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3第1課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與發(fā)展課標要求素養(yǎng)解讀1.了解中國古代政治體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變化。2.通過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層級管理的變化,認識自秦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的演變線索。1.通過對比秦朝建立前后的政治制度,從歷史解釋的角度認識秦朝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制度對后世的影響。2.認識不同時期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的變化,強調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家國情懷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知識點eq\a\vs4\al(1)先秦時期的政治制度[明歷史時空—記牢客觀史實]1.夏商時期的政治制度(1)夏朝①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最早的奴隸制王朝國家夏。②禹死后,其子啟繼位,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禪讓政治傳統(tǒng),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2)商朝①政治體制:實行內(nèi)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內(nèi)服王畿地區(qū),王畿四周是外服。②國家機構:有較系統(tǒng)的國家機構和分掌內(nèi)外服各類事務的官吏。2.西周時期的政治制度(1)內(nèi)容天子天子是國家最高統(tǒng)治者,控制著鎬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區(qū),其他地方則分封給與周天子有血緣關系的同姓貴族、異姓功臣或舊貴族,在各地建立諸侯國諸侯①諸侯在國內(nèi)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貴族等級分封序列。②諸侯雖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統(tǒng)治權,但要服從周天子的政令,承擔對周王室的義務(2)特征①分封制與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權力分配與血緣關系相結合。②君主的權力不是絕對的,其中的原始民主傳統(tǒng),對君主的權力有制約作用。[思維點撥]分封制與宗法制的關系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是維系分封制的血緣紐帶,也是鞏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證了分封制的順利推行和穩(wěn)定實施。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礎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xiàn)。3.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政治制度(1)春秋時期: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宗法血緣關系的瓦解,貴族等級分封制開始解體。(2)戰(zhàn)國時期:各國在政治上進行了重大改革。君主權力加強,郡縣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開始產(chǎn)生。[研史料實證—探究歷史本質]情境探究先秦時期政治制度的特點eq\a\vs4\al()史料一周初的分封是一種武裝駐防事業(yè)……我們知道周王當時所能直接統(tǒng)治的只有王畿之地。……王畿之外,周室先后封立了很多諸侯國,諸侯對王室的義務不過按期納貢朝覲,出兵助王征伐,以及救濟畿內(nèi)的災患而已。諸侯國的內(nèi)政幾乎完全自主,而王室開國初年的武王、成王過去以后,諸侯對王室的義務也就成了具文(徒有形式而無實際作用的空文)?!讐垡汀吨袊ㄊ贰穂問題]根據(jù)史料一并結合所學,指出西周實行分封制的目的及諸侯國與周王政治關系的特點。[提示]目的:對全國進行有效統(tǒng)治。特點:周王分封諸侯,受封諸侯要對周王盡義務;諸侯國具有較大的自主性(獨立性)。史料二封建制度最重要的問題是權力的繼承,中國大概至晚從紀元前十二世紀起,就實行諸子均分制度。