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科學技術史古代科學技術發(fā)展史第1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基礎知識回顧1.科學是____?(A、知識體系;B、認識活動;C、社會建制)2.科學是一種靜態(tài)的知識體系(A、正確;B、錯誤)3.科學講求___?(A、客觀性與實證性;B、通用性與共享性;C、系統(tǒng)性和理性)4.Techne=Technology?(A、正確;B、錯誤)5.技術=科學(A、正確;B、錯誤)6、古代技術的主導要素是____(A、經驗;B、機器;C、理論)7.科學是現實生產力(A、正確;B、錯誤)8.技術是生產力的構成要素(A、正確;B、錯誤)9.科學講求功效性,技術講求真理性(A、正確;B、錯誤)10.科學講求試驗,技術講求實驗?(A、正確;B、錯誤)11.《禮記·大學》中指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它所指的人類活動形式是:(A.技術B.科學C.生產)12.科學知識具有通用性,技術應用也具有通用性,所以科學技術無國界。(A、正確;B、錯誤)第2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3.占星術屬于(A、非科學;B、偽科學、C、反科學;D、科學)14.藝術屬于(A、科學;B、偽科學;C、非科學;D、反科學)15、環(huán)境保護運動和女權運動都屬于“反科學”的一種,它們堅決反對科學的發(fā)展。(A、正確;B、錯誤)16.科學并非萬能,人生還需要其它學問,所以,我們需要“反科學”。(A、正確;B、錯誤)17.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根據人類的理性能力對科學進行分類,他所給出的三種科學分別是:記憶的科學、想象的科學、以及自然科學。(A、正確;B、錯誤)第3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8.“環(huán)境科學”應用了多種學科對環(huán)境進行研究,所以它屬于邊緣學科。(A、正確;B、錯誤)19.“天體物理”、“生物化學”這樣的學科屬于兩種不同的學科綜合起來產生的學科,所以我們可以將這類學科稱為“綜合學科”。(A、正確;B、錯誤)20.19世紀,大工業(yè)生產體系出現之后,機器大生產取代手工生產,手工性經驗技能被機械性經驗技能完全取代也就是合理的了。(A、正確;B、錯誤)21.將科學以“小科學”和“大科學”加以區(qū)分的是:(A、愛因斯坦;B、普萊斯;C、貝爾納;D、培根;)22.“科學技術是現實的第一生產力”,是馬克思主義科技觀的基本原理之一。(A、正確;B、錯誤)第4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古代的科學技術與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
1、科學技術的萌發(fā)
2、古希臘古羅馬的科學技術二、近代科學技術的產生與發(fā)展與近代機械論唯物主義自然觀
1、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
2、近代科學技術革命三、現代自然科學與新技術革命的興起與現代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和系統(tǒng)自然觀
1、二十世紀初的物理學革命
2、現代自然科學的全面發(fā)展
3、現代高新技術第5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古代科學技術萌芽及發(fā)展
古代:人類社會誕生到公元15世紀。三個階段: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自然觀形成:帶有樸素唯物主義辯證法色彩的自然觀古代科學技術形式:科學在勞動中產生,以經驗形式存在于技術之中,這種自然知識構成自然科學技術萌芽的最早形式。第6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人類起源與技術發(fā)展
恩格斯:《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中的作用》--從猿到人轉變的關鍵是勞動,轉折點--手腳分工,手的發(fā)展是從在勞動中制造工具開始的,這為科學技術的萌芽創(chuàng)造了條件。
2.石器和弓箭的發(fā)明原始時代第一個最重要的技術制造就是石器的發(fā)明和制造。弓箭是繼石器之后原始社會的又一發(fā)明(力學原理――彈力,第一種“隱藏的力”)。公元前5000年左右中歐地區(qū)出土的石器第7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3.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的發(fā)明
原始時代另一個偉大的技術創(chuàng)造是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的發(fā)明(50萬年前)?;鸬氖褂煤腿斯と』鸬陌l(fā)明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世界性的解放作用。它表明人類第一次征服了一種自然力。4.農業(yè)和畜牧業(yè)的出現A石器的發(fā)展和火的利用,使人們由采集植物到栽培植物,人類有了植物栽培之后,形成了最初的農業(yè)。B由于狩獵工具的發(fā)展和改進,尤其是由于弓箭的出現,人類產生了最早的生產部門――狩獵。人類捕獲了較多的獵物之后,開始馴養(yǎng),形成了最初的畜牧業(yè)。C農業(yè)和畜牧業(yè)的出現,導致了人類的定居和村落生活。D畜牧業(yè)逐漸向游牧業(yè)發(fā)展,人們開始了游牧生活。后來,畜牧業(yè)逐漸從農業(yè)中分離出來,這是人類社會第一次大分工。E而農業(yè)和畜牧業(yè)生產不同于簡單的采集和漁獵,要求有相對豐富的自然知識:這些知識就是人類對自然界最初的認識,――這就是自然科學知識的萌芽。第8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5.制陶技術與手工業(yè)的出現
