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就是戰(zhàn)勝自我_第1頁
成功就是戰(zhàn)勝自我_第2頁
成功就是戰(zhàn)勝自我_第3頁
成功就是戰(zhàn)勝自我_第4頁
成功就是戰(zhàn)勝自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成功就是戰(zhàn)勝自我

●只有自己才能決定自己是否成功

李踐對成功看法的最大特色在于強調(diào)了成功的個性化。他指出,成功最直接的表現(xiàn)是"完成"或"到達",因為每個人成功的目標是不一致的,對目標的評估也是不一致的,所以成功其實就是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和評估,自己認為成功了,那就成功了;自己認為自己不成功,那就不成功。

也許有人認為這種觀點有一點阿Q,但李踐指出,這種結(jié)論是由成功的相對性而決定的。很多人一直急于追求別人所定義的成功,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了解自己想要的,不知道自己的目標,結(jié)果就容易陷入迷茫中。其實只有自己才是決定自己是否成功的人,自己去做判斷,才能享受真實的成功。

他還指出,由于成功者的生存空間、意志范圍必然擴大,可支配、操縱的物質(zhì)或知識必然更多,因此成功的實質(zhì)就是獲得自由度,用通俗的話說所謂自由度就是當你想當?shù)娜?,做你想做的事,去你想去的地方,說你想說的話。

●獲得成功有三個條件

李踐學習和運用成功學的方法并取得很大的成功,就是因為他相信成功必有方法,失敗定有原因。在總結(jié)前人成就的基礎上,他認為要想成功需具備三個條件:

一是要下決心做一個成功的人。他說,一個人能否成功首先取決于自己的決心,而衡量這種決心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捫心自問:自己究竟是"想成功"還是"一定要成功"?雖然二者只有一字之差,但卻差之千里。因為"想"只是一種向往或是一種僥幸心理,它是盲目的和非現(xiàn)實的;但"要"則不同,它是明確的、有目的和現(xiàn)實的,有了"要"的動力才會不顧任何艱難險阻、義無反顧地去努力。

二是要有堅持不懈的毅力。李踐說,下定了成功的決心,僅僅是使成功有了必要性,要使成功具有必然性就需要具有堅持不懈的信心和毅力,惟有奮斗才能成功,這是最好理解又是最難做到的。

三是要向成功的人學習成功的方法。李踐認為,成功的熱情和決心并不能取代科學的方法,歷史的經(jīng)驗也證明學習別人的成功方法是取得成功的捷徑。因為任何一位成功者之所以在某一方面出類拔萃,必定有其與眾不同的方法,我們只要直接進入他們的經(jīng)驗和原則之中,就能做出和他們相似的成就。學習成功的方法有兩條途徑:一是向自己身邊耳聞目睹的成功人士學習,二是學習"成功學"。

●妨礙成功的八種"劣根性"

據(jù)說人類大致有54種消極情緒的表現(xiàn),而其中的任何一種情況都足以毀壞我們生活中某一方面,甚至對整個人生歷程產(chǎn)生不好的影響。李踐將這種種不好的表現(xiàn)的形成歸結(jié)為八個原因,即人類的八種"劣根性":

一是缺乏目標。世上沒有懶惰的人,只有沒有目標的人。世界上最貧窮的人就是沒有目標的人,因為連"夢想"都沒有,還會擁有什么?

二是害怕失敗。當人們在作出一個新的決定時,心態(tài)消極的人往往想到曾經(jīng)遭受過的失敗景象,于是憂慮畏縮,裹足不前。

三是害怕被拒絕。害怕遭到恥笑和打擊,害怕失去我信心的恐懼,妨礙了人們開口求助,妨礙了他們的前進。

四是埋怨和責怪。這些人不能正視困難、面對自我,就自然而然選擇了一種逃避行為,即把責任歸咎給別人。他們對自我的認識和把握不夠,總認為自己是受害者,是可憐者。

五是否定現(xiàn)實。這些人面對不如意、不利的情況時,就找借口來逃避,這是一種懦弱、膽怯和無能的表現(xiàn)。

六是做事半途而廢。這些人不明白人生的歷程實質(zhì)上就是克服困難的過程,所以他們對事業(yè)沒有堅強的信念和決心,不能堅持到底。

七是對未來悲觀。悲觀與前面提到的幾大習性有關(guān),可稱作是一種消極的"并發(fā)癥"。

八是好高騖遠。這些人的想法不切實際,把成功寄托于一些不可能發(fā)生的荒唐想法上。

●消極心態(tài)者不能成功的六項理由

消極的心態(tài)為什么使人不能成功?李踐認為這里面有六個原因:

