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必修一語文《燭之武退秦師》教案_第1頁
2023必修一語文《燭之武退秦師》教案_第2頁
2023必修一語文《燭之武退秦師》教案_第3頁
2023必修一語文《燭之武退秦師》教案_第4頁
2023必修一語文《燭之武退秦師》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2023必修一語文《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必修一語文《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教學目標:

1、掌握實詞:若、鄙、說、辭、知等,虛詞:之、以、于等。了解相關(guān)文學常識。

2、能理解課文內(nèi)容、層次結(jié)構(gòu)和人物形象。

3、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在掌握字詞語句的基礎(chǔ)上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方法:以誦讀、討論、練習為主

教時安排:兩課時

教具: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預習要求

1、給生字注音2、能流暢地誦讀課文

(第一教時)

二:導入新課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沖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說:“我寧可把這家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币粋€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個師嗎今天我們要學的《燭之武退秦師》會告訴我們答案。

三:檢查預習

1、注音貳、汜、佚、縋、說、戍、敝、共、逢、闕

2、填空《左傳》是我國第一部體史書,傳說是春秋末年所著,由于它是對史書《》所作的傳注,所以又稱《》,初中我們曾學過其中的《》,出自其中的成語有。

四:誦讀課文

1、老師范讀

2、學生齊讀

3、自由誦讀

五:解釋字詞

1、且貳于楚也2、晉軍函陵

3、師必退4、今急而求子

5、夜縋而出6、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

7、既東封鄭8、因人之力而敝之

9、失其所與10、亦去之

六:翻譯語句

1、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矣。

2、若鄭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3、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

4、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七:自主研讀

先自己對照注釋研讀課文,對難解之處相互討論,然后集中提問,老師解疑。

(布置作業(yè):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八:理解課文

(先讓學生自由誦讀課文一到兩遍)

1、秦晉為何圍鄭(用原文回答)開篇交待這些有何作用

提示小結(jié):說明這次圍鄭主要是晉國想報復鄭國,從而擴大其勢力;而秦鄭之間并沒有直接的利害沖突,這就為下文燭之武成功地離間秦晉埋下了伏筆。

2、鄭伯是怎樣說服燭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語句回答)

3、燭之武是怎樣說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語句回答并作分析)

提示:(1)以退為進;(2)曉之以弊;(3)許之以利;(4)巧施離間。(詳見教學論文《淺析燭之武退秦師的論辨藝術(shù)》

4、鄭伯說服燭之武使秦和燭之武說服秦伯退兵有何異同

同:都從對方的切身利益出發(fā)。

異:鄭伯:直截了當

燭之武:迂回曲折

5、晉文公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語句回答)從本題和第4題可以看出春秋時期諸侯爭霸有何特點這對你有何啟示

提:(1)略

(2)都以本國利益為中心

(3)從中可以看出,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仇敵,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現(xiàn)代亦然。一九九九年美國轟炸我駐南聯(lián)盟大使館,是對我國主權(quán)的公然挑釁和侵犯,而我國政府沒有感情用事,而是從根本利益出發(fā),通過外交手段來解決這一事端是完全正確的。(此題可引導學生自由討論,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

九、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分析本文結(jié)構(gòu)特點

提示小結(jié):組織嚴密,曲折有致,首尾呼應。

十:結(jié)合原文語句分析燭之武的形象

提示:愛國,睿智超群,能言善辯。

(以上兩個問題可稍作討論,不必深入探討。)

十一:自由誦讀,檢查背誦;完成練習三。

十二:知識積累

1、找出本文中之、于、以的不同用例,并解釋,然后再找出以前所學課文中與此相同的例句。

例A:臣之壯也,猶不如人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之B:是寡人之過也助詞,的

C:子犯請擊之代詞,指秦軍

D:唯君圖之指示代詞,這件事

a: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b: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c: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d: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找出本文和以前所學課文中實詞“鄙、若、知、說、辭”的用例,并解釋。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淺陋

鄙:蜀之鄙有二僧邊境、邊邑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鄙陋

越國以鄙遠邊境、邊邑

十三:閱讀遷移

孫權(quán)襲荊州(公元219年,孫權(quán)派呂蒙襲荊州殺關(guān)羽),先主(劉備)大怒,欲討權(quán)。云(趙云)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quán)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竊取帝位),當因(順應)眾心,早圖關(guān)中(泛指函谷關(guān)以西一帶),據(jù)河(黃河)渭(渭河)上游以討兇逆(叛逆,指曹魏勢力),關(guān)東(函谷關(guān)以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放在一邊)魏,先與吳戰(zhàn);兵勢一交,不能卒(通‘猝’,很快)解也?!毕戎鞑宦?。

《三國志·蜀書·趙云傳》裴松之注

討論:趙云的話有道理嗎先主為何不聽結(jié)果怎樣這對你有何啟示

教學說明:

筆者以為在文言文教學中必須堅持以下三點:一是多讀多背,積累一定量的文言材料,增強文言語感;二是抓住字詞,新舊聯(lián)系,建立文言詞匯網(wǎng)絡;三是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其學習的主動性,切忌死填硬灌。本文的教學即如是。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和譯文

原文:

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①,以其無禮于晉②,且貳于楚也③。晉軍函陵④,秦軍氾南⑤。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樱窦倍笞?,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⑦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⑧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⑨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⑽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⑾,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揚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⑿。吾其還也。”亦去之。

注釋

①晉侯:晉文公。秦伯:秦穆公。

②無禮于晉:指晉文公為公子時在外逃亡,經(jīng)過鄭國,鄭文公沒有按禮節(jié)接待他。

③貳:有二心,鄭自莊公以后,國勢日趨衰落,它介于齊、晉、楚三大國之間,看誰勢力強就依附誰,有時依附一邊,又暗中討好另一邊。

④函陵:鄭地,在今河南新鄭縣北。

⑤氾(fàn)南:鄭地,在今河南中牟縣南。

⑥若:假如。

⑦縋:用繩子拴著人(或物)從上往下送以亂整易。

⑧陪:增加

⑨賜:恩惠

⑽闕:侵損,損害

⑾說:通“悅”。

⑿以亂易整,不武:用散亂代替整齊,這是不符合武德的。

[13]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嘗,曾經(jīng);為,給予。

(14)東封鄭:在東邊使鄭成為它的邊境

15.因:依靠

16:敝:損害

17:知:通智

譯文:

(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晉文公和秦穆公聯(lián)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晉文公落難時候,曾經(jīng)過鄭國,不受禮待)并且從屬于晉國的同時又從屬于楚國。(鄭伯有晉盟在先,又不肯專一事晉,猶生結(jié)楚之心。)晉軍駐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氾水的南面。

鄭國大夫?qū)︵嵅f:“鄭國處于危險之中,如果能派燭之武去見秦伯,一定能說服他們撤軍。”鄭伯同意了。燭之武推辭說:“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現(xiàn)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编嵨墓f:“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xiàn)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

夜晚(有人)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去見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jīng)知道要滅亡了。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越過別的國家把遠地作為(秦國的)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您)為什么要滅掉鄭國而給鄰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國力雄厚了,您的國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做東方道路上接待過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nèi)鄙俚臇|西,對您也沒有什么害處。而且您曾經(jīng)給予晉惠公恩惠,晉惠公曾經(jīng)答應給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他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這是您知道的。晉國,何時才能滿足呢(現(xiàn)在它)已經(jīng)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往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侵損秦國,將從哪里得到它所貪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考慮這件事!”秦伯很高興,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派杞子、逢孫、楊孫守衛(wèi)鄭國,于是秦國就撤軍了。

子犯請求襲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用混亂相攻取代聯(lián)合一致,這是不勇武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就撤離了鄭國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知識點梳理

一、通假字:

無能為也已:同無能為也已:,“矣”已,了。

共其乏困: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給。供給。

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滿足。

秦伯說:說,通“悅”,高興。高興。

失其所與,不知: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明智實詞活用:

二、實詞活用:

1、名詞活用:

名詞活用作狀語:

夜縋而出:夜,在夜里。

既東封鄭:東,在東邊。

名詞活用作動詞:

晉軍函陵:軍,駐扎。

且貳于楚也:貳,從屬二主。

夜縋而出:夜縋而出:縋,用繩子栓著往下送。

與鄭人盟:訂立盟約。與鄭人盟:盟,訂立盟約。

2、形容詞活用:

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越國以鄙遠:遠,遠地。

共其乏困:乏困,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東西。

形容詞活用作動詞:

肆其西封:肆,擴張。

3、使動用法:

燭之武退秦師:退,動詞使動用法,使……撤退。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亡,動詞使動用法,使…滅亡。

闕秦以利晉:闕,動詞使動用法,使…減少。削減。

4名詞使動用法,

利,名詞使動用法,得到好處。使…得到好處。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詞使動用法,使……破損。損害。

4、意動用法:

越國以鄙遠:鄙,名詞意動用法,以…作為邊境,把…當作邊境。

既東封鄭:封,名詞意動用法,以…作為邊境,把…當作邊境。

一、古今異義:

今:現(xiàn)在。

以為:以(之)為,把……當作。

行李:出使的人。

夫人:那人。

去:離開,距離。

二、固定句式:

言于……曰:對……說。所字結(jié)構(gòu)”所+動詞=名詞性短語

五、特殊句式:

1、判斷句:是寡人之過也。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省略句:

晉軍(于)函陵,秦軍(于)氾南

(燭之武)辭曰

敢以(之)煩執(zhí)事

3、變式句(倒裝句):

狀語后置:

以其無禮于晉:于晉無禮

且貳于楚也:且于楚貳也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

賓語前置:

何厭之有:何有厭

六、重點虛詞:

1、代詞。

2、助詞:(1)“的”。

(2)主謂之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