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襯片復合沖裁模_第1頁
三角襯片復合沖裁模_第2頁
三角襯片復合沖裁模_第3頁
三角襯片復合沖裁模_第4頁
三角襯片復合沖裁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模具設計課程設計題目:三角襯片復合沖裁模設計所屬課程:模具設計與制造學校:華東交通大學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專業(y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級:08材料1班學號:200803100401**姓名:***指導老師:***成績:時間:2011-**-**—2011-**-**“模具設計”課程設計任務書***指導教師設計地點制品:制品:三角襯片材料:H62規(guī)格:1.5mm,2×1.2m數(shù)量:100萬件課程設計提交的檔案材料1.設計計算說明書(A4幅面)1份2.模具裝配圖(0#或1#圖紙)1張3.模具工作零件圖(2#或3#圖紙)3張4.上述材料電子文檔基本要求及設計步驟建議:沖裁工藝設計:對制件的結構、尺寸、精度、數(shù)量、材質等要素進行分析,初步確定制件的沖裁工藝,計算搭邊尺寸、毛坯尺寸,確定排樣圖(繪在總裝圖上);模具結構方案設計;根據(jù)沖裁工藝方案,初步確定模具結構方案和坯料導向、定位方式;計算沖裁力,初步選擇沖壓設備;了解其行程、噸位、容模尺寸等有關技術參數(shù);計算卸料力,確定卸料方案及卸料元件的規(guī)格、尺寸;計算并確定沖裁間隙繼而確定凸模、凹模等主要工作零件的尺寸、結構形式;選擇凸模、凹?;蛲拱寄_M行強度、剛度的計算并校核;協(xié)調(diào)模具各零件的結構、尺寸,完善導料、定位等輔助功能件結構及尺寸設計;繪制模具總裝配圖:1)、考慮采用“半剖法”表示上模使用中的兩個極限位置;2)、按裝配圖要求標注尺寸及配合性質、技術要求等;3)、零件標號無遺漏;明細表內(nèi)容詳實、規(guī)范;4)、制圖遵照國家標準;排樣圖按習慣繪在總裝圖的右上角或適當位置。繪制凸模、凹模零件圖,尺寸、粗糙度標注齊全;編寫設計說明書一份,要求內(nèi)容詳實,措詞準確,具有較好的可讀性;10、其它詳見《“模具設計”課程設計指導書》。機電工程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研室2011.09一、沖裁工藝設計零件(圖1-1)為三角襯片,材料為H62(黃銅),厚度為1.5mm,數(shù)量為100萬件。所選用的板料規(guī)格為1.5mm,2×1.2m。圖1工件圖沖裁件的結構該零件形狀簡單,結構對稱,內(nèi)、外形五尖角,沒有違反沖裁的工藝性原則,零件能滿足沖裁工藝要求,可以進行下一步的設計。沖裁件的材料查書【1】表1-8非鐵金屬的力學性能得硬的H62(黃銅),抗拉強度為σb=420MPa,抗剪強度為τb=420MPa,斷后伸長率10%,因此材料具有良好沖裁性,適合沖裁加工。沖裁件的尺寸精度查書【2】表2-3,沖裁件內(nèi)外形所能達到的經(jīng)濟精度為IT12~IT13。分析該零件的尺寸精度,其兩孔中心距的尺寸及公差為36±0.06mm,查書【2】表2-4,知采用較高精度的模具能達到的兩孔中心距離公差為±0.04,即可滿足零件的精度要求??讖?8+0.040mm屬于IT9級,其余尺寸未標注公差,屬自由尺寸,按IT14級確定工件的公差。