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懷古詩鑒賞課件講義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96f1d48f4afc7f13aca8bd2efaeec8/4696f1d48f4afc7f13aca8bd2efaeec81.gif)
![詠史懷古詩鑒賞課件講義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96f1d48f4afc7f13aca8bd2efaeec8/4696f1d48f4afc7f13aca8bd2efaeec82.gif)
![詠史懷古詩鑒賞課件講義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96f1d48f4afc7f13aca8bd2efaeec8/4696f1d48f4afc7f13aca8bd2efaeec83.gif)
![詠史懷古詩鑒賞課件講義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96f1d48f4afc7f13aca8bd2efaeec8/4696f1d48f4afc7f13aca8bd2efaeec84.gif)
![詠史懷古詩鑒賞課件講義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96f1d48f4afc7f13aca8bd2efaeec8/4696f1d48f4afc7f13aca8bd2efaeec8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千古興亡多少事,嘆人嘆己嘆人生
——詠史懷古詩鑒賞詠史懷古詩的源流:詠史懷古詩的產(chǎn)生源遠流長。詩騷中已見一些關(guān)于詠史懷古的內(nèi)容,但與真正的詠史懷古詩還有差別。A、班固的《詠史》,被認為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義上的詠史詩。此詩寫的是漢文帝時期緹縈舍身救父的故事,在寫法上,“隱括本傳,不加藻飾”,以敘述本事為主,末二句是作者的議論,整首詩寫得“質(zhì)木無文”。B、左思《詠史》八首,真正實現(xiàn)了“詩”與“史”的結(jié)合,使得史事的敘述和詠懷較好地結(jié)合在一起,使詠史詩體格一新。唐代詠史懷古詩論析:⑴初唐詠史懷古詩:以史為鑒,詠寫故去朝代的興亡,以告誡當世君主,成為初唐詠史懷古詩的一個重要主題。此類詩作多隱括史事,興寄的成分較少。此外,借史來抒發(fā)建功立業(yè)的懷抱,也是初唐詠史詩的一大主題。最具代表的是陳子昂《薊丘覽古》七首中的《燕昭王》和《登幽州臺歌》。⑵盛唐詠史懷古詩:盛唐詠史懷古詩寄托了詩人們對功名的熱望,表現(xiàn)他們積極進取的熱切心態(tài)。如王維《西施詠》《夷門歌》,李白《古風》其十、《登金陵鳳凰臺》,即此類。杜甫的詠史詩借詠史抒發(fā)自己對社會的感慨。如《蜀相》《八陣圖》等。⑶中唐詠史懷古詩:中唐是詠史懷古詩的繁榮期,不但出現(xiàn)大量作家作品,而且總體水平較高。此時的詩歌多吊古傷今,借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懷詠,或?qū)v史古跡的憑吊,針砭時弊,寄托懷抱。劉禹錫是此時詠史詩人之冠?!稙跻孪铩贰段魅綉压拧范伎胺Q傳世名作。⑷晚唐詠史懷古詩晚唐詠史懷古詩尤為發(fā)達,由于政治危機的加劇和末世的逐漸到來,追憶與感傷成為此時詠史懷古詩的主要內(nèi)容。李商隱與杜牧是晚唐成就最高的兩位詩人,李詩主要有《詠史》《楚吟》《過楚宮》《吳宮》《漢宮》《隋宮》《馬嵬》等;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三首》《題烏江亭》《題木蘭廟》《赤壁》等是此時名作。宋代詠史懷古詞論析:詠史懷古也是宋詞中的重要內(nèi)容。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感慨于六朝興衰,并轉(zhuǎn)入對現(xiàn)實的憂慮。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借詠懷周瑜來抒發(fā)自己的人生感慨。賀鑄《將進酒》(城下路)諷刺名利之徒,寓托胸臆。周邦彥《西河·金陵懷古》蘊涵著濃郁的歷史滄桑感,在寫作上善于化用前人詩句。南宋詠史懷古詞多借古說今,抒發(fā)北伐抗金的志向,風格慷慨悲壯。如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橋》等詞作將詠史與抒懷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劉過的《六州歌頭》(鎮(zhèn)長淮)以揚州的興衰痛陳金兵的罪行與南宋統(tǒng)治者偏安思想。詠史懷古詩的主題歸納懷古詩常觸及詩人心靈的最深處,具有很高的鑒賞價值。近年來高考也常涉及此類詩歌。而懷古詩的結(jié)構(gòu)一般是臨古地,思古人,憶其事,抒己志。臨古地——A.前代的都城:咸陽、長安、金陵、姑蘇、洛陽、汴京B.發(fā)生過重大事件的地點:驪山、赤壁、新亭、隋堤、馬嵬、華清宮、汴河C.歷代帝王與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廟:湘妃祠、烏江亭、陳琳墓、李白墳D.特定的歷史朝代:六朝、吳國、隋代、安史之亂、南唐后蜀等。㈠懷人傷己1.對比失落型
蘇武廟溫庭筠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芒然。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厝諛桥_非甲帳①,去時冠劍是丁年②。茂陵不見封侯?、郏障蚯锊奘糯??!咀ⅰ竣偌讕ぃ骸稘h武故事》載: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錯雜天下珍寶為甲帳,其次為乙?guī)?。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帳”意指漢武帝已死。②丁年,壯年。③茂陵:漢武帝的陵墓;封侯:蘇武持節(jié)歸來,漢宣帝賜他爵關(guān)內(nèi)侯,食邑三百戶。這是一首吊古詩,是詩人瞻仰蘇武廟時所寫。詩人見到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抒發(fā)了什么思想感情?本詩“見”是發(fā)端,而后全是想象,追思歷史。抒發(fā)了對蘇武的崇敬之情和世事變遷的悵惘之情。
