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來的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_第1頁
50年來的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_第2頁
50年來的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_第3頁
50年來的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_第4頁
50年來的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0年來的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年以來,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也經過了艱難曲折的歷程。在1966年之前的17年中,它隨著社會主義經濟和文化建設的全面展開而快速發(fā)展起來;在1967―1976年之間的10年中,它受“文化大革命”的影響而被嚴重挫傷;1977年之后,特別是在1979年之后的20年中,它在對外開放、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高潮的帶動下日益走向繁榮,且成為近代史研究的一個重要突破口?;仡欉@50年來近代經濟史研究的發(fā)展過程,既有可喜的成果,也存在著尚待努力的地方;既有寶貴的經驗,又有深刻的教訓。

中國近代經濟史作為學術研究的專門學科,它的起始可以追溯到本世紀初。它隨著本世紀前50年的帝國主義經濟侵略的加劇,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和反帝、革命運動的進程而逐漸產生和發(fā)展起來,并產生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近代經濟史學。在舊中國的近50年中,共出版各種有關著作和資料約524種。提出了近代經濟史學的基本概念,初步明確了經濟史研究的意義、對象和任務。研究的領域已程度不同地涉及到帝國主義經濟侵華史、中國工商行會團體史、生產合作史、度量衡史、森林史、農村經濟史、人口經濟史、工人生活狀況史、社會經濟結構史、國民所得問題、戰(zhàn)時淪陷區(qū)經濟問題、官僚資本問題等。而且出現了具有中國近代經濟通史性質的著作。有些論著有較高的學術水平,有的至今仍無出其右者。但是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的迅速發(fā)展和全面繁榮,還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后才出現的。

一、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次繁榮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后,中國近代經濟史學科與整個歷史學科一起進入了以馬克思主義為主導的新時代,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完整系統(tǒng)的學科體系,呈現出一個新發(fā)展的高潮。

學科發(fā)展的基本狀況

第一,在黨和政府的倡導下,科研、工商管理和教育部門共同努力,開始有計劃地進行中國近代經濟史的學科建設和學術研究。1953年,由中央政府組織成立的中國歷史問題研究委員會決定編輯出版一套中國近代經濟史資料書,由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具體負責。1960年,毛澤東指出:“很有必要寫出一部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史”。同年,周恩來親自把這一編寫任務交給了當時在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的許滌新。(1)這兩項倡導性部署,有力地促成了以中科院經濟研究所、中央和地方的工商行政管理機構、大學的有關教學和研究機構為核心的三支主力研究隊伍,極大地推動了本學科的建設和學術研究。

中科院經濟研究所經濟史組從1954年起,由嚴中平負責著手主編“中國近代經濟史參考資料叢刊”,1966年之前先后編輯出版了《中國近代經濟史統(tǒng)計資料選輯》,以及工業(yè)、農業(yè)、手工業(yè)、外貿、鐵路、外債、公債等專題資料。并在編輯這些資料的同時開始了各項專題研究,很快成為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的核心力量。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從1958年起,與中科院經濟研究所合作,組織上海、青島、哈爾濱等城市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開展“中國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史料叢刊”的編輯工作,到1966年時已出版了5種史料。并從1960年起開始著手《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史》的編寫工作

其他有關的科研、教學和管理機構,也開始進行本學科的研究和教學工作,編輯出版了一些資料和教科書,有的大專院校開設了中國近代經濟史的課程。如上海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王持編輯的“上海資本主義典型企業(yè)史料”已出版4種;對外貿易部海關總署研究室編輯出版了“帝國主義與中國海關”資料15冊。一些大學的有關系所和個人也越來越多地進入研究近代經濟史的行列,編輯和撰寫了一些頗有學術價值的資料和論著。

第二,增強了學科建設意識,明確了學科概念。有些學者指出廠加強近代經濟史研究對深化經濟學和歷史學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嚴中平撰文指出:近代經濟史是政治史、軍事史、文化史等專史和通史的基礎.但是這一學科的研究無論在經濟學研究中還是近代史研究中都是薄弱環(huán)節(jié),如果再不加強這一薄弱環(huán)節(jié),其他專史和通史都很難深入前進了。(2)有些學者討論了國民經濟史的研究對象和方法,及其與政治經濟學、歷史學的關系。如孫健提出;國民經濟史的研究對象主要為國家生產關系演變的規(guī)律,雖然要研究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相互作用,但其范疇不包括生產力,它與政治經濟學及歷史學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3)其他學者也就經濟史的學科概念發(fā)表了看法,雖然觀點有所不同,但是都有這樣的一個基本共識:中國近代經濟史是一門運用歷史學和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以生產關系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中國近代社會經濟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的,介于歷史學和經濟學之間的邊緣學科。

第三,取得了相當豐碩的研究成果。17年中,出版專著61種、資料38種,發(fā)表論文570余篇。重要的著作有:吳杰的《中國近代國民經濟史》、尚鉞的《中國資本主義關系發(fā)生及演變的初步研究》、欽本立的《美帝經濟侵華史》、吳承明的《帝國主義在舊中國的投資》、傅筑夫和谷書堂的《中國原始資本積累問題》、張郁蘭的《中國銀行業(yè)發(fā)展史》、楊培新的《舊中國的通貨膨脹》等。研究成果的內容結構,形成了兩個研究重點。一是突出了揭露列強經濟侵華,出版有關的著作和資料書14種,發(fā)表論文78篇,均占總數的14%左右;二是興起了研究資本主義經濟的熱潮,出版有關著作和資料書56種,發(fā)表論文220余篇,分別占總數的56%和40%左右。研究的領域,除了對舊有領域作更加全面深入的探討之外,還有不少新的開拓,有關資本原始積累、民族市場、民族資產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農產品商品化、新民主主義經濟、少數民族經濟,以及太平天國、戊戌維新、辛亥革命對經濟發(fā)展的影響等課題,幾乎都是這一階段才有較多研究的,并取得了程度不等的成果。

