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理咨詢師串講
——基礎知識西南大學心理學院考題特點各章基本平均分布章節(jié)重點不是很突出(目錄),要重點把握每章內的基本概念內容分類是什么有什么特點、功能受什么影響題型單選(?分)多選(?分)考試難點,自然成為復習重點多選看書和做題,同步進行!心理測量學基礎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變態(tài)心理學咨詢心理學
實在沒有時間看書,能猜中嗎?越來越容易猜中復習,先從難猜中的開始!主要內容考試前最后一晚一定要復習變態(tài)和發(fā)展中容易混淆的內容哦!哪怕考試前幾分鐘能看就再看一眼吧!心理測量學基礎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變態(tài)心理學咨詢心理學
最后幾天怎么復習基礎知識1、把每章內容列個框架或圖表出來,然后試著回憶式的將細節(jié)內容填進去,如果回憶不出來就趕緊翻書吧!盡量將每章內容形成一個框架,將一本書簡化為一張紙!2、將以前做的試題拿出來,找出做錯的,強化這個知識點?。ㄗ鰧α说木筒挥每蠢玻。?、在復習的過程中要知道所有的題都是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因此只要能辨別,理解就行,無需死記硬背所有東西!
第一部分心理測量學這種內容不容易忘記,所以我們先從這章開始吧!第1節(jié)概述1、什么是測量?測量是依據一定的法則用數字對事物加以確定。包含著三個元素:事物、數字、法則。2、測量的要素任何測量需要具備兩個要素:
參照點和單位。這兩個問題一定要記住!3、測量量表根據量表的單位和參照點不同,斯蒂文斯將測量分為:命名量表順序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要弄清楚每種量表中數據的特點,是否可加?是否可乘除?4、心理測驗的定義注意四個方面:(1)心理測量的是人的行為。(2)在測量個別差異的時候,只是從少數具有代表性的行為樣本進行觀察,間接推知被試者的心理特征。(3)測驗的條件對于所有的被試要相同。(4)測驗的原始分數不具有任何意義,只有與其他人的分數或常模比較才具有意義。5、心理測驗的性質
(1)間接性心理測量是通過一個人對測驗項目的反應來推論心理特質。
(2)相對性測驗就是看每個人處于這個序列的什么位置上,每個人被測得的結果都是與所在團體或人群的大多數人的行為或某種人為確定的標準相比較而言的。(3)客觀性是指測驗的標準化問題。其中,標準化包括以下內容:●測驗使用的項目或作業(yè);●評分計分原則和手續(xù)經過標準化,對反應的量化是客觀的;●分數的轉化和解釋經過了標準化,對結果的推論是客觀的。第2節(jié)測驗的常模
1、常模團體的性質
常模團體是由某種共同特征的人所組成的一個群體,或者是該群體的一個樣本,它用一個標準的、規(guī)范的分數表示出來,以提供比較的基礎。在制定常模之前,首先就是要確定常模團體。對于編制者而言,常模的選擇主要是基于對測驗將要施測的總體的認識,常模團體必須能夠代表該總體。包括確定一般總體、目標總體以及樣本。2、常模團體的條件(1)群體的構成必須明確界定(2)常模團體必須是所測群體的代表性樣本(3)樣本大小要適當(4)標準化樣組是一定時空的產物3、取樣的方法取樣就是從目標人群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樣本。取樣方法可以分為隨機抽取和非隨機抽取兩種。
(1)簡單隨機抽樣(2)系統(tǒng)抽樣(3)分組抽樣(4)分層抽樣4、常模分數與常模P367(1)常模分數常模分數是施測常模團體樣本被試后,將被試的原始分數按一定的規(guī)則轉換出來的分數。無需背誦每種抽樣的定義。但是一定要理解每種抽樣的操作方法!選擇題中很容易出現
導出分數是指由原始分數構成的分數轉換而來的分數。導出分數具有一定的參照點和單位,是一個有意義的測驗量表,與原始分數等值,可以進行比較。導出分數具有意義、單位和參照點。
(2)常模常模是指常模分數構成的分布,是解釋測驗分數的基礎。常模分為一般常模和特殊常模。
5、常模的類型(一)發(fā)展常模發(fā)展順利量表(又稱年齡量表)智力量表年級當量(二)百分位常模百分等級百分點四分位數和十分位數
(三)標準分常模標準分常模是將原始分數與平均分數的距離以標準差為單位表示出來的量表。常見的標準分數有:z分數、Z分數、T分數、離差智商(IQ)等。(1)線性轉換的標準分數
z分數為最典型的線性轉換的標準分數。(2)非線性轉換的標準分數
當原始分數不是常態(tài)分布的,就需要通過非線性的轉換。一般將原始分數轉換成百分等級,在轉化為常態(tài)分布上相應的每種標準分的平均數和標準差要記住!6、智商及其意義一般用比率智商和離差智商表示智力的高低。
a.比率智商即心理年齡與實足年齡之比,在乘以100。
b.離差智商是以年齡組為樣本計算而得到的標準分數,平均數為100,標準差為15。7、常模分數的表示方法轉換表法轉換表包含了一個特定的標準化樣組的原始分數與其相對應的等值分數,如百分位、標準分數、T分數等。剖面圖法剖面圖是將測驗分數的轉換關系用圖形表示出來。知道有哪兩種就可以了第3節(jié)測驗的信度1、信度的定義信度是指同一被試在不同時間內用同一測驗(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測驗)重復測量,所得結果的一致程度。信度只受隨機誤差的影響。
2、信度的指標信度系數與信度指數信度是以信度系數為指標,它是一種相關系數。理論上是真分數方差與實得分數的方差的比值。
信度系數=信度指數的平方
