R2的阻值為Ω。21.如圖所示,在”測量小燈泡額定功率”的試驗中,既有器材:額定電壓為3.8V的小燈泡(電阻約為12Ω)、12V的電源、電流表、電壓表、開關各1個,規(guī)格分別為A(10Ω1A)、B(20Ω1A)、C(50Ω1A)的滑動變阻器各1個,導線若干。(1)為了完畢該試驗,應選用滑動變阻器(選填”A”“B”或”C”)。(2)請用筆畫線替代導線,將圖甲所示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導線不得交叉)。(3)對的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置于(選填”A”或”B”)端。(4)閉合開關后,無論怎樣移動滑片P,發(fā)現小燈泡均不亮,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有示數,則該電路故障也許是(選填”小燈泡斷路”“小燈泡短路”或”滑動變阻器處斷路”)。(5)排除故障后,繼續(xù)試驗,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時,電壓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為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應將滑片P向(選填”A”或”B”)端移動,直至電壓表的示數為3.8V,此時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丙所示,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W。(6)測量結束后,應先斷開開關,然后拆除兩端上的導線,再拆除其他導線。(7)下列試驗不能用該試驗裝置完畢的是。(填字母序號)A.探究串聯電路中的電流規(guī)律B.探究串聯電路中的電壓規(guī)律C.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D.測量小燈泡的電阻五.計算題(共2小題)22.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6V且不變,電阻R1的阻值為10Ω,滑動變阻器R2上標有”20Ω2A”的字樣,閉合開關,某一時刻電流表達數為0.2A。求:(1)電壓表達數;(2)此時R2連入電路中的阻值。23.如圖是工人運用滑輪組提高重為600N物體的示意圖,某段過程中物體勻速上升的速度為0.1m/s,工人拉力F的功率為75W,物體上升10s拉力F克服滑輪組的摩擦做的功是90J,不計繩重。求:(1)10s內工人做的功;(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3)滑輪組中動滑輪的重力。六.綜合能力題(共3小題)24.閱讀短文,回答問題。在出版行業(yè),一般用”克重”來表達紙張的厚薄。例如,有些圖書所用的紙張克重為60g。實際上,這種表達紙張厚薄的措施與密度的知識是有關的:由于紙張的厚薄是均勻的,因此我們無需測算其單位體積的質量,只需懂得它單位面積的質量即可。單位面積的質量又叫做物質的”面密度”。國標規(guī)定以A0、A1、A2、B1、B2等標識來表達紙張幅面規(guī)格。其中A1紙張尺寸是841mm×594mm,A2紙張尺寸是594mm×420mm。同樣,對粗細均勻的線形材料,我們也常常只考慮其單位長度的質量,單位長度的質量又叫做物質的”線密度”。(1)有些圖書所用的紙張克重為50g,其”面密度”記作。A.50gB.50g/m2C.50g?m2D.50g/m3(2)同種材質做成的等厚紙張,A1的”面密度”A2的”面密度”(選填不小于、不不小于或等于)。(3)有一捆橫截面積為2.5mm2銅絲,質量為89kg,該銅絲的”線密度”為g/m。(已知銅的密度為8.9×103kg/m3)25.閱讀材料:世界矚目!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fā)射11月,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啟動我國初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如圖是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時的情景,火箭加速離開地面時,發(fā)出巨大的轟鳴聲,拖著長長的橘紅色火焰直奔天際。嫦娥五號任務將發(fā)明我國數個初次,包括:1.航天器初次在地外天體采樣與封裝。2.航天器初次在地外天體起飛。3.航天器初次在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嫦娥五號探測器在距地球38萬公里的月球軌道上,完畢上升器與軌道器的交會對接。4.航天器初次攜帶樣品高速再入地球。嫦娥五號任務,就是承擔探月工程三步走﹣﹣”繞、落、回”。其中”回”,是初次進行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任務,計劃把2公斤的月壤樣品帶回地球。(1)火箭發(fā)射時,高溫高壓的燃氣從尾部噴出,火箭獲得上升的推力,是運用了力的作用是的。