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性鞏膜炎_第1頁
成人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性鞏膜炎_第2頁
成人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性鞏膜炎_第3頁
成人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性鞏膜炎_第4頁
成人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性鞏膜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成人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性鞏膜炎大頭醫(yī)生編輯整理英文名稱adultrheumatoidarthritis-associatedscleritis類別眼科/鞏膜病/非感染性鞏膜炎ICD號H15.0概述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種常見的以關節(jié)組織慢性炎癥性病變?yōu)橹饕憩F(xiàn)的多系統(tǒng)炎癥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損害關節(jié)外組織,如眼、皮膚、肺、心和末梢神經(jīng)等。流行病學RA在世界廣泛分布,無種族差異。世界大部分人群患病率大約1%(0.3%~2.1%)。發(fā)病高峰年齡40~50歲。男、女性別比例為1∶2~1∶3。病因本病病因未明,可能與多種因素誘發(fā)機體的自身免疫反應有關。19世紀早期,尚沒有關于RA的肯定描述。Garrod于1958年首次提出了“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一詞。目前認為下列3個有關領域最有希望:①宿主遺傳因素;②免疫調節(jié)異常和自身免疫;③觸發(fā)或持續(xù)的微生物感染。尚有潮濕、寒冷、疲勞、營養(yǎng)不良、外傷、精神因素等,特別是潮濕和寒冷為本病的主要誘發(fā)因素。發(fā)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RA最基本的病變是滑膜炎。其產生是機體對抗原刺激免疫反應的結果,其中既包括體液免疫反應,也包括細胞免疫反應。關節(jié)的滑膜細胞在環(huán)境致病因素影響下,轉化并釋放大量細胞因子,促進滑膜成纖維細胞增生。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活化巨噬細胞后與激活的T淋巴細胞相互作用,釋放IL-1、前列腺素E2(PGE2)和IL-6。其中最主要的細胞因子是IL-6,它可刺激多克隆B淋巴細胞活化,通過軟骨細胞促進蛋白質多糖的降解并抑制其合成,導致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factor,RF)的生成,變成可以與IgG·Fc段結合的抗體,直接參與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滑膜炎癥的形成過程。發(fā)病機制在RA的關節(jié)滑膜內多數(shù)的B淋巴細胞產生IgG·RF,同自身變性的IgG形成免疫復合物,這種IgG·RF-自身變性的IgG復合物被中性粒細胞及滑膜表層細胞吞噬后可釋放出炎癥介質,引起關節(jié)炎。這種免疫復合物可激活補體,刺激滑膜細胞增生及蛋白酶和前列腺素產生,吸引白細胞和血小板,從而引起閉塞性脈管炎,形成類風濕結節(jié)。在眼部以同樣的機制引起鞏膜炎及葡萄膜炎等。并發(fā)癥類風濕性鞏膜炎可蔓延到毗鄰組織,引起眼部的其他病變,如角膜炎、前葡萄膜炎、青光眼、白內障、脈絡膜視網(wǎng)膜病變、視神經(jīng)病變及眼球運動障礙。上述某些并發(fā)癥可以造成視力下降。由類風濕性血管炎可以引起腸道梗死、出血和穿孔,也可以累及胰腺及腹膜血管等。實驗室檢查盡管沒有哪一種檢查對RA診斷有特異性,但下述檢查對RA的診斷和治療還是有一定幫助的。

1.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factor,RF)RF是作用于IgG·Fc某些決定簇的自身抗體,通常包括3型:即:

IgM型、IgG型和IgA型。通常通過包被有IgG的乳膠顆粒進行凝集試驗檢測。RF和RA的關系由Waaler等在1940年最早描述的。RA患者70%~90%RF陽性。RF陽性也見于繼發(fā)性免疫反應的健康個體。在RA發(fā)作前RF常呈持續(xù)陽性。實驗室檢查RF滴度常與RA病變嚴重程度相關。

RA患者RF陽性,特別較高滴度者,都有比較嚴重的關節(jié)病變,包括X線異常和功能異常,關節(jié)外表現(xiàn)(如皮下結節(jié)、血管炎和神經(jīng)受損)也比RF陰性患者多見。RA性鞏膜炎通常RF陽性,有些病人滴度較高。

