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食品罐藏-axl_第1頁
第3章食品罐藏-axl_第2頁
第3章食品罐藏-axl_第3頁
第3章食品罐藏-axl_第4頁
第3章食品罐藏-axl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食品工藝學導論第三章食品的罐藏

食品的罐藏

罐藏食品概論罐藏容器罐藏食品加工工藝常見問題分析與控制罐藏新技術本章主要內容重點內容:罐藏原理罐藏食品加工工藝變質及原因分析

食品的罐藏

第一節(jié)罐藏食品概述罐頭食品:

將經過一定處理的食品裝入包裝容器中,經過排氣、密封、殺菌,使罐內食品與外界環(huán)境隔絕而不被微生物再污染,同時殺死罐內有害微生物(商業(yè)滅菌)并使酶失活,從而在室溫下能長期保存的食品。

食品的罐藏

第一節(jié)罐藏食品概述罐藏食品的誕生和發(fā)展:誕生:法國拿破侖時代;1864年:巴斯德發(fā)現微生物,理論揭示食品罐藏原理1874年:高壓殺菌鍋的發(fā)明使罐藏技術普遍推廣;1920-1923年:用數學方法來確定罐頭食品合理殺菌溫度和時間的關系;1948年:斯塔博等提出罐頭食品殺菌理論基礎F值;目前:罐藏工業(yè)正在向連續(xù)化、自動化方向發(fā)展,品種和產量都在發(fā)展。

食品的罐藏

第一節(jié)罐藏食品概述罐藏食品的優(yōu)點:經久耐藏,在常溫下可保存1~2年不敗壞;食用方便,無需另外加工處理;經殺菌處理,食用安全衛(wèi)生;對新鮮易腐的產品,罐藏可以起到調節(jié)市場、保證制品常年供應;

運輸和攜帶方便;

食品的罐藏

按包裝容器分:

玻璃瓶罐頭

鐵盒罐頭軟包裝罐頭鋁合金罐頭以及其它,如塑料瓶裝罐頭。按罐藏食品的種類:一、罐藏食品分類

食品的罐藏

高溫對微生物的殺滅作用

一般當溫度高于60℃時就對微生物有致死作用;熱處理溫度越高,微生物致死所需時間越短,相反,熱處理溫度越低,微生物致死所需時間越長。對不同微生物而言,不同種類所需要的殺菌條件有較大差異:

高溫致死微生物的原因:

高溫對蛋白質、酶和核酸等產生的直接的破壞作用。二、罐藏原理微生物種類致死條件大多數微生物50-65℃,100min耐熱菌80℃,120min芽孢桿菌100℃,幾十分鐘到數小時

食品的罐藏

影響微生物耐熱性的因素初始活菌數微生物的生理狀態(tài):熱處理溫度和時間罐內食品的成分:二、罐藏原理

食品的罐藏

初始活菌數腐敗菌或芽孢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時間隨原始菌數而異,原始菌數越多,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時間越長。罐頭食品殺菌前被污染的菌數和殺菌效果有直接的關系。二、罐藏原理原因:

可能是細菌細胞分泌較多的蛋白質保護物質。

食品的罐藏

微生物的生理狀態(tài):二、罐藏原理

食品的罐藏

熱處理溫度和時間:二、罐藏原理熱處理溫度對玉米汁中平酸菌死亡時間的影響

食品的罐藏

食品成分對微生物耐熱性的影響:水分活度(Aw)pH值糖的種類和含量鹽類脂肪蛋白質植物殺菌素二、罐藏原理

食品的罐藏

Aw:一般情況下,Aw低,微生物的耐熱性強;Aw高,微生物的耐熱性弱。

原因:蛋白質在潮濕狀態(tài)下加熱比在干燥狀態(tài)下加熱變性速度快。食品成分對微生物耐熱性的影響因此,在相同溫度下,濕熱殺菌比干熱殺菌效果好。

食品的罐藏

食品的脂肪含量

脂肪含量高的食品,可以增強細菌的耐熱性。長鏈脂肪的保護作用更強。

原因:脂肪含量高時,細胞的含水量下降。食品成分對微生物耐熱性的影響

食品的罐藏

鹽類:

鹽類濃度<3%-4%時,對細菌的耐熱性有增強作用;當食鹽濃度>4%時,隨濃度的增加,細菌的耐熱性明顯下降。這種削弱和保護的程度常隨腐敗菌的種類而異。原因:鹽濃度低時,會使得微生物適量脫水,而使得蛋白質不好凝固;而當鹽濃度高時,微生物細胞大量脫水,蛋白質變性,導致微生物死亡。食品成分對微生物耐熱性的影響

食品的罐藏

糖類:低濃度的糖液對受熱處理的細菌芽孢有保護作用,高濃度的糖類能降低食品的Aw。

不同糖類對細菌的保護作用強弱順序如下:

蔗糖>葡萄糖>山梨糖醇>果糖>甘油→糖濃度越高,微生物的耐熱性增強,越難殺死微生物。食品成分對微生物耐熱性的影響

食品的罐藏

pH值:對大多數芽孢桿菌而言,在中性范圍內耐熱性最強;

pH5時細菌芽孢耐熱性降低。一些蔬菜和湯類食品:常添加酸,適當提高內容物酸度,以降低殺菌溫度和時間,保存食品品質和風味。圖加熱介質pH對芽孢耐熱性的影響食品成分對微生物耐熱性的影響

