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博物館導游第一部分學習任務描述
針對不同旅游團的特點,采用靈活的講解方法,選取最佳游覽路線,在保證安全游覽的同時,讓游客獲得最大的收獲。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縮影,有著濃厚的文化積淀,要求某類或某件展品要有深度的研究。評價實施檢查第二部分學習過程描述資訊計劃決策教師提供信息確定方案選取路線學生實地講解教師實地檢查總結提升學生互評教師點評第三部分教學過程實施建議游覽線路正宮前廣場正宮門東西朝房銅獅子避暑山莊門鐘表展掛屏展澹泊敬誠殿四知書屋轎輿展瓷器展琺瑯展石鼓及銅構件寢宮門煙波致爽殿西所慈禧太后生活展云山勝地樓岫云門主要講解圖片展示正宮區(qū)
東朝房的“避暑山莊由來和避暑山莊的政治活動”專題展覽;西朝房的“木蘭秋狝武備展覽”;澹泊敬誠殿前東朝房為宮廷鐘表展覽,西朝房為掛屏展;四知書屋后東西兩側配殿陳列清代轎輿;萬歲照房西八間開辟為清帝御用瓷器展覽,東八間開辟為清帝御用琺瑯展覽。
避暑山莊門“避暑山莊”匾額何人所題;“避”字說明;“閱射門”的由來;余秋雨的評價?!斑@四個漢字寫的很好,撇捺間透露出一個勝利者的從容和安詳,可以想見他首次踏進山莊時的步履也是這樣的。他一定會這樣,因為他是走了一條艱難而又成功的長途才走進山莊的,到這里來喘口氣?!薄嗲镉辍兑粋€王朝的背影》
內午門前有一對造型優(yōu)美、形象逼真的銅獅子。東面是“獅子滾繡球”,一只雄獅,前右掌下有一繡球。西面是“太獅少獅”,一只雌獅,前左掌下有一只幼獅。用料精良,鑄造精細,反映了清代的鑄造水平,是清代的藝術珍品。據(jù)說,這對銅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非常靈驗。傳說——日軍盜取文物。史實——唐山大地震。樂亭:每當慶祝大典或覲見開始,司鐘之人便登上松鶴齋南面的鐘樓,鐘鳴九下之后,先是山莊內各廟宇的鐘聲齊響,接著外八廟的鐘聲也相繼應和,各種鐘共敲擊81聲。宮廷樂師們在樂亭上開始奏樂,在八音和諧、蕭鼓齊鳴之中,百官就位,皇帝臨朝。用的樂器包括編鐘、編罄、笙、管、笛、簫、琴、瑟、云羅、鈸、鼓等。朝廷在避暑山莊主要演奏中和清樂、丹陛清樂和迎導樂等。淡泊敬誠殿門楣匾額——金漆云龍乾隆詩匾(印章)甪端:據(jù)《宋書·祥瑞志》記載,甪端一天能走十萬八千里,甪端一出,意謂政治修明、天下太平、四海歸心。故多作為宮殿或佛堂的陳設品與供器。作為香熏,使用時熏煙自嘴巴冒出。其頭部為蓋,以前端環(huán)扣聯(lián)結器身。頭、尾、四足及身腹上多作火焰紋。頭部和尾部的毛發(fā)皆張揚上翹,使甪端更顯得氣勢宏大。象征吉祥和萬福的楠木雕刻天花板刻有蝠壽的金絲楠木裙板
鐘表是近百年來,人們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計時器。計時器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tǒng)。早在3000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發(fā)明了“水滴漏”、“沙漏”,利用太陽光的變化制作的“日晷”計時。隨著西方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鐘表跟著西方的傳教士進入中國。中國古老的計時器變?yōu)槎Y儀性的陳設品。這些鐘表是避暑山莊宮廷陳設品的一部分。宮廷鐘表主要有三個來源:第一,外國使節(jié)進獻給清朝皇帝的禮品;第二,廣州通過商人從國外購買并仿制的;還有一部分,是我國制造的。乾隆年間,清代宮廷成立了“做鐘處”,專門為宮廷修理或根據(jù)皇帝的好惡制作各種精美的鐘表。鐘表分驗時鐘表和玩意表。驗時鐘表比較簡單,沒有玩意和水法,將表鑲在固定的位置上如花架表、玉石表、梳妝用的鏡于、奩、胭脂盒、扇墜、帽架、寒暑表、鳥籠子等。玩意表不僅有驗時用的表,而且還有玩意,就是充分利用機械聯(lián)動的作用。玩意中最常見的有“水法”?!八ā本褪且园l(fā)條為動力,通過機械聯(lián)動的作用,帶動一根或幾根螺旋紋透明玻璃棒,迅速轉動形成流水、噴泉、瀑布。還有“跑人”“走獸”,其原理就是將人物、動物等連接在由齒轉帶的鏈條上,鏈條轉動,人和獸等便形成跑或走動。其他諸如旋轉的“柱”“花束”,也都是運用了機械聯(lián)動的作用?;实蹅儗︾姳矸浅O矚g,乾隆時特大件的鐘表收集在寧壽宮,每當節(jié)日時才陳列出來,以便觀瞻。嘉慶時,僅煙波致爽殿就有大小鐘表40余架。慈禧住的房間內,陳列有80余件鐘表。宮中使用鐘表比較廣泛,這些鐘表在清代大多陳列在宮廷內,除皇帝、后妃們欣賞,一般人員很少見到。目前,避暑山莊博物館是國內清代鐘表主要收藏單位。鏡表:又稱梳妝表,產于我國的廣州。它既可計時,又可供后妃們梳妝用,因此又稱梳妝表。鐘表展鐘表展室嵌白石座自鳴鐘銅鍍金花架表
