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二單元6琵琶行并序 市賽獲獎_第1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二單元6琵琶行并序 市賽獲獎_第2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二單元6琵琶行并序 市賽獲獎_第3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二單元6琵琶行并序 市賽獲獎_第4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二單元6琵琶行并序 市賽獲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琵琶行(并序)》教案執(zhí)教:湯登仲教學目的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族文化遺產(chǎn)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理解、鑒賞古代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第一節(jié):引導學生分析重點詩句與描寫音樂的段落,培養(yǎng)理解、鑒賞詩歌語言的能力。第二節(jié):引導學生分析后半部分,并總結(jié)全詩,培養(yǎng)整體理解、鑒賞全詩的能力。教學難點1、探討詩中比喻美感的形成原因。(第一節(jié))2、探討本詩藝術(shù)感染力強的原因。(第二節(jié))教學設(shè)想1、為了講求課堂教學實效,課前布置學生預習,找出本詩中有哪些寫得好的精彩詩句,并試析其表達作用。2、教學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但詩歌教學也要有感染力,因此由教者再現(xiàn)詩歌意境,并使用配樂朗誦帶來渲染氣氛。教具準備網(wǎng)絡(luò)教學,多媒體課件。教學課時兩節(jié)課。第一課時教學內(nèi)容小序;一、二段。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唐代是詩的花園。一進入這個花園,我們就會被那璀璨奪目的奇花異卉所吸引,就會被那沁人心脾的芳香所陶醉。我們已經(jīng)領(lǐng)略了李白筆下的天姥山的神奇境界,也已經(jīng)聆聽了杜甫吟唱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動人旋律。今天,我們再欣賞唐代另一個現(xiàn)實主義流派的重要作家、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二、解題:“行”的含意;體裁;標題表明本詩內(nèi)容與聽琵琶曲有關(guān)。三、講讀小序1、檢查學生翻譯情況;2、訂正。3、小序主要寫了什么?作詩緣由。(小序扼要地交待了時間、地點、人物和的主要經(jīng)過,概述了琵琶女的悲涼身世,說明了本詩的寫作動機。)4、小序中有沒有透露出本詩的感情基調(diào)?如有,請說出是什么感情基調(diào),哪個詞語體現(xiàn)出來的。遷謫意。四、那么,作者是怎樣抒發(fā)這種“遷謫意”(遭貶之后的苦悶心情)的呢?下面學習正文。1、第一段。①齊讀;解釋(補充省略了的成分,調(diào)整打亂了的語序)。②本段分兩層。第一層主要寫什么?夜送客這一層中最能直接體現(xiàn)詩人的心情的詞語是哪一個?慘。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渲染這種凄傷的情懷的?飲酒無樂,江浸月(烘托)。試想,患難之交,即將遠行,此等離愁,非同尋常;而夜晚送客,月色暗淡,霜葉衰草,秋風蕭瑟,使得惜別之心,更添惆悵;飲酒話別,卻又沒有音樂助興,這番愁緒又怎么排遣得出呢?分別時,只見眼前茫茫的江水中沉浸著一輪明月,我此時的哀愁不正象那茫茫的江水一樣無邊無際嗎?