確定工藝方案該沖裁件所需沖壓工序為落料、沖孔兩個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種工藝方案:方案1:先落料,后沖孔,采用單工序模生產(chǎn)。方案2:落料—沖孔復合沖壓,采用復合模生產(chǎn)。方案3:沖孔—落料連續(xù)沖壓,采用級進模生產(chǎn)。方案1雖然模具結構簡單,能夠保證精度要求,但需用兩副模具,生產(chǎn)率較低,難以滿足批量生產(chǎn)的要求。方案2只需一副模具,沖壓件的精度容易保證,且生產(chǎn)率也高。盡管模具結構較方案1復雜,但由于零件的幾何形狀簡單對稱,模具制造并不困難。方案3也只需要一副模具,生產(chǎn)率也很高,能夠滿足精度要求。但方案3的材料利用率較方案2低。通過對上述三種方案的比較分析,該零件的沖壓生產(chǎn)采用方案2較好。排樣設計排樣方法。有廢料排樣,因零件為簡單的三角形,采用直對排。零件可能的排樣方式有圖2、圖3所示兩種。通過考慮操作方便與模具結構等因素,決定選取圖3所示排樣圖。圖2排樣圖圖3排樣圖(2)搭邊值。查書【3】表2-7,得工件間a1=1.8mm,沿邊a=2.0mm。(3)送料步距S。S=D+a1=68.28+1.8=70.08(mm)。(4)條料寬度。B0-Δ=(Dmax+2a+Z)0-Δ=(81.46+2×2+0.5)0-0.6=85.960-0.6(mm),取860-0.6mm。(5)板料規(guī)格。選用2000mm×1200mm×1.5mm。(6)條料長度。L=1200mm。(7)每張板料可剪裁的條料數(shù)。2000÷86=23(條),余22mm。(8)每條條料可沖裁的零件數(shù)。n1=(1200-71.88)÷35.04+1=33.20(個),取32個。(9)每張板料可沖裁的零件數(shù)。32×23=736(10)一條條料的材料利用率。η1=n1A0/A1×100%=32×2639.41÷(86×1200)×100%≈82%二、計算沖壓力,確定模具壓力中心,初步選擇沖壓設備1.計算沖裁力(1)落料力零件周長L1=207.8㎜,根據(jù)落料力F1=L1tσb的公式F1=L1tσb=207.8×1.5×420=130.9×103(N)(2)沖孔力孔周長L2=91.36㎜,根據(jù)沖孔力F2=L2tσb的公式F2=L2tσb=91.36×1.5×420=57.6×103(N)(3)落料時的卸料力F卸=K卸F1查書【2】表2-15,取K卸=0.04。故F卸=K卸F1=0.04×130.9×103=5.24×103(N)(4)沖孔時的推件力F推=nK推F2取圖4所示的凹模刃口形式,取h=5mm,則n=h/t=5÷1.5≈3(個)圖4凹模刃口形式查書【2】表2-15,取K推=0.04故F推=nK推F2=3×0.04×57.6×103=6.91×103(N)選擇沖床時的總沖壓壓力為:F總=F1+F2+F卸+F推=130.9+57.6+5.24+6.91=200.65×103(N)2.確定模具壓力中心按比例畫出零件形狀,選定坐標系xOy。如圖5所示。因零件左右對稱,即xc=0.故只需計算yc。將工件沖裁周邊分成l1,l2,…,l6基本線段,求出各段長度及各段的重心位置:圖5壓力中心l1=108mmx1=0y1=22.39l2=50.24mmx2=0y2=22.39l3=25.12mmx3=18y3=12l4=25.12mmx4=-18y4=12l5=41.12mmx5=0y5=40xc=(l1x1+l2x2+…+l5x5)/(l1+l2+…+l5)=0yc=(l1y1+l2y2+…+l5y5)/(l1+l2+…+l5)=(108×22.39+50.24×22.39+25.12×12+25.12×12+41.12×40)÷(108+50.24+25.12+25.12+41.12)=23.203.