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一年級《蘭亭集序》教學設計(通用14篇)高中一年級《蘭亭集序》教學設計(通用14篇)高中一年級《蘭亭集序》教學設計篇1《蘭亭集序》教學設計示例(二)教學目的1.領會本文的思想內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變化,正確評價作者的生死觀。2.學習本文情景交融、敘議結合的協(xié)作手法,感受幽遠的文思,清新的辭采。教學重點1.理清課文線索,了解文章內容,揣摩作者的感情。2.了解書序體裁的特色,學習本文在寫景方面的特點。教學難點
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時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關生死的人生態(tài)度。教學時數(shù)1課時教學內容與步驟一.課文導入
浙江的紹興蘭渚山是美麗的地方。當年越王勾踐曾經(jīng)在這里種過蘭花。盡管蘭花多且香,但過了季節(jié),很難尋覓。不過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儀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修禊日,這是古代的一朝風俗,到水邊洗濯、嬉戲、并舉祈、消災的儀式。),東晉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謝安、孫綽等41人就在此集會,他們曲水流觴,引酒賦詩,各抒懷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總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寫的好,又善書法,有書圣之稱,于是蘭亭,(蘭渚之亭)流芳萬古,大大超過了蘭草的清香,就讓我們共同欣賞吧。(展示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蘭亭序帖卷》,我們從這精美的書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國書法藝術的美,也讀出我們中國象形文字的古雅與優(yōu)美。)二.朗讀課文配樂朗讀(教師范讀)要求:注意文章語氣、節(jié)奏、字音。學生齊讀。(教師訂正)(1)朗讀語調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讀。下文有關集會的文句應以清新明快的語調讀出,特別重讀“樂”,以體現(xiàn)作者快樂的心境。(2)朗讀指導:“固知/一/死生/為/荒誕,齊/彭殤/為/妄作?!弊x出節(jié)拍,讀出批判語氣,“后之視今,亦由分之現(xiàn)昔,悲乎!”緩緩吐出,重音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緩低沉的語調讀出。三.整體感知,理清思路1、了解序的題材特點明確:序是一種文體,一般寫在書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論說文,有的近似記敘文,有的則如說明文,還有的寫法上同散文筆調,這一類的多是為詩歌唱和的集子而作?!短m亭集序》就是這樣的一篇文章。2、本文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以及變化?明確:由樂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終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們就以此感情的變化為線索,走進蘭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3、分小組討論,給文章劃分段落部分,概括要點。明確:第一部分:敘宴集盛況第二部分:發(fā)人生感慨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四.賞析課文1、以課文的第一部分為主,看作者在表達自己的心境時從哪幾個方面寫的?明確:時間:永和九年暮春之初風景: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急湍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人物:群賢少長列坐其次一觴一詠暢敘幽情感受:信可樂也寫法:寫景抒情敘議結合作者用簡潔雅凈、鏗鏗有致的語言,寫出了宴集之地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崇山峻嶺,氣勢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靜謐;清澈溪流,潔凈明朗;湍急的流水,飛花濺玉,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機盎然。于是詩興大發(fā),他們紛紛臨流賦詩。雖無絲竹管弦之興,然而可以"暢敘幽情,各抒懷抱。我們仿佛看到了這些雅士間儒雅的風度和詩意人生,這種美好的聚會自此以后成為千古美談。作者發(fā)出由衷的感嘆,"信可樂也"。這實在是人生的極致。這種樂是對蘭亭美景的陶醉,是來自于蘭亭集會的暢快。2、學生嘗試背誦第一段。理清背誦思路:記敘了集會的時間、地點、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嶺”引出四周環(huán)境及場面的鋪敘,最后由“是日地”領起描寫游人的心境,抒發(fā)集會的心情。要求:學生體會作者狀物寫景言簡意賅、妙趣天成的特點,感受作者快樂的心境。請學生摘錄寫景句。3、學習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變遷。明確:王處的時代是政治極為嚴酷、社會極劇動蕩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許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殘酷的權力斗爭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務是保全性命。因此,他們有一人談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內",有的人歸隱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寫道:"雖趣舒殊,靜噪不同,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他們陶醉于一時的快樂,追求暫時的滿足。可就一時的滿足和陶醉中,歲月流逝,青春已經(jīng)不再,而功業(yè)無成,作者自然發(fā)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這樣永無止境地追求滿足而又不斷地厭倦,既充滿了快樂也充滿了無盡的煩惱,怎能不感慨萬分。"向之所欣,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往昔的盛會已化為歷歷在目的往事,過去曾有的歡樂,已如流水向東而去,這真"勝景不常,勝筵難再",這怎能不讓人黯然神傷。死生之大,豈不痛哉?人的壽命的長短,要聽憑造化,無論壽命的長短,其結果是殊途同歸,"終期于盡",人總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無法抗拒時間的無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強大而無法抗拒,因而個體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無法回避對"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對"死亡"的觀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4、朗讀并分析第三自然段。理清背誦思路:由讀古人興感之作時的體驗“若合一契”說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轉入對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寫,批判當前士大夫“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表現(xiàn)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虛幻的執(zhí)著努力,隨之又發(fā)出“后之視今,亦由今視昔,悲乎"的慨嘆。可見作者對人生敏銳、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對人生特別的熱愛和執(zhí)著,接著作者交代了《蘭亭集》的成因“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總結全文。作者的"悲",與他的人生觀有著密切的關系,從"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笨捶鸾?、道教徒總是把生死看得很虛無、很超脫,他們"一生死生,齊彭殤",可我們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軀,要珍惜生命,士大夫當"兼濟天下",去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蛇@種生活觀在我(王羲之)看來是何等的虛偽可笑。正因為我對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覽昔者興感之由”,我"悲"古人,因為我對生命的體驗和古人對生命的體驗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觀今,亦由今之視昔",后人讀我的文章,猶如我讀古人的文章一樣,作者詢問古今,發(fā)出悲嘆。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對個體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人類社會從古至今邁進了多少年,人類文明的發(fā)展也是今非昔比,但無論世界怎么變化,人類對生命本質(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體驗卻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這種"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動了我們。5、集體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背誦。6、學生齊讀課文三遍,背誦。五.課堂小結王羲之的人生觀不消極,悲嘆并不等于悲觀,歷史上悲嘆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創(chuàng)造價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詩中寫道"人生幾何,對酒當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亂世英雄,正是因為他們對人生充滿了執(zhí)著,對歲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嘆。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極其表,執(zhí)著其里”,王羲之在書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對抗人生虛無的最執(zhí)著的努力。六.課后練習1.完成練習一、二。2.背誦全文。高中一年級《蘭亭集序》教學設計篇2《蘭亭集序》教學設計示例(三)教學目標