(2)火箭加速離開地面的過程中,動能,重力勢能。(均選填”減小”或”增大”)。(3)航天器初次在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時,”上升器”相對”軌道器”是(選填”運動”或”靜止”)。(4)嫦娥五號是初次進行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任務,計劃把2公斤的月壤樣品帶回地球,這些月壤樣品的質量將(選填”變大”“變少”或”不變”)。(5)嫦娥五號返回器返回地球時,與大氣劇烈摩擦做功,增長,溫度升高,像火球同樣。26.閱讀短文,回答問題:“好奇號”火星車8月6日,美國航天局發(fā)射的”好奇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如圖甲所示),登陸后很快,就發(fā)回了火星表面的高清圖片,標志著人類探索火星的征程獲得了重大進展,”好奇號”火星車長3.0m,寬2.8m,高2.1m,裝備6個直徑為0.5m的輕便、強度大、易散熱的鋁制車輪,整車質量約為90kg。由于”好奇”號火星車的重量太大,無法使用安全氣囊進行著陸,在最終的下降階段,由一種被稱為”天空起重機”的反推火箭為火星車減速(如圖乙)。在”天空起重機”與火星車之間有三條尼龍索連接著,一旦火星車接觸火星表面,并被傳感器檢測到后將切斷連接,懸停式反推火箭將往一種方向飛走,離開火星車的安全區(qū)域。(1)”好奇號”的車輪表面刻有花紋的目的是為了增大(選填: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2)已知火星表面的引力約是地球的38%,則”好奇號”登陸火星后其質量,所受的重力(以上兩空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火星車裝備的是鋁制車輪,沒有應用到鋁的哪一物理屬性。A.密度小B.硬度大C.導電性好D.導熱性好(4)研究表明,太空中的某種帶電粒子會對探測器的計算機系統產生影響,從而導致程序出錯.下列粒子中可以排除的是。A.原子核B.電子C.質子D.中子
答案與解析一.選擇題(共7小題)1.如下估測值中,不符合實際的是()A.一張銀行卡厚度約為1mm B.中學生百米跑所用時間約為14s C.一種籃球的質量約為500g D.人體感覺舒適的溫度約為37℃[解析]解:A、一張銀行卡厚度約為1mm,故A符合實際;B、中學生百米跑所用時間約為14s,故B符合實際;C、一種籃球的質量約為500g,故C符合實際;D、人體感覺舒適的溫度約為25℃,故D不符題意。[答案]D。2.如下四個措施中:①馬路旁的房子的窗戶采用雙層玻璃;②都市嚴禁機動車鳴喇叭;③馬路兩旁植樹;④高架道路兩側設隔音板墻。對控制噪音污染有作用的是()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解:①雙層玻璃可以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符合題意;②嚴禁機動車鳴喇叭是在聲音的產生處減弱噪聲,符合題意;③馬路兩旁植樹可以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符合題意;④高架道路兩側設隔音板墻可以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符合題意;[答案]D。3.早在戰(zhàn)國時期,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現象。如圖所示,他用蠟燭作為光源,在木板上鉆了一種小孔,發(fā)現透過小孔的光能在墻壁上形成一種倒立的像。下列說法對的的是()A.小孔成的像是正立的像,遵照光沿直線傳播原理 B.保持蠟燭和墻的位置不變,將木板向靠近墻的方向移動,蠟燭在墻上的像會變大 C.木板上的小孔可以是三角形的 D.蠟燭在墻上成的像是虛像[解析]解:AD、蠟燭在墻上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故AD錯誤;B、由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將木板向靠近墻的方向移動,蠟燭在墻上的像會變小,故B錯誤;C、小孔成像成的是物體的像,與小孔的形狀無關,不一定是圓形的,木板上的小孔也可以是三角形的,故C對的。[答案]C。4.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放著A、B兩個相似的木塊,A、B木塊用繩子相連,在力F1和F2作用下保持靜止,繩子對AB的作用力分別為F3、F4,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對的的是()A.F2和F4是一對平衡力 B.F1與F2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C.F1和F2大小不等 D.F3與F1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解析]解:A、物體B保持靜止且在水平方向上只受F2和F4的作用,因此F2和F4屬于平衡力,故A對的;B、F1和F2等大反向,作用在兩個物體上,F1和F2不是同步產生、同步消失,不是互相作用力,故B不對的;C、以AB整體為研究對象,F1和F2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種物體上,屬于平衡力,大小相等,故C不對的;D、F3和F1等大反向,不過作用在同一種物體上,屬于平衡力,不是互相作用力,故D不對的。