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詩歌散文試題一、填空1.“二南獨立說”認為二南當從《詩經·國風》中獨立出來,單列一類。這里的“二南”指的是《周南》“_召南___》。2.“史詩”這個概念是亞里士多德在其文藝理論名著《_詩學___》中最先提出的,他將當時的文學作品分為史詩、抒情詩和戲劇。3.《七月》是一首最典型的農業(yè)生活詩,它屬于十五國風中的《_豳風___》,大約是西周初期該地還未被獫狁侵占時的作品。4.《詩經·小雅.__賓之初筵__》一詩以燕饗活動的發(fā)展為序,寫出了與宴者在不同階段的神態(tài)變化。其中的“既日醉止,載號載呶。亂我籩豆,屢舞做做”幾句,惟妙惟肖地刻畫了一群驕奢淫逸、丑態(tài)百出的醉鬼形象。5.“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出自《小雅》中的《采薇》一首,表達了久戍不歸的士卒對故鄉(xiāng)的懷戀、對自身遭際的哀傷。6.《周南·桃天》首章:“---桃之天天-----,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贊美了新嫁娘容貌美麗,并能給家庭帶來更多的幸福。。7.《九歌·湘夫人》“媚娟兮秋風,__洞庭波兮木葉下__”兩句是寫景的妙句8.《__惜往日__》一詩是屈原的絕筆,全詩最后說:“寧溘死而流亡兮,恐禍殃之有再”,表明了詩人以死殉志的悲壯之情。9.《九歌·少司命》中“悲莫悲兮生別離,__樂莫樂兮新相知__”兩句,描寫離別的悲哀,被后人推許為“千古情語之祖”。10.五代趙崇祚所編詞集《花間集》對后世的詞創(chuàng)作產生了很大影響。11.南朝齊詩人謝胱對山水詩的發(fā)展起了很大的推進作用,他的名句“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也歷來被人稱道。12.盛唐詩人王維的送別詩名作《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后來被譜成名曲《陽關三疊》廣為傳唱。13.建安時期的詠物詩多借詠物來寄托情志,其中詩人__劉楨__的《贈從弟》其二“亭亭山上松”頗具代表性。14.中國古典詩詞中出現的“柳”意象往往暗含了離別的意思,如北宋詞人_周邦彥___的名作《蘭陵王·柳》一詞就借詠柳來抒發(fā)離愁別恨。15.詠物詩多借物抒懷、詠物明志,初唐詩人駱賓王的《__在獄詠蟬__》即借詠蟬來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表明自己的操守。16.“南浦”一詞成為水路送別詩詞中的常見意象,大約與詩人屈原的作品《河伯》中“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這一名句有關。17.宋代蘇軾的《__浣溪沙__》(填詞牌)五首是宋詞中描寫田園生活的佳作,其四“蔌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寫農村人物風情,歷來為人稱道。18.柳宗元的《漁翁》-詩塑造了一個超凡脫俗的漁翁形象,詩中“煙銷日出不見人,歙乃一聲山水綠”更是造語新奇,意境悠遠。19.與沈儉期一起開創(chuàng)沈宋體的唐代詩人宋之問的山水詩也很有特色,他《靈隱寺》一詩中的“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是寫景的名句。二、簡答1.為什么說《詩經》是具有濃重的鄉(xiāng)土情韻的藝術?試結合作品進行說明答案要點:《詩經》作品具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情韻,表現為:(1)史詩中對創(chuàng)造和平安定的農業(yè)生產環(huán)境的英雄祖先的贊美,(2)農事詩中對農業(yè)生產生活和農業(yè)祭祀的描寫,(3)徭役詩中對破壞農業(yè)生產的戰(zhàn)爭徭役的怨恨等。2.簡敘《天問》一詩的結構層次及其思想內容。答案要點:《天問》一詩的前半部分是對宏觀的宇宙自然的發(fā)問,分為四個層次:(1)關于宇宙本源問題,(2)關于天體、天象問題,(3)關于鯀禹治水問題,(4)關于大地、四方靈異問題。后半部分是對人世間歷代興亡的發(fā)問,也分為四個層次,分別是夏、商、周的歷史和楚國的現狀。詩人借對宇宙自然和人間興亡的思索,表現了對楚國前途的強烈憂患意識和企圖力挽狂瀾的愛國熱忱,這正是全詩的主題思想所在。3.盛唐田園詩和中唐田園詩有那些不同?試結合作品進行分析。答案要點:(1)內容上:盛唐田園詩多描寫田園風光的優(yōu)美、田園生活的溫馨和田園中真誠樸實的人際關系;中唐田園詩開始轉向對田家生活的辛勞的描寫和對民生疾苦的關懷。(2)藝術手法上盛唐田園詩多用白描的手法,風格淡雅自然,意境清新悠遠;中唐田園詩則多用典型事件來反映普遍的社會現象。4.宋代以言志為主的送別詞有什么特色?試結合其代表作進行分析。答案要點:(1)內容上不以抒寫離愁別恨為主,而是在詞里抒寫對入侵的外敵的仇恨、對朝廷茍安的憤怒、對恢復中原的渴望,并以此來共勉。(2)風格上擺脫了婉約纏綿的送別詞風,表現為激昂、豪放、悲壯。三、論述題1.和原始歌謠相比,《詩經》作品的創(chuàng)作有哪些新的發(fā)展?答案要點:(1)功利主義的自覺創(chuàng)作,周人開始自覺地、有目的地創(chuàng)作詩歌,產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批在明確的政治功利目的指導下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作品;(2)個體詩人的出現,詩歌從表達群體意識的集體歌唱向獨抒個人情感的個體創(chuàng)作過渡發(fā)展,詩歌中開始出現個性的存在;(3)藝術水平的提高,周人開始自覺地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追求美,從而提高了《詩經》的藝術表現水平。2.<離騷》一詩中的“香草美人”有什么寓意?