1.了解蘭亭宴集的起因、經(jīng)過,認識作者感情由樂轉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嘆中暗含的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2.了解本文句法上駢散并行而以散為主的特色。3.背誦全文,掌握“修、期、致、臨、次”等詞的多義性。教學重點1.了解由這次集會而引起的人生無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脈絡。2.背誦全文。教學難點
1.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2.對文中多義詞具體義項的確定,如“一”在“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數(shù)量詞)“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整個)“固知一死生為虛誕”(把……看作一樣),“所以興懷,其致一也”(一樣、相同)等四個句子中的意義。教具準備投影儀、投影膠片、錄音機、教學磁帶、《蘭亭集序》摹本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教學要點]了解王羲之及其作品。放錄音范讀,領會句法上駢散并行,以散為主的特征,朗讀課文,結合注釋,把握文意,了解本文作為宴游詩的特征。[教學步驟
]一、導語
:初中階段我們學過不少寫景狀物的詩作,想必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大家還記得吧,師生一起誦讀: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撻送青來。詩人描寫景物時,畢其形傳其神,一水多情地呵護著綠田,兩山像從遠處奔騰而來,來不及敲門便捧上一片青翠。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也摹景狀物,但手法卻別具一格,言簡而神具,這就是王羲之以書中神品稱著于世的《蘭亭集序》二、作者簡介。選一學生讀注解①。教師略作補充:魏晉時期在中國抒發(fā)藝術的發(fā)展史上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書寫的《樂毅論》《黃庭堅》等楷書作品稱“書之圣”,行草《蘭亭集序》被后世書法家譽為“行書第一”。出示王羲之《蘭亭集序》摹本,正如前人對他的評價“飄如游云,矯如驚龍”“天機流布,挺然秀出”。三、放錄音、正音。學生聽錄音一遍。教師強調一些字的讀音。投影:多音字:會稽(kuàijī)感慨系之(xì)曾不知老之將至(zēng)通假字:趣舍萬殊(通“趨”)古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通“猶”)四、朗讀課文。體會本文句法駢散并行,以散為主的特征。五、品讀課文。結合注釋,熟悉文意,并思考:本文和一般的書序有什么不同,找出與《蘭亭集》有關的語句。明確:一般的書序介紹成書的經(jīng)過、出版意旨、編次體例或作者情況等,也可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問題的研究闡發(fā)。作為書序,本文介紹了作詩緣由(因修禊而“群賢畢至”)、作詩情形(“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成書經(jīng)過(“列序時人,錄其所述”)、本書意義(“后之覽者,亦將有敢于斯文”)。本文由宴游活動談到生死觀,善于借題發(fā)揮,論及人生的意義。這便是《蘭亭集序》與一般書序的不同之處。六、布置作業(yè)
:熟讀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練習一。★第二課時[教學要點]采用誦讀教學法,以指導學生誦讀為主。包括兩部分內容:①對課文內容作簡單的分析,以期盡快形成背誦思路。②語氣揭示。難點突破,引導學生理解本文貌似消極悲觀實則積極的人生感慨,歸納總結一詞多義。[教學步驟
]一、學生齊讀全文,檢查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況。二、分析理解,指導誦讀。1.選一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要求學生體會作者狀物寫景言簡意賅、妙趣天成的特點,感受作者快樂的心境。要求學生摘錄寫景句,明確: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朗讀語調提示:“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以中速讀。下文有關集會的文句應以清新明快的語調讀出,特別重讀“樂”,以體現(xiàn)作者快樂的心境。理解背誦思路:記敘了集會的時間、地點、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嶺”引出四周環(huán)境及場面的鋪敘,最后由“是日地”領起描寫游人的心境,抒發(fā)集會的心情。學生嘗試背誦。2.齊讀第二自然段,要求學生體會作者心境的變遷。朗讀語調提示:作者以從容沉穩(wěn)的氣勢稍一收攏,便轉到全文的主旨上來,探索人生哲理,發(fā)表對人生憂樂和生死問題的看法,故應以和緩低沉的語調讀出。重讀的詞語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豈不痛哉!”以“哉”調讀出慨嘆語氣,重讀“痛”。理清背誦思路:由蘭亭集會聯(lián)想到現(xiàn)今人們的相處往來,即便為人處世方法各異,但人生憂患的來源首先來自生命本體永不滿足的內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來自外在世界的流轉不定,難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第三來自個體生命的短暫有限,即“修短隨化,終期于盡”。最后以“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作結。學生背誦第二自然段。3.選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理清背誦思路:由讀古人“興感”之作時的體驗“若合一契“說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轉入對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寫,批判當前士大夫“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表現(xiàn)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虛幻的執(zhí)著努力,隨之又發(fā)出“后之視今,亦由今視昔,悲乎”的慨嘆,可見作者對人生敏銳、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對人生特別的熱愛和執(zhí)著,接著作者交代了《蘭亭集》的成因“后之覽者,亦將有敢于斯文”,總結全文。朗讀指導:“固知/一/死生/為/荒誕,齊/彭殤/為/妄作。”讀出節(jié)拍,讀出批判語氣,“后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乎!”緩緩吐出,重音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緩低沉的語調讀出。集體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背誦。4.學生齊讀課文三遍,背誦。三、探究性閱讀訓練:思考:課文對老之將至,人生無常慨嘆不已,情調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積極情緒又無不蘊含其中,你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學生分組討論。明確:本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對這次宴集環(huán)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攝其神韻,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這些斗看出作者快樂的心情和對自然美的熱愛之情。第二自然段,雖然作者對時光飛逝,人生短暫大發(fā)感慨,但字里行間暗含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正因為作者對人生憂患有清新的認識,才可揚長避短,在有限人生中進行無限的價值創(chuàng)造。第三自然段,作者在盡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嘆人生無常的同時,批判了莊周“一死生”“齊彭殤”的虛無主義,當然應該看作是積極的。四、課堂小結:魏晉時期通常被認為是我國歷史上人的自覺和文的自覺的時代。魏晉人對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觀世界都有深廣精微的體認和探求,這使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充溢著濃郁的人生意識和宇宙情調。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記下了與會者的千古風流。時至今日捧讀,仍惻然動人。五、詞語解難。課后思考練習第三題中有5個實詞,歸納其一詞多義,力求在動態(tài)的語境中辨析詞義。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全文。2.寫一段話,把“崇山峻嶺”“清流激湍”“游目騁懷”“情隨事遷”五個詞用進去,描寫恰當,內容要合理,不少于400字。高中一年級《蘭亭集序》教學設計篇3《蘭亭集序》教學設計示例(一)一、素質教育目標(一)知識教學點1.了解和掌握書序的特點。2.掌握文言詞語:咸、畢、惠、信、興等詞的意思和用法。3.了解課文中的詞類活用,成份省略等語言現(xiàn)象。(二)能力訓練點1.理清文章的思路結構,把握文章的意旨。2.背誦課文,培養(yǎng)熟記能力。(三)德育滲透點1.學習本文,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字里行間表現(xiàn)出來的曠達胸懷。2.