3、信度評估的方法(1)重測信度又稱為穩(wěn)定性系數,兩次測驗時間間隔2-4周,不超過6個月。(2)復本信度復本信度,又稱為等值性系數如果兩個復本間隔一段時間施測,被稱為重測復本信度或穩(wěn)定與等值系數。(3)內部一致性信度內部一致性信度反映了題目之間的關系,表示測驗能夠測量相同內容或特質的程度。分半信度同質性信度,克龍巴赫α系數(4)評分者信度評分者信度是指多個評分者給同一批人的答卷進行評分的一致性。這種評分方法主要用于主觀題的測試。當多個評分者評定多個對象時,并以等級法計分時,可采用肯德爾和諧系數(W)。你無需費力的去記每種信度的概念,只要理解能區(qū)分判斷就可以了!4、影響信度的因素
1)樣本特征(1)樣本團體異質性的影響:不同質、高估信度(2)樣本團體平均能力的影響:2)測驗的長度一般來說,增加同質的題目,可以使信度提高。這是因為a.測驗越長,測驗的測題取樣或內容取樣就越具有代表性;b.測驗越長,被試猜測的因素就越小。3)測驗難度一般來說,難度越大,信度就越低。4)時間間隔一般來說,間隔越短,信度越高,間隔越長,信度越低。第4節(jié)測驗的效度1、效度的定義效度(validity)是指測量與所要測量的心理特點之間的符合程度,或者說一個測驗的準確性。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效度受信度的制約。2、效度評估的方法1)內容效度內容效度(contentvalidity)是指測驗題目對有關內容或行為取樣的適用性,從而確定測驗是否是所欲測量行為領域的代表性取樣。內容效度的評估方法(1)專家判斷法(2)統(tǒng)計分析法
a.評分者評定結果的相關系數;b.一組被試在獨立取自同樣內容范圍的兩個測驗復本的相關系數;c.學習前、后進行測量比較(3)經驗推測法:通過實踐來檢驗
內容效度與表面效度的差異(表面效度是指外行對測驗作表面上的確定的,它不反映測驗實際測量的東西,而是表面上測驗要測量的東西)在編制測驗時,表面效度是必須考慮的一個特性(最高行為測驗要求表面效度高,典型行為測驗卻要求表面效度低)這個區(qū)別要弄清楚哦!2)構想效度(結構效度)構想效度是指測驗實際測到所要測量的理論結構和特質的程度,即測驗結果是否能夠證實或解釋某一理論的假設、術語或構想,解釋的程度如何。構想效度的評估方法(1)對測驗本身的分析
a.測驗的內容效度;b.測驗的內部一致性程度;c.被試對題目的反應特點(2)測驗間的相互比較
a.新測驗與已有測驗之間的相關系數;b.區(qū)分效度,與無關測驗的相關系數較低;c.因素分析法,提取影響測驗分數的共同因素3)效標效度(實證效度)效標效度反映的是測驗預測個體在某種情境下行為表現的有效性程度。其中,被預測的行為是檢驗效度的標準,簡稱效標。根據效標資料是否與測驗分數同時獲得,分為同時效度和預測效度。前者通常與心理特征的評估及診斷有關,后者常用于選拔、分組。好的效標具備以下條件:
a.有效地反映測驗目的;b.較高的信度;c.可以客觀地測量;d.測量方法簡單效標效度的評估方法(1)相關法(2)區(qū)分法檢驗測驗分數能否有效地區(qū)分由效標所定義的團體的一種方法。檢驗兩組之間分數差異的顯著性(平均數或者百分比的重疊程度)。(3)命中率法兩種計算方法3、影響效度的因素1)測驗本身的因素主要是指取材的代表性、測驗長度、試題類型、難度、區(qū)分度以及編排方式。2)測驗施測中的干擾因素
a.主試的影響因素;b.被試的影響因素
3)樣本團體的性質
a.樣本團體的異質性;b.干涉變量4)效標的性質第5節(jié)項目分析1、難度通常以通過率表示,即答對或通過該題的人數百分比來表示。
P=R/N(R答對通過該項目的人數;N全體被試的人數)正偏態(tài)-題目太難;負偏態(tài)-題目太容易2、區(qū)分度項目的區(qū)分度(鑒別力)是指測驗項目對被試的心理特性區(qū)分能力。它是評價項目質量和篩選項目的主要指標,(1)鑒別指數(2)相關法
(1)鑒別指數當效標的成績是連續(xù)變量時,可以從分數分布的兩端各選擇27%的被試,分別計算出每道題目各自的通過率,兩者之差便是鑒別度指數(D)。D越大,區(qū)分的能力越好。
D=PH-PL
(2)相關法以測驗分數與效標成績或測驗總分相關作為區(qū)分度的指標。相關越高,項目的區(qū)分能力越強。區(qū)分度與難度的關系區(qū)分度與難度有密切的相關。當難度在0.5左右,區(qū)分度最好。心理測量概述測驗的常模測驗的信度測驗的效度項目分析測驗編制的一般程序心理測驗的使用什么是測量?測量要素?量表的分類;心理測量的性質;心理測驗的分類(按不同標準的分類弄清楚);錯誤的測驗觀;心理測驗在心理咨詢中的應用常模的定義;常模團體的條件;取樣的方法;常模的類型(Z分數,T分數,標準九分,標準十分,標準二十分,離差智商的M和SD一定要記住了?。┏D7謹档谋硎痉椒ǎㄓ涀〈髽祟}就可以了)信度的定義;信度的指標;信度的評估方法信度與測驗分數的解釋;影響信度的因素效度的定義;效度的性質;效度的評估方法;效度的功能;影響效度的因素什么是項目難度?項目難度的計算方法;什么是項目的區(qū)分度?區(qū)分度的計算方法測驗的目標分析----測題的編寫----測驗的編排和組織主試的資格;測驗的選擇;測驗前準備及注意什么;測驗實施的程序;怎么控制受測者的誤差;怎么評分;怎么報告測驗結果這就是該章的主要內容,其實只要形成框架就簡單了第二部分基礎心理學
心理過程(知(感知、注意、記憶、思維、言語和想象等)、情、意)心理狀態(tài)(需要和動機)心理特征(能力和人格(人格分為氣質和性格))心理現象2、人的心理的本質。
心理是腦的機能,腦是心理活動的器官,正常發(fā)育的大腦為心理的發(fā)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這句話要記?。。?!