討論的主要問題

在這17年中,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開辟了不少新的領域,并展開了不同觀點的熱烈討論,推進了各相關問題的研究。

第一,中國原始資本積累問題。這一討論發(fā)生于1956―1965年間。多數論者認為中國有原始資本積累的過程。鴉片戰(zhàn)爭后,有一部分破產的農民和手工業(yè)者流入新式工業(yè);政府和官僚把一部分搜刮來的財富投資于工業(yè);特別是一些買辦和商人的資本轉向工業(yè)投資;外資入侵也造成了中國的商品和勞動力市場。其特點是:有外資的參與;對小生產者的剝奪特別殘酷;速度慢而不充分,規(guī)模大而數額少;原始積累和資本積累交叉并進。少數論者認為沒有原始積累過程。因為農民和手工業(yè)者處于被壓迫和破產的境地,不可能進行原始積累;官僚、地主、商人的貨幣財富絕大部分用于購買土地、從事商業(yè)和商利貸投機,即便有少數投入民族工業(yè),也只是資本的轉化和積累,不屬于原始積累;政府則因其壓制民族工業(yè),不能充作原始積累的工具。另有論者提出,中國原始資本積累經過了兩個階段。鴉片戰(zhàn)爭之前為第一階段,它與資本主義萌芽同時開始于16世紀中葉,其特點是民族的、自發(fā)的、零散的和迂回曲折的。鴉片戰(zhàn)爭之后為第二階段,其基個特點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4)

第二,民族市場問題。對這一問題的討論,主要是在1961-1963年間,討論的焦點是民族市場的形成與否,及其形成的時間和性質。多數論者認為近代中國已形成民族市場,但對形成的時間和發(fā)展的過程有不同的意見。有的認為,自明代中葉以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全國統(tǒng)一的民族市場已逐漸形成;有的認為1840年以后民族市場逐步形成;有的提出19世紀末開始形成,到20世紀20年代后有較大的發(fā)展;他們還指出,這種民族市場雖然帶有半殖民地性,但是不能由此否定它的存在。也有少數論者認為,中國始終沒有形成民族市場,只在1840年后出現了半殖民地性的國內市場,而且由于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貨幣和物價的不統(tǒng)一、帝國主義的爭奪和軍閥戰(zhàn)爭,使國內市場處于分裂的狀態(tài)。(5)

第三,洋務運動與中國資本主義問題。這一討論是由姜鐸的文章引發(fā)的,他在1961年底和1962年初先后發(fā)表3篇文章,重點強調了洋務企業(yè)因仿效西方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而具有的對民族資本的刺激和促進作用。并認為“官督商辦”、“官商合辦”制度,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是資本主義初期發(fā)生階段所必經的過程,有利于民族資本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并與外國資本存在著明顯的矛盾。(6)

姜鐸的文章很快引來了不同觀點的商榷。如牟安世指出,洋務企業(yè)只是進行了技術改革,沒有改變封建的生產關系,因此不能說是仿效西方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官督商辦制度不僅阻礙了民族資本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并且是封建買辦官僚侵吞民族資本的一個有力工具。邵循正認為,洋務企業(yè)的官僚資本主義色彩是很清楚的,洋務運動庇護的主要是買辦化官僚集團,其次是民族資產階級上層,中下層得不到什么庇護。張國輝認為,官督商辦制度是洋務派官僚與買辦相結合的形式,其實質是官僚買辦集團對近代企業(yè)的壟斷和分肥,形成早期的官僚資產階級。(7)

還有第三種觀點。如夏東元認為,洋務軍用工業(yè)雖然向官僚買辦型發(fā)展,但已具有相當程度的資本主義性質。李運遠和汪敬虞認為,洋務派創(chuàng)辦各類企業(yè)的過程,并不單純是官僚資本的形成過程,而需要注意到它的分化。中國民族資本近代工業(yè)的產生道路和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純粹商辦的是一種,由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而轉化的是另一種,且更為主要,更占優(yōu)勢。(8)

第四,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問題。這一討論集中于考察近代機器工業(yè)的產生與資本主義萌芽和外國資本的關系。一種觀點認為,資本主義工業(yè)的產生與資本主義萌芽基本上沒有關系。鴉片戰(zhàn)爭后,工場手工業(yè)遭到嚴重摧殘,很少能向機器工業(yè)過渡,近代機器工業(yè)不是資本主義萌芽的延續(xù),而是在外國資本的刺激下,依靠封建國家的權力和官僚、商人、買辦的投資創(chuàng)辦起來的。(9)