了解蘭亭宴集的起因、經(jīng)過,認識作者感情由樂轉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嘆中暗含的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四)美育滲透點1.鑒賞本文句法上駢散并行而以散為主的特色。2.體會本文文筆洗練,自然清新的風格及敘、議巧妙融合的藝術特色。二、學法指導課前預習指導1.課文中無生僻字,無長句,不妨要求學生讀兩遍。第一遍邊讀邊看注釋,粗知大意即可,不求確解;第二遍一氣讀完全文。2.分類抄寫課文中生動的語句:一類是景語,如“崇山峻嶺”“清流激湍”“天朗氣清”等;一類是情語,如“情隨事遷”“臨文嗟悼”等;一類是敘事語,如“群賢畢至,少長咸集”“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等。目的是利用這些語句作為記誦的支撐點。3.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叫學生試著劃分層次并歸納各層大意,作為課上討論文章思路的準備。課堂誦讀指導1.從解題入手,略說書序體裁特點,讓學生找出與《蘭亭集》有關的語句,即“一觴一詠”說詩的產(chǎn)生;“列敘時人,錄其所述”說編集;“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說編集的意義。2.歸納各層大意后,討論全篇思路(內容詳見“課文說明”)。要點是:以敘事為抒情議論張本,因此首敘蘭亭之會;用“樂”字結束敘事,由是而興人生之嘆;由嘆而歸結為“死生之大”,點明作序正旨;然后擴展開來,說古人“興感之由”,論“一死生”“齊彭殤”之妄,最后仍回到說詩集上來。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重點1.了解課文中的詞類活用以及掌握歸納多義詞的義項。2.體味本文文筆洗練、自然有致的語言特色。3.背誦課文。難點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2.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解決辦法1.加強朗讀,在疏通文義的基礎上反復誦讀。2.組織討論,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進行討論。四.課時安排2課時五.師生互動設計1.字生課前借助工具書,課本注釋,初步疏通文義,力求做到準確、通順地翻譯課文,可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難句質疑。2.教師課前布置適當?shù)念A習問題,引導學生在初通文意的基礎上,對文中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合作小組間展開討論,小組形成一定的共識,為課堂突破重難點時的交流討論做好準備(可指導學生先寫好200字左右的書面材料)。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一)明確目標1.了解作者及“序”的有關知識。2.整體把握課文,理清思路。3.講讀第一節(jié)。(二)整體感知1.導入
新課浙江的紹興蘭渚山是美麗的地方。當年越王勾踐曾經(jīng)在這里種過蘭花。盡管蘭花多且香,但過了季節(jié),很難尋覓。不過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儀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修禊日,這是古代的一種風俗,是到水邊洗濯、嬉戲,并舉行祈禱、消災的儀式。東晉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謝安、孫綽等41人就在此集會,他們曲水流觴,引酒賦詩,各抒懷抱,最后由王羲之作序總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寫得好,又善書法,有書圣之稱。)于是蘭亭(蘭渚之亭)流芳千古,大大超過了蘭草的清香,就讓我們共同欣賞吧。這時也可以引導學生欣賞課本前彩頁《蘭亭集序》摹本。前人對《蘭亭集序》評價:“飄如浮云,矯若驚龍”“天機流布,挺然秀出”。2.作者及相關背景介紹(1)解題,介紹作者?!短m亭集序》又稱《蘭亭序》、《蘭亭宴集序》。序,文體的一種,這里用以記事。蘭亭,地名,在今浙江省紹興縣西南蘭渚,此地有亭,故稱蘭亭。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謝安、孫綽等41人在蘭亭舉行盛大的文人宴會,臨流賦詩,抒發(fā)情懷后將這些詩匯集成冊,由王羲之作序,寫成本文。(2)介紹作者及寫作目的。王羲之,東晉瑯邪臨沂人,出身于士族名門。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杰出的書法家。青年時有美譽,朝廷招他為侍中、吏部尚書,都辭謝不就,后任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為王右軍。他寫作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記敘蘭亭景致和宴會盛況;二是借這篇序言表達自己的觀感。全文既寫出了作者與名士的宴飲之樂,又寫出了歡樂有盡,人生短暫的感慨,是一萵流傳千古的名篇。(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達成過程1.教師范讀課文(或放課文錄音),學生注意字音和語調音節(jié),體會本文句法駢散并行,以散為主的特征。正音:會(kuài)稽修禊(xì)激湍(tuān)流觴(shāng)曲水齊彭殤(shāng)游目騁(chěng)懷語調:“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以中速讀。下文有關集會的文句應以清新明快的語調讀出,特別重讀“樂”,以體現(xiàn)作者快樂的心境。“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弊x出節(jié)拍,讀出批判語氣?!昂笾暯瘢嘤山裰曃?,悲乎!”緩緩吐出,重音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緩低沉的語調讀出。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再一次體會本文句法駢散并行,以散為主的特征。3.了解“序”的體裁特點。提問、討論:本文和一般的書序有什么不同,指出本文中能體現(xiàn)“序”的特點的內容。[點撥]一般的書序介紹成書的經(jīng)過、出版意旨、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等,也可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問題的研究闡發(fā)。作為書序,本書介紹了作詩的緣由(由修禊而“群賢畢至”“少長咸集”),作詩的精彩(“一觴一詠,暢敘幽情”),成書經(jīng)過(“列序時人,錄其所述”),本書意義(“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本文由宴游活動談到生死觀,善于借題發(fā)揮,論及人生意義。這便是本文不同于一般書序之處。4.本文作者的情感以及變化。(1)學生快速讀課文。(2)明確:由樂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終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5.給文章劃分段落,概括要點。學生討論[明確]第一部分:敘宴集盛況。第二部分:發(fā)人生感慨。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6.學習第1節(jié),理解文意。(1)教師強調:畢、咸:全、都。修:長、高。引:招致、招引。其次:其間,指蘭亭之上?;蒿L:和風。品類:指萬物。晶:眾極:盡。娛:樂。信:確實。(2)請學生朗讀第1段。(3)教師提問:本段最后一句寫到宴飲“信可樂也”,文中都寫出哪些“樂”?學生回答,教師強調。一是名士相聚之樂:“群賢畢至,少長咸宜?!倍黔h(huán)境優(yōu)美之樂:“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比菤夂蛞藦闹畼罚骸疤炖蕷馇澹蒿L和暢?!彼氖窍嗑劭駳g之樂:“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是以暢敘幽情?!?賞心、樂事、良辰、美景——四美并具。)(四)總結擴展[總結]作者用簡潔雅凈、鏗鏘有致的語言,寫出了宴集之地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俺缟骄X,氣勢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靜謐;清澈溪流、潔凈明朗;湍急的流水,飛珠濺玉?!边@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機盎然。于是詩興大發(fā),他們紛紛臨流賦詩,各抒懷抱。我們仿佛看到這些雅士們儒雅的風度和詩意人生,這種美好的聚會自此以后成為千古美談。作者發(fā)出由衷的感嘆,“信可樂也?!边@實在是人生的極致,同時這為下文的議論和抒發(fā)感慨作了鋪墊。[擴展]“修禊”補注謝友明“暮春三月,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王羲之《蘭亭集序》)句中的“修禊”,課本雖有注解,但不夠詳細,為了使學生更好的了解古代這一風俗,現(xiàn)作一補注。修禊的“禊”,也叫春禊?!吧弦褗蚀红汲较苍赂?。”(江總《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古代民俗于農(nóng)歷三月上旬的己日,到水邊嬉游采蘭,以驅不祥,稱為修禊。《周禮·春官·女巫》載:“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奔疵磕耆律弦讶?,女巫以香薰和蘋藥浴給人們祓除不祥。釁浴禮俗到了秦漢時有所變化,秦漢時,上巳這一天,人們都到河邊去洗濯,認為滌積垢就能除病祛災?!逗鬂h書·禮儀志》:“是月上巳,官民皆挈(潔)于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痰為大潔。”曹魏時,不提倡上巳日去河邊洗灌,這可能與曹操禁止“寒食”的思想有關,同時此時節(jié)北方還很涼,老幼羸弱者不堪忍受。晉時,將上巳節(jié)固定在三月三日,吳自牧《夢粱錄》卷二:“三月三日上已之辰,曲水流觴,蚌起于晉時?!薄肚G楚歲時記》中也有此記載:“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間,為流杯才,曲水之飲?!边@一天已成為官民們水邊宴飲、春季郊游的好日子,當時不能完全排除洗濯的遺風。唐朝時,三月三日官民郊游,水濱宴飲最盛。皇帝往往賜宴于曲江池(曲江池遺址在今陜西省西安市東南約五公里處)。吳自牧《夢粱錄》卷二:“唐朝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鄙纤热毡緛砼c三月三日沒有必然聯(lián)系,因而后來也有不用三月三日的,如元時就有在三月八日的。白樸《墻頭馬上》第一折:“今日三月初八日,上巳節(jié)令。洛陽王孫士女,傾城玩賞?!焙髞硇揿嬕渤V肝娜搜偶?,也指朝班后友人歡飲,“窮軒駟馬,峨冠鳴佩,班回花底修禊飲”(吳文英《豐樂樓節(jié)齋新選》)。{五)布置作業(yè)
