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2023屆山東省淄博市中考歷史第一輪復習第一單元史前時期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含解析)_第1頁
部編版2023屆山東省淄博市中考歷史第一輪復習第一單元史前時期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含解析)_第2頁
部編版2023屆山東省淄博市中考歷史第一輪復習第一單元史前時期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含解析)_第3頁
部編版2023屆山東省淄博市中考歷史第一輪復習第一單元史前時期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含解析)_第4頁
部編版2023屆山東省淄博市中考歷史第一輪復習第一單元史前時期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2023屆山東省淄博市中考歷史第一輪復習

第一單元史前時期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

一、選擇題

i.(淄博高青期中)下列內(nèi)容與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見下圖)相符的是()

①能夠直立行走

②使用打制石器,過群體生活

③用火防寒、燒烤食物

④種植水稻,蒸煮米飯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著名史學家許倬云先生在《萬古江河》中提到:現(xiàn)在常說的“新石器”與“舊石器”時代,以人類獲

取食物來維持生計的方式為分界線。從舊石器時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時代生產(chǎn)食物,人類不必再

通過四處尋覓來維持生存。許倬云劃分新石器和舊石器時代的分界線是()

A.人工取火的運用B.原始農(nóng)業(yè)的興起

C.群居生活的出現(xiàn)D.磨制石器的使用

3.(淄博周村期末)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遺址發(fā)現(xiàn)多處稻谷、稻草的堆積層,層厚20-50厘米,最厚

處超過1米,若折算成稻谷.能有12噸以上。這可用于印證河姆渡居民()

A.已經(jīng)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第-1-頁/總10頁

B.初步產(chǎn)生物品交換

C廣泛使用青銅工具

D.開始推廣牛耕技術

4.(淄博周村期末)下列兩件文物為山東博物館所藏文物,共同反映了山東先民()

紅陶獸形壺蛋殼黑陶杯

(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

A.農(nóng)耕工具豐富多樣

B.商品貿(mào)易較為活躍

C.陶器文化歷史悠久

D.音樂藝術絢麗多彩

5.考古發(fā)現(xiàn)是了解史前社會的主要證據(jù)。下面一組郵票反映的是在河姆渡遺址發(fā)掘出土的文物,

它見證了我國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產(chǎn)生活狀況。據(jù)此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有()

①他們種植的農(nóng)作物是水稻

②他們主要使用青銅農(nóng)具

③他們居住的是干欄式房屋

第-2-頁/總10頁

④他們已學會了制作舟船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6.(北京期末)相傳在黃帝時期,伶?zhèn)愔谱饕袈?,黃帝的妻子嫁祖會縹絲.擅長紡織。考古學者在河南、

陜西、山西、甘肅、浙江等地發(fā)掘出距今8000-600()年的骨笛、蠶繭和絲織品等。由此可知

()

A.傳說近乎神話,完全不可信

B.考古發(fā)現(xiàn)證實傳說具有一定的歷史真實性

C.傳說是真實的歷史

D.考古發(fā)現(xiàn)證實了黃帝的傳說都是真實的

7.在某次知識競賽中,主持人請你根據(jù)如圖的兩個提示依次說出我國古代兩個著名的傳說人物

()

提示1:他揉木為耒,教民耕耨,民始食谷,谷始播種,耕田以為土,鑿地以為井。被人稱為神農(nóng)氏

提示24居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后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號

軒轅氏

A.炎帝、盤古B.炎帝、黃帝

C黃帝、女蝸D.盤古、女蝸

8.(淄博高青期末)《禮記?禮運》中記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

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其中,“選賢與能”指的是我國古代的什么制度

()

A.禪讓制B.世襲制

C.分封制D.宗法制

第-3-頁/總10頁

9.如圖為西周青銅器遂公翌(xti),翌上銘文開篇寫道:“禹采用削平山崗、堵塞洪水和疏導河流的方

法,治平了水患。”這是現(xiàn)知有關夏禹最早的文字資料。這一記載()

A.驗證了大禹治水傳說

B.證實了夏朝的存在

C.有利于研究中國文明

D.時代久遠不足為信

10.(淄博沂源期末)在2021辛丑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活動中.陜西省推出了中華云祭祖平臺,將祭

祀大典“搬”到了線上,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和高科技直播清明“云祭祀”。我們祭祀黃帝主要因為他

()

A.教民種植五谷、蔬菜

B.治理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C.統(tǒng)一中國建立王朝

D.奠定中華文明發(fā)展的基礎

二、非選擇題

11.(淄博周村期末)學習歷史要有一雙慧眼,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學習《中國境內(nèi)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一課后,兩位同學的對話。

學生甲:我非常想知道遠古人類的情況,你知道我國境內(nèi)有哪些古人類嗎?

學生乙:知道!我國境內(nèi)早期人類主要有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等。

學生甲:你知道哪個是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嗎?

第-4-頁/總10頁

學生乙:北京人。

學生甲:那你能告訴我一些北京人的事情嗎?

學生乙:當然可以!北京人已經(jīng)會人工取火了,他們用骨針縫制衣服。

學生甲:奧?你怎么知道的?