父親遺留下的財產(chǎn),每一個兒子都有一份。但父親遺留下來的如果是一個不能均分的寶座,或是一個不能均分的世襲爵位,只能由一個兒子繼承時,問題就發(fā)生了。——柏楊《中國人史綱》[問題]西周統(tǒng)治者是如何解決史料二中的問題的,這反映了周朝統(tǒng)治的什么特點。[提示]解決方式:實行以嫡長子繼承制為核心的宗法制度。特點:政權與族權相結合。[通歷史解釋—形成正確認識]先秦時期政治制度的特點(1)王權和神權緊密結合,帶有濃厚的原始迷信色彩。(2)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政治權力分配與血緣關系相結合。(3)實行嚴格的等級制度,不同等級之間很難逾越。(4)最高統(tǒng)治者尚未實現(xiàn)權力的高度集中。(5)前后沿襲,具有相對的延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針對訓練]1.夏商周王朝都是通過部族之間的斗爭建立起來的,國家的管理機器是由部族的管理機構改造而成的。這表明()A.早期文明具有野蠻性 B.國家與部族融為一體C.血緣關系是唯一紐帶 D.王權未實現(xiàn)高度集中解析:選B夏商周的建立都是通過部族之間的斗爭實現(xiàn)的,而國家管理機器是由部族的管理機構改造而成,這充分證明早期國家和部族融為一體,故選B項;“野蠻性”在材料中并未體現(xiàn),排除A項;早期文明中姻親關系也是一種紐帶,排除C項;D項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2.西周所封的“諸侯國”是以武力為后盾,在原來的邦國部族區(qū)域強行楔入,如同往原方邦部族里“摻沙子”,這些新建的基地成為地域性的次級“統(tǒng)治中心”。材料表明西周分封制()A.沖擊了傳統(tǒng)貴族血緣政治 B.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C.形成自上而下的層層拱衛(wèi) D.具有監(jiān)臨督察的特點解析:選C根據(jù)材料可知,西周分封的諸侯國在原來的邦國部族區(qū)域強行楔入,形成新的地域性的次級“統(tǒng)治中心”,這樣就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層層拱衛(wèi),故選C項;西周分封制依然屬于貴族血緣政治,排除A項;西周并未實現(xiàn)中央集權,排除B項;新的封國是統(tǒng)治中心而非監(jiān)察機構,排除D項。知識點eq\a\vs4\al(2)秦朝的政治制度[明歷史時空—記牢客觀史實]1.歷史背景(1)秦的統(tǒng)一結束了長期戰(zhàn)爭的混亂局面。(2)秦在全國范圍內(nèi)建立起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2.主要內(nèi)容(1)中央制度①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一切政治、軍事、法律事務的決定權都在皇帝手中。②三公九卿制度機構組成三公丞相是百官之長,分左、右,秉承皇帝旨意,統(tǒng)領眾官;太尉是最高武官,掌軍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協(xié)理國政,掌管圖籍、文書,同時又是最高監(jiān)察官九卿三公之下是分掌國家各種政務和皇室事務的卿,泛稱“九卿”;九卿下設若干部門,處理具體事務權力運作三公九卿共同組成中央政府,國家重大事務往往由公卿進行廷議,最后由皇帝裁斷(2)地方制度:實行郡縣制。①郡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設監(jiān)御史掌監(jiān)察。②郡下設縣或道,置縣令(長)、縣丞、縣尉。③郡縣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3)文書行政管理制度:各級官僚機構以文書推行行政管理,建立了以郵傳為中心的文書傳送系統(tǒng),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夠傳送到全國各地。[辨析比較]分封制與郡縣制的不同[研史料實證—探究歷史本質]情境探究秦朝政治體制的創(chuàng)新史料一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完成了社會的轉型。在此之前中國社會仍然是血緣社會,在此之后雖然仍有濃重的血緣色彩,但轉向了地緣社會;在此之前是封建諸侯、貴族分權的時代,在此之后是專制獨裁、皇帝集權的時代……——辛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問題]根據(jù)史料一,歸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轉型前后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提示]相同:保留了血緣色彩。