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某高層轉換層施工方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96fdfec77b6100485b30f2b587a0a34/b96fdfec77b6100485b30f2b587a0a341.gif)
![四川某高層轉換層施工方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96fdfec77b6100485b30f2b587a0a34/b96fdfec77b6100485b30f2b587a0a342.gif)
![四川某高層轉換層施工方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96fdfec77b6100485b30f2b587a0a34/b96fdfec77b6100485b30f2b587a0a343.gif)
![四川某高層轉換層施工方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96fdfec77b6100485b30f2b587a0a34/b96fdfec77b6100485b30f2b587a0a344.gif)
![四川某高層轉換層施工方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96fdfec77b6100485b30f2b587a0a34/b96fdfec77b6100485b30f2b587a0a34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程結構轉換層專項施工方案1.轉換層結構概況該轉換層面積約1380.00M2,下部為六層框架結構(外加地下室兩層),轉換層為梁承式結構,上部為剪力墻結構。轉換層框支主梁的主要截面有800×2000,800×2300,800×2400,800×2700,1000×2000。板厚為180,墻柱砼標號C50,梁板砼標號為C40,結構絕對標高為4172.轉換層自重,施工荷載傳遞方式轉換層自重和施工荷載通過模板傳向支撐體系,支撐體系傳向下層樓面結構,設鋼筋砼自重為q0,模板支撐重量為q1,按三層樓蓋承接荷載,則每層樓蓋承接荷載為(q0+q1)/n=(q0+q1)/3,因此,1/3部份荷載通過21.30m層樓面結構傳遞于框架柱、墻上,另2/3部份荷載則通過下層支撐架傳向17.10m層的樓面結構,1/3部份荷載通過17.10m層樓面結構傳遞于框架柱、墻上,剩余1/3部份荷載則通過下層支撐架傳向12.90m層的樓面結構,再傳遞于柱、墻上然后最終通過柱墻傳給基礎,基礎傳遞給地基持力層。而支撐承接荷載為逐層遞減,本層為q0+q1,下層為(1-1/n)(q0+q1)=(q0+q1)/3,n為參加承接荷載的樓層數3.施工部署3.1施工組織(1)管理層: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總負責,下設施工負責人(**)一名,鋼筋工長(**)一名,模板工長(**)一名,砼工長(**)一名,質量員一名(**),安全員一名(**)。(2)作業(yè)層:選擇技術熟練的工人組成一個木工班(組長**,50人),一個鋼筋班(組長**,35人),一個砼班(組長**,30人),一個焊工組(組長**,5人)明確二名電工,一名水工,三名焊工專門配合施工,一個水電預埋班(組長**,6人)3.2模板及支撐方案(1)梁、柱、墻均采用組合鋼模、板采用18MM厚竹膠板。(2)梁高大于700mm時必須設對拉絲桿拉片,板底模下設支承木枋平鋪(@200一道)。(3)支撐架采用Φ48鋼管搭設,搭設方法見支撐系統(tǒng)工程。在轉換層結構未達到要求強度前,下層結構支撐架必須保留。保證結構自重及施工荷載由三層樓面體系分擔。3.3砼澆筑方案(1)轉換層施工中砼采取一次性澆筑方案,留設施工縫來進行施工流水段的作業(yè),施工縫留設在剪力和彎矩較小處。