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匯報(范文9篇)_第1頁
終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匯報(范文9篇)_第2頁
終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匯報(范文9篇)_第3頁
終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匯報(范文9篇)_第4頁
終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匯報(范文9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終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匯報(范文9篇)縱觀人類的歷史可以看出,災害的發(fā)生原因主要有二個:一是自然變異,二是人為影響。自然災害是指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huán)境的自然現象,包括干旱、高溫、低溫、寒潮、洪澇、山洪、臺風、龍卷風、火焰龍卷風、冰雹、風雹、霜凍、暴雨、暴雪、凍雨、大,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終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匯報9篇,供大家參考選擇。終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匯報9篇建設項目自然災害風險評估建設項目自然災害風險評估摘要:__自然地理環(huán)境復雜,面臨著嚴重的自然災害,加之城市建設的脆弱性,使得國內外很多學者對自然災害風險的研究倍加關注。對建設項目領域內自然災害風險進行分析與評價,通過對建設項目所面臨的自然災害風險進行危險性和脆弱性分析,得出建設項目這個承災體的概率-損失曲線,并期望對自然災害有個準確的評估。為工程建設自然風險的管理和預防提供理論依據。_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自然災害的多發(fā)性與嚴重性是由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決定的,__大陸東瀕太平洋,陸海大氣系統(tǒng)相互作用,關系復雜,天氣形勢異常多變,各種氣象與海洋災害時有發(fā)生。__地勢西高東低,降雨時空分布不均,易形成大范圍的洪、澇、旱災害;因位于環(huán)太平洋與亞歐兩大地震帶之間,地殼活動劇烈,是世界上大陸地震最多和地質災害最嚴重的地區(qū);__有約70%以上的城市分布在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洪水災害和地震災害都十分嚴重地區(qū)。而工程建設項目多是暴露于這些自然災害之下的,災害的多發(fā)必然會對建設項目產生很大的影響和損失,因此有必要對工程建設項目中的自然風險進行合理的評估和管理。自然災害風險概述自然風險是涵蓋于風險范疇內的,它是由某一種自然災害發(fā)生所造成的損失的不確定性。在災害學研究理論中,認為風險是在一定時間和區(qū)域內某一致災因子可能導致的損失(死亡、受傷、財產損失、對經濟的影響),其中致災因子是一定時間和區(qū)域內的一個危險事件,或者一個潛在破壞性現象出現的概率。自然災害的分類,一是氣象災害:臺風、暴雨、雷擊、寒潮、高溫及干旱等;二是地質災害: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地裂、火山等;自然災害一旦發(fā)生,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形成復雜的自然災害系統(tǒng)。它們常常在某一地區(qū)或某一時段集中產生一系列災害群或災害鏈。許多自然災害、特別是強度大的自然災害,常常誘發(fā)或引起一連串的次生災害與衍生災害,形成災害鏈;災害群與災害鏈交織在一起往往放大了自然災害的效應,從而制約著自然災害風險系統(tǒng)影響結果。