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創(chuàng)建幾何模型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48c961812aca260042232fabd63cb6/4e48c961812aca260042232fabd63cb61.gif)
![第二章 創(chuàng)建幾何模型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48c961812aca260042232fabd63cb6/4e48c961812aca260042232fabd63cb62.gif)
![第二章 創(chuàng)建幾何模型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48c961812aca260042232fabd63cb6/4e48c961812aca260042232fabd63cb63.gif)
![第二章 創(chuàng)建幾何模型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48c961812aca260042232fabd63cb6/4e48c961812aca260042232fabd63cb64.gif)
![第二章 創(chuàng)建幾何模型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48c961812aca260042232fabd63cb6/4e48c961812aca260042232fabd63cb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M1-1第二章
創(chuàng)建幾何模型目標:學習完本章后,學員應該能夠使用ANSYS
創(chuàng)建一個簡單的有限元模型。M1-22.1ANSYS幾何實體建模技術簡介一兩種獲取CAD實體模型的途徑
1利用ANSYS前處理器CAD實體建模功能創(chuàng)建實體模型。2利用ANSYS的CAD接口功能導入/導出實體模型。M1-3二兩種實體建模思路ANSYS程序認為CAD的元素存在一定級別,由低到高的級別依次是:點線面體。在該意義上有兩種實體建模思路。
體(3D模型)由面圍成,代表三維實體.面
(表面)由線圍成.代表實體表面
、平面形狀或殼(可以是三維曲面).線(可以是空間曲線)以關鍵點為端點,代表物體的邊.關鍵點
(位于3D空間)代表物體的角點.AreasVolumeKeypointsLinesAreaM1-41)自底向上的CAD實體建模。是指在構造幾何模型時首先定義幾何模型中最低級的圖元即關鍵點,然后再利用這些關鍵點定義較高級的圖元(即線、面、體)。自底向上構造的模型是在當前激活的坐標系內定義的。從建立關鍵點開始,可以逐步建立線、面M1-52)自頂向下的CAD實體建模。是指一開始就通過較高級的的圖元來構造模型,即通過匯集線、面、體等幾何體素的方法來構造模型。當生成一種體素時,ANSYS軟件自動生成所有從屬于該體素的低級圖元。應該注意的是幾何體素是在工作平面上創(chuàng)建的,因此每一時刻都要清楚地知道當前工作平面的狀態(tài)。
圖元的層次關系如下:
最高級圖元:
單元(包括單元載荷)節(jié)點(包括節(jié)點載荷)實體(包括實體載荷)面(包括面載荷)線(包括線載荷)最低級圖元:關鍵點(包括點載荷)M1-62.2ANSYS幾何建模菜單系統(tǒng)簡介幾何建模的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
Create:
創(chuàng)建基本幾何實體對象。Operate:
幾何運算處理。Move/Modify:
移動或者修改各種對象的位置或屬性。Copy:
在激活坐標系上復制選中的關鍵點,線,面,體,節(jié)點或者單元。Reflect:
在相對激活坐標系的某個坐標平面鏡面映射選中的選項。CheckGeom:
執(zhí)行幾何模型檢查。Delete:
刪除已定義的幾何實體對象。M1-72.3ANSYS坐標系及其操作一坐標系的種類在不同的分析階段,ANSYS使用到了多種坐標系??傮w和局部坐標系:用來定位幾何形狀參數的空間位置;顯示坐標系:用于幾何形狀參數的列表和顯示;節(jié)點坐標系:定義每個節(jié)點的自由度方向和節(jié)點結果數據的方向;單元坐標系:確定材料特性主軸和單元結果數據的方向;結果坐標系:用來列表、顯示結點或單元結果M1-8二總體坐標系
總體坐標系和局部坐標系是用來定位幾何體。默認情況下,建模操作時使用的坐標系是總體笛卡兒坐標系。但是很多情況下,采用其它坐標表達形式往往會更加方便,比如旋轉模型時需要用到柱坐標表達形式??傮w坐標系是一個絕對的參考系。ANSYS提供了3種坐標表達形式:笛卡兒坐標、柱坐標和球坐標。所有這3種坐標系都是右手法則,且有相同的原點,它們由其參考號識別:0-笛卡兒坐標;1-柱坐標;3-球坐標。笛卡兒坐標形式:X軸、Y軸、Z軸分別代表其原始意義;柱坐標形式:X軸、Y軸、Z軸分別代表徑向R、周向和周向Z;球坐標形式:X軸、Y軸、Z軸分別代表分別代表R、和M1-9三
局部坐標系
在許多情況下由于特定的用途需要建立各種各樣的局部坐標系。其原點可能與總體坐標系有一定的偏移,其坐標軸也可能與總體坐標系有一定的轉角。它也有笛卡兒坐標、柱坐標和球坐標3種形式??傮w坐標系和局部坐標系也是構建其它坐標系(結點坐標系、單元坐標系等)的基礎。(1)局部坐標系的創(chuàng)建按總體笛卡兒坐標系定義局部坐標系COMMAND方式:/LOCALGUI方式:[UtilityMenu]WorkPlane|LocalCoordinateSystems|CreateLocalCS|AtSpecifiedLocM1-10新建立的局部坐標系的識別號,必須大于10在指定位置創(chuàng)建局部坐標系對話框原點選取對話框M1-11通過已有的三個節(jié)點定義局部坐標系Command方式:/CSGUI方式:[UtilityMenu]WorkPlane|LocalCoordinateSystems|CreateLocalCS|By3Nodes要求先選取3個節(jié)點,再執(zhí)行上述命令注:通過這種方式所創(chuàng)建的局部坐標系與節(jié)點選取順序有關,坐標系的確定方法如下:第一個選取的節(jié)點將成為坐標系的原點;第一個節(jié)點到第二個結點的方向為X軸;三個節(jié)點構成的平面為XY面,Y軸為此平面垂直于X軸方向,且由第3個結點的位置確定Y軸的正向根據右手法則確定Z軸;M1-12通過已有三個關鍵點定義局部坐標系Command方式:/CSKPGUI方式:[UtilityMenu]WorkPlane|LocalCoordinateSystems|CreateLocalCS|By3Keypoints在當前工作平面定義局部坐標系Command方式:/CSWPLAGUI方式:[UtilityMenu]WorkPlane|LocalCoordinateSystems|CreateLocalCS|AtWPOrigin