[答案]A。5.讀下圖,判斷對的的是()A.如圖,物體的長度是7.30厘米 B.如圖,電源左端是電源正極 C.如圖,若開關都閉合,兩燈并聯 D.如圖,晶體凝固時間是7分鐘[解析]解:A、圖示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分度值為1mm;起始端的刻度為6.00cm,末端刻度值為7.30cm,物體長度為7.30cm﹣6.00cm=1.30cm,故A錯誤;B、據異名磁極互相吸引,可以判斷螺線管左端是S極,根據安培定則,用右手握著螺線管,四指指向電流方向,大拇指指向螺線管的N極,可以判斷電源左端是正極,故B對的;C、若開關都閉合,L1,L2被短路,兩燈未被連入電路,不是并聯,故C錯誤;D、從圖像中可以看出晶體從第2分鐘開始凝固,到第5分鐘凝固完畢,凝固過程用了3分鐘,故D錯誤。[答案]B。6.如圖所示,用滑輪組提高重物時,將重210N的物體在5s內勻速提高了2m,已知動滑輪重為90N(不計繩重和摩擦),則提高重物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對的的是()A.提高物體的過程中,額外功為540J B.繩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為150N 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0% D.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4m[解析]解:A.不計繩重和摩擦,克服動滑輪重力所做的額外功W額=G動h=90N×2m=180J,故A錯誤;B.由圖可知,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n=3,則繩子自由端拉力F=(G+G動)=×(210N+90N)=100N,故B錯誤;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00%=×100%=×100%=×100%=70%,故C對的;D.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nh=3×2m=6m,故D錯誤。[答案]C。7.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后,兩燈都能正常工作,燈L1,L2的電阻之比為R1:R2=1:2,此時甲、乙兩電表的示數之比為()A.2:1 B.1:2 C.3:2 D.2:3[解析]解:乙表與電源連接,故為電壓表,甲表不能是電流表,否則S閉合時,將燈短路,不發(fā)光,故兩表都為電壓表,甲表測L2的電壓,乙表測電源電壓,兩燈串聯,燈L1、L2的電阻之比為R1:R2=1:2,根據分壓原理,L2的電壓為燈L1的2倍,即2UL1,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總電壓為:U=UL1+2UL1=3UL1,甲、乙兩電表的示數之比為2UL1:3UL1=2:3.只有D對的。[答案]D。二.填空題(共7小題)8.如圖為一單缸四沖程汽油機某沖程剖面圖,該圖表達為吸氣沖程。若飛輪轉速為3000r/min,則1s對外做功25次,若汽油機的水箱中5kg水由20℃升高到100℃,水吸取1.68×106J熱量。[c水=4.2×103J/(kg?℃)]。[解析]解:(1)圖中所示進氣門打開,活塞向下運行,氣缸容積增大,是吸氣沖程;(2)已知飛輪轉速為3000r/min=50r/s,一種工作循環(huán)活塞往復2次,曲軸轉動2周,故該活塞每秒鐘燃氣推進活塞來回50次,做功25次;(3)水吸取的熱量:Q吸=cm△t=4.2×103J/(kg?℃)×5kg×(100℃﹣20℃)=1.68×106J。[答案]吸氣;25;1.68×106。9.冬天室外,小明的手被凍僵硬了,他把雙手搓揉一會兒,又帶上了手套?!贝耆唷笔沁\用做功方式使手暖和的;帶手套是防止發(fā)生熱傳遞,這兩種方式在變化物體內能上是等效的。[解析]解:雙手搓揉即兩個手摩擦,屬于摩擦生熱,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這是通過做功的措施來變化手的內能;帶手套是防止手與空氣之間發(fā)生熱傳遞,為手保溫;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方式在變化物體的內能上是等效的。[答案]做功;熱傳遞;等效。10.物理老師寫了一副熱學對聯,上聯是”杯中冰水,水結冰冰溫未降”;下聯是”盤內水冰,冰化水水溫不升”。對聯中包括的物態(tài)變化是凝固和熔化;此過程闡明冰是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解析]解:”杯中冰水,水結冰冰溫未降”,水從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是凝固。