陜西商洛市100余所學校在洪災中損毀來源:新華網關鍵字:學校;洪災;商洛市;校舍;損毀作者:劉石磊、陳昌奇 -07-29新華網陜西商洛7月29日電(記者劉石磊、陳昌奇)記者290從商洛市教育局了解到,截至290,商洛地區(qū)100多所學校在洪災中損毀,目前教育部門正采取措施,爭取所有學校能夠在秋季正常開學。據商洛市教育局穩(wěn)定安全辦公室介紹,此次洪災中,商洛地區(qū)百余所學校損毀,約占全部學校的十分之一,其中倒塌校舍330多間、8000多平方米;洪災致危校舍2200多間、5.2萬多平方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18億元。據介紹,目前損毀校舍的修復重建方案正在加緊制定。政府還準備了一批活動板房,以備一個月后新學期開學時使用四川在線首頁>四川新聞>達州新聞>正文萬源確保65所受災學校秋季開學( -07-3108:25:47)來源:四川在線-四川日報7月29日,萬源市羅文鎮(zhèn)中心小學的教職工和衛(wèi)生防疫人員正忙著清掃淤泥,沖洗桌椅,修復門窗,為確保秋季順利開學做準備。前幾天的洪災導致萬源市65所學校、107個教學點受災,教學設施設備損壞嚴重。災情發(fā)生后,市教育局發(fā)動全市教職工加快學校恢復重建,并派出12個幫扶小組,分赴各片區(qū)學校指導抗災救災,緊急調撥資金購買教學設施設備。目前,全市受災學?;謴椭亟üぷ饔行蜷_展,65所受災學校清淤、防疫消殺工作接近尾聲。蘇慧鄧召輝記者龐瑩湖南瀘溪境內319國道多處山體滑坡致交通中斷從5月20日晚開始,瀘溪遭受又一輪暴雨襲擊,暴雨造成瀘溪境內319國道多處山體滑坡,導致交通中斷。21日早上7點左右,潭溪鎮(zhèn)松柏潭附近發(fā)生山體滑坡,交通中斷達2個多小時。由于多處塌方,鏟車一時開不進去,瀘溪縣公路部門二十多名工作人員用人工開出一條簡易的單行道。目前,車輛可以單向通過中。21日凌晨5點左右,瀘溪縣境內洗溪至八什坪通鄉(xiāng)公路仲溪段發(fā)生嚴重山體滑坡,從山上滑下來的泥石流把整個公路路面全部阻塞,交通全部中斷。預計整個疏通工作要持續(xù)到21日晚上。(吳可)教育廳下撥達州550萬應急救災金 -08-04華西都市報訊(記者肖笛)昨日,四川省教育廳發(fā)布了達州市教育系統(tǒng)“7?18”特大暴雨洪災及學校災后重建工作情況,表示將從省級抗災資金中安排550萬應急救災資金給達州,確保秋季準時開學。據了解,“7?18”特大洪災,致使部分學校周圍山體滑坡,地質下沉,較多校舍被沖毀垮塌,大量教學設施設備損毀,直接經濟損失約3.23億元。洪水包圍學校16人被困延邊消防營救 /8/2/8:52來源:吉林延邊州消防支隊作者:李抒懷范澤宇7月29日11時35分,吉林省延邊州敦化消防接到報警稱:敦化市雙勝村的延邊第二特殊教育學校以及周邊地區(qū)全部被大水淹沒,學校以及對面家屬樓被大水淹至二樓,校內教師和家屬樓共16名群眾被困,敦化大隊迅速出動1輛搶險救援消防車、1輛水罐消防車、10名指戰(zhàn)員趕赴現場。消防官兵到場后,經偵查發(fā)現:大水已蔓延至雙勝村村口,車輛無法再靠前,水位最深處達到3米。正在消防官兵研究施救方案時,敦化市副市長馮玉寶趕到現場,親自指揮救援,并迅速調來兩支漁船協助救人;敦化消防吳衛(wèi)國大隊長派出兩名水性較好的官兵身著救生衣乘船深入學校施救,救援過程中官兵往返四次將16名被困群眾一一救出。拉網排查雷電山洪滑坡險情 年05月26日10:05:35來源:重慶商報市委市府發(fā)出緊急通知,近期還要做好迎戰(zhàn)大洪水準備,減輕自然災害損失武警官兵在大雨中轉移小朋友通訊員李可可攝近日來,由于我市部分地區(qū)遭受雷電、山洪、滑坡等自然災害的侵襲,給災區(qū)人民生命財產和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昨日,市委辦公廳和市府辦公廳聯合發(fā)出緊急通知,將在全市展開拉網式排查自然災害風險。通知要求,嚴格執(zhí)行行政首長負責制,主要負責人要檢查督促災害防御部署,確保對災害的應急準備、預警預防、搶險救援、緊急轉移安置、災民生活救助和災后重建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具體負責。