自從有了火之后,人們慢慢學會了制造陶器(8000年-9000年前),標志著人類第一次開始將天然材料轉變?yōu)槿斯げ牧?。隨著制陶技術發(fā)展,燒窯技術水平也提高了,彩繪工藝也發(fā)展起來。兩河流域早初陶器第9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人類進入奴隸制社會之后,勞動工具逐漸由石器變成了金屬工具。有了金屬的應用之后,農業(yè)生產有了發(fā)展,銅器和鐵器的應用又導致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后來,農業(yè)和手工業(yè)分工,手工業(yè)逐漸分門別類,出現了所謂的“百工”之說,工匠出現了。
第10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古代科學技術發(fā)展圖石器的發(fā)明火的利用陶器制造植物栽培農業(yè)(科學)畜牧業(yè)農村圖騰崇拜與巫術手工經驗型工具(人體自身的力量)人體外在的力量從利用自然到創(chuàng)造自然灌溉技術公元前3000年左右,四大文明古國的出現金屬工具(青銅)農業(yè)與手工業(yè)分工工匠出現(手藝人)第11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技術的起源技術的起源與人類的誕生同步猿人—石器—語言—勞動科學的起源科學的誕生依賴階級和腦體分工的出現亞里士多德論哲學(學問)的產生條件
——閑暇(時間)、有閑階級
——驚奇(興趣)、特殊的智力偏好
——自由:人身自由和為知識本身自由地追求知識第12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古代科學的形態(tài)自然哲學形態(tài)—古希臘、中國先秦實用科學知識體系—古代中國、阿拉伯理論自然科學—古希臘(唯一)古代技術的形態(tài)手工技術——身體經驗工具第13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古代自然哲學特征
自然科學還沒有形成獨立的、系統(tǒng)的、分門別類的知識體系,一切關于自然的知識基本上都包含于統(tǒng)一的哲學當中。大多來自抽象的思辨和猜測,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以經驗事實為依據,具有經驗科學的萌芽形式。而古代自然哲學是從整體上對自然界進行思辨研究,既包含哲學的探索,又包含自然科學的研究。歷史體現:古希臘古羅馬科學第14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7.古希臘、古羅馬的科學技術
古代希臘和羅馬的科學發(fā)展大致分成四個歷史時期:愛奧尼亞時期――自然科學和哲學融為一體的自然哲學時期;雅典時期――自然哲學向經驗自然科學轉變;亞歷山大時期――自然科學全面繁榮;羅馬時期――自然科學停滯不前;第15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愛奧尼亞時期的自然哲學――自然科學和
哲學融為一體愛奧尼亞時期出現了三個大的自然哲學學派:A、米利都學派B、畢達哥拉斯學派C、德莫克利特學派第16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A、米利都學派的自然哲學思想: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亞、赫拉克利特、德莫克利特--以自然哲學家的身份對世界構成加以思索。世界的本原(開始、基礎、構成)泰勒斯(“科學之父”)
--水;阿那克西曼德--無限者;阿那克西米亞--氣;赫拉克利特
--火基本思想:思考萬物的本原,而本原是物質性要素,在自然現象的無限多樣性中尋找統(tǒng)一的存在,而統(tǒng)一的存在始于某些簡單直觀的東西,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同時,具有一定的辨證思想,尋求萬物的流動與變化。第17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B、畢達哥拉斯學派的自然哲學思想。代表人物:畢達哥拉斯
――世界起源于“數”,“數是萬物的本源”(畢達哥拉斯學派首先在世界上證明了數學上的勾股弦定律)。
A.“數是萬物本源”;“宇宙間存在數學上的和諧”;“數”--
B.和諧的宇宙是由數構成的,自然的和諧就是數的和諧,自然秩序就是數的秩序;意義: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了“秩序”(Cosmos)的概念;對自然規(guī)律的“定量描述”代替“定性描述”,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畢達哥拉斯學派關于宇宙結構形狀的思辨哲學思想--數學中最完美的形狀是球形,宇宙則是球形的,宇宙以地球為中心,則地球也是球形的。
第18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C、德莫克利特學派。代表人物:留基伯、德莫克利特(古代“達·芬奇”;馬克思、恩格斯:“經驗的自然科學家和古希臘人中第一個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德莫克利特(約公元前460年—前370年)在繼承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說和阿那薩戈拉的種子說的基礎上,根據當時已經積累的經驗科學知識,提出了“原子論”
—最小不可分,堅硬不可入;原子無限多,在虛空中運動。