另一種觀點認為,兩者有著比較密切的聯(lián)系。18―19世紀中國城市小手工業(yè)已很發(fā)達,許多地區(qū)已存在民營和官營的手工業(yè)工場。前者為民族資本近代工業(yè)準備了一定的條件;后者雖具有純粹的封建性,但對19世紀后半葉近代工業(yè)的發(fā)生有著重要的作用。它們或繼續(xù)存在,并逐步發(fā)展成為近代工業(yè);或在洋貨的競爭下轉產;或雖被迫停閉,但其資金、技術和工人流向其他近代工業(yè)。因此,外資入侵不能切斷資本主義萌芽與近代工業(yè)的聯(lián)系,工場手工業(yè)是近代工業(yè)形成的重要途徑。(10)

第三種觀點認為,兩者之間的關系既不是很密切,也不是沒有。一些大工業(yè)基本上都是直接采用機器生產的,但多數行業(yè)經過了工場手工業(yè)階段,有的還長期停留在這個階段上。從企業(yè)家數上來說,近代中國的資本主義工業(yè)有80%是工場手工業(yè)。外資雖不能完全切斷它們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但使萌芽不能獨立發(fā)展。中國社會經濟的基礎及其在外國侵略下的變化,是產生中國近代工業(yè)的第一位原因。(11)

第五,民族資產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的問題。民族資產階級的研究所涉及的,一是關于形成的時間,有19世紀70年代形成說和1895年前后形成說兩種觀點,他們都是通過考察民族資本的企業(yè)和投資者的數量而提出,后一種觀點還以戊戌變法為據認定民族資產階級已形成為一個獨立的階級。二是關于分層,有關研究都認為民族資產階級有上、中、下三層之分。(12)

買辦資產階級的研究,一是把它的產生發(fā)展的過程,分為1912年之前的初步形成和發(fā)展階段;1912―1927年的發(fā)展階段;1927―1949年的發(fā)展為官僚資產階級階段。二是把它的性質和作用定為完全依附于外資的反動階級,代表中國最反動的生產關系,阻礙和破壞了生產力的發(fā)展;但也有學者認為它與民族資產階級有若干共性,有相互轉化的可能。三是認為它是外資侵華的重要合伙者和支持者。(13)

一種值得注意的傾向

由上可見,在這17年中,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和明顯的進展,但是也存在著一種隱患,這就是不能很好地貫徹“雙百”方針,不能正確地理解學術研究為現實服務的精神,使學術研究過多地受現實政治的影響,存在著從某些政治原則出發(fā)作簡單邏輯推理的現象。

在關于在華外資的研究中,為了適應當時國際反帝斗爭的需要,在較多地注重外資的經濟侵略性和資本主義剝削的反動性的研究時,忽視了探討外資輸入對近代中國社會經濟變化的客觀作用,不注意研究中外資本之間的正常經貿關系。

在關于中國原始資本積累問題的討論中,有些論者簡單地從毛澤東提出的“沒有外國資本主義的影響,中國也將緩慢地發(fā)展到資本主義社會”的理論原則出發(fā),對提出中國的原始資本積累過程主要發(fā)生在外資入侵之后觀點的學者進行批判,甚至加之以“美化帝國主義”的罪名。

在對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研究中,從為當時的階級斗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改造服務出發(fā),較多地批判其剝削工人、抵制無產階級革命的反動性和軟弱性,很少探討其在近代社會發(fā)展中的積極作用。對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狀況和水平,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落后性出發(fā),簡單地認定為“日趨沒落”,雖有短暫的發(fā)展也完全歸結于人民反帝斗爭和列強放松侵略的結果,很少從國際條件和國內社會制度、經濟機制的變革等方面進行分析。

在關于近代中國政府對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作用的研究中,存在著從政府的政治性質出發(fā)而完全否定的現象。如對洋務運動的研究,有些論者從階級斗爭和清政府的封建性、反動性出發(fā),認為它只是一次清政府挽救封建統(tǒng)治地位的運動,是一次反動的賣國運動,不僅不是為了發(fā)展資本主義,而且阻礙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生發(fā)展,毫無進步可言。又如對晚清和民國政府所制定的經濟政策,也往往從政府的反動性和封建性出發(fā),不是作簡單的否定,就是以“徒具形式”論之。

指出上述這些傾向,并不是說近代經濟史研究不需要為現實社會服務,也不是說這些研究的成果都是不正確的,而是意在總結經驗教訓。這些傾向的出現,從總體上說是時代所造成的,雖然難以避免,但應該引以為鑒。從研究方法上來說,帶有教條主義的色彩,缺乏實事求是的精神,用階級性、政治性、階級斗爭、政治斗爭的價值判別標準來衡量經濟的落后或先進、衰退或發(fā)展,甚至取代經濟標準和經濟法則。從學術方向上來說,是沒有很好貫徹雙百方針的反映,為了迎合形勢,論述畸輕畸重,尊己抑彼,對持不同研究視角和不同學術觀點者,不能以民主平等的學術討論方式對待之,更不能以開拓進取的精神鼓勵之。這些傾向,到“文化大革命”時被利用、發(fā)揮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對本學科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二、嚴重挫折階段

正當本學科在已取得豐碩成果的基礎上即將進入全面發(fā)展的時候,“文化大革命”爆發(fā)了。當時,極左路線猖獗,搞經濟建設被視為“修正主義”;“影射史學”橫行,儒法斗爭史和階級斗爭史代替了整個史學。在這種背景下,以中國近代經濟發(fā)展過程為主要研究對象的近代經濟史當然要被打入冷宮,上一階段已經開始的所有研究計劃都被迫中止,新的研究課題更無從著手,本學科的研究幾乎處于完全停止的狀態(tài)。

