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平衡及其影響因素_第1頁
配位平衡及其影響因素_第2頁
配位平衡及其影響因素_第3頁
配位平衡及其影響因素_第4頁
配位平衡及其影響因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配位平衡及其影響因素第一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配位平衡與穩(wěn)定常數(shù)影響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上節(jié)下節(jié)返回章7.2配位平衡及其影響因素第二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21.dissociationequilibriumandstabilityconstant:Cu2++NH3?[Cu(NH3)]2+[Cu(NH3)]2++NH3?[Cu(NH3)2]2+[Cu(NH3)2]2++NH3?[Cu(NH3)3]2+[Cu(NH3)3]2++NH3?

[Cu(NH3)4]2+休息配離子在水溶液中形成達(dá)到平衡時(shí)的平衡常數(shù)又稱配離子的穩(wěn)定常數(shù).配離子在水溶液中具一定的穩(wěn)定性.

配合物在水中的形成一般也是逐級進(jìn)行的:如:[Cu(NH3)4]2+的形成:[Cu(NH3)4]2+形成配位平衡與平衡常數(shù)第三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3配位平衡與平衡常數(shù)配離子的穩(wěn)定性:第四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如[Cu(NH3)4]2+的第一級形成平衡:Cu2++NH3?[Cu(NH3)]2+休息K穩(wěn)1

==104.27[Cu(NH3)2+][Cu2+][NH3]再如[Cu(NH3)4]2+的第四級形成平衡:[Cu(NH3)3]2++NH3?[Cu(NH3)4]2+K穩(wěn)4

==102.18[Cu(NH3)42+][Cu(NH3)32+][NH3]另2級形成常數(shù)分別為:K穩(wěn)2=103.55;K穩(wěn)3=102.90配位平衡與平衡常數(shù)第五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5一般來說K穩(wěn)1>K穩(wěn)2>

K穩(wěn)3>

逐級穩(wěn)定常數(shù)隨配位數(shù)的增加而減小.

配離子在水溶液中也會(huì)發(fā)生解離.如:[Cu(NH3)4]2+的第一級解離平衡:[Cu(NH3)4]2+?[Cu(NH3)3]2++NH3

配離子在水溶液中解離達(dá)平衡時(shí)的平衡常數(shù)稱為不穩(wěn)定常數(shù)

K穩(wěn)1、K穩(wěn)2

稱為逐級形成常數(shù)或逐級穩(wěn)定常數(shù)(或分步穩(wěn)定常數(shù))..休息配位平衡與平衡常數(shù)第六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6配位平衡與平衡常數(shù)配離子在水溶液中的解離:第七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休息累積穩(wěn)定常數(shù):

將逐級穩(wěn)定常數(shù)依次相乘所得到的穩(wěn)定常數(shù).

一般用i表示.對[Cu(NH3)4]2+:1=K不穩(wěn)1

=[Cu(NH3)32+][NH3][Cu(NH3)42+]=1/K穩(wěn)4=10-2.182=K穩(wěn)1K穩(wěn)1

K穩(wěn)23=K穩(wěn)1

K穩(wěn)2

K穩(wěn)3配位平衡與平衡常數(shù)4=K穩(wěn)1

K穩(wěn)2

K穩(wěn)3

K穩(wěn)4=K穩(wěn)(總)第八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8①衡量穩(wěn)定性高低;②比較同型配合物穩(wěn)定性相對高低;③平衡計(jì)算.休息2.applicationofstabilityconstant:(1)平衡組成的計(jì)算:例1:室溫下,0.010mol的AgNO3(s)溶于1.0L0.030mol·L-1的NH3·H2O中(設(shè)體積不變),計(jì)算該溶液中游離Ag+、NH3和[Ag(NH3)2]+

的濃度.K穩(wěn)意義及作用:配位平衡與平衡常數(shù)解:查得:K穩(wěn)

=107.40.第九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9休息Ag++2NH3

?[Ag(NH3)2]+反應(yīng)前c/mol·L-1平衡時(shí)c/mol·L-10.0100.0300.0x0.010+2x0.010-x

=(0.010-x)/x(0.010+2x)2解得:x=4.010-6mol·L-1

=[Ag+][NH3]=[Ag(NH3)2+]≈0.010mol·L-1K穩(wěn)==107.40[Ag(NH3)2+][Ag+][NH3]2配位平衡與平衡常數(shù)第十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10(2)判斷兩種配離子間轉(zhuǎn)化的可能性:例2:在含有NH3和CN-的溶液中加入Ag+,可能會(huì)形成[Ag(NH3)2]+和[Ag(CN)2]-.試問哪種配離子先形成?若在[Ag(NH3)2]+溶液中加入KCN,問否能發(fā)生配離子的轉(zhuǎn)化?解:由附錄可查得:[Ag(NH3)2]+K穩(wěn)