第19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愛奧尼亞時期自然哲學思維特征:通過直覺和哲學的思辨,對自然界的重大問題,比如萬物的本原、物質的結構、天體的系統(tǒng)等,做出種種對后來科學發(fā)展有重要影響的猜測和解釋。認為自然界是具有種種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而一切事物都是運動的,具有流動性、變化、產生和消失。不是以科學觀察和實驗為依據的研究結論,來自籠統(tǒng)的直觀、思辯和大膽的猜測,在某種特殊的(具有固定形體的)東西中尋求世界的統(tǒng)一性?!霸谙ED哲學多種多樣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種觀點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論自然科學家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發(fā)生和發(fā)展的歷史,也不得不回到希臘人那里去”。――恩格斯第20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直觀性和籠統(tǒng)性--從某種有形體的、直觀的東西中尋求自然現象多樣性的統(tǒng)一,雖然可以把握自然界的總體性質,但卻無法說明自然界的具體內在聯系,具有樸素性;(2)思辨性--缺乏實證,用猜測和想象說明自然現象,但缺乏解釋自然界“因果關系”的經驗知識;(3)猜測性--從總體上把握自然界,但對自然界的認識尚無法深入剖析,對構成自然界總體的細節(jié)和部分尚不清楚,對自然界的總體聯系圖景和認識是模糊的。(4)辯證性--把自然界看成一幅由種種聯系和過程相互交織起來的畫面。--為馬克思恩格斯的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奠定了思想基礎。第21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雅典時期――自然哲學向經驗自然科學轉變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雅典時期(BC480-BC330),自然科學活動的中心在雅典。亞里士多德是提出完整世界體系的最后一個人。
拉斐爾《雅典學院》體現出自然哲學的繁榮第22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思辨的自然哲學的體現:“以太”概念的提出;對于物理學的認識--“四因說”:自然萬物都由質料因、動力因、形式因、目的因構成。目的論與慣性思想;經驗自然科學的體現:(1)關于天文學的經驗解釋:地球是球形的,地球是靜止不動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2)生物學上的研究:“動物學之父”;(3)物理學上的研究:物體下落速度之所以不同,在于物體自身重量的不同。第23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3)亞歷山大時期――自然科學的全面繁榮亞歷山大時期(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2世紀),歷時500年。這一時期是古希臘自然科學發(fā)展最富有生命力的時期,又稱為“希臘化科學時期”。這時期自然科學的特點是開始從直觀感覺和思辯,發(fā)展成以實踐為基礎的專門化古代理論學科,形成科學的公理化體系。這一期著名的科學成就有:歐幾里德幾何學、阿波羅尼烏斯的《圓錐曲線論》、阿基米德力學理論、喜帕卡斯和托勒密的天文學理論以及蓋倫的醫(yī)學理論。第24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古希臘亞歷山大時期的三大數學家:歐幾里德、阿波羅尼烏斯、阿基米德。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是數學知識系統(tǒng)化的標志B.阿波羅尼烏斯的《圓錐曲線論》:主要研究了拋物線、橢圓和雙曲線。
C.阿基米德的力學理論阿基米德(“物理學之父”,丹皮爾:“古代世界上第一位也是最偉大的近代型物理學家”)是科學史上最早把觀察、實驗同數學方法融為一體的科學家。他用實驗方法發(fā)現了浮力原理和杠杠原理。他首先實現了物理學研究從猜測到實驗、從定性到定量的發(fā)展過程.
喜帕卡斯和托勒密的天文學--以數學、幾何和推理進行嚴格的宇宙模型演繹。E.蓋倫醫(yī)學體系希波克拉底提出了“體液說”的醫(yī)學理論;蓋倫集古代醫(yī)學知識于一身,把醫(yī)學知識系統(tǒng)化,建立了古代醫(yī)學體系。蓋倫的醫(yī)學思想一直在世界上統(tǒng)治了1500年之久。他的醫(yī)學著作有131部,現存83部。提出了醫(yī)學上的“三靈氣說”。第25頁,共31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結論:形成了西方公理化的自然科學體系愛因斯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機電技術在教育建筑設計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
- 科技公司戰(zhàn)略布局的經濟學解讀
- 豐富圖書館地方文化資源計劃
- 定期檢討與調整工作計劃
- 生活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策略計劃
- 彩鋼瓦保溫合同范本
- 山西招標合同范本
- 2025年01月中共廣東深圳市委黨校公開招聘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5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1
- 知識經濟時代的創(chuàng)新與知識產權教育培養(yǎng)計劃
- Unit 2 My school things Fuel up(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2024年青島港灣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必考題
- 門診導診課件
- python程序設計-說課
- 《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4版)》解讀
- 廣州石牌村改造規(guī)劃方案
- 麥克利蘭-海氏-超全的6族21項 -勝任特征辭典的起源與發(fā)展
- GB/T 22919.12-2024水產配合飼料第12部分:鯽魚配合飼料
- IP承載網架構規(guī)劃及路由部署N
- (完整word版)現代漢語常用詞表
- 藏藥專業(yè)知識講座培訓課件
- 湖南省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三次適應性測試物理試卷(原卷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