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師上課部分_第1頁
彭老師上課部分_第2頁
彭老師上課部分_第3頁
彭老師上課部分_第4頁
彭老師上課部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章燃燒反應速度和反應機理

§1化學反應速度

一、化學反應速度

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變化叫化學反應速度:

W=dC/d(kMol/m3·s)例如:CO+H2O=CO2+H2(還原反應)

W=dCCO2/d=dCH2/d=-dCCO/d=-dCH2O/d本質上,燃燒反應是化學反應,其反應速度可以從反應物和生成物兩個角度來量化。

第八章燃燒反應速度和反應機理

化學反應速度:W=KCn

反應級數(shù)n(燃燒反應多為二級反應)

化學反應速度常數(shù)K

阿倫尼烏斯定律:K=K0exp(–E/RT)

頻率因子(前指數(shù)因子)K0

活化能E;通用氣體常數(shù)R。

可以大體看出反應速度與幾個關鍵因素的關系

第八章燃燒反應速度和反應機理

二、影響化學反應速度的因素

W=K0exp(–E/RT)Cn

1.溫度T

溫度升高,反應速度加快;到一定溫度(10000K)

后,增加緩慢;

2.活化能E(分子活化所必須的分子能量)

反應本身固有性質;E高,難反應;為什么氫氣容易反應?

3.反應物濃度C

濃度高,反應速度加快(與反應級數(shù)n有關);

4.反應物分壓分壓大即濃度也高,反應速度也加快

5.反應級數(shù)n

由化學反應本身決定。

第八章燃燒反應速度和反應機理

§2可燃氣體的燃燒反應機理一、鏈鎖反應機理可燃氣體的燃燒反應屬于鏈鎖反應中的支鏈反應。支鏈反應過程中不斷有中間活性產物(活化中心)產生,這些活性產物主要是自由態(tài)原子或基團。活化中心能與反應物繼續(xù)反應,生成產物的同時又產生新的活化中心,使得反應不斷加快。活化中心具有高能量,其反應時所需的活化能要低得多。

第八章燃燒反應速度和反應機理

§2可燃氣體的燃燒反應機理鏈鎖反應:

直鏈反應(不分支):鏈鎖反應過程中,活化中心數(shù)量不增加,反應速度保持穩(wěn)定不變。支鏈反應(分支):鏈鎖反應過程中,活化中心數(shù)量不斷增加使支鏈反應的反應速率不斷加快。第八章燃燒反應速度和反應機理

§2可燃氣體的燃燒反應機理

一、鏈鎖反應機理1、鏈的形成過程---即反應物由于熱力活化或其他作用而形成初始活化分子的過程。2、鏈的傳遞過程---活化分子與反應物相互化合而產生反應產物的同時,又再生新的活化分子,在分支鏈鎖反應過程中,再生的新的消化分子數(shù)目要大于消耗的活化分子數(shù)目。3、鏈的斷裂過程---亦即為活化分子與器壁,或與惰性分子相碰后而失去能量,活化分子銷毀的過程。

第八章燃燒反應速度和反應機理

二、氫的燃燒反應機理

H2+0.5O2=H2O

1.鏈的產生(形成活化中心)

H2+O2

2OH

H2+M2H+MO2+O2

O3+O(M為活化分子,M為惰性分子)

2.鏈的繼續(xù)與支化(支鏈反應)

H+O2

OH+OE=75.4kJ/Mol

控制反應

2OH+2H22H2O+2HE=41.9kJ/MolO+H2OH+H

E=25.1kJ/Mol

H+3H2+O22H2O+3H活化中心增加,反應速度加快第八章燃燒反應速度和反應機理

3.器壁斷鏈(活化中心消失)

2H(碰器壁)

H2

2OH(碰器壁)

H2O2(過氧化氫-雙氧水)

2O(碰器壁)

O2

4.空間斷鏈

H+O2+MHO2(超氧酸,一種自由基)+M

O+O2+MO3(臭氧)+M

O

+H2+MH2O+M

第八章燃燒反應速度和反應機理二、氫的燃燒反應機理

感應期1—開始階段,得到的能量用以產生活化中心,并不提高反應速度,這一段反應速度小。

等溫過程的支鏈反應速度絕熱過程的支鏈反應速度(突然提速)(橫坐標為時間)