食品的罐藏

pH值:根據腐敗菌對不同pH值的適應情況及其耐熱性,(罐頭)食品按照pH值不同常分為四類:低酸性、中酸性、酸性和高酸性。在罐頭工業(yè)中酸性食品和低酸性食品的分界線以pH4.6為界線。食品成分對微生物耐熱性的影響

食品的罐藏

根據pH值不同對罐頭進行分類pH值食品成分對微生物耐熱性的影響

食品的罐藏

蛋白質:

蛋白質對微生物的耐熱性有一定的增強作用。植物殺菌劑:

植物中含有的某些物質對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殺滅作用。食品成分對微生物耐熱性的影響

食品的罐藏

微生物耐熱性參數熱力致死速率曲線D值熱力致死速率曲線Z值F0值二、罐藏原理

食品的罐藏

熱力致死速率曲線微生物耐熱性參數微生物及其芽孢的熱處理死亡數是按指數遞減或按對數循環(huán)下降的。

食品的罐藏

D值(指數遞減時間)在一定的致死溫度條件下,殺死90%微生物所需的加熱時間微生物耐熱性參數D=t/(lga-lgb)t:加熱時間(min)a:原始菌數b:殘存菌數

食品的罐藏

D值:D值越大,細菌的死亡速率越慢,即該菌的耐熱性越強。D值隨熱處理溫度、菌種、細菌或芽孢所處的環(huán)境和其它因素而異。D值不受原始菌數影響微生物耐熱性參數

食品的罐藏

D值的計算100℃熱處理時,原始菌數為1×104,熱處理3min后殘存的活菌數是1×101,求該菌D值?微生物耐熱性參數

食品的罐藏

微生物耐熱性參數問題2某罐頭食品的對象菌D121=4min,問在121℃殺菌99.9%時,需要多長時間?殺菌99.99%呢?如果要使對象菌減少為原來的0.001%,此時又需要多長的殺菌時間呢?解:殺死99.9%,t=3D=12min殺死99.99%,t=4D=16min減少為原來的0.001%時,t=5D=20min

食品的罐藏

熱力致死時間(TDT)

指特定熱力致死溫度下,將食品中的某種微生物恰好全部殺死所需要的時間。微生物耐熱性參數

食品的罐藏

Z值概念:Z值為熱力致死時間按照1/10或10倍變化時所需要提高或降低的溫度值(℃).Z值越大,因溫度上升而取得的殺菌效果就越小。微生物耐熱性參數熱力致死時間曲線Z

食品的罐藏

Z值如肉毒梭菌芽孢加熱致死時間110℃為35min,100℃為350min,則Z是多少?微生物耐熱性參數解:Z=10℃

食品的罐藏

F0值微生物耐熱性參數概念:在121.1℃溫度條件下殺死一定濃度的細菌所需要的時間。F0值與菌種、菌量及環(huán)境相關。

F0=nD用適當的殘存率值代替“徹底殺滅”的概念,這使得殺菌終點(或程度)的選擇更科學、更方便,同時強調了環(huán)境和管理對殺菌操作的重要性。

n值并非固定不變,要根據工廠和食品的原始菌數或污染菌的重要程度而定。比如在美國,對肉毒桿菌,要求n=12,對生孢梭菌,n=5。F0值越大,菌的耐熱性就越強。

食品的罐藏

低酸性食品中典型芽孢菌的耐熱性參數微生物耐熱性參數

食品的罐藏

高溫對酶活性的影響酶對食品質量的影響高溫對酶活性的鈍化作用酶的熱變性二、罐藏原理

食品的罐藏

酶對食品質量的影響不同食品中所含酶的種類不同,酶的活力和特性也可能不同。引起食品質量下降的酶主要有:氧化酶類和水解酶類,包括過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脂肪氧合酶、抗壞血酸氧化酶等。由于過氧化物酶活力與果蔬產品的質量有關,而且它是最耐熱的酶類,因此將其鈍化作為熱處理對酶破壞程度的指標。當食品中過氧化物酶在熱處理中失活時,其他酶以活性形式存在的可能性很小。

二、罐藏原理

食品的罐藏

高溫對酶活性的鈍化作用二、罐藏原理溫度商數:Q10=

Kt10/Kt式中:Q10-表示溫度每升高10℃時反應速度所增加的倍數;Kt-溫度t時的反應速度;Kt10-溫度增加10℃時的反應速度;大多數酶活性化學反應的Q10值為2-3;酶失活速度的Q10值在臨界溫度范圍內可達100。因此,當達到臨界溫度時,酶的失活速度遠遠大于催化反應速度。

食品的罐藏

高溫對酶活性的鈍化作用二、罐藏原理

食品的罐藏

罐頭食品經過適度的熱殺菌以后,不含有致病性微生物,也不含有通常溫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這種狀態(tài)稱作商業(yè)無菌。商業(yè)無菌三、罐藏食品常用術語