這種方式建立的局部坐標系的各個坐標軸和工作平面的各個軸重合,只需指定坐標表達形式即可.M1-13(2)刪除局部坐標Command方式:/CSDELEGUI方式:[UtilityMenu]WorkPlane|LocalCoordinate
Systems|DeleteLocalCS刪除局部坐標M1-14(3)局部坐標系的激活可以通過定義任意多個局部坐標系,但某一時刻只能有一個局部坐標系被激活(模型操作中,輸入的坐標值是以激活坐標系為參照的)。ANSYS初始默認的激活坐標系是總體笛卡兒坐標系。每當用戶定義一個新的局部坐標系時,這個新的坐標系就會被自動激活。激活坐標系的方法如下:Command方式:/CSYSGUI方式:[UtilityMenu]WorkPlane|ChangeActiveCSto|
GlobalCartesian或GlobalCylindrical或GlobalSpherical或SpecifiedCoordSys或Workplane局部坐標系的激活M1-15(4)顯示和列表檢查局部坐標系創(chuàng)建完局部坐標系,如果無法觀察局部坐標系的坐標架,選擇菜單路徑[UtilityMenu]PlotCtrls|Symbols,選中CreateLocalCoordinateSystems即設置為on,重新刷新即可。指定局部坐標系顯示控制選項局部坐標系顯示控制M1-16有時需要列表檢查定義的局部坐標系,此時選擇菜單路徑[UtilityMenu]List|Other|LocalCoordSys.方框中選中的部分是6號局部坐標系的屬性信息。列表檢查坐標系:總體坐標系和局部坐標系M1-17工作平面(WP)是一個可以移動的二維參考平面用于定位和確定體素的方向。wywxxy工作平面Definition原點輔助網格,間距可調四工作平面的用途及其操作方法
M1-18所有的工作平面控制在UtilityMenu>WorkPlane.WP顯示–只顯示柵格(default),只顯示三軸或都顯示捕捉
–允許拾取工作平面上的位置,將光標捕捉的最近的柵格點柵距–柵格線之間的距離柵格尺寸–顯示的工作平面有多大(1)工作平面設置菜單控制M1-19(2)利用Offset及Align菜單可以將工作平面移動到任意想要的位置。OffsetWPbyIncrements…利用推動按鈕(連同滑塊的增量)進行平移或鍵入增量或使用動態(tài)模式(類似于pan-zoom-rotate).M1-20OffsetWPto>
保持它當前的方向到想要的位置,位置可以是:已有的關鍵點。拾取多個關鍵點移動工作平面到它們的平均位置。已有的節(jié)點坐標位置總體坐標原點活動坐標系的原點(3)移動工作平面M1-21AlignWPwith>例如,AlignWPwithKeypoints
提示你拾取三個關鍵點-一個是原點,一個定義X軸另一個定義X-Y平面將工作平面恢復到其缺省位置(在總體X-Y平面的原點),點擊
AlignWPwith>GlobalCartesian.(4)重新定位工作平面M1-22(5)要顯示工作平面:UtilityMenu:WorkPlane>
DisplayWorkingPlane顯示工作平面標記,表示工作平面的原點.M1-23(6)工作平面輔助網格開關:UtilityMenu:WorkPlane>
WPSettings...選取二者其中任意一個,顯示工作平面輔助網格,然后選擇OK或Apply.M1-24(7)捕捉功能在徒手創(chuàng)建幾何圖元時,捕捉功能用離散的、可控的增量代替光滑移動,更精確地選取坐標或關鍵點等.捕捉功能的特點:捕捉可以打開或關閉.捕捉增量可調.捕捉增量可設置與工作平面間距相等(相當于在坐標紙上繪圖).M1-25打開或關閉捕捉:UtilityMenu:WorkPlane>
WPSettings...選取則打開捕捉,不選取則關閉捕捉,然后選擇OK或Apply.M1-26要修改捕捉增量:UtilityMenu:WorkPlane>
WPSettings...輸入捕捉增量,然后選擇OK或Apply.圖示為使用捕捉功能畫矩形,其中捕捉增量等于輔助網格間距.M1-27五激活坐標系GlobalCartesian:
激活總體直角坐標系(0號CS)。激活坐標系界面GlobalCylindrical:激活總體柱坐標系(1號CS)。GlobalCylindricalY:激活總體柱坐標系(5號CS)。GlobalSpherical:激活總體球坐標系(2號CS)。SpecifiedCoordSys:激活工作面坐標系(4號CS)。WorkingPlane:
激活指定標號坐標系。M1-28六選擇顯示坐標系顯示坐標系界面GlobalCartesian:
顯示總體直角坐標系(0號CS)。GlobalCylindrical:顯示總體柱坐標系(1號CS)。GlobalCylindricalY:顯示總體柱坐標系(5號CS)。GlobalSpherical:顯示總體球坐標系(2號CS)。WorkingPlane:
顯示指定標號坐標系。M1-29關鍵點:CAD模型中級別最低的模型元素。一般不獨立存在。硬點:特殊的關鍵點,附屬于某線和面上,便于施加集中載荷和結果提取。2.4關鍵點與硬點M1-30定義關鍵點: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Keypoints或用K族命令:K,KFILL,KNODE,etc.生成關鍵點的數據僅需關鍵點號和坐標位置。
關鍵點號缺省為下一個可用的號碼。坐標位置可用通過在工作平面上拾取或鍵入X,Y,Z值。 X,Y,Z值依賴于激活的坐標系。創(chuàng)建關鍵點的命令M1-31
(1)OnWorkingPlane:拾取工作平面位置點,在該點創(chuàng)建關鍵點。另外,建議顯示工作平面,并設置工作平面的柵格和打開捕捉功能,從而準確捕捉柵格點創(chuàng)建關鍵點。
(2)InActiveCS:在當前激活坐標下利用坐標值(X,Y,Z)定義指定編號的關鍵點。
(3)OnLine:在選擇的線創(chuàng)建一個關鍵點,其位于鼠標拾取的位置上。
(4)OnLinew/Ratio:在選擇線上創(chuàng)建一個關鍵點,新關鍵點的位置由線的起點到新創(chuàng)建點的線長與選擇線全長的比例的確定。
(5)OnNode:在選擇的節(jié)點上創(chuàng)建關鍵點,創(chuàng)建的關鍵點與節(jié)點位置重合。