第八章燃燒反應速度和反應機理二、氫的燃燒反應機理H2的反應速度主要取決與活化能最大的基元反應(所謂誰最難反應,誰就主導整個反應過程)

H+O2OH+O

燃燒反應的控制反應為:H+O2OH+O

燃燒反應速度可表示為:

考慮到溫度的影響,H2的反應速度為:可見溫度對燃燒反應速度的影響非常顯著。

第八章燃燒反應速度和反應機理

§3碳的燃燒反應機理第八章燃燒反應速度和反應機理

§3碳的燃燒反應機理

第八章燃燒反應速度和反應機理

§3碳的燃燒反應機理一、碳的晶格結構

第八章燃燒反應速度和反應機理

§3碳的燃燒反應機理一、碳的晶格結構

第八章燃燒反應速度和反應機理

§3碳的燃燒反應機理二、碳和氧的反應理論

第八章燃燒反應速度和反應機理

三、碳和氧反應的絡合物反應機理

根據(jù)實驗研究,多數(shù)學者認同絡合物反應理論,認為碳的晶界面對氧產生吸附作用,同時氧也會溶解在石墨晶格內形成碳氧絡合物,碳氧絡合物在氧分子的撞擊或者熱力作用下進一步分解生成CO2

和CO。

(1)1200-1300oC以下O2在石墨晶格內溶解:4C+2O2=4C·2(O2)溶固熔絡合物

緩慢分解:

4C·2(O2)溶

+O2=2CO2

+2CO(控制反應)總的反應為:4C+3O2=2CO2

+2CO生成物(1:1)

第八章燃燒反應速度和反應機理

三、碳和氧反應的絡合物理論

(2)1500-1600oC以上時O2在石墨晶格上吸附:3C+2O2=3C·2(O2)吸固熔絡合物

質點的熱力分解反應:3C·2(O2)吸=CO2

+2CO(控制反應)

總的反應為:3C+2O2=CO2

+2CO生成物(1:2)

(3)1300-1600oC(實際情況)

反應過程同時包括固熔絡合反應機理和晶界面化學吸附反應機理,O2在石墨晶格內溶解生成固熔絡合物的同時,也在晶格界面上被吸附形成固熔絡合物。所生成的CO2

和CO的比例也將在兩種機理的比例之間。

CO2:CO的比例介乎1:1到1:2之間。第八章燃燒反應速度和反應機理

§4燃燒過程中NOX的生成機理

一、NOX的生成機理

煙氣中NOX來源于空氣以及燃料中N在燃燒的高溫下生成,是造成大氣環(huán)境污染的主要有害氣體之一。

包括

NO、NO2、NO3、N2O、N2O3、N2O4、N2O5等各種氮的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

1.NO生成機理(直鏈反應)

N2+O=NO+N

N+O2

=NO+O

N2+O2=2NO

–Q

第八章燃燒反應速度和反應機理

NO生成速度與O2、N2濃度和反應區(qū)溫度有密切關系。當有水蒸氣時,N+OHH+NO

2.NO2生成機理(

NO的氧化)

O2+M

=2O+M(M為活化分子,M為惰性分子)

NO+

O+M=NO2+M

NO+

HOO=NO2+OH(HOO氫氧基-羥基)

第八章燃燒反應速度和反應機理

二、NOX

生成的影響因素

(1)主要在火焰最高溫度區(qū)(燃燒帶或之后)生成(2)煙氣在燃燒室停留時間(3)火焰中N2、O2的濃度,(控制n)(4)燃料中N

NOX的生成主要與火焰中的最高溫度、氧和氮的濃度、以及煙氣在高溫下停留的時間有關。第八章燃燒反應速度和反應機理

三、NOX的危害性

氮氧化物的危害性表現(xiàn)在:

1、對人體健康的直接危害(NO2呈紅棕色,有強烈的刺鼻氣味)。

2、氮氧化物在大氣的催化作用下形成硝酸HNO3。雨天形成酸雨,造成環(huán)境污染。3、氧化二氮是一種溫室氣體,會破壞臭氧層。4、在光化學反應下NO2可以分解為NO和O3,大氣中臭氧也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5、臭氧濃度超過0.1ppm、NO2濃度達1ppm時便會對植物的生長產生危害。