《離騷》的比興手法與《詩經》的比興有何不同?答案要點:《離騷》中繽紛的香草是詩人內心世界的外化,是世界上美好品德的具象化,詩人正是通過他所鑄造的這些絕美意象,展示了自己高潔美好的品德。屈原還借男女情愛的心理來表達自己政治生活中的希望與失望、堅貞與被嫉、苦戀與追求?!对娊洝返谋扰d手法一般是觸景生情,是實寫;《離騷》的比興,大多是虛構、想象,是積極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的有機組成部分?!对娊洝返耐皇且皇自姷钠瑪啵且环N比較單一的比喻、聯想;《離騷》卻把物我、情景交融起來,構成一種象征體。3.試結合作品分析李白山水詩的特色。答案要點:李白山水詩的總體特色是雄奇、豪放,這表現在:(1)從描寫對象上看,李白喜歡選取高大、壯美、流動的自然山水作為描寫的對象,山水本身就給人一種陽剛之美;(2)從藝術手法上看,李白總是以奔放的激情和積極浪漫主義的手法去描繪山水景物,如大膽的想象夸張、神話傳說的運用等,造成一種奇幻瑰麗又豪放雄壯的風格。4.試結合作品分析詠史懷古詩詞的藝術特征。答案要點:(1)“詩”與“史”的結合,即文學性和歷史性的統(tǒng)一;(2)“詠史”與“言志”的統(tǒng)一,即借詠寫歷史表現對現實政治的強烈關注;(3)“古”與“今”的結合,即在時空的跨度上具有無限自由伸展的容量。一、填空1.唐代孔穎達主持撰定的70卷的《》集唐前漢學之大成,是《詩經》研究史上《毛傳》、《鄭箋》之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2.“二南獨立說”認為“二南”當從《詩經·國風》中獨立出來,單列一類。這里的“二南”指的是《周南》《召南___》。3.《秦風.無衣》是《詩經》中最能體現同仇敵愾、抵御外侮的戰(zhàn)斗精神的詩篇,詩日:“豈日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4.許穆夫人是《詩經》作品中少數幾位留下了姓名的作者之一,《詩經·都風》中保存了她的作品《__載馳__》,詩中表達了對故國衛(wèi)國滅亡的哀傷,也對阻止她回國吊唁的許國大夫進行了譴責批評。5.“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是《詩經·衛(wèi)風.氓一》一詩中的句子,詩中用桑葉的凋落來暗示了女子的年老色衰。6.“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是《詩經·王風._君子于役___》-詩中的句子。7.現存最早的《楚辭》本子是東漢王逸的《_楚辭章句___》,他在《敘》中表明所依據的底本是劉向的輯本。8.《__惜往日__》一詩是屈原的絕筆,全詩最后說:“寧溘死而流亡兮,恐禍殃之有再”,表明了詩人以死殉志的悲壯之情。9.“首雖離兮心不懲”、“魂魄毅兮為鬼雄”是屈原《__國殤__》一詩中的句子,詩歌贊頌勇武剛強的將士,充滿了慷慨悲壯的英雄氣概。10.南朝齊詩人__謝胱__對山水詩的發(fā)展起了很大的推進作用,“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即是他描寫山水的名句。、11.唐代詩人孟浩然的詩風以清淡著稱,但他《臨洞庭》中的名句“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卻氣勢壯闊。12.中晚唐很多詩歌關注民生疾苦,如詩人__皮日休__的《橡媼嘆》一詩就反映了老百姓在官吏的橫征暴斂下只得以橡實充饑的慘劇。13.周邦彥懷古詞名作《西河·金陵懷古》化用了唐代詩人_劉禹錫___的《石頭城》和《烏衣巷》中的句子,但卻沒有斧鑿的痕跡。14.唐代大詩人杜甫傷悼諸葛亮的絕句《__八陣圖__》結尾寫道:“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表達了對諸葛亮功業(yè)未競的無限惋惜。.15.建安時期的詠物詩多借詠物來寄托情志,其中詩人劉楨的《贈從弟》其二“亭亭山上松”頗具代表性。16.南宋詞人姜夔創(chuàng)作的詠物詞很多,其中最為人稱道的作品是他的兩首詠梅詞:《暗香》(舊時月色)和《_疏影___》(苔枝綴玉),詞中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梅花抒發(fā)自己的身世飄零之苦和國家興亡之痛。17.宋代詞人__張元干__的《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借送別抒發(fā)了對外敵人侵、朝廷茍安求和的忠憤悲慨之情。18.“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是宋代作家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句子,這首詞也是詠史懷古詞中的名作。19.“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是唐代詩人__王昌齡__《芙蓉樓送辛漸》一詩中的名句。二、簡答1.試結合作品分析《詩經》諷喻規(guī)諫詩和怨刺批判詩在思想情感上有哪些異同?答案要點:(1)其不同在于:諷喻規(guī)諫詩的主要內容是對統(tǒng)治者的諄諄勸告儆誡,其感情基調表現為對周王朝行將傾圮的命運的憂心如焚,即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怨刺批判詩的主要內容是對社會的黑暗現實直言不諱的大膽批判,其感情基調表現為抒憤述傷,即感慨個人際遇的憂生之情。(2)其精神實質上的共同點是對國家命運的的關注,對現實政治的關注,它們共同構成了《詩經》的諷喻精神。2.有人認為《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原本是一篇,談談你對此的看法。答案要點:《湘君》、《湘夫人》原本是一篇,后來被割裂成兩篇,原因是(1)從詩歌內容上看,二者寫的是湘夫人一人的活動,是同一個愛情故事;(2)從詩歌結構上看,二者文章結構大體相同,其實是一個詩篇中的回環(huán)復沓。