(6)KPbetweenKPS:在選擇的兩個關鍵點之間創(chuàng)建一個關鍵點,新關鍵點的位置由線的起點到新創(chuàng)建點的線長與選擇線全長的比例的確定。(7)FillbetweenKPS:首先定義起始關鍵點和終止關鍵點,二者編號之間存在一定差值,那么可以在兩關鍵點之間創(chuàng)建一系列連續(xù)的規(guī)則編號、按一定比例間距分布的關鍵點。(8)KPatcenter:在弧線的中心創(chuàng)建一個關鍵點。(9)HardPTatline:在選擇的線上定義硬點。M1-322.5線的創(chuàng)建方法定義面或體時,ANSYS會自動生成任何未定義的線,其曲率由激活的坐標系決定。生成線必須有關鍵點可用。線并不總是要求明確定義所有的線,因為ANSYS通過頂點在定義面和體時,會自動生成相關的線。只有在生成線單元(如梁單元)或想通過線來定義面時,才需要明確地定義線。通過右圖的命令創(chuàng)建線。通過list命令或實用菜單中的List|Lines菜單列表顯示已定義線的屬性(如線編號、組成線的關鍵點等)。線也可以被修改和刪除。M1-33創(chuàng)建線的命令Lines:
創(chuàng)建直線,激活坐標系下弧線或橢圓線,法線和交線等類型直線。Ares:在工作平面內創(chuàng)建弧線或圓。Splines:創(chuàng)建樣條曲線。LineFillet:在兩條相交線的相交處創(chuàng)建一個倒角圓弧。M1-34
2.6延伸線延伸線的命令定義:從一條線的一端點將該線延長至一定長度。操作:延長線的操作路徑如圖所示。M1-35彈出拾取線對話框,用鼠標拾取需要延長的線,單擊OK。彈出拾取關鍵點對話框,再用鼠標拾取線延伸段的關鍵點,單擊OK,彈出如下對話框。ExtendLine命令輸入延長的長度值選擇延長線的類型M1-36
2.7面的創(chuàng)建方法從下到上方法生成面要求已經定義了關鍵點或線如果定義體,ANSYS將自動生成任何未定義的面和線,曲率由激活的坐標系決定。通過右圖的命令創(chuàng)建線,通過Alist命令或實用菜單中的List|Areas列表顯示已定義的面的屬性(如面的編號以及有些面的面積等)。面也可以被修改和刪除,但只有未進行網格劃分且不屬于任何體的面才能被重新定義和刪除。M1-37創(chuàng)建面的命令創(chuàng)建任意的不規(guī)則形狀面在工作平面內創(chuàng)建圓,扇形,環(huán)形或部分圓環(huán)面。在工作平面內創(chuàng)建各種邊數的正邊形。在兩條相交面的相交處創(chuàng)建一個倒角圓面。在工作面中創(chuàng)建矩形M1-38
2.8體的創(chuàng)建方法生成體的方式有多種,可由頂點定義體,也可以由邊界面定義體,也可將面沿一定路徑拖拉生成。體生成時將自動生成其低級圖元。從下到上方法生成體要求已經定義了關鍵點或線或面體也可以被修改和刪除,但只有未進行網格劃分的體才能被重新定義和刪除。M1-39創(chuàng)建體的命令創(chuàng)建不規(guī)則形狀的幾何體在工作平面內創(chuàng)建長方體創(chuàng)建底面在工作平面上的圓柱體或部分圓柱體創(chuàng)建底面在工作平面上的錐體或截錐體創(chuàng)建底面在工作平面上的球體或部分球體創(chuàng)建底面為等邊形并在工作平面上的多棱柱體通過指定尺寸數據創(chuàng)建環(huán)體或部分環(huán)體M1-40布爾運算
是幾何體素合并的計算。ANSYS布爾運算包括加、減、交、分割、粘接和搭接布爾運算輸入可以是任何幾何實體,
包括簡單的體素到從CAD系統(tǒng)中生成的復雜實體
2.9布爾運算相加輸入實體布爾運算輸出實體M1-41布爾運算設置Command方式:/BOPTNGUI方式:[MainMenu]Preprocessor|Operate|Booleans|Setting是否保留輸入圖元布爾運算的公差M1-42布爾運算的操作(1)交運算:求出兩個或多個圖元的共有區(qū)域形成一個新圖元。
只保留兩個或多個實體的重疊部分。同類型的圖元求交不同類型的圖元求交兩兩相交M1-43如果有兩個以上的輸入實體,有兩個選擇:公共相交和兩兩相交公共相交找出所用輸入實體的公共重疊部分兩兩相交找出每一對實體的重疊區(qū)域,可能產生一個以上的輸出實體公共相交兩兩相交M1-44(2)加運算:將兩個或多個實體合成一個實體。形成的新圖元是一個單一的整體,沒有接縫(實際上,加運算形成的圖元在劃分網格時常不如搭接(Overlapping)。M1-45(3)減法運算:將輸入實體點一個或多個搭接的部分去掉。對生成孔或修剪實體十分有用。M1-46(4)粘接(或合并):圖元之間僅在公共邊界處相交,且公共邊界的維數低于原始圖元一維。這些圖元仍然相互獨立(并沒有被加在一起),只在邊界上相互連接。
M1-47(5)搭接:連接兩個或多個圖元,以生成三個或更多個新的圖元的集合。除輸入實體相互搭接外與粘接相同。
M1-48(6)切分:將實體切為兩或多片但相互仍由公共邊界聯接著。切除的工具可以是工作平面、面、線或體。對將復雜的體切分為簡單的體以進行塊網格劃分十分有用。M1-49(7)互分:將兩個或多個相交的實體切成多片但仍通過公共的邊界相互聯接十分有用,例如如圖,找到兩條線的交點并保留四條線段。(相交操作只返回一個公共關鍵點并刪除兩條線)L1L2L3L6L5L4分割M1-50在缺省情況下,布爾操作完成后,輸入的圖元被刪除.被刪除的圖元編號變成“自由”的(這些自由的編號將附給新創(chuàng)建的圖元,從最小的自由編號開始).要想找出哪些圖元在布爾操作后仍然彼此相互干擾,用
Pick/Selectlines(byNum/Pick).選取
Looping來確定連接在一起作為一個圖元一部分的全部線.布爾運算指南M1-51
2.10拖拉利用低維數的幾何對象按照一定方式獲得高維數的幾何對象。由已有面快速生成體(或由線生成面,關鍵點生成線)如果面已劃分了網格,可以連同面拖拉出單元。四種拖拉面的方法:沿著法向—通過法向偏移面生成體[VOFFST]通過XYZ偏移—通過一般的x-y-z偏移[VEXT]生成體。允許有錐度的拖拉沿著軸—通過沿著軸(兩個關鍵點來定義)旋轉面生成體[VROTAT]沿著線—通過將面沿著一條或一組連續(xù)的線拖拉生成體[VDRAG]M1-52拖拉的命令在拖拉面生成體的過程中,如果被拖拉面已經劃分面單元網格,則可以在拖拉幾何生成體的同時生成單元網格用于創(chuàng)建旋轉體,軌跡線拖拉體,法向拖拉厚度或按方向延伸生成體線沿軌跡拖拉或者繞旋轉軸旋轉生成面關鍵點沿拖拉線生成平行線或者繞軸旋轉生成弧線M1-53
2.11比例縮放定義:在激活坐標下對單個或多個幾何對象進行放大或縮小。同時包含復制和移動兩種方式。比例縮放的命令縮放關鍵點及其網格縮放線及其網格縮放面及其網格縮放體及其網格縮放孤立點M1-54
2.12移動通過指定DX,DY,DZ將實體平移或旋轉。DX,DY,DZ表達為激活的坐標系下平移實體,激活的坐標系為笛卡爾坐標系旋轉實體,激活的坐標系為柱坐標系或球坐標系另一個操作為將一個坐標系轉換到另一個不同的坐標系。轉換發(fā)生在將激活的坐標系轉為某個指定的坐標系這個操作在需要同時移動并旋轉實體時Transferfromcsys,0tocsys,11Rotate-30°M1-55定義:通過指定DX,DY,DZ將實體平移或旋轉移動。移動的命令移動關鍵點及其網格移動線及其網格移動面及其網格移動體及其網格移動實際是拷貝的特例。且拷貝完成后刪除原幾何對象。M1-56