高73cm、長25cm、寬10cm。白石座上鑲嵌鍍金花卉紋,表盤四周鍍金,頂部鍍金耶穌頭像,并有放射花紋。
高69cm、長27cm、寬24cm。木座,通體縷空纏枝花卉紋,上鑲嵌各色寶石。花架式鐘托,上為圓形單面表,外緣環(huán)繞纏枝花卉紋,四角凸起花束四枝,花紋美觀,色彩絢爛。此表是作為禮品送進宮的。
銅鍍金三人自鳴鐘
高83cm、長38.4cm、寬28.4cm。鍍金花卉座,上三人打鐘,背為掐絲紅葉,頂一圓形柱物,上八個圓球嵌紅白寶石,外繞纏枝,洋人打鐘時,圓球會轉動。
通高66cm,作塔形,分為三層,上層前后是圓形自鳴鐘,表盤鑲嵌各色寶石,鐘上花卉一枝,中層似鍍金方匣,上飾鍍金飾件,匣外四角為洋人頭頂花卉,兩側雙魚托人,匣內是音樂、水法機芯傳動部分。下層四角四只角鹿,背托整個鐘體,此鐘表造型精美,是清代貢品中的精品。
銅鍍金四鹿托鐘銅鍍金耍獅子自鳴鐘
高96cm、長63cm、寬49cm。方形木座浮雕花卉紋?;ㄅ栊无D入水法托座,上為洋人耍獅子,左右二獸,四角各一柱芭蕉樹。上層雙象馱鐘,鐘為圓形,邊鏤空纏枝花卉上鑲嵌各色寶石。頂端雙鴿托花瓶。
英國18世紀底長36cm,寬36cm,通高68vm。下層為樂箱,內裝置機械。箱正面有三朵料石花,箱蓋四周有欄桿。中間是一組水法,四周圍以水池,中有嬉戲小鴨。水法旁葉形曲腿支撐著一雙針時鐘,鐘內有兩套發(fā)條動力源,分別負責走時、報時。鐘頂部是帽架,帽架向外延展之翅上皆鑲嵌有綠色料石。當時鐘啟動后,奏樂的同時,料石花轉動,水法演示水流情形,水池內小鴨繞水法轉動嬉戲,極具生活情趣。是計時儀,實用器具,陳設兼具的佳品。18世紀英國。底長28cm,寬19cm,高40cm。木質底座上為雙層門樓式建筑。其中底層為一拱形門,門下平臺前面橫置一方形立柱,四面分刻精細風景畫。門兩邊墻壁前各有兩根方形立柱,四面分刻精細紋飾。門中間為雙層噴泉水法。門樓頂正前亦橫置方柱,四周亦刻各種景物。門樓上半部分為尖頂鐘樓,前面正中嵌二針時鐘,鐘面兩邊各有兩根方形立柱,四面塹刻不同之紋飾,鐘樓兩邊及頂上各有尖形立柱。通過表盤下面的兩個上弦孔上弦,啟動后水法噴泉噴涌,各個立柱同時轉動,變換不同的景物。全身微刻極為精細的花紋,富麗堂皇,具有極高的工藝水平。英國十八世紀底長53厘米,寬48厘米,通高123厘米。此鐘有走時、打點、活動景物及音樂四套機械系統(tǒng)。底座為樂箱,四面鑲有可活動的玻璃水法人物布景。樂箱上是一座四角三層寶塔。第一層內有水法矗立在水池中心的假山上;第二層中間為水法柱,水法柱外繞以螺旋形盤梯,頂層塔身上裝有兩針鐘。機械啟動后,音樂響起,塔柱轉動,水法亦轉動。第二層盤梯頂卻有一銅球自上而下滾動,掉入盤梯下口的銅獸口中,再被絲杠絞起,再向下滾動,往復不斷。同時,下層水池中小鴨,四角人物亦轉動,極具觀賞價值。
長方形底座,四花葉形底座襯以紅絨,上為金獅。獅子背托圓形表盤,表盤以兩枚葉環(huán)把,頂托一朵盛開的蓮花。
高45.5cm、長27.8cm、寬13cm。銅胎。通體作象形,象體大,昂首前視作直立狀,大耳長鼻,鼻頭下卷成圓孔,小眼細眉,軀干和四足肥胖,尾下垂。象腹背負一寶瓶,瓶中插有各式花卉、磬、陰陽魚等物,是清宮陳設品。銅掐絲琺瑯太平有象宮廷掛屏
宮廷掛屏作為殿堂墻壁上的一種特殊的裝飾品。延續(xù)到清代,掛屏發(fā)展到了一個新階段。乾隆年間內務府設立造辦處,專門制造供帝后賞心悅目的各種古玩和陳設品,掛屏就是其中的一項。避暑山莊的殿堂非常多,將這些殿堂裝飾起來就需要大量的掛屏。這些掛屏,就是清代保留下來的避暑山莊掛屏一部分。這些掛屏用料講究,做工精細,內容豐富,是清代留下來的寶貴藝術品。掛屏邊框用料為紫檀木,掛鉤為銅鍍金,框心用料比較豐富:象牙絲、玉石、珍珠、緙絲、織繡、雕漆、玻璃彩畫、文、竹等等。圖案大多取自名家畫稿、歷史傳說、古代故事人物、花卉等。神態(tài)生動,造型新穎,再加上藝人精湛的技巧和豐富的經(jīng)驗;每件掛屏都是雕刻精細的藝術小品。有的細巧玲瓏,精致典雅,有的富麗華美,工藝絕倫,是避暑山莊宮廷藏品特色品種之一。