3.試結合作品分析詞的語言特色。答案要點:詞的語言講究精美瀏亮、典雅脫俗、輕靈細巧,這表現在:(1)偏愛取資微物來鑄辭煉句,修飾事物時,喜歡帶上濃重的女性色彩和閨閣氣息;(2)追求色彩鮮美,通過對色彩的細致描繪,喚起讀者的聯想和情緒體驗,使意蘊更加豐厚。4.試結合作品分析王維山水詩的特點。答案要點:(1)在追求形似的基礎上,開始追求神似,在山水描寫中寄寓佛理禪趣,追求一種空靈的意境、醇雅的意趣;(2)追求畫意,將繪畫中講究線條、色彩、構圖、意境之美的手法,運用到山水詩的創(chuàng)作中。三、論述題1.和原始歌謠相比,《詩經》作品的創(chuàng)作有哪些新的發(fā)展?答案要點:(1)功利主義的自覺創(chuàng)作,周人開始自覺地有目的的創(chuàng)作詩歌;(2)個體詩人的出現,詩歌從表達群體意識的集體歌唱向獨抒個人情感的個體創(chuàng)作過渡發(fā)展;(3)藝術水平的提高,周人開始自覺地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追求美,從而提高了<詩經》的藝術表現水平。2.《離騷》豐富的美學內涵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答案要點:(1)由莊嚴而偉大的思想帶來的無比光輝的崇高美;(2)由于詩人自覺承擔悲劇命運而形成的慷慨激昂的悲壯美;(3)由高超的、獨創(chuàng)性的藝術表現手段而形成的奇麗美,表現為三個藝術世界,即神話世界、往古世界、香草美人世界。3.試結合作品分析送別詩詞中的“南浦”這一意象。4.試結合作品分析詠史懷古詩詞的藝術特征。答案要點:(1)這一意象多見于水路送別的詩詞中。(2)“南浦”成為送別詩詞中的常見意象與屈原《九歌·河伯》關系極大,江淹創(chuàng)作《別賦》之后“南浦”在送別詩中明顯多了起來,唐宋送別詩詞中“南浦”出現地更為普遍。(3)“南浦”在不是描寫送別的詩詞中,也浸染了離情別恨,有時被寫作“別浦”,有時與“北梁”對舉。宋代人創(chuàng)制的《南浦》詞牌多被用來寫惜別傷離之情或羈旅愁懷。一、填空(每空1分)1.《秋興八首》是唐代詩人____杜甫___最為著名的七律組詩。2.姚鼐是清代著名的古文流派____桐城派__的代表人物。二、選擇(每題一分)1.蘇軾的《赤壁賦》在文體上屬于___C___。A大賦B騷賦C文賦D駢賦2.晚唐詞人__A__被尊為“花間鼻祖”,他對詞體的定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A溫庭筠B韋莊C李商隱D李煜三、簡題(每題10分)1.簡述漢代樂府對后世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答案要點:(1)開創(chuàng)了中國古典詩歌史上“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的樂府傳統(tǒng)。2、創(chuàng)造了新的詩歌形式,即雜言體和五言詩。3、藝術手法,特別是漢樂府民歌敘事詩的寫作技巧,影響也非常大。2.杜甫新題樂府反映了哪些內容?試舉例說明。答案要點:1、揭露統(tǒng)治者的窮兵黷武,如《兵車行》。2、揭露統(tǒng)治者的驕奢淫逸和對百姓的欺壓,如《麗人行》。3、揭露社會動亂對百姓的傷害,如“三吏”、“三別”。.四、論述(每題20分)1.
試結合作品分析周邦彥詞的藝術成就。答案要點:(1)善于化用典故和融化前人詩句,形成典雅的語言風格。(2)完善了慢詞長調的章法結構。打亂時空順序,時間上順敘、倒敘、插敘交相使用,空間上回環(huán)往復,將開合變化、離合順逆等筆法引入長調創(chuàng)作中,使其章法結構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和提高。(3)注重詞調的聲情與宮調的音色協調一致。嚴格平、上、去、入四聲的用法,并且更多變化,使語言字音的高低與曲調旋律的變化密切配合。(4)善于用比興寄托的手法間接抒發(fā)身世之感和興亡之嘆,為南宋詞詠物重寄托開無數法門。從《詩經》到《離騷》比興有哪些發(fā)展變化?比興對后世的詩詞創(chuàng)作有哪些影響?答案要點:(1)比、興是《詩經》常用的藝術手法。比是打比方;興則是以物發(fā)端,借他物引起所詠之詞。(2)《離騷》發(fā)展了《詩經》的比興,開創(chuàng)了香草美人的傳統(tǒng)。即以香草象征高潔的品格,“男女之情”隱喻“君臣之義”。(3)《詩經》和《離騷》為中國文學確立了重比興的傳統(tǒng),就是說文學作品的形象必須要有寄托,要諷喻政治,批判現實。(4)曹植、杜甫、李商隱等人的詩,周邦彥、辛棄疾等人的詞都擅長運用比興手法。第九章《長生殿》1.試分析楊貴妃的人物形象。楊玉環(huán)具有天然的美貌、內蘊的才華,作者對她更多地給予美化。她的制曲、截發(fā)感君,見其聰慧和才智;她能歌善舞,是宮廷舞蹈家,是美人韻事。在突出她的美麗、聰明、才智的同時,作者也極力表現楊玉環(huán)強烈的占有欲。為了得到專寵,她使出了渾身的解數,運用了女人所能使用的一切手段:美貌、溫順、眼淚、譜曲、獻舞。她排擠梅妃、妒忌自己的姐妹,既是出于本能的自衛(wèi),又是由愛情的排他性所決定的女性本能的妒忌,表現出對愛情的忠貞,體現了作者進步的愛情觀。與此相關,劇作寫其兄楊國忠身居丞相之職,賣官鬻爵,專權納賄,居心叵測,先為安祿山掩蓋罪行,后又排擠安祿山,激其謀反。他“外憑右相之尊,內恃貴妃之寵”是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馬嵬兵變,請求處死楊國忠、賜死楊貴妃,是維護國家利益的正義之舉,楊貴妃的悲劇是咎由自取??梢钥闯?,作者既贊揚其愛情,又批判其荒淫誤國;對楊貴妃既有贊美、同情,也有嚴厲的批判。2.《長生殿》的抒情色彩十分濃郁,請舉例說明?!堕L生殿》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前半部的豪華熱鬧與后半部的蕭條悲凄形成鮮明對照,相互烘托,表現出作者的感情傾向和作品主題,抒情意味很濃。