2.13拷貝產生一個實體的多個備份對每一次拷貝指定拷貝數目及DX,DY,DZ偏移距離。DX,DY,DZ表示為激活的坐標系下。用于生成多個孔、肋或突起在局部柱坐標系下的拷貝通過蒙皮生成外表面M1-57拷貝的命令拷貝關鍵點及其網格拷貝線及其網格拷貝面及其網格拷貝體及其網格拷貝線網格(使具有相同網格)拷貝單元拷貝面網格(使具有相同網格)M1-58
2.14鏡面映像如果模型中存在幾何對稱平面,就可以創(chuàng)建一半模型并劃分單元網格,然后通過鏡面映射創(chuàng)建另一半模型和網格。通過鏡面映射后兩個對稱部分之間存在重合幾何對象,為了連在一起,必須利用合并將重合的幾何對象合并起來。如果幾何模型劃分有網格則必須合并重合面上的節(jié)點。定義鏡像的方向:X表示沿YZ平面鏡像Y表示沿XZ平面鏡像Z表示沿XY平面鏡像
所有的方向都表達為激活的直角坐標系的方向。M1-59鏡面映射的命令鏡面影像關鍵點及其網格鏡面映射線及其網格鏡面映射面及其網格鏡面映射體及其網格鏡面映射節(jié)點鏡面映射單元M1-60
2.15刪除幾何實體刪除幾何實體的命令刪除關鍵點僅僅刪除線,保留屬于線的關鍵點刪除節(jié)點刪除硬點刪除線及其所屬于的關鍵點僅僅刪除面,保留屬于面的線和關鍵點刪除面及其所屬于面的線和關鍵點僅僅刪除體,保留屬于體的面,線和關鍵點刪除體及其所屬于面,線和關鍵點刪除單元刪除預緊力單元M1-61
2.16合并重合幾何實體合并重合幾何實體的命令選擇合并的對象類型指定合并重合容差用于替代實體模型內部使用的容差值執(zhí)行合并或不合并處理執(zhí)行合并操作后保留最大或最小編號的合并對象M1-62
2.17創(chuàng)建幾何模型實例綜合學習目標:通過幾何模型實例強化訓練幾何模型的各
種建模技巧,深入理解和掌握ANSYS幾何建模的各種思路和方法。M1-632.17.1創(chuàng)建圓弧線、直線、切線、法線和交線的實例(1)清除內存,開始一個新分析。選取菜單路徑UtilityMenu>File>Clear&StartNew,彈出ClearsdatabaseandStartNew對話框,采用默認狀態(tài),單擊OK按鈕,彈出Uerify確認對話框,單擊Yes按鈕。Uerify確認對話框ClearsdatabaseandStartNew對話框7.17.1.1菜單建模過程M1-64(2)指定新工作文件名。選擇菜單路徑UtilityMenu>File>ChangeJobname彈出對話框,設置下列選項:
Enternewjobname:輸入字符串CAD1.Newloganderrorfiles:是否采用新的jobname作為log文件和error文件的新文件名,默認為No,表示仍然使用原來的工作文件名,選擇Yes則表示使用新的工作文件名,單擊OK按鈕。ChangeJobname對話框M1-65(3)打開關鍵點和線編號。選擇菜單路徑UtilityMenu>PlotCtrls>Numbering,彈出編號對話框,選中Keypointnumber和Linenumbers兩項即設置為ON,其他項采用默認設置,單擊OK按鈕。
PlotNumberingControls對話框M1-66(4)進入前處理器。選擇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前處理器命令(5)激活總體柱坐標系。選擇菜單路徑UtilityMenu>Workplane>ChangeActiveCSto>GlobalCylindrical。激活總體柱坐標系命令M1-67(6)創(chuàng)建關鍵點1,2和3。選擇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Keypoints>InActiveCS,彈出CreateKeypointsInActiveCoordinateSystem對話框,在Keypointnumber項輸入1,X,Y,ZLocationInActiveCS依次輸入0,0,0,單擊Apply按鈕,再次彈出CreateNodesInActiveCoordinateSystem對話框,同理依次定義關鍵點2和3,輸入如下數據:(2,45,0),(1.8,15,0)CreateKeypointsInActiveCoordinateSystem對話框M1-68(7)顯示工作平面的坐標架。選擇菜單路徑UtilityMenu>Workplane>
Displayworkingplane,立即顯示工作界面WX-O-WY及其坐標架,并與總體坐標系的X-O-Y完全重合。
工作平面的坐標架對話框M1-69(8)設置工作平面形式。選擇菜單路徑UtilityMenu>Workplane>WPSetting,彈出如圖所示對話框,設置下列選項:選擇工作平面坐標系類型:選中polar,即極
坐標系工作平面。是否顯示坐標系和柵格:選中GridAnd
Triad,顯示柵格和坐標平面WXOWY坐標軸是否打開捕捉功能并設置捕捉增量。選中EnableSnap,即打開捕捉功能SnapIncr項輸入1,即鼠標移動捕捉增量為1.柵格間距與范圍以及恢復容差。Spacing項輸入0.5,即柵格間距等于0.5.Radius項輸入1,即WP得網格顯示范圍的最大坐標值為1.Tolerance輸入0.003,即當小于該容差值時,圖元定義在該工作平面位置上。
WPSetting命令單擊OK按鈕,顯示結果如下圖7-1所示。M1-70(9)創(chuàng)建圓弧線。選擇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Lines>Arcs>FullCircle,彈出拾取圓心位置對話框,用鼠標拾取圖7-1所示工作平面的原點位置(0,0,0),單擊OK按鈕接著彈出拾取圓弧線半徑端點位置,即如圖7-1所示工作平面的網格線的最外圈上任意格點,單擊OK按鈕,結果如圖7-2所示顯示一個由4段弧線組成的圓線。圖7-2定義圓弧線圖7-1定義工作平面形式M1-71(10)隱藏工作平面的坐標架。選擇菜單路徑UtilityMenu>WorkPlane>DisplayWorkingPlane。結果如圖7-3所示。(11)刪除弧線L1。選擇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Delete>LineandBelow,彈出拾取線對話框,用鼠標拾取圖7-2所示的弧線L1,單擊OK按鈕。結果如圖7-4所示。圖7-3隱藏工作平面的坐標架命令圖7-4刪除弧線L1的命令M1-72(12)創(chuàng)建關鍵點4和5之間的連線。