1.翻譯第一節(jié)文字。2.完成練習三。第二課時(一)明確目標1.學習第二、三兩節(jié)并背誦。2.總結全文,鑒賞本文的藝術特點。(二)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達成過程1.檢查背誦第一節(jié)2.講析第二節(jié)(1)指名學生朗讀第二節(jié)。(教師指導:體會作者心境的變化)(2)指名學生翻譯重點語句(教師提示重點字、詞)。①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注意“或”“因”二字的翻譯)②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③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既系之矣(注意“之”“系”的解釋)④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化”、“期”的翻譯)(3)學生齊讀課文(4)討論分析①本段作者是圍繞什么主題展開議論的?是如何逐步展開的?[點撥]作者承接上文“樂”,由樂而憂,由生而死,圍繞人生重大問題抒發(fā)感慨。②由第一自然段的“樂”轉入本節(jié)的“幽”的原因是什么?(引導學生用文中原句回答)[點撥]“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雹郾竟?jié)的議論與前一段的敘事是如何聯(lián)系的?(引導學生用文中原句回答)[點撥]首句“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賢畢至,少長咸集”而言;是承上“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開一步的說法。下面承此論述了兩種人:一種是“晤言一室之內”倦于涉獵游玩的,一種是“放浪形骸之外”寄忙山水的。他們雖然“趣舍”“靜躁”不同,但當“欣于所遇”時都是“不知老之將至”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又都是情隨事遷,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fā)表議論,拆進到生死的大問題,抒發(fā)了對“修短隨化,終期于盡”的無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腐慨。(5)學生試背第二節(jié)3.講析第三節(jié)(1)學生齊讀第三節(jié)(2)指名學生口譯第三節(jié)重點字詞提示:(投影)①若合一契②臨文嗟悼③一死生,齊彭殤④其致一也(3)討論、分析①用簡練的語句概括第三節(jié)的層意第一層引孔子的話總說_____;第二層寫古人、今人_____;第三層寫后人_____;第四層概括作序目的,_____。[點撥]死生是人生大事;對生死的感慨;對生死的感慨;使后人了解作者的感觸。②從“臨文嗟悼”說到“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點撥]作者認為死就是死、生就是生,二者不得等量齊觀,暗含有生之年應做些實事,不宜空談玄理的意味。在對老莊哲學虛無主義世界觀的批判中,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生的眷戀和熱愛;當然我們不能苛求古人,因為作者認識的局限性,更多受到當時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③如何理解這篇書序行文的巧妙?[點撥]作者寫供后人閱讀的《蘭亭集序》,卻先寫閱讀昔人興感之作,由“今之視昔”想到“后之視今”亦是如此,為使后人也對今天的所為所思“興懷”,所以“列敘時人,錄其所述”,以便“后之覽者”也會“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舌人有感串聯(lián)起來,巧妙地交代了詩集的由來,說明了編集的目的。(4)學生試背第三節(jié)。4.總結全文(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問題)(1)課文對老之將至、人生無常感嘆不已,情調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積極情緒又無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待這一問題?[點撥]第一自然段中從作者對此次宴集環(huán)境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快樂的,“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道出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之情。第二自然段,雖然作者對時光飛逝、人生短促大發(fā)感慨,但字里行間、深沉的慨嘆之中,暗含著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從而與第一自然段的樂生之旨相一致。第三自然段,作者在盡古人、今人、后人慨嘆人生無常的同時,批判了莊周“一生死”“齊彭殤”的虛無主義思想,這在玄談之風盛行的東晉時代是非常有積極意義的。(2)本文文筆洗練,自然有致,體現(xiàn)在哪里方面呢?[點撥]本文僅325字,文中先記蘭亭之會的概況,而后就死生問題發(fā)表議論;雖是書序,卻以抒情筆調出之,淋漓滿紙,美不勝收;加以文筆洗練,自然有致,更足以發(fā)人深思。略舉數(shù)例如下:1.寫景。以“崇山峻嶺,茂森修竹”寫山,以“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寫水,短短的16個字就將蘭亭四周的景色寫盡,渲染了清幽的氣氛,使人心曠神怡。2.敘事。如“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記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詞匯,極少形容語,卻將宴會進行中所有重要的細節(jié)都寫了出來,也表現(xiàn)了與會人士的高雅情趣。3.抒情。如“情隨事遷,感慨系之”,這是歷來膾炙人口的名句,因為它說出了古往今來人們的普遍感受:在回憶往事時,盡管感情上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仍免不了產(chǎn)生這樣那樣的感慨。又如“臨文嗟悼”,也寫出了許多人讀古人文章時的共同體驗,即在感情上跟作者發(fā)生共鳴。(六)總結擴展[總結]王羲之書法聞名古今,蘭亭也因之而譽滿神州,是歷代書法家的朝圣之地,王羲之的文名反被掩蓋。其實《蘭亭集序》,既是名帖,也是佳篇,文章書法相得益彰,輝映千秋,流傳廣遠。本文雖為序體。但不同于一般前言,從內容上說也非一般的游覽紀事。全文三百二十五字,敘述了蘭亭盛會的情景,描寫了廣闊的自然風光,抒發(fā)了歡樂有盡,人生短暫的感慨。一反談“玄”、崇“老”、尚“無”的腐朽社會風氣和盛行駢儷講究詞藻的形式主義文風,以比較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世事和人生,以情真語篤、樸素自然的文章實踐提倡為文應正視社會現(xiàn)實,對后人有所激勵。《晉書,王羲之傳》中評述說:“羲之自為作序,以申其志”,本文確可以視為作者抒懷述志之作。從整體看,全文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以敘述為主,寫蘭亭盛會,貫穿并突出“樂”字,并為下文的議論打下基礎。全文的后2段是第二部分。緊承上文“仰觀”、“俯察”,興感抒懷。發(fā)揮議論。最后敘作序的意圖,強調死生問題,古今的感慨是一樣的,“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擴展]羲之幼訥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嘗謁周頡(yǐ),頡察而異之。特重牛心炙,坐客朱啖,頡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長,辯贍,以骨鯁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云,矯若驚龍。深為從伯敦、導所器重。時陳留阮裕有重名,為敦主簿。敦嘗謂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當不減阮主簿。”裕亦曰羲之與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時太尉郗鑒使門生求女婿于導,導令就東廂遍觀子弟。門生歸,謂鑒曰:“王氏諸少并佳,然聞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東床袒腹食,獨若不聞?!辫b曰:“正此佳婿邪廣訪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時驃騎將軍王述少有名譽,與羲之齊名,而羲之甚輕之,由是情好不協(xié)。述先為會稽,以母喪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詣。述每聞角聲,謂羲之當候已.輒灑掃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顧,述深以為恨。及述為揚州刺史,將就征,周行郡界,而不過羲之,臨發(fā),一別而去。1.翻譯下列句子①羲之甚輕之,由是情好不協(xié)。②將就征,周行郡界,而不過羲之。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王導與王敦是伯仲關系,與王羲之是叔侄關系。B.第一段主要說王羲之是王氏佳子弟,在王氏諸少中無人能夠相比。C.這兩段文字能夠比較真實地展示王羲之的為人處事態(tài)度及性格的特征。D.王羲之東床袒腹的故事古今流傳,“東床”也便成了“女婿”的代稱。3.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周凱因看重乏羲之為人正直,才以牛心炙先“啖羲之”。B.由于王羲之的隸書筆勢飄若浮云,矯若驚龍,因此王敦、王導都很器重他。C.太尉選婿一事,既表明王羲之的自然,不拘謹,也顯示了郗鑒識人獨具慧眼。D.本文說明王羲之才華出眾,為人正直,但不注重社交。[參考答案]1.①王羲之很看不起他,感情上(和他)合不來。②(王述)將要應召就職,走遍會稽郡城,卻不去探望王羲之。2.A3.C(四)布置作業(yè)