曲文也頗具抒情色彩,能聲情兼?zhèn)涞乇憩F出人物的內心感情和心理活動。《獻發(fā)》中楊貴妃想以發(fā)感君的猶疑不定、憂苦傷心的復雜心情,躍然紙上;《聞鈴》、《雨夢》等出,寫唐明皇失去楊貴妃的煩惱、怨恨、痛苦,頗為感人;《彈詞》中,老樂工李龜年唱的【轉調貨郎兒】“唱不盡興亡夢幻,彈不盡悲傷感嘆,大古里凄涼滿眼對江山。我只待撥繁弦,傳幽怨,翻別調,寫愁煩,慢慢把天寶當年遺事談”,追述往事,凄楚動人,成為當時廣為傳唱的名曲。3.作者的興亡之感是如何加以表現的?4.你對《長生殿》的主題有何認識?“唱不盡興亡變幻,彈不盡悲傷感嘆,大古里凄涼滿眼對江山?!边@本戲通過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描寫,表現了唐代開天寶時期的社會生活,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歷史悲劇,流露出強烈的國破家亡之恨,批判了楊國忠的專權誤國,對被壓迫人民的苦難深表同情?!拔抑淮龘芊毕遥瑐饔脑?,翻別調,寫愁煩,慢慢把天寶當年遺事彈?!薄稄椩~》、《私祭》兩出集中表現國破家亡之恨。郭子儀擊敗安祿山的叛亂,重建唐朝社稷;雷海青手抱琵琶痛罵,毆擊安祿山;楊國忠賣官鬻爵納賄弄權,先為安祿山精心掩蓋,后又加以排擠,激其叛變。這些筆墨與李楊愛情描寫關系不大或者根本無關。洪昇在《傳概》一出云:“借太真外傳譜新詞,情而已。”在《自序》又說:“然而樂極哀來,垂戒來世,意即寓焉?!弊髡邉?chuàng)作動機的復雜性決定了作品思想的模糊性。5.試比較傳奇《長生殿》和元雜劇《梧桐雨》的異同。第十一章李笠翁曲話教學目的:了解李漁戲曲觀的主要內容及其重要影響,掌握李漁戲曲創(chuàng)作論和導演論的主要觀點,以及在中國戲曲史上的地位影響。。1.分析李漁戲曲創(chuàng)作論的內容及其地位影響。李漁的戲曲創(chuàng)作論,主要在《閑情偶寄》卷一、卷二的《詞曲部》?!对~曲部》包括結構、詞采、音律、賓白、科諢、格局六方面,是李笠翁曲話的主體,也是《閑情偶寄》價值最高的部分,集中反映了李漁的戲曲觀。李漁首先重視創(chuàng)作構思,他首先提出“結構第一”的觀點,“填詞首重音律,而予獨先結構”(《閑情偶寄》卷一《詞曲部上結構第一》)李漁講的“結構”,與今天創(chuàng)作學上的“結構”有較大區(qū)別,而略同于總體構思。這是李漁以戲為本的戲曲觀的重要內容,也是對戲曲美學的重大貢獻。他說:“‘結構’二字,則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韻抽毫之始,如造物之賦形,當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先為制定全形,使點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勢?!保ā堕e情偶寄》卷一《詞曲部上結構第一》第4頁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這里的“全形”、“五官百骸”,就是比喻整體構思和架構,亞里斯多德在《詩學》中指出,戲曲有六個基本成分:布局、性格、文辭、思想、布景、歌曲,而“最重要的是布局”。狄德羅在《論戲劇藝術》中也說:“照理應該先有布局,再寫各場。”(《狄德羅美學論文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布萊希特則強調:“布局是戲劇的靈魂”、“他是一出戲的核心”.(轉引自劉昱《》,大舞臺2022年第10期)他們的論述與李漁的觀點驚人相似,說明古今中外的戲曲創(chuàng)作藝術規(guī)律是相通的。李漁的首重構思的創(chuàng)作論,就叢理論上扭轉了元明兩代戲曲家普遍存在的重曲輕戲的傾向。戲曲創(chuàng)作應該首重整體構思布局,以戲為本,曲白并重,這是李漁戲曲觀的核心,也是他對戲曲創(chuàng)作理論的新貢獻。其次,注重戲曲真實,李漁提出戲曲真實的標準就是符合“人情”、“物理”,具有振聾發(fā)聵的意義。他說:“凡作傳奇只當求于耳目之前,不當索諸聞見之外?!保ā堕e情偶寄》卷一《詞曲部上結構第一戒荒唐》第12頁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強調戲曲創(chuàng)作要反映“耳目之前”的現實,不能向壁虛構,閉門造車,而寫“聞見之外”的人和事?!胺舱f人情物理者,千古相傳,凡涉荒唐怪異者,當日即朽。”檢驗戲曲真實的標準,就是視其是否符合人情物理。這是因為“世間奇事無多,常事為多,物理易盡,人情難盡?!保ā堕e情偶寄》卷一《詞曲部上結構第一戒荒唐》第13頁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人情物理”既是戲曲創(chuàng)作取之不盡的源泉,又是檢驗其藝術真實性的準則。他講究藝術真實,但并不排斥虛鉤,他認為:“傳奇無實,大半寓言耳”。(《閑情偶寄》卷一《詞曲部上結構第一戒荒唐》第14頁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他強調,戲曲的本質特征就是用一個虛構或者真實的故事說明一個道理。在這里,他既充分認識到戲曲故事的虛構特征,又注意到故事虛構的合理性,可以說,李漁第一次全面論述了戲曲真實及藝術真實問題。再次,關于戲曲審美,李漁提出“奇”的審美標準。他說:“古人呼劇本為傳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經人見而傳之,是以得名。可見非奇不傳,新即奇之別名也?!保ā堕e情偶寄》卷一《詞曲部上結構第一脫窠臼》第9頁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他別開生面,巧妙地借“傳奇”說事,進而提出“新”就是“奇”的命題。前人說“奇”,無非“新奇”、“稀奇”、“出奇”,往往“新奇”聯用,“新”只是“奇”的一類;李漁認為“新”就是“奇”的別名?!靶隆钡娜績群褪恰捌妗钡恼w內蘊,這是一種理論上的創(chuàng)新。