(2)砼采用資陽宏基商品砼澆筑,采用一臺砼輸送泵同時澆筑,從沱三橋向銀河橋平行推移澆筑砼。3.4施工進度安排轉換層進度安排為40天。其中:搭架、支模15天,鋼筋機械連接10天,鋼筋綁扎及焊接15天,預埋及其它穿插施工不排時間,砼澆筑40小時。4.支撐系統(tǒng)設計驗算及支撐系統(tǒng)圖4.1主梁下部支撐架橫桿抗彎強度、撓度驗算4.1.1主梁支承橫桿荷載計算取最大截面梁800×2700,長1m為計算單元(1)梁自重24×0.8×2.7×1.1=57.03kN/m(2)施工人員及設備0.8×1×1.2=0.96kN/m(3)鋼筋自重0.8×2.7×1.5×1.1=3.564kN/m(4)振搗砼荷載0.8×2×1.2=1.92kN/m(5)模板自重6.9×0.35×1.1=2.66kN/mq=66.134kN/m4.1.2抗彎強度驗算取支承橫桿跨度為300mm,間距為150mm,則F=q×150FL9920.1×300Mmax===7.45×10544Mmax7.45×105σ===146.66N/mm2<f=215N/mm2(合格)Wn5.08×1034.1.3撓度驗算Fl39920.1×3003F===0.22mm<l/150=48EI48×2.1×105×12.19×1044.2主梁下部支撐架大橫桿抗彎強度,撓度驗算:取支撐架立桿@300一道,則大橫桿計算簡圖如下:F1=F/2=9920.1/2=4960.05N4.2.1強度驗算:F1L14960.05×Mmax===7.44×1055N·mm33Mmax7.44×105σ===146.46N/mm2<f=215N/mm2(合格)Wn5.08×1034.2.2撓度驗算:23F1L323×4960.5×F===0.37mm<L1/150=648ET648×2.1×105×12.19×1044.3主梁下部支撐架立柱單肢穩(wěn)定驗算:因為N=3F1=3×2262.2625=6786.7875NN6786.7875由公式σ===21.45/mm2<fc=205N/mm2φA0.647×4.89×102其中A=489mm2,L1為系桿步距,取1500,i=15.8mm由λ1=L1/I=1500/15.8=94,查表得ψ=0.6474.4主梁下部受力小橫桿與立桿聯接扣件抗滑能力驗算由于N=6.787kN>5kN(不滿足要求)因此在受力桿聯接處采取雙扣件措施則5KN×2=10kN>N=6.787kN(可滿足要求)4.5支撐架整體穩(wěn)定驗算4.5.1單元軸向力計算板厚為180mm,設立桿縱橫間距為1000,步距為1500,取1m×1m平面為計算單元,單元軸向力為:板自重24×1×1×0.18×1.1=4.75kN施工人員及設備1×1×1.2=1.2kN鋼筋自重1×1×0.18×1.1×1.1=0.22kN模板自重1×0.75×1.1=0.83kN砼振搗荷載1×2×1.2=2.4kNN=9.4kN4.5.2臨界軸向力計算96EI96×2.1×105×12.19×104NO===862.28kN(0.4×C+L)L(0.4×1000+1500)×1500其中:C為立桿間距,L為系桿步距。4.5.3穩(wěn)定驗算因為:N0862.28=287.43kN33N=9.4kN則N<1/3N0,可保證支架整體穩(wěn)定。4.6整體支撐采力橫桿與立桿聯接扣件抗滑驗算N=9.4kN>5kN(不滿足要求)因此在受力桿聯接處采取雙扣件措施。則5KN×2=10kN>N=9.4kN(可滿足要求)4.7支撐架支承面驗算:對樓面板進行抗沖切驗算,驗算公式為FL≤0.6ftum因為:FL=N=9.4kN,h0=180-15=1um=πd0=π(48+165)=480.573mmft=1.8N/mm2(C40砼)則:0.6ftumh0=0.6×1.8×480.573×故:FL<0.6ftumh0(合格4.8支承樓面的受力分析及驗算本結構轉換層的荷載由鋼管支撐架系統(tǒng)傳遞至下面兩層樓面共同承受,每層承擔結構轉換層荷載的1/3,因此支承樓面所承受的荷載為q=q`+q``,其中q`為從上部傳下的結構轉換層的荷載,q``為支撐樓面本身的自重。