由于江河主汛期即將到來,我市的突發(fā)性自然災害很可能增加,通知要求氣象、水文部門密切監(jiān)測天氣和汛情發(fā)展變化,水利、國土房管、農業(yè)林業(yè)等部門還將展開全市拉網式自然災害風險排查工作,加強對重點地區(qū)重點時期、重點部位、重點單位的防災保安檢查,及時排除隱患和險情,尤其警惕部分江河可能發(fā)生異常洪水,做好迎戰(zhàn)大洪水的準備。同時,相關部門還將加快農村防雷裝置的建設,杜絕因災導致群死群傷的情況發(fā)生。面對可能發(fā)生的自然災害,通知最后要求各地區(qū)、部門廣泛宣傳、大力普及預防避險和自救互救知識,將防災減災知識送到鄉(xiāng)村、學校、社區(qū)、企業(yè)和個人家庭中,最大限度減輕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記者邱竹實習生葉惠娟)洪水中學校成”孤島”眾老師用肩膀扛起”救命橋” -06-2909:05來源:北京晨報共0條評論6月26日,洪水退去后的第8天,當天上午9時許,14歲的劉第一次回到被洪水侵襲后的福建三明市泰寧縣新橋鄉(xiāng)新橋學校,收拾自己的書本,“那天走得太急,光顧著往外跑了。就在同一時刻,10多公里之外的上青鄉(xiāng),一群跟劉同齡的孩子們也正踩著上青學校老師們用肩膀托起的木橋,安全離開被水圍困的學校。6月26日,洪水退去后的第8天,當天上午9時許,14歲的劉第一次回到被洪水侵襲后的福建三明市泰寧縣新橋鄉(xiāng)新橋學校,收拾自己的書本,“那天走得太急,光顧著往外跑了。”劉說的那天,是6月18日。當時,一場罕見的暴雨襲擊了整個泰寧縣。上午10時許,暴雨下個不停,新橋學校六年三班的劉和學校其他600多名學生被集中到操場上,準備轉移。這時,學校西邊的山體已經發(fā)生了滑坡,校門口被堵住了,他們已經沒辦法從學校大門撤離了?!袄∥业氖?,小心點?!眲⒃诟毙iL嚴文隆和政教處主任萬文忠等老師推扶下,爬上新橋學校西側的菜地,菜地上面就是一條公路。當所有學生都爬到公路上時,身后3米多高的山洪沖開了校門,校內一片汪洋。上午10時40分許,劉和同學們繼續(xù)往高處轉移。但沒想到,山洪不停地往下沖,沖倒了路邊的圍墻?!袄蠋焸兞ⅠR沖在前面,組成了人墻。”劉很快被老師高高托起,接力轉移到安全處。在老師抱起他的一瞬間,他看見對面有近10名老師,手拉手,筑起人墻擋在山洪面前。下午3時許,劉等600多名學生安全轉移到新橋工業(yè)區(qū)。就在同一時刻,10多公里之外的上青鄉(xiāng),一群跟劉同齡的孩子們也正踩著上青學校老師們用肩膀托起的木橋,安全離開被水圍困的學校。上午10時30分許,上青學校校園內外的水位猛漲,短短十幾分鐘,學校變成了一座孤島。學校門口的橋被洪水給沖斷了,老師們開始想辦法將暫時轉移到教學樓四樓的學生繼續(xù)往外轉移?!拔覀兙团艿剿腥颇静?。”學校的計算機老師羅建勇說,他們撈起木材,釘起了一座簡易木橋,“幸好辦公室內有釘子?!毕挛?時許,洪水依舊湍急,羅建勇等9名老師跳到了水里,架起一座5米多長的木橋。半小時后,全校師生安全撤離學校。特大洪災致桂東45所學校受災各校教師奮力自救(圖) -06-2722:10:00來源:紅網(長沙)跟貼0條手機看新聞(“6.20”洪災過后,桂東縣教師們奮力自救)紅網郴州6月27日訊(通訊員王冬媛)“6?20”特大洪災致使湖南省桂東縣教育系統(tǒng)45所中小學校園受災,14所學校仍在停課中,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600萬元。災情發(fā)生后,縣教育局第一時間啟動全縣教育系統(tǒng)抗洪救災應急預案,沉著應對,緊急部署。積極開展救災保學工作,調度一切力量,確保學校師生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低。學校教師奮戰(zhàn)5天5夜深入淤泥轉移校產“6?20”洪災中,桂東縣增口九年制學校受災尤為嚴重,原本整潔漂亮的校園一片汪洋,滿目瘡痍。校園內進水達2米深,學校一樓的教室、功能室、食堂、寢室全部陷在深水之中,圍墻、廁所在洪水肆虐下已不見蹤影、蕩然無存。該校體育、衛(wèi)生室器材設施全部沖毀,食堂炊具、米等食品、一樓學生寢室生活用品全部被洪水卷走,課桌、棉被、書本漂浮在校園各個角落。學校已基本報廢,需另擇址重建,直接經濟損失4110萬元。6月20日,增口九年制學校抗洪搶險自救工作全面展開。該校全體教師立即投入到抗洪自救當中,他們放下粉筆,拿起簡易工具,在1米多深的泥漿中找尋和轉移可用的電教設備、辦公設備、體育器材、衛(wèi)生器材、學生床鋪,直至所有可用設施全部安全轉移,已轉移設備設施價值5萬余元。