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的變化(課件)_第1頁
蠟燭的變化(課件)_第2頁
蠟燭的變化(課件)_第3頁
蠟燭的變化(課件)_第4頁
蠟燭的變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青島版科學五年制五年級上冊15.蠟燭的變化你知道“蠟炬成灰淚始干”其中的科學道理嗎?

看看桌上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哪些材料,各有什么用途?你將怎樣利用這些材料來做實驗?小組商量討論一下:

實驗要求:1.根據剛才小組討論的方法來完成實驗,注意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2.實驗前先猜想一下:實驗會有什么現象產生?3.實驗時要注意:組長分好工,維持好本小組的紀律,大家仔細觀察實驗的現象,認真填寫實驗報告,記錄員認真作好記錄。(一)“加熱蠟燭”的實驗:加熱蠟燭的實驗步驟:(1)把小塊蠟燭放在蒸發(fā)皿里。(2)點燃酒精燈,用酒精燈給鐵架臺加熱幾分鐘,看看蠟燭的變化。

(3)熄滅酒精燈(要用酒精燈罩子熄滅酒精燈),再將蒸發(fā)皿用夾子取下,放在硬紙上,等蠟蠟油冷卻后看看是怎樣的呢?(二)“點燃蠟燭”的實驗:“點燃蠟燭”的實驗步驟:(1)用火柴點燃蠟燭,看看蠟燭發(fā)生了什么變化?(2)點燃蠟燭,火焰上面有黑煙產生,為了能清楚的看到黑煙是怎樣的?可以用夾子將玻璃片放在蠟燭的火焰上方約1-2厘米處,觀察玻璃片上有什么現象?

實驗報告表總結:點燃蠟燭------蠟燭燃燒后產生了新的物質

加熱蠟燭------

蠟燭熔化成臘油--冷卻后又凝固成蠟快,沒有產生新物質

課外拓展——面塑課外拓展——面塑用面團(主要是糯米面團)捏成各種形狀的中國民間手工藝品,又稱捏面人。

20世紀中葉,面塑成為藝術欣賞品。著名面塑藝人有湯子博、李俊興、趙闊明等。湯子博,北京通縣人,創(chuàng)制了紙板面塑(將面塑置于紙板上)、核桃面塑(在一半核桃空殼的內壁中放置微型面塑),最小者僅4厘米,人物形態(tài)生動,色彩淡雅。其代表作品有核桃面塑“十八羅漢朝如來”、“二十四仙女朝王母”等。山東菏澤是中國面塑的傳統(tǒng)產區(qū),藝人李俊興便出身于菏澤面塑藝人世家,他創(chuàng)制了面塑臉譜、浮雕面塑等新品種,作品色彩鮮艷。趙闊明,祖籍北京,40年代便在上海以面塑為生,擅長塑制戲曲人物、佛像和兒童形象。

課外拓展——面塑面塑工藝分和面,蒸熟,揉面,調色,捏塑,配紙板,玻璃框(盒)或核桃殼等工序。和面時,糯米粉要加入石碳酸、蜂蜜、棉花等防腐、防裂劑。面塑以圓雕為主,運用小型刀具、剪刀、梳(在面上壓制頭發(fā)和花紋)等,采用揉、捏、壓、搓、滾、碾、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