不同:從血緣社會到地緣社會;從貴族政治到官僚政治;從分權到集權。史料二秦統(tǒng)治者把“帝”這個頭銜作為自己的專屬稱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郡下轄若干縣,縣按大小設縣令或縣長?!幾苑畼渲尽秶犯乓穂問題]根據(jù)史料二,指出秦統(tǒng)治者在政治體制上的創(chuàng)新舉措,并結合所學分析秦創(chuàng)新舉措所具有的歷史條件和對秦及后世所產(chǎn)生的影響。[提示]舉措:首創(chuàng)皇帝制度,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推行郡縣制。歷史條件:秦統(tǒng)一全國。影響:對秦朝,鞏固了統(tǒng)一,加強了中央集權。對后世,后世的政治制度在秦朝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創(chuàng)新;權力的統(tǒng)一與集中成為后世王朝的總體趨勢。[通歷史解釋—形成正確認識]周秦之際政治文明的轉型個人權力由分散到集中。由周天子權力的尚未高度集中到秦朝專制獨裁的“皇帝制”地方權力由獨立到集權。由獨立性較強的分封諸侯國到集權于中央的郡縣政治制度由貴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商周時期的世襲貴族到秦朝皇帝任命官員,從而形成官僚政治權力執(zhí)掌由貴族到官僚。國家權力由商周時期的世襲貴族把持到秦朝由皇帝任命的職業(yè)官僚掌握[針對訓練]1.“周秦之變”是指西周到秦朝的過程中,發(fā)生的一系列深刻變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社會轉型。下列內(nèi)容屬于“周秦之變”的是()A.從嫡長子繼承制到世襲制B.從宗法分封到禮崩樂壞C.從任人唯賢到任人唯親D.從地方分權到中央集權解析:選D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從分封制的地方分權發(fā)展到郡縣制的中央集權,是“周秦之變”核心的內(nèi)容,故選D項;嫡長子繼承制也屬于世襲制,兩者之間不存在轉變,排除A項;從西周時期的宗法制、分封制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禮崩樂壞,與秦朝無關,不是“周秦之變”的表現(xiàn),排除B項;從任人唯親發(fā)展到任人唯賢才是“周秦之變”的內(nèi)容,排除C項。2.東漢衛(wèi)宏在《漢舊儀》中說:“秦以前民皆佩綬,以金銀銅璽象為方寸璽,各服所好。秦以來,天子獨稱璽,又以玉,群臣莫敢用也。”這反映了()A.儒家思想的確立 B.等級制度的強化C.官僚政治的成熟 D.大一統(tǒng)國家形成解析:選D由材料中“秦以來,天子獨稱璽,又以玉,群臣莫敢用也”可知秦時皇帝獨尊,而皇帝獨尊的背景是大一統(tǒng)國家的形成,故選D項;儒家思想產(chǎn)生于春秋時期,成為主流思想是在漢代,與材料中時間不符,排除A項;材料中僅能體現(xiàn)皇帝與其他人的不同,即皇帝獨尊,不能體現(xiàn)其他各等級之間的區(qū)別,排除B項;官僚政治成熟于隋唐時期,排除C項。知識點eq\a\vs4\al(3)兩漢至明清時期政治制度的演變[明歷史時空—記牢客觀史實]1.中央行政制度(1)漢代①西漢:漢武帝時設立中朝,削弱了外朝丞相的權力;西漢晚期,中朝尚書的權力逐漸增大。②東漢:劉秀將尚書臺確立為新的行政中樞,三公權力受到削弱。(2)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①內(nèi)容名稱職能三省中書省是受命于皇帝的決策機構,門下省是審議封駁朝廷政令的機構,尚書省是執(zhí)行機構三省長官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令與尚書仆射并稱宰相,分掌宰相職權,他們共同議政的地方叫政事堂六部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工處理各項具體政務②特點:體系完整,職責分明,相互制約,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國家的不同職能。(3)宋代①最高行政長官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之職。②宋太祖設樞密院掌管軍政,三司掌握財政大權,分割宰相的權力。(4)元代:實行中書省總理全國政務的中樞制度。(5)明代①廢除宰相制:明太祖廢除中書省和宰相,秦漢以來綿延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終結。②設立內(nèi)閣制:內(nèi)閣大學士備皇帝顧問,協(xié)助皇帝處理各種政務,內(nèi)閣逐漸成為事實上的行政中樞。(6)清代:雍正帝設立軍機處,由軍機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處理軍國大事。軍機處逐漸成為掌管處理全國軍政事務的中樞。