“非奇不傳”,他把“奇”視為戲曲的生命,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理論高度。李漁一生求新求異,樂此不疲。他自稱“不佞半世操觚,不攘他人一字。”(《閑情偶寄》凡例第8頁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他的戲曲理論與創(chuàng)作實踐是完全一致的?!靶乱舱?,天下事物之美稱也。而文章一道,較之他物,尤加倍焉。戛戛乎陳言務去,求新之謂也。至于填詞一道,較之詩賦古文,又加倍焉。”(《閑情偶寄》卷一《詞曲部上結構第一脫窠臼》)他特別強調文章的創(chuàng)新,尤其是戲曲的新奇,明確了戲曲藝術必須通過舞臺表演而新人耳目的特殊性,是很有見地的。李漁能緊扣戲曲的舞臺特征,戲曲必須在時間、空間的限制之下,集中凝煉地創(chuàng)作完美的藝術整體,使觀眾能夠在較短的時間里觀察體會到一群人的完整的歷史,而戲曲的審美活動涉及審美主體、審美對象和審美對象的創(chuàng)造者(作家、演員),而審美主體又大多是無文化群體,從而提出“立主腦”、“減頭緒”、“密針線”等審美要求,是對中國古典戲曲美學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又次,戲曲語言。李漁對戲曲語言提出很高的要求。一是尖新,他說:“白有尖新之文,文有尖新之句,句有尖新之字。尤物足以移人,尖新二字,即文中之尤物也。”(《閑情偶寄》卷二《詞曲部下賓白第四》第48頁)其實質是要求劇作家注意練字、煉句;二是淺顯,通俗化,口語化,與“本色”比較接近。他說:“話則本之街談巷議,事則取其直說明言”,“能于淺處見才,方是文章高手?!保ā堕e情偶寄》卷一《詞曲部上詞采第二》第16頁)戲曲語言要注意從現實生活中汲取營養(yǎng),從口語、俗語中提煉戲曲語言;從古代典籍中汲取戲曲語言,做到深入淺出。三是機趣,強調戲曲語言的趣味性?!皺C者,傳奇之精神,趣者,傳奇之風致”,并提出“抑圣為狂,寓哭于笑”的喜劇原則。四是講究音樂美,注意曲詞、賓白的悅耳怡神,優(yōu)美動聽。使觀眾喜聞樂見。賓白是戲曲語言的有機組成部分,但從戲曲發(fā)展的歷程看,歷代戲曲家重曲輕白,不少戲曲有曲無白,任憑演員自由發(fā)揮。學術界稱寫戲為“填詞”,就是最好的證明。長期以來,賓白一直處于曲詞的附庸地位,李漁是戲曲史上第一個重視賓白的戲曲作家,“傳奇中賓白之繁,實自予始?!保ā堕e情偶寄》卷二《詞曲部下賓白第四》第43頁)針對“自來作傳奇者,只重填詞,視賓白為末著”的現狀,他提出“賓白一道,當與曲文等視,”主張曲白并重,具有撥亂反正的歷史功績。他第一次將詞采、賓白和音律三者并列,科學合理地規(guī)范了古代戲曲的內涵,在中國古代戲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最后,戲曲音律。他生平有兩大絕技,其一便是妙解音律。他“手則握筆,口卻登場”,緊緊圍繞戲曲演出的實際,提出“恪守詞韻”、“凜遵曲譜”、“魚模當分”、“廉監(jiān)宜避”、“拗句難好”、“合韻易重”、“慎用上聲”、“少填入韻”、“別解務頭”等九條創(chuàng)作守則,都是他自己戲曲創(chuàng)作經驗的總結,其中包涵著真知灼見?!般∈卦~韻”、“凜遵曲譜”一分為二地看,前人約定俗成的詞韻、曲譜,也是歷代戲曲創(chuàng)作的經驗總結,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可以遵循;但也有其保守的一面,就是墨守成規(guī),不敢突破格律限制,缺少創(chuàng)新精神。“魚模當分”、“廉監(jiān)宜避”措詞準確,帶有建議性,從漢語音韻發(fā)展的角度看,是有道理的?!稗志潆y好”、“慎用上聲”、“少填入韻”是對初學者的忠告,金針度人,難能可貴?!昂享嵰字亍敝该鲬蚯小昂锨啊睂懽鞯淖⒁馐马棧漤嵞_既不能與前面重復,曲詞又要符合人物性格和感情?!皠e解務頭”,對“務頭”提出新見,可備一說。由于在音律方面,他具備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所以,他創(chuàng)作的戲曲本色當行,宜于舞臺演出??梢哉f,李漁的曲話是戲曲創(chuàng)作理論的集大成者?!独铙椅糖挕吩谖覈谝淮蝿?chuàng)造性地構成了一個富有民族特點的相當完整的戲曲理論體系。2.李漁的戲曲導演論有何特點?有何重要影響?李漁的戲曲導演論,主要在《閑情偶寄》卷二《演習部》和卷三《聲容部》的一部分,不僅是中國第一部導演學著作,而且堪稱是世界上第一部導演理論專著。第一,選擇劇本。劇本,為一劇之本。導演的第一要務就是善于選擇好的劇本?!拔嵴撗萘曋ざ字剡x劇者,誠恐劇本不佳,則主人之心血,歌者之精神皆施于無用之地?!保ā堕e情偶寄》卷二《演習部選劇第一》第61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好的劇本,無論多么優(yōu)秀的演員,也難以發(fā)揮演技,當然也不會有精彩的演出效果。劇本是綱領,是演員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依據,也是演出成功的基礎和必要條件。選擇劇本的標準,其一是真實性,即故事內容符合人情物理;其二,是實踐性,即適宜于舞臺演出。李漁提出“首重選劇”,把選擇劇本放在導演學的綱領地位,是深諳戲曲表演規(guī)律的表現,具有戲曲活動家的戰(zhàn)略眼光。這也是一個當行導演必備的修養(yǎng)和素質,后世的戲曲、戲劇導演無不受其啟迪。第二,導演構思,努力創(chuàng)新。李漁是一個不斷創(chuàng)新的戲曲理論家,追求新意,是他的終身課題。在戲曲導演方面,他主張“變古調為新調”,“變則新,不變則腐;變則活,不變則板”(《閑情偶寄》卷二《演習部變調第二》第63頁)。他說的“新”,有兩層含義:一是前無古人的獨創(chuàng),別出心裁;二是變舊成新,“易以新詞,透入世情三昧,雖觀舊劇,如閱新篇”(《閑情偶寄》卷二《演習部變調第二變舊成新》第66頁)。他說的“透入世情三昧”,就是“舊瓶裝新酒”,改編舊劇,加進新鮮的時代的內容,這是一條改編舊劇的永恒法則,為后來的導演所遵循。