初步選擇沖壓設備查書【1】表1-56,根據(jù)總沖壓力F總:選擇壓力機的標稱壓力,因為200.65kN<450kN×80%,所以初選JH21-45型開式固定臺壓力機。公稱壓力:450KN公稱壓力行程:3.2㎜滑動行程:120㎜行程次數(shù):80次/min最大閉合高度:270㎜封閉高度調(diào)節(jié)量:60㎜滑塊中心線到機床距離:225㎜工作臺尺寸:810㎜×440㎜工作臺孔尺寸:150㎜模柄孔尺寸:φ50㎜×60㎜電動機功率:5.5kW三、模具結構方案設計模具結構方案根據(jù)前面分析的沖裁工藝方案,采用復合沖裁模。坯料導向因零件的大批量生產(chǎn),生產(chǎn)安排是可采用手工送料方式,橫向送料。定位方式采用兩個導料銷,一個擋料銷對條料進行定位。卸料方式考慮零件尺寸較小,厚度不厚,采用彈性卸料方式卸料力較小。確定沖裁間隙查書【3】表2-2落料、沖孔模沖裁間隙表得黃銅在厚度為1.5㎜時,其雙面間隙為Zmin=0.08㎜,Zmax=0.12㎜(模具在使用過程中磨損使間隙值增大,因此在設計時選用最小合理間隙值Zmin)。Z=2C,模具的單面間隙為0.04㎜。計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未標注公差的毛坯尺寸,查書【3】附錄D中查出其偏差,得52.28±0.4mm,53.28±0.4mm,61.28±0.4mm,類橢圓孔槽寬8+0.360mm,類橢圓孔圓中心距8±0.06mm,24±0.3mm,12±0.25mm,R80-0.36mm。對沖孔Φ8+0.040mm,采用凸、凹模分開加工的加工方法,其凸、凹模刃口部分尺寸計算如下:查書【3】表2-12,得凸、凹模刃口的制造公差為:δp=0.02mmδd=0.02mm校核:Zmax-Zmin=0.04mmδp+δd=0.04mm滿足:Zmax-Zmin>δp+δd條件。查書【3】表2-13,得因數(shù)x=0.75。查書【3】公式(2-2),得:dp=(d+χΔ)0-δp=(8+0.75×0.04)0-0.02=8.030-0.02(mm)dd=(dp+χΔ)+δd0=(8.03+0.08)+0.020=8.11+0.020(mm)圖6沖孔Φ8+0.040凸模刃口圖7沖孔Φ8+0.040凹模刃口對沖類橢圓孔,采用凸、凹模分開加工的加工方法,其凸、凹模刃口部分尺寸計算如下:查書【3】表2-12,得凸、凹模刃口的制造公差為:δp=0.02mmδd=0.02mm校核:Zmax-Zmin=0.04mmδp+δd=0.04mm滿足:Zmax-Zmin>δp+δd條件。a.對于孔槽寬8+0.360mm,查書【3】表2-13,得因數(shù)x=0.75查書【3】公式(2-2),得:dp=(d+χΔ)0-δp=(8+0.75×0.36)0-0.02=8.270-0.02(mm)dd=(dp+χΔ)+δd0=(8.27+0.08)+0.020=8.35+0.020(mm)b.對于孔圓中心距8±0.06mm,查書【3】表2-13,得因數(shù)x=0.5查書【3】公式(2-2),得:dp=(d+χΔ)0-δp=(8+0.5×0.5)0-0.02=8.250-0.02(mm)dd=(dp+χΔ)+δd0=(8.25+0.08)+0.020=8.33+0.020(mm)圖8沖類橢圓孔凸模刃口圖9沖類橢圓孔凹模刃口對孔心距36±0.03mm、12±0.25mm、24±0.30mm屬于磨損后基本不變的尺寸。在同一工步中,在工件上沖出孔距為L±Δ/2兩個孔時,其凹模型孔中心距可按下式確定。