目前,該校仍處停課狀態(tài),全體教師仍在進行清淤、整理和轉移校產工作,迄今已連續(xù)奮戰(zhàn)5天5夜。采購建材,進行災后大搶修洪災中,桂東縣三洞中心小學同樣遭受到了嚴重的損失,學校門口的路段,圍墻及學校大門被洪水沖走,學校后山出現了多處大面積的山體坍塌,學校電路、飲用水設施和各類教育教學設備設施均受損,學校師生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學校被迫停課。災情發(fā)生后,三洞中心小學立即采取措施,認真做好災后自救工作,投入學校救災資金,購買石磚、水泥等物資。立即啟動了救災抗災應急預案,學校全體教師全部到崗到位,落實了各項救災抗災責任制,分級負責,分項負責,履行職責,搞好巡查,及時報險除險,確保學校師生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低。城關中學召開災后心理安撫會桂東縣城關中學近日在學校禮堂召開了災后心理安撫會。大會現場氣氛莊嚴肅穆,該校郭壽云校長引導學生不必恐慌,應以樂觀、平和的心態(tài)投入期末復習當中,并要求學生寫好致家長的一封信,帶動家長積極面對災害,搞好生產自救。副校長李穩(wěn)根通報了目前學校的受災狀況,教導處主任周智敏講解了有關防雷防汛防山洪地質災害的相關常識?!??20”洪災,致使城關學校后山山體滑坡,圍墻部分倒塌,運動場進水,跑道被沖毀,電教設備遭雷擊,損失約268萬。且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全校256名學生家遭受洪水侵襲,4名學生房屋倒塌。視頻:南寧用橡皮艇為被洪水圍困學校師生送飯>終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匯報自然災害工作總結篇一: 年汛期自然災害防范工作總結為切實做好汛期安全生產,嚴密防范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引發(fā)的安全事故,工局嚴格貫徹執(zhí)行公司按照--轉發(fā)《關于切實加強汛期安全生產與自然災害防范工作》的通知的要求,開展了防范自然災害的工作并建立汛期安全值班記錄制度,以確保羊曲施工局汛期安全生產,現將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一、領導高度重視,周密部署防范工作,確保汛期安全1、?把防洪度汛工作作為汛期頭等大事來抓,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統(tǒng)籌布置、應急有備、全力搶險、堅持不僥幸、不麻痹的防洪度汛原則,下發(fā)施工局技[__]08號《__防汛計劃措施》,積極落實防洪渡汛的施工組織措施、技術方案、應急預案、物資設備等各項工作。2、成立?防洪度汛工作領導小組:組長:___副組長:___成員:___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3、為使防洪度汛工作做到更有效、更徹底,遇到險情能及時得到聯系,特建立防洪度汛值班制,值班人員如下表:__年防汛領導值班表時間白班聯系電話夜班聯系電話二、教育培訓及應急措施情況1、施工局開展汛期專項安全教育共計2次(防洪度汛的桌面演練及預案演練),做到安全教育全員覆蓋,使所有人員了解自然災害防范、避險等常識,提高員工辨識地質災害的能力,增強防范意識,同時施工局要求從業(yè)人員積極做好配合,聽從指揮,統(tǒng)一安排,齊心協力團結抗洪。2、加大防汛安全生產的投入,提前落實防汛物資、設備及相關防范措施;建立防汛搶險隊伍,設立防汛專用車輛,完善預警工作機制,同時加強當地氣象的變化情況,及時掌握天氣趨勢變化的信息,做出靈敏反應;建立汛期氣象信息登記記錄制度,密切關注氣象預報,針對海南州氣象變化情況,落實應急防范措施;完善應急預案,并向各各廠隊印發(fā)了《__年防洪度汛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練,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做到組織領導到位、救援人員到位、技術指導到位、物資裝備到位、妥善處置事故,最大限度減少損失,確保汛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能得到及時、有力、有效處置。