3、當代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取向及主要特點1)行為主義:華生為代表(主要觀點)2)精神分析學派:弗洛伊德為代表(主要觀點)3)人本主義心理學:以羅杰斯和馬斯洛為代表人本主義重視人自身的價值,提倡充分發(fā)揮人的潛能。4)認知心理學:把人看作是一個類似于計算機的信息加工系統(tǒng),并以信息加工的觀點,即從信息的輸入、編碼、轉換、儲存和提取等加工過程來研究人的認知活動。5)生理心理學:探討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和腦的機制。(構造學派—鐵欽納;機能主義—杜威;科學心理學誕生標志)第二節(jié)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1、神經元的組成:細胞體、樹突、軸突2、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及功能:1)腦干(延腦、腦橋、中腦)——腦最古老的部分,維持生命基本活動;在腦干生分布著灰色的組織---腦干網狀結構(保持喚醒和維持注意)2)間腦——上丘腦(參與嗅覺和某些激素的調節(jié));下丘腦(調節(jié)內臟活動)3)小腦——維持身體平衡第二節(jié)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
顳葉——聽覺;枕葉——視覺;頂葉——軀體感覺功能額葉——軀體運動功能為主中央后回——軀體感覺中樞中央前回——軀體運動中樞邊緣葉——內臟功能、情緒、情感的調節(jié)中樞1、大腦兩半球功能的不對稱性。
左半球:言語功能占優(yōu)勢,和言語有關的概念的形成、邏輯推理、數學運算
右半球:占優(yōu)勢的功能是空間知覺和形象思維活動,像音樂、美術能力,情緒的表達和識別能力等。2、布洛卡區(qū)——運動性失語癥,證明左半球的言語優(yōu)勢。
威爾尼克區(qū)——接受性(或印入性)失語癥
3、Spery的割裂腦實驗。
割裂腦手術就是徹底切斷病人聯結左右兩個半球的神經纖維束——胼胝體,把兩個半球分裂開來。這一實驗證明,對于右利手的人來說,他的左半球言語功能占優(yōu)勢,右半球空間知覺和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
第三節(jié)感知覺
1、感受性:指感覺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覺能力。感覺閾限:指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感受性是用感覺閥限的大小來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閥限值低感受性高。閥限值高感受性低。絕對閾限、差別閾限。
2、韋伯定律:差別閾限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它隨著原來刺激強度的變化而變化。但是,差別閾限和原來的刺激強度的比例卻是一個常數。
3、費希納定律:感覺的強度與刺激強度的對數成正比,刺激強度按對數級數增長,它所引起的心理強度卻只按算術級數在增長。只適用中等強度刺激。1、感覺的適應:在外界刺激持續(xù)作用下感受性發(fā)生變化的現象,分為光適應和暗適應。
2、感覺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還能暫時保留一段時間的感覺形象叫感覺后像。(正后像、負后像)
3、感覺對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覺器官,使感受性發(fā)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對比。
4、聯覺:一種刺激不僅引起一種感覺,同時還引起另一種感覺的現象叫聯覺。(看到紅色感覺溫暖)感覺現象1、知覺的基本特性:整體性、選擇性、恒常性、理解性。2、雙眼視差:指兩眼視網膜上形成的兩個略有差異的視像。3、似動現象:物體在空間沒有發(fā)生位移,卻能被知覺為運動的現象叫做似動現象,又叫動景現象。4、錯覺的種類:形重錯覺和視聽錯覺。知覺第四節(jié)記憶1、記憶過程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是什么?
編碼(識記)(學習和取得經驗的過程)——保持(知識在大腦中儲存和工的過程)——提取(回憶或再認)三個環(huán)節(jié)之間密不可分,缺少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記憶都不可能實現。
2、遺忘的規(guī)律——先快后慢
瞬時記憶:編碼方式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瞬時記憶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容量很大,但保留的時間很短(只有幾秒鐘)。
短時記憶:多為聽覺編碼,且容量有限(7±2),短時記憶中的信息是當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可被意識到的。保持時間為1分鐘。
長時記憶:有語義編碼和形象編碼兩類;保持時間在一分鐘以上。容量無論是信息的種類或數量都是無限的;長時記憶的遺忘或因自然的衰退,或因干擾造成。3、三個記憶系統(tǒng)的特點。1、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和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的認識,思維作為一種反映形式,最主要的特征是間接性和概括性
2、語言和言語的區(qū)別和聯系。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是語言學研究的對象;言語是心理現象,是心理學研究的對象。
第五節(jié)思維、言語及想象3、言語的腦機制
各種失語癥1、言語運動中樞
Broca區(qū),表達失語癥——“說”2、言語聽覺中樞
Wernicke區(qū),接受失語癥——“聽”3、視覺性言語中樞角回,失讀癥——“讀”4、書寫性言語中樞額中回,失寫癥——“寫”“不說、微聽讀腳、我寫”考試時…
4、想象及表象之間的區(qū)別和聯系。
想象以表象的內容為素材,來源于表象;但又具有創(chuàng)造性,因而它創(chuàng)造出來的新形象又不完全是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卻和表象有本質上的差別。屬于思維的范疇。
表象是過去感知過的事物的形象在頭腦中的再現,并沒有創(chuàng)造出新的形象,形象記憶,屬于記憶的范疇。
1、意識:是物質發(fā)展的最高階段的產物。2、快速眼動睡眠階段的特點:
眼球出現了快速的運動,如果在眼動活躍的時候叫醒睡眠者,他通常都會報告說正在做夢。睡眠是特殊的意識狀態(tài),分成4階段。
3、注意:是心理活動或意識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點。第六節(jié)意識與注意
注意轉移:指由于任務的變化,注意由一種對象轉移到另一種對象上去的現象。
注意分散:是指注意離開了心理活動所要指向的對象,而被無關的對象吸引去的現象。
注意轉移不同于注意分散,注意轉移是根據任務的要求,注意分散則是心理活動離開了當前的任務。4、注意轉移和注意分散的區(qū)別是什么?