泄漏是指罐頭密封結構有缺陷,或由于撞擊而破壞密封,或罐壁腐蝕而穿孔致使微生物侵入的現象。泄漏

胖聽是指由于罐頭內微生物活動或化學作用產生氣體,形成正壓,使一端或兩端外凸的現象。胖聽

食品的罐藏

指除酒精飲料以外,凡殺菌后平衡pH大于4.6、水活性值大于0.85的罐頭食品。低酸性罐頭食品三、罐藏食品常用術語指殺菌時由于罐內壓力過高所導致的罐身接縫爆裂現象。爆節(jié)酸性罐頭食品酸性罐頭一般指殺菌后平衡pH等于或小于4.6的罐頭食品。

食品的罐藏

第二節(jié)罐藏食品加工工藝成品檢驗裝罐空罐及其蓋的清洗消毒瀝干排氣密封殺菌冷卻包裝罐頭加工工藝流程原料預處理裝罐

食品的罐藏

原料預處理配制灌注液原料前處理(挑選、分級→洗滌→去皮→切分、去核(心)→抽空→熱燙)抽空的作用:抽空處理可排除果蔬組織內的氧氣,鈍化某些酶的活性,抑制了酶促褐變。機械法、化學法、熱力法、手工法、酶法水果罐頭前處理工藝去皮堿液去皮應根據果蔬原料種類、成熟度和大小,確定堿液的濃度、溫度和處理時間。食品的罐藏果蔬原料預處理機械去皮:旋皮機、擦皮機、專用去皮機熱力去皮:高壓蒸汽、沸水熱燙后迅冷卻手工去皮:廣泛采用化學去皮:酸堿腐蝕破壞原料組織中酶的活性,穩(wěn)定色澤,改善風味,改進原料的品質。軟化組織,便于加工和裝罐。脫除部分水分,以保證開罐時固形物的含量。排除原料組織內的空氣以減少氧化作用,減輕金屬罐內壁的腐蝕作用。殺滅部分附著于原料的微生物,減少半成品的帶菌數,提高罐頭的殺菌效果。食品的罐藏熱燙目的果蔬原料預處理食品的罐藏熱燙燙漂的方法:蒸汽、沸水熱燙燙漂終點的判定:過氧化物酶失活為準試樣切片滴1.5%愈創(chuàng)木酚溶液,再滴0.3%H2O2,如愈創(chuàng)木酚變褐色,說明過氧化物酶未被破壞,燙漂程度不夠.愈創(chuàng)木酚四愈創(chuàng)木醌(褐色)1.糖液的配制糖液濃度的計算公式:

Y=(W3Z-W1X)/W2×100%

Y——需配制的糖液濃度%W1——每罐裝入果肉重gW2——每罐注入糖液重gW3——每罐凈重gX——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Z——要求開罐時的糖液濃度%水果罐頭糖液開罐標準為14-18%食品的罐藏糖液配制例:欲為一種水果罐頭配制糖液,已知每罐凈重為500g,其中果肉300g,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為10%,產品要求的開罐糖液濃度為16%,求配制糖液的濃度應該是多少?Y=(500*16%-300*10%)/200*100%=25%2.糖液配制方法1)直接法:按比例稱量糖和水->煮沸5-10min

->去除SO2和微生物->過濾2)稀釋法:高濃度糖液(65%)->稀釋糖液食品的罐藏食品的罐藏原料處理:要求桔子形態(tài)完整,色澤均一,成熟度在8-9成,無畸形無蟲斑,不腐爛。按果實橫徑每隔10mm分成1級

。清洗→95~100℃燙煮1min

→手工去皮。酸堿去囊衣:酸處理:用0.15%~0.20%的鹽酸浸桔片40~50min,清水漂洗。堿處理:28~30℃、0.35%的NaOH溶液浸桔片12min,清水漂洗1~2小時。漂洗→分選→裝罐(注糖液)→排氣密封→殺菌冷卻去囊衣桔子罐頭的加工方法

食品的罐藏

畜禽罐頭預處理:

解凍→肉的分割、剔骨與整理→預煮→油炸預處理空氣、水、電流原料蛋白質凝固,肌肉組織緊密具有一定的硬度,便于切塊有效地保證成品罐頭的固形物含量有利于調味汁液的滲透殺滅微生物一般100℃

,30-60min脫出肌肉中的部分水分賦予肉塊特有的色澤和風味160~180℃,時間為1min左右罐藏對畜禽原料的基本要求

原料均要求采用來自非疫區(qū)、健康良好、宰前宰后經獸醫(yī)檢驗合格。不得使用冷凍2次、未經排酸和質量差的肉。冷鮮肉:在0℃-4℃放置12-24小時,使大多數微生物受到抑制,肉中的酶將部分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排除積聚在肌肉組織中的乳酸。肉經歷了解僵過程,其肉質柔軟有彈性、易熟易酥、口感細膩、味道鮮美。

食品的罐藏畜禽罐頭預處理原料的解凍

直接影響到肉禽原料的品質和產品的質量,解凍速度越慢,肉的品質越好,但是太慢微生物作用容易影響肉的品質。禽類解凍條件

肉的解凍條件食品的罐藏畜禽罐頭預處理解凍條件解凍室溫解凍時間備注自然解凍<25℃15h僅用于清蒸類淋水解凍約20℃10h

季節(jié)解凍室溫/℃解凍時間/h相對濕度%解凍程度(肉中心溫度)夏季16~20豬、羊肉12~16,牛肉<3085~90<7℃冬季10~15豬、羊肉18~22,牛肉<4085~90<10℃