4.8.1結構轉換層的荷載計算:主梁:24×(1.62×0.25×4.5×2+1.62×0.25×9.×2)×1.1=391.33kN次梁:24×(0.62×0.25×4.5×3+0.62×0.25×9.×2)×1.1=185.373kN板:24×4.5×9.×0.18×1.1=396.88kN施工荷載:4.1×4.5×9.×1.2=410.92kN總荷載:391.33+185.373+396.88+410.92=1384kNq`=(1384÷2)÷(4.5×9.)=8.288kN/m24.8.2支承樓面的自重計算:梁:24×(0.48×0.2×4.5×2+0.53×0.2×9.×2)×1.1=97.8278kN次梁:24×(0.33×0.2×4.5×3+0.33×0.2×9.×2)×1.1=78.931kN板:24×4.5×9.×0.12×1.1=264.5914kNq``=(97.8278+78.931+264.5914)÷(4.5×9.)=5.284kN/m2q=q`+q``=8.288+5.284=13.572kN/m24.9支撐系統(tǒng)圖5.模板設計和驗算5.1模板的選定及設計本工程結構轉換層的柱、墻、梁均采用18mm厚復合木膠板組合。矩形柱截面尺寸單邊>800應設置φ12對拉螺栓,距樓面300mm起,縱向@600一道。墻及高梁(梁高>800)采用2.0mm厚對拉絲桿鋼片,縱向@300,橫向@400一道。板底模采用10mm厚的覆膜竹夾板,下鋪50mm×150mm木枋,間距@500mm一道。5.2板底模強度及撓度驗算采用10mm厚竹夾板,E=1.1×104N/mm2,抗彎強度f=6.3N/mm2,下面木龍骨間距為500mm,板凈跨為350mm,取1000mm寬板為計算單元,按五跨等跨連續(xù)梁計算。查表Km=-0.078W=1/6bh2=1.67×104而q=9.4÷1=9.4kN/mL=0.35mMmax=Km·ql2=-0.078×9.4×0.352=-90N·m5.2.1強度驗算:Mmax90×103σ===5.39N/mm2<f=6.3N/mm2W1.67×1045.2.2撓度驗算:1I==1/12×1000×103=8.3×10412bh3qL49400×0.35×3503==1.55mm100EI100×1.1×104×8.3×104ql4fmax=Kf·=0.644×1.55=1.0mm<(合格)100EI250(Kf=0.644為查表求得)5.3框支梁側模對拉鋼片強度驗算5.3.1模板側壓力計算F=25h×1.9=47.5kN/m25.3.2強度驗算采用2.0mm厚對拉絲桿鋼片,縱向@300,橫向@400N=0.3×0.4×47.5=5.7kNAn=1.5×(32-13.8)=27.3mm2σ=N/An=(5.7×103)/27.3=209N/mm2<215N/mm2(合格)6.主要施工方法6.1支撐系統(tǒng)工程本工程的結構轉換層施工支撐系統(tǒng)采用Φ48×3.5鋼管扣件滿堂架系統(tǒng)。鋼管扣件必須滿足力學要求,轉換層腳手架選用下層使用過的鋼管、扣件時,對銹蝕嚴重的禁止使用,彎曲變形的要進行修復后方可使用。6.1.1板底整體支撐系統(tǒng)板底整體支撐系統(tǒng),立柱間距為1000mm×1000mm,掃地桿距樓面300mm,縱橫系桿第一道步距1700mm,以上為1500mm一道。整體支架縱橫@3000~5000mm設置一道剪刀撐。6.1.2梁底支撐系統(tǒng)(1)高梁支撐體系a.梁高>2000mm時,支承立桿采用五排立桿,排距300mm,間距300mm,支承橫桿b.梁高≤1000mm時,支承立桿采用雙排立桿,排距800mm,間距600mm,支承橫桿@300mm一道,其余部分參照整體支撐體系搭設。6.2模板工程本工程結構轉換層的柱、墻、梁均采用18mm厚復合木膠板。6.2.1模板施工準備:(1)施工技術人員在施工前必須認真熟悉圖紙及相關的規(guī)范規(guī)程,熟悉各構件軸線位置及標高,給出構件的配模圖,根據配模圖提出詳細的配模計劃。