=107.40

[Ag(CN)2]-

K穩(wěn)

=1021.1同型配離子,一般是穩(wěn)定性大的配離子先形成.故[Ag(CN)2]-會(huì)先形成.休息配位平衡與平衡常數(shù)第十一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11配離子轉(zhuǎn)化,通常是穩(wěn)定性小的向穩(wěn)定性大的轉(zhuǎn)化.轉(zhuǎn)化的完全程度可用轉(zhuǎn)化反應(yīng)常數(shù)衡量.如:[Ag(NH3)2]++2CN-

?[Ag(CN)2]-+2NH3休息K=[Ag(CN)2-][NH3]2[Ag(NH3)2+][CN-]2[Ag+]

[Ag+]=K穩(wěn)([Ag(CN)2]-)/K穩(wěn)([Ag(NH3)2]+)

=1021.1

/107.40=1013.7能發(fā)生配離子的轉(zhuǎn)化.配位平衡與平衡常數(shù)第十二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12例3:25℃時(shí)[Ag(NH3)2]+溶液中c([Ag(NH3)2]+)=0.10mol·L-1,c(NH3)=1.0mol·L-1.現(xiàn)加入Na2S2O3,使c(S2O32-)=1.0mol·L-1.計(jì)算平衡時(shí)溶液中NH3、[Ag(NH3)2]+的濃度.解:由附錄可查得:[Ag(NH3)2]+K穩(wěn)

=107.40

[Ag(S2O3)2]3-K穩(wěn)

=1013.5休息[Ag(NH3)2]++2S2O32

-?[Ag(S2O3)2]3-+2NH3反應(yīng)前c平衡時(shí)c0.101.001.0x0.80+2x0.10-x1.2-2x配位平衡與平衡常數(shù)第十三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13K

=K穩(wěn)([Ag(S2O3)2]3-)/K穩(wěn)([Ag(NH3)2]+)1013.5/107.40={(0.10-x)(1.2-2x)2}/x(0.80+2x)2解得:x=1.810-7=[Ag(NH3)2+];[NH3]

1.2mol·L-1

休息(3)判斷是否有沉淀產(chǎn)生:例4:在1L含1.0mol·L-1游離NH3及1.010-3

mol·L-1[Cu(NH3)4]2+溶液中加入1.010-3molNa2S,問是否有CuS沉淀生成?若是加入NaOH1.010-3mol,問是否有Cu(OH)2沉淀?配位平衡與平衡常數(shù)第十四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14已知Ksp(CuS)=1.2710-36;

Ksp(Cu(OH)2)=2.210-20Cu2++4NH3?[Cu(NH3)4]2+K穩(wěn)=[Cu(NH3)42+]/[Cu2+][NH3]4[Cu2+]=1.010-3/107.40(1.0)4=2.5710-16mol·L-1加入1.010-3

molNa2S時(shí),[S2-]≈1.010-3mol·L-1.[Cu2+][S2-]=2.5710-16

1.010-3休息解:.配位平衡與平衡常數(shù)第十五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15=2.5710-19>Ksp(CuS)AgCl的溶解反應(yīng)為:休息若加入1.010-3molNaOH,[OH-]≈1.010-3mol·L-1[Cu2+][OH-]2=2.5710-16

(1.010-3)2=2.5710-22<Ksp{Cu(OH)2}.配位平衡與平衡常數(shù)例5:求完全溶解0.010mol的AgCl所需要的NH3的濃度.已知Ksp(AgCl)=1.7710-10;K穩(wěn)

(Ag(NH3)2+)=

107.40.解:第十六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16AgCl+2NH3

?[Ag(NH3)2]++Cl-K

=[Ag(NH3)2+][Cl-][NH3]2[Ag+][Ag+]休息

=K穩(wěn)