1、動機和行為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動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動機和行為之間有著復雜的關系。同一行為可以由不同的動機引起;不同的活動也可由相同的或者相似的動機引起。動機和效果之間一般來說是一致的,即良好的動機會產生積極的效果;不良的動機會產生消極的結果。但在實際生活中,由于某種因素的作用,動機和效果也會出現不一致的情況。
第七節(jié)需要與動機
2、定勢:指人的一種心理活動的預先準備狀態(tài),它對人的知覺、記憶、思維、行為和態(tài)度都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3、簡述缺失性需要和生長需要(馬斯洛)
缺失性需要:能否得到滿足直接關系到個體的生存,屬于較低層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生長需要:有益于健康、長壽和精力的旺盛,屬于較高層次的需要。(愛和歸屬及以上層次)五種需要你能背誦嗎?第八節(jié)情緒、情感和意志1、情緒和情感
情緒和情感指的是同一過程和同一現象,只是分別強調了同一心理現象的兩個不同的方面,既有區(qū)別又有不可分割。
情緒指感情反映的過程,也就是腦的活動過程。情緒既可以用于人類,也可用于動物。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內容,即感情的體驗和感受;情緒代表的是感情的反映過程。
2、情緒、情感變化的維度。
動力性有增力和減力的兩極;激動度有激動和平靜的兩極。強度有強弱的兩極;緊張度有緊張和輕松的兩極。
3、情緒狀態(tài)的分類
按情緒狀態(tài),就是按情緒發(fā)生的速度、強度和持續(xù)時間的長短,可以把情緒劃分為心境、激情和應激。5、動機沖突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雙趨勢沖突雙避式沖突趨避式沖突雙重趨避式沖突6、意志的品質
(一)自覺性——受暗示性和武斷從事(二)果斷性——優(yōu)柔寡斷和鹵莽草率(三)堅韌性——動搖和執(zhí)拗(四)自制性——任性和怯懦1、人格:是各種心理特性的總和,也是各種心理特性的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組織結構。人格的特性:獨特性、整體性、穩(wěn)定性、功能性、自然性和社會性的統(tǒng)一。
2、人格的結構:包含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兩個方面。傾向性是指人格的動力,人格的心理特征是指個體之間的差異。需要和動機是人格的動力,表現了人格的傾向,是人格中最活躍的因素。3、能力:是順利、有效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心理條件。
第九節(jié)人格4、個體能力發(fā)展差異的表現是什么?
能力發(fā)展水平的差異;能力類型的差異;能力發(fā)展早晚的差異
5、影響能力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一、遺傳的因素;二、環(huán)境和教育的因素
6、氣質類型的學說:
體液說、體型說、血型說和激素說
7、簡述性格及其結構。
性格是一個人在對現實的穩(wěn)定的態(tài)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征。
性格的靜態(tài)特征:分為態(tài)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緒特征和理智特征。其中,態(tài)度特征是性格的核心。四種分類要記住??!8、榮格的人格結構的類型理論。
認為根據一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占優(yōu)勢,可將人格分為內向型和外向型。極端內向或外向的人很少,多為中間型。
9、奧爾波特的人格特質理論。
把人格特征分為兩類,即共同特質和個人特質。共同特質是一文化形態(tài)下的人們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質;個人特質是個人所獨有的特質,它代表著個體之間的個人差異。
個人特質因其在生活中表現的范圍不同,奧爾波特又分為三類,即首要特質、中心特質和次要特質。10、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
共同特質和個別特質。11、艾森克的人格結構維度理論。
即內外傾和神經質、精神質。
第三部分社會心理學
1、社會心理學的定義: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及其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兩本書:羅斯《社會心理學》和麥獨孤《社會心理學導論》2、勒溫的行為公式是什么?社會行為及其發(fā)展取決于個體與其所處情境的狀況。1936年提出:B=f(P,E)
B—行為
P—個體
E—個體所處的情境
f—函數關系含義:行為是個體及其情境的函數,即個體行為是個體與其所處情境相互作用的結果.第一節(jié)概述
搞清楚每個字母代表的意思2、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流派。
1)社會學習論:俄國的巴甫洛夫、美國的華生、霍爾、斯金納、米勒、班杜拉認為學習過程有三種機制,即聯想、強化與模仿班杜拉提出了觀察學習,他指出觀察學習有四個部分:注意過程、保持過程、動作再現過程、動機過程2)社會交換理論:主張從經濟學的投入與產出關系的視角研究社會行為的理論。代表人物:霍曼斯
3)符號互動論:詹姆斯和米德(美)。
基本假設:語言、互動、經驗。
4)精神分析論:
弗洛伊德的主要概念和觀點:意識、潛意識和前意識;力必多、快樂原則和現實原則、生本能與死本能、人格結構。
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反對弗洛伊德的自然主義傾向,強調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負;心理治療的目的應該是發(fā)展病人的創(chuàng)造性潛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療癥狀。榮格提出了著名的“集體無意識”,為理解人類的社會行為提供了獨特的視角。第二節(jié)社會化與自我1、社會化的定義個體由自然人成長、發(fā)展為社會人的過程。兩方面:從社會視角看,是社會對個體進行教化的過程;從個體視角看,是個體于其他社會成員互動,成為合格社會成員的過程。
2、社會化的基本內容:基本知識和技能;社會規(guī)范、人生觀、社會角
3、個體社會化的載體
A、家庭
B、學校
C、大眾傳媒媒介
D、參照群體
4、社會化的類型
1)語言社會化:前提。
2)性別角色社會化:社會要求
3)道德社會化
4)政治社會化:核心內容:愛國意識的培養(yǎng)5、角色分類
按獲得方式:先賦角色VS成就角色
按角色功能:功利型VS表現型按規(guī)范程度:規(guī)定型VS開放型按心理特征:自覺角色VS不自覺角色這個每年都在考!如何分類要弄清楚。
6、角色扮演過程的三個要素。
A、角色期待
B、角色領悟
C、角色實踐
7、角色失調的種類
1)角色沖突
2)角色不清
3)角色中斷
4)角色失敗每種的定義是什么?8、自我形成與發(fā)展的三個階段。
A、生理自我(8個月—3歲):主要是個體對自己軀體的認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與愛護感等。
B、社會自我(3歲—13/14歲):社會自我處于自我中心,人們能了解社會對自己的期待,并根據社會期待調整自己的行動
C、心理自我(10年青春期到成年):個體能知覺和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活動及其特征和狀態(tài),并根據社會需要和自身發(fā)展的要求調控自己的心理與行為。特別重要的是發(fā)展了自尊心和自信心——自我概念中兩個主要因素。9.自我、自我概念、自我意識的功能:保持個體內在一致性解釋經驗決定期待10、自尊及其內容
自尊=成功/抱負第三節(jié)社會知覺與歸因1、圖示的概念及作用。
A、影響對注意對象的選擇
B、影響記憶
C、影響自我知覺
D、影響個體對他人的知覺2.常見的社會知覺偏見
首因效應:最初獲得的信息的影響比后來獲得的信息的影響更大的現象。
近因效應:最新獲得的信息的影響比原來獲得的信息的影響更大的現象。
光環(huán)效應(暈輪效應):個體對認知對象的某些品質一旦形成傾向性印象,就會帶著這種傾向去評價認知對象的其他品質。
刻板印象:人們通過自己的經驗形成對某類人或某類事較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4、印象形成整合模式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權平均模式
中心品質模式:更真實、最常用的5、印象管理及策略影響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策略有四:社會常模;隱藏自我與自我抬高;社會規(guī)范;投其所好6、歸因及其原則是什么?