三、隱患排查、整改情況1、根據文件要求針對本單位可能由洪水等自然災害引發(fā)生產安全事故的風險進行全面分析和評估,明確重點防范區(qū)域,制定有效防范應對方案和措施。2、按照早準備、早落實的原則,針對本單位實際情況,全面、深入、細致地開展防汛隱患排查工作,及時消除可能引發(fā)生產安全事故的隱患。對于查出的隱患和問題明確專人負責督辦,限期整改、確保盡快治理。3、抓住汛期隱患排查工作的重點,如路基防護、排水溝、截水溝、涵洞排水、山體滑及泥石流等部位;檢查并做好汛期安全行車措施;施工局對周圍存在洪水、山體滑坡、坍塌和泥石流等受災害威脅的物資存放地、宿營地提前進行檢查并采取相關防護措施;全面開展對深基坑,橋面,拌合站的檢查,以確保符合要求。4、就排查出的安全問題及隱患均做到治理方案、責任、時限、經費和預案五落實,確保各類隱患得到及時整治,同時加強對重點部位的監(jiān)控、預控,確保險情發(fā)生時能及時撤離人員。四、下一步工作要求下一步工作將繼續(xù)加大現場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加強監(jiān)控和監(jiān)測,加強巡視與檢查,加強防控。針對情況變化,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確保隱患處于受控狀態(tài),避免事故的發(fā)生。篇二:救災科 年自然災害應急救助工作總結救災科 年自然災害應急救助工作總結今年以來,在市應急辦的指導幫助下,我局認真執(zhí)行上級有關災害救助應急管理的政策法規(guī)和市政府有關指示精神,認真履行自然災害救助應急管理工作職責,組織協調市抗災救災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共同做好自然災害救助應急管理工作,較好地完成全年工作任務。主要做法如下:一、完善應急工作機制,明確工作任務。一是調整北海市減災委員會有關成員單位成員,理順工作機構,明確各有成員單位職責。調整副組長1人,成員16人;印發(fā)《北海市減災委和成員單位職責的通知》(北減委[20__]1號)二是完成《 年北海市民政局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北民業(yè)[20__]7號)的修訂。重新調整、充實我局自然災害救助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及各工作組,進一步明確了各工作組的職責,使《預案》更加科學、合理,操作性更強。三是根據《北海市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結合我市自然災害多發(fā)的實際,擬定《北海市災民轉移安置救助應急預案》,明確災民轉移安置救助的工作有關職責,做好災民轉移安置工作。四是根據各個《預案》的要求,深入各縣區(qū)指導督促縣區(qū)政府和民政部門、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村委)完善本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和相應的應急措施,建立健全應急管理機制。二、加強應急管理隊伍的建設,提高災害應急管理救助能力。一是制定 年自然災害救助應急培訓計劃。按計劃組織市減災委員會各成員單位領導進行業(yè)務培訓,提高自然災害救助應急能力。二是抓好應急專業(yè)人員隊伍建設。組織市、縣區(qū)有關工作人員參加自治區(qū)民政廳組織的沖鋒舟駕駛員提高班學習,開展市級組織救災應急管理培訓,分管救災工作的領導、救災股長、相關工作人員和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事處民政辦主任、災害信息員共80多人進行防災減災暨農房政策性保險業(yè)務培訓,提高災害應急救助隊伍的工作能力。三是抓好災害信息員培訓工作。10月13日在市佳家酒店舉辦北海市村社區(qū)害信息員培訓班。海城區(qū)、銀海區(qū)、潿洲管委區(qū)共130多名村社區(qū)災害信息員參加培訓通過培訓進步提高基層民政干部的業(yè)務水平。