第八章燃燒反應速度和反應機理

三、NOx的危害性

NO2對人體健康的直接危害

第八章燃燒反應速度和反應機理

四、降低煙氣中NOX的方法(1)降低燃燒溫度水平,防止局部高溫(2)控制過??諝庀禂?shù)n(3)縮短煙氣在高溫區(qū)停留時間(4)采用低N燃料(5)低NOX燃燒方法:二段燃燒法煙氣循環(huán)法沸騰燃燒法第八章燃燒反應速度和反應機理

第八章小結1、自由射流、同心射流、交叉射流、旋轉射流2、化學反應速度的定義:W=dC/d;3、影響化學反應速度的影響因素:溫度、濃度和反應物性(E);4、燃燒反應機理:連鎖反應、直鏈反應、支鏈反應、活化中心(H、O、OH)5、碳的燃燒反應機理:是異相反應,反應過程包括晶界面化學吸附反應和碳氧絡合反應、燃燒產物中同時包括一次產物和二次產物,燃燒速度不僅與溫度、濃度有關還與介質間的擴散過程有關。6、NOX

的生成機理:煙氣中的N2

和O2

在高溫下反應生成NO,NO進一步氧化生成NO2,7、影響NOX生成的因素:煙氣中N2

和O2

的濃度、溫度和煙氣停留時間。

燃燒過程二個階段:著火階段,燃燒階段著火的概念:燃料與氧化劑均勻混合后,氧化反應使溫度升高達到激烈燃燒的瞬間叫著火。可燃混合物著火的方法:自燃著火和強制著火

第九章預混氣的熱力著火

自燃著火:

可燃混合物在整個容器內達到某個溫度后,會自動著火達到燃燒狀態(tài)。在可燃混合物的著火過程中,主要依靠熱量的不斷積累而自行升溫,最終達到劇烈的反應速度的著火稱為熱力著火。如果可燃混合物的著火過程,主要依靠化學反應的鏈鎖分支而不斷積累活化分子,最終達到劇烈的反應速度而產生著火稱為支鏈著火。

第九章預混氣的熱力著火

第九章預混氣的熱力著火

強制著火:

常溫下,用外加熱源置于可燃混合物中,向局部地區(qū)的可燃混合物輸送熱量,提高溫度和增加活化分子的數(shù)量,使之局部點火燃燒,然后以一定的速度向其它區(qū)域擴展,致使全部可燃混合物著火燃燒的過程叫強迫著火。例如靠電火花或熾熱物體來加熱局部區(qū)域的可燃混合物。

第九章預混氣的熱力著火自燃著火有兩個條件:

(1)可燃混合物應有一定的能量儲存過程。(2)在可燃混合物的溫度不斷提高,以及活化分子的數(shù)量不斷積累后,其反應從不顯著的反應速度自動地轉變到劇烈的反應速度。熱力著火理論基本要點:以熱量平衡為分析基礎?;瘜W反應發(fā)出的熱量超過散失的熱量,反應系統(tǒng)中當熱量的集聚達到著火溫度就能著火。著火溫度與燃料成分、濃度(壓力)、容器壁溫等因素有關,著火溫度不是一個物性常數(shù)。

第九章預混氣的熱力著火

§1著火過程與著火溫度

假設簡化模型:封閉體系,容積V,壁面溫度T0,可燃混合物溫度T,濃度C,并且均勻不變。

第九章預混氣的熱力著火

§1著火過程與著火溫度

假設簡化模型:閉口體系,容積V,壁面溫度T0,可燃混合物溫度T,濃度C,并且均勻不變。

反應發(fā)熱量:

Q1=qW=qk0Cnexp(–E/RT)=Aexp(–E/RT)

(kj/m3.s)系統(tǒng)散熱量:

Q2=F(T–T0)/V=B(T–T0)

(kj/m3.s)

式中:

A=qk0CnB=F/V為常數(shù)。其中:q反應的熱效應;V混合物的容積;E活化能;Cn反應物濃度;R氣體常數(shù);k0

前指數(shù)因子;T化學反應溫度;對流放熱系數(shù)F放熱面積T0可燃混合物的初溫;W化學反應速度。

第九章預混氣的熱力著火

§1著火過程與著火溫度

一、熱力著火的過程分析

可燃混合物的化學反應在有限空間進行時,其化學反應不斷放熱的同時也會向系統(tǒng)以外散熱。在有散熱的情況下,系統(tǒng)內部熱量的增量應該等于系統(tǒng)放熱量與散熱量之差。因此,反應系統(tǒng)的能量平衡方程可以寫為:

第九章預混氣的熱力著火

§1著火過程與著火溫度

一、熱力著火的過程分析

只有當系統(tǒng)的放熱量大于散熱量時才會有熱量的聚集,并且溫度不斷升高達到著火燃燒。因此熱力著火的首要條件是反應系統(tǒng)熱量的增量必須大于0,即:

通過分析反應系統(tǒng)的放熱和散熱情況以及熱量的平衡關系,可以確定熱力著火點的條件和位置。具體分析如下:

第九章預混氣的熱力著火一、熱力著火的過程分析

(1)平衡點1

在平衡點1以下,反應的放熱量Q1總是大于散熱量Q2,預混氣的溫度會不斷升高,同時散熱也逐漸增大,反應在在點1達到平衡狀態(tài)(Q1-Q2=0)。如果溫度繼續(xù)升高,散熱將會強于反應放熱,過程將會重新向點1移動。在過程點1是穩(wěn)定平衡點,在此點化學反應不可能自動加速,也就不可能自燃著火(其反應是等溫反應)。

第九章預混氣的熱力著火一、熱力著火的過程分析

(2)平衡點2當預混氣溫度稍低于T2時,由于Q2〉Q1溫度就會不斷下降直到點1才會重新平衡;如果溫度稍高于T2,這時Q1〉Q2溫度將不斷提高,反應不斷加速,最后產生熱力著火。但這不是屬于自燃著火。因為可燃混合物從T0開始升溫,不可能自行超過1點,也就無法自動達到點2而著火燃燒。因此過程點2是不穩(wěn)定平衡點。

第九章預混氣的熱力著火

一、熱力著火的過程分析

(3)改變系統(tǒng)環(huán)境溫度T0

Q1=Aexp(–E/RT)

Q2=B(T–T0)

如果提高容器壁溫度(預混氣初溫)T0,散熱線將向右邊平行移動,如果兩條線不相交,則在任意預混氣初溫下始終Q1〉Q2,系統(tǒng)內將不斷有熱量聚集,混合氣的溫度將不斷提高,反應速度不斷加快直到產生著火。

第九章預混氣的熱力著火

一、熱力著火的過程分析

(4)平衡點B如果放熱線與散熱線相切與B點,

在B點滿足Q1=Q2,當溫度稍高于TB時,

反應將急劇加速而引起著火。

Q1=Aexp(–E/RT)

Q2=B(T–T0)

B點是發(fā)生熱自燃的臨界狀態(tài)點又叫著火點,B點所處的溫度TB稱為著火溫度,而對應于該反應的初始環(huán)境溫度T0就是能夠引起著火的最低環(huán)境溫

度。

第九章預混氣的熱力著火一、熱力著火的過程分析

(5)改變系統(tǒng)散熱條件

Q1=Aexp(–E/RT)

Q2=B(T–T0)

讓B=F/V減小,改變直線的斜率使與放熱曲線相切,實現(xiàn)熱力著火。

第九章預混氣的熱力著火一、熱力著火的過程分析

(6)提高混合物壓力Q1=Aexp(–E/RT)

Q2=B(T–T0)

(使A=qk0Cn提高,)

實現(xiàn)熱力著火

第九章預混氣的熱力著火

一、熱力著火的過程分析

在上述各種可能的熱力著火條件(提高初溫、減少散熱和提高反應區(qū)壓力)下,引起著火的溫度點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外界條件下,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實現(xiàn)著火。燃料的熱力著火溫度不是物性常數(shù)而是受許多因素影響的變數(shù)。實現(xiàn)熱力著火的可能途徑:

1.提高混合氣的初始溫度(T0)

2.改變散熱條件(F/V)

3.增加可燃預混氣的壓力(P)

第九章預混氣的熱力著火

一、熱力著火的過程分析

在上述各種可能的熱力著火條件下,引起著火的最低溫度(著火溫度)是不同的。因此燃料的熱力著火溫度不是物性常數(shù)而是受許多因素影響的變數(shù)。

熱力著火溫度的高低與以下各種因素有關:

燃料和氧化劑的性質(物性qEλ

K0)環(huán)境溫度(T0)和壓力(Cn)容器的形狀和大?。‵V)散熱條件(F/V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