則:36d=36±0.015(mm)12d=12±0.0625(mm)24d=36±0.075(mm)對外輪廓的落料,由于形狀有點復雜,故采用配合加工方法,其凸、凹模刃口部分尺寸計算如下:當以凹模為基準件時,凹模磨損后,尺寸52.28mm、53.28mm、61.28mm、R8mm為不變尺寸,屬于分開加工落料C類尺寸。計算公式為:Cd=C±δd(δd=Δ/8)。則:52.28d=52.28±0.1(mm)。53.28d=53.28±0.1(mm)61.28d=61.28±0.1(mm)當以凹模為基準件時,凹模磨損后,尺寸R8mm為變大尺寸,屬于分開加工落料A類尺寸。計算公式為:Ad=A-χΔ。查書【3】表2-13,得因數(shù)x=0.5。則:R8d=(8-0.5×0.36)+0.090=7.82+0.090(mm)圖10外輪廓的落料凹模刃口尺寸四、沖模具體零件設計凹模外形尺寸的計算,確定模具典型組合(1)確定凹模外形尺寸。查書【4】表2-17,得k=0.28,則;凹模厚度HH=kl=0.28×68.28=19.12(mm)凹模寬度BB=b+2c=b+(3~4)H=61.28+3.5×19.12=128.2(mm)凹模長度LL=l+2c=l+(3~4)H=68.28+3.5×19.12=135.2(mm)將計算出的尺寸套國家標準JB/T8067.1,最終確定其外形尺寸為:160mm×160mm×20mm。(2)選擇典型組合。采用固定卸料、橫向送料,且凹模外形尺寸為:160mm×160mm×20mm,故選用典型組合為:160×160×210~255JB/T8067.1。凹模設計(1)型孔位置。從排樣圖上被沖切的位置獲得。(2)型孔尺寸。見“三、模具結構方案設計”,由刃口尺寸計算獲得。(3)刃口形式。采用直壁式,反面擴孔,直壁高度取5mm(4)材料及技術要求。材料選用CrWMn,熱處理硬度60~64HRC。各表面的粗糙度如圖11所示。(5)凹模零件圖。由設計結果繪制成凹模零件圖,如圖11所示。圖11凹模零件圖沖孔Φ8+0.040mm凸模設計(1)凸模校核。凸模截面尺寸較大,可不進行強度、剛度校核。(2)凸模的結構形式。圓形截面的凸模采用階梯式,查標準GB2863.2得BII8.15×54。采用固定板壓入式固定,如圖12所示。(3)凸模工作部分尺寸。見“三、模具結構方案設計”,由刃口尺寸計算獲得。(4)凸模長度的計算。查標準典型組合160×160×210~255JB/T8067.1,得凸模固定板h1=18mm,空心墊板h2=16mm,凹模厚度計算得h3=20mm,故凸模長度為:L=h1+h2+h3=18+16+20=54(mm)(5)材料及技術要求。材料選用T10A,熱處理硬度58~62HRC。(6)凹模零件圖。由設計結果繪制成凹模零件圖,如圖13所示。圖12固定板壓入式圖13凸模零件圖沖類橢圓孔凸模設計(1)凸模校核。凸模截面尺寸較大,可不進行強度、剛度校核。(2)凸模的結構形式。圓形截面的凸模采用階梯式,查標準GB2863.2得BII16.7×54。采用固定板壓入式固定,如圖14所示。(3)凸模工作部分尺寸。見“三、模具結構方案設計”,由刃口尺寸計算獲得。(4)凸模長度的計算。查標準典型組合160×160×210~255JB/T8067.1,得凸模固定板h1=18mm,空心墊板h2=16mm,凹模厚度計算得h3=20mm,故凸模長度為:L=h1+h2+h3=18+16+20=54(mm)(5)材料及技術要求。材料選用T10A,熱處理硬度58~62HRC。(6)凹模零件圖。由設計結果繪制成凹模零件圖,如圖15所示。圖14固定板壓入式圖15凸模零件圖凸凹模設計(1)凸凹模壁厚。凸凹模的最小壁厚m=1.5t=2.25mm,而實際最小壁厚為8mm,故符合強度要求。(2)凸凹模的結構形式。