詩人見到了蘇武廟的古祠高樹。先是想到了蘇武“魂銷漢使前”的故事,想象當年蘇武驟然見漢使的情景,將其羈留匈奴十九年的種種難以言狀的情感,盡寫入“消魂”二字。頷聯(lián)繼而追思蘇武當年,用工整的句子繪成了兩幅畫面:一是望雁思歸圖,二是荒塞牧歸圖,概寫了蘇武幽禁在異域的漫長歲月。頸聯(lián)想到蘇武歸來,宮殿樓臺已非,人亦早已衰老。尾聯(lián)遙想蘇武歸來后哭悼武帝。過陳琳墓
溫庭筠
曾于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
詞客有靈應(yīng)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
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暮云。
莫怪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
這是首詠懷古跡之作。表面上是憑吊古人,實際上是自抒身世遭遇之感。陳琳是漢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擅長章表書記。初為大將軍何進主簿,曾向何進獻計誅滅宦官,不被采納;后避難冀州,袁紹讓他典文章,曾為其起草討伐曹操的檄文;袁紹敗滅后,歸附曹操,操不計前嫌,予以重用,軍國書檄,多出其手。陳琳墓在今江蘇邳縣,這首詩就是憑吊陳琳墓有感而作。全詩貫串著詩人自己和陳琳之間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際遇的對比,即霸才無主和霸才有主的對比,青史垂名和書劍飄零的對比,文采斐然,寄托遙深。2.同病相憐型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體現(xiàn)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關(guān)照自我,抒發(fā)自己渴望建功立業(yè)或懷才不遇的感傷。(懷古傷己)如李商隱《賈生》寫漢文帝宣室召見賈誼,傾談神鬼不談治國之策,實則借賈誼來寫自己的同樣的遭遇,抒發(fā)并強化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㈡懷古傷今1.昔盛今衰型
憶昔韋莊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秋月滿樓。銀燭樹前長似晝,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號莫愁。今日亂離俱是夢,夕陽唯見水東流。[注][1]西園公子:曹魏時,曹丕、曹植為公子時曾居“西園”,在此夜宴文士。[2]無忌:戰(zhàn)國時魏國公子信陵君的名字。[3]莫愁:相傳是南國一善歌少女的名字。樂府詩《莫愁樂》云:“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石城即今南京。(1)這首詩巧用典故,語涉雙關(guān),以頸聯(lián)(五、六兩句)為例,就其中一種手法做簡要分析,(3分)詩人把諷喻唐末王孫貴族生活奢靡之意寄寓在曹丕和信陵君這些歷史上值得稱道的風流人物身上,這是用典;詩人用傳說中善歌少女的名字,諷喻浮華女子不解國事艱難,深寓“隔江猶唱后庭花”的沉痛,也是用典。詩人不把“無忌”作專名看,取其“無所顧忌”“肆無忌憚”之意,這是雙關(guān);詩人言愁卻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意在反諷,這也是雙關(guān)。(2)“夕陽唯見水東流”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3分)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抒發(fā)了對唐王朝頹勢難挽,行將覆滅的悲傷。(從作者個人角度回答,抒發(fā)了身世滄桑之痛,亦可。)2.物是人非型臺城韋莊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這是一首憑吊六朝古跡的詩。詩的首句寫金陵雨景,渲染氛圍;二句寫六朝往事如夢,臺城早已破?。蝗⑺木鋵戯L景依舊,人世滄桑。觸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傷今。語言含蓄蘊藉,情緒無限感傷。㈢理性反思⒈借古諷今,別有寄托:
王安石金陵懷古詞《桂枝香》: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緒。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上片以“登臨送目”四字領(lǐng)起,層層表現(xiàn)了“故國晚秋”中江山風物的勝概。下片則以“念往昔、繁華競逐”一句轉(zhuǎn)入懷古,感嘆六朝皆因荒樂而相繼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便寓警世傷時之意,實際上是借歷史警誡當朝統(tǒng)治者不要一味貪圖享受而重蹈歷史之覆轍。2.理性分析,獨抒機杼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首詩作變換視角,譏諷周瑜成功的僥幸。詩的開頭二句,借物起興,慨嘆前朝人物事跡,后二句議論:赤壁大戰(zhàn),周瑜火攻,倘無東風,東吳早滅,二喬將被虜去,歷史就要改觀。詩的構(gòu)思極為精巧,議論新穎獨特,發(fā)人所未發(fā),一反眾口一辭的論調(diào)而又不悖情理,使人耳目一新。鑒賞方法指要首先,弄清史實,疏通文意。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闌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yīng)羞見,劉郎才氣??上Я髂?,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辛棄疾填詞喜歡用典,不懂得典故及其用意就看不懂辛詞。詞中張翰、劉備的典故和桓溫的話各表現(xiàn)了什么?