“盤內水冰,冰化水水溫不升”,冰從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是熔化。冰的熔化溫度為0℃,為晶體。[答案]凝固;熔化;晶體。11.小芳用天平測一塊實心塑料塊的質量,天平平衡后如圖甲所示,塑料塊放入裝有酒精的量筒,塑料塊放入前后,量筒的狀況分別如圖乙、丙所示,塑料塊的質量是9g、體積是10cm3,這種塑料的密度是0.9×103kg/m3。[解析]解:(1)物體質量等于砝碼質量加游碼對應刻度值,塑料塊質量m=5g+4g=9g。(2)塑料塊體積V=40ml﹣30ml=10ml=10cm3。(3)塑料塊密度ρ===0.9g/cm3=0.9×103kg/m3。[答案]9g;10;0.9×103。12.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原因”活動中,小華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可知,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2.8N;若在木塊上加一砝碼后,再拉著木塊運動,則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將變大(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解析]解: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向右拉動木塊,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處在平衡狀態(tài),木塊受平衡力作用,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此時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對木塊拉力的大小;由圖示測力計可知,其分度值為0.1N,示數為2.8N,由平衡條件可知,摩擦力:f=F=2.8N;若在木塊上加一砝碼后,再拉著木塊運動,由于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壓力變大,則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將變大。[答案]勻速直線;2.8;變大。13.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將燒瓶內產生的水蒸氣通入試管中,而試管是放在裝有冷水的水槽中,水槽中同步放著一種溫度計一段時間后,你會看到的現象:試管中有水出現,而溫度計的示數會上升(填”上升”、”下降”或”不變”)。這個試驗闡明液化放熱。[解析]解:將燒瓶內產生的水蒸氣通入試管中,由于試管溫度較低,因此水蒸氣會液化成水,同步溫度計的示數升高,闡明液化是放熱過程。[答案]水;上升;液化放熱。14.醫(yī)生常用聽診器為病人診病,其中聽診器是運用了聲音能傳遞信息的道理;來自患者的聲音通過橡皮管傳送到醫(yī)生的耳朵,這樣可以提高聲音的響度。小明向家里打電話,小明通過聲音的音色(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就識別出是媽媽接電話。[解析]解:醫(yī)生用聽診器為病人診病,是由于聲音能傳遞信息,來自患者的聲音通過橡皮管傳送到醫(yī)生的耳朵,橡膠管減少了聲音的分散,從而提高了聲音的響度;不一樣人發(fā)出聲音的音色是不一樣的,因此小明向家里打電話,小明通過聲音的音色就識別出是媽媽接電話。[答案]信息;響度;音色。三.作圖題(共3小題)15.如圖所示,一條入射光線過凹透鏡光心,一條折射光線與主光軸平行。請將光路補畫完整。[解析]解:入射光線過凹透鏡光心,其折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化;折射光線與主光軸平行,則入射光線的延長線過另一側焦點,如圖所示:16.一種工人站在地面上,使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物從地面提高到樓頂,規(guī)定繩子的自由端要向下拉,請你用筆畫線替代繩子,畫出滑輪組最省力的繞繩措施。[解析]解:物體向上提,題中規(guī)定拉力必須向下,因此繩子固定在定滑輪上,動滑輪只能用一種,如圖:[答案]如上圖17.如圖所示,根據圖中通電螺線管的N極,標出磁感線的方向,并在括號內標出電源的正、負極。[解析]解:螺線管的右端為N極,磁感線從磁體的N極出發(fā),回到S極,因此可以確定螺線管周圍磁場的方向是從右向左的。根據螺線管的右端為N極,以及線圈的繞向運用安培定則可以確定螺線管中電流是從螺線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在電源外部電流從正極流出,回到負極,可以確定電源的右端為負極,左端為正極。如下圖所示:四.試驗探究題(共4小題)18.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試驗中:(1)試驗前要調整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與燭焰的中心大體在同一高度。