這幾句是敘事,而事中寫情,又寫景,而又緣情寫景,達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下面是第二層,寫詩人與客人正要分手時,“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你能品味出這兩句在詩中起什么作用嗎?①結(jié)構(gòu)上過渡與照應(yīng);②內(nèi)容上既表現(xiàn)聽者對音樂的心馳神往,又表現(xiàn)彈奏者技藝高超;③給讀者的感受:設(shè)置懸念吸引讀者。第一段寫送別時的情景,引出了琵琶聲。2、第二段分兩層。①先寫詩人邀請彈琴者相見。師讀“尋……面”。這一層你認為哪幾句寫得好,為什么?·尋聲暗問彈者誰?暗問,輕聲問。為什么要“暗問”?體會一下。A、不愿破壞美好的音樂氣氛;B、對彈琴者的尊重?!づ寐曂SZ遲。解釋“欲語遲”。為什么“欲語遲”?因為問她的人是陌生人。(準確地勾畫出人物的身份與處境:原為歌女,現(xiàn)已從良;處境:一人在此,丈夫不在家)所以她不能,不敢,也不便立即答應(yīng)?!でШ簟胝诿妗_@兩句寫得非常精彩,我們讀了以后,只覺滿口余香,有說不出的美感。這兩句到底好在那里?請大家談?wù)?。(準確地、真實地、細膩地表現(xiàn)出了琵琶女的心理狀態(tài)。)詩人之所以要“千呼萬喚?”是因為渴望聽到音樂。而琵琶女為什么“千呼萬喚始出來”?①因為身份、處境的關(guān)系,而猶豫不決,內(nèi)心的矛盾斗爭很激烈;②然而她終于過來了,為什么?盛情難卻;知音難遇。在她的藝術(shù)生涯中,恐怕是很難遇到真正的知音的,而能獲得知音,又是對一個演奏家最大的慰籍與鼓舞,所以她終于擺脫重重顧慮,登上了客人的船頭。但是由于陌生,也許還含有自慚身世,不愿見人的因素,她不免有些拘束,甚至還夾雜著一點羞澀,故而“猶抱琵琶半遮面”。這一句是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佳句。它好在哪里?作者運用了白描的手法,準確地勾勒出歌女當時心理神態(tài)。歌女的頭也許是低著的,身子也許是微微側(cè)著的,腰也許是稍稍彎著的,裙帶也許是隨著江風飄拂著的,但作者這些都沒有寫,而只抓住其中一個最富有特征的,最傳神的一個動作--猶抱琵琶半遮面,就將琵琶女刻劃得栩栩如生。②以上是第二段的第一層,寫詩人邀請琵琶女過來相見。下面寫琵琶女彈琵琶。⑴師讀、譯“轉(zhuǎn)軸撥弦……說盡心中無限事”。這幾句寫出了琵琶聲的什么特點?樂曲富有感情。體現(xiàn)感情的詞語是訴、說。“弦弦掩抑聲聲思”的原因是什么?“平生不得志”,“心中”有“無限事”。這里為下文的自敘身世埋下了伏筆。這六句寫樂曲的感情,與作者要表達的中心“遷謫意”有沒有聯(lián)系?是有的。不僅樂曲本身確實有情,更重要的是這種“情”是詩人自己主觀感受到的。⑵讀、譯“輕攏……《六幺》”這兩句是從什么角度寫琵琶女的彈奏技能的?指法、內(nèi)容。指法有多種,很熟練。內(nèi)容是名曲,有難度。⑶下面接著寫彈奏的旋律。齊讀“大弦……如裂帛”。詩人描寫琵琶演奏,運用了許多比喻,哪些詩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么?·“大弦……玉盤”。詩人描寫琵琶演奏,運用了許多比喻,樂曲本身是無形的,稍縱即逝的,看不見的,摸不著的,詩人卻用一些可見的、有形的東西去比喻它們,使人們的感受變得非常具體、清晰,使音樂形象可以被琢磨、被品味?!按笾樾≈槁溆癖P”就是這些比喻中最精彩的一個,它啟發(fā)人們用視覺、聽覺去感受,用想象去捕捉琵琶聲音的美,領(lǐng)略音樂的錯綜變化,活潑跳躍,珠圓玉潤,生動流轉(zhuǎn)……使你如有所見,若有所聞。為了體會這些比喻的巧妙精當,品味一下這種音樂美,請大家聽一段琵琶獨奏。(放錄音)多么美妙的音樂啊!既有雨打芭蕉的唰唰唰唰,又有月下私語的嘁嘁切切,更有珠落玉盤的叮叮當當。有的似乎落在玉盤的邊緣上,發(fā)出清脆輕細的聲音,有的似乎落在玉盤的底部,發(fā)出低沉粗重的聲音?!按笾樾≈槁溆癖P”真是神來之筆啊!