{Ag(NH3)2+}

Ksp(AgCl)=

107.40

1.7710-10=4.410-3達(dá)到平衡時(shí):[NH3]2=[Ag(NH3)2+][Cl-]/K假定AgCl溶解后,全部轉(zhuǎn)化為[Ag(NH3)2]+.配位平衡與平衡常數(shù)第十七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17[Cl-]=0.010mol·L-1解得:[NH3]=0.15mol·L-1溶解AgCl所需要的氨水濃度為:20.010=0.020mol·L-1∴溶解0.010molAgCl所需氨水濃度:0.15+0.020=0.17mol·L-1休息[Ag(NH3)2+]≈0.010mol·L-1;例6:1L6mol·L-1氨水和1L1mol·L-1

的KCN溶液,哪個(gè)可溶解較多的AgCl?配位平衡與平衡常數(shù)第十八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18已知Ksp(AgCl)=1.7710-10;K穩(wěn){Ag(NH3)2+}=107.40;K穩(wěn)(Ag(CN)2-)=1021.1.解:休息AgCl在氨水中的溶解反應(yīng)為:AgCl+2NH3

?[Ag(NH3)2]++Cl-反應(yīng)前n平衡時(shí)n600xx6-2xK

=[Ag(NH3)2+][Cl-][NH3]2=4.410-3x2/(6-2x)2=4.410-3,解得:x=0.35mol配位平衡與平衡常數(shù)第十九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19(4)判斷氧化還原性質(zhì)的改變:yAgCl在KCN中的溶解反應(yīng)為:AgCl+2CN-

?[Ag(CN)2]-+Cl-反應(yīng)前n平衡時(shí)n1001-2yy同理可得K

=2.21011同樣可解得:y=0.50mol.1L1mol·L-1KCN溶液比1L6mol·L-1氨水溶解較多的AgCl.休息配位平衡與平衡常數(shù)第二十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20EAu+/Au=E

Au+/Au+0.0592lg[Au+]Au++2CN-

?

[Au(CN)2]-例7:據(jù)E

(Au+/Au)=+1.68V,很難將Au氧化.若加入KCN,就可以在堿性條件下利用空氣中的氧將Au氧化(已知E

(O2/OH-)=0.401V).試計(jì)算說明(K穩(wěn)

{Au(CN)2-}=1038.3).解:[Au+]=[Au(CN)2-]/[CN-]2K穩(wěn)休息K穩(wěn)=[Au(CN)2-][Au+][CN-]2配位平衡與平衡常數(shù)第二十一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21當(dāng)[Au(CN)2-]=[CN-]=1.0mol·L-1時(shí):E

Au+/Au=E

’Au+/Au

=E

Au(CN)2-/Au=E

Au+/Au+0.0592lg

1/K穩(wěn)

=1.68+0.0592lg10-38.3=-0.587V.已知:E

O2/OH-=0.401V.顯然:E

O2/OH->E

Au(CN)2-/Au.返回節(jié)休息E

Au+/Au=E

Au+/Au+0.0592lg[Au(CN)2-]/[CN-]2K穩(wěn)配位平衡與平衡常數(shù)第二十二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221.maininfluencefactorsofstability:(1)內(nèi)在因素:

取決于金屬離子和配體的性質(zhì).同種金屬離子與不同配體結(jié)合.

如,螯合物要比具相同配位原子的簡單配合物來得穩(wěn)定,此現(xiàn)象稱為螯合效應(yīng).同種配體與不同金屬離子結(jié)合.