李漁第一次將它提升到理論的高度進行闡述,這是他對戲曲理論的貢獻。由于李漁注重創(chuàng)意,刻意求新,所以,他執(zhí)導的戲曲總能令人耳目一新,贏得普遍的贊譽。第三,物色演員,培養(yǎng)訓練。在一切社會活動中,人是最為活躍的因素,也是活動得失成敗的關鍵。在演出活動中,演員是起決定作用的要素。“喉音清越而氣長者,正生、小生之料也;喉音嬌婉而氣足者,正旦、貼旦之料也;稍次則充老旦;喉音清亮而稍帶質樸者,外末之料也;喉音悲壯而略近噍殺者,大凈之料也。至于丑與副凈,則不論喉音,只取性情之活潑、口齒之便捷而已?!保ā堕e情偶寄》卷三《聲容部》第139頁)盡管李漁只是從人盡其才、用其所長的角度談物色演員,但透過現象我們可以論斷,選擇合適的演員擔任相應的角色,是李漁導演學的重要內容。針對當時“男優(yōu)之不易得者二旦,女優(yōu)之不易得者凈丑。不善配角色者,每以下選充之”的實際情況,他提出自己的主張。表現了李漁導演學理論來源于演出實際,又反過來指導演出活動的特點。第四,口授身導,加強基本功訓練。李漁十分重視演員的基本功訓練,一個優(yōu)秀的演員必須具備扎實的基本功,而演員的基本功完全靠導演的訓練得法。“欲其聲音婉轉,則必使之學歌,······欲其體態(tài)輕盈,則必使之學舞,”(《閑情偶寄》卷三《聲容部習技第四》第138頁)他根據訓練目的,采取獨特的方法和途徑,來進行訓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個當行的導演,不僅要因材施教,而且要因勢利導,從說、唱、舞、演等方面提高演員素質。李漁訓練演員,首抓正音,“禁為鄉(xiāng)土之音,使歸《中原音韻》之正者?!保ā堕e情偶寄》卷三《聲容部習技第四》)就第140頁)正音訓練,李漁提出了“正音之道,無論異同遠近,總當視易為難”,“正音改字切忌務多”(《閑情偶寄》卷三《聲容部習技第四》第142頁)的主張,實為經驗之談。他在《聲容部習技》中所論述的“習態(tài)”,即今人所說的設身處地,進入角色,“女優(yōu)妝旦,妙在自然,切忌造作”,“只作家內想,勿作場上觀”(《閑情偶寄》卷三《聲容部習技第四》)等主張,都是行之有效的。其他如“解明曲意”、“調熟字音”、“字忌模糊”、“曲嚴分合”,等等,則是針對各個具體的訓練過程,提出的方法和要求。李漁的導演理論基本涵蓋了戲曲導演學的全部內容??v觀李漁的導演理論,有三個特點:一是實踐性,他緊扣舞臺中心和導演實際,以演員為主體,因而具有指導意義。二是系統(tǒng)性,導演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除了演員之外,還有服裝、燈光、布景、伴奏、音響、舞美設計等方面,必須綜合起來,統(tǒng)一指揮,相互配合,才能產生良好的總體效果。三是創(chuàng)造性,他在導演實踐中大膽探索,把司空見慣的調教演員的言傳身教上升到導演理論的高度,加以概括總結,形成一定的導演理論體系,這在世界戲劇史上也極為罕見?!安华殨r賢罕與頡頏,即元明人亦所不及,宜其享重名也”。(楊恩壽《詞余叢話》)當代戲劇理論家周貽白先生說:“他于戲劇的認識及舞臺的觀察,以當時的情況而言,見解頗為高超。他不僅注意到登臺扮演,而且注意到臺下的觀眾,這些事,過去論曲者也約略提到過,而辟為專論條分縷析地辨及微芒,大可以說前無古人?!保ㄖ苜O白《中國戲曲史長編》第401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可以說,李漁的“曲話”不僅是我國,而且是世界上第一部導演學著作。3.為何說李漁豐富規(guī)范了中國古代戲曲的理論內涵?李漁的戲曲觀是完整、系統(tǒng)而有創(chuàng)見的,是他繼承前人而有所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結果。在中國戲曲批評史上,李漁無疑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不過,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登的。他“結構第一”的思想,便是對中國古典戲曲美學的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李漁之前,凌濛初在《譚曲雜劄》中指出“戲曲搭架,亦是要事”;祁彪佳在《遠山堂曲品》中認為“作南傳奇者,構局為難”;特別要提到的是王驥德在《曲律》中云:“作曲者,亦必先分段數,以何意起,何意接,何意作中段敷衍,何意作后段煞,整整在目,而后可施結撰。”他們都注意到戲曲的總體構思,但又都屬于即興式的評點,既不完整,亦不系統(tǒng),其理論價值不高。李漁借鑒前賢,創(chuàng)造發(fā)展,加以系統(tǒng)化,理論化,形成自己的體系,使之成為其戲曲觀的主干內容。李漁以戲為本,曲白并重,講究當行本色的戲曲觀,不僅強調了中國古代戲曲的民族特色,促進了戲曲創(chuàng)作的繁榮,出現了以《長生殿》和《桃花扇》為代表的一批杰出作品,形成了清代戲曲的輝煌局面,而且在理論上形成了中國古典曲論的完整體系。流風余韻,延續(xù)到近現代。近代曲學大師吳梅的曲論大多繼承李漁,而吳梅是被尊為二十世紀初與王國維并重的戲曲學巨擘,其門墻桃李,遍布海內,影響了整個現代詞曲學和戲劇學的研究??梢灶A言,認真研究李漁的戲曲觀,對于推進當今的戲曲戲劇革新,促進戲曲戲劇創(chuàng)作的繁榮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4.李漁對戲曲賓白的貢獻有何重要意義?戲曲中的賓白是串聯情節(jié)的主要載體。李漁說:“詞曲一道,止能傳聲,不能傳情,欲觀者悉其顛末,洞其幽微,單靠賓白一著”(《閑情偶寄》第44頁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他對賓白在戲曲中的重要作用有了充分的認識,而這一認識在戲曲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論戲曲創(chuàng)作,提出“結構第一”、“詞采第二”、“音律第三”、“賓白第四”、“科諢第五”、“格局第六”,將賓白與詞采、音律相提并論,這在古代戲曲發(fā)展史上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因而,重視賓白,曲白對舉,是李漁戲曲觀的又一個重要方面。