1.完成練習一二。2.背誦全文。高中一年級《蘭亭集序》教學設計篇4一、說教材1、教材分析這篇文章是必修課本的最后一個問題探討專題中的第二篇課文,這一專題有兩個功能:一是對前面20個人文話題的自然升華,由對“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等若干具體問題的思考,生發(fā)為對人之所以為人,人生存的意義和價值等終極問題的追問;二是這些文本本身對學生語文核心能力的提升具有引領功能,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具有豐富的課程價值。第一板塊的兩篇課文都是具有深刻的人文內涵、富有哲理思辯的文章?!短m亭集序》作為一篇書序,由敘事而寫景,感物抒懷,從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動談到作者的生死觀,雖然有人生無常、“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但一反魏晉時期流行的消極虛妄的人生態(tài)度,暗含把握當下人生,不宜空談玄理的真實樂觀的態(tài)度。我想教學時應從文本出發(fā),牢牢抓住文章的核心觀點,注意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把文章蘊含的思想內涵挖掘出來,使文中包含的人生境界深深感染學生。引導學生深刻領悟作品展現(xiàn)的詩意的人生境界,讓學生體會中國古代士大夫的山水審美情懷和他們精神超越的優(yōu)美姿態(tài)。所以,根據(jù)該課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訂了如下教學目標:2、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序文的寫作特點,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識。能力目標:1)理清課文內容層次2)理解作者的生死觀。情感目標:正確認識作者對人生悲歡無常、終歸于盡的深沉感慨,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3、教學重點、難點重點:了解由這次集會而引起的人生無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脈絡。難點: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二、說教法對于文言文教學,我曾經(jīng)以教師講解為主,不重視學生誦讀,因為文言文有講頭,其中的實詞、虛詞、句式、情感、理趣等等,都可以講出很多“東西”來。但這種做法不能使學生真正喜歡文言文本身,他們喜歡的只是其中的所謂文化。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后,我在教學中感到了一種“舍本逐末”的尷尬。于是我參照新課標精神嘗試改變文言文教學思路,從由教師講解變成讓學生誦讀,從重視翻譯到重視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設計為“文言文五步誦讀法”:一讀讀準字音,二讀讀懂句意,三讀讀出情感,四讀品味評價,五讀回味理解?!短m亭集序》的教學,基本上就是按照這一思路進行的,但結合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準備用兩課時,采用誦讀法、點撥法和討論法進行教學。(為了清楚的體現(xiàn)我的“文言五步誦讀法”,我把兩個課時放在一個整體中)1、誦讀法。讓學生帶著任務去讀書,每一遍誦讀都有目的,每一遍誦讀都有任務。通過誦讀,使學生身臨歷史情境,直入文本深處,切身體驗“此景此情”,與作者進行面對面地溝通與交流,產(chǎn)生心靈之間的感染與共鳴,從而在更深的層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2、點撥法。所謂“點”就是點擊要害,抓重點;所謂“撥”就是撥疑難,排障礙?!包c撥法”能啟發(fā)學生腦筋,自己進行思考與研究,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在學習本文中,我主要點撥的是難句以及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3、討論法。討論法是指在教師精心運籌下,以小組或集體的組織形式,圍繞某一教學要點或專題,展開議論甚至爭辯,從而獲得知識、開發(fā)智力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活躍學生的思維。課時安排:2課時三、教具準備課件:王羲之生平簡況、王羲之蘭亭集序書帖影印、蘭亭集序錄音四、說教學過程(一)導入由古人對生死進行的哲理思考引出王羲之對生死的感悟。(二)作者、作品以及文體簡介結合課下注解①了解作者后欣賞插圖,再在幻燈上出示王羲之的其他書法作品,讓學生直觀感受其書法“飄若游云,矯如驚龍”的特點,同時簡介文章體裁特點,擴充學生的相關知識,完成知識目標中對序文特點的了解。(三)五步誦讀1、第一遍誦讀:聽錄音范讀,小聲跟讀,完成以下任務。(1)、邊聽邊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讀錯誤。(2)、勾畫出自己有疑問的字詞,讀完后討論。(3)、給生字詞注音。2、第二遍誦讀:自由誦讀,完成以下任務(1)、同學指出文中不解的字、詞、句。(2)、師生共同解決學生提出的字、詞、句問題。(幻燈片展示字詞句)3、第三遍誦讀:配樂集體朗讀(理清思路,整體把握情感)要求從每一段中找出一個字概括作者的心情4、第四遍誦讀:學生代表有感情朗讀學生代表帶著感情誦讀,在朗讀中分別體現(xiàn)出歡樂、痛苦、悲傷的感情。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1)第一段中,作者的樂因何而生?(2)第二段中,作者的痛緣何而來?(3)第三段中,作者的悲由何而發(fā)?5、第五遍誦讀:學生再次齊讀全文(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四)討論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重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1)、作者由樂轉痛有無道理?(2)、作者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極悲觀?(3)請大家來談談你是怎樣認識王羲之對人生的感悟,你對人生有什么新的體驗?(五)小結《蘭亭集序》歷來被譽為書、文兼美的藝術珍品。作者一掃風靡流行的駢偶時尚,以清新自然的散體筆法記述了那次在中國文化史上著名的雅集盛會;并觸景生情,臨境興嘆;將自己對生命的熱愛與眷戀,對人生價值的感悟與自然真諦的追問,坦誠且酣暢地傾訴于人性覺醒的啟示錄中。一千六百多年后的今天,我們重讀這篇佳作,仍然能夠真切地感受到這一曲生命之歌的巨大魅力。五、說板書設計板書應簡潔美觀,概括性強。高中一年級《蘭亭集序》教學設計篇5【教學目標】1.了解蘭亭宴集的起因、經(jīng)過,認識作者感情由樂轉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嘆中暗含的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2.了解本文句法上駢散并行而以散為主的特色。3.背誦全文,掌握“修、期、致、臨、次”等詞的多義性?!窘虒W重點】1.了解由這次集會而引起的人生無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脈絡。2.背誦全文。【教學難點】1.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2.對文中多義詞具體義項的確定。第一課時【教學內容與步驟】一、導入新課浙江的紹興蘭渚山是美麗的地方。當年越王勾踐曾經(jīng)在這里種過蘭花。盡管蘭花多且香,但過了季節(jié),很難尋覓。不過由于有了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蘭亭——蘭渚之亭則流芳萬古,大大超過了蘭草的清香。下面讓我們共同欣賞《蘭亭集序》吧。二、作者介紹學生讀注釋(1)。教師補充:1、魏晉,是中國書法史上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時期,出現(xiàn)了一批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即其中最有盛名的一位。他有“書圣”的美稱。他不僅長書法,也長詩文。字和文都任意而行,得自然之趣,風格瀟灑放脫。書法作品《蘭亭集序》最為有名,它被后世評論者譽為“行書第一”,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樣的面貌呢——請看插圖。古人評價:“飄如游云,矯如驚龍?!蔽覀儚倪@精美的書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國書法藝術的美,也讀出我們中國象形文字的古雅與優(yōu)美。只可惜,我們看到的只是臨摹本,其真跡已經(jīng)失傳。據(jù)說被李世民帶到地下了。王羲之的詩文以《蘭亭集序》最出色。從注釋我們已經(jīng)知道,它是詩歌集子的序。集子中的詩文藝術性不高,但是集子的序卻膾炙人口,是千古傳誦的名篇。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它吧。2、了解序的體裁特點明確:序是一種文體,有兩種。一是贈序,一是書序。后者一般寫在書或文集的前面,內容多是介紹書的內容和特色、成書經(jīng)過,寫書目的等。有的近似論說文,有的近似記敘文,有的則如說明文,還有的寫法上同散文筆調,這一類的多是為詩歌唱和的集子而作?!短m亭集序》就是這樣的一篇文章。三、聽課文朗讀錄音(校園網(wǎng)語文第一冊),讀后提出需要注意的字音。
癸丑
修楔
流觴
游目騁懷
趣舍萬殊
齊彭殤
會稽
感慨系之
若合一契
曾不知老然后學生自由朗讀,要求:注意文章語氣、節(jié)奏、字音。四、疏通字詞1、重要詞語a.實虛詞
群賢畢至
少長咸集
信可樂也
取諸懷抱
或因寄所托
曾不知老之將至
及其所之既倦
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
以之興懷
修短隨化
喻之于懷
故敘時人
b.通假字
雖趣舍萬殊c.活用詞
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2、多義詞①乃重修岳陽樓
鄒忌修八尺有余
內修政理
茂林修竹
修禊事也②終期于盡
度已失期
不期修古
行有期年
③其致一也
齊心一力以致臣節(jié)
致市民,聚萬貨
頗有野致
④臨文嗟悼
把酒臨風
曹公已臨其境
哀臨三日
⑤列坐其次
引次江北
破軍次之
賢能不待次而舉⑥所以游目騁懷/所以興懷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
吾知所以拒子矣
⑦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所以興懷,其致一也3、成語及常用語①游目騁懷(開懷)②放浪形骸(行為放縱,不受世俗禮法束縛)③情隨事遷(思想感情隨著情況變遷而發(fā)生變化)4.常識①紀年法歲在癸丑(干支紀年)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帝王年號)趙惠文王XX年(王公紀年)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年號干支并用)
②暮春(孟春仲春季春)
③修禊(在風俗,臨水為祭,消除不祥,選在三月三日)五、再讀課文六、布置作業(yè)1、反復朗讀課文,力求背誦;2、如何評價作者的生死觀?第二課時【教學內容與步驟】一、檢查復習,朗讀課文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1、本文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以及變化?2、分小組討論,給文章劃分段落部分,概括要點。3、總結文章的意思三、賞析課文1、第一段:(1)以課文的第一部分為主,看作者在表達自己的心境時從哪幾個方面寫的?時間:
地點:風景:
人物:盛況:
感受:
寫法:(2)嘗試背誦第一段。理清背誦思路:2、學習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變遷。3、朗讀并分析第三自然段。理清背誦思路:集體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背誦。4、學生齊讀課文三遍,背誦。四、小結五、全文小結六、【考考你】1.為下列句中加粗的字選出正確的義項。(1)群賢畢至,少長咸集a.全部
b.畢竟
c.完結
d.畢備(2)曾不知老之將至a.竟然
b.曾經(jīng)
c.通“增”
d.從前(3)或取諸懷抱a.有的人
b.有的時候
c.或者
d.間或(4)俯仰之間,已為陳跡a.陳列
b.陳述
c.陳舊
d.通“陣”2.下列各句加點詞古今義不同的一項是(
)a.歲在癸丑,暮春之初
b.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c.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d.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e.何不委心任去留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聘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抬頭觀覽浩渺的天地,低頭審視繁多的物類,借憑它們縱目瀏覽,舒展胸懷,足以盡情地享受著和聽的樂趣,確實很愉快啊。b.俯仰一世——很快地就度過一生。c.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虛假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d.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等到他對所向往的事物已經(jīng)厭倦,感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轉移,感慨就隨之而生了。4.閱讀全文把握文意,請找出不正確的一項(
)a.王羲之他們在風景幽絕的蘭亭宴飲,是含有這么一個游戲:把酒杯盛酒放在溪水之中,讓它隨水飄流。杯子停下來時,坐在近處的人就應取觴飲酒。b.全文前半部分敘蘭亭宴集情景,是實寫,以“樂”字為基調;后半部分抒發(fā)宴集之后的感觸,是虛寫,以一個“悲”字為基調。c.文中作者批判了莊子死生一體的虛幻世界觀,認為生是生,死是死,不能等同看待。d.作者談對人生的感觸,從宴集發(fā)端,由今人及于古人,再及于后人。在深沉的慨嘆之中,暗含著對人生的厭倦和冷漠。5.創(chuàng)新能力訓練閱讀李白的《春夜宴諸從弟桃李園序》,完成下題。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國,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速。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shù)。1.下列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萬物之逆旅也逆
旅:旅店
b.古人秉燭夜游
秉:持,拿c.群季俊秀
季:兄弟中排行第四或最小的,此指弟弟
d.而浮生若夢浮
生:輕生2.下列對文章的解釋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這一篇同《蘭亭集序》一樣,也屬于宴集序。標題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內容:回答了什么人(作者與從弟)什么時候(春夜)、什么地方(桃李園)、干什么(宴飲)等問題。b.“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以”,緣故。意為:古人(嫌人生太短)夜里拿著燭光游玩,實在是有緣故(有道理)啊。c.“大塊假我以文章”,“大塊”指天地;“文章”,絢爛的文采。即“廣闊的天地給我提供了如此絢麗燦爛的大好春光”。豈能辜負!表現(xiàn)了作者及時行樂的消極思想。d.“惠連”是人名,很有才華,十歲就能寫詩作文;“康樂”指謝靈運,南朝詩人。作者用此贊揚諸位堂弟人才俊秀,謙稱自己不如謝靈運。表現(xiàn)作者與弟弟們暢敘天倫之樂的喜悅之情?!緦W科滲透訓練】迎著將要落山的太陽,小李看見對面過來一輛兩匹馬拉的大車,只見車上坐著兩個人:一個手拿漁桿,一個挎著大弓。覺得很有趣,于是跑過去問。“您二位姓什么?”只見拿漁桿的人隨手抓起一條大魚,站起身,對著夕陽高高舉起說:“我就姓這個!”接著拿大弓的人把肩上的大弓使勁兒拉開后回答:“看,這就是我的姓!”駕車的老漢一看這二位,樂著說:“您責問了,我的姓嘛……。”一指前面的兩匹馬。小李一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本想和這幾位搭訕,沒想到會這樣。請你幫助小李想一想,這三位各姓什么?【延伸閱讀】將王素之《蘭亭詩》和《蘭亭集序》對比閱讀,《蘭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詩中的自然之景是如何對應的,這些自然之景是純粹客觀的自然之物嗎?《蘭亭詩》其一
仰視碧天際,俯瞰原水濱。寂闊無涯觀,寓目理自陳。大哉造化工,萬殊莫不均。
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
資料補充1.《晉書?王羲之傳》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曠之子,王敦、王導之侄,東晉初太興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歲,少有美譽,朝廷公卿皆愛其才器,頻召為侍中、吏部尚書,皆不就,復授護國將軍,又推遷不拜。揚州刺史殷浩遺書,勸使應命,乃拜護軍。又苦求宣城郡,不許,以為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羲之素好服食養(yǎng)性,不樂在京師,初度浙江,便有終老之志。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謝安未仕時也住那里。孫綽、李充、許詢、支遁等,皆以文義冠世,并筑室東土,與羲之同好。嘗與同志宴集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2.《古文觀止》評《蘭亭集序》清人吳楚材、吳調侯選注的《古文觀止》如此評《蘭亭集序》:通篇著眼在“死生”二字。只為當時士大夫務清談,鮮實效,一死生而齊彭殤,無經(jīng)濟大略,故觸景興懷,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曠達人,故雖蒼涼感嘆之中,自有無窮逸趣。高中一年級《蘭亭集序》教學設計篇6【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及曠達胸懷;
2、通過朗讀訓練,體會本文清麗流暢、駢散結合的特點?!窘虒W重難點】
1、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
2、本文寫景、抒情、敘事和議論相結合的特點。【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設計】[導語設計]在中國書法藝術的發(fā)展史上,魏晉時期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漢隸發(fā)展至魏晉,基本奠定了漢字形態(tài);另一方面,真、行、草書又得到長足發(fā)展。就在這一時期,誕生了一位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書法家,被后世譽為“書圣”,他書寫的《樂毅論》、《黃庭經(jīng)》等楷書作品世稱“書之圣”,他的行草書被尊為“草之圣”,他寫的行草《蘭亭集序》被后世書家譽為“行書第一”,他就是王羲之。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以書法藝術名揚百世的[《蘭亭集序》]《蘭亭集》中的詩,到了現(xiàn)在,除了搞專門研究的人外,一般人了解甚少,而王羲之這篇序卻聲名遠播,流傳千古,除了它書法上的極高成就外,恐怕也有其內容上的原因。我們今天不妨就來一起學習王羲之這篇文質俱佳的《蘭亭集序》[背景簡介]王羲之有“書圣”之美稱,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眾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會稽山陰之蘭亭(出示圖片)。與會者臨流賦詩,各抒懷抱,記下了他們的千古風流,王羲之為這些詩作的書序《蘭亭集序》,更以其文采書藝雙絕而膾炙人口。今天我們不僅欣賞到其書法美,還要跟大家一起來欣賞其文章的美。[課文學習三步法]
第一步:學生朗讀,圈點、勾畫疑難點。
第二步:老師答疑解難。
第三步:強調重點知識:
1、基礎知識點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2、內容分析
[板書設計]
全文共3個自然段,分為三部分:
第1自然段為第一部分,介紹時地,美景及活動?!獦?/p>
第2自然段為第二部分,抒發(fā)人生的思考。——痛
第3自然段為第三部分,簡述寫作緣由?!?/p>
⑴講讀課文第一段,分析這一段作者記敘了蘭亭盛會,同學們找找看,這一段寫了哪些內容?明確:交代了集會的時間、地點、與會者等。并有寫景、敘事和抒情進一步明確寫景、敘事和抒情的語句:作者用簡潔雅凈、鏗鏗有致的語言,寫出了宴集之地清澈明朗,而又生機盎然的自然風光:崇山峻嶺,氣勢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靜謐;清澈溪流,潔凈明朗;湍急的流水,飛花濺玉。在如此充滿詩情畫意的美景面前,文人雅士們能不飲酒賦詩嗎: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酒,是感情的催化劑。詩,是情感的產(chǎn)品。他流觴曲水,于是詩興大發(fā),他們紛紛臨流賦詩。雖無絲竹管弦之興,然而可以“暢敘幽情”,各抒懷抱。接下來,乘著快意,信步登上蘭亭的最高處。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闊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視,大自然萬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機盎然。王羲之,縱展目力,開暢胸懷,要把大自然的美景盡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盡享人生的快樂: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俯……作者發(fā)出由衷的感嘆:信可樂也。這實在是人生的極致。這種樂是對蘭亭美景的陶醉,是來自于蘭亭集會的暢快??偨Y第一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樂