食品的罐藏

水產罐頭預處理:

解凍→清洗→預處理→鹽漬→脫水預處理脫除原料中部分血水和可溶性蛋白質改變成品的色澤防止罐內血蛋白凝結還可使魚肉組織收縮變硬防止魚皮脫落并使魚肉吸收適量的鹽分油炸和預煮

食品的罐藏

裝罐:裝罐的方法有人工裝罐和機械裝罐兩種方法。裝罐要求:合理搭配,大小、色澤、形態(tài)、成熟度等均勻一致,排列式樣美觀,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成本。一、罐藏食品工藝要點-裝罐

食品的罐藏

容器分類不同容器的特點容器的準備罐藏容器

食品的罐藏

1.容器分類

食品的罐藏

金屬罐:馬口鐵罐鍍錫的均勻與否會影響鐵皮耐腐蝕性。有些罐頭因內容物pH值較低,或含有較多的花青素苷,或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故在馬口鐵與食品接觸的一面涂上一層符合食品衛(wèi)生要求的涂料,這種馬口鐵稱為涂料鐵。2、不同容器的特點

食品的罐藏

玻璃罐優(yōu)點:性質穩(wěn)定,與食品基本不起化學反應;透明,便于選購;空罐可以重復使用;缺點:重量大、質脆易破,運輸和攜帶不便;內容物易褪色或變色;傳熱性差,要求溫度變化均勻緩和。2、不同容器的特點

食品的罐藏

玻璃罐發(fā)展趨勢:薄壁、高強度、瓶型新,工業(yè)發(fā)達國家衛(wèi)生部門已正式規(guī)定嬰幼兒食品只能使用玻璃罐。對罐的要求:呈透明狀,無色或略微帶青色;具有良好的化學穩(wěn)定性和熱穩(wěn)定性,在加熱加壓殺菌條件下不破裂;罐身端正光滑、厚薄均勻,罐口圓而平整,底部平坦,罐身不得有嚴重的氣泡、裂紋、石屑及條痕等缺陷。2、不同容器的特點

食品的罐藏

軟包裝蒸煮袋由一種能耐高溫殺菌的復合塑料薄膜制成的袋狀罐藏包裝容器,俗稱軟罐頭;一般采用聚酯、鋁箔、尼龍、聚烯烴等薄膜借助膠粘劑復合而成,一般有3-5層,多者可達9層;1955年美國產生,日本是目前生產和應用最多的國家;優(yōu)點:重量輕、體積小、易開啟、攜帶方便;耐高溫殺菌,貯藏期長;操作方便,殺菌時傳熱速度快;不透水、氣、光、內容物幾乎不可能發(fā)生不學變化,能有效保持品質。2、不同容器的特點

食品的罐藏

罐藏容器的清洗與消毒分人工清洗和機械清洗兩種;金屬空罐清洗后置于沸水中或蒸汽中消毒0.5-1min;玻璃管清洗后再用清水沖凈,最后用蒸汽或熱水(95-100℃)消毒空罐的鈍化處理為避免食品對罐壁具有腐蝕作用將空罐放在化學溶液中處理,使其表面產生一保護薄層,使金屬的活潑性變得遲鈍而不易與食品發(fā)生作用。3、容器的準備

食品的罐藏

罐蓋的打印廠名L19浙江海通食品公司

班次01產品名稱601糖水桔子生產日期05110805年11月08日

3、容器的準備

食品的罐藏

裝罐的方法

根據產品的性質、形狀和要求等不同選用不同的裝罐方法。(1)人工裝罐。多用于肉禽類、水產、水果、蔬菜等塊狀產品的裝罐。原料質量如成熟度、大小、色澤、形狀等差異較大,裝罐時要進行挑選,進行合理搭配。(2)機械裝罐。一般用于顆粒狀、糜狀、流體或半流體等產品的裝罐,如午餐肉、果醬、果汁、青豆等一、罐藏食品工藝要點-裝罐

食品的罐藏

裝罐的注意事項確保裝罐量符合要求,允許質量公差為±3%;罐內應保留一定的頂隙,4-8mm;若頂隙過小,造成罐內壓力增加而使容器變形,同時造成原料的浪費;若頂隙過大,殺菌冷卻后易造成癟罐;罐內殘留氣體較多,將促進罐內壁的腐蝕和產品的氧化變色、變質。保證內容物在罐內的一致性;縮短灌裝時間一、罐藏食品工藝要點-裝罐

食品的罐藏

注液:根據罐頭品種的不同加注不同的液體清水馬蹄;糖水蘋果;鹽水蘑菇、青豆;加注調味液的紅燒豬肉。灌注汁液的目的:不僅能增進食品的風味,提高食品初溫,促進對流傳熱,提高殺菌效果,排除部分罐內空氣,降低加熱殺菌時罐內壓力減輕罐內壁的腐蝕,減少內容物的氧化變色和變質。二、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注液

食品的罐藏

排氣目的和作用排氣方法罐頭的真空度及其影響因素罐頭真空度的檢測方法三、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排氣