[思維點撥]中國古代皇權的發(fā)展趨勢圖2.地方行政制度(1)漢代①西漢:推行郡縣、封國并行制郡縣制郡設太守為一郡最高長官。其下設郡尉、郡丞分別協(xié)掌軍事、行政;太守選用屬吏,分曹理事,各曹屬吏分管具體事務郡下設縣,縣設令或長,其下有縣丞、縣尉及分曹屬吏王國和侯國景帝、武帝后,諸侯國的權力被不斷削弱,不再對中央構成威脅②東漢晚期:原來的監(jiān)察區(qū)“州”變?yōu)橐患壭姓C構,形成州、郡、縣三級制。(2)魏晉南北朝:主要是州、郡、縣三級制。(3)隋朝:廢郡,以州統(tǒng)縣,實行州、縣二級制。(4)唐朝①由州、縣二級制發(fā)展成為道、州、縣三級制。②唐中期以后,設節(jié)度使統(tǒng)兵征戰(zhàn),部分節(jié)度使兼并役使州縣,擁兵自重,形成藩鎮(zhèn)割據(jù)勢力。(5)宋代:實行路、州(府)、縣三級制。(6)元代:實行行省制度,形成省、路、府、州、縣的多級行政制度。(7)明代:明初廢行中書省,其權力分別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割。后來,朝廷向各省派出巡撫、巡按,逐漸總攬一省之權。(8)清代:承明制,巡撫成了一省長官,又設總督掌管一省或數(shù)省軍政大權。明清時期形成省、府、縣三級行政制度。[思維點撥]中國古代統(tǒng)治者加強地方管理的方式分化事權,相互牽制;劃分適當?shù)男姓^(qū)劃;實行監(jiān)察制度;中央直接掌控地方權力或設置專門機構直接管理;實行一些特殊的管理制度等。[研史料實證—探究歷史本質]情境探究自秦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的演變eq\a\vs4\al()史料一從獨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相權在歷代皇權主持下的改革和裁抑過程中逐步萎縮,最終從體制上被廢除,僅在形式上以內(nèi)閣制和軍機處的形式保留部分權力,而皇權也在逐步集權的過程中達到登峰造極的境地。——摘編自任懷國等著《資政通鑒·中國歷代政治制度得失》[問題]根據(jù)史料一,分別以秦、唐、明為例,寫出與“獨相”“群相”“兼相”對應的制度名稱。結合所學,簡析“在歷代皇權主持下”“改革和裁抑”相權的目的。[提示]“獨相”:秦朝三公九卿制;“群相”:唐朝三省六部制;“兼相”:明朝內(nèi)閣制。目的:防范宰相擅權;力求加強皇權統(tǒng)治;提高行政效率;彌補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史料二無論是明代的內(nèi)閣,還是清代的軍機處,都不是事實上的宰相府。自明太祖廢除丞相制后,無論是內(nèi)閣制中的首輔,還是軍機處的軍機大臣,都僅是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秘書班子的首領,他們僅有參議政事的權力,并無相應的決策權。但在具體的施政過程中,閣臣和軍機大臣還是具有相權的一些特征。他們兼有相權之職,但無相權之實?!幾匀螒褔戎顿Y政通鑒·中國歷代政治制度得失》[問題]根據(jù)史料二,概括明代內(nèi)閣首輔與清代軍機大臣的共同特點。[提示]共同特點:僅是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的秘書班子的首領;有參議政事權但無相應的決策權;在施政過程中具有相權的一些特征;兼有相權之職,但無相權之實。[通歷史解釋—形成正確認識]漢唐以來中樞權力體系的演變特點(1)皇帝通過不斷壓制、侵奪相權來加強皇權。中樞權力體系沿著相權的步步削弱、君權的逐漸強化這根主線發(fā)展演變。(2)內(nèi)朝官向外朝官轉化。內(nèi)朝在牽制、架空外朝的同時,久而久之逐步發(fā)展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機構。(3)宰相職位的設置由實位轉向虛位。由“實位”到“虛位”反映的是宰相權限及權威的下降,宰相不再專職是對相權的限制壓縮。(4)宰相權力不斷分化。宰相既實行分權,在同一機構中往往設置幾個宰相職位,又注重事權的相對集中,彌補分權效率低下的弊端。[針對訓練]1.唐初以三省長官為宰相,高宗時,打破宰相任用資歷限制,允許四品以下官員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名義行使相權。其主要目的是()A.提升宰相地位 B.擴大宰相數(shù)量C.提高行政效率 D.鞏固專制皇權解析:選D唐高宗時期允許四品以下官員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名義行使相權,這樣增加了宰相數(shù)量,變相削弱了宰相權力,其根本目的是加強皇權,故選D項,排除A項;B項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排除;宰相人數(shù)增加會降低行政效率,排除C項。2.陳登原在其《國史舊聞》中曾對我國古代某一制度有很恰切的描述:“尚書雖為政務之官,反不如代筆人之樓臺近水,于是密勿獻替(備顧問),秉筆票擬,反為握權衡之現(xiàn)實。”