·“間關(guān)……聲暫歇”。①樂曲由清脆嘹亮變得婉轉(zhuǎn)低沉,詩人用“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來描寫,除了形象有比喻之外,更充分利用了漢語漢字在聲韻聲調(diào)上的特點?!伴g關(guān)”是迭韻聯(lián)綿詞,平聲,“鶯語”是雙聲聯(lián)綿詞,也可以說韻頭相同,都是仄聲,“花底滑”,隔字同音。這七個字聲韻上很有特色,讀起來恰好用以表現(xiàn)樂曲的委婉曲折,好象黃鶯的叫聲受到重重阻礙,只能繞著彎子從花朵底下滑露出來。②“幽咽……聲暫歇”。這幾句寫音樂象封凍以后泉水只能在冰層下面緩緩地流動,那聲音自然是婉轉(zhuǎn)的、低沉的。樂曲的聲音繼續(xù)低沉下去,終于“凝絕”了,“暫歇”了。寫到此處,忽然出現(xiàn)了驚人的生花妙筆:·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別有,另有。幽愁暗恨,內(nèi)心深處的愁恨。生,流露出來。為什么此時“無聲勝有聲”?為什么寂靜無聲比鏗鏘有聲更能撥人們的心弦?因為沉思默想的時候,正往往是思緒奔涌的時候!因為琵琶女的心中正翻騰著幽愁暗恨的波瀾!一個人痛苦到了極點的時候,哪里還有什么言語?哪里還有什么眼淚?痛苦的巖漿在地底下奔騰、沖突,蓄積著無窮的力量,終于,它沖破地殼,發(fā)出驚天動地的怒吼--·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象是打碎了一只銀瓶而水漿迸射,又象是千軍萬馬突然出動,金鼓齊鳴。那急促、響亮、繁多的聲音,就好象戰(zhàn)場上的一場大廝殺:鼓聲、腳步聲、馬蹄聲、刀槍撞擊聲、沖殺吶喊聲,混做一團,直殺得山搖地動,日月無光,使人驚心動魄。正在熱鬧非凡、令人目不暇接耳不暇聽的時候,只見琵琶女--·“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在音樂的高潮中,結(jié)束了這一曲琵琶演奏。⑷詩人寫到演奏完畢后,還添上“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兩句有什么作用呢?A、內(nèi)容上突出音樂的效果:用“東船西舫”襯托。原來沒有交待,現(xiàn)在有了,可見是琵琶聲引來的。用“悄無言”襯托。從效果上說,比報之以熱烈的掌聲或喝彩更好。這就是一種“此時無聲勝有聲”。樂曲引人入勝,感人肺腑,它雖然結(jié)束了,但聽眾卻是曲盡意未盡,仍然沉浸在動人的音樂聲中,神情恍惚,如癡如醉。這是一種最好的藝術(shù)反應(yīng),突出了音樂的藝術(shù)魅力。用眼前的景物來烘托?!拔ㄒ娊那镌掳住?,樂聲已經(jīng)消逝,但人們的欣賞活動仍在繼續(xù),眼前是江水茫茫,無邊無際,四周寥落,萬籟俱寂,中天一輪明月,江心倒映出一派清輝。人們憑著想象,似乎感到這秋涼夜色中彌漫著音樂的氣氛;這粼粼的波光中蕩漾著動人的旋律??傊?,余音裊裊,不絕如縷。B、結(jié)構(gòu)上照應(yīng)開頭的景物描寫:演奏時為樂曲所吸引,眼前有景,心中無景,現(xiàn)在樂曲告終,才抬頭看見了江中明月。這一段中的比喻為什么能使我們獲得美感?(討論)A、喻體與本體間必須有相似點(準確);B、喻體要形象、具體、通俗(形象);C、喻體要新鮮--喻體:珠、盤→鶯語→泉流→凝絕→迸、鳴、裂相旋律:輕脆→宛轉(zhuǎn)→低沉→無聲→高亢、激越似除此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D、感情是比喻的基礎(chǔ),要富有感情色彩。這些喻體滲透著什么樣的感情色彩呢?感情:歡快愉悅→凄涼→痛苦→悲憤(基礎(chǔ))另外,在這段中,作者還運用了不少的迭詞,如“弦弦”、“聲聲”、“續(xù)續(xù)”、“嘈嘈”、“切切”,這些詞語敘事抒情,摹聲狀物,極富神韻。這些富有音樂美的語言,象閃光的溪流,叮咚作響,又象雨后的露珠,晶瑩透亮,讀后,如同讓我們在一個清新的音樂園地,流連往返,讓我們盡情享受著聲響的藝術(shù)風光。(如有時間,再聽配樂朗誦“轉(zhuǎn)軸……秋月白”。