個體根據有關信息、線索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原因進行推測與判斷的過程。
不變性原則;折扣原則;協(xié)變原則。凱利的三維理論:特異性、共同性、一致性8、控制點理論羅特(美)個體歸因傾向的理論
內控者:把自己完成事情或任務的結果歸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因此相信自己能夠對事情的發(fā)展與結果進行控制,控制點在內部。
外控者:相信社會安排,相信命運和機遇等因素決定了自己的狀況,認為個人的努力沒用。這種人傾向放棄對自己生活的責任,控制點在外部。由于理解的控制點來源不同,因而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也不同。內控者的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是符合社會期待的。第四節(jié)社會動機與社交情緒
1、社會動機:指由人的社會屬性、社會需要引起的動機,是人的社會行為的直接原因(親和、成就、權力和侵犯動機)。
2、動機強度與活動效率的關系是什么?大致呈倒U型曲線,即中等強度的動機,活動效率最高。
A、每種活動都存在最佳動機水平
B、最佳動機水平隨活動的性質不同而有所不同
C、具有明顯個體差異
比較簡單的任務中,活動效率隨動機的提高而上升;隨著任務難度的增加,最佳動機水平有逐漸下降的趨勢。
3、影響親合的主要因素:
A、情境因素:壓力越大,群體成員的親和動機越強
B、情緒因素:恐懼、焦慮
C、出生順序
4、抱負水平與成就動機的關系。
成就動機是個體追求自認為重要的有價值的工作,并使之達到完善狀態(tài)的動機。抱負水平是個體從事某種實際工作前,對自己可能達到的成就目標的主觀估計。二者密切聯系,個體抱負水平的高低取決于其成就動機強弱。
5、侵犯的構成:
A、傷害行為B、侵犯動機C、社會評價6、嫉妒的概念和特點:是與他人比較,發(fā)現自己在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別人而產生的一種羞愧、憤怒、怨恨等組成的復雜情緒狀態(tài)。
A、針對性:具體的個體或群體
B、持續(xù)性:一旦產生不以擺脫
C、對抗性:希望別人朝壞的方向發(fā)展
D、普遍性:是人類普遍存在的社交情緒第五節(jié)態(tài)度1、態(tài)度是什么?
對特定對象的總的評價和穩(wěn)定性的反應傾向。具有:內在性、穩(wěn)定性和對象性特點。2、態(tài)度的成分包括哪些內容?是個體對特定對象的總的評價和穩(wěn)定性的反應傾向。
A、認知成分(cognition)
B、感情成分(affection)C、行為傾向成分(behavior)
ABC模式:三種成分協(xié)調一致,不協(xié)調時情感成分占主導3、態(tài)度形成的三個階段。A、依從B、認同C、內化4、態(tài)度轉變的模型的要點。態(tài)度轉變是個體形成一定態(tài)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見而發(fā)生變化四要素:傳遞者
溝通信息
(最直接的原因)
接收者
情境
5、簡述社會交換論對態(tài)度的其轉換的解釋。
理論:海德的平衡理論:P-O-X;認知失調論;社會交換論)態(tài)度持有者主動對誘因進行計算,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代數和,計算總收益。認知失調理論對態(tài)度轉換的解釋。1、費斯廷格認為認知失調的四種原因:1)邏輯的矛盾2)文化價值的沖突3)觀念的沖突4)新舊經驗相悖2、減少認知失調的途徑:1)改變或否定失調的認知因素的一方,使得兩方協(xié)調2)引入或增加新的認知因素,改變原有不協(xié)調的關系3)降低失調的認知因素各方的強度第六節(jié)溝通與人際關系1、溝通:指信息的傳遞和交流過程,包括人際溝通和大眾溝通。人際溝通是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信息,以及情感、需要、態(tài)度等心理因素的傳遞與交流過程,是一種直接的溝通形式大眾溝通即媒介溝通,是一種通過媒體中介的信息交流過程
2、目光及面部表情在溝通中的作用。目光接觸是最重要的體語溝通方式。面部表情是另一種可完成精細信息溝通的體語形式。
3、人際距離:是溝通與交往時,個體身體之間的空間距離。包括公眾距離、社交距離、個人距離、親密距離
4、人際關系的概念及特點。是人與人在溝通與交往中建立起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系
A、個體性:人際交往的雙方的社會角色會影響彼此的人際關系
B、直接性:人際關系是人們在面對面的直接接觸和交往的過程中形成
C、情感性:人際關系的基礎是人們彼此間的情感活動
良好人際關系的原則相互性;交換性;自我價值保護;平等
5、人際關系的三維理論。舒茨以人際需要為主線,基本人際關系趨向理論。
三種人際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
6、人際吸引的層次有幾種?
