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教案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成高中教學共案年級:高一學科:語文編號:課題《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課型新課主備人譚興授課人授課時間核心素養(yǎng).扎實掌握辛棄疾及其詞作知識,提高在朗讀中品味意境,在誦讀中加深對文本理解的能力。.學會總結詩詞引用典故以及用典表義的技巧及比照、借古諷今的藝術方法。.激情投入,深入感知作者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心情,培養(yǎng)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教學重點.學會總結詩詞引用典故以及用典表義的技巧及比照、借古諷今的藝術方法。.深入感知作者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心情,培養(yǎng)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教學難點學會總結詩詞引用典故以及用典表義的技巧及比照的藝術方法。iWj考考向.用典、借古諷今等表現手法是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閱讀題考查的重點。這合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的能力要求。.本文是高考語文名篇名句默寫題考查的重點篇目之一,需要考生熟讀背誦。這合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文化傳承與理解”的能力要求。教學過程集體備課二次備課(手寫)一、導入①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②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③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④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⑤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你們能說出以上詩句是出自誰的筆下嗎?明確:辛棄疾。二、解題永遇樂:為詞牌名。京口北固亭:為登臨地點。北固亭是京口(鎮(zhèn)江)名樓,登樓可望當時已屬金國的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qū)。懷古:懷古詩大多是通過今昔比照,以古諷今。(過渡語:接下來我們正式進入文本,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朗讀時把握詩歌情感的利器,我們先齊聲朗讀一遍,注意語速和情感。)三、初讀文本,讀準字音,讀準句讀,讀出感情,感受英雄的悲情。1、學生齊聲讀一遍。2、根據學讀的情況發(fā)現問題當時進行糾正??赡艽嬖诘腻e誤:(1)、佛(bi誤讀為f")貍祠下。(2)、封/狼居胥,誤讀為“封狼/居胥"。狼居胥是山名,封是動詞,封山,是在山上筑土為壇以祭山神,紀念勝利。3、教師范讀一遍。4、聽名家誦讀,學生模仿朗讀。5.教師提問:這首詞的感情基調?悲涼、悲壯、悲憤。由此不難得出辛棄疾是一個悲情英雄。(過渡語:懷古詞離不開用典,讓我們走辛詞,感受典故中蘊含的意圖)四、細讀文本,探討為什么說辛棄疾是個悲情英雄,感受用典抒情的藝術特色。(-)初識典故所謂用典,就是因古事、古人來比喻今事、今人以抒發(fā)情懷,是古代詩文中常見的一種寫作手法,統(tǒng)稱“用典”。用典作用: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況,感慨身世;或借古諷今等。用典優(yōu)點:言簡意賅,以一當十,可使詩文文情雋永,含蓄深刻。(二)合作探究1、有幾個典故?2、在文中分別是哪一句話?3、它們分別與誰有關?4、請分別用一句簡練而完整的話來概括這些典故!5、老師再做總結。(6分鐘)(插入背景鏈接)辛棄疾在詞人中,算是個英雄。1161年,金國大舉南犯,21歲的辛棄疾率群眾2000多人在家鄉(xiāng)起義,加入以耿京為首的農民抗金義軍,擔任掌書記職務。在起義軍的幾個月里,他表現出非凡的勇敢和堅定,干了兩件轟動一時的事。一件是,一個叫義端的和尚叛變投敵,辛棄疾親往追捕,親手斬了這個叛徒;另一件是,親率50騎兵,直逼駐有5萬大軍的金營,活捉了殺害耿京、瓦解起義軍的叛徒、內奸張安國。渡過淮水,到達建康(南京)。辛棄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義軍已經失敗,他便留在南京。從此以后,他繼續(xù)堅持主戰(zhàn),用他飽含愛國主義激情的詞和文章,宣傳北伐抗金,收復中原統(tǒng)一全國的主張。