選擇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Lines>Lines>StraightLine,彈出拾取關鍵點對話框,依次拾取如圖7-2所示關鍵點4和5,單擊OK按鈕。結果如下圖7-5所示。拾取關鍵點對話框圖7-5創(chuàng)建關鍵點4和5之間的連線命令M1-73(13)繪制所有幾何對象。選擇菜單路徑UtilityMenu>Plot>Multi-Plots,繪制幾何圖形如圖7-6所示。圖7-6繪制所有幾何對象命令M1-74(14)通過關鍵點3作一條與L4弧線相切于關鍵點4的切線。選擇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Lines>Lines>TangenttoLine,彈出拾取線對話框,鼠標拾取如圖7-6所示弧線L4,單擊OK按鈕接著彈出拾取如圖7-6所示線L4上切點對話框,鼠標拾取如圖7-6所示弧線L4的端部關鍵點4,點擊OK,接著彈出拾取關鍵點對話框。用鼠標拾取關鍵點3,單擊OK按鈕彈出如圖7-7所示對話框,采用默認設置,單擊OK按鈕,結果如圖7-8所示切線L5。拾取線對話框圖7-8過關鍵點作切線M1-75(15)通過關鍵點2作一條與L1直線的垂線。選擇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Lines>
Lines>NormaltoLine,彈出拾取線對話框,鼠標拾取如圖7-8所示直線L1,單擊OK按鈕接著彈出拾取關鍵點對話框,用鼠標拾取如圖7-8所示關鍵點2,單擊OK按鈕結果如圖7-9所示法線L7.圖7-9通過關鍵點2作一條與L1直線的垂線M1-76(16)作L5與L7之間的公法線。選擇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Lines>Lines>Normto2Lines,彈出拾取線對話框,鼠標拾取如圖7-9所示切線L5和法線L7,單擊OK按鈕,結果顯示如圖7-10所示的公法線L10.圖7-10創(chuàng)建線L5與L7之間的公法線M1-77(17)通過關鍵點2作一條與L1夾角等于75°的交線。選擇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Lines>Atangletoline,彈出拾取線對話框,鼠標拾取如圖7-10所是直線L1,單擊OK按鈕接著彈出拾取關鍵點對話框,用鼠標拾取如圖7-10所示關鍵點2,單擊OK按鈕彈出對話框,在Angleindegrees項輸入75(交角度數),單擊OK按鈕結果顯示如圖7-11所示的交線L12.圖7-11通過關鍵點作交線角度輸入命令M1-78Finish/clear/FILNAM,CAD1!指定新工作文件名/PNUM,KP,1!打開關鍵點編號PNUM,LINE,1!打開線編號/NUMBER,0/PREP7CSYS,1!激活總體柱坐標系K,1,0,0,0!在激活坐標系中定義3個關鍵點K,2,2,45,0K,3,1,8,15,0WPSTYLE,,,,,,,,1!顯示WPWpstyle,1,0.5,-1,1,0.003,1,0,,30
!設置WP為極坐標及其網格、捕捉功能2.17.1.2命令流建模過程M1-79CIRCLE,1,1,,,360,4,!在WP中創(chuàng)建圓弧線WPSTYLE,,,,,,,,0!隱藏WPLDELE,1,,,1!刪除弧線L1LSTR,4,5!創(chuàng)建關鍵點4和5之間的連線LTAN,4,3,0,0,0!通過關鍵點3作一條與弧線L4相切于關鍵點4的切線LANG,1,2,90,,!通過關鍵點2作一條與直線L1的垂線L2ANG,7,5,90,90!作L5和L7之間的公法線LANG,1,2,75,,!通過關鍵點2作一條與直線L的夾角等于75度的交線M1-802.17.1.3點評
該模式主要訓練目的是學習在工作平面中創(chuàng)建圓弧線、法線、切線等類型線的創(chuàng)建方法,其中涉及以下幾種建模工具和技術要點。(1)工作平面的顯示與隱藏、極坐標網絡設置。捕捉功能使用等。(2)激活坐標系使其成為當前坐標系。(3)在總體柱坐標系中創(chuàng)建關鍵點。(4)在工作平面中創(chuàng)建圓線、切線、法線和交線的方法。M1-81如圖7-12所示,具有4個隔板的箱型梁柱薄壁結構尺寸(單位:m),其中橫隔板四個角上的倒角半徑等于0.1m.這是一個典型的薄壁板殼結構,需要創(chuàng)建板殼模型進行有限元分析。創(chuàng)建該模型的思路是:首先,創(chuàng)建一個隔板的面模型,然后在再總體直角坐標系的Z方向上拷貝生成4個橫隔板,接著,創(chuàng)建一個側面面板,然后再總體主坐標系繞Z軸旋轉拷貝生成4個側邊的面板。2.17.2WP變換/旋轉拷貝/互分實例:具有橫隔板的薄壁箱型梁柱模型圖7-12具有橫隔板的薄壁箱型梁柱模型示意圖M1-82(1)清除內存,開始一個新分析。選取菜單路徑UtilityMenu>File>Clear&StartNew,彈出ClearsdatabaseandStartNew對話框,采用默認狀態(tài),單擊OK按鈕,彈出Uerify確認對話框,單擊Yes按鈕。Uerify確認對話框ClearsdatabaseandStartNew對話框2.17.2.1菜單建模過程M1-83(2)指定新工作文件名。選擇菜單路徑UtilityMenu>File>ChangeJobname彈出對話框,設置下列選項:
Enternewjobname:輸入字符串CAD2.Newloganderrorfiles:是否采用新的jobname作為log文件和error文件的新文件名。默認為No,表示仍然使用原來的工作文件名,選擇Yes則表示使用新的工作文件名,單擊OK按鈕。ChangeJobname對話框M1-84(3)打開線和面的顏色開關。選擇菜單路徑UtilityMenu>PlotCtrls>Numbering,彈出編號控制對話框,選中Linenumbers和Areanumbers兩項即設置為ON。Numbersshownwith項設置為Colors&Numbers,其他項采用默認設置,單擊OK按鈕。編號控制對話框M1-85(4)將視圖轉換成等軸視圖。選取菜單路徑選擇菜單路徑UtilityMenu>PlotCtrls>PanZoomRotate.彈出圖7-13所示PanZoomRotate對話框,單擊按鈕顯示等軸視圖。(5)進入前處理器。選取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圖7-13PanZoomRotate對話框
(6)顯示工作平面的坐標架。選取菜單路徑UtilityMenu>WorkPlane>DisplayWorkingPlane,立即顯示工作平面WX-O-WY及其坐標架。并與總體坐標系的X-O-Y完全重合。M1-86(7)設置WP為極坐標及其網絡、捕捉功能。選擇菜單路徑UtilityMenu>WorkPlane>WPSettings,彈出如圖7-14所示對話框,設置選項:選擇工作平面坐標系類型:選中Cartesian,即直角坐標系工作平面。是否顯示坐標軸與柵格:選中GridandTriad,顯示柵格和工作平面WXOWY坐標軸。是否打開捕捉功能并設置捕捉能量:★選中EnableSnap,即打開捕捉功能?!颯napIncr項輸入0.05,即捕捉能量為0.05.柵格艱巨與范圍以及恢復容差;