如EDTA與金屬離子所形成的螯合物.休息影響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第二十三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23影響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螯合物穩(wěn)定性的比較:第二十四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24影響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休息rule:①堿金屬離子;②堿土金屬離子;③過渡金屬、稀土金屬離子和Al3+;④三價(jià)、四價(jià)金屬離子及Hg2+.返回例題第二十五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25主反應(yīng)影響配位平衡的主要外部因素:溶液酸度(配體大多為弱酸、堿;多元酸、堿);其它配位劑;共存離子.休息如在EDTA與金屬離子的形成反應(yīng)中:M+Y?MYOH-M(OH)…H+HY…MOHYMHYOH-ML…NNYLH+副反應(yīng)(2)外部因素:影響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第二十六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26酸效應(yīng)系數(shù):對EDTA,一般用αY(H)表示.定義:αY(H)=[Y’]/[Y]式中:[Y’]:平衡時(shí),EDTA各種存在形式的總濃度;[Y]:參加反應(yīng)的有效存在形式Y(jié)4-的平衡濃度.2.influenceofsecondaryreactionforligand:休息(1)溶液酸度:因H+存在,使配體參加主反應(yīng)能力降低的現(xiàn)象.酸效應(yīng):影響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αY(H)=[Y4-][Y4-]+[HY3-]+[H2Y2-]+[H3Y-]+[H4Y]+[H5Y+]+[H6Y2+]第二十七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27據(jù)上式可求出不同pH值時(shí)的αY(H).上式和表中數(shù)據(jù)可見:αY(H)隨溶液酸度↑而↑,隨溶液pH↑而↓;αY(H)可用來衡量酸效應(yīng)的大小;通常αY(H)>1;αY(H)與分布系數(shù)為倒數(shù)關(guān)系:休息影響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αY(H)=1+[H+]Ka6+[H+]2Ka6Ka5+[H+]3Ka6Ka5Ka4++[H+]6Ka6Ka5Ka4Ka3Ka2Ka1αY(H)=1/δY.第二十八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28影響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不同pH值時(shí)的lgαY(H):返回7.3返回例9返回例8第二十九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29因其它配位劑存在,使金屬離子參加主反應(yīng)能力降低的現(xiàn)象.(2)共存離子的影響:

共存離子存在,也可能會(huì)使配體參加主反應(yīng)的能力降低.對EDTA,一般用αY(N)表示:αY(N)=([Y]+[NY])/[Y]≈cNK穩(wěn)(NY)對EDTA,若存在幾種副反應(yīng),副反應(yīng)系數(shù)αY:

αY=αY(H)+αY(N)-1.休息影響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3.influenceofsecondaryreactionformetalion:配位效應(yīng):第三十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30定義:αM=[M’]/[M]式中,[M’]:平衡時(shí),未參加主反應(yīng)的M離子各種存在形式的總濃度;[M]:游離M離子的平衡濃度.一般由其它配位劑所引起的配位效應(yīng)又稱輔助配位效應(yīng).

輔助配位效應(yīng)系數(shù)用αM(L)表示:

αM(L)=1+1[L]+2[L]2+…+n[L]n式中i:L與M離子所得配合物的各級累積穩(wěn)定常數(shù)休息.影響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配位效應(yīng)系數(shù):一般用αM表示:第三十一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31由OH-所引起的配位效應(yīng)又稱為羥基配位效應(yīng),其副反應(yīng)系數(shù)用αM(OH)表示.αM(OH)=1+1[OH-]+2[OH-]2+…+n[OH-]n式中i

為OH-與M離子所形成配合物的各級累積穩(wěn)定常數(shù).

若金屬離子存在幾種副反應(yīng),總的副反應(yīng)系數(shù)αM:休息≈αM(L)+αM(OH)影響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αM=αM(L)+αM(OH)-1第三十二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32MY在水溶液中:

M+Y?MY則[M]=[M’]/αM;[Y]=[Y’]/αY.

K穩(wěn),MY=[MY][M][Y][M’][Y’]KMY=[MY]αMαY令K’MY=[MY][M’][Y’]休息4.conditionalstabilityconstant:若M、Y均發(fā)生副反應(yīng):影響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第三十三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33lgK’MY=lgKMY-lgαY

-lgαM

一般αY、αM均大于1,故K’MY<KMY.條件穩(wěn)定常數(shù)(或表觀穩(wěn)定常數(shù),或有效穩(wěn)定常數(shù)):考慮了各種外界因素影響之后所得到的配合物的穩(wěn)定常數(shù).若只存在酸效應(yīng),則:KMY=K’MYαY

αMlgK’MY=lgKMY-lgαY(H)休息影響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例8:計(jì)算pH=2.0和pH=5.0時(shí)ZnY2-的條件穩(wěn)定常數(shù)lgK’ZnY.第三十四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34由公式:lgK’MY=lgKMY-lgαY(H)得:pH=2.0時(shí),lgK’ZnY=16.40-13.51=2.89pH=5.0時(shí),lgK’ZnY=16.40-6.45=9.95查表(p241,表7.2):

pH=2.0時(shí),lgαY(H)=13.51

pH=5.0時(shí),lgαY(H)=6.45查表(附錄4):酸效應(yīng)對由多元酸(堿)或弱酸(堿)等所形成的配合物的穩(wěn)定性影響很明顯.休息lgKZnY=16.40影響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解:第三十五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2023/4/135例9:計(jì)算pH=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huì)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