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芙蓉樓送辛漸》教學設計作為一名悄悄奉獻的訓練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同學各方面的力量,從而使同學獲得良好的進展。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作者為小伙伴們共享了《芙蓉樓送辛漸》教學設計【5篇】,盼望能夠給大家的寫作帶來肯定的啟發(fā)。
《芙蓉樓送辛漸》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背誦積累送別詩。能正確默寫名句。
2、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伴侶間深厚的情意。
3、抓住“冰心”“玉壺”理解詩人不會因橫遭謗議貶謫而轉變志氣的決心。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播放古典音樂,老師配樂敘述,引入課題。
導語: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瑰麗的文化遺產,它就像一顆閃亮的明珠,散發(fā)出熠熠的光輝。本學期我們一起輕叩詩歌的大門,感受了《詩經(jīng)·采薇》中遠征戰(zhàn)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詩圣杜甫“好雨知季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喜悅心情;宋代詞人辛棄疾那忘記于大自然中所得到的歡樂……今日,就讓我們再一次步入古詩的殿堂,跟隨著唐代聞名詩人王昌齡,來觀賞他寫的一首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
二、知詩人。
(出示王昌齡像)師:這位就是詩人王昌齡,課前大家查閱過了他的相關資料,你們都了解到了些什么?(課件出示詩人簡介)
三、釋題。
師:學習古詩,應從題目入手。你從題目中知道了什么?“芙蓉樓”是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的城樓?!八汀笔撬蛣e的意思?!靶翝u”是詩人的一位伴侶。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說題目的意思嗎?與伴侶分別時,詩人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情感來讀課題。
三、整體誦讀,品評朗讀。
過渡:辛漸既是王昌齡的同鄉(xiāng)又是他的好友,辛漸即將回到家鄉(xiāng),王昌齡在芙蓉樓為他送行,這首詩描寫的就是詩人在芙蓉樓送別好友的情景。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首詩。
1、初讀古詩
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詩,留意讀正確,讀流利。
(1)指導讀得正確。
師:誰來讀一讀這首詩?其他同學留意聽,聽他有沒有把每個字的讀音都讀準了。
(2)指導讀出節(jié)奏美。
師:我們知道,古詩具有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大家試著讀讀看能不能讀出節(jié)奏來。指名讀一讀《芙蓉樓送辛漸》,其他同學留意聽,他在讀時是怎么停頓的,有沒有讀出節(jié)奏與韻律。
2、師配樂范讀。
3、同學配樂朗讀。
四、感悟詩歌內容。
1、自讀自悟。同學結合解釋認真地讀一讀,想一想這首詩主要講了什么內容??梢园炎约鹤x懂的內容跟同桌講一講。
2、集體溝通。
師:誰來說說你從這首詩中知道了什么?
過渡:結合解釋,我們已經(jīng)對這首詩的內容有了也許的了解。有人說,古詩是語言的鉆石,它凝練、雋永,值得我們細細地品嘗、琢磨。讓我們先來品品第一、二句。(出示一、二句詩)
五、品詩,悟情。
1、教學一、二兩句,感受含蓄的離別情懷。
(1)請同學們仔細讀讀一、二兩句,邊讀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相機板書:寒雨孤山)……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說你看到的情景嗎?面對著這樣的凄風冷雨,這樣孤零零的楚山,又要與好友分別了,詩人心中是怎樣的感受呢?(板書:孤寂)詩人表面上寫楚山孤獨,其實是在表達自己孤寂的內心??!