(2)模板入場后,必須分規(guī)格堆碼,進行質量檢查,若發(fā)現誤差過大,則必須退換和組織維修。(3)施工前,工長要向工人班組作技術交底。內容包括:工程結構概況介紹,模板選用情況,組拼校正方法,檢查標準,樓層施工流程及時間要求,模板拆除條件等。(4)根據軸線控制方法,在模板上彈出各軸線及各類構件的平面控制線。6.2.2模板施工6.2.2.1矩形柱模施工a.柱模組合:本工程柱模采用18mm厚復合木膠模板,要求用木枋將復合木膠板加工成定型木模,分塊組合拼裝。組合時,必須在木模的接縫處用鐵釘將分塊的定型木模釘牢;事先必須刷脫模劑(脫模劑采用皂化脫模劑);柱模腳必須找平或柱模板校好后,必須事先于柱模外補填與其地面的縫隙。b.柱模夾具:方柱模夾具采用鋼管夾具,鋼管夾具和滿堂架連接成整體,鋼管夾具沿柱豎向布置:鋼管夾具最下一道距地250mm。鋼管夾具為雙背桿,鋼管夾具豎向間距600mm,柱設計尺寸大于100O的柱模板加φ12對拉絲桿(雙向),間距@600mm一道,柱四面模板、對拉絲桿均應與鋼管夾具雙背杠連接。C.柱模校正:柱模安裝前必須彈出柱模外邊線和柱中線及放大100mm四周的墨線,并在接板面上彈出柱模架的外邊線。柱模采用塔吊整體吊裝就位,用鐵釘接成整體后,上、下用鋼管夾具定@600一道設φ12對拉絲扦(截面尺寸1000×1000時)組合鋼模板鋼管夾具@500一道鋼管支撐架柱模板安裝示意圖位,下部定位以模板外邊線為準,上部采用雙面吊線的辦法,即對準放大100mm四周墨線用尺量準確后夾具定位,確保柱不產生搓角和確保上下垂直;上下定位準確后,先夾柱中部,用線錘吊四角和中線,校正垂直度,最后按豎向間距夾緊柱模,檢查校正。柱模下部澆筑砼前用草紙或水泥砂漿將其與地面間隙封閉,以免砼澆筑時漏漿,柱底模部位產生爛根。6.2.2.2剪力墻模板安裝(步驟同柱一樣)6.2.2.3框架梁的模板安裝梁模板采用組合鋼模板,分塊組合拼裝定型。根據搭設好的滿堂腳手架上1.0m線,拉通線調平梁底橫桿后(梁長L≥4m時起拱按1-3‰),鋪設梁底模。根據梁高確定出梁底板橫桿間距為150mm,300mm,且橫桿在扣件之間長度不能大于1m;底板拼裝好后,主梁底模就位后拉通線與柱頂線吻合,先固定底板兩端,然后固定中部,最后校核(固定底摸用十字扣件解決)。同時校核梁底板標高,待梁的鋼筋扎完后即可拼裝側模并加固、校正。次梁底模必須與已澆部份的次梁體系拉通線進行校核,保證整個樓蓋次梁順直。梁側模橫向架管的豎向間距200-250mm,豎向背桿的橫向間距取600mm-800mm。梁高在2000mm以上時設φ12對拉絲桿六根,縱向間距按600-800設置。梁側模校正:梁側模首先校正梁兩端側模板,校正時用吊線錘吊正后,用短架管將其與背桿連接支撐,最后拉通線校核梁側模,并用短木枋固定。梁模板分兩次拆除,砼澆灌24小時后方可拆除梁側模,待砼強度發(fā)展到標準強度的100%即可拆除底模。6.2.2.4板的模板安裝本工程現澆板均采用覆膜竹夾板作為現澆板底模板。a.現澆板底模必須達到鋪設條件方能施工,首先在搭設好的整體支架上搭設縱橫梁底模支架,并鋪設梁底模,然后將其縱橫梁鋼筋扎好,校正固定好梁模板及梁柱節(jié)點模板,確保梁標高、軸線、模板垂直度無誤后方能搭設竹夾板下支承鋼管及木枋。b.找平鋼管標高以梁側模頂面為準,施工時,先在支撐架頂部上好板模支承橫桿,向下量取尺寸確定找平鋼管標高,其標高比設計標高低5cm,并用水準儀檢查找平鋼管是否在同一水平標高上,無誤后,然后在與橫桿垂直方向鋪設5×15cm中枋,中枋間距500mm。c.竹夾板鋪設:木枋鋪好后,根據每塊尺寸大小鋪設竹夾板,要求竹夾板鋪至梁邊1cm處,以便于拆除梁側模。鋪設竹夾板時板與板交接處留1mm縫隙,兩塊板交接處必須鋪有木枋,交界處竹壓板間縫隙用粘膠帶粘貼好,梁板節(jié)點和柱節(jié)點處為便于拆模和不漏漿,也須用粘膠帶粘貼好。鋪完后同樣要求編號排列,上好隔離劑后綁扎板筋。6.2.2.5模板的拆除本工程結構施工階段為氣溫較好的天氣,對模板的拆除應加強對砼的養(yǎng)護。