食品的罐藏

1.排氣的目的和作用目的:將罐頭頂隙中和食品組織中的空氣盡量排除,使罐頭封罐后形成一定的真空度。作用:(1)阻止需氧菌及霉菌的生長發(fā)育;(2)防止或減輕加熱時容器變形、玻璃瓶跳蓋等;(3)控制或減輕貯藏中出現的罐內壁腐蝕;(4)避免或減輕食品色香味的變化;(5)避免維生素和其他營養(yǎng)素遭受破壞;(6)有助于避免將假脹罐誤認為腐敗變質性脹罐;三、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排氣

食品的罐藏

2.排氣的方法熱力排氣熱裝排氣—食品的組織形態(tài)不會因加熱時的攪拌而遭到破壞的食品,如番茄汁、番茄醬、糖漿蘋果等。加熱排氣—排氣箱加熱至罐頭中心溫度75℃以上。蒸汽噴射排氣法封罐前瞬間向罐內頂隙部位噴射高壓蒸汽,并立即封罐。此法不可能抽除食品組織內部的氣體;殺菌冷卻后的罐內食品表面是濕潤的,所以組織內部氣體含量高的食品、表面不允許濕潤的食品不適合用此法排氣。三、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排氣

真空密封排氣法概念:利用真空封罐機將罐頭置于真空封罐機的真空倉內,在抽氣的同時進行密封的排氣方法,可使罐頭真空度達到33.3-40kPa,甚至更高。優(yōu)點:能在短時間內使罐頭獲得較高的真空度;能較好地保存維生素和其他營養(yǎng);適用于各種罐頭的排氣;封罐機體積小、占地少。缺點:只能排除罐頭頂隙部分的空氣;

食品內部的氣體則難以抽除;

裝罐前先對食品進行抽空處理。各種排氣方法的比較三、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排氣

食品的罐藏

3.罐頭的真空度及其影響因素罐頭的真空度:

罐外大氣壓與罐內殘留氣體壓力的差值。即:真空度=大氣壓-罐內殘存氣壓例:在標準大氣壓下真空封罐時,真空度為79.99kPa,試問食品溫度最高應為多少,才不會產生瞬間沸騰現象?

解:算出真空倉內的實際壓力p

p=pB-pw=101.3-79.99=21.33(kPa)

查表找出與21.33kPa對應的溫度為61℃。三、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排氣

食品的罐藏

3.罐頭的真空度及其影響因素影響真空度的因素:排氣溫度和時間75℃罐頭的容積和頂隙的大小食品的密封溫度食品原料的種類和新鮮度食品的酸度外界氣溫和氣壓的變化三、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排氣4.罐頭真空度的檢測方法(1)罐頭真空計(2)非破壞性光電檢測儀罐頭真空度計三、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排氣

食品的罐藏

密封

罐頭的密封,使罐內食品與外界完全隔絕而不再受到微生物的污染。罐頭密封的方法和要求視容器的種類而異。金屬罐的密封

金屬罐的密封是指罐身的翻邊和罐蓋的圓邊在封口機中進行卷封,使罐身和罐蓋相互卷合,壓緊而形成緊密重疊的卷邊的過程。所形成的卷邊稱之為二重卷邊。玻璃罐的密封

卷封式密封:同金屬管

旋開式密封:廣泛用于果醬、果凍、調味醬的密封

撳壓式密封:開啟方便軟罐頭的密封—熱封四、罐藏食品工藝要點-密封

食品的罐藏

一、殺菌的目的及意義:殺滅絕大多數腐敗和致病微生物,達到商業(yè)無菌。罐頭在殺菌的同時也破壞了食品中酶的活性,從而保證罐內食品在保存期內不發(fā)生腐敗變質。罐頭的加熱殺菌還具有一定的烹調作用,能增進風味、軟化組織。

因此,殺菌工藝是保證產品良好品質和食用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五、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殺菌二、罐頭食品中的微生物

1.罐頭食品敗壞的原因非微生物原因:(1)罐頭容器材料與內容物相互作用引起敗壞;(2)溫度過高或排氣不良,造成罐頭容器腐蝕穿孔。微生物的原因:(1)殺菌不夠,殘存在罐內的微生物在適于其生長的環(huán)境下繼續(xù)生長;(2)密封存在缺陷,導致外界微生物侵入而在食品中生長。五、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殺菌食品的罐藏2.導致食品敗壞的微生物五、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殺菌食品的罐藏霉菌細菌酵母菌嗜冷性細菌:14.4-20.0℃,霉菌和部分細菌,對食品安全影響不大;嗜溫性細菌:30-36.7℃,細菌,引起敗壞,如肉毒桿菌和生芽孢梭狀芽孢桿菌,影響食品安全。嗜熱性細菌:50-65.6℃,或76.7緩慢生長,甚至121幸存60min以上,食品敗壞但不產毒素。五、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殺菌食品的罐藏3、不同微生物的耐熱溫度4.影響細菌生長繁殖的環(huán)境因素氧:罐頭食品中好氧菌的生長受到抑制,但厭氧菌仍能活動;酸:不同細菌的適宜生長的pH范圍不同,pH也影響其對熱的抵抗能力;溫度:溫度超過或低于細菌生長最適溫度時,生長活動受到抑制或致死。營養(yǎng)物質:糖、蛋白質、油脂、維生素、鹽類和微量元素;水分:細菌對營養(yǎng)物質的攝取需要充分的水分;五、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殺菌食品的罐藏5.殺菌對象菌的選擇(1)選擇最常見、耐熱性最強、有代表性的腐敗菌或產生毒素的微生物為主要殺菌對象;(2)一般認為,如果熱力殺菌足以消滅耐熱性最強的腐敗菌時,則耐熱性較低的腐敗菌是很難存留下來的;