凸凹模采用直通式,形狀從排樣圖上被沖切的位置獲得。固定方法:采用螺釘、固定板固定法,如圖16所示。(3)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見“三、模具結構方案設計”,由刃口尺寸計算獲得。(4)凸凹模長度的計算。查標準典型組合160×160×210~255JB/T8067.1,得固定板配合段h1=6mm,卸料板h2=16mm,此外卸料板高度高出凸凹模1mm,彈性元件安裝高度為h3=20mm,故凸凹模長度為:L=h1+h2+h3-1=6+16+20-1=41(mm)(5)材料及技術要求。材料選用Cr12,熱處理硬度58~62HRC。各表面粗糙度如圖17所示。(6)凹模零件圖。由設計結果繪制成凸凹模零件圖,如圖17所示。圖16凸凹模的固定圖17凸模零件圖定位零件的設計(1)定位方式的選擇。選擇采用活動式導料銷、擋料銷。(2)結構形式及規(guī)格。查國家標準JB/T7649.5,得6×26如圖18所示。(3)彈簧的規(guī)格選擇。查國家標準JB/T7649.5,得0.8×8×30GB/T2089。圖18活動式擋料銷卸料裝置的選擇1)卸料裝置的選擇(1)卸料類型的選擇。選擇彈性卸料方式,如圖19所示。(2)卸料螺釘?shù)倪x擇。查國家標準GB/T7650.6,得圓柱頭內(nèi)六角卸料螺釘M10×48,數(shù)量為4個。(3)卸料板設計。①卸料板與凸模的間隙取雙邊0.2mm,與導正銷、擋料銷的配合為H8/d9。②卸料板的外形尺寸由典型組合標準JB/T8067.1,查得160mm×160mm×16mm。③卸料板的結構尺寸由典型組合標準JB/T8067.1查得。④卸料板的材料由表查得用45號鋼。⑤卸料板的螺釘?shù)目讖健⒖拙嗑蓞⒖嫉湫徒M合標準JB/T8067.1。⑥卸料板零件圖。如圖20所示。圖19彈性卸料裝置圖20卸料板零件圖(4)彈性元件的選用。①彈性元件類型的選擇。采用圓筒形聚胺酯彈性體。②彈性體的數(shù)量、形狀和尺寸。數(shù)量與卸料螺釘相同為4個,形狀和尺寸由標準JB/T7650.9,查得45×12.5×20。③彈性體的彈力校核。單個彈性體要承受的卸料力;F卸/4=5240/4=1310(N)彈性體安裝高度20mm,壓縮量為10%時的工作負荷為1784N,滿足卸料力的要求。2)推件裝置的選擇(1)推件類型的選擇。選用如圖21所示的剛性推件方式。(2)打桿。查標準JB/T7650.1,得A14x115。(3)推板。選用如圖22所示推板,查標準JB/T7650.4,得A50。(4)推桿。查標準JB/T7650.1,得8x40。(5)推件塊如圖23所示。圖21剛性推件裝置圖22推板圖23推件塊模架的選擇(1)模架類型的選擇。因沖裁件尺寸不大,精度一般,為了送料及操作方便,選用滑動導向后側導柱模架,如圖24所示。(2)模架規(guī)格。分別由標準GB/T2855.5和GB/T2855.6,查得:上模座160×160×45,下模座160×160×55。(3)導柱、導套規(guī)格。分別由標準GB/T2861.2和GB/T2861.7,查得:導柱B32h5x170x45,導套B32h6x100x43。如圖25、26所示。圖24滑動導向后側導柱模架圖25B型導柱圖26B型導套連接與固定零件的設計1)模柄(1)模柄形式。選用B型旋入式模柄,如圖27所示。(2)模柄規(guī)格。因選用的JH21-45型開式固定臺壓力機的模柄孔尺寸為50×60,故查標準JB/T7646.2,得模柄的規(guī)格為B50×91·Q235。圖27B型旋入式模柄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