一是喪失機會。因為消極心態(tài)會散布疑云迷霧,即使出現(xiàn)了機會也會讓人看不清抓不到。

二是使希望破滅。因為消極心態(tài)會使人的自信心受到摧毀,使希望泯滅。而看不到將來的希望,也就激發(fā)不出任何活力。

三是限制了潛能的發(fā)揮。人若不相信自己所能達到的成就,他便不會去爭取。

四是消耗掉90%的精力。消極的情緒容易惡性循環(huán),變本加厲,使消極者日復一日地在消極的境遇中掙扎。

五是失道寡助。沒有人會喜歡消極者,得不到別人(特別是成功者)的支持和幫助,成功即是奢談。

六是不能充分享受人生。在人生的整個航程中,消極心態(tài)者一路上都在暈船,無論目前境況如何,他們對未來總是感到失望、惡心,那么還何談快樂、成功、健康,更談不上充分享受人生旅程中美好的風光。

●成為心態(tài)積極者的三個訣竅

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心態(tài)積極的人?李踐向我們推薦了三種方法:

他認為要想心態(tài)積極,首先要消除破壞性批評。所謂破壞性批評,就是看問題時總是在尋找或注意應該批評的那一面,批評多于表揚,從而產(chǎn)生膽小、懦弱、害怕失敗等消極性的心態(tài)。消除這種心態(tài)須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當我們批評別人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四個原則,即多表揚少批評,批評對事不對人,對未來不對過去,永遠不要打擊別人的自我價值。二是當我們受到破壞性批評時,心里要有準備,要清楚地認識于發(fā)現(xiàn)、認識目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而增加實現(xiàn)目標的緊迫感,獲得巨大的驅(qū)動力。

四是要制定實現(xiàn)目標的期限,因為期限能衡量目標的進展,激發(fā)不斷前進的動力。

五是要確認實現(xiàn)目標的障礙,并依"難度"設定優(yōu)先順序,這樣做,是為了有備無患,從容不迫。

六是要確認對實現(xiàn)目標有幫助的人和團體,充分調(diào)動一切可以調(diào)動的力量和因素,來幫助自己實現(xiàn)目標。

七是要找出解決障礙的方法,關(guān)鍵性障礙應找出不低于五個解決方案,其他每個障礙都要找出解決方法。

八是要制定實現(xiàn)目標的計劃,這個計劃最好能分解到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天。

九是要按期進行評估和考核,沒有評估和考核,一切目標都會"夭折",設定目標也就沒有什么實際意義了。

十是要根據(jù)你的目標馬上行動,沒有行動,再好的計劃也是白日夢。

另外,李踐還提醒大家,由于目標會有很多,本著"突出自己最重視的事"的原則,應從中選出四個最重要、最想達成的目標,再從這四個當中選出一個最重要的"核心目標"。所謂核心目標就是在今年最想達成的目標,它代表的應是人們成功的發(fā)展主線。

●浪費時間的主要原因

時間管理是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的保障,但很多人由于缺少這方面的意識,從而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李踐指出,人們浪費時間的原因主要分成主觀和客觀兩大類:

其中主觀原因有缺乏明確的目標,拖延,缺乏優(yōu)先順序,想做的事情太多,做事有頭無尾,缺乏條理和整潔,不懂授權(quán),不會拒絕別人的請求,倉促決策,行動緩慢,懶惰和心態(tài)消極。客觀原因有上級領導浪費時間(開會、電話、不懂授權(quán)),工作系統(tǒng)浪費時間(訪客、官樣文章、員工離職等),生活條件浪費時間(通訊、環(huán)境、交通、朋友閑聊、家住郊區(qū)等)。

●做好時間管理的十四項法則

生命是有限的,如何在短暫的生命歷程中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輝煌,李踐提出了14項時間管理的法則:

首先是要明確目標,目標能最大限度地聚集你的資源(包括時間)。因此,只有目標明確,才能最大限度地節(jié)約時間。

其次,要分清輕重緩急。時間管理的精髓在于分清輕重緩急,設定優(yōu)先程序,成功人士都是以分清主次的辦法來統(tǒng)籌時間的,即把時間用在最有"生產(chǎn)力"的地方。

第三是要制定計劃,寫成清單。用玫琳凱的話說:"每晚寫下次日必須辦理的六件要務,挑出了當務之急,便能照表行事,不至于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事情上。"