師:讓我們帶著這種情感,再讀這兩句。(指導朗讀)
師:芙蓉樓一別,辛漸即將回到家鄉(xiāng)洛陽與親人團聚,而這里就只留下詩人一個人了,再沒人陪他飲酒,陪他吟詩,與他交心了……想到這些,他的心中更感到……(同學說感受)所以在第一、二句這樣寫道: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師引生再讀)。
《芙蓉樓送辛漸》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熟悉生字,書讀背誦古詩。
2了解詩句的大體內容,體會的思想感情。
3培育同學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熟讀背誦古詩,了解古詩的大體內容。
一、激趣導入。
1、我們在過去三年里,同學們在
老師的帶領下積累了不少古詩詞,在不斷的積累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每一首詩都蘊涵著深深的情感或深刻的道理。大家還記得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請同學背誦,說說這首詩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3、今日我們再學習一個唐代詩人王昌齡寫的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體會一下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板書課題,請同學朗讀。
二、創(chuàng)設情境,了解古詩。
1、簡介及書寫古詩的時代背景。
2、老師范讀古詩。
3、自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同位互讀,檢查生字認讀狀況。
5、用卡片檢查生字認讀:
吳孤洛壺
6、檢查指導朗讀讀古詩,邊讀邊想:詩句中哪一句最能表達的感情。
三。指導自學
過渡:這些詩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呢?讓我們一起來深化的了解詩句。
1、請同學們回憶學習古詩的方法。
板書:讀(劃停頓,熟讀)
解字詞(借助解釋、查工具書)解詩句(串詞串句)
解全詩(串句連詩)
朗讀(體會感情,有語氣朗讀)
2、小組學習。
3、學習匯報。(按學法匯報)
“寒雨連江夜入?yún)?,”一場冷雨連著一江秋水的寒意在夜間靜靜地來到吳地。
“平明送客楚山孤”,早晨送別友人,只留下楚山的孤影,我的心也像楚山那樣孤寂。
“洛陽親友如相問,”到了洛陽,假如有親友問起我的景況,就請轉告他們。
“一片冰心在玉壺?!本驼f我的內心依舊純凈無瑕,就像玉壺里的冰一樣晶瑩透亮,沒有受到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污。
四。深化學習,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
過渡:為了更深化地了解詩的內涵,體會的感情,我們還需要了解詩的及背景,這是我們這節(jié)課增加的學法之一。
1、介紹王昌齡及背景。
2、了解、背景,與詩歌相結合體會思想感情。
了解了背景,理解了詩句,你能回答下面的問題嗎?
(1)這首詩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背一二句寫友情的句子)
(2)體會詩人表達他和辛漸之間的深厚感情的。
3、深化體會感情,指導朗讀。
你能把與友人深深的離別之情讀出來嗎?(自由讀、指名讀、師生合作讀)
五、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學習《芙蓉樓送辛漸》一詩,不僅理解了詩句,了解了的思想感情,課后我們可以多積累一些古詩詞。
[解釋]
1、芙容樓: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的城樓。辛漸:的一位伴侶。
2、寒雨連江:潤州在長江邊。這句是說,夜里長江上下了寒雨。吳:春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
3、平明:早晨。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楚山。
4、洛陽:今河南洛陽,是辛漸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方心的純凈。玉壺:冰在玉壺之中,進一步比方人的清廉正直。
[賞析]
“寒雨連江夜入?yún)恰?,迷漫的煙雨覆蓋著吳地江天,織成了無邊無際的愁網(wǎng)。夜雨增加了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離別的黯淡氣氛,詩人因離情縈懷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見。那寒意不僅充滿在滿江煙雨之中,更沁透在兩個離人的心頭。其次句“平明送客楚山孤”,點出了送別的時間和地理環(huán)境。雨后的早晨,天氣初晴,青山滴翠,孤山兀立。一個“孤”字,也形象地傳達了詩人此時的心境。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二句,寫的是詩人對辛漸的吩咐和托付之語。意思是說:你到達洛陽后,假如有親戚伴侶詢問我遭貶后的近況,你可以告知他們,就說我的內心依舊純凈無瑕,就像冰那樣晶瑩,像玉那樣透亮。詩中用一個奇妙的相互襯托的比方,來形容一種純凈完善的品行。這兩句詩并不僅僅是詩人的自我表白,更是詩人以凜然的姿勢對小人誹謗所進行的駁擊,表現(xiàn)出詩人不愿屈從于惡勢力的堅韌斗爭精神。
簡介:王昌齡(約698-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市)人。唐代詩人。
《芙蓉樓送辛漸》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背誦積累送別詩。
2、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伴侶間深厚的情意。
3、抓住“冰心”“玉壺”感悟詩人高尚品行。
教學重點:
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伴侶間深厚的情意。
教學難點:
抓住“冰心”“玉壺”感悟詩人高尚品行。
教學過程:
一、嬉戲導入。
1、對詩嬉戲。(送別詩)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shubaoc.c.om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2、導入課題
今日,就讓我們再一次步入古詩的殿堂,跟隨著唐代聞名詩人王昌齡,來觀賞他寫的一首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
3、理解詩題。
4、背景介紹。
二、整體誦讀,品評朗讀。
1、初讀古詩
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詩,留意讀正確,讀流利。
(1)指讀正音。
(2)指導讀出節(jié)奏美;指讀、男女生共讀。
師:我們知道,古詩具有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大家試著能不能讀出節(jié)奏來。指名讀一讀《芙蓉樓送辛漸》,其他同學留意聽,他在讀時是怎么停頓的,有沒有讀出節(jié)奏與韻律。
2、師范讀,讀出韻腳音調。
3、生試讀,指讀。
4、齊讀古詩。
三、感悟詩歌內容。
1、自讀自悟。同學結合解釋認真地讀一讀,和同桌溝通哪些字眼讓你看到了送別時的情景。
2、同桌溝通。
3、課堂溝通。
(1)“寒雨”看出送別時的天氣下著雨。
(2)“夜”“平明”可以看出送別的時間。
(3)“楚山孤”可以看出詩人送別好友時的孤寂心情。
四、走進詩人感悟品行。
1、教學三、四兩句,感受詩人高潔的情懷。
(1)師:芙蓉樓一別之后,辛漸即將回到洛陽,見到家鄉(xiāng)的親友,猜想一下,王昌齡的家鄉(xiāng)可能會有哪些親友?(年邁的雙親、結發(fā)妻子、兄弟姐妹、友人)這些親友見到辛漸后可能會問些什么?(他為什么不回來?是否吃飽穿暖?他畢竟犯了什么錯?為什么屢遭貶謫?)