芽孢的耐熱性比營養(yǎng)體強,若有芽孢菌存在時,則應以芽孢作為主要的殺菌對象。五、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殺菌食品的罐藏6.罐頭食品的酸度是選定殺菌對象菌的重要因素。pH值4.6以下的酸性或高酸性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這類耐熱性低的微生物作為殺菌對象;pH4.6以上的低酸性罐頭食品,殺菌的主要對象是那些在無氧或微氧條件下,仍然活動而且產生芽孢的厭氧性細菌,這類細菌的芽孢抗熱能力很強。如國際普遍采用的肉毒梭狀芽孢桿菌。五、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殺菌食品的罐藏三、影響熱殺菌的因素影響罐頭殺菌效果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影響微生物耐熱性的因素污染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食品的性質和化學成分殺菌的溫度影響罐頭傳熱的因素五、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殺菌食品的罐藏影響微生物耐熱性的因素:污染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不同微生物耐熱性差異很大,一般嗜熱性細菌耐熱性最強,芽孢比營養(yǎng)體更耐熱。微生物數量越多,耐熱性越強控制措施:選擇新鮮清潔的原料;各工序之間要緊密銜接;注意工廠衛(wèi)生管理、用水質量及與食品接觸的一切機械設備和器具的清潔處理。五、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殺菌食品的罐藏影響微生物耐熱性的因素:食品酸度酸度對微生物耐熱性的影響很大:對于絕大多數微生的來說:pH中性范圍>pH高或低酸使微生物耐熱性減弱的程度隨酸的種類而異:乳酸>蘋果酸>檸檬酸。食品酸度與殺菌條件:pH<4.6的酸性食品(常壓殺菌),pH≥4.6的低酸性食品(高壓殺菌)五、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殺菌食品的罐藏影響微生物耐熱性的因素:食品的化學成分糖:糖有增強微生物耐熱性的作用脂肪:脂肪能增強微生物的耐熱性蛋白質:蛋白質在一定的低含量范圍內對微生物的耐熱性有保護作用鹽類:低濃度的食鹽對微生物的耐熱性有保護作用,高濃度的食鹽對微生物的耐熱性有削弱的使用。植物殺菌素:某些揮發(fā)性物質對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殺滅的作用五、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殺菌食品的罐藏影響罐頭傳熱速度的因素主要有:食品種類和裝罐狀態(tài)五、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殺菌食品的罐藏流體食品:加熱殺菌時產生對流,傳熱速度較快半流體食品:對流很小,主要靠傳導傳熱固體食品:主要靠傳導傳熱,傳熱速度很慢流體和固體混裝食品:傳導和對流同時存在罐頭傳熱的冷點一般將罐內食品溫度變化最緩慢的點稱為罐頭食品的冷點影響罐頭傳熱速度的因素:罐頭容器種類和型式罐壁厚度的增加和熱導率λ的減小都將使熱阻σ增大;

σ=δ/λ傳熱速度:蒸煮袋>馬口鐵罐>玻璃罐;容器的幾何尺寸和容積大小對傳熱速度也有影響。罐內食品的初溫初溫與殺菌溫度之間的溫差越小,罐中心加熱到殺菌溫度所需時間越短。殺菌鍋的形式和罐頭在殺菌鍋中的位置回轉式殺菌比靜置式好;罐頭在殺菌鍋中遠離進氣管路在溫度未達平衡時傳熱較慢。五、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殺菌食品的罐藏四、罐頭的殺菌規(guī)程殺菌規(guī)程用來表示殺菌操作的全過程,主要包括殺菌溫度、殺菌時間和反壓力三項因素。

式中:T——

要求達到的殺菌溫度(℃);

t1

——

使罐頭升溫到殺菌溫度所需的時間(min);

t2——

保持恒定的殺菌溫度所需的時間(min);

t3

——

罐頭降溫冷卻所需要的時間(min);

p——

反壓冷卻時殺菌鍋內應采用的反壓力(Pa)0.12—0.13MPa。五、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殺菌食品的罐藏t1一般10min左右,t3一般10min-20min,快一些為好,即快速升溫和快速降溫,有利于食品的色香味形、營養(yǎng)價值。下面是現有成熟的殺菌公式:蘑菇罐頭:10min-30min-10min/121℃桔子罐頭:5min-15min-5min/100℃五、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殺菌食品的罐藏安全殺菌F值的估算

如果已知某種罐頭食品殺菌時所選擇的對象菌的D值,則安全殺菌F值可由下式計算求得:

F安=DT(loga-logb)式中:DT——在恒定加熱致死溫度下,每殺死90%對象菌所需要的時間(min);

a——

殺菌前對象菌的芽孢總數;

b——

罐頭允許的腐敗率五、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殺菌食品的罐藏例:生產蘑菇罐頭時,根據工廠的衛(wèi)生條件及原料的污染情況,通過微生物檢驗,選擇以嗜熱脂肪芽孢桿菌作為對象菌。設每克罐頭內容物在殺菌前含嗜熱芽孢桿菌數不超過2個。經121℃殺菌、保溫、貯藏后,允許的腐敗率為萬分之五以下。查表知嗜熱脂肪芽孢桿菌在蘑菇罐頭中的D121℃=4.00min,若生產425g蘑菇罐頭,則在121℃殺菌時(在理論的瞬時升溫和瞬時降溫的條件下)所需F安值多少?五、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殺菌食品的罐藏

則:F安=D121(loga-logb)=4×(log850-log5×10-4)=4×(2.9294-0.699+4)=24.92(分鐘)解:已知:D121℃=4.00(分鐘)

a=450g/罐×2個/g=850(個/罐)

b=5×10-4

F安=DT(loga-logb)

DT——在恒定加熱致死溫度下,每殺死90%對象菌所需要的時間(min);

a——

殺菌前對象菌的芽孢總數;

b——

罐頭允許的腐敗率五、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殺菌食品的罐藏罐頭殺菌條件合理性的判別安全殺菌F值是指在某一恒定的殺菌溫度下(通常以121℃為標準溫度)殺滅一定數量的微生物或芽孢所需要的加熱時間;實際殺菌F值,常用F0值表示,以區(qū)別于安全殺菌F值(它被作為判別某一殺菌條件合理性的標準值);F0<F,殺菌不足或說殺菌強度不夠,罐內食品仍可能出現因微生物作用引起的變敗;F0≥F,該殺菌條件合理,達到了商業(yè)滅菌的要求,在規(guī)定的保存期內罐頭不會出現微生物作用引起的變敗,是安全的;F0>>F,殺菌過度,使食品遭受了不必要的熱損傷,殺菌條件也不合理,應適當降低殺菌溫度或縮短殺菌時間,以提高和保證食品品質。五、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殺菌食品的罐藏五、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殺菌食品的罐藏熱殺菌條件的確定比奇洛法改良基本法公式法和列線圖解法。

食品的罐藏

五、罐頭的殺菌技術常壓沸水殺菌高壓水殺菌高壓蒸汽殺菌超高溫瞬時殺菌五、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殺菌常壓沸水殺菌適用于大多數水果和部分蔬菜罐頭高壓蒸汽殺菌適用于低酸性食品,如大多數果蔬、肉類及水產類罐頭。高壓水殺菌適用于肉類、魚貝類的大直徑扁罐及玻璃罐超高溫瞬時滅菌適用于液體類食品的滅菌,滅菌后的產品再無菌灌裝到滅菌的容器中。自動回轉殺菌鍋電腦全自動智能程控殺菌鍋

食品的罐藏

冷卻的目的及意義殺菌后罐內食品高溫狀態(tài),不立即冷卻或冷卻緩慢,罐頭在高溫階段(50~55℃)停留時間過長,會促進嗜熱性細菌繁殖使罐頭腐敗變質。◆冷卻方法常壓殺菌金屬罐頭:可直接放入冷水池或柜中冷卻;常壓殺菌玻璃罐頭:分階段逐漸降溫;高壓殺菌罐頭:進行反壓冷卻;冷卻終溫:40℃左右。冷卻用水:清潔水;加氯水,要求游離氯3~5mg/kg六、罐藏食品工藝要點—冷卻

食品的罐藏

保溫檢驗:

將殺菌冷卻后的罐頭放入保溫室內,中性或低酸性罐頭在37℃下保溫一周,酸性罐頭在25℃下保溫7~10d。未發(fā)現脹罐或其它腐敗現象,經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檢驗后合格,則貼標簽。保溫檢查的局限性:破壞罐頭色澤和風味;并非萬無一失,有許多耐熱菌不一定在此條件下發(fā)生增殖而導致產品敗壞。七、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檢驗

食品的罐藏

商業(yè)無菌檢驗操作程序:審查生產記錄↓抽樣↓稱重↓保溫↓開罐檢查↓接種培養(yǎng)↓結果判定七、罐藏食品工藝要點-檢驗低酸性食品37℃,10d酸性食品30℃,10d