這幅圖是群仙祝壽、彩集芝仙的故事情景,整個面面構成一幅遠是連綿起伏的山峰,近是一片海水,在海上有一座恰似蓬萊仙境的島嶼,樓、臺、殿、閣若隱若現(xiàn),掩映在白云繚繞的松塹之間。島的周圍布滿靈芝仙草,七只悠閑的仙鶴,分享著人間大自然的風光,18位人物神態(tài)各異,形象逼真,充分再現(xiàn)了古代藝人的高超技巧,反映了宮廷內人們追求安康長壽的美好愿望。
橫130cm、縱95cm、厚6cm??蜻厼槿龑?;外層紫檀邊;次層銅邊,內層紫檀雕刻回紋邊。屏面用珍貴木材——木雕嵌艷麗的紋理,獨具特色。屏面上半部為藍色的天空,右上角嵌玉,隸書“彩集芝仙
”四字。中部山巒中古松翠柏掩映著瑤臺瓊閣,殿宇回廊錯落于佳山勝水之間,眾神仙散布其間,數(shù)只仙鶴臨空起舞,山石中有靈芝等奇花異草。下部山勢漸趨平緩,盡頭形成一片水面,水上架橋,有二神仙緩步而行,二書童抱酒缸壽桃緊跟其后。湖水中有一小舟,上坐神仙二人和書童。此屏根據(jù)群仙祝壽、松鶴延年的文意,雕刻而成,描繪了仙山瓊閣的仙境氣氛。紫檀邊嵌鸂鶒木彩集芝仙
產自我國廣東、海南和臺灣一帶,它的質地堅硬。花紋形似野山雞翅,因此而得名。這種木料比紫檀名貴,是我國稀少的上等材料。用它雕出的作品木紋纖細,浮動變化無窮,自然形成各種山水、風景圖案,具有濃厚的藝術韻味。紫檀邊文津閣緙絲掛屏清乾隆
紫檀框邊,屏面采用緙絲技術,織繪出了當年文津閣的全貌。橫83cm、縱115cm、厚3.5cm。紫檀框邊,屏面采用緙絲技術,織繪出了當年文津閣的全貌。文津閣位于避暑山莊內,建于乾隆年間,它和文淵閣、文源閣、文溯閣合稱四閣,是儲藏《四庫全書》的地方。這組建筑,山環(huán)水抱,閣前有假山,山上有亭有臺,山下有洞有橋,洞中有洞;閣后有花園,茂林修竹,曲徑通幽,景色優(yōu)美。屏左上方緙有乾隆“御題文津閣詩”一首,落款為子臣永熔(乾隆帝第六子)敬書恭繪,并有“子臣永熔”、“夙夜滋恭”兩枚朱篆方章。此屏緙絲精湛,技術高超,實為上乘之作。紫檀邊牙絲編織花鳥掛屏
橫68.5cm、縱106.5cm、厚2.5cm。紫檀浮雕夔龍紋框邊.屏心是用象牙,采用劈絲、磨光、編織等技法,編成幾何紋地,其上嵌骨制花鳥,通過漆毀,構成一幅鮮花盛開、鳥棲枝頭的自然畫面,達到極高的藝術效果。牙絲紡織工藝是象牙雕刻工藝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清代廣州牙雕工藝的一項創(chuàng)舉,這件牙編掛屏就是這時期的產物,只因制作難度極大,造價昂貴,傳世品無幾,難為民間所見,既是珍貴的古代藝術品,又是難得的文物珍品。
四知書屋: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康熙題名“依清曠”,乾隆晚年改題為“四知書屋”?!八闹?,源于《易經(jīng)·系詞》里的“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彼乔 皠側嵯酀?、恩威并施”的治世思想的體現(xiàn)和統(tǒng)治手段所達到的最高境界。此殿面闊五間,是皇帝臨朝前后更衣小憩,接見近臣和貴客的便殿。四知書屋現(xiàn)在的陳列布局是根據(jù)嘉慶初年宮中《陳設檔》復原的。此殿中間為過道,東稍間為休息和更衣之所,東次間是接見少數(shù)近臣之處,西間為接見重臣、貴賓、軍機大臣之所。乾隆曾在此處接見過喀爾喀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胡圖克一世、二世、三世,六世班禪和土爾扈特蒙古首領渥巴錫。四知書屋
四知書屋后東西兩側有配殿各五間,內陳列清代轎輿。乘輿制度是清代宮廷典制中一項不可缺少的內容。輿輦是帝后常用的代步工具,也是他們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威嚴的象征。輿輦的使用曾隨清朝的盛世出現(xiàn)過繁榮,也隨著清朝的衰亡而頹廢。后妃們的車轎也有等級之分。如皇太后、皇后乘龍車和儀輿、儀車,用16人抬;皇貴妃用翟輿、儀輿和翟車、儀車;貴妃則用翟輿、儀輿、儀車;嬪妃用翟輿、儀輿。這里展出的有乾隆用的輿,嘉慶用的木輅,后妃用的儀輿、儀車。平時這些輦輿都由鑾儀使掌握。從輦輿上每一組圖案或每件裝飾,每個部件甚至每個繩結用料規(guī)整考究都不失皇家風范。隨著清王朝的衰落和西方文明的滲透,清朝御用交通工具也醞釀著變革,相沿了數(shù)千年的輦輿制度逐漸被現(xiàn)代化的交通工具代替。宮廷轎輿