⑵講讀課文第二段,分析學生歸納第二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痛問:作者為什么感到“痛”?(要求用原文中的話回答: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問:作者提出了一個什么樣的觀點?(死生亦大矣)師點評:在享受了難得的聚會和快樂后,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再圓滿的團聚終要離散,再自足的幸福終要破滅,再堅強的生命終要走向滅亡。面對這鐵一般冰冷的自然規(guī)律,作者不由得感嘆“死生亦大矣”
⑶講讀第三段,分析學生歸納第三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悲問:作者為什么感到“悲”?生討論,師歸納(承上文“死生亦大矣”之“痛”而來,古人、今人、后者三者都對這同一話題有同樣的感慨,都逃避不了生命終將殞滅這一規(guī)律,所以王羲之感到悲,這也反映了魏晉時代由于玄學盛行,士大夫們多崇尚老莊思想,很多人都篤信“死生一”“彭殤齊”,意志消沉,不求進取。這種思想對王羲之不能沒有影響。
但王羲之還說出了一句話,它是整篇文章的亮點所在——“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作者認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齊觀,其中暗含有生之年應當做點實事,不宜空談玄理。這也反映了王羲之的曠達性格。)⑷分析本文特色本文是一篇書序,卻這樣借題發(fā)揮,闡明了自己的生死觀,書序能這樣寫嗎?明確:序,一般寫在著作正文之前,有作者自己寫的,多說明寫書的的緣由、目的和經(jīng)過。也有別人寫的,多介紹或評論本書的內容,也作敘文。)本文中也有一些語句反映了書序的特點:作詩緣由——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成書經(jīng)過——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編集目的——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明?徐師曾《文體明辯》《爾雅》云:“序,緒也。”字亦作“敘”,言其善敘事理,次第有序,若絲之緒也。其為體有二,一曰議論,二曰敘事。明確:這段話表明書序也可以議論,也可敘事,即可以借題發(fā)揮。小結:本文的妙處正在這借題發(fā)揮上,因而顯得立意高遠,王羲之用324字,既寫出了蘭亭盛會之樂,又由此生發(fā)議論,談到“死生之大”,進而談到了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樂: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痛: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修短隨化,終期于盡。悲:后之視今,亦由古之視今。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我認為王羲之的人生觀不消極,悲嘆并不等于悲觀,歷史上悲嘆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創(chuàng)造價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詩中寫道“人生幾何,對酒當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亂世英雄,正是因為他們對人生充滿了執(zhí)著,對歲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嘆。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極其表,執(zhí)著其里”,王羲之在書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對抗人生虛無的最執(zhí)著的努力。說到這兒,我們不由得想起了作家王瑤的一句話“我們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于是就設法增加它的密度”。這句話說的也正是在有生之年要讓自己的生命更精彩。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我們今天讀他的文章,是“后之賢者”,應該有許多新的感悟。結合歷史人物,談談你是怎樣認識王羲之對人生的感悟,你對人生有什么新的體驗?
[基礎知識達標訓練]
1.下面各字注音無誤的一項是()
a.誕(dàn)癸(kuí)殊(shú)峻(jùn)
b.殤(shāng)稽(jī)骸(hái)晤(wù)
c,悼(dǎo)禊(xì)騁(chěng)契(qì)
d.嗟(jiē)觴(shāng)湍(tuān)曲(qǔ)水
2.下列詞語中加粗字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群賢畢至(全)少長咸集(都)茂林修竹(修整)清流急湍(急流的水)
b.暢敘幽情(幽深內藏)人之相與(交好)崇山峻嶺(高)暫得于己(短暫,一時)
c.感慨系之(附著)修短隨化(變化)終期于盡(至,及)向之所欣(過去,從前)
d.喻之于懷(比喻)其致一也(情趣)列坐其次(排列)列敘時人(一個個地)
3.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趣舍萬殊,靜躁不同b.后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
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4.下列句中加粗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語義相同的一項是()
a.引以為流觴曲水
b.列坐其次
c.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d.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
5.與例句中加粗的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或取諸懷抱。
a.亮身率諸軍攻祁山。b.投諸渤海之尾
c.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d.告諸往而知來者。
6.運用了“對偶”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天朗氣清,惠風和暢b.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c.清流激湍,映帶左右d.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閱讀下列語段,完成7-11題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蛉≈T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必M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7.給下列各句加粗詞選擇恰當?shù)牧x項
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a.原因b.憑借c.就著d.由于
②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a.修飾b.整治c.高,長d.美好
③曾不知老之將至
a.竟b.曾經(jīng)c.重疊d.連……都
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
a.朝向b.奔向c.從前d.假如
8.對下列句式判斷正確的是()
①豈不痛哉②死生亦大矣③當其欣于所遇④則與斗卮酒
a.①感嘆句②感嘆句③賓語前置句④陳述句
b.①反問句②判斷句③介賓結構后置④省略句
c.①反問句②判斷句③陳述句④賓語前置句
d.①感嘆句②反問句③介賓結構后置④省略句
9.下列句子翻譯錯誤的一項是()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譯文)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懷,不受拘束,放縱無拘地生活。
b.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
(譯文)面對古人那些文章我總是感嘆悲傷,可總是不能表達出來。
c.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
(譯文)原先興盛的,轉眼之間,已成為舊跡。
d.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譯文)本來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來的說法是不真實的。
10.對“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的含義理解最確切的一項是()
a.后來者讀這次集會的詩文,也會產(chǎn)生感慨。
b.后來的人讀我的文章,也會由此而產(chǎn)生很多感想。
c.后世的讀者讀這次集會的詩文,也會與我有同感。
d.后世的讀者讀我的文章,也會被我的文章所感動。
11.判斷下列各句對錯,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語段節(jié)選自《晉書‘王羲之傳》,是一篇書序。序,古代文體的一種,大多用以題贈,或作為著述的前言。本語段內容突出了書序的特點。
b.本語段一開頭就出現(xiàn)了一個闊大的境界:“人之相與,俯仰一世”。但這并不顯得突然:“人之相與”,指人際交往,是個普遍性命題,也包括這次蘭亭之會在內;“俯”“仰”二字在這里用的是它們合義,表示時間過得很快。這包含著人怎樣在人群中度過一生這一問題,由此而引發(fā)作者的感慨,可謂自然之極。
c.“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這種人人都有的情懷說明了—個事實: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樣的不同,人總是留戀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戀于有生之樂。
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觀點,作為書序,以此來概括一篇之意,這正是本文作者見解高遠之處。[參考答案]