師:這些王昌齡都想到了,但是他只讓辛漸告知家人“一片冰心在玉壺?!边@畢竟是為什么?
(2)播放動畫
通過了解了詩人的經(jīng)受,請再讀讀這一句,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是從哪些字詞體會到的?(板書冰心、玉壺)“冰心”是什么意思?詩人想用它說明什么?“玉壺”是什么樣子的呢?(里里外外晶瑩剔透,雪白無瑕)由此可見,詩人以冰心玉壺自喻就是要表明自己的信念。
師:多么正直的人,多么高潔的心?。。ò鍟焊邼崳?/p>
(3)補充“玉壺”典故詩句。
3、歸納主題。
師:《芙蓉樓送辛漸》這首詩通過一孤一寒,烘托了詩人送別友人時的凄寒孤寂之情,用“一片冰心在玉壺”表明白詩人高潔的操守。同時“一片冰心在玉壺”也成為了全詩的主旨所在,成為了流傳千古的佳句。
4、熟讀成誦。
師:當我們理解了詩人與伴侶離別的傷感,理解了詩人那冰清玉潔的高尚情操之后,讓我們再一次跟隨著這悠揚的樂曲吟誦這首詩,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播放古詩新唱)
五、拓展延長,對比閱讀。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六、作業(yè)布置。
1、默寫古詩。
2、搜集送別詩。
《芙蓉樓送辛漸》教學設計篇四
學習目標
⒈學問與力量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整首詩的意境和其中包含的情感。
(3)觀賞并感受送別詩的不同風格
⒉過程與方法
學習運用聯(lián)想的方法體會古詩意境的方法
⒊情感態(tài)與價值觀度
體會詩人不會因橫遭謗議貶謫而轉變志氣的決心,激發(fā)同學從小立志做品質高潔的人。
教學重點
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抓住“冰心”“玉壺”理解詩人不會因橫遭謗議貶謫而轉變志氣的決心。
教學難點
從“楚山”孤峙,“一片冰心在玉壺“中體會到詩人表現(xiàn)出來的頑強品質。
課前溝通:
今日看到這么多的同學與我一同學習,感到特別興奮。你們班一共有多少同學?……差不多是我們班的2倍了,真好,我喜愛大班上課熱鬧的氣氛。
哦,忘了自我介紹,我姓鄭,鄭勝利的鄭。名玉琴,玉是美玉的玉,琴是古琴的琴。你能介紹一下自己嗎?
真好,我宣布,從現(xiàn)在開頭,我又結識了()位新伴侶。你們情愿與我交伴侶嗎?
好,那就請伴侶們與我一同進入這“古韻流香“的課堂吧。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看到“古韻“二字,你能聯(lián)想到哪些詞語?
說得沒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絢爛文化,在人類文明史上流香溢彩,舉世著名。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去感受一下古詩的迷人魅力。
讀詩題
(出示2:課題)我們一起來來讀詩題:芙蓉樓送辛漸
師:讀詩先讀題,你從詩題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或者,引發(fā)了哪些疑問呢?
預設:1地點2送別詩3送辛漸
師板書課題
疑:1芙蓉樓在哪里2辛漸和王昌齡是什么關系?辛漸要去哪里?(解釋)
點擊相關鏈接,供應給同學學習資料
那王昌齡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我們一起來讀詩人
三、讀詩人(出示3:詩人)老師導語:
那么王昌齡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詩人
先請同學們把自己預習所得溝通一下吧
同學溝通關于王昌齡的資料
師:同學出示資料
用一句話說說從這段文字中了解到關于王昌齡的哪些信息
1,一生坎坷2很重感情3廣交伴侶4才華橫溢
四、品讀詩文,入境入情。
1,自由朗讀全詩及解釋
2,(出示課件)指名朗讀4人左右
3,聽范讀,發(fā)覺不足
4,仿照誦讀
5,你通過朗讀古詩和解釋知道了什么?