萬歲照房中間三間原為佛堂“寶筏喻”,班禪曾在此佛堂贍拜過?,F(xiàn)為通向后宮的過道,東西兩側陳列著一個銅匾、一對銅抱柱楹聯(lián)和10個石鼓。銅匾、銅抱柱楹聯(lián):是避暑山莊山區(qū)珠源寺宗鏡閣的構件。宗鏡閣建于乾隆十年(1746年),與北京頤和園寶云閣同模鑄造。日本侵華期間被破壞,僅剩此構件。這兩件文物不僅反映當時高超的銅鑄工藝,也是日本侵略破壞中國文化的實物例證。石鼓:即鼓形的石,上刻有文字,用大篆書寫,即石鼓文。石鼓文是古代帝王為宣揚自己的文治武功,王家田獵的最古老的石刻。因為文字內容記述游獵情況,也稱“獵碣”,石鼓文是戰(zhàn)國秦獻公十一年作品。每個鼓上都刻有一首古詩,內容記載的是周天子派使者到秦,秦公和使者一起去游獵的盛況。石鼓文在漢字書法上占有突出的地位。石鼓于唐初,在陜西雍縣的野地上被發(fā)現(xiàn),但未被收藏,后來被移到鳳翔孔子廟。五代時又失散。宋朝,宋徽宗命人以黃金填嵌石鼓上的文字,陳設于內府稽古閣。明清時,相繼將石鼓陳列于國子監(jiān)和孔廟大石門內。清乾隆皇帝,在北京國子監(jiān)得見石鼓文,恐石鼓久后益發(fā)殘損,仿制兩套,以小篆刻字,并親躬石鼓文的摹勒修撰,一套藏于北京國子監(jiān),一套藏于承德文廟內。石鼓原物現(xiàn)陳列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銘刻館。由于承德文廟辟為學校,石鼓及其他部分供器收藏于避暑山莊博物館及外八廟。
寶筏喻萬歲照房石鼓萬歲照房銅匾、抱柱楹聯(lián)珠源寺宗鏡閣幸存物萬歲照房(瓷器展)
四知書屋后有一排19間房,稱萬歲照房。庭院開闊,廣植古松,有回廊與四知書屋和楠木殿相通,環(huán)境幽雅。以此為界,南為“前朝”北為“后寢”。文武官員及其他男性不得超越此界,否則招來殺身之禍?,F(xiàn)開辟為清帝御用瓷器、琺瑯展覽。這里展出的瓷器,大部分是山莊各殿堂的陳設品,也有一部分是實用器皿,都是清代瓷器中的精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瓷器:十九間房西八間開辟為瓷器展覽。瓷器是我國古代偉大發(fā)明之一。在世界上,我國素有“瓷器之國”的美稱,英文里中國“China”就是“陶瓷”的意思。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就出現(xiàn)了原始的青瓷。由于社會進步,經(jīng)濟發(fā)展以及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燒造技術不斷提高。瓷器發(fā)展到宋代,達到一個高峰。舉世聞名的五大名窯(官、哥、汝、定、均)都產生于這個時期,而景德鎮(zhèn)也是自宋代以后逐漸發(fā)展成為我國制瓷業(yè)中心的。元明時期瓷器制作工藝有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到了清代,尤其是康、雍、乾三朝,臻于鼎盛,達到歷史上的最高水平。其中康、雍兩朝,強調在燒造技術上改進和創(chuàng)新仿古。取得了卓越成就;而乾隆時期的瓷器著重在造型上追求新奇。乾隆以后,我國制瓷業(yè)由興盛轉向衰落。總體上說,青花和粉彩瓷器是清代瓷器的主流。粉彩八桃盤清·乾隆
粉彩:是釉上彩的一個品種,亦稱”軟彩”。在燒好的瓷胎上用玻璃白(一種白色的化妝土)打底,然后摻入鉛粉釉料,用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的設骨畫法渲染,再低溫二次燒成。色調淡雅柔和,色彩豐富,畫面層次分明??滴跬砥?,景德鎮(zhèn)窯創(chuàng)燒,雍正時最為盛行,乾隆時不如雍正時期秀麗淡雅,卻有大量的工藝品。
三彩盤:皇帝舉行宴會時用來盛放果品和糕點用的。高8cm、口徑41cm、底徑26cm。侈口,寬邊,圈足,素三彩是康熙時期釉上彩瓷中的名貴品種,施彩方法:直接在燒好的素胎上,用彩料繪圖,再罩上一層透明白釉,用低溫二次燒成。其特點是不用紅色,一藍、綠、紫、黃等色為主。黃釉作地,盤心弦紋內二龍戲珠,一紫龍,一綠龍;次層花卉紋;外層龍戲珠。盤外壁云紋,二龍戲珠。盤底“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書青花款。
三彩盤