然后再齊讀一遍“大弦……秋月白”。)五、小結(jié):這一節(jié)課我們主要通過學習本詩中的重點詩句,以及描寫音樂的一段,來培養(yǎng)我們理解、鑒賞詩歌語言的能力。琵琶女彈奏的這段音樂的情感旋律,為什么是從“歡快愉悅”到“凄涼、痛苦”,再發(fā)展到“悲憤”?而這種音樂感受是作者用自己的文字語言表達出來的,作者為什么也會有這種感受?我們下一節(jié)再通過學習本詩的后半部分來探討這個問題。[板書]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小序]作詩緣由遷謫意[正文]一、夜送客飲酒無樂慘江浸月(烘托)感情訴說二、彈琵琶旋律愁恨效果江心月(烘托)第二課時教學過程導入:這一節(jié)繼續(xù)學習《琵琶行》第三、四、五段。一曲琵琶演奏,抵得上一夕長談。通過對樂曲的深刻感受,詩人和琵琶女之間的距離已經(jīng)逐漸縮短。初見面時琵琶女那種懼生、猶疑的心情似乎也已經(jīng)不復存在了。待到詩人關(guān)切地詢問她的身世時,她輕聲喟嘆,略加沉吟,臉上布滿憂戚之情,便把自己的身世敘述出來。(板書:三、敘身世)1、第三段開頭寫準備自敘進的動作和神情。(理解“沉吟”“斂容”)2、自敘身世,可分兩小層。①生譯。寫少年時的得意的生活。②生譯。寫老大時的寂寞的生活。討論:①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少年時的得意生活的?A、京城之女,自豪榮耀B、才貌雙全,色藝出眾。C、名揚京都,紅極一時(爭纏頭、不知數(shù))D、生活奢華②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嫁給商人后的寂寞生活的?A、商人:重利輕情;寫B、自己:獨守空船;人C、環(huán)境:寒江月(烘托)寫景③少年得意的生活與老大寂寞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具體說來有哪些對比?年輕貌美--年長色衰;門庭若市--孤守空船;昔日歡笑--如今辛酸。④琵琶女的生活道路發(fā)生如此重大的轉(zhuǎn)折,有哪些原因?A、弟走從軍;B、阿姨身亡;C、年長色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是:社會黑暗。)從琵琶女的一大段沉痛的自白當中,我們看到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她歷盡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年少貌美時供富人客們玩弄,年長色衰時淪落天涯,這是過去年代里的倡伎歌女們的共同命運。她的經(jīng)歷,并沒有什么傳奇色彩,很普通,很一般,類似的故事人們聽得多了,然而,唯其如此,這個琵琶女才是舊時代被污辱被損害的那一類姊妹當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一個,才具有典型意義。⑤在本段中結(jié)構(gòu)上能照應(yīng)前后兩層意思,又能體現(xiàn)琵琶女思想感情的詞語是哪一個?夢啼。聽了琵琶女的自述身世后,詩人與她之間的距離更加縮短了,在她的一曲演奏和一篇訴說的觸發(fā)之下,詩人那由于遭受貶謫而郁積在胸的牢騷和怨憤,也沉痛淋漓地抒發(fā)了出來。四、發(fā)感慨本段共分三層。前四句為一層,后四句為一層,中間一層。我聞……曾相識。讀,譯。頭兩句承上啟下,三、四句畫龍點睛。一、二句與三、四是因果關(guān)系,前果后因?!巴翘煅臏S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是全詩的主旨句,是集中體現(xiàn)主題的句子,它有哪些含義呢?(參見提示)1、是詩人政治失意,感觸最深的表白;2、是對女藝人遭遇的無限同情;3、是同病相憐而引起感情共鳴的集中反映。4、更是對當時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與控訴。