A、親和
B、喜歡
C、愛情
7、競爭的條件是什么?人際互動的主要形式是合作與競爭。競爭是個體與個體,群體與群體爭奪一個共同目標的行為。
A、目標較為稀有或難得,且雙方對同一目標進行爭奪才能形成競爭。
B、爭奪中可能出現零和沖突(一贏一輸),也可能出現雙贏結局。
C、競爭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會規(guī)范進行。第七節(jié)社會影響
1、簡述從眾的概念與功能。是在群體壓力下,個體在認知、判斷、信念與行為等方面自愿與群體中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現象。
功能:促進社會形成共同規(guī)范、共同價值觀的功能。
從眾具有讓個體適應社會生活的功能,個體只有與社會主導傾向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
2、社會促進及社會懈怠的概念。社會促進:也稱社會助長,指個體完成某種活動時,由于他人在場而提高了績效的現象。他人在場的形式有實際在場、想象在場和隱含在場。
A、結伴效應(比較、競爭)B、觀眾效應社會懈?。阂卜Q社會逍遙,指群體一起完成一件任務時,個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單獨完成時偏少的現象。個體在群體中則人意識下降,被評價的焦慮減弱,因而行為動力相應下降。
3、簡述塔爾德的模仿率
下降律:社會下層人士具有模仿社會上層人士的傾向。
幾何級數律: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模仿一旦開始,便以幾何級數的速度增長,迅速蔓延。
先內后外律:個體對本土文化及其行為方式的模仿與選擇,總是優(yōu)于外域文化及其行為方式。
4、社會感染的特點是什么?是一種較大范圍內的信息與情緒的傳遞過程,即通過語言、表情、動作及其他方式引起眾人相同的情緒和行為。特點:雙向性、爆發(fā)性、接受的迅速性
第八節(jié)愛情、婚姻與家庭1、愛情:是人際吸引最強烈的形式。特點:相異性、成熟性、高級性、生理性、利他性。
2、愛情三角形理論親密激情承諾浪漫愛伙伴愛愚蠢愛3、婚姻:婚姻視男女結成夫妻關系的行為,是家庭成立的基礎和標志。婚姻關系的本質在于社會性。
4、影響夫妻心理沖突的因素是什么?
A、需求不滿B、價值觀念不一致
C、遠離的“自我”
D、夫妻的性差異
5、簡述家庭的結構。
結構的要素:家庭成員的數量、代際層次、夫妻數量。
結構模式: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聯合家庭、其他家庭。
第四部分發(fā)展心理學
第一節(jié)概述
1、發(fā)展心理學的定義
以個體從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發(fā)展現象為研究對象,總結出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
2、心理發(fā)展的基本性質
整體性社會性
活動性規(guī)律性(普遍性和差異性;方向性和順序性;不平衡性)
4、橫斷研究
概念:在短的相同時間段內,同時考查不同年齡組群被試者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和發(fā)展水平,并進行橫向比較,以了解隨年齡增長被試組間的心理變化。優(yōu)點:可同時研究大樣本;短時間內可獲得大量研究資料;降低工作成本,可節(jié)省時間和人力。缺點:難以得出個體心理連續(xù)變化過程;難以了解心理變化中各事件間的因果關系;可能存在組間差異。
5、縱向研究定義:較長的時間系列內對被試個體或同一被試組群進行定期的系統(tǒng)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隨時間進程而發(fā)生的連續(xù)變化。優(yōu)點:可了解個體心理發(fā)展的連續(xù)變化進程;便于揭示量變、質變現象,了解心理發(fā)展過程中比較穩(wěn)定和比較迅速的變化期;便于發(fā)現心理發(fā)展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缺點:樣本容易流失;可能出現新變量;容易出現重復效應;成本高。與橫斷研究比較記憶,優(yōu)缺點比較。6、遺傳與環(huán)境在心理發(fā)展中的作用
單因素論:遺傳決定論VS環(huán)境決定論遺傳決定論:心理發(fā)展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心理發(fā)展的過程是遺傳素質的自然顯現過程;環(huán)境的作用只能促進或延緩遺傳素質的自我顯現而已。表人物:高爾頓霍爾環(huán)境決定論:心理發(fā)展是由環(huán)境因素決定的;片面地強調和機械地看待環(huán)境或教育在心理發(fā)展中的作用,否認遺傳在心理發(fā)展中的作用。代表人物:華生相互作用論:在心理發(fā)展中,遺傳與環(huán)境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制約關系;是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互動關系;遺傳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受到個體主觀能動性的影響。代表人物:皮亞杰7、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心理發(fā)展觀
(1)心理起源于動作,是動作認識的源泉,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中介;(2)心理發(fā)展實質——主體通過動作對客體的適應;(3)適應的實質——主體與環(huán)境的平衡;(4)心理發(fā)展的過程是主體自我選擇、自我調節(jié)的主動建構過程;(5)內外因相互作用的發(fā)展觀。心理發(fā)展建構說(1)心理發(fā)展是認知結構不斷發(fā)展變化的過程。(2)圖式是指動作或活動的結構或組織;(3)平衡是指與環(huán)境平衡,通過同化和順應而實現的同化是指用當前的認知結構來解釋新經驗;順應是指改變現有的圖式,適應環(huán)境。(4)影響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經驗、社會環(huán)境、平衡。心理發(fā)展階段論1)感知運動階段(0-2歲)感知、運動圖式2)前運算階段(2-6、7歲)表象、語言、思維(泛靈論、自我中心、不可逆)3)具體運算階段(6、7歲-11、12歲)守恒、去自我中心、可逆,思維屬于邏輯的但仍借助于具體內容支持4)形式運算階段(11、12歲-14、15歲)假設檢驗、擺脫具體內容支持8、艾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八階段依據:個體在不同時期的心理社會危機的特點,將個體的人格發(fā)展過程劃分成八階段發(fā)展階段發(fā)展任務人格品質嬰兒前期0-2歲獲得信任感,克服懷疑感希望嬰兒后期2-4歲獲得自主感,克服羞恥感意志幼兒期4-7歲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目標童年期7-12歲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能力青少年期12-18歲形成角色同一性,防角色混亂誠實成年早期18-25歲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獨感愛成年中期25-50歲獲得繁衍感,避免停滯感關心成年后期50歲后獲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智慧賢明每個階段的矛盾及形成的優(yōu)良品質要記住了!9、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觀察學習:示范行為學習,通過替代強化,以間接經驗為基礎。
第二節(jié)嬰兒期心理發(fā)展
1、嬰兒動作發(fā)展對心理發(fā)展的意義
(1)動作發(fā)展是心理發(fā)展的源泉或前提;(2)嬰兒動作是心理發(fā)展的外部表現;(3)使嬰兒獲得探究環(huán)境的新手段和主動權;(4)嬰兒動作發(fā)展促進了認知和社會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2、嬰兒動作發(fā)展的規(guī)律
(1)從整體動作向分化動作發(fā)展;(2)從不隨意動作向隨意動作發(fā)展;(3)嬰兒動作發(fā)展遵循的原則包括:頭尾原則、近遠原則、大小原則。3、嬰兒言語發(fā)展的主要理論
(1)后天學習理論:環(huán)境的決定作用,代表人物是斯金納、班杜拉和布魯納。(2)先天成熟的理論:先天因素的決定作用,代表人物喬姆斯基(LAD)(3)環(huán)境和主體交互作用說。代表人物皮亞杰。
1.5-2.5歲母語語法的關鍵期,3歲基本掌握。4、嬰兒氣質類型
托馬斯和切斯按適應性、生活節(jié)律、情緒狀態(tài)等分成三類,分別是容易型、困難型、遲緩型。5、嬰兒依戀的主要類型
安恩斯沃斯分為(1)安全性依戀(為主);(2)回避型依戀;(3)反抗性依戀(較少)。后兩種統(tǒng)稱不安全型。6、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第一次飛躍?