(1)柱模板、梁側模的拆除可在砼終凝后,混凝土不缺楞掉角后進行。(2)梁底模應待砼達到一定強度后才能拆除;挑梁要求砼強度達到100%才能拆除;框架梁,跨度L≤8m時在砼達到75%才能拆除;跨度L>8m時在砼達到100%才能拆除。為加強梁模拆除的科學性,每澆筑一次梁板增壓一組7d砼強度,其強度值作為拆模依據。(3)現澆板的模板拆除強度值要求:達到強度值75%。(4)模板的拆除嚴禁生拉硬撬,破壞砼的外觀尺寸。(5)模板拆除注意拆模順序,注意防止模板飛出傷人,拆除模板注意分類堆放,注意回收U型扣和修復壞損模板。6.3鋼筋工程6.3.1材料6.3.1.1本轉換層材料選用熱軋光圓(I級鋼)鋼筋,規(guī)格φ8、φ10、φ12(II級鋼)鋼筋,規(guī)格φ16、φ18、φ20、φ22、φ25,(Ш級鋼)6.5、8、10、12鋼筋。6.3.1.2配筋構造(1)板a.板底筋:配筋為主要為6.5、8,6.5間距為200,8間距為@130、200,短跨筋置于下層,長跨筋置于上層,鋼筋伸入梁內;b.板面筋:配筋為8,間距為@130、200雙向,短跨筋置于上層,長跨筋置于下層,鋼筋搭接應在跨中1/3處,搭接長度不小于400;c.懸挑板:受力主筋置于板面上層,分布筋置于下層;d.現澆板跨中鋼筋伸入支座長度大于150,且應伸入梁中心板,支座負筋伸入支座錨固長度23d(I級鋼),直鉤段長度等于板厚減保護層厚,樓板保護層厚15mm,墻及板中分布筋及構造筋保護層厚10mm;e.現澆板上后砌填充墻應按建施圖所示位置砌筑,不得隨意放置,凡樓板上未設置次梁時,均須在板底設置314加強筋,兩端伸入支座≥400,并與梁綁扎。(2)梁a.主筋應通長不宜有接頭,有接頭時應采用焊接接頭,同一截面內接頭鋼筋截面面積不應超過全部主筋截面面積的25%;b.框支梁上部通長鋼筋的截面面積不得小于上部鋼筋截面面積的50%,下部主筋應全部通到柱內、梁上,下主筋錨固至距柱外邊緣50,腰筋在端支座錨固為34d,通長鋼筋的根數不少于箍筋肢數,截斷鋼筋的截斷點至支座邊距離不小于凈跨的1/3;c.所有轉換層大梁在主、次梁交接處均應在主梁上加設216吊筋,梁、柱主筋保護層厚度不小于25mm,且不小于鋼筋直徑,箍筋及構造筋保護層厚度不小于15mm(3)柱a.柱鋼筋的連接采用電渣壓力焊,柱筋焊接時注意柱筋錨入框架梁的位置及方向,在柱梁節(jié)點處,柱箍筋加工兩個半邊箍,就位綁扎后用電弧焊單面焊接,杜絕梁柱節(jié)點處柱箍筋漏扎;b.柱上口箍筋3道,采用“#”型外箍,箍筋伸入部分作為墊塊,以保證上口柱筋位置,從而控制好梁筋的位置,避免影響梁筋的綁扎。(4)上部結構柱墻插筋a.在框支梁鋼筋綁扎完后重新放軸線,將各軸線彈于梁上,要求準確牢固。b.根據軸線進行上部結構插筋,上部柱墻插筋在下部墻柱框支梁中的錨固長度要大于34d且根部要有大于15d的灣溝c.插筋在梁內要有3道定位箍筋在梁上面采用3道采用“#”型外箍。d.插筋完成有要進行校對軸線,確保無誤。6.3.2施工準備(1)鋼筋工程施工前,有關管理人員及操作班組必須認真熟悉圖紙規(guī)范及施工驗收標準,編寫鋼筋計劃。(2)選定鋼筋加工場地,規(guī)劃好原材料堆碼加工區(qū),半成品堆放區(qū),搭建鋼筋加工房,安裝鋼筋加工設備。(3)鋼筋工程專業(yè)工長,在施工前向操作班組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內容包括各種鋼筋的下料、形方法、誤差范圍等方面的內容,要求每種筋號鋼筋加工好后用扎絲綁扎成捆掛牌編號,以便于現場使用。6.3.3鋼筋加工(1)鋼筋運到工地時應有出廠證明書或者試驗報告單,并根據品種按批分別堆存,不得混雜,并應避免銹蝕和污染;(2)鋼筋加工以前,必須對不同類型、規(guī)格、爐號、供應廠家進場的鋼材進行現場隨機抽檢試驗,試驗合格,材料準予使用。若試驗不合格,重新取雙倍樣試驗,試驗結果合格后準許使用;若不合格,則判定該批鋼材質量不合格,應做退場處理。(3)鋼筋加工以前,鋼筋工長根據下料計劃確定鋼筋的加工順序,先用的鋼筋先加工,后用的鋼筋后加工。