就研究成果而言,在這10年中,只有l(wèi)本書和9篇文章問世,數量之少令人難以置信。如果再仔細看一看這些有幸出世的書和文章的內容,更顯示出極左路線對本學科的摧殘。這1本書就是1975年由上海人民出版出版的《江南造船廠史》,它的內容,主要是通過敘述該廠工人的反帝反封建斗爭史實,反映近代中國無產階級如何鍛煉成長為最革命、最有覺悟的階級。它的出版過程更顯示了極左路線對學術研究的影響,該書原是1964年完成的《江南造船廠廠史》書稿中的一部分,因當時政治形勢的需要將這部分抽出來經加工后先行出版,并在書中污蔑和攻擊劉少奇,而有關該廠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過程的部分均被刪除,直到1983年,原書稿才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發(fā)表的9篇文章中,有3篇是關于太平天國的圣庫制度和江蘇、安徽農村的階級和土地關系的;2篇是關于工人階級的;2篇是關于帝國主義經濟侵略和資本主義剝削的;2篇是配合中蘇邊界爭議而寫的關于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的經濟開發(fā)問題的。顯而易見,這些文章都只是由于對當時的階級斗爭和或國際斗爭有一定的可鑒之處才得以發(fā)表的。

就學術討論而言,這一階段已沒有真正的學術討論可言,而只有以極左面目出現的“批判”和“禁區(qū)”。如把洋務運動作為批判“洋奴哲學”的靶子,洋務運動和洋務派成了“祟洋媚外”和“洋奴”的同義語,無有敢持異議者,使洋務運動史幾成研究的“禁區(qū)”。

三、從反思走向全面繁榮階段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本學科的研究工作迅速恢復和發(fā)展起來。10年前已在研究而被迫中斷的項目從新著手進行,已完成而未能出版的論著和史料得到解放,新的研究工作也很快起步。特別是1978年底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受全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高潮的帶動,也由于歷史學和經濟學深入研究的需要,本學科的研究在繼承和反思以往研究的基礎上,深入研究舊課題,不斷開拓新領域,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進入了日益欣欣向榮的全面繁榮階段。

學科發(fā)展的基本狀況

第一,學科的意義和價值更加受到重視。隨著經濟建設高潮的興起和歷史學、經濟學、社會學研究的深入發(fā)展,近代經濟史學科更加受到重視。1981年,劉大年首先發(fā)表文章,指出加強近代經濟史研究對深入研究近代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國近代經濟史是整個近代史研究的基礎,如果要把歷史研究真正建立在唯物主義基礎上,就必須認真研究經濟史。因此,近代經濟史研究是當前深入研究近代史的最重要課題和突破口。1983年,經君健又從開展廣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角度指出了研究經濟史的重要性。1986年,嚴中平在中國經濟史學會成立大會的開幕詞中,在總結和反思本學科的研究經驗教訓后,提出本學科的目標和任務說:對內應發(fā)揮經濟史學的社會效應,對外要走上國際講壇,以我們的成果樹立我國經濟史學科在世界學術之林中的地位。(14)傅筑夫、丁日初、魏永理、張永東等學者,也先后就此發(fā)表了文章。他們所提出的有關加強近代經濟史研究的認識和觀點,得到了學術界廣泛認同和響應,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近代經濟史研究的發(fā)展。

第二,研究隊伍進一步增強。與近代經濟史受到重視相應,從事本學科教學和研究的隊伍逐漸擴大,構成益趨多元化。不少高等院校的歷史系和經濟系增開了近代經濟史課程,有的院校和研究所陸續(xù)開始招收本專業(yè)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這些經過專業(yè)訓練的新生力量陸續(xù)進入本學科的研究行列。同時,還有一批原來從事一般歷史學、經濟學、農林學、社會學,乃至自然科學研究的學者涉足本學科的研究;有些在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和地方志編寫機構工作的研究和編寫人員也陸續(xù)加入了本學科的研究、編寫和資料整理工作。全國政協(xié)文史資料編輯委員會,以及有些地方政協(xié)文史資料編輯委員會,也逐步開創(chuàng)了工商資料專輯的編寫工作。

本學科的學術團體組織也日益推廣。1983年的全國史學規(guī)劃會上成立了“中國近代經濟史叢書編輯委員會”,并開展了一些促進學科發(fā)展的工作。1986年12月中國經濟史學會成立,內中設有近代經濟史分會,13年來做了許多學術交流工作,對學術研究的發(fā)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地方性和專題性的學術團體也從80年代初開始陸續(xù)組建,至今許多省市成立了經濟史研究會之類的學術團體,專題性的學術團體亦多有設立。這些學術團體,有的通過舉行研討會開展學術交流活動,推進學術研究,有的則組織和進行了相關專題的實際研究工作。

第三,研究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在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帶動下,研究方法日益受到重視。如嚴中平、吳承明、彭澤益、張仲禮等不少學者,都撰文強調要改進研究方法,提出了要擴大視野,不能就中國論中國、就近代論近代、就經濟論經濟、就事論事;要采用經濟學和統(tǒng)計學的方法,進行定量分析、計量研究;要注意典型解剖,以點觀面。特別是吳承明對此貢獻最多,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見解,如關于應當如何運用經濟計量學、發(fā)展經濟學、中地理論、社會學、系統(tǒng)論等方法的意見,對改進經濟史研究方法很有啟發(fā)意義。劉佛丁對此也致力頗多,尤其重視采用各種計量經濟學的方法進行研究。(15)