但是,以趙構為首的趙家王朝偏安江南,在臨安過著游宴玩樂歌舞升平的生活,對金屈辱求和。他們對起義軍也一直害怕。明確:(板書)本詞中共用了五個典故,它們分別是:古人古事意圖孫權建都京口,雄踞一方嘆英雄后繼無人劉裕起兵北伐,騎士如虎表建功立業(yè)雄心劉義隆草率出師,倉皇而逃勸為政者勿草率拓跋奏率兵追擊,建立行宮諫為政者勿忘本廉頗年紀雖老,尚且能戰(zhàn)望為政者用人才劉裕起兵北伐,騎士如虎表建功立業(yè)雄心劉義隆草率出師,倉皇而逃勸為政者勿草率拓跋奏率兵追擊,建立行宮諫為政者勿忘本廉頗年紀雖老,尚且能戰(zhàn)望為政者用人才(1)用孫權典故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孫權,幼承父兄之業(yè),胸懷大志。建都京口(后遷建康),占據江東。赤壁之戰(zhàn)聯合劉備大破曹操,遂使天下鼎足三分,后又數拒曹操于江北,使曹操發(fā)“生子當如孫仲謀”之嘆!終為吳侯。作用:懷念英雄,表達收復失地的理想,暗指南宋統(tǒng)治者昏庸無能。備注1:孫權其人曾經在京口建都的孫權。孫權是三國時吳國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吳都,并且打垮了來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軍隊,保衛(wèi)了家國。孫權以區(qū)區(qū)江東之地,抗衡曹魏,開疆拓土,造成了三國鼎峙的局面。但這樣的英雄現在卻不復存在了,就連昔日的繁華與功業(yè)也都被歲月的風雨消磨殆盡。在此引用孫權之典,不但是即景生情,而且是對南宋政權茍且偷生,偏安江左的極大不滿,是對長期以來投降主和派的強烈譴責。(2)用劉裕典故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劉裕,南朝宋武帝,小字寄奴出身貧寒,曾經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卻討伐桓直,平定叛亂。劉裕先滅山東的后燕,后滅陜西的后秦,光復洛陽、長安,熠赫一時。劉裕是在貧寒、勢單力薄的情況下逐漸壯大的。以京口為基地,削平了內亂,取代了東晉政權。他曾兩度揮戈北伐,收復了黃河以南大片故土。作用:向往英雄業(yè)績表達抗金決心。備注2:劉裕其人:人們傳頌著那斜陽照射的草樹之間,那平常的巷陌之內,就是劉裕當年生活過的地方。雖然荒涼,但它畢竟孕育過這樣的英雄,這是對英雄的向往,這是民族的驕傲;“萬里”指被敵人占據的中原地區(qū)。劉裕曾在京口住過,兩次從京口起兵,生擒了燕王和秦王,成就了北伐的大業(yè)。作者借贊揚劉裕,挖苦南宋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Q:孫權和劉裕的共同點是什么?都是能夠建立功業(yè)的英雄人物。而且他們的事業(yè)都是在京口起步的。小結上片:上片借孫權和劉裕兩個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跡隱約挖苦南宋政權的無人無能,表達自己抗金救國的熱情。(3)用劉義隆典故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劉裕之子劉義隆好大喜功,聽信王玄漠的大話,草率出兵北伐,想要建立漢將霍去病一樣的功績,結果大敗而歸。備注3:劉義隆其人:劉義隆是劉裕的不肖之子,好大喜功,冒險北伐,結果大敗,北魏軍一直追到長江邊,幾乎遭到覆滅的危險。劉義隆只落得倉皇北顧,“北顧涕交流”。這是多么慘痛的教訓?。 摆A得"二字沉痛萬分,悲憤之至。這三句暗指南宋近事,隆興元年(1163年)宋孝宗用張浚北伐,在符離集遭到大敗。作者希望當局接受歷史教訓,不要輕舉妄動。引用這一典故有力地證明了辛棄疾在北伐中有正確的戰(zhàn)略思想及講求實際,他力主用兵又決不茍同韓倔胄之冒進。(4)用佛貍祠典故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備注4:拓跋奏其人:佛貍是拓跋奏的小名,曾追擊王玄謨的軍隊至長江北岸的瓜步,在瓜步山上修建了一座行宮,后成佛貍祠,佛貍祠是侵略者武功的象征,而瓜步山下的同胞卻早已忘掉這一點,在那里歡天喜地地祭社。這是多么令人怵目驚心的不協(xié)調,在這“喜慶”之中包含了多少麻木與恥辱。作者寫此情景在于從反面激勵人們只有收復失地,光復祖廟,才能使同胞免除災難,同時也是指責南宋統(tǒng)治者偏安一隅,忘了收復失地。Q:作者寫佛貍祠一幕景象,表達什么心情?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達了自己的隱憂:如今江北各地淪陷已久,不迅速謀求恢復,百姓就安于異族統(tǒng)治,民眾將忘記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對南宋政府不圖恢復中原的不滿。作用:表達了自己的隱憂,表示對南宋政府不圖恢復中原的不滿。