材料反映的是()A.君主制 B.三公九卿制C.內(nèi)閣制 D.設軍機處解析:選C由材料中“密勿獻替(備顧問),秉筆票擬”可知,其反映的是內(nèi)閣制,因為內(nèi)閣掌握的是票擬權,故選C項;A、B、D三項與材料信息不符,均排除。[思維腦圖][要旨聚焦]1.夏朝建立了世襲制,商朝建立了內(nèi)外服制,西周實行分封制與宗法制。2.秦統(tǒng)一后確立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縣制等。3.歷代中央行政制度經(jīng)歷了復雜的變化,地方行政制度也因中央集權的強弱和國家治理的需要處在不斷調整中。[學史明智·展情懷][材料展示]材料明朝經(jīng)過創(chuàng)造的階段而固定下來時,朝廷的主要部分實為百官臣僚之集團而不是君主。即算朱元璋罷宰相這一官位而終明代未曾復置,以后之各“大學士”實際上亦填補了此缺陷。大學士為文筆之士,起先參加皇帝各項詔書之起草,逐漸因擬稿而有了決定方針與政策的能力,到后來官階和聲望與日俱增,實際上成為統(tǒng)合文官組織的主持人和他們的發(fā)言人,只不過他們的行動與決策還是要通過皇帝的正式批準而已。這實際上是一種表面奇特而內(nèi)中有理的安排?!幾渣S仁宇《中國大歷史》[思維升華]古代中國的政治智慧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中,有豐富的政治智慧:道統(tǒng)與政統(tǒng)的雙重權威、士大夫與君主共治天下、民間的清議傳統(tǒng)、御史制度等。這些政治智慧與制度實踐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限制了皇權,使得中國政治在若干朝代和歷史時期之中保持了清明、理性與有序。[學以致用]1.秦漢時期設立了朝議制度,凡遇軍國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議”于群臣,議定結果通常由宰相領銜上奏,最后必須經(jīng)皇帝裁決方能施行。這一制度()A.反映了皇權與相權的矛盾B.有利于皇帝決策集思廣益C.表明軍國大事最終由朝臣議定D.起到了限制和監(jiān)督皇權的作用解析:選B根據(jù)材料可知,群臣議政,經(jīng)過充分討論,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避免專斷的缺陷,起到了集思廣益的作用,使皇帝在最終決策時能夠更加科學,故選B項;A項材料未體現(xiàn),排除;決定權在皇帝手中,排除C項;群臣的議政并不能起到限制皇權的作用,排除D項。2.中國的主要山川都呈東西走向,對比唐代的道和元代的省,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唐道的分劃是以橫向為主,元省的分劃卻以縱向為重。這種區(qū)別()A.消除地方產(chǎn)生割據(jù)的地理基礎B.說明唐道和元省的職能不同C.調動了地方發(fā)展的積極性D.體現(xiàn)南北經(jīng)濟文化密切解析:選A元代的省完全一反過去漢州、唐道、宋路的劃分方法,無視歷來與劃界密切相關的幾條最重要的山川邊界——秦嶺、淮河、南嶺、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個行省都不能成為完整的形勝之區(qū),從而使地方失去格局上的地理優(yōu)勢,加強了中央集權,故選A項;僅據(jù)材料內(nèi)容無法得出B項結論,排除;元代的行省劃分不利于地方政府治理邊遠地區(qū),排除C項;元代的行省采取縱向劃分,不是出于經(jīng)濟目的,而是政治目的,排除D項。[教材問題·再思辨]1.讀教材P4“史料閱讀”:史料行命書及書署急者,輒行之;不急者,日觱(畢),勿敢留。留者以律論之?!端⒌厍啬怪窈啞ば袝穂設問]秦朝文書行政制度有何積極作用?[提示]保障中央的政令能夠迅速傳送到全國各地,維護政治和國家治理的正常運行。2.讀教材P6“問題探究”:史料唐朝柳宗元《封建論》說:“今國家盡制郡邑,連置守宰,其不可變也固矣。”明末清初顧炎武《郡縣論》也說:“封建之廢,非一日之故也,雖圣人起,亦將變而為郡縣?!边@兩位思想家認為,郡縣制的形成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結果。[設問]你認為郡縣制有哪些局限?[提示]地方政府官員沒有實質的權力,缺乏自主性,不利于地方官員積極性的發(fā)揮。[課程新解]——拓展教材的維度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原因中國封建社會自始到終采用中央集權制的根本原因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和租佃制的存在。15世紀以前,西方?jīng)]有出現(xiàn)中央集權制,是由于封建領主不但能夠世代相承地、穩(wěn)定地占有領地,而且能夠終生占有農(nóng)奴;他們不但具有固定的等級身份,而且在領地上親自掌握行政權、司法權和軍事權。領主不需要在地方上另設一套完整的官僚機構,就能夠在莊園中對農(nóng)奴進行統(tǒng)治。