在實際研究工作中,各種新的研究方法被日益廣泛地采用。除了上述有關學者所提出的各種新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運用之外,還有一些新的理論方法被采用,如現代化理論、法學、城市社會學、經濟社會學、經濟倫理學、市民社會理論、價格理論、房地產理論等。這些新理論方法的運用,對研究的視野擴大和角度創(chuàng)新,對分析的深化和合理化,都產生了程度不同的作用。

第四,研究領域不斷擴展。隨著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建設的逐步發(fā)展,研究方法的不斷創(chuàng)新,本學科的研究領域廣泛拓展,呈現出總體研究開拓新思路,專題研究日益多元化的趨向。如關于工業(yè)化問題、企業(yè)制度、企業(yè)集團、生產技術、房地產業(yè)、價格結構、消費結構、產業(yè)結構、市鎮(zhèn)經濟、農村經濟、城市經濟、區(qū)域經濟、國際收支、華僑投資、人口經濟、經濟社團、經濟政策、民國經濟、戰(zhàn)時經濟、革命根據地經濟、海關制度等以前幾近空白的領域,都已有了一定的研究。

以前有所研究的領域,又開辟了不少新的研究課題。如農業(yè)史研究中的農墾事業(yè)、經營地主、農業(yè)近代化;手工業(yè)史研究中的手工業(yè)與現代工業(yè)的互助關系;商業(yè)史研究中的商業(yè)行幫和商事習慣;金融史研究中的信托、保險、證券和交易所;交通史研究中的公路、航空和郵電;市場研究中的教材、城市、區(qū)域、全國、生產資料、勞動力、資本、技術、信息、房地產等市場;少數民族和邊疆經濟史研究中,不僅所涉及的民族和地區(qū)進一步擴大,而且開始探討發(fā)展模式的問題。

關于中外經濟關系、外國資本、官僚資本、買辦資本、資產階級、太平天國經濟、洋務企業(yè)、地主經濟等以前有較多研究的領域,不僅有進一步的深入研究,而且走出了片面和僵化的模式,向著系統(tǒng)全面和實事求是的方向前進。

第五,研究成果迅速增加,研究水平明顯提高。上述這些客觀和主觀條件的改變,有力地推動了本學科的研究,研究成果持續(xù)快速增加。1979-1998年的20年中,本學科共出版著作約700種,發(fā)表論文約6000篇。其中1985年之前的7年中,出版著作近140種,發(fā)表論文近1600篇,分別占這一階段總和的20%和27%,但其數量已大大超過前30年的總和,特別是論文數量超過了倍。1986年之后的13年,研究成果以更快的速度增加。

涌現了一批高水平的、開創(chuàng)性的優(yōu)秀著作。如50年代開始準備,80年代初著手寫作的,由嚴中平主編的《中國近代經濟史》2冊,由汪敬虞接替主編的該書1895―1927年卷3冊;50年代啟動的由許滌新和吳承明主編的《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史》3卷本,均從1985年起陸續(xù)出版,代表了本學科總體研究的前沿水平。一些具有開創(chuàng)性意義的專題研究也有大量著作問世。有些專題已有比較全面的研究,取得了較多的成果,如張仲禮、隗瀛濤、羅澍偉、皮明庥等主編的上海、重慶、天津、武漢等地的城市史;從翰香、苑書義、孔經緯、段本洛等編撰的華北、東北、江南等地的區(qū)域經濟史;陳詩啟、戴一峰等撰寫的海關史;徐鼎新、馬敏、朱英、虞和平等撰寫的上海、蘇州、全國的商會史;劉佛丁、王玉茹、陳爭平等撰寫的有關經濟發(fā)展、價格結構、國際收支等方面的計量經濟史。有些專題雖然尚為個別人所研究,成果比較單一,但其開創(chuàng)性的學術價值已顯示了重要的發(fā)展方向。

資料工作也取得了相應的豐碩成果。除了第一階段中的幾項系列資料繼續(xù)編輯出版外,新的綜合性和專題性資料大量出版,所涉及的領域有:中華民國經濟、根據地和解放區(qū)經濟、行業(yè)經濟、中外金融和工礦企業(yè)、商會和行會、海關及稅收、華僑投資、南開經濟指數、自貢鹽業(yè)、盛宣懷、張謇,以及地方經濟史志,等等。

討論的主要問題

與思想解放、研究方法創(chuàng)新和研究領域開拓相應,這一階段本學科的學術討論集中于兩個方面,一是對以往有關討論的反思和深化,即舊題新論,二是對新領域研究中的重要問題的討論。

就舊題新論而言,突出表現為不再機械地從社會政治狀況和階級政治屬性的傳統(tǒng)判斷出發(fā),對近代經濟和資產階級狀況作推理性的論述,而是注意實際狀況的考察,使政治與經濟、政治與資產階級的互動關系分析,更加符合辯證唯物主義的原理。討論的主要問題有下述幾個:

第一,關于中外經濟關系問題。對于中外貿易,丁日初、沈祖煒認為,它是暴力掠奪性貿易同按經濟規(guī)律辦事的正常貿易交織在一起的,從長期的變化趨勢來看,后者是主流,在客觀上對中國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起了積極作用,諸如推動商品經濟發(fā)展,加速自然經濟分解,促進城鄉(xiāng)經濟的繁榮和近代工業(yè)的發(fā)展等。張仲禮、李榮昌認為,中美貿易具有較多的自由貿易色彩,有顯著的比較利益,有促進進口替代和出口導向型產業(yè)的興起和技術輸入等作用。對于外國在華投資,丁日初認為,它向中國人提供的銀行和運輸服務、貸款、現代化機器設備和技術訓練,是有利于中國資本的一面;它力圖擠垮或兼并中國同類企業(yè),是排擠中國資本主義的一面。然而后者只存在于某一時期或局部范圍內,且到條件發(fā)生變化時就可能減弱以至于消失。曹均偉還認為,中外合資企業(yè)也有積極的一面,它擴大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緩和了中國的資本短缺等。(16)

第二,關于傳統(tǒng)經濟與資本主義經濟的關系問題。傳統(tǒng)手工業(yè),特別是棉紡織業(yè)、絲織業(yè)、井鹽業(yè)、榨油業(yè)、陶瓷業(yè)中的資本主義萌芽,不僅繼續(xù)存在,而且有所發(fā)展,成為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還為機器工業(yè)的產生發(fā)展提供了一定的工人、技術和市場條件,有的更逐漸轉化為機器工業(yè)。(17)傳統(tǒng)商業(yè)在鴉片戰(zhàn)爭后就陸續(xù)具有資本主義的性質。其經營的商品逐漸以資本主義生產為主要基礎;其市場流通范圍逐步擴大;其取得的利潤已成為資本主義平均利潤的一部分;其生產關系已具有明顯的資本主義雇傭性質;其經營方式逐漸采用經銷、代銷、包銷、拍賣、批發(fā)、信用結算等新方式。(18)農業(yè)經濟雖然仍以傳統(tǒng)農業(yè)為主體,但是新型的資本主義農業(yè)也在緩慢發(fā)展。如經營地主、富農、農墾公司在逐漸增加;耕種、灌溉、化肥、種籽等方面的新式技術和設備在逐漸推廣;通商口岸附近和鐵路沿線地區(qū)的農產商品化程度在不斷提高;農業(yè)人均產出亦非一直處于下降狀態(tài),而是有升有降,且總體上呈上升趨勢;農業(yè)總產值中的資本主義農業(yè)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漸提高,1936年時達到10%的最高水平。(19)

第三,關于國內市場問題。新的進展,主要表現為四個方面。一是對農產品商品化發(fā)展狀況的考察,論證了近代的農產品商品化呈現為加速度發(fā)展的狀態(tài),農產品的市場不斷擴大。二是對國內貿易總值和市場規(guī)模的考察,對某些階段和某些年份的國內貿易總值進行了估算,特別是吳承明估算出了1870、1890、1908、1920、1936年5個基期的市場商品總值和期間的年均增長率分別為:、、、、億兩;%、%、%、%。(20)三是對各種類別市場的研究。如關于華北、四川、江蘇、廣西等農村市場的研究,探討了市場的區(qū)域等級結構、商品流通渠道和交易規(guī)模,以及地方特點等。關于上海、天津、武漢、重慶等城市市場的研究,探討了市場的發(fā)育過程、交易方式、功能作用和特點等。關于生產要素市場的研究,張仲禮等認為,在近代上海,生產資料市場、勞動力市場、資本市場已完全形成,技術市場、信息市場也開始出現;王玉茹則認為,到40年代,生產要素市場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初步形成,但仍發(fā)育得很不完善;趙津探討了全國主要房地產市場的經營方式及其與金融業(yè)和政府的關系。四是關于市場價格體系的研究,所涉及的內容包括:民國時期的價格變動及其規(guī)律;城市房地產價格變動規(guī)律及其對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建筑革命”等方面的調節(jié)和促進作用;工農業(yè)產品價格剪刀差并不存在,以及借貸利率下降、工農業(yè)工資差距擴大、土地價格上漲對資源配置和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的影響。五是張東剛的關于市場需求的研究,認為近代中國總需求呈不斷上升的總體趨勢,其基本特征是低水平波動上升,增長幅度較小,結構變動也不盡合理,但也對經濟的發(fā)展和結構變化產生了相應的促進作用。(21)

第四,關于洋務企業(yè)問題。有關論者人都認為官督商辦民用企業(yè)具有資本上義性質,但屬何種資本上義則見解不一。劉大年、黃逸峰、姜鐸、汪熙、張國輝、黃如桐、樊百川等都堅持官僚資本的觀點。丁日初、沈祖煒、李時岳、胡濱、張耀美等認為屬于民族資本,或稱國家資本。其理由是:這些企業(yè)的所有權屬于國家,經營管理上雖然有封建性,但沒有買辦性和壟斷性,與國民黨政府的官僚資本不可相提并論。(22)汪敬虞、夏東元等則提出了早期官僚資本與早期民族資本共存論,認為兩者同時產生,彼此滲透,互相轉化,分途發(fā)展。(23)

第五,關于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水平問題。新的研究不贊同以往那種政治日趨黑暗導致經濟日益衰敗的觀點。不少學者通過大量的計量研究,認為近代中國經濟的發(fā)展雖然是艱難曲折的,但總的來說是逐步增長的,而且指出一次大戰(zhàn)結束至抗戰(zhàn)爆發(fā)時期,中國的經濟仍有程度不同的增長,并提出了近代中國經濟增長周期的理論。(24)

