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實驗報告 給水工程實驗_第1頁
混凝實驗報告 給水工程實驗_第2頁
混凝實驗報告 給水工程實驗_第3頁
混凝實驗報告 給水工程實驗_第4頁
混凝實驗報告 給水工程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混凝實驗報告給水工程實驗

給水工程實驗報告,混凝實驗報告

給水工程實驗報告

院系班級學號姓名

給水工程實驗報告,混凝實驗報告

實驗名稱混凝實驗實驗時間實驗地點M1321指導老師實驗組別同組者姓名

一、實驗目的和要求:

1掌握混凝實驗的基本技能(包括混凝劑品種的篩選,以及與待處理廢水相○

適應的pH值和混凝劑加量的確定等);2學會對實驗數(shù)據(jù)作正確的處理和分析?!?/p>

二、基本原理:

水體中常含膠體及細微懸浮物顆粒,這些微粒對水體造成污染。在廢水中投加化學藥劑從而破壞膠體及細微懸浮物顆粒形成的穩(wěn)定分散體系,使其聚集為具有明顯沉降性能的絮凝體,然后再用重力沉降,過濾,氣浮等手段去除的方法稱為化學混凝法。其原理是在化學藥劑作用下,膠體和細微懸浮物將脫穩(wěn),并在布朗運動作用下,聚集為微絮粒,絮粒在水流紊動作用下形成絮凝體。

三、實驗器材:

722型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菁華科技儀器有限公司05年8月);JJ-4六聯(lián)電動攪拌器(常州國華電器有限公司03年6月);PHS-3C數(shù)字酸度計(杭州東星儀器設備廠05年9月);

秒表、溫度計、10量筒一個、250ml燒杯6個、移液管(1ml2ml5ml10ml各一個)、50ml注射器2個、1000ml燒杯12個;50g/L十八水硫酸鋁、10%鹽酸,10%氫氧化鈉;

四、實驗步驟:

(一)混水配制

給水工程實驗報告,混凝實驗報告

1稱取5g左右高嶺土,配制成30L混水?!?/p>

2測混水的吸光度,計算混水濁度。○

(二)最佳投藥量實驗步驟1測定溫度、pH值?!?/p>

2量筒量取1000ml水樣于1000ml燒杯中,每組6個水樣?!?/p>

3將6個水樣置于攪拌器上,○分別設定投藥量為10、20、40、60、80、100mg,用移液管移取濃度為50g/L的混凝劑依次投入各水樣杯中。

4投藥后迅速啟動攪拌機,第一檔轉速控制在300轉/分,1~3分鐘后,轉○

至第二檔,即慢速攪拌階段,時間15~20分鐘,在慢速攪拌階段依次改變:120轉/分、80轉/分、40轉/分。

5攪拌過程中觀察記錄礬花形成的時間(記錄于表1中)○。

6攪拌完成后停機,將水樣杯取出置一旁靜沉15分鐘以上,并觀察礬花形○

成及沉淀的情況,待沉淀30分鐘后,用注射器吸取杯中清液放入250ml燒杯中,分別測定其pH值、濁度,同時記錄于表1中。(三)最佳pH值實驗步驟

1取6個1000ml燒杯分別放入1000ml原水樣,置于實驗攪拌器的平臺上。○2確定原水溫度?!?/p>

3調整原水樣pH值,用10%HCl或10%NaOH調整至各杯水樣的pH至分別為○

2.5、4.0、5.5、7.0、8.5、10.0。

4用移液管向各燒杯中加入相同量的混凝劑。○(投加劑量按照最佳投藥量實驗中得出的最佳投藥量而確定)。

5啟動攪拌器,快速攪拌1分鐘,轉速約300轉/分;然后同(二)○。記錄于表2中。

五、原始數(shù)據(jù):

(一)最佳投藥量實驗結果記錄

表1最佳投藥量實驗記錄

原水溫度19.00C濁度0.083pH7.75使用混凝劑的種類、濃度

把原水特征,混凝劑加注量,酸減加注情況及沉淀水濁度記錄入表2中。

給水工程實驗報告,混凝實驗報告

表2最佳pH值實驗記錄

原水溫度0C原水濁度使用混凝劑的種類、濃度

六、數(shù)據(jù)處理:

1以沉淀后水濁度為縱坐標,混凝劑加注量為橫坐標,繪制濁度與藥劑投加量關系曲○

線,并從圖中求出最佳混凝劑投加量。

根據(jù)圖1中的曲線可估計最佳投藥量為12ml,及60mg混凝劑作用于1L水中為最佳。故最佳投藥量為60mg/L。

2以沉淀后水濁度為縱坐標,水樣pH值為橫坐標繪出濁度與pH值關系曲線,從圖上○

求出所投加混凝劑的混凝最佳pH值及其使用范圍。

給水工程實驗報告,混凝實驗報告

由于實驗中存在誤差,數(shù)據(jù)可能有小的波動,但可看出,最佳PH值約為6.6。濁度測定波長:680nm

七、誤差分析:

1在實驗過程中,電子稱及分光光度計存在系統(tǒng)誤差;○

2電動攪拌器儀器故障,導致轉速不明確,產(chǎn)生誤差;○

3人眼判斷礬花出現(xiàn)的概念有別,導致記錄礬花出現(xiàn)時間有差別;○

4用量筒去1000ml水樣時,會產(chǎn)生誤差?!?/p>

八、實驗結果:

該化學混凝實驗中,用12ml(60mg)混凝劑對1L水樣進行實驗,其效果最佳。最佳混凝PH值為6.6.

九、個人建議:

1在判斷礬花出現(xiàn)的過程中,對于礬花沒有一個具體定義,應有更明確的○

定義或用相應儀器判定絮狀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