以張翰、劉備兩個典故表達自己不想追求閑適生活,只想建功的崇高理想。以桓溫的話抒發(fā)了英雄失意,年華虛擲的的痛苦。
其次,要領(lǐng)悟感情元張養(yǎng)浩的小令《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全詞開篇寫景,中間抒情,寄寓著作者的傷心痛惜之情,興廢、盛衰之慨。末尾二句,以短小精悍的反對兼同對,極有力地高度概括了封建社會的本質(zhì),充分表現(xiàn)了作者愛民如子的崇高精神。作者行進在潼關(guān)路上,聯(lián)想起關(guān)中災(zāi)民流離失所,餓殍遍地的凄慘景狀,不由地吟出了這兩句結(jié)論性的詩句,短短八字,概括出了歷代王朝更替的普遍規(guī)律,力敵千鈞,內(nèi)涵豐富,感情悲憤,全面地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者為了私利而坑苦百姓的罪惡,精譬警策,振聾發(fā)聵,閃耀著高度人民性的光彩。因此,這首小令名為“懷古”,實為“傷今”,表現(xiàn)了詞人為百姓吶喊的勇敢精神,富有戰(zhàn)斗性和現(xiàn)實性。再次,分析技巧,體察詩心。
越中攬古李白越王勾踐滅吳歸,戰(zhàn)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至今只有鷓鴣飛。
將昔時的繁盛和今日的凄涼,通過具體的景物,作了鮮明的對比,寫人事的變化,盛衰的無常。實戰(zhàn)演練
江城子五代歐陽炯
晚日金陵異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沼泄锰K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注]姑蘇臺:吳王夫差與寵妃西施長夜作樂之地,原址在蘇州市西南姑蘇山上。
這首詞明寫眼前實景,暗寓歷史滄桑。詞中“水無情”、“空有姑蘇臺上月”兩句含有深意。試結(jié)合全詩加以賞析。
“水無情”明寫落日余輝中金陵城外長江浩蕩東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歷史無情地淘汰,他們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復(fù)返?!翱沼小泵鲗懥比A已去,只剩月亮高掛,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轍之意。2.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回答問題。
汴河曲[唐]李益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汴河懷古[唐]皮日休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低年級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第二節(jié)《人口》聽課評課記錄及優(yōu)化訓練答案
- 蘇州蘇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三單元《分數(shù)應(yīng)用題(1)》聽評課記錄
- 聽評課記錄六年級語文
- 新版華東師大版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16.2.2分式的加減分式的加減-同分母分式加減》聽評課記錄16
-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100道口算題
- 蘇科版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2.2有理數(shù)與無理數(shù)》聽評課記錄
- 北師大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1.2《理解情緒》聽課評課記錄
- 八年級歷史人教版下冊聽課評課記錄:第9課 對外開放
- 校企共建培訓中心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
- 第五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024年形勢與政策
-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
- 2024年貴州公務(wù)員考試申論試題(B卷)
- 三年級(下冊)西師版數(shù)學全冊重點知識點
- 期末練習卷(試題)-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滬教版
- 2025年公務(wù)員考試申論試題與參考答案
- 抑郁癥課件教學課件
- 關(guān)于消防安全評估設(shè)備操作說明詳解
- 2025年高考作文專練(25道真題+審題立意+范文)- 2025年高考語文作文備考總復(fù)習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要點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