學生乙:猜的。我這么聰明,一猜就對。

⑴你認為乙同學的回答怎么樣?(1分)

(2)你能診斷出兩處錯誤的地方嗎?并簡單說明理由。(4分)

錯誤1:O

理由:O

錯誤2:______

理由:。

(3)對乙同學的學習態(tài)度,你有什么評說和建議?(2分)

材料二下圖取自描繪戰(zhàn)國時期歷史的連環(huán)畫,連環(huán)畫中心是一人站在堆滿書籍的臺前,正翻閱

一本書。其身后為專供閱讀或?qū)懽鞯目臻g,置有一椅、一幾(桌)。

(4)請指出連環(huán)畫違背歷史常識的一處錯誤.并簡述理由。(2分)

第-5-頁/總10頁

部編版2023屆山東省淄博市中考歷史第一輪復習

第一單元史前時期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

一、選擇題

1.(淄博高青期中)下列內(nèi)容與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見下圖)相符的是(A)

a

①能夠直立行走

②使用打制石器,過群體生活

③用火防寒、燒烤食物

④種植水稻,蒸煮米飯

A.①②③B.?0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著名史學家許倬云先生在《萬古江河》中提到:現(xiàn)在常說的“新石器”與“舊石器”時代,以人類

獲取食物來維持生計的方式為分界線。從舊石器時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時代生產(chǎn)食物,人類

不必再通過四處尋覓來維持生存。許倬云劃分新石器和舊石器時代的分界線是(B)

A.人工取火的運用B.原始農(nóng)業(yè)的興起

C.群居生活的出現(xiàn)D.磨制石器的使用

3.(淄博周村期末)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遺址發(fā)現(xiàn)多處稻谷、稻草的堆積層,層厚20-50厘米,

最厚處超過1米,若折算成稻谷,能有12噸以上。這可用于印證河姆渡居民(A)

A.已經(jīng)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B.初步產(chǎn)生物品交換

C.廣泛使用青銅工具

D.開始推廣牛耕技術

4.(淄博周村期末)下列兩件文物為山東博物館所藏文物,共同反映了山東先民(C)

紅陶獸形壺蛋殼黑陶杯

(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

A.農(nóng)耕工具豐富多樣

B.商品貿(mào)易較為活躍

C.陶器文化歷史悠久

D.音樂藝術絢麗多彩

5.考古發(fā)現(xiàn)是了解史前社會的主要證據(jù)。下面一組郵票反映的是在河姆渡遺址發(fā)掘出土的文

物,它見證了我國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產(chǎn)生活狀況。據(jù)此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有(D)

①他們種植的農(nóng)作物是水稻

②他們主要使用青銅農(nóng)具

③他們居住的是干欄式房屋

④!也們已學會了制作舟船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6.(北京期末)相傳在黃帝時期,伶?zhèn)愔谱饕袈?,黃帝的妻子嫁祖會縹絲,擅長紡織??脊艑W者在

河南、陜西、山西、甘肅、浙江等地發(fā)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骨笛、蠶繭和絲織品等。

由此可知(B)

A.傳說近乎神話,完全不可信

B.考古發(fā)現(xiàn)證實傳說具有一定的歷史真實性

C.傳說是真實的歷史

D.考古發(fā)現(xiàn)證實了黃帝的傳說都是真實的

7.在某次知識競賽中.主持人請你根據(jù)如圖的兩個提示依次說出我國古代兩個著名的傳說人

物(B)

提示1:他探木為耒,教民耕耨,民始食谷,谷始播種,耕田以為土.鑿地以為井。被人稱為神農(nóng)氏

提示2:據(jù)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后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

號軒轅氏

A.炎帝、盤古B.炎帝、黃帝

C.黃帝、女蝸D.盤古、女蝸

8.(淄博高青期末)《禮記?禮運》中記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

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其中,“選賢與能”指的是我國古代的什么制

度(A)

A.禪讓制B.世襲制

C.分封制D.宗法制

9.如圖為西周青銅器遂公徨(xii)Jg上銘文開篇寫道:禹采用削平山崗、堵塞洪水和疏導河流

的方法,治平了水患?!边@是現(xiàn)知有關夏禹最早的文字資料。這一記載(A)

A.驗證了大禹治水傳說

B.證實了夏朝的存在

C.有利于研究中國文明

D.時代久遠不足為信

10.(淄博沂源期末)在2021辛丑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活動中,陜西省推出了中華云祭祖平臺,

將祭祀大典“搬”到了線上,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和高科技直播清明“云祭祀二我們祭祀黃帝主要因為他

(D)

A.教民種植五谷、蔬菜

B.治理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C.統(tǒng)一中國建立王朝

D.奠定中華文明發(fā)展的基礎

二、非選擇題

11.(淄博周村期末浮習歷史要有一雙慧眼,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學習《中國境內(nèi)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一課后,兩位同學的對話。

學生甲:我非常想知道遠古人類的情況,你知道我國境內(nèi)有哪些古人類嗎?

學生乙:知道!我國境內(nèi)早期人類主要有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等。

學生甲:你知道哪個是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嗎?

學生乙:北京人。

學生甲:那你能告訴我一些北京人的事情嗎?

學生乙:當然可以!北京人已經(jīng)會人工取火了,他們用骨針縫制衣服。

學生甲:奧?你怎么知道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