嬰兒期(1.5-2歲)核心:能夠區(qū)分自己與他人。第三節(jié)幼兒發(fā)展
1、游戲對幼兒的作用
游戲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意義:(1)促進兒童認知發(fā)展的重要途徑;(2)是參與社會生活的特殊形式;(3)通過游戲實現自我價值,體現創(chuàng)造性能力;(4)培養(yǎng)健全人格;(5)增強體質。
2、幼兒期言語發(fā)展的特點
(1)幼兒期是言語發(fā)展的關鍵期。(2)在詞語、句子和口語表達能力發(fā)展都有很大發(fā)展。(3)在詞語上,詞量增加;詞匯內容豐富和詞義深化;詞類擴展。(4)在句子上,從簡單句到復雜句;從陳述句到多種句型;從無修飾句到修飾句。
3、幼兒記憶發(fā)展的趨勢
(1)無意識記憶為主,有意識記憶發(fā)展較迅速;(2)形象記憶為主,詞語記憶逐漸發(fā)展(3)機械記憶和意義記憶同時發(fā)展并相互作用4、幼兒思維的主要特點
(1)思維的主要特征是具體形象思維;
(2)邏輯思維開始萌芽
5、影響兒童自尊的因素:
(1)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
(2)同伴關系因素6、第一反抗期第一反抗期出現在幼兒期,3-4歲,主要表現為對外界事物嘗試和對父母幫助、指示和阻止的反抗。屬于正常,需加以引導。第四節(jié)童年期發(fā)展1、小學生學習的特點
(1)學習是小學兒童的主導活動
(2)教和學時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3)小學兒童的學習逐漸向以掌握間接經驗為主
(4)“學會學習”是小學生最基本的學習任務
(5)學習促進小學兒童心理積極發(fā)展2、童年期兒童的記憶策略:(1)復誦策略(2)組織策略(3)系統(tǒng)化策略(4)巧妙加工策略
3、童年期兒童思維的基本特征:(1)依賴具體內容的邏輯思維(2)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度(3)9-10歲時思維類型變化的轉折年齡(四年級)
4、童年期同伴交往的重要意義:(1)同伴交往時童年期集體歸宿感的心理需求(2)同伴交往促進兒童的社會認知和社會交往技能的發(fā)展(3)同伴交往有利于兒童自我概念的發(fā)展(4)同伴交往增進良好個性品質和社會責任感
5、兒童對友誼認識的發(fā)展:
(1)短期游戲伙伴關系(2)單向幫助關系;(3)雙向幫助關系(4)親密而又相對持久的共享關系6、影響兒童選擇朋友的因素
(1)相互接近;(2)行為、品質、學習成績和興趣相近;(3)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第五節(jié)青春期
1、青春期心理發(fā)展的矛盾性
(1)有心理上的成人感與半成熟現狀之間的矛盾;(2)心理斷乳與精神依賴之間的矛盾;(3)心理閉鎖性與開放性的矛盾;(4)成就感與挫折感的交替。
2、青春期記憶的主要特點
(1)記憶廣度達到一生中的頂峰(2)對各種材料記憶的成績都達到高值3、青春期思維特點(1)思維形式擺脫了具體內容的束縛;(2)抽象邏輯思維顯著發(fā)展4、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特點(自我意識的第二次飛躍)(1)強烈關注自己的外貌和體征
(2)重視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業(yè)成績(3)強烈關心自己的個性成長(4)有很強的自尊心5、反抗的形式:(1)外顯行為上的激烈抵抗(2)將反抗隱于內心,以冷漠相對6、少年期面臨的心理社會問題:(1)網絡游戲成癮(2)青春期精神分裂癥(3)自殺傾向(4)反社會行為
青年期1、青年期的思維能力繼續(xù)發(fā)展到個體思維發(fā)展的高峰期,并達到成熟。2、青年期思維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1)二元論階段(2)相對性階段(3)約定性階段青年期個性和社會發(fā)展1、自我概念的特點:(1)自我概念的抽象性日益增強(2)自我概念更具組織性和整合性(3)自我概念的結構更加分化2、自我概念認識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徑:(1)自我探索是自我認識發(fā)展的內動力(2)透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來認識自我(3)通過對同齡人的認同感來認識自己3、解決青年期同一感危機的方式:(1)同一性確立(2)同一性延續(xù)(3)同一性封閉(4)同一性混亂(擴散)4、同一性癥候群:(1)同一性意識過剩;(2)選擇的回避和麻痹狀態(tài);(3)與他人距離失調(4)時間前景的擴散;(5)勤奮感的擴散(6)否定的同一性選擇中年期心理的發(fā)展變化1、中年期思維發(fā)展的一般特點:(1)思維的現實性、靈活性和智慧性(2)辯證邏輯思維的進一步發(fā)展2、中年期人格成熟性的表象:(1)內省日趨明顯(2)心理防御機制日趨成熟(3)為人處世日趨圓滑1、老年心理變化的主要觀點(1)有老年喪失期觀:老年喪失期觀認為老年期喪失的內容包括心身健康,經濟基礎,社會角色,生活價值。(2)畢生發(fā)展觀:畢生發(fā)展觀認為心理發(fā)展貫穿人的一生,老年期也在發(fā)展,心理發(fā)展有很大的個體可塑性。2、老年期記憶衰退的特點:(1)老年人機械記憶衰退明顯,意義記憶比機械記憶衰退慢(2)再認能力表現出逐漸老化現象,但再認比回憶保持好(3)識記和回憶“姓氏”最難。老年期心理的發(fā)展變化3、老年期人格特征的變化:(1)不安全感(2)孤獨感(3)適應性差(4)拘泥刻板性并趨于保守(5)回憶往事第五部分變態(tài)心理學1、區(qū)分心理正常與異常的三原則
(1)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統(tǒng)一性原則
(2)心理活動的內在協(xié)調一致性原則
(3)人格的相對穩(wěn)定性原則第一節(jié)概述