1.b2.b3.c4.d5.b6.b7.①c②c③a8.b9.b10.c11.a高中一年級《蘭亭集序》教學設計篇7我講授的《蘭亭集序》一課是文言文教學的大膽嘗試。整節(jié)課同學們學得興趣盎然,有朗朗的讀書聲,有悠揚悅耳的音樂,有精彩語言的描述,有動情流暢的背誦,有頗有見地的評論。同學們陶醉在美文的意境之中,聽課教師也為之振奮,為之感染。從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深深體會到“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我想:只要我們教師能夠逐漸培養(yǎng)起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就一定能將古文課上得有滋有味,搖曳多姿。值得反思的是:一節(jié)課只有45分鐘,老師無法兼顧到所有的學生,這樣一些學習成績差或性格內向的同學可能就沒有表現(xiàn)的機會,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既完成教學任務,又喚起這類同學的個人表現(xiàn)欲,從而使其積極主動地投身到課堂中來,這應該是我今后努力的一個方向。高中一年級《蘭亭集序》教學設計篇8教學目的領會本文的思想內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變化,正確評價作者的生死觀。學習本文情景交融、敘議結合的協(xié)作手法,感受幽遠的文思,清新的辭采。教學設想教學重點理清課文線索,了解文章內容,揣摩作者的感情。了解書序體裁的特色,學習本文在寫景方面的特點。教學難點
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時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關生死的人生態(tài)度。教學時數(shù)
1課時。教學內容與步驟導入
浙江的紹興蘭渚山是美麗的地方。當年越王勾踐曾經(jīng)在這里種過蘭花。盡管蘭花多且香,但過了季節(jié),很難尋覓。不過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儀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修禊日,這是古代的一朝風俗,到水邊洗濯、嬉戲、并舉祈、消災的儀式。),東晉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謝安、孫綽等41人就在此集會,他們曲水流觴,引酒賦詩,各抒懷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總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寫的好,又善書法,有書圣之稱,于是蘭亭,(蘭渚之亭)流芳萬古,大大超過了蘭草的清香,。就讓我們共同欣賞吧。(展示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蘭亭序帖卷》,
我們從這精美的書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國書法藝術的美,也讀出我們中國象形文字的古雅與優(yōu)美。)朗讀配樂朗讀(教師范讀)要求:注意文章語氣、節(jié)奏、字音。學生齊讀。(教師訂正)(1)朗讀語調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讀。下文有關集會的文句應以清新明快的語調讀出,特別重讀“樂”,以體現(xiàn)作者快樂的心境。(2)朗讀指導:··固知/一/死生/為/荒誕,齊/彭殤/為/妄作?!弊x出節(jié)拍,讀出批判語氣,··后之視今,亦由分之現(xiàn)昔,悲乎/緩緩吐出,重音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緩低沉的語調讀出。整體感知,理清思路1、
了解序的題材特點明確:序是一種文體,一般寫在書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論說文,有的近似記敘文,有的則如說明文,還有的寫法上同散文筆調,這一類的多是為詩歌唱和的集子而作?!短m亭集序》就是這樣的一篇文章。2、
本文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以及變化?明確:由樂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終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們就以此感情的變化為線索,走進蘭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3、
分小組討論,給文章劃分段落部分,概括要點。明確:第一部分:敘宴集盛況第二部分:發(fā)人生感慨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賞析課文1、
以課文的第一部分為主,看作者在表達自己的心境時從哪幾個方面寫的?明確:時間: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風景:崇山峻嶺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氣氣清
惠風和暢
人物:群賢少長
列坐其次
一觴一詠
暢敘幽情感受:信可樂也寫法:寫景抒情
敘議結合作者用簡潔雅凈、鏗鏗有致的語言,寫出了宴集之地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崇山峻嶺,氣勢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靜謐;清澈溪流,潔凈明朗;湍急的流水,飛花濺玉,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機盎然。于是詩興大發(fā),他們紛紛臨流賦詩。雖無絲竹管弦之興,然而可以"暢敘幽情,各抒懷抱。我們仿佛看到了這些雅士間儒雅的風度和詩意人生,這種美好的聚會自此以后成為千古美談。作者發(fā)出由衷的感嘆,"信可樂也"。這實在是人生的極致。這種樂是對蘭亭美景的陶醉,是來自于蘭亭集會的暢快。2、
學生嘗試背誦第一段。理清背誦思路:記敘了集會的時間、地點、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嶺”引出四周環(huán)境及場面的鋪敘,最后由“是日地”領起描寫游人的心境,抒發(fā)集會的心情。要求:學生體會作者狀物寫景言簡意賅、妙趣天成的特點,感受作者快樂的心境。請學生摘錄寫景句。3、學習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變遷。明確:王處的時代是政治極為嚴酷、社會極劇動蕩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許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殘酷的權力斗爭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務是保全性命。因此,他們有一人談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內",有的人歸隱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寫道:"雖趣舒殊,靜噪不同,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他們陶醉于一時的快樂,追求暫時的滿足??删鸵粫r的滿足和陶醉中,歲月流逝,青春已經(jīng)不再,而功業(yè)無成,作者自然發(fā)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將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這樣永無止境地追求滿足而又不斷地厭倦,既充滿了快樂也充滿了無盡的煩惱,怎能不感慨萬分。"向之所欣,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往昔的盛會已化為歷歷在目的往事,過去曾有的歡樂,已如流水向東而去,這真"勝景不常,勝筵難再",這怎能不讓人黯然神傷。死生之大,豈不痛哉?人的壽命的長短,要聽憑造化,無論壽命的長短,其結果是殊途同歸,"終期于盡",人總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無法抗拒時間的無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強大而無法抗拒,因而個體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無法回避對"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對"死亡"的觀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4、朗讀并分析第三自然段。理清背誦思路:由讀古人興感之作時的體驗“若合一契”說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轉入對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寫,批判當前士大夫“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表現(xiàn)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虛幻的執(zhí)著努力,隨之又發(fā)出“后之視今,亦由今視昔,悲乎"的慨嘆??梢娮髡邔θ?/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文娛空間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防水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陜西師范大學《高級管理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跨國短期勞務合同范例
- 2024年格子搖拉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推車轉盤噴砂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八糟孔板組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PU革CD包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至2030年調度臺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藥品代理經(jīng)銷合同范例
- 中國民俗禮儀課程
- 不同的節(jié)日與習俗
- 公積金調研報告3篇
- 英語口語 購物課件
-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聯(lián)動試驗記錄
- 設備機房出入登記表
- 車輛狀況說明書(車輛信息表)
- 附錄1職業(yè)傾向自我探索SDS匯總
- 六三制青島版三年級科學上冊第六單元《測量工具》全部課件(一共3課時)
- 腮裂囊腫的診斷及治療介紹學習ppt
- 梅花易數(shù)教學用35張幻燈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