(4)鋼筋加工半成品允許誤差項目允許誤差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凈尺寸±10彎起鋼筋彎拆位置±206.3.4鋼筋接頭(1)柱及墻大于12的Ⅱ級鋼筋的豎向接頭采用現場電渣壓力焊,墻筋12采用單面電弧焊接頭,柱、墻筋接頭區(qū)域錯開,錯開距離35d(d為鋼筋的直徑)且≥500mm,錯開區(qū)域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小于豎筋總裁面的50%。(2)梁板筋不夠長時,采用機械連接。(3)梁的上部鋼筋在跨中L/3搭接,梁的下部及板筋(下部受力筋)只能在支座邊L/3搭接,柱的搭接區(qū)域越過hc(hc為長肢長度),搭接區(qū)鋼筋應錯開搭接,受壓區(qū)搭接筋截面面積低于總面積的50%,受拉區(qū)為25%,對大小筋的搭接按規(guī)范處理。(4)所有焊接都由工長檢查,并由專職焊工施焊,試件須有現場見證送檢,及時形成資料,根據規(guī)范每300個接頭取一組焊接試件。6.3.5鋼筋保護層的要求及措施(1)柱筋定位、梁筋側向定位采用塑料墊塊,板下部、梁底部筋采用花崗石墊塊(防止壓碎),間距600mm,板上、下層之間墊板凳筋或塑料墊塊,以定位上層鋼筋,板凳筋縱橫間距為@600。(2)梁、柱節(jié)點的保護層,在梁柱節(jié)點處,梁的保護層偏大,通過兩種方式解決:一是適當調整柱筋保護層,讓梁筋利用柱筋間隙穿過;二是拉筋較大時,將梁錨入柱內這部分筋用扳頭對扳形成一定彎折后通過。(3)縱橫梁、板、柱節(jié)點的保護層,縱橫梁板的鋼筋層較多,影響保護層,一是請設計校核,可否將主梁的箍筋高度縮少2-2.5cm,一是嚴格控制彎起筋及節(jié)點負筋的加工質量和綁扎位置。6.3.6鋼筋的綁扎(1)柱筋綁扎:柱縱筋對焊好后,按設計綁扎將柱筋扶正,在上、中、下設三道箍筋與柱筋點焊,對柱筋有偏移的,應按《建筑分項工程施工工藝標準》以1/6h(h為位移值)用扳頭扳正,保證柱子四個角柱筋的定位;特別注意梁、柱節(jié)點處梁箍筋全部制作為半邊箍后與柱筋相焊,增加此段柱筋剛度,確保柱筋不位移,柱筋露出板面部分宜加兩道箍筋,防止?jié)岔艜r破壞柱筋截面。(2)梁鋼筋綁扎及固定:a.鋼筋綁扎程序:剪力墻上暗梁筋綁扎→主梁鋼筋綁扎→次梁鋼筋綁扎→現澆板鋼筋綁扎→預埋管線→現澆板上層鋼筋綁扎。b.鋼筋施工時,必須按施工圖鋼筋大樣及結構總說明進行綁扎鋼筋。c.梁的上下主筋綁扎前必須將其每根主筋編號和柱筋空隙號吻合方能穿入,不能亂穿,以免影響梁筋和柱筋的位移。d.暗梁鋼筋與梁柱節(jié)點鋼筋交匯時,應事先確定好先后綁扎錨人梁內順序,確保能有梁柱頭模板的支模位置。e.主梁鋼筋綁扎時,應切實注意其吊筋和彎起的起彎終點,距柱邊的距離和負彎矩筋的斷點及剪力區(qū)箍筋均必須滿足設計要求。梁筋排距定位采用φ25楞頭鐵。(3)現澆板鋼筋綁扎固定:a.現澆板底板筋均采用滿綁扎法,綁扎前必須于外墻邊的一面向一個方向推進用粉筆分墨,然后穿筋以綁扎。b.底板筋下每縱橫間距600mm設置15mm厚成品塑料墊塊。c.上部負彎矩板筋綁扎位置按圖示尺寸要求拉線綁扎,其間距偏差均應符合規(guī)范規(guī)定,其負彎矩筋中部應用電焊點焊在梁筋上,固定負彎矩筋的端部應綁扎分布筋,用電焊點焊襯鐵。d.現澆板上下層筋設鐵馬凳縱橫間距600mm,呈梅花型設置,以控制雙層鋼筋間的間距。(4)上部插筋綁扎固定:上部插筋隨梁筋制作、綁扎,插筋采用“#”字箍筋與梁的上下筋焊接,露出樓面部分綁扎3道工具箍,與柱、墻豎筋接觸部分全部點焊連接,確保插筋不位移。6.3.7鋼筋的預留及預埋鐵件(1)根據施工圖紙,確定筋的預留部位及作好預埋鐵件的下料,制作成型。(2)綁扎鋼筋及安裝模板時,依圖示尺寸綁扎預埋件,必要時焊接固定,作好隱蔽資料。(3)澆注砼時,專人跟班復核校正鋼筋,避免澆砼產生位移。6.4混凝土工程6.4.1施工準備(1)商品砼的選擇及要求本工程結構轉換層墻、柱采用C50,梁、板均采用C40商品砼。