★Spacing項輸入0.5,即柵格間距等于0.5.★Minimum項輸入-1.,即WP得網絡顯示范圍的最小坐標值為-1.★Maximum項輸入1,即WP得網絡顯示范圍的最大坐標值為1。★Tolerance輸入0.003,即當小于該容差值時則圖元定義在該工作平面位置上,單擊OK按鈕,顯示WP的網絡線。圖7-14WP設置對話框M1-87(8)將WP沿其自身Z向平移0.5。選擇菜單路徑UtilityMenu>WorkPlane>OffsetWPbyIncrements,彈出OffsetWP對話框,在X,Y,ZOffset項中輸入0,0,0.5即,單擊OK按鈕。OffsetWP對話框M1-88(9)在WP中創(chuàng)建橫隔板內孔矩形。選擇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Rectangle>ByDimensions,彈出CreateRectanglebyDimensions對話框,設置下列選項:★X1,X2X-Coordinates項輸入-0.8和0.8.★Y1,Y2Y-Coordinates項輸入-0.8和0.8.
單擊OK按鈕,結果如圖7-15所示。CreateRectanglebyDimensions對話框圖7-15創(chuàng)建橫隔板內孔矩形M1-89(10)刪除面A1留下4條邊線。選擇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Delete>AreasOnly,彈出拾取面對話框,用鼠標拾取面A1(橫隔板內孔矩形),單擊OK按鈕。(11)畫線。選擇菜單路徑UtilityMenu>Plot>Lines.結果如圖7-16所示。圖7-16畫線命令M1-90(12)創(chuàng)建四個內孔的過渡圓角。首先,創(chuàng)建L1與L2之間半徑等于0.1的倒角線。選擇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Lines>LineFillet,彈出拾取線對話框,應用鼠標依次選中L1和L2,單擊OK按鈕,彈出LineFillet對話框,在Filletradius項輸入0.1,單擊OK按鈕,得到過度圓弧線L5.接著同理創(chuàng)建L2與L3、L3與L4、L4與L1之間的過渡圓角,半徑全部等于0.1.最后,生成的內孔線如圖7-17所示,包括L1、L5、L2、L6、L3、L7、L4和L8。LineFillet對話框圖7-17創(chuàng)建四個內孔的過渡圓角命令M1-91(13)選中封閉的環(huán)線創(chuàng)建橫隔板內孔面。選擇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Arbitrary>ByLines,彈出拾取對話框,選擇對話框中的Loop即如圖7-18所示,然后用鼠標選中L1,即自動選中橫隔板內孔封閉的環(huán)線,單擊OK按鈕,即生成如圖7-19所示橫隔板內孔A1。圖7-18CreateAreasByLines命令圖7-19創(chuàng)建橫隔板內孔面命令M1-92(14)創(chuàng)建橫隔板的總面。選擇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Create>Rectangle>ByDimensions,彈出CreateRectanglebyDimensions對話框,設置下列選項:X1,X2X-Coordinates項輸入-1和1。Y1,Y2Y-Coordinates項輸入-1和1。單擊OK按鈕創(chuàng)建橫隔板的總面A2。結果如下圖所示。創(chuàng)建橫隔板的總面命令M1-93(15)橫隔板總面(A2)減去內孔面(A1)得到橫隔板面。選擇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Operate>Booleans>Subtract>Areas,彈出拾取被減面對話框,用鼠標拾取矩形面的形心(即對準矩形面中心并單擊鼠標左鍵),彈出MultipleEntities對話框,對話框中信息提示重疊位置有2個面且當前選中的是PickedAreais1,表示當前選中的是A1面,單擊Next按鈕則顯示PickedAreais2,再單擊OK按鈕返回SubtractAreas對話框,單擊OK按鈕(表示被減面已經選擇完成)。接著,再次彈出SubtractAreas對話框,用鼠標拾取橫隔板內孔面(A1)的形心,再次彈出MultipleEntities對話框,顯示PickedAreais1即選中面A1,單擊其中的OK按鈕返回SubtractAreas對話框,單擊OK按鈕(表示減去面已經選擇完成并執(zhí)行A2面減去A1面的操作,結果如圖7-20所示A3面。圖7-20橫隔板面的最終狀態(tài)MultipleEntities對話框M1-94(16)在總體直角坐標系的Z向上拷貝生成4個橫隔板。默認狀態(tài)下,當前激活坐標系就是總體直角坐標系,選擇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opy>Areas,彈出拾取面對話框,單擊PickAll按鈕接著彈出CopyAreas對話框,設置下列選項:★Numberofcopies:輸入4,即拷貝完成后包括源面總共生成4個橫隔板面?!颴-offsetinActiveCS:默認為空,即X方向間距為0.★Y-offsetinActiveCS:默認為空,即Y方向間距為0.★Z-offsetinActiveCS:輸入1,即Z方向間距為1.★其他項默認。單擊OK生成4個橫隔板面,如圖7-21所示依次為A3、A1、A2和A4.圖7-21生成的4個橫隔板面CopyAreas對話框M1-95(17)使WP與當前激活總體坐標系重合。選擇菜單路徑UtilityMenu>WorkPlane>AlignWPwith>ActiveCoordSys.(18)將WP沿其自身X向平移1單位距離。選擇菜單路徑UtilityMenu>WorkPlane>OffsetWPbyincrements,彈出OffsetWP對話框,在X,Y,ZOffset項中輸入1,0,0,單擊Apply按鈕。(19)將WP繞Y軸旋轉-90度。連續(xù)3次單擊OffsetWP對話框中的按鈕Y-0。結果如圖7-22所示。圖7-22WP繞Y軸旋轉-90度OffsetWP對話框M1-96(20)在WP中創(chuàng)建矩形側板面。