(2)當蠟燭、凸透鏡位于圖乙中刻度對應的位置時,光屏上得到一種清晰的像,該像是一種倒立、放大(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此時所成的像與投影儀所成的像性質相似(選填”攝影機”、”投影儀”或”放大鏡”)。(3)假如將蠟燭移到圖乙中20cm刻度線處.這時光屏應向左(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縮?。ㄟx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解析]解:(1)試驗中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使光具座上的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大體在同一高度;(2)由圖甲可知,最小、最亮的光斑距離凸透鏡10cm,故凸透鏡的焦距為10.0cm;當蠟燭、凸透鏡位于圖乙中刻度對應的位置時,物距15cm,光屏上得到一種清晰的像,此時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像成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此時所成的像與投影儀所成的像性質相似;(3)假如將蠟燭移到圖乙中20cm刻度線處,物距是30cm,此時物體在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成倒立縮小的實像,這時光屏應向左移動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答案](1)同一高度;(2)放大;投影儀;(3)左;縮小。19.小紅運用托盤天平(最大測量值200g。分度值0.2g)、量筒、水(ρ水=1.0×103kg/m3)、食鹽,燒杯、白紙、滴管、勺子等器材配置鹽水,環(huán)節(jié)如下:(1)調成天平時,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處,若此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整,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的刻度線。(2)為稱量出2g鹽,小紅先將一張白紙放在天平左盤上,僅移動游碼,天平再次平衡時,游碼示數如圖甲所示,則白紙的質量為0.4g;接下來,應當先將游碼移至2.4g處,再用勺子向左盤的白紙上逐漸加鹽,直至天平再次平衡。(3)用量筒量取50mL的水,并所有倒入燒杯中,再將2g鹽所有倒入燒杯中(假設加鹽后燒杯中水的體積不變),則小紅所配置的鹽水密度為1.04g/cm3。(4)小紅發(fā)現可以用試驗中的天平和燒杯制作”密度計”。她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50g。然后在燒杯中加水,使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100g,并在水面位置處做好標識,如圖乙所示。測量液體密度時,將待測液體加至”標識”處,用天平稱量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為以便使用該”密度計”,小紅做了如下的使用闡明:①圖丙中橫坐標表達m,縱坐標表達待測液體密度ρ.請在圖丙的坐標系中畫出ρ﹣m圖象,并在坐標軸上標出ρ的最大值。②理論上,該”密度計”可以鑒別密度差異不不不小于0.004g/cm3的液體。[解析]解:(1)由題意可知,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且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處,此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由”右偏左調,左偏右調”的規(guī)則可知,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整,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的刻度線;(2)由甲可知,標尺的分度值為0.2g,則白紙的質量為0.4g,要稱量出2g鹽,可以先將游碼移至2.4g處,再用勺子向左盤的白紙上逐漸加鹽,直至天平再次平衡;(3)水的體積V水=50mL=50cm3,由ρ=可得,水的質量m水=ρ水V水=1.0g/cm3×50cm3=50g,則鹽水的質量m鹽水=m水+m鹽=50g+2g=52g,則小紅所配置的鹽水密度ρ鹽水===1.04g/cm3;(4)①由題意可知,空燒杯的質量m0=50g,然后在燒杯中加水,使燒杯和水的總質量m1=100g,則燒杯內水的質量m水=m1﹣m0=100g﹣50g=50g,燒杯內水的體積V水=50cm3,測量液體密度時,將待測液體加至”標識”處,用天平稱量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則液體的體