第四是遇事要馬上做,現(xiàn)在就做。

第五是要遵循第一次做好、次次做好的原則。如果第一次沒做好,就浪費了做好事情的時間。

第六是要專心致志,不要有頭無尾。

第七是要珍惜今天,當日事當日畢。請記住:要有好的明天,請從今天開始。

第八是要養(yǎng)成整潔和條理的習慣。

第九是要養(yǎng)成快速的節(jié)奏感。這樣不僅能提高效率,節(jié)約時間,給人以良好的作風形象,而且也是健康的表現(xiàn)。

第十是要設定完成期限。

第十一是要善于利用零散時間。把零散時間用來從事零散的工作,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二是運用成功日志法。幾乎所有的偉人都有把想法記錄下來的習慣,日志是成功者必備的條件。

第十三是要善用節(jié)省時間的工具。包括電話、電子郵件、傳真等通訊手段以及交通、電腦、辦公自動化設備。

第十四是要對業(yè)余時間進行管理。

●消極的心態(tài)和對變革的恐懼使人們"知易行難"

李踐在演講中常常愛舉這樣一個例子:在美國田納西州的一個小鎮(zhèn)上,有一個小女孩因為是個私生女而被別人看不起。她很自卑,生活中的惟一樂趣就是聽鎮(zhèn)上新來的一位牧師布道。有一天散場后,牧師叫住她問:"你的父母是誰?"這個簡單的問題令她非常難堪,牧師似乎知道了她的秘密,平靜地對小女孩說:"我明白了,你是上帝的孩子,我們都是上帝的孩子。記住,過去不等于未來。"這句話深深地影響了這個小女孩的命運,她從此戰(zhàn)勝了自我,通過艱苦的努力,最終成為田納西州的州長。

這個故事也給了李踐很大啟發(fā)。他說,很多人都知道應當如何去做,可是在付諸行動的時候,卻只有很少的人身體力行,這也許就是通常所說的"知易行難"吧。其實當一個人真正悟出道理來的時候,再把理論化為行動也就不是什么難事了。

談及人們?yōu)槭裁春ε滦袆拥脑?,李踐認為,首先是心態(tài)的原因。有些人一行動就想到消極的一面、想到失敗,這種恐懼心理摧毀了他們的自信,使他們遇事不敢輕舉妄動。其次是人們對發(fā)生改變多少都有一種莫名的緊張和不安,即使是對代表進步的變革也會這樣。再有就是因為不愿付出而害怕采取行動,這可能是出于人類自我保護的本能,因為付出就意味著"失去",而行動就意味著要付出。

●付出表示富有,索取就是貧窮

行動的實質(zhì)就是付出。要成功,就必須明白"舍得"的道理,舍才能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

有一個寓言講得非常深刻:甲乙兩人死后來到陰曹地府,閻王查看功過簿后說:"你二人前世未作大惡,準許投胎為人。但是現(xiàn)在只有兩種人可供選擇:付出的人與索取的人。也就是說,一個人必須過付出、給予的人生,另一個人必須過索取、接受的人生。"閻王讓兩人慎重選擇。

甲想,索取、接受就是坐享其成,太舒服了。于是他搶先說道:"我要過索取、接受的人生。"乙這時已別無選擇,就表示甘愿過付出、給予的生活。閻王聽后判決道:"甲過索取、接受的人生,下輩子當乞丐,整天向人索取,接受別人施舍。乙過付出、給予的人生,來世做富翁,布施行善,幫助別人。"

由此李踐指出,付出就表示富有,索取就是貧窮,快行動起來,用行動表現(xiàn)你的"富有"。

●心無旁騖地做事是成功者的必備素質(zhì)

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高空走鋼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說,她預感他要出事,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前,他只想著走鋼索這件事本身,并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后果。后來人們就把這種專心致志于做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的意義如何、不患得患失的心態(tài)叫做"瓦倫達心態(tài)"。

李踐認為,凡事先行動起來的一個好處,就在于容易形成"瓦倫達心態(tài)"。因為一旦進入行動狀態(tài)后,人們就來不及多想,就等于逼上梁山,背水一戰(zhàn),只有一條路走到黑,這樣反而容易成功。因此,無論是走在地獄還是天堂,都應抱著"走自己的路,讓人們?nèi)フf吧"的心態(tài),只有這樣才能向著目標心無旁騖地前進,這是每一個成功人士必備的素質(zhì)。

●心態(tài)、目標、時間管理和行動四者同等重要

心態(tài)、目標、時間管理和行動,這四個成功因素究竟哪一個更重要呢?李踐的回答是:四者同等重要。因為從成功學的角度來看,它們是四位一體,不可分離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