斗彩:屬于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結合品種。即先在瓷器胎上,以青花勾勒花紋輪廓線,施釉,經(jīng)高溫燒成后于線內填所需顏色,再低溫烘烤而成。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爭奇斗艷,故名"斗彩"。斗彩以成化年間最為著名,雍正時仿成化斗彩最為成功。斗彩交泰瓶清·乾隆霽紅:屆均窯系,紅釉的一種。始創(chuàng)于明永樂年間,呈色均勻,釉如桔皮,雍、乾時期較多。由于這種顏色的瓷器常用于祭祀,所以也稱”祭紅”。霽紅釉瓷缽清·乾隆
郎窯紅:均窯系,是景德鎮(zhèn)紅釉瓷器中的名貴品種。清康熙四十四年,景德窯務由江西巡撫郎廷極管理。在他的指導下,仿永樂、宣德燒制成紅釉瓷,具有明顯的特點,所以稱為”郎窯紅”。郎窯紅釉色瑩澈濃艷,像初凝的牛血,所以也稱”牛血紅”。釉面有不規(guī)則的牛毛紋,器韌口部呈淡白色,底部釉汁流垂凝聚,但又只流到底足下,故又有”脫口垂足郎不流”之說。有大件器皿,也有小件器皿,郎窯紅瓶就是清代郎窯紅器物中的典型器。郎窯紅觀音尊清·康熙
青花瓷器是以氧化鈷為著色劑,在瓷胎上繪畫,高溫燒成的瓷器。燒成后花紋呈藍色,因此稱青花。青花瓷器的白地藍花有明凈、素雅之感,具有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的效果,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喜歡。青花瓷器始于唐代。元代景德鎮(zhèn)窯臻于成熟。明清兩代成為瓷器生產的主流,尤其是康熙時期的青花,從胎質、釉色、紋飾方面,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色調青翠鮮明,濃淡相間,層次分明,素有”青花五彩”之譽。不同時期的青花瓷器,從胎質、器型、花紋、釉色、款式等方面,有不同的特點。青花白地穿花龍大碗明·嘉靖哥窯渣斗清·雍正
哥窯:是我國南方青瓷產品發(fā)展到宋代的杰出代表之一。相傳南宋時有章姓兄弟兩人在龍泉燒瓷器,兄名生一,所燒者稱哥窯;弟名生二,所燒者稱弟窯。哥窯造型簡練、古樸、制作精巧,最具特點的是遍身布滿大小開片,開片處露出深色的胎色。大開片紋深縫大,呈鐵黑色,在大開片間的細小開片呈稍淺的金黃色稱”百圾碎”,這因為胎體和釉的熱膨脹系數(shù)不同,在冷卻過程中釉層爆裂所至,造成了一種非人工所能造成的天然的缺陷美,哥窯刻意追求這種效果,人們也特別珍愛。
釉里紅:釉下彩的品種之一。以氧化銅為著色劑,在瓷胎上彩繪,施釉后經(jīng)高溫焙燒而成。白地紅彩,紅彩在釉下,故稱“釉里紅”。創(chuàng)燒于元代,發(fā)展于明代,成熟于清代。釉里紅纏枝牡丹碗明·洪武冬青釉雙魚鼓式洗
高3.5cm、口徑17.3cm、底徑16cm。圓形,口部略收,平底。洗內中心刻劃雙魚戲水紋,雙魚鱗鰭清晰,搖頭擺尾,極為活躍,形象逼真。腹部一圈鼓釘凸起,器底二層支釘燒痕,中心淺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高40.2cm、口徑45.2cm、腹徑66cm、底徑39cm。唇口,圓肩,肩以下腹部漸收成平底。器形平穩(wěn)圓潤。銅胎,外壁孚色釉作地,纏枝蓮花卉布滿全身,肩蕉葉紋一周,腹部開四個開光,內飾夔龍紋,底足處如意云頭紋。器內施綠釉,口沿、底部不施釉顯露銅質本色。
銅胎畫琺瑯團花缸
高67cm,口徑10cm,腹徑22cm,底徑13cm。小口瘦足,體修長,平底,為遼瓷特有器形之一。缸胎,通體掛茶葉末釉,釉面光澤不強,釉色勻凈,厚處有堆汁。肩上劃刻有文字。遼代茶葉末釉雞腿瓶青花輪花綬帶瓶
高31cm、口徑3.5cm、腹徑2.5cm、底徑13×10cm。瓶身呈扁形,直口長頸,頸至肩部塑有兩側對稱的彎曲綬帶,橢圓圈足,無款,明清流行的一種瓶式。器身主體圖案為纏枝寶相紋,口沿、頸、腹下部皆有弦紋裝飾,釉面青白,青花紋飾有凹凸之感覺和明顯的瑞光斑點,是明代永樂時期典型的官窯瓷器。
全長21cm。玉料為羊脂白玉,器身兩個如意相互纏繞,上鏤雕大小九個靈芝,柄尾浮雕萬年有余圖案,中部有瓶盒,盒內刻有“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款,盒蓋陰陽魚紋,瓶盒底部皆陰刻云紋。如意系僧具之一,有以搔背,故名如意。后端作靈芝或云葉形,柄微曲,賦與吉祥之意,互相贈送以示祝賀。清代盛行進送如意的習俗。這件如意造型奇詭,雕工非常精美,是乾隆時期傳世如意中的上乘佳作。白玉如意清·乾隆