第六,關于資產階級的問題。新的研究認為:洋務運動時期不存在官僚資產階級與民族資產階級的分野,丁日初則認為不存在官僚資產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明確提出了“一個階級論”;買辦不僅可以向民族資產階級轉化,而且是其中的一部分;把民族資產階級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并以此認定其政治態(tài)度,與歷史事實不符,這是把政治態(tài)度和經濟地位機械聯(lián)系的結果。(25)

就新辟領域的研究而言,討論較多的有下述幾個問題:

第一,關于歷屆政府的經濟法規(guī)和政策問題。對晚清政府所制定的工商法規(guī)和振興實業(yè)措施,朱英作了比較全面的研究,通過分析經濟政策的制定過程、具體內容和實施狀況,在指出其弊端和缺陷之外,亦肯定其對中國資本主義經濟法制建設的先導作用,對維護資產階級利益和促進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積極作用。虞和平認為,就其制訂過程、科學性和可行性而言,與資產階級和經濟發(fā)展的要求尚有較大的差距,但對資本主義經濟倫理的產生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對民國北京政府所制定的經濟法規(guī)和政策,虞和平的有關研究還認為,它初步形成了資本主義經濟法制體系;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和可行性;較多地體現了資產階級的利益;較大地改善了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秩序,在近代中國經濟法制建設進程中處于承上啟下的地位。但是在實際的執(zhí)行上,未能充分發(fā)揮其促進經濟發(fā)展的作用。

對南京國民政府所制定的經濟法規(guī)和政策,近年來有較多的研究。除了對其法規(guī)體系和基本政策進行比較全面的陳述和一分為二的評價之外,著重研究了一些重要的專項政策措施,如法幣政策、關稅自主政策、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經濟統(tǒng)制政策等,認為它既有掠奪性和妥協(xié)性的一面,又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26)

第二,關于商會問題。徐鼎新、馬敏、朱英、胡光明、虞和平等的有關研究,討論了商會的產生發(fā)展過程、社會屬性、組織結構、功能作用、與政府的互動關系、外交活動、中外比較等問題。其中討論較多的問題有:對其性質,朱英認為清末商會具有“官督商辦”的性質和特點;虞和平認為它是一種商辦的法人社團。對其組織構成中的與行會的關系,馬敏、朱英認為商會與行會是截然相異的;虞和平認為,兩者在協(xié)調成員關系和官商關系、經濟管理、利益自維等功能上,具有相同和互相依賴的關系,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對其促進早期現代化的作用,朱英、馬敏、徐鼎新比較全面地論述了它的經濟促進作用;虞和平還從改善資本主義經濟秩序、有助于資產階級的政治參與和民族獨立運動,以及商人外交的產生和發(fā)展等角度,考察了商會的這一作用。對其與資產階級成長的關系,朱英從商會的組織狀況和政治活動角度,提出商會的誕生是資產階級初步形成的重要標志;虞和平則認為,清末各地商會的誕生使資產階級進入從自在狀態(tài)向自為狀態(tài)轉化的過渡階段,民國初年全國商會聯(lián)合會的成立,則使之進入基本自為的階段。對其與政府的關系,虞陽平認為,在1904―1930年間,呈現為依法的管理與被管理關系向著超法的控制與反控制關系轉變的趨勢;朱英認為在清末民初時期主要是良性互動的關系。(27)

第三,關于經濟現代化問題。有關研究主要探討經濟現代化的促進因素、阻礙因素、總體狀況、中外比較等問題。

四、存在的問題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1979年以來,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值得注意的缺陷和薄弱之處。

第一,關于運用新方法、開拓新課題與堅持馬克思本義為指導相結合的問題。如前所述,引進國外學術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對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的繁榮發(fā)展和走向世界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實際研究工作中,在某一理論、某一方法引進的初期,往往尚未很好理解消化就匆匆采用,不能很好地與相應的題材和史實相結合,曾出現過一些令人遺憾的缺陷。如生搬硬套某一理論模式或框架的現象;簡單搬用某些新詞匯和術語的現象;理論方法與研究內容缺乏必然的內在聯(lián)系的現象;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相脫節(jié),以論取材,以偏概全的現象。這些現象使有些研究成果除了在表現形式和表述用語上求新之外,并無多少實質性的新意提出,即使有些新意亦難以令人信服;或者不能使新理論方法的運用發(fā)揮特有的效用,雖然用上了新的框架和名稱,也進入了新的研究領域,但是不能形成新的研究體系和特色,只是停留在某種歷史現象陳述的水平上,從而失去采用新理論方法的意義。進入90年代以后,這種現象雖然逐漸減少,但是仍然有所存在。

第二,關于時代性與科學性相統(tǒng)一的問題。許多新觀點的提出和新課題的開拓,都不同程度地希望為現實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建設服務,這是無可非議的。但是,這種為現實經濟建設提供借鑒的服務,必須是科學的服務,也就是說所提供的借鑒是經過實事求是的科學研究而得出的,近20年來有不少這種時代性與科學性較好統(tǒng)一的研究成果,較好地發(fā)揮了本學科為當前的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功能。但是也存在著那種缺乏全面的科學研究,只從現實的某種經濟變革及其需要出發(fā)進行簡單比附或類推的現象,如從現在肯定引進外資的必要性出發(fā),而去全面肯定近代在華外資對中國經濟的促進作用;從現在需要發(fā)展對外貿易出發(fā),而去過分強調近代中外貿易的平等性;從現在外資企業(yè)中有中方職員和工人出發(fā),而去完全否定近代買辦對外資的依附性和外資企業(yè)對中國工人的剝削性,等等。