《芙蓉樓送辛漸》教學設計篇五
一、解題導入,讀題質疑
今日我們學習一首古詩。(板書“芙蓉樓送辛漸”,生齊讀)
“芙蓉樓”是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的城樓?!八汀笔撬蛣e的意思?!靶翝u”是詩人的一位伴侶。題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樓送別好友辛漸。
二、初讀詩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古詩,適時正音辨音“洛(luò)”,熟悉生字“壺”。
2、朗讀檢查。(正確、節(jié)奏、速度)
【設計意圖】詩歌教學,讀好詩句是前提。從正確朗讀、讀好每一個字做起,引導同學讀出節(jié)奏,把握好速度。
三、詩文理解,自主溝通
1、這首詩寫了些什么?你能不能讀得懂?請你一行一行地讀,一行一行地想。(生自學)
2、同桌之間溝通,聽聽你的同桌對這首詩是怎么理解的。
3、認為自己讀得懂的請舉手,說說這首詩大致講了什么意思。(生答,師結合解釋講解字詞意思)
【設計意圖】學習古詩,從字詞入手,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體會要表達的情感,弄清詩歌表達的主題。同學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說詩意,考查了同學的自學力量、理解力量。
四、詩文品讀,賞析感悟
1、請大家默讀前兩句,究竟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你的依據(jù)在哪里?假如你能說出來,說明你真的弄懂了。
“連”“入”兩個動詞寫出了“寒雨”的綿綿不斷和無聲無息,渲染出離別時的黯淡氣氛?!俺焦隆北磉_怎樣的情感?(表達詩人離開伴侶時劇烈的凄冷孤寂感)(板書“凄冷”“孤寂感”)
【設計意圖】詩歌是用來表達詩人內心情志的,在理解詩歌大意之后,還需激發(fā)同學思維,引導同學認真品讀,一字一詞推敲,從而由意象深化理解意境。
2、前兩句有一對表示時間的詞語,“夜”和“平明”,王昌齡送別辛漸一共寫了兩首詩,這首是天亮時在芙蓉樓送別時所作,另外一首描繪的是前一天夜里兩人在芙蓉樓里飲酒話別時的情景。
窗外秋雨綿綿,芙蓉樓內二人相對而坐,飲酒道別,此情此景,給你一種什么感覺?(凄涼、憂愁)這種情感分散在詩中的哪個字中?(孤)王昌齡才華橫溢,官至縣尉,后來因事被貶謫至嶺南。北返長安時在江寧縣任職,其間又遭人詆毀,再次被貶為龍標縣尉。他一生壯志未酬,與好友分別,心中怎能不孤獨、苦悶呢?帶著這種感覺,再讀前兩句。(生讀)
【設計意圖】古詩詞教學要注意讓同學感受音韻之美、漢語之美,在反復吟誦中感受古詩的魅力、詩歌的意境。
3、讀一讀后兩句詩,說說你的感受。(詩人還在寫自己的離愁別恨嗎?詩人筆鋒一轉,從凄冷孤寂中振作起來,表明自己的信念)
詩人沒有再過多地抒發(fā)離愁別緒,而是借辛漸向遠在洛陽的親友表明自己的信念。那么,詩人是想表明什么?(不因兩次被貶而轉變自己高潔清廉的品質)哪些字詞告知了你詩人的信念?
“冰心”的字面意思是什么?詩人想用它說明什么?
“玉壺”是什么樣子的?(里里外外晶瑩剔透、雪白無瑕)
“玉壺冰”首次見于南朝鮑照《代白頭吟》中的“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至唐代成為一個久寫不衰的意象,多次消失在詩詞作品里。(舉例說明)
【設計意圖】“玉壺冰”是理解這首詩的關鍵,也是理解詩人精神品質的難點,知人論詩,因此補充“玉壺冰”的歷來寄予就有了依據(jù)。
4、想象:詩人會向辛漸說什么呢?
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人教版(2024)九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湘教版高三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湘教版選修3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浙教新版八年級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蘇科新版選擇性必修3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統(tǒng)編版2024高一數(shù)學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華東師大版九年級地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浙教新版七年級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湘教新版選擇性必修3語文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湘師大新版九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
- 中央2025年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有關直屬事業(yè)單位招聘19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09月北京中信銀行北京分行社會招考(917)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外呼合作協(xié)議
- 小學二年級100以內進退位加減法800道題
- 保險公司2025年工作總結與2025年工作計劃
- 2024年公司領導在新年動員會上的講話樣本(3篇)
- 眼科護理進修專題匯報
- 介入手術室感染控制管理
- GB/T 33629-2024風能發(fā)電系統(tǒng)雷電防護
- GB/T 19885-2005聲學隔聲間的隔聲性能測定實驗室和現(xiàn)場測量
-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規(guī)范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