四是廣泛開展創(chuàng)建“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qū)”活動,“創(chuàng)建”工作桌有成效。 年4月15日組織召開全市減災救災工作會議,傳達自臺區(qū)救災工作會議精神,并進行創(chuàng)建“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qū)”動員,進一步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全力抓好“創(chuàng)建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qū)工作。經過努力全市有4個社區(qū)榮獲“自治區(qū)綜合減災示范社區(qū)”,有1個社區(qū)被推薦為“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qū)”候選社區(qū)。五是于 年10月25日上午,在銀海區(qū)僑港鎮(zhèn)僑南社區(qū)聯合舉行受災群眾應急轉移安置演練,參加演練人員60人,通過演練使廣大人民群眾熟悉《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預案》,進一步提高應對災害能力,為減少臺風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打牢了基礎。三、加強自然災害應急規(guī)范化建設。一是健全值班請示報告制度。堅持節(jié)假日和發(fā)生重大災害時領導帶班和值班人員24小時值班,遇有緊急事誼及時請示報告,做到上通下達。二是完善應急工作制度。建立《北海市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預警響應和應急響應啟動程序及措施工作措施》、《北海市災情管理應急管理制度》、《北海市減災辦工作職責》、《北海市北海市救災應急工作流程圖》等,并上墻,規(guī)范了自然災害應急管理工作。三是根據《北海市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和災情發(fā)生情況,及時啟動應急救助預警。今年的第5、6、9、11、19、30號臺風我們分別啟動應急救助預警,每次時啟動應急救助預警,都按預警響應的工作要求,做好災害應急救助工作,全年及時緊急轉移安置救助災民萬人次,投入萬元、保障災民醫(yī)食住行。三是積極做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10月24日以市人民政府名義印發(fā)《 年北海市農村居民因災倒損住房恢復重建實施方案通知》(北政辦[20__]203號),全市倒房重建任務是130戶、292間。截止 年11月27日,已全部動工興建,竣工75戶166間,還有55戶正在建設中,按要求一定要在 年春節(jié)前全部完工,確保受災群眾安全過冬。四是做好 年- 年度冬春困難群眾救助工作。全年爭取自治區(qū)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資金1187萬元,全市冬春需要政府救濟人口99237人,已救濟人數97416人,已發(fā)放現金補貼萬元,已發(fā)放糧食噸,已救助糧食人數62354人,已發(fā)放衣被42594套/床,已救助衣被人數41701人,已投入冬春救助資金萬元。同時做好20__- 年冬令春荒受災群眾生活救助工作。及時制訂印發(fā)《 年- 年北海市冬令春荒受災群眾生活救助實施方案》(北民辦[20__]110號),共向自治區(qū)申請20__- 年冬令春荒期間災民生活救助資金萬元,解決我市今冬明春期間我市需生活救助的73508人的生活。四、加強防災減災科普宣傳工作,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提高防災減災意識。以國家防災減災日為契機,市減災委辦公室印發(fā)《關于開展防災減災日宣傳周活動的通知》,組織市減災委各成員單位在市北部灣廣場開展防災減災日宣傳周活動,出板報30多板,橫幅50多條,傳單50000份開展有獎問答競賽等宣傳活動,同時充分發(fā)揮各成員單位和電視、電臺、網絡、報紙等宣傳媒體的宣傳作用,廣泛深入宣傳防災減災的目的意義和有關常識,進一步增強了全市軍民的防災減災意識,為做好我市防災減災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五、加強救災應急裝備建設和物資儲備工作。