選擇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Create>Areas>Rectangle>ByDimensions,彈出CreateRectanglebyDimensions對話框,設置下列選項:★X1,X2X-Coordinates項輸入0和4.★Y1,Y2Y-Coordinates項輸入-1和1.單擊OK按鈕創(chuàng)建箱型梁柱的一個側面A5,如圖7-23所示。(21)激活總體柱坐標系。選擇菜單路徑UtilityMenu>WorkPlane>ChangeActiveCSto>GlobalCylindrical.CreateRectanglebyDimensions對話框圖7-23創(chuàng)建箱型梁柱的一個側面A5M1-97(22)在總體柱坐標系的Y(旋轉)坐標上拷貝生成梁柱的4個側面。選擇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opy>Areas,彈出拾取面對話框,用鼠標拾取圖7-23所示的剛創(chuàng)建的梁柱側面A5,單擊OK按鈕接著彈出CopyAreas對話框,設置下列選項:★Numberofcopies:輸入4,即拷貝完成后包括源面共生成4個側面。★X-offsetinActiveCS:默認為空,即X方向間距為0.★Y-offsetinActiveCS:輸入90,即Y坐標上的角度間隔為90°。★Z-offsetinActiveCS:默認為空,即X方向間距為0?!锲渌椖J。單擊OK按鈕生成圖7-24所示的4個梁柱側面。圖7-24生成4個梁柱側面CopyAreas對話框M1-98(23)隱藏工作平面的坐標架。選擇菜單路徑UtilityMenu>WorkPlane>DisplayWorkingPlane.
(24)所有面執(zhí)行互分操作形成互相共線面。選擇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Operate>Booleans>Partition>Areas,彈出拾取面對話框,單擊PickAll按鈕,即所有面執(zhí)行互分,形成相互共用邊界線的連續(xù)面模型(劃分單元網格式就是一個連續(xù)板殼模型,各面之間共用邊界節(jié)點)。結果如下圖所示。(25)存儲有限元分析模型。單擊ANSYSToolbar窗口中的快捷鍵SAVE_DB.所有面執(zhí)行互分操作形成互相共線面M1-99Finish/clear/FILNAM,CAD2!指定新工作文件名
/PNUM,LINE,1!打開線編號/PNUM,AREA,1!打開面編號/NUMBER,0
/VIEW,1,1,1,1!將視圖轉換成等軸視圖/AND,1/REPLOT
/PREP7WPSTYLE,,,,,,,,1!顯示WPwpstyle,0.05,0.5,-1,1,0.003,0,0,,5!設置WP為極坐標及其網格、捕捉功能2.17.2.2命令流建模過程M1-100Wpoff,0,0,0.5!將WP沿其自身Z向平移0.5RECTNG,-0.8,0.8,-0.8,0.8,!在WP中創(chuàng)建內孔矩形ADELE,1!刪除面留下4條邊線LPLOTLFILLT,1,2,0.1,,!創(chuàng)建L1與L2之間半徑等于0.1的倒角線LFILLT,2,3,0.1,,!創(chuàng)建L2與L3之間半徑等于0.1的倒角線LFILLT,3,4,0.1,,!創(chuàng)建L3與L4之間半徑等于0.1的倒角線LFILLT,4,1,0.1,,!創(chuàng)建L4與L1之間半徑等于0.1的倒角線AL,ALL!選中封閉的環(huán)線創(chuàng)建橫隔板內孔面RECTNG,-1,1,-1,1,!創(chuàng)建橫隔板的總面ASBA,2,1!橫隔板總面減去內孔面得到橫隔板面AGEN,4,ALL,,,,,1,,0!在總體直角坐標系的Z向上拷貝生成4個橫隔板M1-101WPCSYS,-1
!使WP與當前激活總體坐標系重合Wpoff,1
!將WP沿其自身X向平移1單位距離Wpro,,-90
!將WP繞Y軸旋轉-90度RECTNG,0.4,-1,1,
!在WP中創(chuàng)建矩形側面板WPSTYLE,,,,,,,,0
!隱藏WPCSYS,1
!激活總體柱坐標系AGEN,4,5,,,,90,,,0
!繞總體柱坐標系的Z軸旋轉拷貝生成4個側面板APTN,ALL
!所有面執(zhí)行互分操作形成互相共線面SAVEM1-1022.17.2.3點評
該模式主要訓練模型的創(chuàng)建方法,其中涉及以下幾種建模工具和技術要點。(1)工作平面的顯示與隱藏、極坐標網絡設置、捕捉功能,以及工作平面的增量方法進行工作平面的平移旋和轉變換操作。(2)在工作平面中創(chuàng)建矩形、倒角、線圍面的方法。在空間中任意位置創(chuàng)建規(guī)則面,首先需要將WP移動到創(chuàng)建規(guī)則面所在的位置上,然后才可以創(chuàng)建這些規(guī)則面。(3)布爾運算:面與面相減,面與面互分形成一體化連續(xù)面。(4)激活坐標系使其成為當前坐標系。不同的操作,需要使用不同的當前坐標系,在操作中要根據需要切換坐標系,即激活不同的坐標系。(5)在總體直角與柱坐標系兩種坐標系中拷貝用法:陣列拷貝和旋轉拷貝,陣列拷貝在直角坐標系進行,旋轉拷貝只能利用柱坐標系的Y坐標和球坐標系的Y和Z坐標。M1-103如圖所示,創(chuàng)建機翼的實體模型。該實體建模思路是:(1)創(chuàng)建根部機翼界面外輪廓界面外輪廓線上的一系列關鍵點。(2)利用關鍵點擬合根部外輪廓線。(3)利用外輪廓線圍成根部截面。(4)利用拖拉并縮放截面大小尺寸方法創(chuàng)建機翼實體模型。2.17.3從底向上實體建模/樣條曲線和拖拉實例:機翼實體建模M1-104(1)清除內存,開始一個新分析。選取菜單路徑UtilityMenu>File>Clear&StartNew,彈出ClearsdatabaseandStartNew對話框,采用默認狀態(tài),單擊OK按鈕,彈出Uerify確認對話框,單擊Yes按鈕。(2)指定新工作文件名。選擇菜單路徑UtilityMenu>File>ChangeJobname彈出對話框,設置下列選項:
Enternewjobname:輸入字符串CAD3。Newloganderrorfiles:是否采用新的jobname作為log文件和error文件的新文件名。默認為No,表示仍然使用原來的工作文件名,選擇Yes則表示使用新的工作文件名,單擊OK按鈕。(3)進入前處理器。選取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2.17.3.1菜單建模過程M1-105KeypointnumberX,Y,ZLocationinactiveCS2(0.3,0.4,0)3(1,0.5,0)4(1.8,0.3,0)5(2.8,0,0)6(0.3,-0.18,0)7(1,-0.2,0)8(1.8,-0.14,0)(4)創(chuàng)建關鍵點。選擇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Keypoints>InActiveCS,彈出CreateKeypointsInActiveCoordinateSystem對話框,設置下列選項:Keypointnumber:輸入1,即創(chuàng)建1號關鍵點。X,Y,ZLocationInActiveCS:依次輸入0,0,0,即坐標為(0,0,0)。單擊Apply按鈕,再次彈出CreateNodesInActiveCoordinateSystem對話框,同理依次定義關鍵點2-8,輸入數據如下表所示。創(chuàng)建的關鍵點如圖所示。M1-106(5)創(chuàng)建上弦和下弦樣條曲線。選擇菜單路徑MainMenu>Modeling>Create>Lines>Splines>WithOptions>SplinethruKPs>,彈出拾取關鍵點對話框,參照圖7-25所示依次拾取關鍵點1,2,3,4與5,然后單擊OK按鈕,彈出設置方向矢量對話框,XV1,YV1,ZV1分別輸入0,-1,0.XV2,YV2,ZV2全部為空值,單擊OK按鈕;同理,選擇該菜單彈出拾取關鍵點對話框,參照圖7-25所示依次拾取關鍵點1,6,7,8與5,然后單擊OK按鈕彈出設置方向矢量對話框,XV1,YV1,ZV1分別輸入0,1,0,XV2,YV2,ZV2全部為空值,單擊OK按鈕。(6)創(chuàng)建截面。選擇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Areas>Arbitrary>Bylines彈出拾取線對話框,單擊PickAll按鈕。圖7-25創(chuàng)建上弦和下弦樣條曲線M1-107(7)在總體坐標系中沿Z軸拖拉8個單位且縮小到0.3倍大小。選擇菜單路徑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Operate>Extrude>Areas>ByXYZOffset,彈出拾取面對話框,拾取截面,然后單擊OK按鈕彈出增量拖拉面對話框,設置下列選項:DX,DY,DZ項分別輸入0,0,8。RX,RY,RZ項分別輸入0.3,0.3,0。單擊OK按鈕。結果如圖7-26所示。(8)存儲有限元模型。單擊ANSYSToolbar窗口的快捷鍵SAVE_DB.(9)退出前處理器。選取菜單路徑MainMenu>Finish。增量拖拉面對話框圖7-26沿Z軸拖拉8個單位且縮小到0.3倍M1-108FINISH/CLEAR,START/FILNAM,CAD3,0!指定新工作文件名
/VIEW,1,1,1,1!調整視圖角度/AND,1/PREP7K,1,0,0,0!定義8個關鍵點K,2,0.3,0.4,0K,3,1,0.5,0K,4,1.8,0.3,0K,5,2.8,0,0K,6,0.3,-0.18,0K,7,1,-0.2,0K,8,1.8,-0.14,02.17.3.2命令流建模過程M1-109BSPLIN,1,2,3,4,5,,0,-1,0!創(chuàng)建上弦線BSPLIN,1,6,7,8,5,,0,1,0!創(chuàng)建上弦線A1,ALL!創(chuàng)建截面NEXT,ALL,,0,0.8,0.3,0.3!在總體坐標系中沿Z軸拖拉8個單位且縮小到0.3倍大小SAVE!存儲模型FINISHM1-1102.17.3.3點評該模型主要訓練自底向上的實體建模方法,其中涉及以下幾種建模工具和技術要點:(1)定義關鍵點時當前坐標系為默認的總體直角坐標系。(2)定義樣條曲線。(3)利用封閉的邊界線圍面。(4)沿當前坐標系的坐標軸拖拉面,同時設置面的縮放比列系數:CAD造型操作中可以輸入類似的縮放系數的還有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Operate>Scale下的所有子菜單,它們專門用于比列縮放實體模型。M1-1112.17.4樣條曲線/鏡面映射/路徑拖拉實例:工字截面曲梁
如圖7-27所示,創(chuàng)建工字截面曲梁的實體模型。該實體建模思路是:(1)在總體坐標系的XOY面內創(chuàng)建1/2截面。(2)利用鏡面映射創(chuàng)建完整工字型截面。(3)創(chuàng)建樣條曲線,作為工字型截面拖拉的軌跡。(4)工字截面沿樣條軌跡線拖拉生成工字截面曲梁實體模型。圖7-27工字截面曲梁M1-112(1)清除內存,開始一個新分析。選取菜單路徑UtilityMenu>File>Clear&StartNew,彈出ClearsdatabaseandStartNew對話框,采用默認狀態(tài),單擊OK按鈕,彈出Uerify確認對話框,單擊Yes按鈕。(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網吧網絡方案
- 溝通技巧在匯報中的應用實踐
- 現代企業(yè)管理中的教育技術應用
- 現代企業(yè)供應鏈管理與優(yōu)化
- 生態(tài)城市規(guī)劃中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教育
- 國慶節(jié)的班隊活動方案
- 生命教育在職業(yè)教育中的價值與挑戰(zhàn)
- 國家公祭日動計方案
- Unit 1 School life Reading B 說課稿 -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英語上外版(2020)必修第一冊
- 2023六年級英語上冊 Review Module Unit 1說課稿 外研版(三起)
- 電子商務視覺設計(第2版)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2025年九省聯考新高考 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
- 第1課《春》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設計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
- 全過程工程咨詢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腎病科血栓性微血管病診療規(guī)范2023版
- 心理健康教育學情分析報告
- 安宮牛黃丸的培訓
- 2024年人教版(新起點)三年級英語下冊知識點匯總
- 婦科腫瘤護理新進展Ppt
- 職業(yè)道德與焊工職業(yè)守則
- 2024年加油站“復工復產”經營促銷活動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