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歷代經濟變革得失》有感_第1頁
讀《歷代經濟變革得失》有感_第2頁
讀《歷代經濟變革得失》有感_第3頁
讀《歷代經濟變革得失》有感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讀《歷代經濟變革得失》有感

讀《歷代經濟變革得失》有感

李葉波

根據安排,今天由我來進行學習分享,近一個多月以來,到上個禮拜才斷斷續(xù)續(xù)地看完經濟作家吳曉波寫的《歷代經濟變革得失》一書,可以說這本書內容博大精深,但形式上又新穎別致,以講歷史故事般的方式來評判經濟變革的得失所在,很值得一讀。但本人限于學識水平,所讀心得過于粗淺,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在《歷代經濟變革得失》這本書中,作者從公元前7世紀的管仲變法和公元前4世紀的商鞅變法講起,到漢武帝變法、王莽變法、唐代劉晏變法、宋代王安石變法、清代李鴻章變法,再到民國孔宋變法,再到改革開放以來陳云變法、朱镕基變法等等,通過對中國經歷的這十數次重大的經濟變革進行分析,他從中發(fā)現(xiàn),拋開意識形態(tài)的維度,從純經濟角度觀察3000年中國經濟史,中國歷代經濟政策均未脫離兩千多年前管仲變法和商鞅變法的歷史閉合循環(huán)。也就是說,中國經濟史上無論哪次改革,實際上都是放權與集權循環(huán)、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博弈、國有化與私有化融合、無產階層與有產階層妥協(xié)、政府治理與市場配置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說,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除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周期律之外,還存在一個經濟改革的"鬼打墻":一開放就搞活,一搞活就失衡,一失衡就內亂,一內亂就閉關,一閉關就落后,一落后就再開放,循環(huán)往復,無休無止,不斷輪回。

該書中個人特別值得推崇的是管仲,他第一次通過對價格、財政、稅收整體配套改革形成了系統(tǒng)性的國民經濟治理體系,并首創(chuàng)"鹽鐵專營"作為國家干預經濟的經典模式,影響力持續(xù)至今。特別是他的"寓稅于價"的手段更是高明,他把稅收隱藏在商品里,實行間接征收,使納稅者看不見、摸不著,在不知不覺中就納了稅,而且不至于造成心理上的抵抗。以達到"取之于無形,使人不怒".在農耕時期,鹽和鐵是最為重要的兩大支柱性產業(yè),無一民眾可以須臾離開。管仲對鹽和鐵的專賣收入做過舉例說明。他說,萬乘之國的人口約為千萬,如按成人征人頭稅,應繳納者約為一百萬人,每人每月征三十錢,為三千萬錢。如果進行鹽的專賣,每升鹽酌量提價出售,每月可能得到六千萬錢,就可望得到一倍于征人頭稅的收入。而在表面上,政府確乎不曾征稅,不致引起人民的"囂號"反對。不僅在國內如此,還可運鹽出口而獲取重利,這等于煮沸取之不盡的海水就可以迫使天下人向齊國納稅,即"煮沸水以籍天下".在當時社會,管仲的這種超出常人的經濟思維確實讓人驚嘆不已。

可以說,中國這幾十年來的經濟飛速發(fā)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是同時,由于缺少對優(yōu)秀文化的批判吸收,改革之初未加強對人們的思想引導,因而也出了現(xiàn)信仰缺失、盲目拜金的現(xiàn)象,導致經濟發(fā)展中存在許多不健康的因素,并且很多人將這種不健康的因素無極限地放大,將個人對社會的不滿極端化,進而危害社會。因此,才有了我們現(xiàn)在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進行經濟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推動城鄉(xiāng)發(fā)展一體化、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擴大內需等等一系列新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