2.血細胞計數(shù)一般都有正常細胞正色素性貧血,偶見嗜酸粒細胞和血小板增多。增生性滑膜炎的治療可減輕或消除血液系統(tǒng)的異常。正常細胞正色素性貧血,常常在RA患者血沉增快、C反應蛋白水平升高和滑膜炎活動期后出現(xiàn),可能與紅細胞生成障礙有關。實驗室檢查輕度的血小板增多常與血沉快、C反應蛋白、活動性滑膜炎及關節(jié)外臨床表現(xiàn)有關系,其機制不清楚。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占白細胞總數(shù)的5%以上)通常在重度關節(jié)炎畸形、胸膜結節(jié)、補體水平降低和有血管炎的患者中出現(xiàn)。

3.急性期反應物幾乎所有患者的血沉(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增快和C反應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增高,兩者和RA病變活動呈正相關。RA性鞏膜炎患者比無鞏膜炎的RA患者的ESR值更高。治療后,ESR和CRP下降說明病情改善和關節(jié)破壞的速度減慢或逆轉。實驗室檢查ESR是美國風濕病協(xié)會判斷RA病情是否好轉的最重要的實驗室指標。但許多血清蛋白(纖維蛋白原、珠蛋白、免疫球蛋白等)都可影響ESR變化,因此,ESR的改變往往不能正確反映臨床病情的改善或惡化情況。而CRP合成與降解迅速,故它是反映療效的敏感指標。

4.滑膜液分析RA滑膜液混濁,黏滯度低,形成少量黏蛋白凝塊,葡萄糖濃度輕度降低,蛋白質含量增高,白細胞明顯增多,達(2000~75000)×106/L,且50%以上是中性粒細胞?;ひ簝热苎匝a體(C3和C4)低于正常血清補體的30%,說明經(jīng)典的補體通道被局部產生的免疫復合物激活。實驗室檢查滑膜液組織學檢查也有助于RA的診斷。

5.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circulatingimmunecomplexes,CIC)CIC對RA無特異性,但可作為RA的診斷和判斷預后的指標。在早期關節(jié)炎,CIC可在確診RA之前幾個月就出現(xiàn)。RF陰性的RA患者70%可發(fā)現(xiàn)CIC,有助于RF陰性RA患者和其他的關節(jié)病變相鑒別。CIC水平與病變活動程度呈相關性,但不如ESR、CRP或IgG型RF敏感。RA的血管炎患者有較高的CIC。

6.抗核抗體(anti-nuclearantibodies,ANA)檢測血清中是否有針對細胞核及胞質抗原成分的抗體,對于RA患者的診斷很有幫助。實驗室檢查常規(guī)檢查ANA的最佳手段是Hep-2細胞進行免疫熒光測定,結果報告為陽性或陰性,包括滴度及圖形。最常見的ANA染色質類型為同質型,與抗DNA-組織蛋白抗體的出現(xiàn)有關。第2種常見的ANA染色質類型是斑點型,與各種非組織核蛋白抗體有關??贵w包括Sm、nRNP、抗La、Sc170、抗Jo-1等。RA患者血清ANA大約40%陽性。

7.補體(complement)出現(xiàn)CIC及RF陽性的RA患者血清補體下降,低補體水平常見于RA的血管炎患者。

8.冷凝球蛋白(cryoglobulin)冷凝球蛋白是RA患者具有的一種免疫復合物質,在RF陽性的RA患者和Felty綜合征最常出現(xiàn)冷凝球蛋白升高。實驗室檢查在RA患者,補體水平和冷凝球蛋白水平呈反比變化。其他輔助檢查1.X線檢查早期表現(xiàn)為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腫脹和關節(jié)腔滲液,病變進一步發(fā)展則關節(jié)旁骨質疏松、關節(jié)軟骨消失、骨質侵蝕和關節(jié)骨性強直畸形。