一是加強救災裝備建設。配置應急用的電源、手提電腦、照相機、傳真機、應急燈、應急包、安全帽、冬帽、防寒服、多功能口哨、信號棒、救生衣、迷彩服、水壺、登山鞋、雨衣、雨靴、遠光手電筒、衣柜、錄音筆、床等一批。二是加強救災儲備倉庫建設。完成500平方米的市本級救災倉庫和平方米合浦縣備災倉庫的建設任務。鐵山港平方米的儲備倉庫正在籌建中,已完成30%。三是做好救災物資儲備工作。儲備蚊帳655張、衣被1404套/床等一批物資放置于市救災倉庫內。 年12月17日篇三:自然災害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總結小磨高速公路第五駐地辦自然災害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總結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公司文件精神,樹立安全為重重之重的原則,落實排查任務。做到目標明確、任務具體、責任到人,確保安全隱患早發(fā)現、能發(fā)現、早治理、嚴治理。做好自然災害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防范自然災害加強安全生產。我們小磨第五駐地辦認真貫徹執(zhí)行云南省公路工程監(jiān)理咨詢公司有關自然災害安全管理的文件精神,認真組織我駐地辦開展對相關文件及工作要求的學習,深刻領會文件精神與工作指示,開展相關安全工作。駐地辦立即成立以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柴正森為組長的自然災害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自然災害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和檢查,進一步加強自然災害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明確各級人員安全職責及工作分工。各工作人員認真履行職責,落實公司文件精神。我駐地辦逐級落實崗位責任制,周密部署,制定各項安全自然災害應急方案,加強對易發(fā)生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生產、生活區(qū)域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安全風險分析和評估,制訂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確保生產、生活區(qū)域安全。我駐地辦以自然災害防治為重點,全面開展工程項目隱患排渣治理。立即對重點監(jiān)控項目開展自然災害防治專項安全檢查,立即組織開展自然災害隱患自查自改工作,確保工程安全有序的施工。全面排查駐地辦管轄項目生產、辦公、生活營地及人員密集場所是否進行了安全評估,是否存在泥石流、洪水、滑坡、崩塌、落石等自然災害隱患,消防措施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全面排查項目施工單位腳手架、高邊坡、隧道工程等危險性較大的施工作業(yè)是否制訂專項安全技術措施,措施是否報批,是否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安全技術措施是否落實。全面排查駐地辦交通車輛的車況是否完好,配置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否存在無證駕駛、疲勞駕駛、違章載人等違法違規(guī)現象,施工進場道路是否完好,施工便道交通標示是否齊全,現場道路安全警示、防護設施等是否齊全有效。全面排查施工機械、尤其是特種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檢驗、使用情況是否嚴格按照規(guī)章、規(guī)定和操作手冊使用。全面排查施工現場安全標志、標識等是否齊全,安全通道是否暢通,安全防護設施和個人勞動防護用品是否有效。