這個很重要,在問答題部分,做出診斷的第一個就是要與異常相區(qū)分,一定要記?。≌.惓=】挡唤】担ㄒ话悖┬睦韱栴}嚴重心理問題神經癥性心理問題神經癥精神分裂癥心境障礙生理心理障礙癔癥重性精神病人格障礙應激相關障礙常形心理沖突變形心理沖突無自知力有自知力,主動求助三原則心理不健康分類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可疑神經癥表現現實問題,沖突,出現不良情緒,后悔、自責、厭煩。(程度輕)現實問題,痛苦情緒、悔恨、惱怒悲哀。(程度重),強烈的道德沖突。非現實,非道德沖突,產生的痛苦情緒。持續(xù)時間持續(xù)小于1個月間斷小于2個月持續(xù)大于2個月間斷小于6個月持續(xù)大于3個月間斷......程度社會功能沒有明顯受損工作效率下降不失控社會功能受損偶爾失控社會功能受損失控癥狀泛化不泛化泛化泛化教材P333P334335第二節(jié)異常心理癥狀1、對精神病患者可以進行心理咨詢是有條件的?(1)必須是在經過系統(tǒng)臨床治療,病理性癥狀基本消失以后;(2)主要以社會功能的康復為主;(3)必須密切配合精神科醫(yī)生一實施。
2、感知障礙的類型1)感覺障礙感覺過敏感覺減退內感性不適、);(2)知覺障礙(錯覺和幻覺)。(3)感知綜合障礙(視物顯大癥、視物顯小癥、非真實感、窺鏡癥)3、幻覺分類(1)根據幻覺涉及的感受器官的不同:幻聽、幻視、幻嗅、幻味、幻觸、內臟不適感;(2)根據幻覺的體驗的不同真實性:真性幻覺與假性幻覺;(3)根據幻覺產生的特殊條件:分為心因性幻覺、功能性幻覺、思維鳴響。4、思維障礙主要類型
(1)思維形式障礙:包括思維奔逸、思維遲緩、思維貧乏、思維松弛、破裂性思維、思維不連貫、思維中斷、思維插入、思維云集、病理性贅述(常見于腦器質性精神障礙);病理性象征性思維、詞語新作、邏輯倒錯性思維;
(2)思維內容障礙,妄想(被害妄想/夸大妄想/自責妄想)、強迫觀念超價觀念思維形式障礙和內容障礙要注意區(qū)別!
5、智能障礙
常見癥狀精神發(fā)育遲滯和癡呆自知力是精神科用來判斷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礙、精神障礙的嚴重程度,記憶療效的重要指征之一。6、妄想的主要類別
(1)被害妄想;(2)特殊意義妄想;(3)物理影響妄想;(4)夸大妄想;(5)自罪妄想;(6)疑病妄想;(7)嫉妒妄想;(8)關系妄想;(9)鐘情妄想;(10)內心被披露感。7、記憶障礙的主要類型
(1)記憶增強;(2)記憶減退;(3)遺忘;(4)記憶錯誤;(5)虛構。8、情感障礙類型
以程度變化為主的(1)情緒高漲;(2)情緒低落或抑郁;(3)焦慮;(4)恐懼以性質改變?yōu)橹鞯?1)情感遲鈍;(2)情感淡漠;(3)情感倒錯;
以腦器質性損害的(1)情感脆弱;(2)易激惹性;(3)強制性苦笑;(4)欣快(癡呆基礎上的情緒高漲)。
9、意志行為障礙
(1)意志增強;(2)抑制缺乏;(3)意志減退;(4)精神運動興奮;(5)精神運動型抑制。第三節(jié)常見的精神障礙1、人格障礙
(1)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2)
分裂樣人格障礙;(3)反社會型人格障礙;(4)
沖動型人格障礙;(5)表演型人格障礙;(6)強迫型人格障礙;(7)其他人格障礙;(8)未特定的人格障礙。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特點:敏感,多疑,固執(zhí)診斷:(一)符合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二)癥狀至少符合以下三項:1、廣泛猜疑;2、妄想觀念/非強迫性意念;3、病態(tài)嫉妒;4、過分自負;5、忌恨他人6、固執(zhí)追求個人利益7、固執(zhí)難以說服。強迫型人格障礙特點:做事猶豫,思慮過多診斷:(一)符合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二)癥狀至少符合以下三項:1、做事最求完美無缺,按部就班,效率低下;2、同樣要求他人3、猶豫不決,常推遲避免做出決定4、常有不安全感反復核對5、拘泥小節(jié)6、完成工作后缺乏滿足感和愉悅感7、對自己要求嚴格,過分沉溺于職責義務與道德規(guī)范,無業(yè)余愛好,拘謹吝嗇缺少友誼。
分裂樣人格障礙特點:患者觀念和行為表現奇特,與眾不同診斷:(一)符合人格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考英語一輪復習之一般過去時
- 手工藝品店前臺服務感悟
- 醫(yī)療行業(yè)專業(yè)技能培訓總結
- 酒店行業(yè)服務員工作概述
- 銀行工作總結嚴謹高效服務至上
- 餐廚垃圾處理工作總結
- 畜牧行業(yè)安全工作總結
- 2024年秋葉的教案
- 2025屆張家口市高三語文上學期期末質量監(jiān)測試卷及答案解析
- 農貿市場租賃合同(2篇)
- 【MOOC】外科護理學-中山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年度學校辦公室工作總結
- 2025版國家開放大學法律事務??啤睹穹▽W(2)》期末紙質考試總題庫
- 【MOOC】思辨式英文寫作-南開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生物人教版(2024版)生物七年級上冊復習材料
- 期末測試卷(試題)-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冊數學北師大版
- 企業(yè)地震應急預案管理方案
- 房地產園林綠化行業(yè)研究報告:市場規(guī)模統(tǒng)計、供需態(tài)勢及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智研咨詢)
- 2024春節(jié)前安全培訓
- 物業(yè)管理基礎培訓
- 視頻監(jiān)控方案-高空瞭望解決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