積V液=V水=50cm3,則燒杯內液體的質量m液=m﹣m0=m﹣50g,液體的密度ρ液===﹣1.0g/cm3,因此,待測液體的密度ρ液與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m的關系為一次函數,當燒杯內沒有液體時,m=50g,液體的密度ρ液=0g/cm3,當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100g時,液體的密度ρ液=1.0g/cm3,當托盤天平稱量到達最大測量值200g時,液體的密度最大,即ρ液=3.0g/cm3,則ρ﹣m圖象如下圖所示:②由托盤天平的分度值0.2g可知,該”密度計”可以鑒別液體質量的差異為0.2g,則該”密度計”可以鑒別密度差異△ρ===0.004g/cm3。[答案](1)右;(2)0.4;2.4;(3)1.04;(4)①如上圖所示;②0.004。20.小明和小華在進行”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試驗,器材有:干電池兩節(jié),開關、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20Ω1.5A)、電阻箱(0~9999Ω5A)各一種,待測電阻R1、R2,導線若干。(1)連接電路前,小明發(fā)現電流表指針如圖甲所示,于是他將電流表指針調至零刻度線處。(2)①圖乙是他們連接的測量R1阻值的部分電路。請用筆畫線替代導線,將電路連接完整。②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置于最右(選填”左”、”右”)端。③在對的完畢上述操作后,閉合開關移動滑片P,當電流表達數為0.2A時,電壓表達數如圖丙所示,則電阻兩端的電壓為0.4V.多次試驗所測量的成果如表所示,則R1的阻值為2.1Ω.試驗序號電壓表達數U/V電流表達數I/A電阻R1/Ω①0.2②0.60.3③0.880.4④測量R1阻值的過程中,老師提醒他們要盡量縮短通電時間,并用較小的電流來測量,這樣做的理由是: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大,根據Q=I2Rt可知,在電阻一定期,電流越小,通電時間越短,電流產生的熱量越小,對電阻的阻值影響較小。(3)為測量電阻R2的阻值,他們在已連接好的圖乙的電路中,用R2替代R1接入電路。測量過程中,發(fā)現電流表達數一直不不小于分度值。于是,他們按照如圖丁所示的電路圖,重新連接了電路,閉合開關后,變化電阻箱接入的阻值進行多次測量。記錄下電阻箱的阻值R及對應的電壓表達數U,并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出﹣圖像,如圖戊所示,則所測電阻R2的阻值為160Ω。[解析]解:(1)連接電路前,小明發(fā)現電流表指針如圖甲所示,于是他將電流表指針調至零刻度線處;(2)①電源電壓為3V,電壓表選用小量程與燈并聯,如下所示:②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置于阻值最大處,即最右端;③在對的完畢上述操作后,閉合開關移動滑片P,當電流表達數為0.2A時,電壓表達數如圖丙所示,電壓表選用小量程,分度值為0.1V,則電阻兩端的電壓為0.4V,由歐姆定律得,R11===2.0Ω;同理,第2、3次測量的電阻分別為:2.0Ω和2.2Ω,為減小誤差,取平均值作為測量成果:R1=≈2.1Ω;④測量R1阻值的過程中,老師提醒他們要盡量縮短通電時間,并用較小的電流來測量,這樣做的理由是:根據Q=I2Rt可知,在電阻一定期,電流越小,通電時間越短,電流產生的熱量越小;(3)圖戊中,電阻箱與R2串聯,電壓表測電阻箱的電壓;由圖戊知,當=0.025Ω﹣1;=1.80V﹣1;即R=40Ω時,U=V,由串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和歐姆定律可得,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I===A;在圖丁中,當電阻箱的阻值無窮大時(即=0),由串聯分壓的規(guī)律可知,此時電阻箱兩端的電壓(電壓表的示數)等于電源電壓,則最小;由圖戊可知最小等于0.36V﹣1,則電源電壓U總=V=;當電阻箱R的電壓為V時,由串聯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R2的電壓為:U2=V﹣V=V,由歐姆定律得,所測電阻R2的阻值:R2===160Ω。[答案](1)零刻度線處;(2)①如上所示;②右;③0.4;2.1;④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變大,根據Q=I2Rt,在電阻一定期,電流越小,通過時間越短,電流產生的熱量越小,對電阻的阻值影響較小;(3)160。21.如圖所示,在”測量小燈泡額定功率”的試驗中,既有器材:額定電壓為3.8V的小燈泡(電阻約為12Ω)、12V的電源、電流表、電壓表、開關各1個,規(guī)格分別為A(10Ω1A)、B(20Ω1A)、C(50Ω1A)的滑動變阻器各1個,導線若干。(1)為了完畢該試驗,應選用滑動變阻器C(選填”A”“B”或”C”)。