2.超聲波和CT掃描鞏膜壁厚度有助于RA性后鞏膜炎的診斷。診斷尚缺乏特異性的診斷試驗。主要根據(jù)RA的鞏膜炎的臨床表現(xiàn),出現(xiàn)RF陽性、ESR增快和CRP增高,關節(jié)滑膜炎、關節(jié)滑膜和皮下結節(jié)的特征性的組織學變化以及關節(jié)周圍骨質疏松及關節(jié)侵蝕性變化的X線表現(xiàn)有助于診斷。為了保證調查研究及流行病學調研的統(tǒng)一性,美國風濕病協(xié)會最近對原RA的診斷標準進行修改,將原11項減為7項,1~4項必須為醫(yī)生所見,持續(xù)6周或以上,具備7項標準的4項即可確診RA。RA的診斷標準如表5所示。國內初步檢試此標準,敏感性91%,特異性88%。診斷鑒別診斷RA需與足跟痛、結膜炎痛風、Reiter綜合征的尿道炎、強直性脊柱炎和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蝶形紅斑等疾病進行鑒別診斷。治療RA性鞏膜炎病程長,疾病控制的目的在于:①緩解疼痛;②減輕炎癥;③將藥物副作用減少至最低;④保護肌肉力量、關節(jié)和視功能;⑤盡可能快地恢復正常生活方式。

1.藥物治療(1)RA性鞏膜外層炎的盡管RA性單純性鞏膜外層炎病情有時會惡化,短時間內可能會對患者的外觀造成影響,但也可以不需用藥。因鞏膜外層炎是一良性復發(fā)性疾病,具有自限性,病情可在數(shù)天內自行痊愈而無后遺癥。一些溫和的療法,如冷敷、冷的人工淚液和血管收縮滴眼劑等對單純性鞏膜外層炎均可奏效。治療治療該類藥物常導致無癥狀的胃腸道出血。但出血量小,可以耐受。明顯的消化道出血或潰瘍不多見。但若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或胃腸道出血引起持續(xù)性貧血,則需改變治療方案或使用“階梯式”輔助治療方案,防止藥物副作用的發(fā)生。即早期口服抗酸藥和胃黏膜保護藥物,如硫糖鋁(sucralfate),當患者有胃病史或出現(xiàn)胃腸道刺激征時,加用H2受體拮抗藥雷尼替丁(ranitidine),當患者有胃腸道潰瘍史慎用糖皮質激素和NSAID聯(lián)合治療,并加用米索前列前列醇(misoprostol)。治療Foster等認為糖皮質激素對患者并無益處,不但會產生藥物的副作用,而且會延長病程及加重疾病,因為停藥后將會出現(xiàn)“反跳現(xiàn)象”,使復發(fā)率增高,炎癥反應加劇。但也有作者認為對炎癥嚴重者,局部滴用糖皮質激素有效。結節(jié)性鞏膜外層炎大多數(shù)需要藥物治療。口服NSAID常有效,一般療程連續(xù)用藥不少于6個月,以后逐漸減量直至停藥。如果藥物效果不明顯,可加用免疫抑制劑。常用小劑量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每次口服7.5mg,每周1次,療程3~6個月。治療治療通常需對多種NSAID進行選擇。選用某種NSAID后,治療期至少1年,以后逐漸減量停藥。如用藥無效或停用糖皮質激素滴眼液鞏膜炎復發(fā),應換用其他NSAID,同時應用糖皮質激素滴眼液滴眼,并觀察糖皮質激素減量后,病情是否復發(fā)。可重復以上步驟多次,直至找出最合適的NSAID藥物或是否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聯(lián)合用藥是有效的治療方案,一般考慮短期應用潑尼松。給藥方法為:開始給予潑尼松1mg/(kg·d),如果鞏膜炎得到控制(通常為7~14天),可減少潑尼松用量;如果停用糖皮質質激素滴眼液或潑尼松減至每天20mg時,鞏膜炎無復發(fā),可隔天1次給予潑尼松,開始40mg,2周;劑量為30mg連用2周;劑量減為20mg,連用2周。治療如果鞏膜炎仍無復發(fā),然后每隔1周減為15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