特別應(yīng)指出的是,由于作者有深厚的現(xiàn)實生活感受與體驗大膽突破了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觀念,將自己九品文官的頭銜與普通歌妓的身份等同起來,并視為知己,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地方,也正是詩人的作品之所以能夠具有高度的人民性而受人喜歡的根源所在。接著詩人情不自禁地敘述起謫居生活的苦悶:我從去年……難為聽。譯講重點詞。①這一層最能體現(xiàn)作者苦悶之情的關(guān)鍵詞語是什么?獨傾。②是哪些原因?qū)е略娙恕巴【七€獨傾”的呢?謫居臥病表面看來這四字無關(guān)主旨,其實正是詩人傷心的地方。詩人被逐出朝廷,謫居外地,精神上的挫折已是夠痛苦的了,加上憂傷成疾,臥床不起,疾病的折磨更使人苦惱,真是“屋漏偏遭連夜雨,船破偏遇頂頭風”啊?。@是借酒澆愁的原因之一。地僻無樂居住條件不好,自然環(huán)境惡劣。本來疾病纏身,住宅又很潮濕,使人非常不安,而所看到的是房前屋后的黃蘆苦竹,所聽到的是悲切哀苦的鵑啼猿鳴,更使人得不到快慰。沒有絲竹的聊以自慰,的確令人難以忍受。--借酒澆悉的原因之二。③“春江花朝秋月夜”,這一句寫景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反襯。春江、花朝、月夜,本來是美好的時光,人們可以盡情地享受,然而詩人謫居潯陽,遠離家鄉(xiāng),又近親友,面對美景,也只能獨飲自酌,聊以解愁。所以是起到了反襯的作用。④讀完了這一層,再看“同是天涯淪落人”這一主旨句,詩人與琵琶女究竟有哪些相同點呢?(先討論,后幻燈顯示)喻體:珠、盤→鶯語→泉流→凝絕→迸、鳴、裂相旋律:輕脆→宛轉(zhuǎn)→低沉→無聲→高亢、激越似感情:歡快愉悅→凄涼→痛苦→悲憤(基礎(chǔ))身世:(京城女)歡笑→冷落→寂寞→夢啼同經(jīng)歷:(京城官)得志→謫居→臥病→獨傾是(京城女因色藝雙絕而歡笑;京城官因才高位顯而得志。兩人有著相同的人生經(jīng)歷。)小結(jié):喻體與旋律相似,旋律與身世經(jīng)歷相同,感情是旋律、身世經(jīng)歷的基礎(chǔ)。后四句:今夜聞君……《琵琶行》。①譯。②這是詩人對琵琶女的頌揚和請求。③為什么第一段寫“忽聞水上琵琶聲”,而這里又改稱“琵琶語”?照應(yīng)“訴、說”,“似訴平生不得志”,“說盡心中無限事”。再看最后一段:感我此言……青衫濕。①譯。②本段內(nèi)容:琵琶女重彈奏。③音樂特點:弦急、凄凄。④聽眾反應(yīng):泣、濕。為什么“江州司馬青衫濕”?是不是夸張?不是,而是生活的真實寫照。(幻燈片)白居易被貶官的原因是什么?“自登朝來,……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彤敶巳?,擢在翰林,身是諫官,手請諫紙,啟奏之外,有可以救濟人病,裨補時闕,而難于指言者,輒詠歌之,欲稍稍遞進聞于上?!M圖志未就而誹已生,言未聞而謗已成矣?!啊猜勂汀顿R雨》詩(內(nèi)容為諷勸皇帝改善人民生活),而眾口籍籍(紛擾),已謂非宜矣。聞仆《哭孔戡》詩(孔戡kān,當時一個正直、不畏權(quán)勢的官員),眾面脈脈(相視不語),盡不悅矣。聞《秦中吟》,則豪貴近者相目而變色矣。聞《樂游園》寄足下詩,則執(zhí)政柄者扼腕矣。聞《宿紫閣村》詩,則握軍要者切齒矣。大率如此,不可遍舉?!保ò拙右住杜c元九書》)魯迅《題<吶喊>》:“弄文罹文網(wǎng),抗時違世情。積毀可銷骨,空留紙上聲?!庇纱丝梢姡娙擞捎谑艿揭魳返母腥?,并聯(lián)系自身的遭遇,在心靈的深處,很自然地掀起了感情的波濤,放縱奔流,不能自已。這淚水之所以比別人多,正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情感激越的集中表現(xiàn),也是對封建統(tǒng)治者壓抑人才的有力控訴。由于詩人與琵琶女具有類似的遭遇,所以琵琶女幽怨的音樂,不幸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