要求摻上海路加化工廠的新型高性能泵送擠外加劑,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砼坍落度控制在180~200mm。(2)前倉的準備工作:a.清理模板內雜物,用水沖洗濕潤模板,抄好水平標高標記。b.搭好施工通道,熟悉工長指定的砼澆灌路線、施工縫留設等技術交底。c.檢查機具設備是否運轉正常,電源線照明線路是否安全齊備。d選取有經驗的專職振動棒工。(3)后倉的準備工作a.由工長下達任務書,確定商品砼用量和砼分階段供應計劃,由材料部門向攪拌站提供砼計劃用量。b.砼使用材料必須經檢驗合格,隨車具備產品合格證。成立專門計量工作小組,專人計量、隨時抽檢商品砼的坍落度。專人操作機械、專人制作試件等。計量工必須了解主體結構各部位的砼標號。施工時前、后倉應隨時取得聯系。6.4.2混凝土的澆灌程序(1)泵送砼施工總流程商品砼送入現場砼泵豎直輸送施工樓面輸送管水平輸送到砼澆筑施工點砼布料并澆灌(2)泵送砼的澆灌程序砼的澆灌采用一臺泵機施工,管道從左向右鋪設,先澆筑墻柱后澆筑梁板,梁柱核心部位砼為C50,澆注流向從沱三橋向潁河橋進行,澆注寬度為10米左右,走向呈“S”型,沿澆注路線的澆注寬度為1.5~26.4.3砼澆灌振搗方法(1)泵送砼前用水泥漿或水泥砂漿潤滑受料斗、泵機和輸送管道內壁。開始泵送時,速度宜慢,邊送邊觀察泵的各部位工作情況和泵送壓力,若無異常情況時再升至正常速度泵送。泵送應該連續(xù)進行,供應不及時可減緩速度,盡量不使其中斷,如發(fā)現轉運出現異常現象,寧可放慢速度也不要中途停泵。(2)中途停泵時應每隔4~5分鐘開泵一次,使其正反鼓各轉兩個沖程,同時開始受料斗中的攪拌3~4轉,以防砼離析(切忌連續(xù)攪拌引起骨料下沉)。若停泵時間過長(大于45分鐘),宜將砼從泵機和輸送管中清出。(3)受料斗上方應設金屬網,以防止過大骨料或雜物混入。坍落度偏差過大的砼不得喂入受料斗,并嚴禁向受料斗加水,只允許加入與砼成分相同的砂漿,經充分攪拌后為料。斗內最少存料不得低于料斗上口200mm,以免降低吸入率,防止吸入空氣形成阻塞。(4)使用插入式振搗器須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搗實。移動間距不大于振動棒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為30—40cm)。振搗上一層時須插入下層5c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表面振動器(或稱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要能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已振部分邊緣。6.5.4砼養(yǎng)護工作混凝土派專人負責澆水養(yǎng)護,澆筑完畢后,在12h以內加以覆蓋和澆水,澆水次數以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夠的潤濕狀態(tài),養(yǎng)護期一般不少于七晝夜。摻有外加劑的混凝土養(yǎng)護不少于14d,養(yǎng)護強度達到1.2MPa以上方能上人操作。柱子和墻在未拆模前可采用模外淋水養(yǎng)護,拆模后采用草墊或麻袋將頂部包裹后淋水或澆水養(yǎng)護。梁底采用專人進行噴水養(yǎng)護。板面采用麻袋覆蓋后澆水養(yǎng)護。6.5.5砼試件留置和編號混凝土試塊按規(guī)定留設三組,一組為早期與結構同條件養(yǎng)護,用以確定混凝土拆模強度。一組為28天標準強度,一組為28天標準強度的備用試件.砼試件的留取、成型、編號、養(yǎng)護各環(huán)節(jié)要認真控制,以提供試件代表性,正確反映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強度。商品砼的強度試驗應按每100m3取樣不少于1次,同時,每工作班澆筑同配合比砼不足100m3時取樣次數不少于1次。