轎瓶,也稱壁瓶。轎瓶是掛在橋輿或墻壁上插花用的裝飾器物,宮中使用比較廣泛。轎瓶清·乾隆茶葉末釉雞腿瓶
高67cm,口徑10cm,腹徑22cm,底徑13cm。小口瘦足,體修長,平底,為遼瓷特有器形之一。缸胎,通體掛茶葉末釉,釉面光澤不強,釉色勻凈,厚處有堆汁。肩上劃刻有文字。
琺瑯:十九間房東八間開辟為琺瑯展覽?,m瑯俗稱景泰藍,創(chuàng)始于元末明初時期,到了的景泰年間,廣泛流行。當時,以藍色釉最為出色,習慣稱為景泰藍?,m瑯是以硅、鉛丹、硼砂磨碎制成的粉末狀的彩料再填于金、銀、銅瓷等器胎上經(jīng)烘燒而成的釉?,m瑯器有掐絲琺瑯、鏨琺瑯和畫琺瑯三種。掐絲琺瑯是以紅銅制胎,用細而窄的銅絲掐成花紡輪廓線,焊接在胎體上,再填各色琺瑯釉料,入爐燒煉,經(jīng)磨光、鍍金而成。掐絲琺瑯色彩豐富,圖案規(guī)整多變化,釉料豐滿,鍍金厚重,造型古樸淡雅。鏨琺瑯是將銅胎由鑄造、錘焊而成,鏨出凹凸不平的圖案,凹處再點煤琺瑯釉料,磨光,鍍金,器物顯得富麗堂皇,有著莊重而醇厚的藝術效果。畫琺瑯用琺瑯釉在器物的胎上畫出各種圖案煤制,工藝簡單,圖案變化多樣。主要受西方工藝的影響,清晚期畫琺瑯器物比較多。清代帝王對琺瑯的制作極為重視,康熙初年建立的宮廷造辦處內設有“琺瑯作”。根據(jù)宮中的需要達到了空前的繁榮局面,生產規(guī)模龐大,數(shù)量多,制作精細,風格獨特。這里展出的琺瑯器皿是避暑山莊宮廷內的陳設器和佛堂祭祀器物,少部分是明代傳世景泰藍。這些展品造型規(guī)整古樸,圖案生動典雅,裝飾簡練,釉料晶瑩透亮,反映了清代琺瑯制作的最高藝術水平?,m瑯展
高7.5cm、口徑57.5cm、底徑6.5cm,銅胎。圓形,侈口,折沿,矮圈足。盤內五彩祥云,二龍趕珠紋,龍一黃、一藍;盤沿錦紋小花一周,外壁飾纏枝蓮紋。
銅掐絲琺瑯大盤明代銅胎畫琺瑯團花缸清·乾隆
高40.2cm、口徑45.2cm、腹徑66、底徑39cm。唇口,圓肩,肩以下腹部漸收成平底。器形平穩(wěn)圓潤。銅胎,外壁孚色釉作地,纏枝蓮花卉布滿全身,肩蕉葉紋一周,腹部開四個開光,內飾夔龍紋,底足處如意云頭紋。器內施綠釉,口沿、底部不施釉顯露銅質本色。底“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藍款。銅掐絲琺瑯九獅戲舞三足爐清·康熙
高39.5cm、口徑24.5cm、腹徑30cm、底徑6.5cm。銅胎,器分三層:下層為鼓式爐身,象頭雙耳,三個卷鼻象頭足;中層以子母口與下層扣合;上層為爐盒。蓋面高隆繪有四朵如意云頭紋內飾四季花卉、寶盆臥象鎏金紐。爐身為九獅戲舞圖,九獅形態(tài)各異,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是乾隆時期,清宮造辦處所制。銅掐絲琺瑯盒清·乾隆
高7cm、口徑8cm、腹徑7.5cm、底徑5.2cm。圓形,蓋面高隆,直腹,盒蓋與盒身上下扣合組成,腹下折收成平底,高3圈足。黑琺瑯地,單線掐絲纏枝花卉,如意云頭紋。黑地掐絲琺瑯實屬少見,為稀有珍品,具有極高的價值。銅掐絲琺瑯雙耳三足爐清·乾隆
高46cm、口徑14cm、腹徑35cm、底徑13cm。銅胎,銅鍍金夔龍雙耳,獸頭三足。爐蓋鏤空纏枝云紋,鏤空鍍金二龍戲珠蓋紐。爐內銅質無釉,器身藍色琺瑯釉為地,用黃、白、草綠、紅、寶藍等色飾纏枝花卉紋。蓋與爐身上下扣合和處鍍金回紋作邊飾,肩部一周鍍金覆蓮紋。掐絲精細,線條活潑流暢。煙波致爽
是清朝皇帝在承德時的寢宮。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康熙曾說這里:“四圍秀嶺,十里澄湖,致有爽氣”。因此,題名“煙波致爽”,井將它列為康熙三十六景的第一景。明間:為三間,是皇帝接受后妃們朝拜的地方。殿內陳設富麗堂皇,有金、銀、銅、鐘表、玉器、琺瑯、書畫、家具等。琳瑯滿目,各種古玩多達1000多件。中懸康熙題“煙波致爽”匾一面。匾下為一斗大的“?!弊帧蓚葹榍∮P貼對聯(lián),墻上有乾隆御筆落。北面設有一鋪炕,炕上設有座褥、靠背、迎手、青玉如意、紅雕漆痰盒、回字境。兩側設有多寶格,陳設各種古玩、盆景等。周圍設有各種幾,陳設鐘表、爐、瓶、盒、畫琺瑯缸、紫檀半腳玻璃鏡。東面有一對填漆描金花鳥雙頂豎柜,西面大條案上有瓷器、琺瑯等??滴踉娫唬荷角f頻避暑,靜默少喧嘩。北控遠煙息,南臨近壑嘉。春歸魚出浪,秋斂雁橫沙。觸目皆仙草,迎窗遍藥花。炎風晝致爽,綿雨夜方賒。土厚登雙谷,泉甘剖翠爪。古人戍武備,今卒斷鳴笳。生理農桑事,聚民至萬家。此殿面闊七楹,前后圍廓,卷棚歇山式瓦頂。庭院里,綠草如茵,古松如蓋,山石散置,極富清新、幽美、自然的情趣,是宮殿區(qū)內最具園林氣息的一組建筑。戒急用忍