全面排查各類事故,特別是自然災害的預警、預報、避險、逃生及應急預案和防災的宣傳、培訓、演練是否落實到位。我駐地辦立即對小磨高速公路TJ13、TJ14、TJ15合同段進行了專項安全檢查,并要求小磨高速公路TJ13、TJ14、TJ15合同段進行專項自查自改工作。重點檢查了小磨高速公路TJ13、TJ14、TJ15合同段的管理制度建立及執(zhí)行情況;監(jiān)督、檢查及考核情況;安全費用投入情況;技術管理、指導及措施落實情況;安全教育培訓情況;駐地安全管理情況;備案及信息報送情況;總結材料經項目部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簽字確認,上報我駐地辦。加強對小磨高速公路TJ13、TJ14、TJ15合同段的管理,系統(tǒng)性的分析和研究在小磨高速公路TJ13、TJ14、TJ15合同段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各建設項目要加強在資質審查、能力評估、合同簽訂、人員構成、成本控制、安全質量等方面的綜合管理和控制,不斷提升綜合管理能力。強化施工現場項目部對施工作業(yè)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強化項目部現場安全投入,統(tǒng)一檢查和評價,嚴格獎懲,切實將各項安全管理要求落實到位。我駐地辦認真學習及執(zhí)行公司關于防治自然災害相應措施;建立自然災害檢測預警機制,加強有關自然災害的應急宣傳、培訓及演練;進一步完善預防自然災害施工管理及技術保障;檢查汛期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警示標志配備,排查與治理生活營區(qū)及施工現場自然災害隱患??偨Y單位:小磨第五駐地辦自然災害自檢自查總結施工現場安全警示標語施工現場安全臨邊防護施工現場安全值班室洞口安全第七章自然災害風險評估自然災害風險評估概念概念1:自然災害風險評價是指通過風險分析的手段或觀察外表法,對尚未發(fā)生的自然災害之致災因子強度、受災程度等進行評定和估計,是風險分析技術在自然災害學中的應用。概念2:自然災害風險評估是對災害風險區(qū)不同強度災害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進行定量和評估自然災害風險評估步驟現在國際上普遍采用的風險評估程序還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研究委員會于1983年公布的“聯邦政府的風險評估”報告中制定的四個步驟(下圖)圖:風險評估的程序安全風險評估健康風險評估生態(tài)/環(huán)境風險評估1、風險辨識(hazardidentification)物質、設備、過程,如財產目錄、大小、位置,初始事件(設備錯誤使用、人類的錯誤、限制失敗等)1、數據分析/風險辨識(Dataanalysis/hazardidentification)某地區(qū)化學、物理、生物劑的數量與密度;所關心的化學品的選擇1、問題規(guī)范化(Problemformulation)所研究范圍內受到威脅的種群的調查2、原因的概率/頻率估計(Probability/frequencyestimationofcauses)源自內部原因與外部原因的各初始事件的概率分布2、暴露評估(E_posureassessment)路線,包括敏感子群、暴露比率及時間在內的潛在接受者2、 暴露評估(E_posureassessment)路線,接受者的數量,特別是珍惜的受保護的種群;暴露點的集中性3、 后果分析(Consequenceanalysis)有害影響的性質、程度與概率3、劑量-反應評估(Dose-responseorto_icityassessment)劑量與有害影響之間的關系3、 毒性影響評估(To_icityeffectsassessment)水生、陸生及微生物測試4、 風險評價(Riskevaluation)將概率與后果綜合起來得到安全風險的定量表達4、風險評價(Riskcharacterization)將劑量與暴露數據綜合起來得到健康風險的定量或定性的表達4、風險評價(Riskcharacterization)將場地調查、毒性與暴露數據綜合起來以評價重要的生態(tài)風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