第三,關于內容結構的問題。1979年以來的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雖然開拓了不少新的領域,但受原有研究基礎和資料條件的制約,研究課題的布局不平衡,以至在有較多研究的領域內出現一些低水平重復研究的現象,而在一些較少研究的領域內則存在著諸多缺少研究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甚至空白地帶。從總體上來說,對社會經濟、生產力、流通、消費等領域的研究比較薄弱。對房地產業(yè)、經濟體制、經濟法制、企業(yè)管理、企業(yè)集團、經濟組織的研究則剛剛起步。市場、金融、商業(yè)、農村經濟、商會等領域雖已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但研究主題不平衡。如對市場經濟,研究農產品商品化、市場規(guī)模、市場區(qū)域結構的較多,研究生產要素市場和技術市場、信息市場的較少;對金融業(yè),研究銀行、錢莊等信貸機構的較多,研究保險、信托、證券的較少;對商業(yè),研究商業(yè)資本和內外貿易的數量、性質和作用的較多,研究商事習慣、促銷方式、財務管理的較少;商會研究主要集中于1927年之前的上海、天津、蘇州三個地方商會的組織性質和結構、經濟和政治作用,1927年之后的狀況、其他重要的地方商會,以及商會的城市管理、商事仲裁、法律參與、國際交往及其與市場結構、市民社會的關系等則很少研究,甚或近于空白。

克服和彌補上述這些缺陷,加強內容結構中那些薄弱方面的研究,無疑是今后近代經濟史研究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注釋:

(1)許滌新、吳承明主編:《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史》第l卷“總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嚴中平:《中國近代史研究上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1956年7月17日《人民日報》。

(3)孫?。骸秶窠洕费芯康膶ο?、方法和任務》,《經濟研究》1957年第2期。

(4)博筑夫、谷書堂:《中國原始資本積累問題》,《南開大學學報》1956年第1期;從翰香成關于中國民族資本的原始積累問題》,《歷史研究》1962年第2期;黃逸峰:《中國資本原始積累的形式及其特點》,《江海學刊》1962年第3期;伍純武:《中國資本的原始積累問題》,《學術月刊》1961年第3期;關夢覺:《中國原始資本積累問題初步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5)楊志信:《中國民族市場是明末開始的》,《學術月刊》1962年第10期;李家壽:《試論中國民族市場的形成問題》,1963年5月13日《光明日報》;孔經偉:《鴉片戰(zhàn)爭前中國社會是否形成了統(tǒng)―市場》,《學術月刊》1961年第5期;陳詩啟:《近代中國有沒有民族市場的形成》,《中國經濟問題》1961年第5期。

(6)姜鐸:《試論洋務運動對早期民族資本的促進作用》、《試論洋務運動的經濟活動和外國侵略資本的矛盾》,1961年12月28日、1962年1月12日《文匯報》。

(7)牟安世:《關于洋務運動對中國早期民族資本的作用問題》,1962年5月17日《文匯報》;邵循正:《洋務運動和資本主義發(fā)展關系問題》,《新建設》1963年第3期;張國輝:《中國近代煤礦企業(yè)中的官商關系與資本主義發(fā)生問題》,《歷史研究》1964年第3期。

(8)夏東元:《論清政府所辦近代軍用工業(yè)的性質》,《華東師范大學學報》1958年第1期;李運遠;《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近代工業(yè)的產生》,《財經科學》1957年第3期;任敬虞:《從上海機器織布局看洋務運動和資本主義發(fā)展關系問題》,《新建設》1963年第8期。

(9)樊百川:《中國手工業(yè)在外國資本主義侵入后的遭遇和命運》,《歷史研究》1962年第3期。

(10)孫毓棠:《十九世紀后半葉中國近代工業(yè)的發(fā)生》,《中國近代工業(yè)史資料》第1輯“序言”,科學出版社1957年版。

(11)吳承明:《中國資產階級的產生問題》,《經濟研究》1865年第9期;戴逸;《中國近代工業(yè)和舊式手工業(yè)的關系》,1965年8月20日《人民日報》。

(12)郭沫若:《中國史稿》第4冊,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張萬全等:《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究竟何時形成的》,《學術月刊》1963年第9期;范文瀾;《中國近代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翦伯贊:《中國史綱要》第4冊,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13)黃逸峰:《關于舊中國買辦資產階級的研究》,《歷史研究》1964年第3期;伍丹戈;《論舊中國買辦資本的落后性和反動性》,1964年8月12日《光明日報》;聶寶璋:《中國買辦資產階級的發(fā)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年版。

(14)劉大年:《中國近代史研究從何處突破》,1981年2月17日《光明日報》;經君健:加強中國經濟史研究是發(fā)展經濟學科的一項重要戰(zhàn)略任務》,《經濟研究》1983年第10期;嚴中平:《在中國經濟史學會成立大會上的開幕詞》,《中國經濟史研究》1987年第1期。

(15)嚴中平:《中科學研究方法十講》,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吳承明:《市場?近代化?經濟史論》,云南大學出版社1966年版;彭澤益:《中國經濟史研究中的計量問題》,《歷史研究》1985年第3期;劉佛丁等:《近代中國的經濟發(fā)展》“導論”,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6)有關論者的文章參見章開沅、朱英主編:《對外經濟關系與中國近代化》,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l990年版;丁日初:《議經濟現代化》,《上海研究論叢》第2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9年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