東次間:為皇帝與帝后們閑坐敘話之所。門內有“戒急用忍”匾一面?!敖浼庇萌獭必以强滴跻蕴K軾《留侯論》中“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教育皇四子雍正,引用佛經(jīng)中的一句話題寫。目的在于規(guī)勸雍正涵養(yǎng)德性,同時借以自勉。自道光七年“秋狝禮廢”以來,原匾又殘損不堪。公元1860年,咸豐避難山莊時重題四字。陳設有貼落、掛屏、古玩、如意、痰盒、座褥、靠背、迎手、文房四寶,多寶格、紫檀邊穿衣鏡等。西暖閣西次間
西次間:為佛堂,是皇帝晨昏理佛堂屋,內陳設有佛龕、琺瑯塔、琺瑯八寶、銅琺瑯五供,乾隆御筆貼落等。
西稍間:是皇帝寢宮,俗稱西暖閣。閣門上懸乾隆御筆“抑齋”匾一面??滴?、乾隆、嘉慶、咸豐曾在這里住過。閣內依滿族傳統(tǒng)設南北炕。南炕設有文房四寶,是皇帝看書批閱奏章的地方。北炕有落地帳,是皇帝睡覺的地方。
1820年9月2日、1861年8月22日,嘉慶,咸豐兩位皇帝就在這里去世。著名的辛酉政變也發(fā)生在這里。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1860年,英法聯(lián)軍進入北京,把舉世罕見、珍藏中國歷代圖書典籍、文物書畫和無數(shù)珍寶的圓明園搶掠一空,并焚毀。咸豐以木蘭秋狝為名,帶皇后和懿貴妃及五歲的載淳倉皇逃至熱河。留下奕沂留守京師,督辦和局。奕沂在英法俄的武力逼迫和恫嚇挾持下,被迫簽訂了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條約》。咸豐帝就在西暖閣的炕幾上批準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僅《中英北京條約》,就將香港、九龍割給了英國,使中國喪失了大片的領土和主權,香港經(jīng)受了百年的屈辱。為了讓國人不忘記落后就要挨打這段恥辱的歷史,1997年7月1日,承德市委、市政府在此處掛上“勿忘國恥”銅匾,以警示后人。西所
西所:煙波致爽西側有回廊相通一小院,俗稱西跨院,是清帝駐蹕熱河期間讀書、供后妃們居住的地方。當咸豐皇帝逃到這里避難時,慈禧當時就住在西所。后殿三間,東西室為慈禧休息、更衣、梳妝的地方,中室設有寶座,小皇帝同治每天都要到這里向慈禧請安。西所前殿三間是慈禧日常活動的場所?,F(xiàn)在陳設的文物是當年慈禧在避暑山莊使用的生活用品。慈禧姓葉赫那拉,是滿族鑲黃旗人,祖籍吉林省梨樹縣,出身于滿族官僚家庭。16歲被選入宮。1856年,生皇子載淳,被晉封為懿貴妃。咸豐死后,被尊為圣母皇太后,俗稱西太后。她在中外反動勢力的支持下,曾三次“垂簾聽政”,奪得清政府的最高統(tǒng)治權,把持中國大權長達48年之久。慈禧的生活非常奢侈,吃的是山珍海味,用的是金銀玉翠,每天的菜看有百種之多。那拉氏喜歡賭博、養(yǎng)狗、看戲。她愛斗紙牌,而且只能贏不能輸。她愛玩狗,對狗寵愛倍至。甚至不惜花費銀兩為狗做了狗衣。慈禧講究排場,從她使用的梳具、茶具到頭飾及各種陳設無不由金珠玉翠制成。當時清宮中的文化生活不太豐富,看戲成了慈僖的主要娛樂之一。她不僅喜歡看戲,還喜歡演戲,經(jīng)常在戲里扮演觀世音的形象。以顯示自己大慈大悲的胸懷。
慈禧養(yǎng)生之道:泡手、洗腳、午睡、散步是其健身方式;禮佛是調整心態(tài)的一種方法;梳洗之后喝一碗銀耳湯,是食品養(yǎng)顏的一項內容;經(jīng)常喝奶??楀\緞戲衣
身長116cm、袖長87cm、袖肥47cm、腰肥128cm,此氅是清代伴戲用的戲衣,形制白領,對襟,寬袖,兩開裾,使用上等織錦團花緞料。在內襯領部,鈐有“太平圖”“三景學”等印章。據(jù)專家介紹,此件是明代錦料,清代錦料,清代制衣,較為珍貴。黃緞彩繡十二章龍袍(吉服)清·光緒
身長131cm、袖長105cm、胸圍125cm、下擺188cm。圓領,大襟,馬蹄袖。袍面用明黃色素緞,用金線和五彩線繡出五彩祥云和九龍十二章紋。下服繡八寶立水圖案。九龍十二章和八寶立水圖案,是帝王權威的重要標志,并喻有江山一統(tǒng)的政治思想。這件龍袍是清代光緒皇帝在喜慶的日子里穿用過的龍袍之一,在做工上非??季?,是當時蘇繡品中的杰作。
慈禧百蝶長袍清代