食品的罐藏

罐頭食品的包裝貼商標、裝箱、涂防銹油(隔離水和空氣,防止鐵皮生銹)罐頭食品的貯藏防潮、防曬、防凍;注意控制溫度和濕度,避免罐頭食品出現“出汗現象”七、罐藏食品工藝要點-包裝和貯藏第三節(jié)罐頭食品常見問題分析與控制罐頭脹罐的類型、原因以及預防措施微生物污染與質量控制玻璃罐頭跳蓋現象及破損率高的原因和預防措施綠色蔬菜罐頭食品色澤變黃的原因與預防措施。加工過程中褐變現象原因與預防措施固形物軟爛與汁液混濁產生原因與預防措施◆罐頭底或蓋不像正常情況下呈平坦狀或向內凹,而出現外凸的現象稱為脹罐,也稱胖聽。1.罐頭脹罐的類型、原因以及預防措施隱脹輕脹硬脹物理性脹罐化學性脹罐細菌性脹罐根據脹罐產生的原因可分根據底或蓋外凸的程度,可分物理性膨聽:冷凍結冰;裝罐時溫度低;高氣壓地區(qū)運輸到低氣壓地區(qū)?;瘜W性膨聽:酸性物質與金屬反應產氣。生物性膨聽:微生物繁殖產氣。1.罐頭脹罐的類型、原因以及預防措施pH值常見微生物變質原因pH<4.0小球菌、乳酸菌、酵母菌等殺菌不足、真空度不夠4.0<pH<4.6厭氧嗜溫芽孢桿菌殺菌不足pH>4.6厭氧嗜熱芽孢桿菌殺菌不足脹罐預防措施(1)裝罐時,嚴格控制裝罐量,并留頂隙;(2)排氣要充分,使其密封后,罐內形成較高的真空度;(3)控制好殺菌條件;(4)采用加壓殺菌時,降壓與降溫速度不要太快。1.罐頭脹罐的類型、原因以及預防措施胖聽平酸敗壞霉變2.微生物污染的原因以及預防措施平酸敗壞現象:罐頭外觀正常,但內容物酸度增加。腐敗菌:酸性罐頭中常見的平酸菌為凝結芽孢桿菌;低酸性罐頭中常見的平酸菌為嗜熱脂肪芽孢桿菌。

控制措施:新鮮原料;嚴格控制操作時間;滅菌測定霉變:現象:

罐頭食品的表面出現霉菌生長的現象腐敗菌:青霉、曲霉等控制措施:

選擇新鮮原料;嚴格控制真空度;及時挑除破損的容器;

環(huán)境進行消毒處理◆產生原因(1)罐頭排氣不足;(2)罐頭內真空度不夠;(3)殺菌時降溫、降壓速度快;(4)罐頭內容物裝得太多,頂隙太??;(5)玻璃罐本身的質量差,尤其是耐溫性差。3.玻璃罐頭跳蓋現象及破損率高的

原因和預防措施罐頭食品常見問題分析與控制玻璃罐頭跳蓋及破損率高的預防措施(1)罐頭排氣要充分,保證罐內真空度;(2)冷卻時,降溫降壓速度不要太快;(3)進行常壓冷卻時,禁止冷水直接噴淋到罐體上;(4)罐頭內容物裝量不能太多,保證留有一定空隙;(5)定做玻璃罐時,必須保證玻璃罐具有一定的耐溫性;(6)利用回收的玻璃罐時,裝罐前必須認真檢查罐頭容器,剔除所有不合格的玻璃罐。罐頭食品常見問題分析與控制◆產生原因(1)葉綠素在酸性條件下很不穩(wěn)定,即使采取了各種護色措施,也很難達到護綠的效果;(2)葉綠素具有光不穩(wěn)定性,所以玻璃瓶裝綠色蔬菜罐頭經長期光照,也會導致變黃。4.綠色蔬菜罐頭食品色澤變黃的原因與預防措施罐頭食品常見問題分析與控制◆預防措施(1)調整綠色蔬菜罐頭罐注液的pH至中性偏堿;(2)采取適當的護綠措施,例如熱燙時添加少量鋅鹽;(3)綠色蔬菜罐頭最好選用不透光的包裝容器。綠色蔬菜罐頭食品色澤變黃的原因與預防措施◆產生原因(1)水果中固有化學成分引起的變色

A.水果中單寧物質引起的變色

B.水果中色素物質引起的變色

C.水果中含氮物質引起的變色(2)抗壞血酸氧化引起的變色(3)加工操作不當引起的變色(4)罐頭成品貯藏溫度不當引起的變色5.加工過程中發(fā)生褐變現象的原因與預防措施罐頭食品常見問題分析與控制◆產生原因(1)水果中固有化學成分引起的變色A.水果中單寧物質引起的變色a.單寧在酸性條件、有氧存在時氧化縮合成“紅粉”而使水果變紅,如梨的變紅、荔枝的變紅等。b.單寧物質遇三價鐵離子變黑色,如糖水蓮藕變色。c.單寧在堿性條件下變黑,如堿液去皮后桃子黑變。d.由酶和單寧引起的酶褐變則是果蔬加工中經常出現的,如蘋果、香蕉、梨等在加工中褐變。

加工過程中發(fā)生褐變現象的原因與預防措施B.水果中色素物質引起的變色水果不同花色素在不同的酸性條件下呈不同的紅色,如白桃中存在的矢車菊色素在酸性條件下(pH3.8以下)呈紫紅色。在pH4~4.6為無色。花黃素遇鐵會變色(鐵離子在3′,4′,5′位螯合生成焦沒食子酸型藍黑色,在3′,4′,5′位螯合生成兒茶酚型藍綠色)。花青素遇錫會變成紫色,如楊梅的變色。

加工過程中發(fā)生褐變現象的原因與預防措施花色素在光、熱作用下變色,在SO2作用下褪色?;S素遇鋁色澤變暗,如蘆筍、洋蔥用鋁鍋加工時會變色;在堿性條件下變黃(荸薺、蘆筍)葉綠素在酸性條件下黃變;在光作用下氧化褪色等。

加工過程中發(fā)生褐變現象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