(2)請用筆畫線替代導線,將圖甲所示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導線不得交叉)。(3)對的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置于A(選填”A”或”B”)端。(4)閉合開關后,無論怎樣移動滑片P,發(fā)現小燈泡均不亮,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有示數,則該電路故障也許是小燈泡斷路(選填”小燈泡斷路”“小燈泡短路”或”滑動變阻器處斷路”)。(5)排除故障后,繼續(xù)試驗,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時,電壓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為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應將滑片P向(選填”A”或”B”)端移動,直至電壓表的示數為3.8V,此時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丙所示,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1.14W。(6)測量結束后,應先斷開開關,然后拆除電源兩端上的導線,再拆除其他導線。(7)下列試驗不能用該試驗裝置完畢的是C。(填字母序號)A.探究串聯電路中的電流規(guī)律B.探究串聯電路中的電壓規(guī)律C.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D.測量小燈泡的電阻[解析]解:(1)額定電壓為3.8V的小燈泡(電阻約為12Ω),由歐姆定律,燈的額定電流約為:I==≈0.32A;根據串聯電路的規(guī)律及歐姆定律I=,燈正常發(fā)光時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R滑===≈25.6Ω>20Ω,故選用滑動變阻器C;(2)燈的額定電壓為3.8V,故電壓表選用大量程與燈并聯,如下所示:(3)對的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置于阻值最大處的A端;(4)若小燈泡斷路,小燈泡不亮,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串聯在電路中測電源電壓,電壓表有示數,符合題意;若小燈泡短路,電壓表達數為0,不符合題意;若滑動變阻器處斷路,整個電路斷路,兩表都沒有示數,不符合題意;則該電路故障也許是小燈泡斷路;(5)燈在額定電壓下正常發(fā)光,圖乙中電壓選用大量程,分度值為0.5V,示數為3V,不不小于燈的額定電壓3.8V,應增大燈的電壓,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應減小變阻器的電壓,由分壓原理,應減小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大小,故滑片向B移動,直至電壓表的示數為3.8V,此時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丙所示,電流表選用小量程,分度值為0.02A,電流為0.3A,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P=ULIL=3.8V×0.3A=1.14W;(6)測量結束后,為保護電路,應先斷開開關,然后拆除電源兩端上的導線,再拆除其他導線;(7)A.將電壓表分別測量燈與變阻器的電壓,故可探究串聯電路中的電流規(guī)律;B.將電流表分別串聯在電路不一樣處測量不一樣位置的電流,故可探究串聯電路中的電壓規(guī)律;C.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要控制電阻大小不變,而燈的電阻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故不能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D.因電壓表測出燈的電壓,電流表測量出燈的電流,根據R=,可測量小燈泡的電阻;故選C。[答案](1)C;(2)如上所示;(3)A;(4)小燈泡斷路;(5)B;1.14;(6)電源;(7)C。五.計算題(共2小題)22.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6V且不變,電阻R1的阻值為10Ω,滑動變阻器R2上標有”20Ω2A”的字樣,閉合開關,某一時刻電流表達數為0.2A。求:(1)電壓表達數;(2)此時R2連入電路中的阻值。[解析]解:由電路圖可知,兩電阻串聯,電流表測電路電流,電壓表測電阻R1兩端的電壓;(1)閉合開關,某一時刻電流表達數為0.2A時,根據I=可得:電壓表達數UV=U1=IR1=0.2A×10Ω=2V;(2)根據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用電器兩端的電壓之和可得:電阻R2兩端的電壓U2=U﹣U1=6V﹣2V=4V;根據I=可得:因此此時R2連入電路的阻值:R2===20Ω;答:(1)電壓表達數為2V。