李漁有感于元曲忽視賓白的傾向,提出“賓白一道,當與曲文等視”,古代戲曲自濫觴以來,受中國詩文化的陶冶,重曲輕白的傾向十分明顯,元代雖云是戲曲的黃金時代,但這一現象未有根本改觀,賓白仍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明人因襲前人,一直延續(xù)到明清之際。李漁不僅批評了輕視賓白的現象,而且連用三個比喻,論述了曲白之間血肉相連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曲白等視的主張,這是很有創(chuàng)見的。李漁是中國戲曲史上首重賓白的作家。他身體力行,在戲曲創(chuàng)作中,一是加重賓白的分量,二是提高賓白的質量,三是注重賓白的舞臺效果。他說:“傳奇中賓白之繁,實自予始?!笨疾焖摹笆N曲”,可以發(fā)現,其賓白分量之大,可謂獨樹一幟,無出其右。李漁還說:“笠翁賓白當文章做,字字俱費推敲”(《閑情偶寄》第44頁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李漁這種認真創(chuàng)作賓白的態(tài)度是空前絕后的,他字斟句酌,慘淡經營,提出了“聲務鏗鏘”,語求肖似”,“詞別繁簡”,“字分南北”,“文貴潔凈”,“意取尖新”,“少用方言”,“時防漏孔”等主張,對賓白的字、詞、句、意、聲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是經過千錘百煉,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李漁還主張,賓白應講究舞臺效果,接受舞臺檢驗。他說:“從來賓白只要紙上分明,不顧口中順逆,常有觀刻本極其透徹,奏之場上便覺糊涂者,……因作者只顧揮毫,并未設身處地,既以口代優(yōu)人,復以耳當聽者,心口相維,詢其好說不好說,中聽不中聽,此其所以判然之故也?!保ā堕e情偶寄》第44頁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曲家必須設身處地,兼顧演員與聽眾,才能寫出好的賓白。李漁是如何創(chuàng)作的呢?“笠翁手則握筆,口卻登場,全以身代梨園,復以神魂四繞,考其關目,試其聲音,好則直書,否則擱筆,此其所以觀聽咸宜也?!保ā堕e情偶寄》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44頁)晚清曲學大師吳梅云:“李笠翁漁十種曲,傳播詞場久矣,其科白排場之工,為當世詞人所共認。”(吳梅《中國戲曲概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117頁)真正是行家的評鑒。值得注意的是,李漁認為“賓白之文,更宜調聲協律?!彼选捌截曝破狡截曝?,仄平平仄仄平平”二語,作為千古作文之通訣。進而提出“如上句末一字用平,則下一句末一字定宜用仄,連用二平則聲帶喑啞,不能聳聽;下句末一字用仄,則按此一句之上句,其末一字定宜用平,連用二仄則音類咆哮,不能悅耳?!保ā堕e情偶寄》第41頁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這不僅表現出他的聲律修養(yǎng),而且展示了精湛的舞臺藝術經驗。他創(chuàng)作賓白還注意發(fā)揮靈活性,根據劇情的需要而協調平仄?!坝袝r連用數平,或連用數仄,明知聲欠鏗鏘,而限于情事,欲改平為仄,改仄為平,而決無平聲仄聲之字可代者。此則千古詞人未窮其秘,予以探驪覓珠之苦,入萬丈深潭者既久而后得之,以告同心?!保ā堕e情偶寄》第41頁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他經過思考和實踐,發(fā)現了上聲字的特殊功能,“上之為聲,雖與去入無異,而實可介于平仄之間,以其別有一種聲音,較之于平則略高,比之去入則又略低?!庇谑?,他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上聲字,“作賓白者,欲求聲韻鏗鏘,而限于情事,求一可代之字而不得者,即當用此法濟其窮。如兩句三句皆平,或兩句三句皆仄,求一可代之字而不得,即用一上聲之字介乎其間,以之代平可,以之代去入亦可。如兩句三句皆平,間一上聲之字,則其聲是仄,不必言矣;即兩句三句皆去聲入聲,而間一上聲之字,則其字明明是仄而卻似平,令人聽之不知其為連用數仄者?!保ā堕e情偶寄》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42頁)實踐證明,這種巧用上聲字的手法取得了極佳的效果,被后代奉為圭臬。這是李漁對戲曲賓白創(chuàng)作的重要貢獻之一。《桃花扇》1.簡析《桃花扇》中桃花扇的涵義和作用。桃花扇在劇中多次出現,定情、拒嫁、尋人、合聚、歸隱等場面均有桃花扇的見證。桃花扇的道具包涵了深厚的意蘊:首先,象征侯李愛情。桃花扇本是侯方域與李香君用作定情信物的一柄白紗宮扇,后來經李香君鮮血點染才成為桃花扇,其基本意義就是象征兩人生死不渝的愛情。最終這對情侶歷盡艱辛,在棲霞山相遇,本想重溫舊夢,被道士張瑤星當頭棒喝,兩人猛然醒悟,雙雙歸隱。桃花扇完成了使命,被撕得粉碎,不復存在。作家的苦心孤詣,一目了然。其次,桃花扇表達對婦女命運的同情?!疤一ū∶鹊罪h零”,桃花比喻女性的薄命、不幸,這也是劇作的基本主題之一。再次,象征主要人物李香君的性格。李香君身材姣小可愛,綽號香扇墜。為拒嫁田仰,她毅然以死明志,以頭撞墻,血濺扇面,被在場的畫家楊龍友描為艷麗的桃花,且添枝加葉,遂將一把單純的定情詩扇加工成一把內涵豐富的桃花扇。桃花扇象征其剛烈的性格、堅貞的愛情與反抗斗爭精神。最后,抒發(fā)家國興亡之感??咨腥巍短一ㄉ刃∽R》云:“人面耶?桃花耶?”唐詩人崔護詩云:“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東風?!