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的博物館之旅話題征稿(三篇)_第1頁
2022年我的博物館之旅話題征稿(三篇)_第2頁
2022年我的博物館之旅話題征稿(三篇)_第3頁
2022年我的博物館之旅話題征稿(三篇)_第4頁
2022年我的博物館之旅話題征稿(三篇)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2022年我的博物館之旅話題征稿(三篇)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我的博物館之旅話題征稿篇一

博物館里藏品豐富,猶如一座穿越時空的寶庫,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曾侯乙銅尊盤。

這件寶物有42厘米高,口徑58厘木,重30公斤。就這么重的銅尊盤,底部竟只有四只小龍狀的青銅支撐,真是巧妙!古人對力的平衡把握得真是精準。

這銅盤的驚人之處在于其鬼斧神工的鏤空藝術。其裝飾品互不連接,單獨位于內層之中還有鏤空花紋,一層中還有一層,這種極其繁雜的雕刻藝術竟在2500年前的戰(zhàn)國時期就己經被人們所把握,真是太厲害了!要知道在高科技廣泛運用的今天,人們仍舊無法復制出那樣精致的雕刻品。這銅尊盤也是權力的象征。上面不僅刻有繁復而有序的鏤空花紋,而且還刻有象征皇權的蟠龍,象征著一方霸王。

我們還領會了20__多年前的“冰箱〞——銅鑒缶,20__多年前的“鋼琴〞——編鐘,一件比一件震撼……

兩個小時過去了,帶著滿滿的收獲,我們一行人離開了省博物館……

“啾——啾——〞與從前令人厭煩的知了聲不同,此時小鳥正在枝頭高歌,太陽也躲到了云朵后面,給我們帶來了一片陰涼。

假如說之前是老天給我們的考驗,那么,現(xiàn)在的陰涼就是老天給我們的獎賞吧。

我的博物館之旅話題征稿篇二

10月27日,我跟著小記者團來到了跨湖橋遺址博物館。博物館里的文物可真多呀,我怎么看都看不夠,好在有講解員阿姨為我們一一講解每件文物的來歷。

經過了兩個主題展廳,一直在我腦海念念不忘的兩件文物是一塊小孩的頭蓋骨部分和一艘獨木舟。

原來幾千多年前的小孩頭蓋骨是這個樣子的呀,與我在dk人體百科全書看到的人體骨骼與這個大不一致。時隔幾千年,人類的骨骼真的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這艘獨木舟的年齡,可是足足比我大了1000倍呢。八千多年前的人們在水上出行原來只靠著一艘獨木舟和幾根漿啊,真是不簡單呢。在此之前的人們出行只靠一雙腳,遇到河流的時候,光靠腳過不去了,于是就發(fā)明出了獨木舟。

隨后,館長阿姨接受了我們的采訪。館長阿姨告訴我們:這些文物是八千多年前跨湖橋人留下來的,并且,這里的文物都是真實的,沒有一個是仿制品,以及考古工作的開展十分不簡單。

以前對考古不屑一顧的我通過今天的參觀,逐漸喜歡上考古了,考古是件十分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以后我想當考古學家,那現(xiàn)在必需好好努力學習歷史知識,要有耐心,有細心。

短暫的一個半小時快速地過去了,我依依不舍地和館長阿姨道別,離開了博物館?;丶液?,我立馬和爸爸媽媽說:“下個周末,我還想去跨湖橋遺址博物館,還有些文物再細心地看一看。〞

我的博物館之旅話題征稿篇三

《國家寶藏》的開播,讓國寶真的“活〞了起來,使我一改平時對博物館枯燥嚴肅的印象,深感“一眼千年〞中日日流淌、從未褪色的文化自信。

于是,在這個寒假,我隨家人一起去了位于河南鄭州的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鄭州市農業(yè)路,我在外出前上網得知,它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研學收獲體會:是中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它的藏品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和玉器最具特色,且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極高,部分藏品還被譽為國之重器了呢。

好不簡單到了博物館門口,前面拿著身份證的人早已排成了一條浩蕩的長龍。我便沖動又無奈地排在他們后面,細心端詳著這座國家寶庫——主展館主體建筑以元代的古觀星臺為原型,又經藝術夸誕地演繹成了“戴冠的金字塔〞,讓我深感文化藝術的無限魅力。

由于主展館正在裝修的起因,大部分藏品被放置在了一側的“大象中原〞展館里,而主體展館的前部分則安排些臨時的展覽。我想正是這樣吧。進了“大象中原〞的展館,即刻,我感受到了“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磅礴氣勢。它的內部按年代為順序,從史前文物開始,經過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并以明清的玉器終止。賈湖骨笛,婦好鸮尊,杜嶺方鼎,玉柄鐵劍,蓮鶴方壺,云紋銅禁,四神云氣圖,武曌金簡……我不禁沉醉在其中了。

透過厚厚的鋼化玻璃,我嗅到了千百年前的氣息;透過歷史的嵐帳,我的心早已和文物們系在了一起,再厚的玻璃也阻擋不了我們的談天,我仿佛身臨其境,和它們一起穿越回了那一個個遙遠的年代,目睹當時的冰戈鐵馬、傾聽當年的烽火傳奇,煌煌穆穆,無限光芒……

最令我難忘的就是賈湖骨笛了。它并不張揚,寧靜地躺在角落的展柜里羅列著,昏黃的燈光打下來,平添了幾分神秘詭譎。它是由仙鶴的尺骨管制成,磨制精細,有七個小孔。它是中國考古距今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的樂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而且,它還是豎笛或洞簫類樂器的祖先呀。我們還可以說,它是世界笛子的鼻祖。

我想,在九千年前,人們會不會吹奏骨笛,徜徉于仙鶴棲息的水邊,在鶴唳聲和流水的潺潺聲中,表達著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神靈的尊敬……

一幀幀畫面涌來,我細細地看著它們,可是時間卻不等人。此次博物館之旅,不僅讓我領會到了古時候的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