(2)電阻R2連入電路的阻值為20Ω。23.如圖是工人運用滑輪組提高重為600N物體的示意圖,某段過程中物體勻速上升的速度為0.1m/s,工人拉力F的功率為75W,物體上升10s拉力F克服滑輪組的摩擦做的功是90J,不計繩重。求:(1)10s內工人做的功;(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3)滑輪組中動滑輪的重力。[解析]解:(1)工人拉力F的功率為75W,由P=可得,10s內工人做的功:W總=Pt=75W×10s=750J。(2)物體10s上升的高度:h=vt=0.1m/s×10s=1m,工人做的有用功:W有用=Gh=600N×1m=600J;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00%=×100%=80%。(3)不計繩重,使用滑輪組做的額外功等于提高動滑輪做的功加上克服摩擦做的功,即:W額=W輪+Wf,提高動滑輪做的額外功:W輪=W總﹣W有用﹣Wf=750J﹣600J﹣90J=60J,由W輪=G輪h可得動滑輪的重:G輪===60N。答:(1)10s內工人做的功是750J;(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80%;(3)滑輪組中的動滑輪的重力是60N。六.綜合能力題(共3小題)24.閱讀短文,回答問題。在出版行業(yè),一般用”克重”來表達紙張的厚薄。例如,有些圖書所用的紙張克重為60g。實際上,這種表達紙張厚薄的措施與密度的知識是有關的:由于紙張的厚薄是均勻的,因此我們無需測算其單位體積的質量,只需懂得它單位面積的質量即可。單位面積的質量又叫做物質的”面密度”。國標規(guī)定以A0、A1、A2、B1、B2等標識來表達紙張幅面規(guī)格。其中A1紙張尺寸是841mm×594mm,A2紙張尺寸是594mm×420mm。同樣,對粗細均勻的線形材料,我們也常常只考慮其單位長度的質量,單位長度的質量又叫做物質的”線密度”。(1)有些圖書所用的紙張克重為50g,其”面密度”記作。A.50gB.50g/m2C.50g?m2D.50g/m3(2)同種材質做成的等厚紙張,A1的”面密度”等于A2的”面密度”(選填不小于、不不小于或等于)。(3)有一捆橫截面積為2.5mm2銅絲,質量為89kg,該銅絲的”線密度”為22.25g/m。(已知銅的密度為8.9×103kg/m3)[解析]解:(1)有些圖書所用的紙張克重為50g,表達單位面積紙的質量為50g,即其”面密度”記作50g/m2,故選B;(2)同種材質做成等厚紙張的密度相似,由V=Sd可知單位面積紙的體積相似,由m=ρV可知,單位面積紙的質量相等,即同種材質做成的等厚紙張的面密度相等,則A1的”面密度”等于A2的”面密度”;(3)由ρ=可得,質量為89kg銅導線的體積V===0.01m3,這捆銅絲的長度L===4000m,該銅絲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湘教版數學九年級上冊《小結練習》聽評課記錄4
- 部審人教版九年級數學下冊聽評課記錄28.2.2 第2課時《利用仰俯角解直角三角形》
- 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6課《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聽課評課記錄
-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10課中華民國的創(chuàng)建》表格式聽課評課記錄
- 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四節(jié)《世界的氣候第2課時》聽課評課記錄
- 北師大版歷史八年級下冊第8課《艱苦創(chuàng)業(yè)年代的英雄模范》聽課評課記錄
-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口算練習
- 華東師大版數學八年級上冊《11.1.1 平方根》聽評課記錄
- 大型商場商鋪租賃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舞臺搭建安全規(guī)范與責任落實協議
- 江蘇省2023年對口單招英語試卷及答案
- 易制毒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匯編
- GB/T 35506-2017三氟乙酸乙酯(ETFA)
- GB/T 25784-2010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
- 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指令書填寫規(guī)范(特種設備安全法)參考范本
- 硬筆書法全冊教案共20課時
- 《長方形的面積》-完整版課件
- PDCA降低I類切口感染發(fā)生率
- 工業(yè)企業(yè)現場監(jiān)測工況核查表
- 沉淀池及排水溝清理記錄表
- 急診急救信息化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