身長138cm、袖長106cm、胸圍125cm、下擺188cm。圓領,大襟,長袍。袍料用石青色暗蝠紋綢,其上用彩線平繡形態(tài)各異的百蝶圖案,使人有彩蝶飛舞之感,百蝶喻有福壽之意,將其繡于袍上,即華貴長壽和一統(tǒng)百年的愿望,這件百蝶袍是慈禧晚年時最喜愛穿用的袍服之一。
宮廷織繡: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養(yǎng)蠶、繅絲、織綢印染和刺繡的國家。特別是錦、絹、繡、帛、縑等產品,還遠銷世界各地。漢唐以來,經(jīng)過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國內生產的織繡品運銷波斯、羅馬,對東西方文化交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宋代,不但能織錦、緙絲、刺繡,還由單純實用范圍,發(fā)展到生產一些專供欣賞的藝術品。明代成化、弘治以后,絲紡織業(yè)又有了改進,發(fā)展到在綾絹上提織各色花紋。明末,蘇州市場上有綾、絹、沙、綢、羅、布六種織機作為商品販賣,所織成品“巧變百出,花色日新”。清代絲織品在繼承歷代成果的基礎上達到頂峰時期。以江南地區(qū)的江蘇、浙江兩地生產最盛,民間絲織品作坊發(fā)展到上千臺織機,生產規(guī)模和數(shù)量都超過了官營織造,絲織品也隨之遍及全國。供皇宮王公大臣享用的高級絲織繡品是由清廷內務府在江寧(南京)、蘇州、杭州設置的“織造衙門”組織當?shù)卣泄で山池撠焹韧ⅰ肮┓睢?。每年按廣儲司緞庫、茶庫擬定的花樣、顏色和數(shù)量進行生產。宮廷內務府設有染作、衣作,皮作,滿足皇室日常消費,同時還提供大量的絲織品賞賜給少數(shù)民族首領。清宮御用的彩織錦緞源于江寧(南京)織造。蘇州以織造宮廷賞賜品為主,還織“上用”和“官用”兩類。上用專供帝后用;官用,是為賞賜官府、王公所用。杭州織造除織造御用袍服外,也為皇室供奉絲、綾、杭綢等。少數(shù)民族首領來覲見皇帝時,為表示尊敬也將本民族生產的棉織品和絲織品作為貢品獻給皇帝。云山勝地
云山勝地樓:煙波致爽殿后,面闊五楹、上下兩層。是正宮區(qū)最高的一座建筑,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康熙三十六景第八景。建筑特點是樓內不設置木制樓梯,樓外用不規(guī)則的云石砌成假山蹬道,順假山蹬道盤旋而上便可登二樓。這里風光獨好,《熱河志》記載:“高樓特起,俯瞰群峰,夕靄朝嵐,頃刻變化,不可名狀?!笨滴踉娫唬骸叭f頃園林達遠阡,湖光山色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綠色貿易發(fā)展趨勢-深度研究
- 冷鏈物流對果實品質保持-深度研究
- 激光清洗自動化-深度研究
- 結構智能優(yōu)化設計-深度研究
- 2025年度新型養(yǎng)老服務機構代繳社保服務協(xié)議范本
- 2025年新能源發(fā)電設備定期檢查與維護合同
- 2025年度智能車庫租賃及車位租賃與停車資源共享協(xié)議
- 2025年度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流轉糾紛調解合同模板
- 2025年茶葉種植基地生態(tài)保護與修復承包協(xié)議
- 2025年度離婚協(xié)議書格式規(guī)范與編制要求
- 氧化鋁行業(yè)規(guī)程試題資料
- 湘美版美術(二年級下冊)課程綱要教學計劃
- 防止電力生產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2023版
- 氯諾昔康針劑在圍術期鎮(zhèn)痛與其它市場應用(代表培訓完整版)
- 市政工程標準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基礎教程》全冊配套教案
- 大藥房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 馬爾文粒度儀MS2000原理及應用
- ISO9001-管理手冊模板
- GB 9706.224-2021醫(yī)用電氣設備第2-24部分:輸液泵和輸液控制器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專用要求
- 子宮內膜異位癥診療指南完整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