贝嗽娏髀冻鰪娏业奈锸侨朔侵小W髡呓枰允惆l(fā)黍離之悲。2.李香君是中國戲曲史上最光輝的婦女形象,對不對?為什么?李香君作為《桃花扇》的主要人物形象,具有豐富性、復雜性的特征,是中國古代戲曲舞臺上最為光輝的女性形象。李香君,名李香,秦淮名妓?!皞b而慧,略知書。能辨別士大夫賢否”,張?zhí)烊?、夏彝仲等特別欣賞。她身份低下,靈魂高潔,氣性剛烈,凌駕于士大夫之上。她頭腦清醒,輕財高義,不徇公廢私,在《卻奩》中唱道:“脫裙衫,窮不妨;布荊人,名自香”。在《辭院》中,卷入政治斗爭漩渦的李香君表現出她的明智果斷,斥責侯生“官人素以豪杰自命,為何學兒女子態(tài)?”經過《拒媒》、《守樓》復雜尖銳的斗爭鍛煉,性格更加鮮明。她拒絕再嫁田仰,不僅是忠于愛情;而且是不與魏黨同流合污?!芭歉1∪耍辉溉胫扉T”、“阮田同是魏黨”,她不慕榮華富貴,并以死抗爭,表現出不同于普通歌妓的高風亮節(jié)。她應征入宮,借機與馬士英、阮大鋮進行了面對面的斗爭,當面指斥其禍國殃民的罪行。強烈的正義感和高度的愛國情化成無窮的力量,贏得了斗爭的勝利。鮮明的政治態(tài)度和寧死不屈的斗爭氣概,使香君形象更加高大,光彩照人。李香君形象不僅復雜、豐富、立體化,而且隨著斗爭的深入,一步步發(fā)展變化:《卻奩》表現出頭腦清醒、愛憎分明;《拒媒》、《守樓》表現出忠貞不屈、不與權奸同流合污的政治態(tài)度;《罵筵》一出李香君性格進一步升華,面對面地與馬阮等權奸進行斗爭,將生死置之度外。香君的罵筵不僅是站在個人立場上訴身世之苦,而且代表廣大底層勞動人民泄民族恨、抒愛憎情,表現出過人的膽識和堅決的斗爭精神。在戲曲沖突推進的過程中,人物形象趨于豐滿,性格更加鮮明,代表了古代戲曲人物刻畫的藝術高峰。這是《桃花扇》高出于其他戲曲作品(包括《牡丹亭》、《長生殿》)之處,也使《桃花扇》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古代戲曲的高峰之作。3.《桃花扇》能不能算是中國古代戲曲的峰巔之作?為什么?金埴《桃花扇題詞》云:“兩家樂府勝康熙,進御曾叨天子知。縱使元人多院本,勾欄爭唱孔洪詞?!笨梢姡堕L生殿》與《桃花扇》超過了元雜劇的藝術魅力與社會影響。清初有“南洪北孔”之說,即是將《長生殿》的作者洪昇與《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并稱?!堕L生殿》與《桃花扇》并列為清初兩大傳奇,代表了古代戲曲的最高成就。近代思想家梁啟超云:“竊謂孔云亭《桃花扇》,冠絕千古矣”(任二北《新曲苑·曲海揚波》),這一評價大致符合實際。包世臣《藝舟雙楫》:“近世傳奇以《桃花扇》為最,其文詞清麗,結構奇縱?!笨梢?,《長生殿》與《桃花扇》兩相比較,《桃花扇》又略勝一籌。所以,《桃花扇》堪稱中國小說中的《紅樓夢》,是古代戲曲的峰巔之作。4.《桃花扇》是如何“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桃花扇》的主題是“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桃花扇底送南朝”,即通過李香君和侯方域兩個情侶的悲歡離合,反映南明一代的興亡,批判權奸誤國的罪惡,歌頌文武官員和在野文士的愛國熱情,寄托了作者懷念明王朝的民族感情,揭示了南明王朝覆亡的歷史教訓。《桃花扇》具有卓絕精巧的藝術構思,“一生一旦為全本綱領”(《媚座》總批),以桃花扇這一特定道具貫穿始終,以男女主角愛情的悲歡離合來反映一代興亡的歷史事件,把愛情與歷史形勢緊密結合起來,突出了“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主題。以歌女與文人來串聯一代興亡的歷史,不太容易,不像《長生殿》寫皇帝與美人的愛情那么方便?!短一ㄉ取纷髡邞K淡經營,匠心獨造,在構思上下了大功夫,采取巧妙的方法,取得了成功。這是因為侯朝宗是復社領袖人物,曾反對閹黨,與權奸阮大鋮進行斗爭,又參加過史可法的幕府,不僅耳聞目睹,而且親身經歷了南明王朝的各種矛盾斗爭。李香君是秦淮名妓,多交接復社文人,了解復社文人的進步思想和愛國熱情。“復社諸人大都放情詩酒,交接名妓,象冒辟疆與董小宛、陳貞慧與李貞麗、杜浚之與鄭妥娘、侯方域與李香君、錢謙益與柳如是、吳偉業(yè)與卞玉京、龔鼎孳與顧橫波,等等,所謂名士風流,儼然成了社會風氣?!保S天驥《孔尚任與桃花扇》,《文學評論》1980年1期)李香君既了解復社文人的愛國熱情,又以歌妓身分牽連進南明朝廷的歌舞聲色,這樣就可以串聯起一代興亡的歷史。5.偉大的作品總是復雜的,《桃花扇》的復雜性表現在哪些地方?第十二章清代其他戲曲1.李玉等人的《清忠譜》在中國戲曲史上有何重要地位?《清忠譜》塑造了市民英雄的群像,這是其最大的成就和特色。此前市民階層的形象雖然在文學作品,如《三言二拍》等話本、擬話本中有過不少表現,但《清忠譜》卻是市民英雄第一次以群像的方式在古代戲曲舞臺上整體亮相。這為古代戲曲創(chuàng)作、演出開創(chuàng)了新的道路。其特點一是人數眾多,二是集體亮相,三是參與政治斗爭和國家大事。五義士和宋憲天等不僅具有淳樸忠厚、勤勞善良、樂于助人、俠膽義腸、義薄云天等傳統(tǒng)美德,而且關注國家大事、富有正義感和至死不屈的斗爭精神的新型市民形象,顯然與元雜劇中以個體出現、為愛情操勞、為私事奔波的市民形象有著本質區(qū)別。盡管這些義士的共性非常感人,而個性并不算鮮明,但作為新的嘗試,作家是有眼光的,更是了不起的。這是古典戲曲創(chuàng)作的一大進步,一大創(chuàng)新?!肚逯易V》當行本色,主題鮮明,線索清晰,一線到底,不枝不蔓。全劇按照周順昌與蘇州市民反對魏黨的斗爭經過有序進行,沒有多余的人物和情節(jié),簡潔凝練,前后照應,細針密線。其曲詞本色,賓白通俗流暢、朗朗上口,具有戲劇性,科范得當,均適宜舞臺演出,是典型的場上劇。2.以李漁的《風箏誤》為例,談談其喜劇創(chuàng)作經驗。《風箏誤》劇作根由于風箏引起的一場誤會,故名?!昂檬聫膩碛慑e誤”為其深層主旨,即批判社會世風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