與西方相反,我國的封建地主是采取租佃制剝削佃農(nóng),地主對土地的占有是不固定的,對佃農(nóng)的占有也不穩(wěn)定,地主本身不能親自掌握行政權、司法權和軍事權。這些權力從土地所有權中游離出來以后,必須歸專門的官吏掌握,于是在地主經(jīng)濟之外,駕乎整個社會之上,就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復雜的官僚機構。這種機構體現(xiàn)在地方政權上,就是歷代流行的郡縣制,也就是貫徹中央集權精神的關鍵所在。[課程深化]——提升教材的高度中國歷史上宰相制度的特點第一,宰相的非世襲性。第二,宰相權力的非獨占性。自秦朝建立宰相制度以來,歷代的相權在原則上是不可以獨自占有的。秦和漢初,雖然只設一相制,但是有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其左右,以分其權,共同輔佐皇帝,以后歷代有三公制,于是相權一分為三,從此一人獨占相權便被多人共有相權的歷史趨勢所代替,并被歷朝歷代所沿襲。第三,宰相機構和名稱的非固定性。第四,宰相參與決策,以輔佐天子為己任。國家政治活動的決策過程,是整個政治過程的關鍵性階段,也是把來自各方面的政治要求轉換成權威性決策的重要階段。除君主獨斷外,宰相也要參與決策,宰相群僚實際上是圍繞于君主左右的決策群體。宰相作為政府的最高管理者與官僚代表,是歷代封建王朝中樞決策機構的首腦或首腦群體,決策的最終定論固然由君主獨斷,然而整個決策過程中的調查、草擬、審查、駁議、商討、修訂等,幾乎全由宰相參與并主持進行。宰相參與,在秦漢到隋唐這個歷史階段中,表現(xiàn)得較為主動和積極,但自宋以后的元、明、清各朝,相對來說,日趨衰微;在歷朝政治制度演變的前期和后期,宰相參與的作用也不穩(wěn)定,一般來說,前期比較奮發(fā)有為,堅強有力,后期往往由于君主的隨意、蠻橫、殘暴的干涉,變得畏縮不前,可有可無。[遷移應用]1.對于封建時代的歷史循環(huán)變遷,史學家們常常用一個成語加以描述,便是“換湯不換藥”。對“換湯不換藥”解讀正確的是()A.“湯”是指官僚政治體系扭曲混亂B.體現(xiàn)君主專制統(tǒng)治效能空前提高C.“藥”是指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tǒng)治D.清代對宰相制度得以變相的恢復解析:選C古代中國基本政治制度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圍繞這一制度形成了歷史循環(huán),因此“藥”是指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tǒng)治,故選C項;古代官僚政治體系并未呈現(xiàn)出扭曲混亂的特征,排除A項;B項無法解釋“循環(huán)”,排除;清代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并未變相恢復宰相制度,排除D項。2.陳旭麓說:“自從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為人們憎惡的抨擊的對象。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從歷史的發(fā)展來看,官僚政治的出現(xiàn)也有過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下列歷史現(xiàn)象符合以上觀點的是()A.郡縣制代替分封制 B.禪讓制代替王位世襲制C.內(nèi)閣制代替宰相制 D.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解析:選A郡縣制代替分封制是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直筒模具設計課程設計
- 說明文課程設計
- 課程設計宿舍供電
- 課程設計壓縮包
- 2025年度科技園區(qū)物業(yè)房屋租賃管理服務協(xié)議3篇
- 2025年小學班主任班級工作總結范文(2篇)
- 2025年事業(yè)單位年檢工作年終總結模版(2篇)
- 通信原理課程設計實驗
- 二零二五年度數(shù)據(jù)中心電力需求響應服務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質量合同3篇
- 中考句子翻譯經(jīng)典100句
- 2024年環(huán)境影響評價工程師之環(huán)評法律法規(guī)題庫及完整答案【各地真題】
- 公務員考試常識題庫500題(含答案)V
- 華為基于價值鏈循環(huán)的績效管理體系建設
- 手機拍攝短視頻
- 招聘專員述職報告doc
- 英語-北京市西城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三期末考試題和答案
- 福利待遇綜述
- 竣工驗收階段服務配合保障措施
- 電纜及電纜橋架安裝施工方案
- 跨部門溝通與協(xié)調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