(5)用廉頗典故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備注5:廉頗其人:秦國攻打趙國,趙王想起用廉頗,于是派使者去觀察,廉頗在使者面前一頓飯吃了一斗米飯,十斤肉,然后披甲上馬,顯示自己尚能為國效力。報者卻云:“一飯三遺矢?!苯K未被用,國無可救。辛棄疾,在這首詞末以廉頗自比,表示自己年書雖高,尚有余勇,為國效力,其耿耿忠心,日月可鑒。他雖身居抗戰(zhàn)前線卻并未受到重用,政敵在時刻窺探著任何可利用的機會迫害他,所以他不禁想起了廉頗。辛棄疾雄心一似廉頗,但在更為激烈的政治斗爭中,在更為腐敗的政局中比廉頗還不得意,竟連人過問都沒有?!皯{誰問”三字包含著屈原式的“荃不察余之中情”的悲憤與感慨。懷念廉頗,正說明壯志未酬,但朝庭不重用,又有什么方法呢?作用:明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之志;抒報國無門,壯志難酬之憤。Q:通過這首詞辛棄疾表達了什么?表達自己抗金救國,恢復中原的強烈愿望,抒發(fā)對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不思進取的憤懣之情,表現作者空有愛國熱情卻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二)深研典故(過渡語:此詞用典繁富,雖偶有人評日:“微覺用事多耳”,但明代楊慎在《詞品》:“辛詞當以《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為第一?!备嗟娜松踬澬猎~用典貼切,請同學們認真研讀本詞,找到典故之間的聯系。)第一組:孫權和劉裕兩典切題中之“京口”孫權建都京口,以一個帝王的身份打敗了來自北方侵略他的曹操,確保國土不受侵犯。劉裕出生在京口,為了恢復中原,率兵北伐,氣勢好像猛虎一樣,把盤踞中原的敵人一下子都趕回北方去了。不同之處在于一個是貴族英雄,一個是草根英雄,兩個例子類舉,并不顯得重復。第二組:劉義隆和拓跋煮切國家時勢兩個典故之間是因果關系。劉義隆的草率出兵,結果大敗,被拓跋煮追至江蘇六合縣的瓜步山上。同時劉義隆的北伐失敗又和其父親劉裕的勝利北伐形成了對比。第三組:廉頗的典故孫權和劉裕兩典讓我們感到英雄無覓的悲涼,劉義隆和拓跋奏兩典讓我們感到時局危急的悲憤,作者雖然年紀老大,可仍然有一顆力圖恢復,收復中原的進取之心,但是一個“憑”(解釋為“靠”)字寫出了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傷,作者自比廉頗但又不如廉頗,廉頗尚且有人去問一問,而自己連個間的人都沒有。教師總結:由此可以看出辛棄疾用典可謂環(huán)環(huán)相扣,絕望堆砌可言,這種手法使整首詞呈現出含蓄沉潛的藝術魅力。五、主旨歸納作者登上鎮(zhèn)江的北固亭,面對大好河山,想到祖國的北方仍然淪

陷在敵人之手,想到韓倔胄等人并不想真正肩負起抗敵復國的重任,于是懷古傷今,表現了詞人抗金救國、恢復中原的熱切愿望和壯志難酬的苦悶,也表現了對南宋統(tǒng)治者茍且偷安,不圖恢復,不善用人才的憤懣。PS:(以下局部各位老帥可以酌情拓展,PPT上沒有呈現)六、拓展文本,辛棄疾是如何成為悲情英雄的。(過渡語:辛棄疾“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這樣一個“文武雙全”的豪俠為何會落得悲情英雄的結局呢?讓我們知人論世,去揭開這個謎底。)備注一:“歸正人”的身份辛棄疾是南宋建立后從金地歸正的義士,朝廷對他這類人才其實深抱戒心,是以辛棄疾歸宋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都是沉淪下僚。后來他的行政才能逐漸為當權者所知,尤其是在緝捕“寇盜”中表現出來的能力,令他最終成為朝廷方面的大員。以他的出身能夠做到這一步已屬不易,何況他的治政風格令某些講究寬忍的儒者深為不滿,他的仕途生涯屢遭曲折也就并不奇怪了。在宋朝那種重京官而輕外官的整體氣氛下,辛棄疾無緣進入權力的中樞系統(tǒng),終究只是朝廷鎮(zhèn)撫百姓的一顆棋子、一個工具罷了。備注二:朝廷的軟弱南宋,這是一個偏居江南、茍且偷安、不思進取甚至屈膝求和的朝代,而僅有的幾次北伐,也多是權臣為撈取政治資本的“形象工程"準備缺乏,將帥乏人,最終招致潰敗,更加畏金如虎。權臣、外戚韓倔胄主持北伐,失敗,金人索要他的頭顱,宋人居然真的把他暗殺,獻頭顱于金國。如此齷齪下作之事也能做得出來,可見南宋之軟弱腐朽。備注三:主和派屢占上風26歲的辛棄疾上書孝宗《美芹十論》,客觀分析形勢,提出周密詳盡的恢復大計和克敵制勝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后他又向右丞相虞允文上書《九議》,再述抗金方略,以此喚醒南宋君臣的抗金熱情。然而,事與愿違,他的兩書石沉大海?!熬灰?,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眰渥⑺模鹤陨淼男愿裥翖壖沧约憾颊f:“臣平生剛拙自信,年來不為眾人所容。”因為“剛拙自信”的性格,他敢說敢做,不愿意迎合別人,為了求得事業(y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