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篇目(二)五石之瓠_第1頁
第5課篇目(二)五石之瓠_第2頁
第5課篇目(二)五石之瓠_第3頁
第5課篇目(二)五石之瓠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課篇目(二)五石之瓠學習目標.掌握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等相關的文言基礎知識,理解文章大意。.體會莊子借助寓言,曲達旨意的寫作手法。了解這則小故事的寓意。.領略莊子寓言故事中蘊含的思辨性,恰當評價莊子的說理散文及其思想。學習重難點重點:掌握文中的文言基礎知識,厘清文章的主旨。難點:體會莊子借助寓言,曲達旨意的寫作手法。了解這則小故事的寓意。學習過程一、預習新課查閱資料,了解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代背景,通過知人論世,理解本篇文章。二、導學基礎知識(一)歷史背景:莊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國古代社會大變革、大動蕩、大戰(zhàn)亂的時代,彼時周王朝名存實亡,各諸侯國之間的戰(zhàn)爭愈演愈烈。奴隸制度瓦解,封建制度正在形成。莊子就生活在封建社會初步形成時期。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有了很大發(fā)展,社會的變動帶來了人們思想的變動和活躍,各種思想派別應運而生。經濟的發(fā)展又給文人學士提供了物質保證,社會變革則為他們提供了社會實踐論題。大批文人墨客議論社會局面,闡述政治理想,暢談人生追求?;葑印拔迨焙颓f子“不龜手之藥”的辯論就是這一時代背景下的一個真實寫照。(二)作者簡介:莊子(約前369—前286年),名周,戰(zhàn)國時期宋國蒙(今河南商丘)人,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他繼承并發(fā)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與老子并稱“老莊工莊子的文章,想象奇特豐富,結構變化多端,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渾,情致曠達,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給人超凡脫俗與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肚f子》一書博大精深,集莊子的哲學、政治、倫理、文藝理論及思維方式于一體,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等。《莊子》一書現存33篇,有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該書是莊子及其后學的著作。

(三)字詞:1.字音字形五石五石(shi)之瓠(hu)五石(shi)之瓠五石(shi)之瓠(hu)措(pou)喝然(xiao)喝然(xiao)喝然(xiao)雷(yu)不龜手(jOn)不龜手(jOn)濟僻不龜手(jOn)濟僻(pingpi)就(kudng)就(kudng)2.就(kudng)2.通假字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龜,同“輟”,皮膚凍裂)世世以濟潞統(tǒng)為事(統(tǒng),同“紡”,絲綿絮)3.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龜,同“輟”,皮膚凍裂)世世以濟潞統(tǒng)為事(統(tǒng),同“紡”,絲綿絮)3.一詞多義3.一詞多義(1)3.一詞多義(1)舉其堅不能自舉也其堅不能自舉也(動詞,拿起來)舉世無雙其堅不能自舉也(動詞,拿起來)舉世無雙舉世無雙(副詞,全部)(2)舉世無雙(副詞,全部)(2)過(2)過(2)過不過數金不過數金(動詞,超過)過故人莊(動詞,拜訪)寡人之過也(名詞,過錯)(3)不過數金(動詞,超過)過故人莊(動詞,拜訪)寡人之過也(名詞,過錯)(3)或(3)或(3)或或以封或以封(無定代詞,這里指有的人)而或長煙一空或以封(無定代詞,這里指有的人)而或長煙一空而或長煙一空(副詞,有時)云霞明滅或可睹而或長煙一空(副詞,有時)云霞明滅或可睹云霞明滅或可睹(副詞,或許)(4)云霞明滅或可睹(副詞,或許)(4)固(4)固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副詞,實在,確實)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動詞,鞏固)(4)固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副詞,實在,確實)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動詞,鞏固)固不如也固不如也(副詞,本來)君臣固守以窺周室(形容詞,牢固)固不如也(副詞,本來).詞類活用(1)形容詞的活用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形容詞作名詞,大的東西)(2)名詞的活用我樹之成而實五石(名詞作動詞,種植)吳王使之將(名詞作動詞,統(tǒng)率部隊).文言句式(1)省略句以說吳王(即“以之說吳王”)與越人水戰(zhàn)(即“吳軍與越人水戰(zhàn)”)(2)倒裝句請買其方百金[狀語后置,即“請(以)百金買其方”](3)判斷句則所用之異也(”也”表判斷)三、總體感知本文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惠子的困惑:五石之瓠大而無用第二部分:運用寓言說理:宋人一一不免于濟僻統(tǒng);客一一裂地而封之。(所用之異)第三部分:得出結論:大樽浮江湖一一超出常規(guī)思維。四、學習課文.惠子講述“五石之瓠”的事例,有何用意?答:明確:惠子用“五石之瓠”的事例,意在譏諷莊子的學說大而無用。.簡要分析惠子和莊子在文中的形象特點。答:明確:莊子在文中是放曠豁達、無欲無求、順其自然,不凝滯于物的形象;惠子則是內心受到世俗經驗的束縛,拘泥于成見,因而見識不夠通達的形象。.惠子和莊子在對話時,各自引用了“五石之瓠”和“不龜手之藥”的事例,分別有什么用意?答:明確:惠了用“五石之弧”的事例,意在譏諷莊子的學說大而無用;莊子用“不龜手之藥”的事例,意在證明自己的學說大有用處,只是惠子不能通曉領悟。.本文中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答:明確:這則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同樣的東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樣;對待事物,人們要更善于去發(fā)現這個事物的最大價值,從而完美地利用它。自我檢測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其堅不能自舉也舉:拿起B(yǎng).吾為其無用而舉之搭:擊破C.宋人有善為不單手之藥者龜:同“皴”,皮膚凍裂D.越有硬,吳王使之將難:困難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2~4題。子食于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論語》)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葑釉唬骸啊呐瓒?,不亦甚乎?”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①然?……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于巨室②,而我嗷嗷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保ā肚f子?外篇》)【注】①概:通“慨”,感觸于心。②偃然寢于巨室:偃然,安寧狀。巨室,指天地。.請分別用兩個字概括孔子和莊子面對喪事的思想情感??鬃樱?莊子:.從《莊子?外篇》選段中找出一個成語,并解釋其意義。.孔子和莊子對待喪事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思想情感?請簡述之。答案:.D.哀憫;達觀.鼓盆而歌;含義:表示對生死的樂觀態(tài)度,也表示喪妻的悲哀。.孔子有惻隱之心,哀人所哀,心有不安,所以食不甘味。仁是儒家思想的內核,推己及人乃“仁之方二莊子盡管對夫人之死內心悲哀,但表現出的是一種達觀的態(tài)度,因為莊子認為人死了,那是順應大自然,回歸大自然。解析:.難:發(fā)難,指越國發(fā)兵攻打吳國。.第一則材料中孔子面對喪事時“未嘗飽也”,可見其難過之情:第二則材料中莊子妻子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