試件編號應注明部位、時間、砼標號。試件送檢應在7、有關技術措施7.1保證質量措施7.1.1認真加強施工技術管理和質量管理,嚴格執(zhí)行本公司制定的質量程序文件,嚴格履行自己的崗位責任制和質量責任制,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思想。7.1.2施工前,該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員和質量員必須認真讀圖,領會設計意圖,針對結構轉換層鋼筋、模板、砼的施工研究出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及措施,做好施工前的技術交底;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和規(guī)范、規(guī)程中有關規(guī)定進行施工;在施工管理中,施工管理人員應做到嚴要求、勤檢查,及時發(fā)現質量問題,及時整改。7.1.4在鋼筋施工過程中,對鋼材的質量必須按程序文件的要求進行控制,加工房必須保證半成品的加工質量符合規(guī)范要求,根據施工需要配套供應,嚴禁亂抓亂用,現場水平筋焊接必須保證焊接長度和焊縫高度,豎向電渣焊必須按圖紙分批接頭,焊接接頭必須經復檢合格后方可進行鋼筋隱蔽驗收。7.1.5支撐體系必須嚴格按方案進行搭設,轉換層梁板砼未達到拆模要求強度前,嚴禁拆除下層樓的支撐體系,必須保證有兩層樓支撐體系承擔轉換層的結構及施工荷載。模板施工時必須保證主梁的位置準確,夾具和支撐牢固,次梁必須拉通線校正,保證各次梁通長順直。7.1.6砼施工中,首先必須嚴格控制預拌砼的入場驗收,每工作班不少于兩次坍落度檢測,嚴禁不合格砼用于結構施工。當砼輸送到作業(yè)層后,前倉必須及時將砼按施工流向散開,嚴禁產生砼的大量堆積和零散堆積,砼必須進行分層振搗,特別是鋼筋密集處必須保證砼到位、振搗到位,無狗洞及蜂窩麻面情況。砼澆筑完后養(yǎng)護要及時,要有專人負責。對大截面的梁在拆模后的養(yǎng)護期間,必須派專人進行裂縫觀測,如發(fā)現裂縫必須通知監(jiān)理、建設、設計單位和質檢站一道研究處理方案,及時進行處理。7.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干貨食品購銷合同書
- 高考藝術類考生數學考前突圍專題 算法初步與復數基礎篇 原卷
-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住建部模板
- 滅火藥劑與泡沫滅火
- 高考數學(理)一輪復習教案:第十三篇 推理證明、算法、復數第5講 復 數
- 《交通工具的使用》課件
- 預約合同司法認定的解釋論重述
- L12相強化定向凝固高熵合金組織演變及力學性能研究
- 油墊結構參數對靜壓推力軸承油膜剛度及形貌影響研究
- 暖氣清洗合同(2篇)
- 宇航用商業(yè)現貨(COTS)器件保證指南-編制說明
- 2024年安全員-C證考試題庫及答案(1000題)
- 《立體倉庫鋼結構貨架技術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
- 2024年貴州蔬菜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江蘇省四校聯考高三下學期開學考化學試題及答案
- 《玩手機的危害》課件
- 《社區(qū)康復》課件-第二章 社區(qū)康復的內容
- EAM資產管理的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應用
- 向流程設計要效率
- 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要點
- 中醫(yī)中風病(腦梗死)診療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